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lereview Collections

老山

?????119?

?????05 May 2007

???http://liuhuaihua.668.blog.163.com/

?????Send private message

?????http://liuhuaihua.668.blog.163.com/

?????老山的博客

Find all posts by 老山

古韵新音
诗词吟诵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古诗词文的吟诵

古诗词文的吟诵

老山

近些年来随着古典诗词创作活动的开展,古诗词文的吟诵也得到了重视。为了进一步推广古诗词吟诵活动,我谈一点对古诗词文吟诵的粗浅看法,不当之处,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

吟诵——中国文化的传统
吟诵,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华夏文人学子就把它作为学习、鉴赏和创作古典文学作品的传统方法。
诗歌起于劳动,在原始社会诞生起就开始吟唱了。那时的诗就是歌,歌就是吟,诗、歌、吟不分家。
我国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周代,当时有小学,也有“太学”。学子在学校是要读书背书的,读书背书的方法就是吟诵。
春秋时代,孔子办学教弟子学六艺,《诗经》是一门主修课。史籍中说孔子办学“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所谓“诵”和“歌”也就是“吟诵”。作为我国古代的第一位教育家孔子是擅长吟诵的,史书讲“孔子读《春秋》老聃踞灶觚而听”,说明老子很欣赏孔子的吟诵。在战国时期,吟诵《离骚》蔚然成风,当时就有屈原“游于江潭,行吟泽畔”的记载。是说屈原被流放后,常常在江畔漫步吟唱,以抒发自己的情志。
汉朝在“太学”中设“五经博士’教学子诵读五经,“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吏”(《汉书·艺文志》)所谓“讽书”就是用吟诵的方法背书。到六朝时,随着陆机、沈约等人创立的“声律论”的出现,就更加重视吟咏时的声律表现了,直到唐朝格律诗的兴盛,一些文人雅士更是以吟诵作为辨别声律和审情表意的手段,当时的孔颖达就说过“作诗必歌,故言吟咏性情也”,卢延让谈他的创作体会时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李白说“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杜甫说“新诗改罢自长吟”,都是讲在创作中,边思考边写作边吟诵。通过吟诵检查作品的平仄音律协不协调,词句流不流畅,写出的东西传不传情,发现问题就修改,古代这种边创作边吟诵的方法一直流传到后代。
古代的文人雅士还把吟诵作为鉴赏古典文学作品或自娱自乐的一种手段。杜甫的“诵诗浑游衍”,白居易的“歌吟终日如狂叟”以及后来的韩愈自述“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都是指通过吟诵来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古今诗话》中有一段记载:唐朝“上官仪凌晨入朝,循洛堤步月,徐辔咏诗,音韵清亮,望之犹神仙”,这个故事说明了即便是上官仪这样的朝廷大臣,入朝途中还要吟诵诗词自娱自乐一番,其中的“音韵清凉”就是评价他吟诵得很好听。南宋周密的《齐东野语》中有一段话说:有一个人“以诗”投苏东坡,见了面,就把自己的作品吟诵了一遍,然后问东坡先生“这首诗能打多少分?”苏东坡说:“能打十分”,那个人非常高兴,苏东坡接着说:“你的诗可打三分,而你的吟诵可打七分。”这个故事不仅说明了当时文人请教诗学不是把自己的作品写给人家看,而是吟诵给别人听,还说明了那时很重视吟诵的技巧,吟诵得如何是可以打分的。
为什么历来我国的文人学子如此重视吟诵?这是因为:
第一,吟诵能够充分地展示我国古典文学作品的音韵美。我国古典诗词创作对平仄格律及押韵的要求,使作品本身具备鲜明的节奏及回环往复的韵律美,正是这个缘故,我们读起来便会自然展现出一定的节奏和旋律,加上音乐的润色,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吟诵腔调。可以说作品的韵律美,是吟诵音乐美的基础,而吟诵的音乐美是作品韵律美的展现,诗词是音乐的语言,而吟诵则是语言的音乐。吟诵和古典诗词的这种不可分割的关系,使我们的前辈既懂诗词又善吟诵。
第二,吟诵是一种情感的声音表达。当我们的心灵参与到了作品之中,为作品的情感所打动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的哼起来,以抒发内心的体验,甚至会哼得得意忘形,摇头晃脑,这种情感的声音表达便成为艺术体验和艺术享受的手段。
第三,通过吟诵所发出的声音可以外显诗词的声韵节奏,以鉴别平仄是否相间、相对和相粘。如果吟起来不顺口,听起来不顺耳,就一定是某个地方出律出韵了。所以吟诵便成为诗词审音度韵的手段。
霍松林先生曾经说过:“诗,特别是律诗绝句,既是看的,又是吟的、唱的,诉诸听觉的,律诗的那一套平仄体系,保证了声调轻重急徐、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因此作律绝不能忽视平仄格律。”这段话说明了创作律绝和吟唱的相互关系,只有创作遵守了“平仄格律”,吟唱出来,在听觉上才会感到“音乐美”,反过来说,通过吟唱在听觉上感觉不到音乐美,就一定是在创作中“忽视’了“平仄格律”。
第四,吟诵可强化记忆。我们要把诗词古文读熟,而且能背诵下来,当然可以通过反复看书默记,但是,如果不仅“看”而且“吟”,就更容易“熟”了。那是因为,“看”是视觉刺激的作用,“吟”出的声音是听觉刺激的作用,在两种刺激的作用下,就比一种刺激的作用更强烈,更有效。何况吟诵是以声传情,动人心弦,加上诗词韵文朗朗上口,更使人难以忘怀。旧时戏班,有些演员一字不识,从不看剧本,而能把长篇的戏文背下来,这是因为通过听别人唱,又加上他自己唱,而记下来的。晋贾逵(汉朝贾谊的九世孙子)十岁时能背诵“三坟五典’,他父亲感到奇怪,便问:“我从来没有教过你,你怎么能背下来的?’他的姐姐说:弟弟六岁时,我常常抱他去听邻家读书,因此就背下来了。”这就是历史上“就篱听读,记而诵之“的故事。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吟诵成为我国的一种具有生命力,而能一直流传到后世的学习、欣赏、创作古典文学作品的传统手段。

