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哉贴图 | 古韵新音 |
|
于右任识王世镗
于右任识王世镗
池畔躬耕少饭钱,
世镗章草几如仙。
茅庐未顾名先著,
右任称师岂偶然。
附录:转摘
于右任与王世镗的一段轶事 世界艺术品网 民国二十二年(1933)仲春的一个中午,阳光明媚,时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的于右任先生,独自一人散步来到南京市区瞻国路的古董店观赏字帖。此店历史悠久,集古斋收藏各种字帖,内容十分丰富。店主叫张熙园,已近七十岁的老人,待人诚实,谈吐风雅,和蔼可亲。店主张熙园见于右任先生正在翻阅古书字帖时,便连忙递给他一本《章草千字文》字帖。于右任接过此帖翻了几页,想放下,张熙园老人站在他身旁,问此书是什么朝代的?于右任说,看此字帖至少是宋朝人所写的。张熙园让他再往后看,于右任继续往后翻,他翻到末页出现了“中华民国十年九月,陕西省汉中道镇巴县知事,津门王世镗书”的字样,顿时,于右任先生颇为惊讶地说: “从此帖看,这人不仅擅长章草,而且深通汉魏六朝书法,确是当代高手。我愿以师礼邀聘此人,但不知他住哪里?”.张熙园老人从他书桌上取了一个信封给于右任看。他念信封:“陕西省汉中道南郑(今汉中市)莲花池九号王世镗寄,”他说: “熙园,君子有成人之美,不知你能玉成此事否?”熙园老人说,你是否要我写信给王,先事疏通呢?于右任说: “信去人不去,未免太简慢了,能否劳你大驾亲赴汉中一行,代我致邀请之诚。”此时,张熙园店主便愉快答应下来。
次日,于右任先生亲自送来一千六百元,并说: “五百元作为你往返路费,五百元补偿你营业的损失,下余六百元请奉上王世镗先生作贽敬之礼。”熙园店主便自京启程,乘火车北上洛阳和同业兑换了货品.游览了香山、龙门,又乘火车到陕州观音堂,换乘马车到达西安,游览了碑林,下榻于西安同业安善堂,兑换了货品,再乘马车经凤翔到宝鸡,又换坐滑竿越秦岭过凤岭南下汉中。沿途饱赏洛阳龙门造像、褒斜栈道石门珍刻,买了一些汉魏十三品.夜宿土地庙。次日下山经过秤钩湾时,见山坳有茅屋三间,门楹上刻着民初汉中书法家周梦麟写的王体对联一副“闭户藏星月,开窗纳野云。”转一个弯,路旁有七间铺面的草房,檐前悬挂三尺长方灯笼,四面糊有白纸,上写: “仕宦行台,客商家园,未晚先投二十八,鸡鸣早看三十三”等字样。门框对联:“鸡鸣茆店月,人迹板桥乡,”却是与王世镗齐名的书法家、西蜀文成郁写的魏郑文公体。眼见这些风雅景致,荒村雨露,野店风露的情景就在鼻尖,真令人如醉如痴。在褒城邮局寄了货物,稍事休息,正午到达汉中市莲花池(原为明瑞王朱常浩王府花园遗址)东南角畔王世镗先生住宅处,见到了积铁老人王世镗,说明来意,奉上于右任的手书与贽礼。王世镗对张熙园先生远道而来,十分热情,留熙园住他家。经数日把家事安排就绪后,就同长子霞五、爱女霞云与张熙园先生一道启程赴京,到达南京下关后,暂在临江春饭店下榻,即用电话通知于右任先生。次日七时,于右任亲自把世镗父子接进他公馆,盛宴款待,口称王世镗为老师,王世镗肃然起立说: “先生与鲁生(世镗之字)年虽相若,但鲁生德望过浅,谬许朋辈已属僭越,请直呼世镗为宜。”于右任说: “恭敬不如从命,我俩人就结为良友吧。”意将王世镗留住于府,不几日,就荐举王世镗先生为南京国民政府监察院秘书。王世镗任职数日后,甚感生活不便,更不习惯。一天,王世镗对于右任说: “瞻园路古董店云集,我想住在那里,以便搜集书法、文学资料,进德修业。”于右任知其隐衷(王有烟癖,不便久居官府邸),不便强留,就托人给王租了对门三间厦房。住了两个月,国民政府监察院给他发下简任三级秘书的任命状。王世镗每月只到监察院去几次,月薪三百元。从此,于右任常与王世镗谈诗论文,交流书法,结为挚友。谁知王世镗得遇于公仅仅七月,就突染疾病不起,经多方医治无效,于同年12月4日病逝。于右任先生十分悲痛,与之治丧,安葬在南京牛头山娃娃桥畔。墓碑刻着: “大书法家王世镗先生之墓,世愚弟于右任敬书。”
