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枫 首页 -> 博客群 -> 聊诗茶吧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300男女裸游花园》


2007-06-07 17:15:18


《300男女裸游花园》
文/ 山城子

似从未借助树叶
亦未丝绸棉麻身上
自古天然
如草
如虫
如猩猩没长出毛

非编撰行为艺术
这事偶然必然上个周日
大不列颠
一对老夫妇园艺习惯
招引而来
闲逛、闲坐、闲谈
都很平静、自然
表情
仿佛没有
脱得不挂一丝

你不可能读不出
一种提议
一种提示
一种提醒
与其裹得相互隔离
不如与透明亲密

商品可否这样采取?
商业可否这样采取?
政府呢?
政治呢?
这个世界呀
藏污纳垢的好地方

我思想正远离
意识加入裸展的诗里
真像一首诗的创新
手法荒诞
象征或隐喻
让思维历久徊香……

(中午读报记)
——2007-6-6于毛栗坡小屋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16) 文章地址

诗的日记/ 山城子(2007年5月27-31日)


2007-06-01 17:52:41

[  心情: Amused ]
诗的日记/ 山城子(2007年5月27-31日)

2007-5-27 周日 四月十一 阴小雨转多云

时间穿插在萨格勒布//

视线被吸在一个变幻的玻璃平面
心跟着起起伏伏乱蹦的白色圆点
两个傍白的声音自以为是的交替
总是妨耐我谛听挥动铁臂的风声

那是一种神秘莫测的巨大的轰鸣
每一次用力都是华夏民族的血性
那个曾经凶悍凸嘴奥运的黑马仔
终于被剥下金的和银的跌落到铜

接下来是面对全世界的精彩绝伦
一红一绿驰骋往来都是大将风采
生命的质地要比钢铁更铮铮有情
大球何时能赶上小球而光耀文明

(晚上11时过记)
——于文化村小区

2007-5-28 周一 四月十二 多云转晴

我的右手和左手//

今天下午6点前10分
我被自己装在暂时由我使用的容积
开始处理由凹至凸的最原始的问题
收拢注意到可以发出声音的开口处
然后发号司令一个被叫成手的东西
是右边的手。让它收拢两根直竹子
裹挟有色有香有味的东西装我容器
左边的手悠闲在不办公的办公桌上
不对它发号司令因它已不属于自己
它于去年8月就长在了别人的身体
我对这点已经耿耿于怀
决定收回来把两只手一起带回家去
告别这里我暂时的容积要到7月里

我自己的容器被装满后
与声音开口处结构在一起的圆壳内
开始游动一些眼睛也看不见的东西
看不见的东西能看见许许多多东西
中午穿越县城大街小巷从家来学校
它看见许多的人都不是长着两只手
就像我现在只能发号司令我的右手
而让左手悠闲在不办公的办公桌上
更多的人则是半只手甚至就俩指头
也有些人手很多。十只百只上千只
我的眼睛反驳:分明每人都两只手
看不见的东西说你个肉眼
总是用虚像的真实不停地传递欺骗
你去看看那些高大容积里的本也该
叫人的东西,抢去了多少别人的手
去为他们制作被经济学家或企业家
研究或计算成焦点的东西

