Maplereview Collections

hepingdao

?????2035?

?????25 May 2006

?????Send private message

?????Send e-mail

?????hepingdao's Blog

Find all posts by hepingdao

???为网友服务: 端茶倒水勤打扫!

胡济卫2011-09-27 09:18:29

能否给我寄一本《北美枫》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胡济卫 邮编:463000

胡礼忠2010-11-15 05:16:05

拜访老师、颂冬祺!

溪月梦2010-02-21 05:25:15

刚到这里,有点眼花缭乱,还请指导。

张南城2009-08-03 00:12:17

看望先生,问好。我是个新手,望多关照。

hepingdao2009-01-25 19:53:34

感谢山城子老师,先生高风亮节,
情怀可嘉,风骨可佩,期待先生大作早日成书

山城子2009-01-24 01:20:46

山城子给岛主拜年——祝你春节愉快安康幸福吉祥!
同享一首七绝:
牛来鼠去岁将除,年味浓浓瑞雪铺。
做客故乡竟半年,亲情蜜意可成书。
2009-1-24晚上于故乡辽西

白衣年代2008-11-08 20:27:21

请赐寄《北美枫》:723500陕西省西乡县第一中学高三复课(23)班 杨康 我的邮箱:YK20086631@163.com

白衣年代2008-11-08 20:26:40

请赐寄《北美枫》:723500陕西省西乡县第一中学高三复课(23)班 杨康

白衣年代2008-11-08 20:26:20

请赐寄《北美枫》:723500陕西省西乡县第一中学高三复课(23)班 杨康

sunyunjuan20082007-11-23 05:35:47

真对不起啊,来到新家什么也不懂,换板面时不小心把您的留言无意中删除了,特向您道歉来了 Crying or Very sad

北美之音 Voice of North America
网友论坛
现代诗歌
宾至如归
谈古论今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都该扔进垃圾桶了 中国社会该被抛弃的100个禁忌

我们在《博客天下》总第100期杂志里,不想给您添点儿什么,反倒想让您失去点儿什么。100位人士应我们要求,从各行各业里探出头,说的是中国社会该被抛弃的100个禁忌——我们觉得最好的社会应该“百无禁忌”。

禁忌与自由通常相对立——尤其是那些不知道怎么就存在的,或者明知道为什么却改变不了的。有些是心理上的阴影,有些是行为上的无力或不自由。总得有人说:打破它们!没准儿您觉得有些禁忌不该打破。这100个人里头也有人这么觉得:禁忌现在是太少了而不是太多了。

不过没关系,您可以选择打破禁忌,也可以选择遵从禁忌。我们更重视的,是您选择权里透露出的自由意味。

01

延参法师

(寺院住持)

自以为是!

(法师言简意赅,问他最希望人们打破的一个禁忌是什么时,他说了这4个字,大家自己领会吧)

02

王卯卯

(兔斯基原创作者)

若不高考也能上大学,那就好了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靠高考来选拔进入大学的国家。不管从主观还是客观来说,短短两天时间就决定一个人一生的行为都太残忍也太扯了。

03

段奕宏

(演员)

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缺陷

我现在感觉比较强烈的是: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要正视自己的缺陷,不敢正视自己的缺陷,就没有改变它的理由和勇气。

04

矢野浩二

(日本演员)

愿中国的出租车司机不再惧怕暴雨

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很难打到出租车,特别是下雨的时候更不好打,找不到。我打听过某个司机,他说不是不想干,而是如果下大雨车被淹了,那司机就要负责任,而不是出租车公司。再加上出租车司机的待遇不是那么好,所以他们不愿去冒险,一下雨就想下班回家。我觉得出租车公司应该重新考虑为谁服务,还有出租车司机应该穿公司提供的正式衣服戴领带,这方面日本的出租车公司做得很好,服务态度也很到位,很绅士的。

05

爱德华·戈登·威廉姆斯

(美国诗人)

不要总觉得偶像就是榜样

我认为当代最需要打破偶像崇拜。放眼社会,不管男人还是女人,每个人都在崇拜别的什么人,却把自己亲手创造的东西弃置一旁。当人们开始崇拜偶像,他们就好像把自己的力量悬挂于华而不实、转瞬即逝的轻浮蕾丝之上。这是一件多么空虚的事情,多么浪费生命。它让人的心智停止发展。当然,崇拜智慧是一件好事,但与之相比,建立自己的信仰更加重要。如果不能倾听来自内心的真实声音,不能追随坚定信仰的召唤,那一个人很难成为更好的人。

06

谭飞

(影评人)

给电影分级,不会带坏观众

期待电影审查放宽,尽早实现分级。不分级的后果是:几岁的孩子进影院可能会看到烧杀奸淫的画面;为看未删减的一幕幕,部分成人打“飞的”去香港看《色戒》。要真正实现电影的飞翔,电影工作者须更准确知道自己面对的受众是谁,在哪,须去意识形态化,把电影完全当作中性文化商品看待,从容分级,允许情色、暴力、血腥、鬼怪等所谓主流文化之外的人的欲望呈现。

