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lereview Collections

又一方天

?????91?

?????16 Nov 2006

?????Send private message

Find all posts by 又一方天

???空钩久垂
钓得
烟波月醉

古韵新音
现代诗歌
散文游记
网友论坛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回秋叶版主

谢谢秋叶。谢谢你的关注,
我在主贴没作说明,但你从目录里可见意图。

诗这一块,眼下在中国文坛最是不彰。但诗界介入人士并不少,争论也最多:现代自由诗同古典诗词的争论曾异常激烈,结果是形成两分诗坛格局。

新诗一边,自新月闻一多起,即倡导“格律体新诗”。于今,国内已有以《东方诗风》《中国格律体新诗》等为代表的格律体新诗群落出现;他们希望新诗承古典,新诗更有中国特色;

古典诗词改革的呼声是戊戌维新开端,领头的是黄遵宪;于今是,台湾诗词学会会长范光陵教授打出新古诗的旗号;十年前夏征农(已作古),在上海创建碧柯诗社,专攻新声。这些是在研探古典诗词的现代版;

提新声是新声最弱,但是最有希望!因为,我们时代的官话,已不是古平水音。普通话的普及度,是远远超过任何朝代的官话声韵普及程度的。

今代,从儿童起就进行普通话训练抓起,到每年毕业六至八百万大学生;从占13亿百分之八九十的汉族到五十多个少数民族;从内地到边陲;从华人华侨到联合国会议....都以普通话为标准音进行交流。这是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

今人已不发平水音,一些发声尚合“短促急收藏”入声要求的地区,字声也不统一,只能作方言看;吐着今声按古韵写,写成作品,还是按今声读颂,这样的绕弯儿,取个直道坦途,就是新声。

新声古诗,就是既是古体又是新声。既要继承,又要创新。新声有新的发声特点,就要找出新声的规律行新的诗韵律规范,化争论为共创,是我的一大心愿。

这种列国局面说明:诗歌的探索一直在进行。个人以为:
现代的中国诗词,当新古合璧、古今融通时,就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有希望登攀唐宋元之后的第四高峰!

我是充满希望为诗歌振兴,尽绵薄之力!国内征招主站,设在华林红枫,希望北美枫成为北美华人华侨及各路文友参与选编的主场所。


2009-03-01 13:52:22
Reply with quote
又一方天 ?2009-03-01 14:14:17?? 自 Reply with quote


不瞒说,我自己就有两千各类作,所以不自出专集,是我没有得意之作。焉何不集资合出集,是不能保所选质地的成色。自己的骇子自己爱,不少诗词作品带有自我欣赏性。在百姓中影响甚弱。

通过三百篇的选编,希冀参与文友相互借鉴、共同提升:作品写新改老,有新突破。正所谓,不创新无以突破,无突破无以超越。不能超越自我,就无所谓超越前人。爬在山洼里,人们看到的仍是高峰。


_________________
View user's profile     又一方天Collection
加拿大〈游子吟〉网络格律诗歌赛 Classic Poetry Competition in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