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lereview Collections

李盈枝

???中国山东

?????333?

?????28 Nov 2009

?????Send private message

?????Send e-mail

Find all posts by 李盈枝

赖海雄2010-01-27 06:58:17

问好!先生所著甚丰,值得鄙人学习。 Very Happy

开心一笑
古韵新音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李盈枝 ?2009-12-18 00:40:26?? Reply with quote


问好!没有这样的限制,我无意间把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说出来了,谁也没立过这种规矩。
------------------------------------------------------
呵呵,一般来说,是有这样的要求的。能在同一个人身上发掘,那就更好~~文天祥当年集老杜,有二百多首呢!伟哉,古人!

发言:玉山樵夫
- 第:135 楼

_________________
View user's profile     李盈枝Collection
李盈枝 ?2009-12-18 00:42:05?? Reply with quote


无防,弟子是真心向先生讨教的.弟子还有一首集鲁迅的,能入眼否:

灵台无计逃神矢,高坛寂寞悚中夜.泽畔有人吟不得,无端旧梦驱残醉.

发言:一路长歌
第:133 楼 
发布日期: 今天 
发布时间: 12:45:29 

看看工具书对集句的解释,都离不开“拼集”二字。“含英咀华”就是“咬文嚼字”,只不过有文野之分罢了。故“拼集”其实就是“拼凑”,只不过看拼凑的好歹而已。说到底,这种形式只是一种文字游戏,至于文天祥没把它当成文字游戏,那只能属于个别现象。至于《唐宋诗鉴赏辞典》收入苏轼的一首,那可能是为了聊备一格吧。

_________________
View user's profile     李盈枝Collection
李盈枝 ?2009-12-18 00:44:07?? Reply with quote


力拔山兮气盖世,●●○○●●●

楚霸王用三仄尾是有条件的,即第三字必须是平声。集同一个人的诗句也是有条件的。不信请玉山老弟“发掘”一下项羽,或“发掘”一下传世之作只有6首的王之涣。问好!

_________________
View user's profile     李盈枝Collection
李盈枝 ?2009-12-18 00:45:41?? Reply with quote


盈枝老师好。
好诗都在这里了。待虫子慢慢学来。
谢谢您!!问好了~~~!!

发言:虫儿a
- 第:141 楼

_________________
View user's profile     李盈枝Collection
李盈枝 ?2009-12-18 00:46:43?? Reply with quote


集一路长歌诗句

萧萧苦雨千秋冷,○○●●○○●(旧作咏史)
身心倦如磨旁驴。○○●○○○○(无题)
愧我生迟愚且鲁,●●○○○●●(旧作一组之一)
身无长物腹中虚。○○○●●○○(自嘲)

一、首句不入韵式七绝。韵取平水韵六鱼。
二、第二句为古句,如果只有一个古句,属于偶拗,仍归近体诗。——见《汉语诗律学》

_________________
View user's profile     李盈枝Collection
李盈枝 ?2009-12-18 00:48:13?? Reply with quote


五绝、五律的多跟着学习,回头也该学首来(可不敢集句)。老师脑子里装下这么多诗句还没混乱不是一般人呢:)

发言:非非*
- 第:150 楼

_________________
View user's profile     李盈枝Collection
李盈枝 ?2009-12-18 00:49:16?? Reply with quote


非非好!我怎么觉得元诗也差不到哪里,决心认真学习一下。上半年还有两个月,看能否学到点皮毛。

_________________
View user's profile     李盈枝Collection
李盈枝 ?2009-12-18 00:50:31?? Reply with quote


非非不愧为李巧儿,真羡慕你的打字速度。打了几句话,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元代前期诗歌的显著特点,是同宋诗传统的分离和风格的多样化。在这个事变急遽、血火遍布的年代,诗人们情感激荡,在宋代形成的偏重知性审美意趣的诗风显然不能适合时代的需要。因此,强调诗歌的抒情功能成为普遍的意见。”
“虽然,从语言的精深来说,从诗人的独创性来说,这一时期的诗歌仍有许多缺陷,但它毕竟从宋诗的势力中解脱出来,在广泛取法前人的基础上,形成较为多样化的面貌。”

_________________
View user's profile     李盈枝Collection
李盈枝 ?2009-12-18 00:51:47?? Reply with quote


五绝 自嘲

古寺藏烟树,(卢 琦)
池鹅类鹤鸣。(倪 瓒)
空庭疏雨后,(刘 诜)
吟啸且怡情。(吴师道)

_________________
View user's profile     李盈枝Collection
李盈枝 ?2009-12-18 00:52:51?? Reply with quote


五绝 落魄

茅屋秋风里,(郭 钰)
天高雨露偏。(萨都剌)
飞云忽入户,(倪 瓒)
献赋忆当年。(柳 贯)

_________________
View user's profile     李盈枝Collection
Previous  [1] [2] [3] 4[5] ... [34] [35] [36]  Next
谈古论今
网友论坛
现代诗歌
散文诗 Poetry in Prose
美哉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