我的嘴巴烦了,说别吵了
右手你快端起小容器给我清洗清洗
左手依然悠哉游哉闲适在办公桌上
这时已经是今天下午6点后10分了

(下午6时半-7时记)
——于毛栗坡小屋


2007-5-29 周二 四月十三 一直晴到夜里,月明星稀

黄昏,我和他们的位置//

这是个比较大的长方容积位置
攒动着里面许多不自由的活体
横横竖竖的——竖8行横7排
一端的一个自由活体横向徘徊
徘徊到方形开口
开口之外,是走动空气的空间

空间被竖起来的高大植物占领
高大植物被有翅膀的几个占领
翅膀几个被自由活体光束占领
自由活体的光束消失在黄昏里
黄昏它不肯进来
自由和不自由的活体不能出去

不自由活体叩向平面制造声音
一种连绵不绝的灰色的细碎声
碎细地复制时间对人事的记忆
时间对人事的记忆是笔糊涂帐
历史老师说是的
可铃响的时候他还是来收卷了

(晚上10时过记)
——于毛栗坡小屋


2007-5-30 周三 四月十四 多云晴天

上午,左脚的位置//

上午上网我左脚的位置
它悄悄的挨近U盘亲密
那一秒学校的防盗门响得突然

起身抬脚抬出碎裂声音
回来我看见碎裂的U皮
屏幕弹出的字样说无法识别了

进来的同事有一点尴尬
说查个资料想不到的事
嘿没关系左脚位置也不是故意

嘿关于位置是忽略不得
一般不乱插碎裂不至于
以小示大举脚轻重有家庭道理

(晚上10时过记)
——于毛栗坡小屋


2007-5-31 周四 四月十五 晴天多云

昨天我的脚否定了U盘
今天电饭锅玻璃盖否定了它自己
它自己在锅上突然碎裂而毁
没毁掉的是今天
今天笑着说它否定了昨天
昨天笑着说它否定了前天……

无论肯定如何挣扎
否定总是笑着等在后边
这时我连打了几个喷嚏
感冒总是否定我的好状态
我的好状态又等在晚上或明天
如同黑夜否定白天
白天又蹲在地平线耐心等待

实施肯定的总是现在
现在肯定我的U盘已不是U盘
现在肯定我的锅盖已不是锅盖
肯定-否定-肯定-否定……
生命、社会、人伦,不打喷嚏
却,都有声无声地感慨……

(中午12时过记)


从观至眺//

建筑物的硬腰带上
有一个圆柱形物体从观至眺

一米之外是桂树
桂树之外是举着素白的夹竹桃
并列着伞形松若干
松桃以远是槐的冠
槐冠以远是楼的半个脸
脸以远是不规则的山巅曲线
曲线以远是远天
远天以远是光年
的遥远与黑暗……

此时的物体
已经忘却自己还是不是圆柱形
傻傻地问
也不知道问谁——
什么物体可以逃离时空的羁绊
为什么要眺
为什么要观
是为了惆怅,还是喟叹?

有铃声传来
圆柱体移到建筑的里边去了

(下午5时过记)
——于毛栗坡小屋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18) 文章地址

诗的日记/ 山城子(07年5月20-26日)


2007-06-01 17:51:20

[  心情: Amused ]
诗的日记/ 山城子(07年5月20-26日)

2007-5-20 周日 四月初四 多云天气

汉诗网悬挂我的评论//

上周我没白用心
汉诗网悬挂出我的评论
就是那三根“羽毛”
诗人们美丽的春魂

(晚上10时记)


情诗网寒雪梅花短信//

一行字前天留在那儿等
说能看见我很高兴
我知道她说的是看见了我文
而不是看见了我人

我也很开心
因为,我的文能使别人高兴
愿意让更多的人高兴
所以我还要继续写文

(晚上10时记)
——于文化村小区

2007-5-21 周一 四月初五 雨转多云

三寸宽的条凳//

走过去七步,走回来七步,黑板下方
有人像被铁笼圈起的老狼
不似267号牢房。牙在堵塞交通
不让我有任何思想

三寸宽的条凳载着学生们晚自习
我不知道右手后第二排并有两条
其中一条被主人抽出来一步步抬给我
我说谢谢——声音又轻又小

其实,牙,是不想让我坐下来
可不坐下,我,怎样面对那个大男孩?
这是高一<理>班,叫不出几个名字
但三寸宽的纯情会长久辽阔我的心怀

(晚上10过记)
——于毛栗坡小屋


2007-5-22 周二 四月初六 多云转晴

服毒的一朵小黄花//
——16岁的她姓黄,记者为其化名黄绢。

看见“沈阳”的字样心总有些滋味
生命曾在那儿蹉跎10年没有自己的家
发生了什么?上了贵州的报了
服毒了!服毒了!一朵流落的小黄花

小黄花原生在河北乡下
跟随养父觅食夹缝儿高楼大厦
精神恍惚养父打不了工恍恍惚惚走失了
小黄花跌落在没有血缘的堂姐家

那天中午放学胃口像个空塑袋了
饥饿折磨下意识抓了店家的馒头
当场被抓。有人愿意给垫钱
店家横竖不允,汹涌澎湃语言滚滚泼洒

柔弱那堪风刀雹锤直击稚嫩
这个世界再也容不下一朵流落的小黄花
千字遗书发表在平时写作业的小桌上
她从容到另一个世界寻找温饱去了……

(上午10时记)
——于毛栗坡小屋


2007-5-23 周三 四月初七 多云天气

今天随便记吧//

1、

小屋用电随便。
停了一天,
无计做饭。
到街上吃面,
回来校长老板请聚。
教导主任可膀子拽,
只好赴宴。
饮两碗啤酒,
夹几口火锅鱼,
吸一支烟。
提不起兴趣,
心情太淡。

