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枫 首页 -> 博客群 -> 巴九公的博客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
词二首:鹊桥仙、水调歌头
2015-10-06 01:46:33
鹊桥仙
羊车导路,石崇争富,斧钺八王交举。铜驼巷陌急兵声,闻道是寄奴新募。 乌衣何处?石头何固?馔玉炊金何裕?夕阳几度换王孙?又倩得荣枯谁赋?
调歌头
浮世总多事,不吝是皇天。转轮风雪洪涝,灾害几年年。铁马金戈难去,利欲薰蒸广宇,无计释心寒。举世共凉热,飘渺有无间。 莫空悼,嗟岁序,拥愁眠。离人心事,长别犹自盼团圆。沧海桑田都改,汉武秦皇安在?造化事周全。百姓终长久,到底共婵娟。
1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天問今注二
2015-10-05 05:40:52
不任汩鴻,師何以尚之①?僉曰何憂?何不課而行之②?鴟龜曳銜,鯀何聽焉③?順欲成功,帝何刑焉④?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⑤?伯禹愎鯀,夫何以變化⑥?纂就前緒,遂成考功⑦。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⑧?洪泉極深,何以窴之⑨?地方九則,何以墳之⑩?河海應龍,何盡何歷⑪?鯀何所營?禹何所成⑫?康回馮怒,墬何故以東南傾⑬?九州安錯?川谷何洿⑭?東流不溢,孰知其故⑮?
注:①任:堪:《史記•白起傳》:“病不任行。”汩[gǔ]:《說文》:“汩,治水也。”鴻:通洪,洪水。
師:眾;尚:舉;王注:“言鯀才不任治鴻水,眾人何以舉之乎?”
②僉:王注:“僉,眾也。”何憂:担心什麼?
課:試驗,考核,委任,王註:“課,試也。”意為:担心什麼?何不讓他試試?
《尚書•堯典》:“帝曰:“咨!四岳,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僉曰:“於,鯀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岳曰:“異哉!試可乃已。”帝曰:“往,欽哉!”九載,績用弗成。”
③鴟:貓頭鷹一類猛禽。曳:拖帶,龜於地上爬行,其尾拖泥水示跡,鴟銜樹枝等示迹。
聽:聽從,采納。龜曳鴟銜,示治水之方,鯀又如何選擇。
④順:順從眾願;欲:希望。
帝:堯;刑:刑罰。關於此,《尚書正義》曰:“以鲧性傲很,帝所素知,又治水無功,法須貶黜,先有很戾之惡,復加無功之罪,所以殛之羽山,以示其罪。”由此看來,鯀之罪主要不在治水,而在“很戾之惡”。《尚書》書“殛之羽山”,與天問所書不同。
王注:“帝,謂堯也。言鯀設能順眾人之欲,而成其功,堯當何為刑戮之乎?”
⑤永遏:永:長,《詩•周南•漢廣》:“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毛傳:“永,長。”
遏:阻止,斷絕,《爾雅•釋詁》:“遏,止也。”永遏:長遠流放、監禁。遏亦有傷害意,如遏絕,從永遏二字看,當是流放,監禁,殺戮不會有永殺暫殺之分。
施:王注:“施,舍也。”《國語•晉語》:“齊侯好示务施。”注:“惠也。”三年不施:三年不觧除其流放之禁。古以三年為時間單元以考績,三年不施,則為永遏也。有釋為三年屍身不壞者,則永遏二字無觧。
王注:“言堯長放鯀於羽山,絕在不毛之地,三年不舍其罪也。”
⑥伯禹:伯:大,見前釋,伯禹卽大禹;
愎[bì]:亦作腹,借作復:古三字同音。復:返,重又,《說文》:“復,往来也。”如後世之起復,復職。愎鯀:禹復任鯀職。
何以變化:怎麼變化?此包括禹是怎麼改變鯀之治水方略,鯀又如何變其對人對事之方法。
王釋為:“言鯀愚很,愎而生禹,禹小見其所為,何以能變化而有聖德也?”王注未諦,愎而生禹何觧?很戾生禹?禹見其很戾招禍而改其行?太曲。亦有人觧愎為腹,謂從鯀腹中生禹,純屬神話,與禹治水何涉?與下文不相連屬,不取。
⑦纂[zuǎn]:滙集;緒:遺留,遺業,從前之業,《莊子•漁父》:“先王有緒言而去。”纂就前緒,繼承前人遺業。
遂:往、逹成;考:父;《禮記•曲禮》:“生曰父,死曰考。”古亦稱生父為考。
遂成考功,逹成其父未竟之功。考釋為考較之考,也通。
⑧續初:續鯀之初,繼業:繼鯀之業。
厥:其;謀:謀略,辦法。旣然續鯀之初,繼鯀之業,何以其治水理念、方法,又不相同哩?
⑨洪泉:大水泉。窴[tián]:同填,大泉極深,用什麼填塞?
⑩則:等,區,《說文》:“則,等畫物也。”
墳:王注;“分也。”《白虎通》:“三墳,分也。”
《書•禹貢》:“禹别九州,分其圻界。”禹分天下為九州,根據什麼?
王注:“謂九州之地,凡有九品,禹何以能分別之乎?”
⑪應龍:《山海經•大荒東經》:“應龍處南極。”《廣雅•釋魚》:“有翼曰應龍。”
王注:“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應龍卽有翼之龍,與歐人所稱之龍相似。
盡:盡頭,終止處;歷:經過。神龍經歷過哪些地方,到何處而止?
王注:“言河海所出至遠,應龍過歷遊之,而無所不窮也。或曰:禹治洪水時,有神龍以尾畫地,導水所注當決者,因而治之也。”
⑫營:經營,籌畫,决擇。
成:成就、建樹。治理洪水,鯀有何營謀,禹有何成就?
王注:“言鯀治鴻水,何所營度,禹何所成就乎?”