吟诵的基本方法
、吟与诵
吟与诵是有区别的,我们把这两码事组成一个词,是因为在读古典文学作品时,既有吟,也有诵。
吟就是咏、哦。吟咏、吟哦都是吟。吟接近唱,但不完全是唱,它是“拉长了声音像唱歌似地读“(陈少松),吟时重在音乐节奏,节奏较慢,旋律鲜明。
诵却不同,它不拉长声音,而是接近于和尚念经式地一个一个字有节奏地读,所以叫“诵经”而不叫“吟经”。诵时重在语言节奏,而且节奏比吟要快,旋律不太鲜明,但比吟表意明晰。
在吟诵中如何分配吟和诵?一般读诗词重在吟,读古文重在诵;短调重在吟,长调重在诵。但“重吟”不是排斥诵,“重诵”并非排斥吟。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同一作品,在不同的场合,重吟重诵也有所不同,比如以往在私塾读书,如果是以欣赏为目的,则着重吟,而以背诵为目的,则着重诵。
、平与仄
格律诗一句之中平仄相间,一联之间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粘。正是这种“相间”“相对”“相粘”使格律诗在音律上表现出抑扬顿挫的鲜明节奏和回环往复的旋律。在吟诵中如何表达?一般是用“平长仄短”“平低仄高”(有的地区“平高仄低’)来表达。
近体诗每两个音节(两个宇)构成一个节奏单位,每句最后一个字构成一个节奏单位;这样一来,七言句有四个节奏单位,五言句有三个节奏单位。此外近体诗的每个节奏单位的第二个字是节奏点,吟诵时节奏点是平声的,则时效长一点,声音低一点。这就是所谓“平长”“平低”的意思。如果节奏点是仄声字,声音就要高一点,短一点,这就是“仄短”“仄高”的意思。在吟诵时一般特别注意第一、二个节奏单位。比如杜牧的《清明》这首诗其中的明、人、家、童、花都是节奏点上的平声字,吟诵起来就要拖得长一点,读得低一点。而节、上、断、问、处、指这几个字都是节奏点上的仄声字,吟诵时就把声音提高一点,短促一点。
“平长仄短”“平低仄高’(或“平高仄低”)这个法则是自然形成的,不是那个规定的。为什么节奏点上的平声在吟诵时会拖得长一些,而仄声字会短一些呢?这是因为:
1、平声字是平直调,读的时候本来就拖得长些,而仄声字是升降调,特别是去声字、入声字读起来本就急促些,所以吟诵时自然就短一些,高一些。
2、这样一来在吟诵时就可以长短、高低、轻重、急徐交替出现,而体现出节奏美。
、韵脚字的处理
韵脚字在形成诗词的意义段落及构成音乐的和谐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吟诵时要特别注意突出韵脚字。
突出韵脚字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拖长时值,就是比其它节奏点的字拉长一些,长一拍两拍不等,有时更长。二是把音量增大,读得响亮些。
我的老师周仁济先生在吟诵《凉州词》(王之涣)这首诗时,把句末字特别是韵脚字拖得长长的,一听就知道先生在尽情玩味诗的意境,好像舍不得结束这一句,听起来有意味无穷的感觉。
、因声入境
古典诗词有两美,一是韵律美,二是意境美。吟诵时除了表现它的音律之美,还要表现它的意境之美。陈少松先生在前人“因声求气”的基础上提出了“因声入境”说,在吟诵时要求作到“情由声传,情变声异,以声传情,声情相应”。他认为:“吟诵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活动,其本质就是吟诵者以感受过的情感来感染听众。出色的、成功的吟诵必然是动情的吟诵”因此,我们吟诵时应该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语速的疾徐变化,腔调的婉转曲折走进作品情景交融的意境中,以获得意境美的享受。
、随意性
同一首诗词、同一篇古文,各有各的吟法,即使是同一个地方的吟腔,不同的人也不可能吟诵得一模一样。因为吟诵不是唱歌,唱歌有统一的乐谱,而吟诵自古以来无谱可依。我们在书刊上所见到的那些吟谱是近十多年来为了继承文化遗产而录下来的,并不是过去就有谱子吟诵。此外,吟诵本来就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显示的艺术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不仅展现着各自的技巧,还展示着个人的情趣和对作品意境理解的差异。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就使得吟诵具有“随意性”的特点。既然吟诵具有这种“差异性”和“随意性”,那么我们在吟诵时,应该充分显示自己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吟者和听众深深地感受到作品的音乐美和意境美,也才能显示我国吟诵艺术的丰富多彩和旺盛的生命力。