2、

守自习时女儿来电话
说要把股卖出去
恐惧崩盘
我说




小股民
春天花开
正盛。谁知冰雹
悄悄悄悄孕育在远天


2007-5-24 周四 四月初八 阴天零星小雨

打电话//

是自己规定的
每周四的一个必然的动作
把自己与家焊牢
离开家5天中的一个焊点

绝对没什么事情必要
不过两头心里喜欢
哪怕问牌事输了赢了多少
带来的回锅肉是否吃完?


买李子//

山民原始的李子上市了
青青红红小小,又苦又酸
2元人民币一市斤
是我喜欢的天然

那是一种人生的味道
果肉嚼碎久远漫长的体验
字典上注释的生活太抽象
不如到我的小屋尝鲜

(晚上10时过记)
——于毛栗坡小屋


2007-5-25 周五 四月初九 阴转多云

与高三就要分手了//

一个小伙子托来一本崭新
让我留下一个教师的感情
就像他们正处在十字路口
我不知道种什么花好
茫然……过……后…
我说放慢一些脚步吧
看一看太阳,再摸一摸风
认准那个叫作义无反顾的
就像洪水在河道那样汹涌

(晚上10时记)
——于毛栗坡小屋


2007-5-26 周六 四月初十 多云天气

今天//

今天我接到一个蓓蕾好看的微笑
在文化村下车路口分开时向我说了再见
我教了两个学期的枫林高中的高三学生
并不因为我应当的抢先买了车票

今天我接到一个久违了的青芬享受
回到家一进门就有扑鼻的青青芬芬味道
是女儿买来一堆农家院子里的青青桃子
想起我家菜园篱笆曾经的一树青桃

今天我接到一个远方的洋洋喜气
是新西兰回到重庆的阿吾寄来他的诗集
我的一篇“聊诗”文章提到80年代的他
网上邂逅发来邮件要了我的地址去

今天我接到一个来自太原的预期
是同期两份样报曾连载过我的《中华谣》
它的名字叫《德育报》。打开来看看果然
是三月我应征的《班主任之歌》发表

今天我接到一个司空见惯的商业直销
产品有我的诗作不知他们什么时候集到
小传拟入《中国当代作家传略大辞典》
245元书太贵280元又太贬了“荣誉”称号

(晚上10-11时记)
——于文化村小区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15) 文章地址

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40]《我读阿吾的诗》


2007-06-01 17:50:27


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40]《我读阿吾的诗》
文/ 山城子

上周六回到家里,阿吾的诗集《足以安慰曾经的沧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已经被外孙子从红湖学校带回来等着我了。这两天我就爱不释手的开着眼界,很遂了我20年前的心愿。

大约是1987年,我曾订阅了一年的《诗歌报》,首次读到阿吾发表其上的《相声专场》和另外几首诗。记得当时的感觉,很像久居喧嚣繁华的孩子,突然置身到山野的纯朴与清新,惊奇而又兴奋——原来世上还有这等干净美丽的去处呀?于是就盼着能读到他更多的作品。但后来一直空白着我的视野,而印象却随着时间的逐年过滤,反而越发清晰在我的积累里了。

正因为清晰,我才先后于今年3月中和4月中撰写《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第[18]和第[33]篇时,两次提及阿吾的名字。
[18]里是聊“诗的流派”的:例如有位笔名好像叫阿吾的,他们几个人用原始语态写诗,好像称之为“纯客观主义”什么的,那诗是很幽默很别致很耐读的,可惜手头没保存下来,但印象极深。
[33]里是聊“化陈出新”的:我读80年代阿吾的作品,化出了原始语态用于教育诗,竟也有10余首见于了本系统的文学刊物。
谁知这个时段阿吾正回国省亲会友旅行,或者怎么就在网上搜到了这两篇文吧?就发邮件到我的@里,要我的地址,说他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了要给我寄一本来。嘿嘿!这就是缘分吧?尽管没有面缘,但却是100%的网缘了。这不是遂了我20年前的心愿么?