⑬康回:王注:“康回,共工名也。”馮怒:馮通憑,馮怒即震怒。
墬:卽地,傾:傾斜。《淮南子•天文》:“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絶,地柱折。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⑭錯:《小爾雅》:“錯,雜也。”九州之地,為何如此交錯雜廁?
洿[wū]:深,低下。川谷何以低下深切?
⑮東流:國人以為百川東流;不溢:不溢出。
故:原因:百川東流,大海從未滿溢?誰知是何原因?
東西南北,其修孰多①?南北順㯐,其衍幾何②?崑崙縣圃,其居安在③?增城九重,其高幾里④?四方之門,其誰從焉⑤?西北辟啟,何氣通焉⑥?日安不到,燭龍何照⑦?羲和之未揚,若華何光⑧?何所冬暖?何所夏寒⑨?
注:①修:長,東北與西南,何者更長?
②㯐:同橢,扁長。古以南北為順,東西為横。
衍:同延,《周禮•春官•大祝》:“二曰衍祭。”鄭注:“衍,當為延。”昔人以為大地之形南北長而東西短,此問曰;南北較東西長多少?
王注:“衍,廣大也。言南北㯐長,其廣差幾何乎?”
按:地为橢球,赤道半徑為6378.1km,半赤道長為20027km,極半徑為6358.8km,南北極弧間距為19966.6km,故非南北長,而是東西長60餘公里。
③:縣圃:王注:“崑崙,山名也,在西北,其巔曰縣圃,乃上通於天也。”居:處在,崑崙縣圃處在何地?居亦作凥。
④增城:縣圃之城,《淮南子•墬形》:“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
⑤四方之門:王注:“言天四方,各有一門,其誰從之上下?”從文氣看,所說當是崑崙山增城之門。
其誰從焉?固是誰從那里上下,更可能是四門各是誰從其處上下。
⑥西北辟啟:辟啟:《說文》:“辟,開也。”“啟,開也。”辟啟:敞開。西北之門總是開着。
何氣通焉:什麼氣通過其間?《淮南子•地形》謂崑崙虛“維其西北之隅,北門開以內不周之風”。
⑦日安不到:太陽怎麽照不到哪里?
王注:“天之西北,有幽冥無日之國。”按:或許,當時人們對於北極圈已有所知聞,那里有半年時間见不到太陽,因而認為那里是太陽照不到的地方。
燭龍:《山海經•大荒北經》:“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是燭九陰,是謂燭龍。”
直目即立目,乘有坐義、凴義,如乘正,即凴借正道;正乘即居於正中。直目正乘:眼睛居中而直。
畢沅云:“乘恐朕字假音,俗作眹也。”朕之義為縫????,《周禮•考工記》:“視其朕,欲其直也。”則直目正乘為直目,眼皮合縫處直而無斜。????沅之釋過曲,且不能確定為二目或一目。
西北海為貝加爾湖、外之地為北極耶?燭龍之照為北極光、白夜耶?
⑧羲和:王注:“日御也。”未揚:《說文》:“揚,飛舉也。”,日行於天,故此地用揚,未揚,未起程上路;
若華:若木之華,前注若木有二說,一在極東,即扶桑木,另在極西。《山海經•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陰山、泂野之山。上有赤樹,青葉赤華,名曰若木,生昆侖西極。”王逸注:“若木在昆侖西極,其華照下地。”王逸所言,則若木發光自照,屈所問,則太陽未出,若華怎麽會有光,則若華之光為反射太陽光。
⑨冬暖夏寒:國人處北緯23.5o到63.5o之間,自然有冬暖夏寒之問。屈子雖不知地有南北半球,但已敏感到氣候有與北半球相反之所。
焉有石林?何獸能言①?焉有虯龍,負熊以遊②?雄虺九首,儵忽焉在③?何所不死?長人何守④?靡蓱九衢,枲華安居⑤?一蛇吞象,厥大何如⑥?黑水玄趾,三危安在⑦?延年不死,壽何所止⑧?鯪魚何所?鬿堆焉處⑨?羿焉彃日?烏焉解羽⑩?
注:①石林:何處石生為林?何種獸能作人言?韋昭注《國語•魯語》
曰:“夔,一足,人面猴身,能言。”王注:“《禮記》曰:‘猩猩能言’。”
②虯龍:王注:“有角曰龍,無角曰虯。”負:背負。王注:“有無角之龍,負熊獸以遊戲者乎?”
③虺[huǐ]:毒蛇《字滙》:“蛇屬,細頸大頭,色如綬文,大者長七八尺。”
九首:《山海經•大荒北經》:“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
儵[shū]:《廣雅》:“疾也。”同倏。儵忽:迅速,《漢書•序傳》:“辰倏忽其不再。”注:“倏忽,疾也。”王注:“儵忽,電光也。”
九頭雄蛇,快如閃電,轉瞬之間,去了何處?
④不死:傳說中有不死民,不死國,不死鄉等,《淮南子•地形》:“海外三十五國,有不死民。”王注曰:“《括地象》曰:“有不死之國。”
長人:關於長人傳說,《國語•魯語》、《山海經•海外東經》、《春秋•穀梁傳》等皆有載,而以《神異經•東南荒經》所傳最高,其云:“東南隅大荒之中,有樸父焉,夫婦並高千里。”
何守:長人守護什麼?《左傳•文十一年》孔穎逹《正義》引《魯語》:“仲尼曰:‘昔禹致群臣於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其骨節專車。此為大矣。’客曰:‘防風氏何守?’仲尼曰:‘汪芒氏之君,守封、隅之山者也,為漆姓。在虞、夏、商為汪芒氏,於周為長狄氏,今曰大人。’”
⑤靡蓱[píng]:蓱卽萍,靡草,《禮記•月令》:“靡草死,麥秋至。”
衢:《說文》:“衢,四达谓之衢。”王注:“九交道曰衢。”
靡蓱九衢:水生靡蓱,何以布滿九逹通衢?
枲:大麻雄株,有花無實。枲華安居:王注:“又有枲麻垂草華榮,何所有此物乎?”按:居有居處,處置意,此句當是枲麻有花無實,何用?