07

汪峰

(音乐人、歌手)

论资排辈可以休矣

这个圈子里论资排辈和不思进取太常见了,中国人如果在这个行业里少一些这种观念最好了。

08

黄小山

(民间环保人士)

我想拥有不批评政府的权利

虽然有很多事情政府都直接或间接地负有责任,但我们也不能只要一出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去骂政府,或者认为这是政府的事,刻意制造民众和政府的对立,这样只会让社会矛盾更加激化。把所有的问题都推给政府,是一种非常偷懒的做法,因为它忽略我们个人的责任。一个国家的进步不只是政府的进步,还应该包括公民的进步。

09

杨葵(作家)

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值得尊敬

最想打破尊老的禁忌。我的同行前辈中,好多老年人幼稚、狭隘、怨毒,实在让人难以尊敬。

10

洪晃

(媒体人、出版人)

结果“成功”不意味真的成功

需要打破的是人们对结果的功利性想法。现在,很多人总在说,想要“成家”、“赚钱”等,这些想法都是有指向性的,而忽视过程的重要性。

11

韩松落

(作家)

写自己不等于“自恋”

在我所寄身的写作领域,一个新的禁忌是,不能写自己。自传式写作,或者倾诉式写作,成为莫大的禁地,“我”得设法从文字世界里消失,否则就会被挂上“自恋”、“格局小”、“不关心现实”的牌子示众。当然,这是因为现在的世界丰富多变到无法躲避,但写作世界一旦剔除“我”,就沦落成只有情节、现象、景观的“故事会”。不突破这种恐惧、这种禁忌,写作的突破就无从谈起。

12

周濂

(教授)

要敢于说“不”

出于情面说Yes,事到临头又烦恼,不好意思说No,有心无力给生活做减法,最终为难的是自己,这是最需要突破的禁忌。

13

宋石男

(教师、作家)

希望对小三宽容一点儿

最应该打破的是无谓的道德审判,比如歧视“小三”等。对“小三”或性道德领域中的传统观念认为的“邪恶者”,人们缺少足够的理解与宽容。道德的本质是自律,人们若用过于苛刻的方式对“逾越者”进行审判(比如要求所有人满足一个并无普遍性的道德律条),或在抵制中使用暴力或暴戾话语,也会令自身陷入不道德的境地。

14

胡灵

(歌手)

上电视的时候

不用再掩饰刺青

希望大家能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刺青!国内外很多艺人、艺术家都有这种爱好,可上电视的时候却被要求必须遮盖起来,拍戏的时候也要。另外,信仰——无论是佛教还是基督教,都是个人的私事,上电视若不能佩戴佛珠和十字架,不单单是对有信仰的人,就是对一些只是把佛珠、十字架当单纯的饰品来佩戴的人,也是非常不能理解的!希望这些无伤大雅的禁忌都能被打破!

15

步微澜

(作家)

别老问我啥时候结婚,行吗

楼上的阿姨能不追问我什么时候结婚吗?已婚的老同学能不急着塞给我那些千奇百怪的男人吗?什么时候,女人的幸福必须以她的婚姻为注脚了?什么时候,每个人都能以包容的心尊重他人?正视天底下所有的女人都有嫁与不嫁的选择权,正如正视你此时考虑的问题:下顿吃饭还是减肥不吃,这是人生的自由,天赋的权利。

16

郭琰

(戏剧导演)

能不要老在背后盯着我们吗

在所有艺术领域里,戏剧相对还挺自由,不过我听说,最近某地的所有剧场都安了摄像头,不是为了防贼防灾,而是为了文化执法部门可以随时监控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害的我们制作人总在检查我们的台词中有没有“他妈的”、“靠”之类的脏字。其实,我们做商业戏剧,一定都是遵纪守法的,但舞台上总有另一只眼在后方盯着,总是心生寒意。

17

杨树鹏

(电影导演)

围墙什么的,最讨厌了

我特别讨厌围墙,特别是大学和政府的那种冷艳高贵的围墙,但愿在未来它们能逐渐消失。

18

田沁鑫

(导演、编剧)

要敢于表达善良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容易受挫,可能拿善良对别人的时候,要考虑和顾及很多事情,因为社会生活比较复杂。这样会让我们慢慢地裹住自己,将自己的心灵关门,并会怀疑,会把自己的疑惑给大家看,渐渐地失去打开自己的心门、让大家看到善良的勇气。善良不应该被蒙尘,我们应该坚持善良而不退缩,有勇气表达自己的善良,让别人看到。

19

贾方义

(律师)

