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诗歌 |
|
⊙虫子美人,安静地趴着死去了
⊙虫子美人,安静地趴着死去了
/爱月
它原本是有生命的,玉米就是它的庄稼地
多么美好的家哦
一个玉米美人臃懒地爬啊爬;
贵妃的日子无人指责它的过错
此刻;向上是阳光、向下是家园
中间就是细密精巧的栅栏
很巧的是,早晨没人发觉它的小
被煮成雪白的肉体,晒在离房子
很远的池水里,那里是一个海洋,它飘的很远
虫子美人,安静地趴着死去了
几个人围坐餐桌前
吃光了玉米房子和月光晚宴
2008.8.31
2008-09-01 21:30:10 |
爱月 ?2008-09-01 21:31:06?? | |
⊙爱情沙漠
/爱月
或许开始,就不该信任它们
比如爱人只爱我们肉体,如果打开真实
就会看见血浆和藏着花花公子的肠子
骨骼里的铁,青面獠牙
尽量包容着丑陋和完美
我要时不时地赞美一些错误
赞美天堂看不见天堂,赞美马匹得不到骆驼
爱情一直象瞎眼老人
忧郁地掩饰,与其装腔作势
不如流浪街上潇洒沉沦
我爱的仙人掌们总是带着刺啊
在炎热中劈开自己的姿势
对着沙漠不开一言
2008.8.31 |
子花 ?2008-09-02 01:56:06?? | |
好诗文!! |
枫桥 ?2008-09-04 02:52:07?? | |
第一首诗歌我并没发现美的东西,倒有点恶心的残忍……
第二首血一样的真实之美,没有爱的天堂 |
爱月 ?2008-09-04 03:16:51?? | |
玉米上的虫子因为太小没被发现,与玉米一起被煮了_童话的诗意在于它与现实死亡相比,少了一份血腥和阴郁,多了一份轻盈但又不丧失引起忧伤和悲悯的份量,它不产生恐惧感,与悲惨、壮烈、凄凉、萧索等感觉相反,它的旋律和色彩显得柔和、优美、飘逸,如果用乐器来形容这两者的区别,那么前者就是大提琴奏出,而后者则由小提琴奏响,前者低沉,厚重、宏大,后者纤细、悠扬、轻柔。是以如果在童话电影中插入大提琴的背景音乐,我以为是不妥当的,失之于夸张,过分成人化导致童话本质的流失。单以儿童这个接受对象来说,过分悲剧的渲染,显然超过了其年龄心理的承受力,使童话与其本意背道而驰。和'死亡'一样,'贫穷'在童话中也同样拒绝重现现实中沉重的悲苦,它避重就轻,苦中作乐,旨在传递一种乐观坚强的人生观.童话诗通常意义上的读者为儿童,但事实上,成人从来不拒绝童话,他们不仅是童话的第一读者,也是童话的最多数消费者.我在这里重新阐述童话的目的在于:当你看到爱月的两首童话诗,这不仅仅意味着对其中天真和烂漫意趣的肯定,你同时要正确对待的是:就童话在第一时间建筑和维护人类心灵的功能看,它理应被'诗社会'列入'第一性的美',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夏夫兹博里谓'第一性的美'为'不仅赋予形式于物质,而且赋予形式于心本身'——这可以作为诗歌的意义和方法,而童话则能将这种诗意渗透到万物的本初,发挥到极致。它是“一切美的根本与源泉 ”,也正是因为这一根本的存在,我们的写作无时不刻有着编造童话的本能,童话即美的最高理想,悲剧恰恰是这一理想存在的结果。(章闻哲)
爱月的诗:
虫子美人,安静地趴着死去了
多么美好的家哦
一个玉米美人臃懒地爬啊爬;
此刻;向上是阳光、向下是家园
中间就是细密精巧的栅栏
很巧的是,早晨没人发觉它
被煮成雪白的肉体,晒在离房子
很远的池水里,那里是一个海洋,它飘的很远
虫子美人,安静地趴着死去了
几个人围坐餐桌前
吃光了玉米房子和月光晚宴
2008.8.31
⊙小镇歌声
(伊伊伊......呀呀呀......)
小草屋幸福地关着蓝调子
那里十有八九,有小老头快乐地没命跳舞
古旧的木窗蜜饯的糖罐,镂雕小蜜蜂眼睛
抖动的越来越远了
(伊伊伊......呀呀呀......)
今天没人为我哭泣,家乡小菜园
羊群吹太阳的小神楼着半跑不跑的云
我在那里蹲坐,我哭了
盯住一粒灰尘如何在心脏里热情地舞
(伊伊伊......呀呀呀......)