继承弘扬国粹,开展吟诵活动
谈到继承和弘扬的问题,在此,向大家介绍一位可敬的学者,他就是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学教授、我国当代的吟诵大师、吟诵学研究专家陈少松先生。他曾经说过:“吟诵是祖国的一门绝学”,所谓“绝学”包含两层含义:“绝学者,独特之学问也”;“绝学者,面临失传危机之学问也”。我想也就是这个原因,他怀着一颗龙的传人的爱国之心和社会的责任感,花费了将近七年的心血,从几千年的的古籍中寻踪探秘,并与音乐家合作,收集了将要失传的地方吟腔吟调,制成吟谱。对这些古籍和吟谱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写出了一篇篇很有学术价值的论文,1995年问世了一部长达三十多万字的《古诗词文吟诵》专著,并配有他60多首古诗词文吟诵的CD光谍,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传统吟诵的美读之声,而且填补了我国对吟诵作系统研究和系统阐述的空白。吟诵,自古以来不论在民间或在书斋之中,都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文化现象,从古代到现代的文丛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他存在的痕迹,但他不像中国的绘画、书法、诗词等国粹有不少的专门著述。陈少松先生的《古诗词文吟诵》可以说是开创了历史的先河,使将要被人们遗忘的东西,完完整整、堂堂正正地登上了文化艺术的殿堂。陈先生的吟诵专著和他的吟诵CD为我们继承和弘扬祖国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立下了汗马功劳。近些年来,在网络上、报刊上看到关于吟诵的话题越来越多了,从内容上看,其中有不少文章都得益于陈先生的这本书,我本人更是如此。陈先生为我们继承和弘扬吟诵这分祖国的遗产,不论在实践上或者是理论上都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宽广的道路。我想,我们作为诗词的爱好者,都应该担当起这副重担,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首先,我们应该感到这件事非常紧迫。现在会吟诵的人已经不多了,而且都是些耄耋之年的老前辈,这些老前辈之所以会吟诵,都是孩提时代听先辈或老师吟诵过,通过口濡耳染学会的,而现在的这些老年人一去逝,可以说再也不会有人听到那种传统的美读之声了,那时再去谈什么继承和弘扬,恐怕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我建议:
(一)、凡是能够吟诵的老同志在平时创作与欣赏诗词中,吟一吟诵一诵,一方面增加欣赏和创作的情趣,另一方面使我们的后代,也能像我们孩提时期一样,听到先辈们是怎么吟诵的。
(二)、建议各诗社,老年大学的诗词班,经常开展一些吟诵活动,以培养兴趣,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老年大学的诗词班,在老年大学各种节日举办的庆祝活动、汇报活动、文艺表演活动中,组织一些个人的或集体的诗词吟诵节目,既丰富了文化艺术活动,又推广了诗词吟诵。
(四)、开办学习班,由会吟诵的同志教吟,领吟,带吟,以扩大吟诵面。
(五)、在诗社与诗社的联谊活动中,推广以吟诵为主要形式的以文会友活动,通过吟诵交流诗词创作。
(六)、举办各种吟诵研讨会,交流和总结古诗词文吟诵的经验和进行吟诵的理论探讨。
(七)、吸取民歌元素,丰富吟诵腔调。