⑥蛇吞象:《山海經•海内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
厥大如何:其大如何?郭璞注曰:“說者曰長千尋。”
⑦黑水:黑水之說多歧,郭璞謂:“黑水出昆侖山。”《書•禹貢》:“黑水西河惟雍州。”又:“導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山海經•海内經》云:“西南黑水之閒,有都廣之野,后稷葬焉。”楊慎《山海經補注》云:“黑水廣都,今之成都也。”
玄趾:趾或借作沚,沚為水中小洲,此似指三危為黑水之玄沚。三危:《山海經•西山經》:“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是山也,廣員百里。”此或為後世海中三神山之雛形。
⑧不死:關於不死,前已有注,洪興祖曰:“黃帝《素問》,上古有真人,壽敝天地,無有終時。”重要的是壽何所止?旣稱不死,壽當未有窮期,但天地有時盡,人壽豈無極?有始卽有終,這是屈原的辯證思想。
⑨鯪[líng]魚:王注:“鯪鯉也,有四足,出南方。”《山海經•海内北經》:“鯪魚,人面,手足,魚身,在海中。”《北堂書抄》云:“鯪鯉吞舟!”鯪亦作陵。
鬿[qí]《山海經•東山經》曰:北號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雀,亦食人。”鬿堆:洪補注:“按字書‘鴭’音堆,雀屬也。則鬿堆卽鬿雀也。”
⑩羿[yì]:傳說之善射者,從其屢屢出現於諸典籍看,可能為古善射者專稱。《淮南子•本經訓》:“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堯乃使羿上射十日。”
彃[bì]:《説文》:“射也”。
烏:郭璞注《山海經》引《淮南》語云:“堯乃令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烏盡死。”烏卽日中之烏,三足,亦稱三足烏,金烏。
觧羽:羽毛飛散,死亡。
柳宗元《天對》改烏為鳥,以《山海經•海内西經》“大澤方百里,群鳥所生及所解”為據,與文意未匹。
禹之力獻功,降省下土四方①,焉得彼嵞山女,而通之於台桑②?閔妃匹合,厥身是繼③,胡維嗜不同味,而快晁飽④?
注:①獻功:禹治洪水之功。
降:下,一般用於敬語,如降臨,降踐;省:視察。下土四方:九州。
王注:“言禹以勤力獻進其功,堯因使省迨下土四方也。”
②嵞[tú]:同塗,嵞山:今浙江會稽山,或今重慶塗山,明玉珍在重慶建大夏卽據此。
通:有通逹、陳情、往來交好義,《前漢•季布傳》:“非長者勿與通。”《陸賈傳》:“剖符通使。”
台桑:傳說中之地名;怎麼得塗山氏之女,與之通好於台桑?
③閔:憂慮:《孟子•公孫丑上》:“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閔亦有勉意,如閔勉。
厥身;其身;繼:繼承。禹勉(不居常禮)與塗山女結合,為其後嗣。
《吳越春秋》載:“禹三十未娶,行到塗山,恐時之暮,失其度制,乃辭云:‘吾娶也,必有應矣。’乃有白狐九尾造於禹。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
《呂氏春秋》載:“禹行水,竊見塗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塗山之女乃令其妾候禹於塗山之陽。女乃作歌,歌日:‘候人兮猗’,實始作為南音。”
④胡維:豈止。嗜不同味:愛好不同;豈是因為喜好不同?
快:快意,亦有匆匆意。晁:同朝,晁飽,早餐。早餐後開始一天之務,常匆匆了事。
王注:“言禹治水道娶者,憂無繼嗣耳。何特與眾人同嗜欲,苟欲飽快一朝之情乎?故以辛酉日娶,甲子日去。而有啟也。”
辛酉娶,甲子離,其間十三日。《吕氏春秋》則作自辛至甲,僅四日復往治水。
啟代益作后,卒然離蠥①,何啟惟憂,而能拘是達②?皆歸䠶????????,而無害厥躬③。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④?啟棘賓商,《九辯》《九歌》⑤。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⑥?
注:①啟:禹與嵞山氏女所生子,《山海經•中山經》:“泰室之山,上多美石。”郭璞注曰:“啟母化為石而生啟,在此山,見淮南子。”《漢書•武帝紀》顏師古注引《淮南子》云:“禹治鴻水,塗山氏往,見禹方作熊,慚而去。至嵩高山下,化為石,方生啟。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啟生。”北借為背,石破北方卽石象背破而生啟。
益:禹賢臣;后:君王。卒[cù]:同猝,突然;離:借為罹,遭遇,????[niè]:同孽,憂。
王注:“禹以天下禪與益,益避啟於箕山之陽。天下皆去益而歸啟,以為君。益卒不得立,故曰遭憂也。”
按:王注為益罹憂,據文意當是啟遭憂,《史記•夏本紀》云:“有扈氏不服,啟伐之,大戰於甘。將戰,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猝然罹憂,當是指有扈不服啟承夏統,啟不得不興兵討伐事。
②憂:憂患。何啟惟憂,相對舜、禹而言,舜、禹受禪,平穏過渡,惟啟繼統,有扈氏叛,必須動用干戈。
拘:拘束,障碍。《後漢書•王霸傳》注:“拘,猶限也。”
能拘是逹:能:判斷詞;是:變成,逹,通暢,能除障碍,變為通逹。
③䠶????[jū]:王注:“䠶,行也。????,窮也。言有扈氏所行,皆歸於窮
惡,故啟誅之。”䠶為射本字。
按:王注難觧,自在上者觀之,凡反叛者皆歸窮惡,豈獨有扈?且與無害啟躬有何直接干係?䠶當是矢之借,????當是????之訛,為箭囊之屬,皆歸䠶於????卽皆放下弓矢,放下武器,俯首投降,故不危啟身。
④后益:禹禪位益,益得稱后;
作革:革卽變革,更改,可作二觧:1、伯益避啟於箕山之陽,而不繼位,改變舜、禹受禪成例。2、啟卽位,改禪讓而成家天下。
播:播延,傳播,降:下降;播降:向下播延。益之王位革除,禹之世系播延。
⑤啟棘賓商:王注曰:“棘,陳也。賓,列也。《九辯》、《九歌》,啟所作樂也。”
《山海經•大荒西經》曰:“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兩青蛇,乘兩龍,名曰夏后開(漢避景帝諱,改啟為開),開上三嬪(賓)于天,得《九辯》與《九歌》以下。”
按:余同王注,《大荒西經》純系神話,夏后開在流沙之西,顯非中國人,啟為有夏明君,《甘誓》在典,上三嬪於天而得二樂,或有以啟偷得二樂曲者,不倫。《虞書•大禹謨》:“九功惟敘,九德惟歌”,《九歌》之名見於典謨,不能徑取神話為徵。
棘通亟,《詩•大雅•文王有聲》:“匪棘其欲,遹追來孝。”《詩•小雅•采薇》:“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賓:導出,《書•堯典》:“寅賓出日。”,《傳》:“賓,導也。”引申為導出、著述。
商通章,《荀子•王制》:“修憲命,審詩商,禁淫聲,以時順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亂雅,太師之事也。”賈誼《新書•輔佐篇》:“觀民風俗,審詩商,命禁邪言,息淫聲。”
章:《說文》:“樂竟為一章。”故章即樂章。
故此句言政歸啟後,啟亟著樂章,述先人之功,重禮樂之教,以定反側,以安天下。下句承上,啟所作樂章即《九辯》《九歌》。
⑥勤:《說文》:“勞也。”《爾雅疏》:“勤者,勞力也。”
屠:殺;竟地:委地。死當是屍之訛,
王注:“言禹刳剝母背而生,其母之身,分散竟地,何以能有聖德,憂勞天下乎?”