我说“开着眼界”,绝非溢美之词。因为阿吾的诗一起笔就特殊于中国诗坛而独树一帜。这是一帜革新诗歌语言,因而也革新了诗歌样式的旗帜。可以说从语言到样式,就像国画家弃了色彩,如郑板桥专事墨竹一样(倘有一幅真迹,或价值连城哩),亦如从繁多的美术种类中,突然茁壮出一支“剪影”族,你单色的侧面影像的眼睫毛和挺起的鼻头及抿着的嘴唇,就冷静凸显在浅淡的背景中了。

阿吾肯定是个喜欢相声艺术的人,他肯定在北京看过专场相声,且以注重观察的诗人眼光,不然如何产生了《相声专场》这样的代表作呢?这首诗歌分三部分写出,依次是双人相声、单口相声和群口相声。三部分风格样式一致,所以通过该诗第一部分的赏读,来触摸阿吾是如何革新诗歌语言,从而也革新了诗歌样式,我想是可能的。现在我将第一部分录入进来:

经一个女人介绍
出来两个男人

一个个儿高
一个个儿矮

个儿矮的白又胖
个儿高的黑且瘦

第一句话是瘦子说的
第二句话是胖子说的

胖子话少
瘦子话多

瘦子奚落胖子
观众哄堂大笑

胖子用嘴鼻伴奏
瘦子边唱歌边跳舞

瘦子舞成了武打
伴奏跑调到霍元甲

响起不同频率的声音
两个人弯腰成一般高

胖子斜视瘦子一眼
瘦子带胖子向左侧退下

这第一部分共10节20行。又可分三个层次。1-3节为第一层,写双人相声出场;4-8节为第二层,写开说并表演及效果;9-10节为第三层,写退场。
语言采用口语化。其简要明白是显而易见的,但仅简要明白就不是革新了。因为那是各种样式诗歌的共性,是诗这个文学体裁的内在要求。但我们从报幕员不说报幕员而说“一个女人”,掌声与叫好声不说掌声与叫好声,而说“不同频率的声音”,谢幕不说谢幕,而说“两个人弯腰成一般高”。诗人这里是把语言尽可能地恢复到原始语态,而尽量地绕开当代通用的纷繁复杂的新概念。这种语言几乎在阿吾所有的诗歌中都大量的存在。例如“该物体产于四川/ 八一年起归北京保管”(《对一个物体的描述》),说的是他生于四川,1981年到北大读书。人不说人,自己不说自己,而是向上找应当归属的又比较适合的大概念来说。他寻到“物体”这个概念就适可而止,没有上升到“物质”这个总概念上去(毕竟还要照顾到“简要明白”)。又如“我现在在听一种声音/ 在此之前/ 我在看一些文字”(《听一种声音》)听音乐不说听音乐,说听“声音”;看书不说看书,说看“文字”。这种语言方式,事实上是扩展了借代的修辞格。以“声音”代“音乐”,是用大概念代替小概念;以“文字”代“书”则是用内容代替形式。目的就是要语言呈现一种原始状态。所以状态要到原始,则是为了造成一种纯客观的诗歌样式。所以我们可以称阿吾的诗为“客观诗”。

阿吾客观诗的行文特点是尽可能地纯。其方法除了用原始语态,就是摒弃形容修饰,摒弃浓颜重彩,摒弃艳词丽句,从而造成诗文本的单色阅读效果。在他的诗集中,要想找个“缤纷、绚丽、粗犷、磅礴”一类的形容,比在“超女”或“靓妹”身上找个虱子还难。

从集子的序言得知,阿吾他们几个当初的诗歌理念有“两反”,就是“反诗”和“反修辞”。“反诗”其实就是反对当时流行的各种诗歌样式,而创造出这种独特的纯客观的诗歌样式来。我是宁愿看成这是一种创新的理念,而并非将人家都反掉,那也是不可能的。不可能还打出“反诗”的旗帜,当然是为了壮大创新路的声威的。而“反修辞”,其实质是“反修饰”,这点前边已经叙及,阿吾的诗歌已经摒弃了修饰语。“反修饰”为哪样说成“反修辞”呢?这个,我以为是阿吾的诗语言习惯使然。诚如前面所叙,他喜欢用大概念代替小概念,而并非反修辞的,因为他的诗句绝对没有修辞学意义上的错误。但也应看到他的诗文本中,消极修辞的时候多,积极修辞的时候少。从这个意义上,又可理解为反对大量地使用积极修辞,也就是尽量不用或者少用修辞格。