给公民更多权利,百益无害

2012年我有两个希望,一是民诉法修改案能够走全球化的道路,让中国公民也像地球上其他法治国家的公民一样享有公益诉讼的诉权;二是希望我们国家的立法中增加一系列对公检法司等机关“司法不作为”的处理规定——老百姓对许多法院最没辙的就是“不立案”也“不裁定”的“司法不作为”。

20

李银河

(社会学家)

不要把虐恋误解成性暴力

在我的研究领域,一个最需要打破的禁忌是对虐恋的禁忌。有人以为虐恋是暴力的一种形式,这是一个误解。其实,虐恋活动是贫乏的俗世生活中的奢侈品,是性感的极致,是人类性活动及生活方式的一个创造,是一种由虐恋爱好者创造出来的新型人际关系,是少数最懂得享受生理与心理快感的人们的一个游戏,是人类感观的极限体验。

21

马勇

(历史学者)

有关部门别怕“坏消息”

当一个国家或民族所有成员都习惯于假话连篇而不以为耻的时候,真正的危机一定正在到来。乾隆大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但他后来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喜欢好消息,不喜欢坏消息。他最后写的一首诗叫《望捷》,但当时的中国已是危机四伏乱象丛生,只是大家都为了让老人家高兴,没有人愿意说出真相。最终,乾隆帝在“望捷”的想象中死去,之后就是全国性动荡。

22

赖宝

(作家、段子写手)

加班费该要就得要

建议把加班补偿的相关条例,从《劳动

法》移到《刑法》,加班不给钱的领导

是犯罪,可处以15天拘留或3年以下有

期徒刑!

23

史航

(编剧)

没跟熟人或工作伙伴互粉,这算啥呀

上微博,可否不与熟人或工作伙伴互粉。过后取消关注,那位朋友可否不再追问原因?

24

吴虹飞

(作家、歌手)

谁说一定要结婚

希望社会给我们所谓的“大龄剩女”多一点宽容。像我们这样到了一定的年龄,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还单身的,在国外非常常见,社会不会给这些女孩造成一种压迫感。现在看见很多刚毕业的女孩赶紧就结婚了,我觉得他们下一步就是离婚。何必有一种社会偏见,觉得女孩就一定要结婚,很多女孩想结婚多数是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现在整个经济结构在发生变化,女孩子的经济能力与男孩子平齐了,我们的社会心态要改变,对那些适龄未婚的女孩宽容些,别把她们叫“剩女”,多难听。

25

李娟

(作家)

人活着不一定就要争上游

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屁话!有野心无可厚非,没有野心的人们又错在哪里?类似的还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些说法似乎在暗示平凡的人们:你们的人生有缺陷,你们的存在很可悲。

26

花总丢了金箍棒

(微博红人)

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希望微博上能谈的话题面宽一些,少一些“此微博内容不宜公开”的封条,要让大家说话。

27

熊培云

(学者、教授)

该告别无所不在的自我审查了

中国社会在走向开放,但每个人仍在封闭自己,用过去的观念指导未来的旅程。社会需要秩序,也需要打破禁忌。外加的禁忌只是一时一事,而内化的禁忌却是一周七日,一日二十四小时,甚至在做梦时都可能将你惊醒。我看到很多人,他们空怀理想却一事无成、畏首畏尾,实在是自己不给自己机会。该告别无所不在的自我审查了。不要做yesman,而是要时刻听从内心的声音,做一个对自己的理想说yes的man。

28

曹寇

(作家)

我就不想做“龙的传人”,有错吗

作为一个写东西的,我希望干这事的人再也不要恬不知耻地自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了。我也希望中国人不要以“龙的传人”自居。如果人们坚持这么认为,我放弃这个权利。

29

李泉

(音乐人)

领导面前,能否不要装弱智

在如今的生活中,我们必须弘扬权威、弘扬你的领导者……虽然我们每个人都知道问题的所在,虽然我们什么都明白,但我们必须装作一副弱智的样子。能不要这样吗?

30

卓伟

(娱记)

不做官样文章,希望不要后果很严重

在新闻行业,我认为应打破中国传统文化顺情说好话的桎梏,保持新闻报道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切忌当传声筒,为人抬轿子,做官样文章和马屁报道。

31

莫艳琳

(歌手)

电视台,可以让我真唱吗

每次,我去全国各大电视台录制节目时,对方导演大多要求我假唱。我跟他们商量真唱,他们不同意;我央求他们我需要真唱,他们仍旧不同意。这不就是活生生地把一个歌手逼成一个演员嘛!我觉得这就是电视台明明可以突破但尚未突破的禁忌。

32

绿茶

(媒体人)

政绩不该是衡量官员的

唯一标准

我希望我们生活的城市越来越美,而不是越来越丑。不要再拆啦,不要再扩张了。这里最应该打破的禁忌是政府各界和人对政绩的追求。

33

鄢烈山

(时评家)