布帘子遮起来,母亲不要忧伤
那的棚子还在漏雨,我们
是遮挡人间的害羞布
在睡梦里,把房子掀起黑白绿补丁
接雨水的罐子扑簌簌,一起歌唱我苦难的童年 |
女中豪杰-四妹 ?2008-09-04 04:48:38?? | |
问候爱月 喜欢你的诗 |
阿依琼裙 ?2008-09-04 05:18:12?? | |
我爱的仙人掌们总是带着刺啊
在炎热中劈开自己的姿势
对着沙漠不开一言 |
枫桥 ?2008-09-04 13:55:09?? | |
(1)玉米上的虫子因为太小没被发现,与玉米一起被煮了,这只是一种平常的吻合,我在假期就不止一次的吃到有发白而干瘪小虫的玉米棒,一个车祸的产生你如果你不在场,别人如何描述也不会你在场的一半的震撼,对你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的,如果,如果把美丽(的死的)小虫在吃饭的时候出现在餐桌上,而坦然自若的吃饭,一点没反应,除非你是高人、(2)这几句只会给人一种轻柔的苍白,像夏季的风,从沙滩热气中吹来,(没听过小提琴家的音乐不懂,前天刚看电影《向左走,向右走》电影有点小提琴,听着小提琴是抒情的,常常伴着思念(或者思)想起来了这几句话倒像《海上钢琴师》男主角和那位伟大的爵士家比钢琴的时候弹的第一首曲子,听多了就会使人绵(3)我始终相信儿童很多时候比我们想象的高明的多,他们选择童话,童话也会选择他们,童话诗歌在大陆一直是一种比较薄弱的,我们不得不信,这我们得负一定的责任,你的《小镇歌声》是童话诗不用我说大家都看得出来、(4)我不知道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夏夫兹博里,我前天才把未来主义还给图书馆,里面好像是马里内蒂的关于诗歌的话大概是这样的“我们不是把意象流于物化,而是形成物化注入意想”,上面的我们感觉到有这种状况(5)“而童话则能将这种诗意渗透到万物的本初,发挥到极致。它是“一切美的根本与源泉 ”,也正是因为这一根本的存在,我们的写作无时不刻有着编造童话的本能,童话即美的最高理想,悲剧恰恰是这一理想存在的结果。”章问正哲先生:“童话”是美的“根本”与“源泉”,这却有带商榷,首先“美”的定义都有很多种,美学史上对于美的本质,特征的讨论,形成了不同的学说。比如“和谐说”“形式说”“理念说”“客观说”“主观说”“关系说”“典型说”“还有无意识说”,而美的起源在中外美学史上由于运用不同的观点也形成了多种学说。例如古希腊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先验的原初的 ”美本身“,现实美,艺术美是少数天才在迷狂的状态中对理念美的回忆,而形成了"理念回忆”说,古代中国的道家形成“道源”说,“天地有大美不言”认为自然无为的 “道”没最高的“大美”,先秦荀子认为“圣王制作”说,认为“先王”“制雅正、颂之声”“以感动人之善心”是“乐”的源头,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模仿说”,认为人类孩提时代的美和艺术起源于对现实的模仿,而后来德国的席勒认为原初的美和艺术起源于讲理性和感性统一的游戏,进而提出了“游戏”说;英国的泰勒的“巫术”说,原始艺术起源于“人格化的神灵”和原始巫术,祭祀活动;在后来有德国格罗塞认为原始艺术起源于鼓舞斗志,帮助劳动,吸引异性动机的“功用”说;“移情”说,是德国里普斯认为将自己的感情移植于对象以后才产生了没喝艺术;“劳动”说,德国毕歇尔首先提出“艺术源于劳动”,俄国普列汉诺夫认为,审美意识和艺术最嫌弃圆月人类初期的生产劳动等功利性目的,然后才产生非功利的审美欲求;而马克思坚持“实践”说,认为人是在实践中产生了审美需要。
让我说的我倒认为:“诗歌”才是美的最高理想,诗歌的极限是向形成神话式史诗迈进,但路途艰辛啊…… |
爱月 ?2008-09-06 23:22:18?? | |
非常欢迎枫桥的用心的批评,您的这些文字很有道理,谢谢!我们共同进步! |
爱月 ?2008-09-06 23:23:16?? | |
问候四妹妹,门好阿依,谢谢。 |
1[2] Next | 宾至如归 | 评论鉴赏 Review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