至于有的评家说《相声专场》这样的诗,“显得意蕴不够丰富”、“缺少味之不尽的东西”(西渡语)。但我觉得看诗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论也就不同。既然人无完人,诗岂可以有完诗?但人无完人并不妨碍出名人出伟人,诗无完诗也不妨碍出名诗出不朽的诗。其实一首诗的宗旨可以是启迪这也可以是启迪那的;可以启迪人生的思考,也可以启迪艺术思考的。《相声专场》显然不是启迪人生的,也不是鞭挞社会的,就无从找到人生或社会的意蕴和余味。我以为这诗无疑是启迪艺术的,特别是启迪诗歌艺术的。因而,它的意蕴和余味在诗歌的语言和样式上。语言上的特殊就在于它的原始、客观、单色上。西渡先生称之为具有“陌生化”的效果。陌生是什么?不就是新颖别致么?从众多的朱唇粉面的熟识中,突然出现一个干净朴实陌生的素面朝天,生活中的这种事是很吸眼球的呀!诗界亦如斯。我是20年前读《相声专场》的,其对诗歌语言和样式上的启迪的余味,可以说是久久不消不散。因为,《相声专场》不是为记录专场相声而写的,而是为“诗歌是要这样写的”而写的。这样的宗旨是凭借一场相声的语言演示而实现的。这一实现给诗人们的思考是深刻的,给读者的震撼是巨大的,给中国诗坛的影响也必然是长久的。

感谢阿吾这样心系一个陌生的读者,从大城市把签了名的诗集,远寄到山沟里来,为了却一个20年前诗爱者的心愿。这如何不令人感动呢?此时夜已深,但意象里我还是向着遥远的新西兰方向祝福!祝福重回诗坛的阿吾——现在的戴大魏先生,诗集一本接一本地出版到大陆来。一个行走于网上的老头儿山城子盼望着。
——2007年5月27—28日的晚上于毛栗坡小屋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31) 文章地址

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39]《商量一首诗》


2007-06-01 17:49:42


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39]《商量一首诗》
文/ 山城子

今天上网,打开邮箱,接到北国女诗人寒雪梅的一首诗,标为《凌晨五点》。意思是要同我商量她三天前才写的这首诗。现在我录入进来:

凌晨五点
文/*寒雪梅*

怎么了?飞,望着五月的阳光
你就想着九月的阳光

怎么了?飞,鸟一清早叫的欢畅对吗?
可它们也有一日三餐之忧啊

怎么了?你到底怎么了?
想起飘逸自在的云朵?
可它们聚聚散散也有哀怨那

是头鸣?也许是贫血吧
是躺着也热?那你量量体温啊

“不是发烧。”你说。
“那是什么呢?飞。”
“它折磨着我。”
“它是什么?是你的心魔吧。”
“不!它是心字上面一把刀。”

“飞”是我的单名
今日它与我说着怪怪的话
凌晨五点

(二00七年 五月 二十四号)

这首诗读到最后,必须返回再读一遍。为什么呢?因为诗人以“飞”为陈述对象,且使用了第二人称“你”。而当最后一节以第一人称披露“ ‘飞’是我的单名”的时候,方知这是一首自己同自己的对话——是一个清晨醒来后的意识流的纪录。

意识流是诗的一种常用的表达方法。意识流通常以朦胧跳跃的影像姿势前行,用一系列的意象,来结构深沉的意境,从而宣泄诗人的某种情绪或者思想。读意识流一般来说,尽管行文有跳跃,但既然是“流”,读来的感觉一定是悠长而畅达的。

诚然,寒雪梅的这首诗不是按我所理解的意识流那样写出来的,而是一种意识流的变形,将意识的流动形变成了对话,同时将诗主体分离成双方,因此读起来的感觉就似乎达不到“蒙太奇”的效果。我知道这是诗人对诗的表达方式的一种探索,这个精神是极为宝贵的。没有探索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前进的运动。诗的发展过程,正是诗人们不断探索的足迹的遗留。从这点上来说,这首诗的探索是有意义的,是可以给如我这样的诗爱者以启发的。

从诗文本看,前三节我是很欣赏的。第一欣赏诗句的含蓄又清丽,第二欣赏从时序、鸟鸣直到云朵三组意象的组合,给人以扑朔迷离的感觉,急着想往下读了!第三欣赏“怎么了”的反复,和从这种反复透出的关心备至的温柔女性的叙事口吻。