出版准入制度真没什么用

出版机构的准生证有什么用?书号管住书籍出版了吗?无非让有些人靠卖书号混下去。刊号能提高出版质量吗?无非让所谓“核心期刊”多了寻租机会。新闻出版机构许可证,能管住自媒体吗?音频、视频都可以自由上传了!自律,加法治(事后奖惩引导)就够了嘛。

34

李义平

(教授、博导)

官本位最应当突破也可以突破

官本位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产物,计划经济也是等级制度,于是得以延续。官本位与充分发挥人们的比较优势的市场经济格格不入,把聪明人都弄去当官浪费了资源,耽误了教育科研,官本位害死人。

35

吴亮

(文学评论家)

没有禁忌其实也很可怕

言论没自由是一切禁忌的源头。但是,现在也可以说是一个百无禁忌的时代,比如,什么都可以亵渎,什么事都能干。

36

毕成功

(编剧)

文化娱乐产品并非都是社会安全隐患

最需要打破的是:一切视文化娱乐产品为威胁社会安全隐患的叵测眼光。其实99%的人都知道,这些东西本来就是玩玩闹闹的,很假很轻松,1%的人有问题是因为在任何制度任何文化下都永远有那1%的小众,请不要因此而牺牲99%享受和娱乐的权利。

37

罗汉

(手风琴演奏家、副教授)

把大学还给教授,不会有错

大学教育,理应教授治学而非行政至上。

38

贺卫方

(法学家)

选择性的报道有违兼听则明

政治运行中最需要打破的禁忌是:官员退休或下野之前,下属宜劝进,忌劝退。新闻传播领域需要打破的一个禁忌是:对于外国媒体或政要对本国的批评,不报道,或者选择性地报道。这种禁忌违反了兼听则明的古训,给相关决策者带来误导。

39

陈祥

(书评人)

媒体不宜盲目追求文本漂亮

目前活跃的市场化媒体对于文章质量过于注重文学性,要求文本漂亮、故事流畅、情节感人,为了凸显文本而臆造大量无关宏旨的细碎情节,比如最常见的《百年孤独》式开头。于是,媒体们都忽略了技术分析,历史写作者们也去钻文人们的牛角尖而无视整个时代。相应的,媒体上书评也基本上是文学、哲学色彩浓郁的社科书籍当道,鲜有知识量丰富的硬货书。

40

和菜头

(网络写手)

户籍制度是中国百姓最大的枷锁

IT业界应该破除对外公关数据乘以10的惯例,公开第三方流量统计监测入口,减少整个行业的水肿程度。其他领域,最应该打破的是户籍制度的禁忌,否则再现代的都市看上去依然像中世纪的城堡。

41

邸佑

(原八一足球队队员)

让换下的球员再上场没什么不可

希望中国的足球联赛发行彩票,由政府职能部门监管,这样可以彻底杜绝地下赌球盘口。另外,就是比赛当中换人的问题,我觉得不该再限制换下的球员再上场,有很多有天赋的球员天生体能不好,可以允许他们下来休息一下再上场比赛,就像篮球一样。

42

王啸坤

(歌手)

能不能不要那么迷信专家

我觉得现在我们这个社会,专家太多了,人们也太相信专家。一些专家往往都是在事情发生以后才来拍砖讲话,用一个大家都知道的结果来反推,这种事情其实只要是个聪明人都可以做,无论是地震、暴雨、台风等看似非不可抗力的灾害。另外,一些专家的话往往都是自相矛盾,但是他能很好地自圆其说,我想这才是专家最大的本事吧!

43

侯召迅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处长)

别让微笑都成为禁忌吧!

亲,笑一笑。冷漠何以成为常态,微笑何以成为禁忌?主动微笑会损害自尊,会丢失利益吗?每颗心都会微笑,每个人都需要微笑。微笑是温暖,是释放,是救赎,是打开幸福的钥匙。对陌生人笑一笑,对弱者笑一笑,对看似敌对的人笑一笑,粗暴变得温软,防范换成包容,世界在不经意间恢复美好。亲,让微笑成为宗教,拯救你我。

44

马晓霖

(博联社创始人、总裁)

不要歧视同性恋者

第一个应该打破的禁忌是对舆论监督的限制,不给舆论监督以宽松的环境,好比一个人患病在身却无人发现,等病入膏肓时悔之晚矣。

第二个应打破的禁忌是,不要歧视同性恋者,并以法律确保他们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和自抉生活伴侣的天然权利。

45

李学鹏

(媒体人、公司经理)

新闻不是不可调侃的

传统上,新闻是不可以调侃的。这个禁忌应当打破!新闻从本质上就是新近发生的事件,不同的人对此事必然有不同的态度,既然可以喜怒哀乐,就可以嬉笑怒骂。允许调侃,是对不同情绪的包容和尊重,是社会的进步。

