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散文游记 |
|
请人评价
这辈子够坎坷的了,还有一两年就要退休,虽然“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既不可能升官发财,更不可能写出巨著、流芳千古。但是总想知道认识我的人,对我有何真实的评价。
我知道,眼下要叫人说真话很难很难,请人面对面对我作评价得讲策略。曾读过《战国策》里一段隽永的“邹忌照镜子”的故事,很有启发。凡畏我者、私我者、求我者统统不在评价我之列。第一个调查的是一位不历太熟悉的人,他对我的成绩略知一二。一日,我与他闲聊,请他对我作评价,他“王顾左右而言它”。刚说我不错,立即话锋一转:“从前我也有不错的时候,可是妻有病,儿子又不争气,家庭不和谐那是什么滋味呀?不然的话……”看他说话的神态,与说话的逻辑,下一句肯定是“不然的话,我肯定不会比‘别人’差!” 这个“别人”当然指的是我。
这算什么评价?简直在玩模糊哲学以标榜自己。下一步,我想知道同行的评价。我去找的这个人“心比天高”,对谁都好像瞧不起。我转弯抹角地讲明来意之后,他不咸不淡地只说了一句:“啊,历史,怎么经常闹误会!”到底啥意思?实在令人费解。我从前是教书的,是领 导调我到剧团搞剧本创作算不算误会?搞创作居然鬼使神差地获了奖,这又算不算?我估计这家伙十之八九在贬我,然而贬得“艺术”。
我突然想起瑞士美学家一句名言:“什么是美?美在距离”,我从中得到了启示 。距离太近,事无巨细看的一清二楚,觉得太平常,评价有较大的局限;距离太远,又比较冷漠,评价会不痛不痒似是而非。想来想去我去求助于一位同行,他较为了解我,却又在外地工作,符合“距离论”的原则,啊呀!谁知他在八百四十五个字的回信中,用了七百零三个字对我大唱赞歌。真的有时赞扬比批评还恼火,因为“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使我反而有啼笑皆非的感觉。我知道这人的心态,好话多说又不吃亏,何必为区区小事而得罪于我。干脆找“熟悉又陌生,既保持距离又不时来往,既是同行又不在同一个单位,无利害关系”的人来评价我。具体说 此人是我从前的同学,早下海发了。他知我来意,大大咧咧地高谈阔论:“文人相轻,对你的评价自然不会好,但是我们商人看你们文人老不顺眼,挣钱不多牢骚多、管事多、自以为要为社会开‘药方’,一个剧本、一篇小说、一部电视剧就想把社会改造过来?也许我说话离题,不过我是代表‘改革开放受益者’对你们文人的一点看法,你别在意… …”
我有更受辱的感觉 ,大声说了句:“我们虽穷但充实!”
他差点笑出了眼泪:“葡萄真是酸的吗?不想吃!哈哈……”
同行不行,不同行更不行;熟悉的不行,不熟悉的也不行。我只有最后一招,能否请我的领导对我作稍为公正的评价。领导就是领导,见面就大声赞扬我是“穷而后工”的典型,一说我不慕告名利,在商品大潮冲击之下,在人欲横流的环境里,埋头笔耕,不断有新作问世,而且还获奖,实属难能可贵。领导说话时正好有同单位的两位下海的年轻人在场,他们捂嘴而笑,持特别是领导反复强调我“精神可嘉”时,他们实在忍不住了竟哈哈大笑起来。
翌日,我在街上行走,有人叫我“陈精神”(幸好没叫我“陈神经”),他们就是昨天的两位年轻人。他们叫我“精神”,我回敬他们“物质”,并问:“有何见教?”他们说领导早就表扬过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希望他们搞点钱为单位发奖金作贡献。他们意思是:“领导表扬不要当作回事!”
唉!“请人评价”评出个心态失衡。即使用“闻过则喜”、“从善如流”、“虚怀入谷”的字眼来安慰自己,也解决不了对我评价公允不公允的问题。想来想去,我怀疑我是读书欠通。
“天地尚无停息,日月且有盈亏,何况区区人世, 能事事圆满,而时时暇逸乎? 只是忙里偷闲,遇缺知足, 操纵在我, 作息自如, 即造物不得与之论劳逸,较盈亏矣。” 语出《菜根谭》,我忽然茅塞顿开。只要于心无愧,何必定要别人作评价好坏,那不是庸人自扰吗!”
2008-09-23 17:33:02 |
荷梦 ?2008-09-30 04:24:39?? | |
的确只要无愧于心,不必在意他们怎么评价! |
冰清 ?2008-10-02 06:36:17?? | |
思想因人而异,评价也各各不同。
这篇文章构思不错,有嚼头。 |
钓月 ?2008-10-02 22:21:49?? | |
可喜的自悟!当以此为鉴! |
小说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