若全诗都这样下去,会很令人神往的!当我初读这前三节还没有往下读时,错觉为可能是一首委婉的爱情诗呢?然而不是。不是也无大耐。因为按现有的这样写下来,很符合大众的阅读习惯。大众是力求不费力就能把诗读明白的。——当下的许多诗写得都很朦胧艰涩,是自绝于广大读者的原因之一。欲回归大众,就需要诗人心里有更广泛的读者面,否则诗人就只能孤独于社会,不被社会所理解,从而收缩成层岩内核里的琥珀。琥珀自然是比海滩上的贝壳更为美丽的欣赏,只是比不上贝壳能暴露在更多人的眼前。

但当下诗界圈内的标准太高,以至于有人往后面读时,恍然碰上了一个突然的“刀”,就将一个飘在眼前的美丽气球,给扎破了,且没有响声,无声地落在地上——残破的彩胶。接下来读最后一节,也不会很情愿,不得不回去再读。再读就觉得最后不过是把一切都说穿了。这对于大众来说,是求之不得。但对圈内而言,前三节的美丽谜面,要是让人好好的猜一猜该多好呀!诗人却耐不住,脱口就告诉人们了。前不久上晚自习,一个学生闲得难受给我出谜语猜,一连出两个我也猜不中,我就想呀想,尽管没想清楚,但我很高兴,因为守望晚自习的寂寞就此被化解掉了。

从构思上来看,诗人显然是用了工夫的。功夫下在设了双重的谜面,一个是意境的谜面,隐含着生活的艰辛、坚韧与企望,一个是诗主体形象的谜面——故意将自己分成两个进行对话,而看不出是个人清晨醒来愁绪的不停叠印。应当说这样的设计本也是一种智慧的操作,但都因为急于给出谜底,而致使最后的诗文本适合了大众,却丢失了更大的魅力和更耐人寻味的东西。

我一直在想,如何才能把诗写得具有多重的透视美呢?让那些眼光敏锐的,可以看到深层次的美,而对一般视力的大多数,可以领略外观的和较浅层次的美,一如郑板桥的墨竹,既能让一般百姓看出瘦瘦风采,又能让扬州墨客读出凛凛风骨来。这应当成为我们网络诗人一个奋斗的目标呀!

当然,对于现代诗而言,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种理解。我的理解——也是与诗作者本人商量,不过是千分之一的意见。不当之处,可以再商量。商量不仅可以增进友谊,更可以增进技艺。感谢寒雪梅给我带来的学习机会,学习你的探索精神,学习你的诗语言的清丽含蓄和女性的叙事口吻,以及为大众化做出的贡献。
——2007-5-27下午于文化村小区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24) 文章地址
Blog 拥有人: 山城子
作者群: (没有)
博客: 观看所有文章
好友名单
Go: 上一页/下一页

日历

 «   <   »   >  7月 20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山城子纸质发表总目

http://maplereview.org/weblog_entry.php?e=501

连络 山城子

Email : Send E-mail
私人留言 : 发送私人留言

MSN 短信 :

Yahoo 短信 :

发帖后自动返回论坛 : 1

QQ 号码 :

关于 山城子

注册时间 : 2007-05-23 21:37:49

来自 : 中国贵州

职业 : 退休教师

兴趣 :

留言板

michaelwan
2010-09-08 00:15:31

Cheap Austalia UGGs Classic Boot On Sale in Uggclassicsale.com. We are the best discounted sheepskin UGG Boots Store.Our Classic tall UGG,classic short boots,uggs classic mini boots sell well in the worldwide. You can buy cheap Uggs boots from us,more than 39% Off!Free Shipping!100% Authentic.

骨笛
2009-02-27 02:21:03

问好李老师!!

半溪明月
2007-11-10 23:42:02

山城子老师,我记得你昨天发了一些网名诗歌,给我写的也很美,我来收,怎么找不到了啊~能不能传给我呢?问好!

山城子
2007-05-31 17:16:23

谢谢和平岛光临!

hepingdao
2007-05-31 10:30:45

问好山城子老师!

 用户:

 主页:

 留言:
检视和加入笑脸  

博客

博客启始于 : 2007-05-29 00:36:54
文章数量 : 33
博客历史 : 6612 天
回响总数 : 0
观看人数 : 211637

RSS

RSS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