46

赵明义

(黑豹乐队鼓手)

凭经验办事不一定每次都能成功

我最希望打破的就是我几十年养成的观念,还有自以为是的经验!事实证明最近凭经验做的几件事都错了。

47

邓飞

(免费午餐发起人)

做好事留名与虚荣无关

我们有一个禁忌叫做好事不留名、不声张。这点应该要打破。比如公益活动。公益活动是有组织、系统化、可持续的一种行动,而不是类似雷锋的个人慈善行为,所以需要声张,需要去影响和感染更多的人参与,谋求共同改变。

48

雷宇

(电视台记者)

这个时代最缺的就是禁忌了

这个时代最吊诡的就是已经进入到一个百无禁忌的状态,官员失信、商人失德、媒体失言、百姓失望,为了利益各行各业的人们几近癫狂。打破禁忌,首先要树立禁忌,禁忌的前提是有所忌惮,只有有所忌惮才不会不择手段。从这个层面来讲,这个时代重建禁忌也许比打破禁忌更重要。

49

老愚

(专栏作家)

说真话不吃亏

在生活中最需要打破的一个禁忌是:说真话吃亏。一个真性情的人,他所发出的真实的声音,为他赢得了所有真实和真挚的社会关系,他也在其中感受做人的快乐和尊严。说真话或许会失去一些朋友和机会,但你如果明白,你所需要的朋友和机会都是能接受你的人的话,便不会有什么遗憾了。人一生并不需要太多的机会和朋友,那些超出你性情和需要的东西,不是你真正需要的。真心,真我,真话,真人生。死而无憾。

50

柯以敏

(歌手、超级女生评委)

“结婚要趁早”这种观念须打破

希望在偏远农村地区的那些女孩子,见识广一些,不要那么早结婚。因为青春期是很可贵的,应该有更多的选择。现在资讯这么发达,她们可以通过上网什么的,多多增加自己的知识,晚婚……

51

赵丽华

(诗人)

诗歌教育应去意识形态化

由于中国的诗歌教育过于意识形态化,可以说这样教育的结果对几代人的诗歌审美影响不是零,而是负数。多年前我和很多先锋诗人刻意为之的就是打破大众诗歌观念的种种禁忌。反弹的声音越大,说明我们的尝试和探索越有价值。诗歌在对旧观念的颠覆中前行,哪怕摔死在这个泥潭里,仍有意义。

52

石述思

(媒体人)

请给批评更多的自由与空间

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53

孙婧

(电视台主持人)

面对困难

不再恐惧

我觉得最需要突破的是面对困难时自己内心的恐惧!

54

蔡淳佳

(新加坡歌手)

不要总觉得自己不行

在歌唱、打理生意或任何一个领域里,我认为最需要被打破的禁忌是一切自己认为不可能发生的态度。上台前的心情一般是紧张的,如稍有怀疑或告诉自己不行的时候,多半真的就不行。不管什么人、事、物都好,禁忌其实是“不”字,把它去掉,人生将变得精彩。

55

韩戍

(书评人)

书评一定要是那种脑残体吗

在书评界,批评烂书或许还算一个禁忌。若书评人与出版社有关系,则更是禁忌。这就导致阅读版成为广告版,书评成为软文,书评体成为脑残文体。最坏的后果是,烂书横行,广大读者失去辨别的能力。这一禁忌很好打破,只要书评人、出版社、媒体三方各自独立;这一禁忌又很难打破,现代商业社会,一切利字当头,他们如何能做到各自独立?

56

张楚

(歌手,魔岩三杰之一)

我真不知道怎么回答。

57

刘芸

(演员)

女人不是附属品

千百年来,“男耕女织”仿佛成了我们中国人生活的模范样本。我相信至今还有很多人觉得,男人应该负责养家煳口,而女人只需要持家带孩子。我希望我们能打破这种约定俗成的概念,女人应该和男人一样,有足够的空间展示自我,保持思想和经济的双重独立。

58

程青松

(电影人)

同性婚姻应该合法化

在世界上,已经有不少国家的同性恋人可以缔结婚姻并得到法律的保护。他们同样为人类的文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才华。在中国至少有三千万同性恋,他们生活在黑色的角落,无法与相爱的人组建家庭,他们渴望有尊严的生活。同性婚姻合法化是挑战禁忌的人性要求。

59

张海超

(“开胸验肺”事件当事人)

不要再陷入尘肺病的阴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在我这两年的见闻中只是一纸空文,希望这部法律能够真正地执行。别说再有什么新的法律出台,只要原来的职业病防治法能够真正地实施,我就满足了。

60

琦殿

(网络红人)

听不听父母的话没那么重要

我觉得父母不应该老让孩子考公务员和进国企。就因为我拒绝了家里安排的国企,我爹最近正在编写一本《啊!我所知道的那些私企伤心事和外企苦命人啊!啊!我所认识的那些国企好青年和福气公务员啊!》的书准备送给我。