《史記•正義》引《帝王紀》云:“父鯀妻脩己,見流星貫昴,夢接意感,又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
按:《史記•正義》,鯀妻脩己胸坼而生禹,非剝背生禹,按注①當是禹妻嵞山氏剝背生啟。本章專説啟事,啟得百姓擁戴,繼夏統,征有扈,作甘誓,作二樂章,亦可謂勤勞政事者也,故可稱勤子。或者啟母因難産而死,故神話如是説?
文章地址
|
俄罗斯正式登场
2015-10-05 05:31:07
俄罗斯正式登场
叙利亚战争已经闹了有些年辰,叙利亚战争之由来,各说不一,但有一条,巴沙尔政权之去留是重大原因,换句话说,叙政权是走家族传承路子,还是走全民选举路子是叙战争的重要原因。这本是叙利亚内政,应当由叙人民自己解决,但巴沙尔政权之去留与美、欧、俄利害攸关,美欧与俄老早就卷入其中,俄罗斯一直是巴沙尔当局的铁杆支持者,铁杆后台。不过前些日子,俄罗斯总是藏身幕后,暗中出钱、出武器,出人,现在,巴沙尔叙利亚已经岌岌可危,已经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有3/4的土地落入反对派手中,俄罗斯再不出手,就会无可奈何花落去,只有正式登场,亲自披挂,才能撑大厦于将倾。有点巴沙尔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之味道。
有评论家将叙利亚与以色列相提并论,有评论家以为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的钉子,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的钉子。这种比方有些不伦不类。以色列是一个发达国家,以色列以高科技及卓越的创造力著称于世,人民享有丰富的物质生活与充分的民主权利,军事力量在中东是是第一流的,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人都凭自己力量取得胜利,不劳美国动一兵一卒。换句话说,美国在以色列没有任何军事存在,没有任何军事基地,没有以以色列作桥头堡进入中东,而且,以色列可以对美国说不!俄、叙关系则大不相同。
俄罗斯挑起的乌克兰事件还没有尘埃落定,又跑到叙利亚去大干,这不是在两条战线上作战,不是兵家大忌吗?这就说来话长。
俄罗斯经营中东,经营远东,已经是历史,它最为雄心勃勃的计划是,或者第一期是把地中海以东,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以西之地都囊括在其势力范围内,用近来评论家的话说,其战略空间内。为此,大大小小下了许多注,一度收获颇丰,俨然霸主。然而,也许“三十年风水轮流转”这句谚语坏了俄罗斯的好事,俄罗斯的计划并未畅行无阻。十年阿富汗战争不仅使俄罗斯触了霉头,也使一些依附于俄罗斯的小朋友担心自己会不会成为达乌德或成为阿明,因而与俄罗斯保持了一定距离,并未全身心地投入俄罗斯怀抱。当然,俄罗斯在阿富汗的失利并未使其全盘皆输。如果把中东看成一个棋盘,自退出阿富汗后,还剩下不少棋子,叙利亚就是一枚重要棋子,就像俄外长说俄罗斯不能丢掉乌克兰一样,俄罗斯同样不能丢掉叙利亚。正如评论家所指,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桥头堡。是砸开中东大门的一根棒棰。
一、俄罗斯是爱生事的主儿,从钦察汁国踏在莫斯科大公头上那双马靴移开后,它就有以世界为己任的伟大抱负,差不多就没有消停过。现在,美洲不必说,那里虽然还有几个小毛弟,但都掀不起大浪,成不了大气候。在欧洲,乌克兰事件僵在那里,进不能进,退不好退,那里更没有几个人买它的帐。北约堵住了它西出阳关的路。远东的形势比之三四十年前,有了根本改变,它在那里难有作为。现今唯有南边的中、近东,纷扰不断,硝烟不绝,既是轻车熟路,也是浑水摸鱼的好地盘。
二、电视上出现过一幅漫画,将奥巴马画成一头小猫咪,将普总画为一头奋鬣前扑的雄狮。相当有趣且意味深长。奥巴马自上台以来,一直想要做一任无战争总统,不死兵总统。虽然到处放狠话,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中东与乌克兰走到今天的局面,不能说与奥巴马无关,连当年让贤的希拉里对奥巴马也啧有烦言。奥巴马两任总统,行将届满,会更加无所作为,欧洲虽苦受难民潮之累,谁也不愿挑起大梁,与俄罗斯玩上一把,既然北约头把交椅美国垂拱无为,也就自扫门前雪,乐得绥靖!普总算是号准了欧美的脉,无非一指责二制裁,两技而穷。指责算什么,骂的当风吹过;制裁算什么,无非俄国人少几只意大利别针,西班牙番茄酱,少几只别针,几厅番茄酱,俄国就会出司诺敦?不会嘛,美国才会出!俄国只会出湼姆左夫。普总的支持率反而扶摇直上,说不定会达97%以上,正是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天赐良机。