王世镗(1868~1933),字鲁生,号积铁子,祖籍天津,定居汉中市莲花池9号。民国三年(1914)任镇巴县知事,民国十二年(1923)任西乡知县,民国十七年(1928)由汉中道尹阮贞豫主持,将其《稿诀集字》刻石嵌于本市宝峰寺壁上(现移存汉中市博物馆),遂有拓片流行,扬名域外。
注2: 章草,是草书的一种,由于字体富于变化,难于把控,自东汉张芝、晋索靖、明宋克等几位大书家之后,已少有人写了。在甲午海战之后,日本人叫嚣其章草水平已非中国人能及。其言语固然过于自夸,但作为一种古老的书体,章草在国内确已沉寂。
而在当代的汉中莲花池畔,曾有一位书法大家王世镗在此苦研章草十余年。
一个偶然的机会,大书法家于右任看到王世镗的字,以为作者一定是明代以前的人,否则不能有此功力、境界。对王世镗的书法,于右任在其逝后给予了极高评价,认为其章草是“三百年来笔一支”。
1933年春天,长期苦研书法且有烟癖的王世镗患了一场大病。病迁延了多日,虽吃过不少中药,却也总不见好转。
这段时间,是他苦闷甚至有些颓丧的日子。说起自己的无奈,他在一文中写道:“不甘(章草)为时代所汩没,特感功力未至,乃病臂不任书,又困于时地,交通不便,少有同志研究,而今老矣。”其苦闷之情,跃然纸上。
忽然有一天,一位不速之客的到访让病榻上的王世镗精神为之一振。来人姓张,是南京一家古玩店的大老板,此行受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之托,特地请他去南京切磋书法。
于老当时名满中华,又是国民党元老,请一个闲居乡野的书家前去会面,实令王世镗有些意外。不过,能得到大方之家的器重、赏识,这让岑寂30多年的王世镗多少有些振奋。
汉中莲花池畔度晚年
原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大书法家于右任看到王世镗的字,以为作者一定是明代以前的人,否则不能有此功力、境界。当得知作者不仅是当代人,还是半个乡党,而且就避居在陕西汉中,他惊喜不已,即要见上此人一面,于是,便有了古玩店主张老板的造访。
似嫌不够恭谦,随后于右任还专门致电当时的汉中驻军长官段象武,代为致意。段象武平素也习书法,探望后也带了王世镗的字回来,不过不甚懂。
王世镗(1868—1933),字鲁生,天津章武人。幼年好学,天资聪颖。十七岁的时候,便博通经史,善于作文了。而且受了西学东渐的巨大影响,王世镗对天文数学很感兴趣,并很有特长。
避祸他辗转来陕西投靠在安康做官的堂兄。那一年,他34岁。
到安康不到一年,他又辗转来到汉中。次年,他的字就出现在留坝张良庙。那是一副对联,字字奇崛、倜傥,应是他早期的书法代表作。
1918年,他购置了汉中莲花池东南角的一块田产。这一年他49岁,他所住的莲花池曾是明瑞王朱常浩府邸的后花园。他在莲花池边起屋种田15年。其间写字、种花、养蜂,与池水为伴,俨然一位遁世的隐者。“故纸堆中老蠹鱼,仰天一笑又长吁。我今只好屠龙技,偏弃人间书五车”。一首《漫兴》诗,形象地勾勒出王世镗的痴迷与执著
2009-05-27 04:54:16 |
司马策风 ?2009-05-27 18:53:12?? | |
佳话一段感人,
名士互敬非常。
司马感慨 |
黄洋界 ?2009-05-28 21:48:12?? | |
惺惺相惜,书坛佳话,谢谢达夫. |
qinghongh ?2009-05-29 13:45:16?? | |
市井之中,卧虎藏龙。 |
郑达夫 ?2009-05-30 02:23:16?? | |
司马策风 wrote: |
佳话一段感人,
名士互敬非常。
司马感慨 |
谢谢先生阅批! |
郑达夫 ?2009-05-30 02:24:19?? | |
黄洋界 wrote: |
惺惺相惜,书坛佳话,谢谢达夫. |
问好黄老师! |
郑达夫 ?2009-05-30 02:25:22?? | |
qinghongh wrote: |
市井之中,卧虎藏龙。 |
问好先生! |
现代诗歌 | 音乐极限 | 影视频道 | 散文游记 | 现代诗歌讲习交流班 | 评论鉴赏 Reviews | 网友论坛 | 谈古论今 | 诗海室 | 博弈 | 合作交流 Message Board | 大雅风文学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