民歌和吟诵有不少共同之处,二者都具有地域性;也都无谱可循;在行腔使调上都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在自身形成过程中,都吸取了对方的有益元素。有的地方,在一定条件下,民歌和吟诵腔调甚至完全融为一体。比如:《竹枝词》原来就是四川一带的“巴觎’俚调,也就是那里的地方民歌,刘禹锡被贬官,在四川期间,他熟悉了这种地方歌谣,加以改编,写出了九篇《竹枝词》诗;《凉州词》原本是今甘肃武威一带的民歌歌谣,后来成为乐府的一种曲名,唐代的诗人王翰和王之涣就用它写过诗。近些年,我在一些地方组织吟诵时也发现当地的诗词爱好者用当地民歌腔调唱诗,说明了民歌和吟诵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事实,使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有的地方在吟诵腔调已经失传的情况下,能不能吸取民歌腔调的元素形成新的吟诵腔调,我认为这是可能的。在形成过程中,只要注意两点就可以了,一是民歌不讲平仄,不讲节奏,而诗词吟诵是讲究平仄节奏的,应该体现我国诗词所固有的音律美;二是民歌纯粹是歌唱,而吟诵是读书,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不是纯粹地唱。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我认为首先应该鼓励大家用民歌去唱诗,在唱的过程中逐步调整,把节奏点上的平声字拖得长一点,仄声字唱得短一点,以体现诗词的平仄节奏,使人听起来不是在纯粹地唱歌,经过反复推敲,不断实践,就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吟腔吟调。这一工作,通过诗词爱好者的努力,是一定能够完成的。
吟诵,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我国快要后继无人的情况下,日本的古诗词吟诵活动却兴盛起来,据陈少松先生介绍,日本的吟诵组织遍布全国各地,几乎已经成为全民性的一项文化艺术活动,并且定期举行全国吟剑诗舞决胜大会。他们常派代表团来中国进行吟咏交流,1987年日本国在大井清的领导下,特地举行了一场唐诗吟诵的演出活动。1992年,日本津市吟诗团也访问过中国。1993年日本京都“吟咏新风社”也来到中国参加南京“中日诗歌吟咏交流会”。日本的吟诵团每次来中国,陈少松先生都带领他的研究班的学生接待过,而且用中国传统的吟腔和他们对吟,共同探讨,使他们感受很深,不得不承认日本的吟诵祖先还是在中国。这一事实使我们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更有必要继承和弘扬自己的这分宝贵的文化遗产,诗词界的朋友们,大家都来吟诵吧!

2008-10-25 06:54:28
Reply with quote
冰清 ?2008-10-28 06:32:27?? Reply with quote


老山兄说得好。我不会吟诵,但间常试试,也觉得管用!

看来,我们对"吟诵"这一我国独有文化现象的意义知之甚少。这不仅是网络宣传将二者混为一谈,就连权威词典也将它们笼统注释为:有节奏地诵读诗文。

_________________
View user's profile     冰清Collection
老山 ?2009-06-06 04:09:41?? Reply with quote


你的意见很好,我也是听到前辈的吟诵后“间常试试”便学会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个性化腔调。相遇之时,诗朋骚客在一起对吟,岂不乐乎。

_________________
View user's profile     老山Collection
散文游记
现代诗歌
谈古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