三、从近两日西方对俄国的闲话来看,俄国飞机在叙实行的是无差别轰炸,即除巴沙尔控制地盘,一切都在轰炸之列,除巴沙尔政府合法,其他一切武装力量都非法,都是恐怖组织,这事俄当局自己已经承认,别人就不用为其遮盖了。如此一来,俄罗斯就直接参加了叙利亚内战,这种内战进行了四年多。这些武装力量是否非法,只有到最后时刻才能裁定。例如,西班牙内战,西班牙共和政府是合法政府,而佛郎哥武装是在德意法西斯支持下的反叛力量,但最后共和政府被佛郎哥取代。佛朗哥政权最后成了西班牙的合法政府,成了联合国的成员。
四、俄罗斯参加叙利亚内战,必将扩大叙利亚内战的规模,如果反对派武装(不是极端主义的伊斯兰国)得不到外国援助,单凭自己的力量,当然不是俄罗斯对手,那里参与反对巴沙尔政权者及其亲属,怕巴沙尔政权秋后算帐,更会逃亡异国,难民人数将会进一步增加。当然,俄罗斯是不会接受难民的,或者说,没有难民会逃向俄罗斯,到现在有没有听说俄罗斯的边境口岸有外国难民排着长队等待入境?没有!大约因为俄国太冷,体毛不发达者不大适合居住。
如果反对派武装得到外国先进武器援助,其实,反对派要求也不高,无非就几枚肩扛式毒刺导弹,用以对付俄国的铁蜻蜓,在阿富汗战场,对抗俄罗斯入侵的义军,就是用这种导弹,打得俄罗斯的飞机不断冒烟的;战争会变得更加激烈,也会造成更多战争难民。欧洲将不堪其扰,不堪重负。其实,在一定意义上,这都是欧洲自讨的,如果欧洲对俄国一律开绿灯,俄国要离不开谁就让它离不开谁。要离不开乌克兰就让它离不开乌克兰,离不开叙利亚就让它离不开叙利亚,离不开利比亚就让它离不开利比亚,不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五、叙利亚问题预后。叙利亚前途说来简单,无非两种可能,1、美欧是天桥把式,光说不练,无所作为,就像奥巴马说的那样,不在叙利亚搞代理人战争,那就是说,俄罗斯在叙利亚可以横冲直撞,欧美则坐山观斗,绝不插手其事。结果不言而喻。2、如果欧美有秦哀公之悯,施以援手,就像在阿富汗曾经做过的那样。俄罗斯比当年在阿富汗的态势好不到那里去,而欧美无论经济实力或军事实力,比那时都有大步发展。则叙利亚的前途仍在未定之天。很可能叙利亚是俄罗斯之另一个阿富汗。
六、世界已经进入21世纪,但俄罗斯似乎仍停留在数百年前的彼得大帝时代,停留在以领土扩张,战略空间扩张为生存手段的时代。停留在乐于充当世界警察的时代。似乎除了领土扩张,战略空间扩张,俄罗斯就无事可做。俄罗斯头人常自诩俄罗斯人大脑最好使,历史上几乎一切重要发现与发明都是俄罗斯人做的。但战后70年,在经济上,文化上,乃至科技上,俄罗斯几乎乏善可呈。除了那一堆可以将人类毁灭若干次的核武器,今日造福人类的那些重大发明,真找不出有几件出自俄罗斯人之手。
七、2000年,普总登上大位伊始,就曾许下宏愿,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这个愿似乎许得不那么好,为什么不是一个富强、民主、自由、睦邻的俄罗斯?所谓强大就是在世界上颐指气使?要肢解乌克兰就肢解乌克兰?俄罗斯真比当年在阿富汗时更强大?其实未必!当年俄罗斯在阿富汗是何等气象?要搞掉达乌德就搞掉达乌德,要搞掉阿明就搞掉阿明,空军、陆军长驱直入。那时的俄罗斯的领土何等宽广,战略空间何等宏扩。今天能有那时光景?再过4年,普总兑现诺言之时,能有那时光景?退一步,即使整个中东都成了俄罗斯之与国,普总的支持率达到100%,俄罗斯就强大了?人民真的就幸福了?就趾高气扬了?
即使整个中东都成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事情并未了结,人心高不可及,世事变动不居。所谓三十年风水轮流转,当年俄罗斯是何等了得?全世界有多少人在看克里姆林宫的脸色行事?今天还有几个人照俄罗斯说的办?俄罗斯尚且如此,俄罗斯卵翼下的中东,会永远绕着俄罗斯旋转。何况中东这一局棋,俄罗斯才下了几个子,难以由此判断谁胜谁负。下愚斗胆说一句,俄罗斯在中东的所作所为预后不佳。
文章地址
|
天問今注一
2015-10-03 22:30:53
天問今注(文較長,分數次貼出)
王逸謂:“《天問》者,屈原之所作也。何不言問天?天尊不可問,故曰天問也。屈原放逐,憂心愁悴,彷徨山澤,經歷陵陸。嗟號昊旻,仰天歎息。見楚有先王之廟及公卿祠堂,圖畫天地山川神靈,瑰瑋僪佹,及古賢聖怪物行事。周流罷倦,休息其下,仰見圖畫,因書其壁,呵而問之,以渫憤懣,舒瀉愁思。楚人哀惜屈原,因共論述,故其文義不次序云爾。”
何按:①王釋天問為問天,得其義。通篇看,對許多天象人事,屈子不僅問天,而且責天。又《説文》:“天者顛也,從一大。”惟天惟大,故天問者,高端之問,廣大之問也。②王逸想像了屈原創作《天問》之緣起,為其倦遊先王廟及公卿祠堂,為壁畫所感,因書壁呵問。《天問》篇幅宏博,問題眾多,思想深邃,非即興創作可就。但屈子觀壁畫而得創作靈感,創作素材,非不可能。③王逸以為,因(楚人)共論述屈子壁書,故其文義不次序。説明《天問》王逸時代已不可通讀,而疑其有脱簡、錯簡。
天問自王逸首注,復經洪興祖補注,及諸家之注,漸可讀,但仍未????得要領,今試補助諸家未逹者。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①?上下未形,何由考之②?冥昭瞢闇,誰能極之③?馮翼惟像,何以識之④?明明闇闇,惟時何為⑤?陰陽三合,何本何化⑥?