61

杨鹏

(深圳壹基金秘书长)

谁都可以成立慈善组织

我最想的,是成立慈善组织,了无禁忌。三个居民老太太,想成立一个反对孩子抽烟的慈善组织,就到政府民政部门备个案,民政部门马上发给一个名称核准。只需一个账号,她们就可以开始募资活动了。但是,不准有贪腐、欺骗。

62

纪阿林

(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年龄不应该是劝退法官的绝对标准

要打破法官60岁退休的禁忌,推延法官退休年龄,优秀的法官可终身任职。

63

吴迪

(青年教师)

没有房子,一样可以结婚

我觉得要打破没有房子就结不了婚的禁忌。身边听到很多朋友讲这样的故事,谈了多年恋爱,因为没有房子,最后分开了。人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往往有两个选择,一是分道扬镳,二是到处借钱。我想,我会为了跟心爱的人厮守一起而选择第二条路。

64

邵夷贝

(民谣歌手)

不要逼女人那么早就结婚

急需要打破对女性“大龄”和“晚婚”的年龄界定。谁说男人30一朵花,女人30变成渣?这都是男权社会为了俘虏女性散布谣言。有科学家说人脑30岁之前都在不断地破坏和重构,30岁左右才开始趋于稳定。用舆论逼女人在二十几岁就结婚,其实是强迫女人在混沌的阶段毫无防备地跳入被男人设定好的一辈子圈套。

65

王振耀

(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

捐少了能不被非议吗

中国慈善有一个怪圈:捐多了说作秀,捐少了说铁公鸡,捐迟了说诈捐,不捐则可以批评任何人。这种现象早该打破了。如何让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融入到国际社会的通则之中,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将是一个巨大挑战。

66

林少华

(翻译家)

能不填“思想政治表现”一栏吗

包括就业推荐表在内,有关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和平时一些表格中仍有“思想政治表现”一栏。按理,这东西应由党组织填写,但即使以学院计,毕业生也有好几百人,全都由负责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一人填写,的确是个不小的负担。所以很多大学都由学生自己填写而由书记签字。那么索性取消如何?毕竟不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了,思想政治表现有那么重要吗?

67

顿珠法师

(慈爱基金发起人)

搞慈善的不都是为了中饱私囊

打破禁忌,需要勇气,需要引领,但凡事都有原则,底线不能破。中国慈善现在是冬天,问题是信任出现危机。做慈善永远不缺钱,缺的是诚信之心。酒是根本戒,不可喝。

68

刘岩

(舞蹈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彩排时致残)

别再歧视孤残儿童

希望在中国有更多的孤残儿童有学习舞蹈的机会,让这些弱势群体的孩子们在舞蹈中感受到快乐。自幼学习舞蹈的我希望孩子们都有这个机会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虽然这很难,但是我想我们已经在为这个特殊的舞蹈梦做着准备……

69

大仙

(作家、诗人)

最希望写作的时候不受干涉

最需要打破的是语言的禁忌。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不反动不黄色,我写什么都行。还语言以自由的高度,灵魂以突围的力量,人生以个性的光辉,世界以包容的气度。这一切,以语言来彻底呈现。所有事物,语言为王,不容抗拒,无法消灭。

70

王亚彬

(青年舞蹈家)

光脚上大街别被围观希望出门可以光脚走在街上。

71

王小山

(出版人)

自杀也是一门学问

想出版一本《自杀指南》。

人无法选择来到这个世界,但可以选择有尊严地离开,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自杀的方式太难看了。

72

图宾根木匠

(影评人)

官员最不应该忌惮财产公示

最期待领导人及其亲属的财产公示。

73

江小鱼

(导演、乐评人)

每一个公民都有迁徙的自由

在电影领域,我觉得最需要打破的是对情色和黑色的禁忌,电影分级制是使中国电影走上正常化的唯一途径。此外,社会需要打破的禁忌是户口的禁忌,让公民有迁徙的自由,才有平等公平的福利和尊严可言。

74

李刚

(历史学者)

不回避对既往观点的修正或推翻

不追求跻身某个学派或阵营,不回避对既往观点的修正或推翻,做一个真正的观察者和发现者——这是我对自己的提醒和界定。历史当然不为庙堂圣君所独霸,但也不为江湖大众所独享。它对人纵容,但从不允许某群体或个体掌握绝对真理的特权;它常常铁血无情,却让你我更有爱。

75

戢二卫

(电影制片人)

让独立证人不再有后顾之忧

无论是马路上的一次交通事故,还是熟人间的一次财务纠纷,当冲突方各执一词的时候,最需要的是目击者或旁观者挺身而出,提供第三方的证据。西方社会的法庭传统培养了公民的普遍的作证责任感,旧中国的乡绅治理体系也曾催生广泛的证人证言传统。但最近这些年中国社会诚信底线崩溃,主动担当证人、提供证词,已成为人们大多数人明哲保身的心理禁忌。

