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音 |
|
海蛎子 ?2015-06-19 00:17:49?? | |
晓松 wrote: |
海蛎子 wrote: |
画眉身侧啭,杜宇远方鸣。
野鸭塘中戏,黄鹂树上萦。
鹌鹑议憨态,燕雀颂高情。
喧闹家山里,应知脚步轻。
... |
你家乡的大山里生物可真丰富:画眉,杜宇,野鸭,黄鹂,鹌鹑,燕雀.....百态多姿,喧喧闹闹。真的好羡慕~ |
晓松老师,这几座山只是丘陵,海拔大概一二百米吧。到我们手里的时候,植被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经过十年封山育林,郁郁葱葱一派盎然。近两三年,也不知侯鸟是怎么发现这里的,数量年年增加,品种也不断增多  |
海蛎子 ?2015-06-19 01:41:12?? | |
白水 Moonlight wrote: |
海蛎子 wrote: |
远谋深莫测,小计显神威。
后路先究尽,前门再做肥。
难分真与假,不辨是和非。
昨日还骄横,今朝着狱衣。
导读:一个视乡邻为粪土的地痞无赖,被我一位26岁的小哥哥施小计将之提格为涉黑诈骗团伙头目,近日被缉拿。
... |
魔者道者  |
最搞笑的是迄今没人识破我小哥哥的计谋  |
海蛎子 ?2015-06-19 04:00:25?? | |
八根归一组,首尾取看齐。
牡蛎家常面,蛋汤苹果梨。
蹙唇发平仄,激齿搏高低。
漱口开言始,饥肠不再啼。 |
qinghongh ?2015-06-19 07:26:13?? | |
海蛎子 wrote: |
八根归一组,首尾取看齐。
... |
八根一组面,五寸两端齐。  |
笑聊 ?2015-06-19 13:32:20?? | |
眼光如此利,下箸短长分。  |
海蛎子 ?2015-06-20 01:14:28?? | |
qinghongh wrote: |
海蛎子 wrote: |
八根归一组,首尾取看齐。
... |
八根一组面,五寸两端齐。  |
滑嫩刀削面,脆酥江米条  |
海蛎子 ?2015-06-20 01:59:36?? | |
笑聊 wrote: |
眼光如此利,下箸短长分。  |
笑聊老师看出这组面条的问题了。什么问题呢?这涉及到比兴,此部分将转到你的帖子下说说。
我的诗从表面上看,不仅仅存在面条一般长的不合理性,还存在汤料和配料的搭配的不合理性。这说明我的诗实质上不是说吃面条那么浮浅,而是用比兴的手法谈论一些事情。
这首诗谈论了两件事:
1.近来涌出一股反政府的潮流,他们的取齐标准是凡是涉及到政府的事情都是错;与政府无关也要想方设法将政府牵扯进来;
2.中共元老的悼念活动正在演绎一个伪命题,这个伪命题就是新中国前二十七年,一群完美无瑕的伟人,心甘情愿地俯首听命于一位犯有严重错误的人的领导,造成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建设的飞速发展。等那些反毛泽东的人意识到这是个陷阱的时候,已经晚了,而且不可补救。反毛泽东的人的取齐标准是凡是错误都是毛泽东的 。
好了,现在回头看看,这两个取齐事件与我的这碗面条是否有类似的地方 |
笑聊 ?2015-06-20 02:49:43?? | |
八根归一组,首尾取看齐。
这就是海蛎子老师练好了的句子,确实,比一般长等要好多了。我们不谈政治问题,只谈炼句问题:”首尾取看齐“。 没有包含最大限度的外延,因此炼句还没有到位。这是我个人的提议,不如用:”下箸短长齐“,至少它的外延涵盖的要比”首尾取看齐“大。不知海蛎子老师以为然否? |
海蛎子 ?2015-06-20 03:08:29?? | |
谢谢笑聊老师!“看齐”是队列术语。它的内涵和外延不仅仅包含队列长短那么简单,还囊括横平竖直、矩形对位和姿态一致等等要素。首尾 取 看齐,是将我要谈论的事情提高到一定层次做好铺垫  |
笑聊 ?2015-06-20 03:14:27?? | |
谢谢海蛎子老师的交流。
”首尾取看齐“句,你用的是比兴法,为后面要谈的事做铺垫;同样,”下箸短长齐“也是比兴,同样可以生发开去。 |
Previous [1] [2] [3] ... [9] 10 [11] [12] Next |
宾至如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