注:①遂古:遂通邃,遂古:遠古,太古;初:始,即宇宙初始,時間初始,空間初在之時。王註:“遂,往也。”蔡邕註:“遂古,遠古也。”
王注:“言往古太始之元,虛廓無形,神物未生,誰傳道此事也。”
按:觀王注之意,為既然神物未生,誰來傳述此事?既然神物未生,問誰傳述,豈非多餘?
誰:《説文》:“何也。”即什麽?為什麽?傳:轉變,《左傳•莊九年》“公喪戎路,傳乗而歸。”《註》:“戎路,兵車。傳乗,乗他車。”即轉換乘他車而歸。
道:導也,《論語》:“道千乗之國。”《史記•文帝紀》:“道民之略,在于務本。”
誰傳道之:什麽導至這一轉變——開辟?此問不僅古人不能解答,即今之大爆炸説,亦不能回答,誰(什麽)使“大爆炸”產生?
②上下未形:此上下不止於方位,包括明晦、隂陽,虛實,形體;
未形:未形成,一片混茫。
何由考之:何由:根據什麼?考:考定,判别。
王注:“言天地未分,溷沌無垠,誰考定而知之也?”據王逸語意:一、被考者為天地。既然天地未形成,自然不可考定,考定而知便無着落。
二、何由考定:憑什麽考定,非由誰考定。誰考定而知?不對題。
根據文意,考之對象當是開辟。即上下未形,如何去考定時空已經存在,太古已經初始。
③冥:幽暗;昭:光明;瞢[méng]:渾茫;闇[àn]:昏蒙;極:盡頭,界限;幽遠黑暗,誰能至其盡頭?盛大光明,誰能逹其邊界?黑暗止於何所,光明終於何處?
近人劉盼遂《天問校箋》謂:“此昭字自屬昒之誤字。”昒:《廣雅•釋詁》:“昒,冥也。”郭璞《三蒼觧詁》:“曶,尚冥也,从日,勿声。”《說文》:“昒,旦明也。”作冥,首字卽為冥,雖可同義反復,下之瞢、闇亦有冥義,復之太盛,且一片黑暗,仍屬混沌;作旦明觧,拂曉之光微茫,未成對比,不如昭好。四字狀明暗,亦有程度之差别。冥為幽深之黑暗;昭為盛大之光明;瞢為些微不可明視之光,誾為略見物形之昏。
混沌未開,無所明暗;混沌已判,必有昭幽。
④馮翼:馮:盛、大,《列子•湯問》:“帝馮怒。”翼:明,《書•武成》:“越翼日癸巳。”傳:“翼,明也。”故馮翼即廣大透明之空虚。
惟像:像:表像、存在,惟像:惟一表象,惟一存在。旣然空虚是惟一存在,何從認識宇宙?
⑤明明闇闇:晝夜明誾。惟時:因時、按時興作;何為:因何所為?誰何所為?
⑥三合:王注:“謂天地人三合成德。”柳宗元《天對》以為三合即隂、陽、天之三合。明汪瑗《楚辭集解》以為三通參,三合即參合。又《穀梁傳•莊公三年》:“獨陰不生,獨陽不生,獨天不生,三合然後生。” 楊士勛疏:“陰能成物,陽能生物,天能養物,而總云生者,凡萬物初生,必須三氣合,四時和,然後得生。”
按:此為屈子述遂古之初,天地未成之時,何來天、地、人?參合為是後人用語。
《天問》至此,明誾已形,隂陽方生,宇宙已有其“二”,但明誾不能成物,隂陽不能自合,故必有三,所謂三合者,即隂、陽與“三”之合,是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者也。
何本何化:晝夜明晦,正反高下,生滅往來,天地萬物,諸形諸像,誰是根本,誰為派生?涉及到宇宙衍化,生物進化了。
此段《天問》,揭示了屈子對宇宙形成階段性的認識:第一階段:時空已啟,混沌形成,太古初始,此之謂一;第二階段:明暗形成,隂陽方生,只有虛空,未有形像,此之謂二;第三階段,隂陽與“三”之合,生成天地萬物!
圜則九重,孰營度之①?惟玆何功?孰初作之②?斡維焉繫?天極焉加③?八柱何當?東南何虧④?九天之際,安放安屬⑤?隅隈多有,誰知其數⑥?天何所沓?十二焉分⑦?日月安屬?列星安陳⑧?
注:①圜[yuán]:《說文》:“圜,天體也。”《呂氏春秋•圜道》:“圜,
天道也。”《呂氏春秋•序意》:“大圜在上。”注:“天也。”《易•說卦》:“乾為天,為圜。”渾圓為圜,古人眼中之天則是半球體,所謂天似穹廬。《晉書•天文志》引《周髀》曰:“天象盖笠,地法覆槃。”又引《周髀》家語:“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
按:屈子只稱天為圜,並未説地為方,若圜天覆盖於上,則地必為圓形,照《周髀》所言,地法覆槃,槃為木製盛液體之器,必為圓形,故地亦圓形,而《周髀》家所謂“地方如棋局”便與《周髀》經相矛盾。
九重:民俗謂天有九重,其高無極。
孰:誰;營:《廣雅》:“營,度也。”;度[duó]:計算,推測;天高九重,誰測度知之?王注:“言天圜而九重,誰營度而知之乎?”游國恩《楚辭纂義》:“營有周匝之義。孰營度之者,問何人周圍量度,而知此九重之圜也。”
②惟:語助;茲:此;功:營造:《漢書•食貨志上》:“內興功作,外攘夷狄。”何功:何等规模工程?