76

爱新觉罗·蔚然

(研究员)

但愿有一天农民不要因老无所依而恐惧

在扶贫一线、在消除贫困一线,我感受最深的是农民的疾苦,我最期待的是农民能够实现“全民养老”,不要再让他们干到老,至死方休——停歇了,就没有生活来源了。

77

蒋方舟

(作家、媒体人)

觉得走婚制度可以提倡

我觉得婚姻形式可以突破禁忌,走婚制度听起来就挺好,尤其是婚姻双方没有什么财政上的契约,一旦感情转淡,随时可以切断关系,转身走人,寻找下一段关系——这听起来仿佛更符合人的天性,挺让人向往。

78

方舟子

(科普作家)

别老拿“纵欲有损健康”吓唬人

今天的中国人在性方面仍有很多不科学的禁忌,认为频繁的性生活会有害健康乃至让人“纵欲身亡”,手淫会损害身体,经期做爱会得妇科疾病,怀孕期间同房会导致流产……所有这些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迷信,不被国际医学界认可,但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中医的影响,多数中国人仍对之深信不疑,不仅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影响中国人的生活幸福指数,而且还催生了骗人的医疗保健产业,让预防或治疗“肾虚”的骗人保健品、药品有了市场。

79

张鸣

(教授)

敏感词不是毒药

最该突破的禁忌,就是敏感词,越来越多,动辄获咎。一个正常的社会,除了国家机密,不应该有什么词是不能说的。

80

王晓渔

(学者、批评家)

“该页无法显示”越少越好

这个社会最大的禁忌就是“忌口”太多。

81

师永刚

(媒体人)

办护照能不用回家吗

希望取消户籍制度,房不限购,车不限购,看病不用回家,办护照不用回家,实现真正的“一个中国”。

82

刘建位

(投资理财师)

开个会都要排座次,累不累啊

中国人工作开会生活聚会,都是坐着,坐错位置是非常大的禁忌。西方人不太讲究座位安排,喜欢圆桌会议,平时聚会搞Patry,端一杯酒或饮料,聊来聊去。建议打破坐着开会聚会的传统,除了少数会议外,大多数会议可以搬掉椅子站着开,没有传统的排座次禁忌,人更放松,而且发言长篇大论者自己会累得受不了,听众更受不了。最好可以边走甚至边跑边聊。

83

方兴东

(博客中国创始人)

不认为只有在艺术院校才能学好音乐

我认为所有的艺术类院校应该取消流行音乐教育。因为它门槛低,收费又高,那些孩子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择业无门,而且现在这些院校的师资力量中充斥着很多“赤脚医生”。

84

陈萨

(钢琴家)

音乐会前能不先公布曲目吗

我认为音乐会不见得非要在演出前公布演出曲目或者介绍。让观众近似于盲听一样地去听熟悉或者陌生的曲子,这样的体验一定会是革命性的。然后当他们有了最直观的聆听享受以后,最后走出音乐厅时,拿到一份节目单回家,可能会带来各个层面的惊喜和新发现。

85

梁振宇

(深圳关爱残友协会副秘书长)

公益不见得只有政府才能做好

请把公益这档事交给社会组织吧!政府部门别再忙得焦头烂额了!政府不是万能的,不能做好所有事、关注所有人——为何不把一部分权利分给社会组织、购买社会组织的社会公共服务,让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真正受益?

86

王佩

(网络写手、媒体人)

可以在汉字下面加一下划线吗

我认为应该突破的禁忌在中文电子化领域,应当把汉字下面加一下划线,纳入字库,其功能相当于英语的大写。这样打人名、地名,或者表示强调,就可以用带下划线的汉字。目前汉语电子化遇到的一个问题是难以分词,如果有了下划线汉字,这个问题将迎刃而解。

87

张颐武

(教授、评论家)

参差不齐是幸福之本

承认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认知能力,承认人类生活的艺术表现有其复杂性,可能是未来突破某种禁忌的结果。这还有待更充分的公共政策讨论。

88

李方儒

(台湾电视制作人)

男孩穿女装未尝不可

为什么女孩穿男装在街上走是帅气,男孩穿女装在街上走是变态?这种观念赶快打破吧。

89

周筱赟

(时事评论员)

让批评者有更好的批评空间

早在1980年代,改革先行者袁庚在深圳蛇口倡导媒体批评政府乃至他本人,温家宝总理也说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希望政府和领导能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宽容对待批评。

90

平川

(画家)

最没趣的就是自我设限了

对于搞艺术的来说,禁忌都是自己对自己的设定。

91

盖尔·罗宾逊

(美国画家)

