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談李白的:'梁甫吟' 
 悲痛梁甫吟
 
 长啸梁甫吟。
 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
 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 ( 清一作渌 )
 逢时吐气思经纶。 ( 吐一作壮 )
 广张三千六百钩。 ( 钩一作钓 )
 风期暗与文王亲。 ( 期一作雅 )
 大贤虎变愚不测。
 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
 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骋雄辩。 ( 不拜一作开说 )
 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
 指挥楚汉如旋蓬。 ( 挥一作麾 )
 狂客落魄尚如此。 ( 客一作生 ) ( 魄一作拓 )
 何况壮士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
 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
 三时大笑开电光。 ( 开一作生 )
 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
 以额叩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吾精诚。
 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揄磨牙竞人肉。 【豸契】【豸俞】
 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
 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
 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
 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
 亚夫诒尔为徒劳。 【诒言换口】
 梁甫吟。
 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
 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
 大人兒屼当安之。 【鲵鱼换山】【山兀】
 
 古體詩難學習和仿傚,但卻是今人的情意結,不讀又有些不甘心,如果讀和研究,我就決定再由最好的詩人,李白的詩來入手,素知李白的詩是最難跟風學習,我不是一定要完全吸收,只要提出來大家一同研究.讓我們一同感染一點優雅樂趣,起碼也知道多點李白詩的點滳.提高眾人的詩藝.
 
 <梁甫吟>本是古代的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間曲調,音調悲切凄苦,今已不傳,前之有諸葛亮的一首,寫春秋時齊相晏子"二桃殺三士"事,通過對死者的傷悼,譴責讒言害賢的陰謀.而李白這首也有"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之句,顯然習用了諸葛亮那首立意.詩大概寫在李白"賜金還放",剛離開長安之後,詩中抒寫遭受挫折以後的痛苦和對理想的期待,氣勢奔放,感情燃熱,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開頭兩句,"長嘯梁甫吟,何時見陽春?""長嘯"是高歌更凄厲激越的怠情抒發.一上來就單刀直入,顯示詩人此時的心情極不平靜,為全詩定下了感情的基調.
 接着連用兩組"君不見"提出兩個歷史故事.一個西周呂望(姜太公)長期埋沒民間,五十歲在棘津當小販,七十歲在在朝歌當屠夫,八十歲時還垂釣于渭水之濱,釣了十年,才得遇文王,遂展開平生之志.詩人弔用兩個故事,實際寄寓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太賢虎變愚不測,當年似平常人","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群雄".他不相信自己會長期落淪落,毫無作為.詩人對前途有着堅定的信念,所以這裡聲調高昂,語言節拍也也較爽快,中間雖曾換過一次韻,但都押平聲韻,語氣還是舒展坦的.
 "我欲擧龍見明主"句起,從樂觀入了痛苦.加上用仄聲韻,語氣急促,更使人怠到尤如一漸凄風急雨打來.這一段寫法上很像屈原的<離騷>,詩人使自己置身于惝恍迷離,奇妙多變神話境界中,通過描寫奇特遭遇來反映對現實生活的怠受.你看,他為了求見"明通主",依附着夭矯飛龍來到天.可是,凶惡雷公擂起天鼓,用震耳欲聾的鼓聲來恐嚇他,他求見那位"明主"也只顧同一班女竉作投壺的遊戲,他們高興得大笑時天上閃現出耀眼的電光,一時又怒氣又使天地昏暗,風雨交加,.盡管如丂,詩人還是不一切以額叩關.冒死求見.不料獨怒了守衛閽者.在這段描寫中,詩人的感情表現那麼的强烈,就久浩浩蕩蕩江水從寬廣的河床突然進入峽谷險灘一樣,旋渦四起,奔騰湍急.不可抑止.詩人在天國的遭遇,實際是現實中的生活中的遭遇.他借助于幻沒的神話境界,盡情訢了心中的不滿和不平.
 詩人通過各各種典故暗地抒寫了內心忧慮和痛苦,激烈抨擊了現實中的不合理現象:上皇不能体驗國家的一片精誠,反說我是"杞人憂天"在現實生活,只有庯之軰可以趾高氣揚,真有才能的人反而只能收起自己的聰明才智,世人就把我看得輕如毛.
 古代齊國三個力能排山的勇士疲相國晏子設計害死,可見有才能的人往往受到猜疑.明明明有劇孟這樣的能人而摒棄不用,國家的前途真是不設想了.
 後一段開頭,"梁甫吟,聲正悲",宜接呼應篇首兩,語氣沉痛而悲憤,突然詩人又筆鋒一折,"張公兩龍劍"以下四句仍是信心十足地回答"何時見陽春"這一設問.詩人確信,正如干將,莫邪二劍不會久沒應土,我同"明主"一時為小人阻隔,終當有會合之時.既然做過屠夫和釣徒的吕望最後仍能會風雲,立功勛,那自己也就應該安時侯命,等風雲感會的一天到來.
 寫長篇歌行最忌呆滯平,這首詩取大的藝術特色正在于布局奇,變化莫.它通篇用,但表現手法卻不時變換.吅望和酈食其兩個故事是正面描寫,起"以古為鋻"的作用,接着借助于種種神話故事,寓自己的痛苦遭遇,第三段則把幾個不相連的典故交織在一起.因而詩意境顯得奇幻多姿,錯落有致,春意興闌珊,起伏,詩人的怠情表現淋漓盡致!
 
 2009-08-01 14:2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