初:元初,本初;建造九重天是何等规模工程?誰最初營造?
③斡[wò]:《廣雅•釋詁四》:“斡,轉也。”古人以為天在不停旋轉《後漢書•天文志上》注引張衡《靈憲》:“陽道左迴,故天運左行。”維:《玉篇》:“維,紘也。”鄭玄注:“紘,編磐繩也。”卽編在一起之大繩。焉繫:吊着天使之旋轉的網繩繫在何處?
王注:“斡,轉也。維,綱也。言天晝夜轉旋,寧有維綱繫綴,其際極安所加乎?”
洪補注仍以斡為轉,釋維為地之四維,所謂東北報德之維、西南背陽之維、東南常羊之維,西北蹏通之維。洪注未諦:一、此處説天,不闗地事。二、古人以為天轉,非地轉,若維是地維,幹維復是轉維,則地轉。三、地維如何轉?若地維自轉,地即崩解。若地維不轉,而是四地維繞樞軸轉,則與斡維之稱矛盾。
天極:極:邊際,王勃《滕王閣賦》:“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極:天邊。姚鼐《登泰山記》:“極天雲一線異色。”
天極焉加:天邊放置何處?王注:“其際極安所加乎?”古人以為天扣在地上,則天邊自然安放在地上,而天圓地方,如此,不是地之四角沒有天,就是天之四隅没有地,無天之地如之何,無地之天如之何?
此句似亦可解作:天極之上,又是什麼?
④八柱:支撑天的八根柱子,王注:“言天有八山為柱。” 洪補註:“《河圖》言,崑崙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柱廣十萬里,有三千六百軸,互相牽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則洪補註之柱撑地而非支天。
按:八天柱之説與天轉説相悖。若天轉時八柱隨之轉動,地必同步轉動,地上之人不可能察覺天之轉動;若八柱不動,天在其上滑動,天若無重量,要柱何為?有重量,天必磨出一個大窟窿。
何當:是何材質,起何作用,在何位置?
東南:古人以為地不滿東南,故眾水歸之;何虧:為什麼虧損?
⑤九天:王注:“九天,東方皞天,東南方陽天,南方赤天,西南方朱天,西方成天,西北方幽天,北方玄天,東北方變天,中央鈞天。”則是八方加中央九塊天區,與九重天不同。
安放:怎麼放置?如何間隔?有何順序?如何統屬?按王注,八天位於八方,統屬中央鈞天。
⑥隅隈[yúwēi]:《說文》:“隅,陬也。”隈:《淮南子》:“漁者不侵隈。”高誘注:“隈,曲深處。”隅隈:角落、隱曲處。
天地廣大,偏僻角落、幽曲深奥處很多,誰知其數?
⑦沓[tà]:王注:“沓,合也。言天與地合會何所?”
若指天地會合之所,前已有天極焉加之問,沓之本義為話如流水,有多與重疊義,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回崖沓嶂凌蒼蒼。”當是天如何重疊,何天在上,何天在下?
十二焉分:何以劃分為十二時辰?王注:“十二辰誰所分別乎?”
按:《左傳•昭五年》:“日之數十,甲至癸。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自王以下,其二為公,其三為卿。日中當王,食時當公,平旦為卿,雞鳴為士,夜半為皂,人定為輿,黄昏為隸,日入為僚,晡時為僕,日昳為臺,隅中日出。”從甲至癸,以天干紀一日之時,則一日之時為十時;杜預注有: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黄昏、人定等十二名目,又為十二時,與甲至癸不合,且“隅中日出”,則隅中、日出似當為同一時刻。漢太初(前104)年改正朔,易服色,《史記•卷二十三•禮書第一》:“乃以太初之元改正朔,易服色。”集解應劭曰:“初用夏正,以正月為歲首。”夏正建寅,卽今農曆一月。據清趙翼《陔餘叢考》謂一日十二時始于漢。卽始於漢改正朔後。屈原之問便失掉依據。或者,楚用夏曆,夏分一日為十二時耶?
《左傳•昭七年》:“日月之會是謂辰,一歲日月十二會。”
若以十二分為一年之十二月,我國農曆為朔望月,十二分至為明顯,何須要問?且潤月為十三月,不確。
⑧日月安屬:日月屬於何天,由誰統馭?
列星:眾星,特别指恆星;安陳:按何序,又如何陳列於天體之上?
按:《周髀》説,屈子雖未明説,都以地為圓形。惜乎未能進一步認識大地乃球形。屈子已經問到“天極焉加”,天邉放在什麽物事上?如果地是平的,無論方平還是圓平,視綫都會無限廣延,不會有地平綫,不會有“天極”。國人常説“站得高,看得遠。”孔子説登東山小魯,登泰山小天下;唐人説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些都説明蒼天無極,大地如球,不知古人何以未能走完這一步,俯拾即得大地如球之結論。
出自湯谷,次于蒙汜①。自明及晦,所行幾里②?夜光何德,死則又育③?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④?女岐無合,夫焉取九子⑤?伯強何處?惠氣安在⑥?何闔而晦?何開而明⑦?角宿未旦,曜靈安藏⑧?
注:①出:日出;湯谷:日出之所,《山海經•海外東經》:“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
次:住宿,《禮記•檀弓上》:“次,舍也。”蒙汜[sì]:王注:“汜,水涯也。言日出東方湯谷之中,暮入西極蒙水之涯也。”
②明:天明;晦:夜晚,《左傳•昭元年》:“晦淫惑疾。”注:“夜也。”太陽平均日間行程,按地心說計算,近似於3.14天文單位,卽近似469737311km,其速度為10873.5km/s,大致為光在真空中速度三十分之一。
《淮南子•天文訓》謂日“行九州七舍,有五亿万七千三百九里。”略過今人計算之半,何其巧合乃爾!