艺术家不应该被自我意识绑架

就像毕加索曾说的,“艺术是颠覆者”。但今天,艺术界面临的最大禁忌来自于过度狭隘的自我意识。艺术家被绑缚在小小的私我世界中,为了自己定义的艺术而艺术,有时候甚至是为了某些路人皆知的肮脏目的而艺术。艺术,正在成为一种没有本质内容的纯粹追求设计感的一种形式。我的一个艺术评论家朋友最近离开了艺术界,他说,他已经厌倦了那么多“平庸中的平庸”。所以我想,我们只有打开心胸,才能到达艺术的真实深度。

92

云飞扬

(影评人)

希望说真话不要被追杀

最大的禁忌,当然是全体性的默契,不敢说真话,难以说真话。要么难以立足,要么被和谐。

93

谭晓生

(奇虎360副总裁)

抱团、站队能不再是条件反射吗

互联网行业的“站队”现象成了中国特色,在互联网巨头公司的纠纷中,行业内的其他企业或因利益、或因恐惧分队而战,所作出的行为都有失公平,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94

关军

(媒体人、作家)

不再忌讳看到自己幽暗的一面

我其实是个禁忌不多的人。以往比较忌讳看到自己人性中幽暗的一面,最近力图直视它。还有,曾经怕人知道自己非常节省,现在觉得它谈不上美德或缺憾,只是生活选择。

95

雷闯

(乙肝维权第一人、学生)

一起吃饭不会传播乙肝

因为自己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从2007年以来,一直在关注乙肝歧视问题。近年来政府对乙肝歧视问题非常重视,特别是2010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和卫生部发文取消入学、就业中乙肝项目体检,这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隐私保护以及入学、就业权利的保障,无疑是很大的进步。乙肝并不会通过共餐等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这点可以放心。

96

春树

(作家、诗人)

走出小圈子,视野会更开阔

我觉得在图书、写作这个行业内,大家容易形成小圈子小团体,互相表扬抱团取暖,即使有时候有不同的意见,也很难开展客观的批评——是批评不是攻击,更不是恶意攻击。有时候感情或者利益高于一切,让人很难清醒和保持独立。这还会引发一个问题,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会变得没有那么纯粹,也难以形成良好的文学批评氛围。

97

赵赵

(作家、编剧)

放宽电视剧题材管理

影视剧需要打破题材的禁忌,像医疗黑幕、体育黑幕、贪腐题材、“文革”内容、宗教问题、鬼怪故事等等。还有就是不能什么题材红就禁什么题材,灭火队似的。固然中国影视业没什么创造力,有一题材收视高了大家就跟着扎堆,但市场有自己的规律,它会优胜劣汰的。应该给创作更大的空间,别一红了就要管死。

98

黄佟佟

(媒体人)

能不要习惯性地给他们贴标签吗

最需要打破的是成见、标签与固定印象。很多人成名之后有了自己的标签,常常为标签所累,成为人们希望成为的人,我觉得特别傻。

99

史小诺

(主持人)

主持人偶尔念错字应该能被容忍

希望对主持人的要求可以和播音员有所区分,是否可以允许有些主持人偶尔念错字?有些主持人也会有南方口音,但关键是思想的表达,不应囿于字词读音的标准。对孩子来说,不要设定那么多统一的答案,孩子可以不认为父母和老师是正确的,不要让孩子从小建立对权威的崇拜。

100

闾丘露薇

(媒体人)

儿童性安全不该选择性被忽略

挛童或者恋童这个词,在中国内地的媒体上谈论很少,似乎这个问题在社会中不存在。但在中国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或者笔记中却可以找到很多。从儿童的身上获得性满足,被称为性变态。这些年,对于女童受到性侵犯的报道多了起来,但是对于男童受到性侵犯的报道却很少,一因当事人的沉默,二因舆论有意无意的忽略。

2012-09-10 04:32:35
Reply with quote
大雅风文学奖
奥运之光
中外华文诗歌联赛 Poetry Competition
《北美枫》版主议事区
海外新闻 Oversea News
音乐与朗诵
联赛专刊编辑小组
诗海编辑部
《北美枫》编辑委员会
洛夫專欄  Lo Fu's Poetry Column
北美华人文学社理事会
评论鉴赏 Reviews
西方文学 Western Literature
落尘诗社
古韵新音
美哉贴图
开心一笑
健康与美容
Maple News
社区消息 Community News
散文天地编辑部
合作交流
驻站作家
加拿大〈游子吟〉网络格律诗歌赛 Classic Poetry Competition in Canada
诗海室
散文游记
信息中心 News Centre
诗歌联赛组委会
音乐极限
移民心语
内部交流
乐岛编辑部
會議中心 Meeting Room
诗词吟诵
影视频道
名家综述 Expert Review
冻结栏目
Chinese Poetry
三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