③夜光:王注:“夜光,月也。育,生也。”
死:消失,月望之後漸虧,晦日完全消失。又育:重生。月亮有什麼德能,缺失後又漸復圓?對於古人,月之圓缺,確是難觧之謎。
④厥:其;維:繫,《詩•小雅•白駒》:“縶之維之,以永今朝。”其利維何,利繫何處?
顧菟:菟通兔,王注:“月中有菟,何所貪利,居月之腹,而顧望乎?”王注將顧與兔拆開,顧是兔之顧,貪利是兔之貪。按文氣似當為問月之利維何,而納顧兔於腹,顧兔為名詞;聞一多《天問釋天》謂顧菟為蟾蜍之異名。王注釋菟為兔,則是後人月中玉兔之根據。
張衡《靈憲》:“月者陰精之宗,積而成獸象兔陰之類。”《蘇鶚演義》:“兔十二屬配卯位,處望日月最圓而出於卯上。卯,兔也,其形入於月中,遂有是形。”張華《博物誌》:“兔望月而孕,自吐其子。”《太平御覽•四》:載晉傅玄《擬天問》:“月中何有?玉兔搗藥。”皆以月中隂影為兔。
《藝文類聚》載六朝南梁劉孝綽《林下映月》詩:“攅柯半玉蟾,裛葉彰金兔。”或聞注所由。
竊以為,顧當是雇之借,雇或讀[hù]:《說文•隹部》:“九雇,農桑候鳥。”又顧之古文為????,與鳥相關,或古人以為日中有烏,月中亦應有鳥,此鳥卽雇或顧。故顧、菟為二物,後人漸將顧誤成蟾。
⑤女岐:王注:“女岐,神女。”無合,無夫。岐亦作歧。
焉取九子:怎麽會來九個兒子?
《漢書•成帝紀》:“元帝在太子宮,生甲觀畫堂。”顏師古註引應劭曰:“畫堂畫九子母。或云即女歧也。”這大約是女岐為九子母的最早説法。
《史記•天官書》稱:“尾為九子。”尾宿東方蒼龍七宿之第六宿,此大約是女岐為尾宿之所由。
《晉書•天文誌上》:“尾亦為九子,星色欲明均明,大小相承,則後宮有敘,多子孫。”大約由此九子母與尾宿沾上闗係
《左傳•僖五年》:“童謠云‘丙之晨,龍尾伏辰’”,註稱:“龍尾者,尾星也。日月之會曰辰,日在尾,故尾星伏不見。”此大約為先秦典籍最早見到的尾宿記載。
⑥王注:“伯強,大厲,疫鬼也,所至傷人。惠氣,和氣也。言陰陽調和則惠氣行,不和調則厲鬼興,二者當何所在乎?”
按:《說文》:“伯,長也。”古亦稱統領一方之長官為伯,如伯長,伯禹、伯昌等。故伯强亦如伯昌一????。
有釋伯强為禺强者,《山海經•大荒北經》:“有神,人面鳥身,珥兩
青蛇,踐兩赤蛇,名曰禺彊。”《莊子•大宗師》:“禺強得之,立乎北極。”則禺强本北方水神。《淮南子•地形訓》以禺强為“不周風之所生也。”有人據此認為禺强為風神,為角宿。下四句即説到角宿,且重復。
按:此四句似從别處竄入,此段前後皆是有關日月之問,突然竄進一個九子母,一個伯强,令人有不知從何說起之感。
⑦闔[hé]:關閉;晦:天黑下來:
民間傳說以為天門開天亮,天門關天黑。
⑧角宿:二十八宿之角宿、屬室女座,黄道從角宿一、二(即室女座α、β)星間通過,故日月及五星常在二星附近經過,古籍常稱角二星為天闗或天門。未旦:天未明。
⑨曜靈:太陽;安藏:天未明時,太陽藏身何處?
文章地址
|
青玉案·寻芳
2015-09-30 05:47:38
青玉案•寻芳
屐痕不印前时路,引蛱蝶、寻芳去。问讯海棠开几度?辛夷花俭,牡丹花富,行尽萧森处。 人生妙谛桑榆暮,不尽长河入情句,纵乏人同天亦许。几痕春岭,一堤春树,觌面桃花雨。
风尘不绝关山路,送无限、流年去。紧致空间难计度,突黔需徙,雏儿需哺,哪得留春处? 班荆莫道衡门暮,简笔难书折腰句,赋尽韶华都几许?空怜幽草,难扶椿树,闲了花间雨。
1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
|
Blog 拥有人: |
巴九公 |
作者群: |
(没有) |
博客: |
观看所有文章 |
|
好友名单 |
Go: |
上一页/下一页 |
日历
«
<
»
>
2月 2025
|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
连络 巴九公
Email : Send E-mail
私人留言 : 发送私人留言
MSN 短信 :
Yahoo 短信 :
发帖后自动返回论坛 : 1
QQ 号码 : 1425666767
关于 巴九公
注册时间 : 2010-07-29 02:13:54
来自 : 中国
职业 : 教师
兴趣 : 爱好诗词
留言板
巴九公
2012-02-27 04:32:51
“清华简”之造作者大约有两个目的,一、用“出土文物”证明《古文尚书》为伪作,取信于学界。二、在此基础上,构建其中国历史断代工程。
蘭臺出版社
2012-01-12 12:58:14
袅袅婷婷豈淡妆,容华本該自然香,丽质用來矜权贵,风雅多半事孔方。。。。。。。。
哈哈哈哈哈,到此一遊。。。
胡礼忠
2010-11-15 05:18:52
拜访老师、颂冬祺!
博客
博客启始于 : 2010-07-29 02:17:41
文章数量 : 8
博客历史 : 5321 天
回响总数 : 0
观看人数 : 89504
RS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