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自动   忘密 注册注册
博客群博客群    博客新闻博客新闻   常见问题与解答常见问题与解答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照相簿照相簿 
 树型主题—淡雅
北美枫 首页 -> 谈古论今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天問今注二
巴九公
童生


注册时间: 2010-07-29
帖子: 94
来自: 中国
巴九公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5-10-05 05:40:52    发表主题: 天問今注二 引用并回复

不任汩鴻,師何以尚之①?僉曰何憂?何不課而行之②?鴟龜曳銜,鯀何聽焉③?順欲成功,帝何刑焉④?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⑤?伯禹愎鯀,夫何以變化⑥?纂就前緒,遂成考功⑦。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⑧?洪泉極深,何以窴之⑨?地方九則,何以墳之⑩?河海應龍,何盡何歷⑪?鯀何所營?禹何所成⑫?康回馮怒,墬何故以東南傾⑬?九州安錯?川谷何洿⑭?東流不溢,孰知其故⑮?

注:①任:堪:《史記•白起傳》:“病不任行。”汩[gǔ]:《說文》:“汩,治水也。”鴻:通洪,洪水。
師:眾;尚:舉;王注:“言鯀才不任治鴻水,眾人何以舉之乎?”
②僉:王注:“僉,眾也。”何憂:担心什麼?
課:試驗,考核,委任,王註:“課,試也。”意為:担心什麼?何不讓他試試?
《尚書•堯典》:“帝曰:“咨!四岳,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僉曰:“於,鯀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岳曰:“異哉!試可乃已。”帝曰:“往,欽哉!”九載,績用弗成。”
③鴟:貓頭鷹一類猛禽。曳:拖帶,龜於地上爬行,其尾拖泥水示跡,鴟銜樹枝等示迹。
聽:聽從,采納。龜曳鴟銜,示治水之方,鯀又如何選擇。
④順:順從眾願;欲:希望。
帝:堯;刑:刑罰。關於此,《尚書正義》曰:“以鲧性傲很,帝所素知,又治水無功,法須貶黜,先有很戾之惡,復加無功之罪,所以殛之羽山,以示其罪。”由此看來,鯀之罪主要不在治水,而在“很戾之惡”。《尚書》書“殛之羽山”,與天問所書不同。
王注:“帝,謂堯也。言鯀設能順眾人之欲,而成其功,堯當何為刑戮之乎?”
⑤永遏:永:長,《詩•周南•漢廣》:“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毛傳:“永,長。”
遏:阻止,斷絕,《爾雅•釋詁》:“遏,止也。”永遏:長遠流放、監禁。遏亦有傷害意,如遏絕,從永遏二字看,當是流放,監禁,殺戮不會有永殺暫殺之分。
施:王注:“施,舍也。”《國語•晉語》:“齊侯好示务施。”注:“惠也。”三年不施:三年不觧除其流放之禁。古以三年為時間單元以考績,三年不施,則為永遏也。有釋為三年屍身不壞者,則永遏二字無觧。
王注:“言堯長放鯀於羽山,絕在不毛之地,三年不舍其罪也。”
⑥伯禹:伯:大,見前釋,伯禹卽大禹;
愎[bì]:亦作腹,借作復:古三字同音。復:返,重又,《說文》:“復,往来也。”如後世之起復,復職。愎鯀:禹復任鯀職。
何以變化:怎麼變化?此包括禹是怎麼改變鯀之治水方略,鯀又如何變其對人對事之方法。
王釋為:“言鯀愚很,愎而生禹,禹小見其所為,何以能變化而有聖德也?”王注未諦,愎而生禹何觧?很戾生禹?禹見其很戾招禍而改其行?太曲。亦有人觧愎為腹,謂從鯀腹中生禹,純屬神話,與禹治水何涉?與下文不相連屬,不取。
⑦纂[zuǎn]:滙集;緒:遺留,遺業,從前之業,《莊子•漁父》:“先王有緒言而去。”纂就前緒,繼承前人遺業。
遂:往、逹成;考:父;《禮記•曲禮》:“生曰父,死曰考。”古亦稱生父為考。
遂成考功,逹成其父未竟之功。考釋為考較之考,也通。
⑧續初:續鯀之初,繼業:繼鯀之業。
厥:其;謀:謀略,辦法。旣然續鯀之初,繼鯀之業,何以其治水理念、方法,又不相同哩?
⑨洪泉:大水泉。窴[tián]:同填,大泉極深,用什麼填塞?
⑩則:等,區,《說文》:“則,等畫物也。”
墳:王注;“分也。”《白虎通》:“三墳,分也。”
《書•禹貢》:“禹别九州,分其圻界。”禹分天下為九州,根據什麼?
王注:“謂九州之地,凡有九品,禹何以能分別之乎?”
⑪應龍:《山海經•大荒東經》:“應龍處南極。”《廣雅•釋魚》:“有翼曰應龍。”
王注:“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應龍卽有翼之龍,與歐人所稱之龍相似。
盡:盡頭,終止處;歷:經過。神龍經歷過哪些地方,到何處而止?
王注:“言河海所出至遠,應龍過歷遊之,而無所不窮也。或曰:禹治洪水時,有神龍以尾畫地,導水所注當決者,因而治之也。”
⑫營:經營,籌畫,决擇。
成:成就、建樹。治理洪水,鯀有何營謀,禹有何成就?
王注:“言鯀治鴻水,何所營度,禹何所成就乎?”
⑬康回:王注:“康回,共工名也。”馮怒:馮通憑,馮怒即震怒。
墬:卽地,傾:傾斜。《淮南子•天文》:“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絶,地柱折。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⑭錯:《小爾雅》:“錯,雜也。”九州之地,為何如此交錯雜廁?
洿[wū]:深,低下。川谷何以低下深切?
⑮東流:國人以為百川東流;不溢:不溢出。
故:原因:百川東流,大海從未滿溢?誰知是何原因?

東西南北,其修孰多①?南北順㯐,其衍幾何②?崑崙縣圃,其居安在③?增城九重,其高幾里④?四方之門,其誰從焉⑤?西北辟啟,何氣通焉⑥?日安不到,燭龍何照⑦?羲和之未揚,若華何光⑧?何所冬暖?何所夏寒⑨?

注:①修:長,東北與西南,何者更長?
②㯐:同橢,扁長。古以南北為順,東西為横。
衍:同延,《周禮•春官•大祝》:“二曰衍祭。”鄭注:“衍,當為延。”昔人以為大地之形南北長而東西短,此問曰;南北較東西長多少?
王注:“衍,廣大也。言南北㯐長,其廣差幾何乎?”
按:地为橢球,赤道半徑為6378.1km,半赤道長為20027km,極半徑為6358.8km,南北極弧間距為19966.6km,故非南北長,而是東西長60餘公里。
③:縣圃:王注:“崑崙,山名也,在西北,其巔曰縣圃,乃上通於天也。”居:處在,崑崙縣圃處在何地?居亦作凥。
④增城:縣圃之城,《淮南子•墬形》:“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
⑤四方之門:王注:“言天四方,各有一門,其誰從之上下?”從文氣看,所說當是崑崙山增城之門。
其誰從焉?固是誰從那里上下,更可能是四門各是誰從其處上下。
⑥西北辟啟:辟啟:《說文》:“辟,開也。”“啟,開也。”辟啟:敞開。西北之門總是開着。
何氣通焉:什麼氣通過其間?《淮南子•地形》謂崑崙虛“維其西北之隅,北門開以內不周之風”。
⑦日安不到:太陽怎麽照不到哪里?
王注:“天之西北,有幽冥無日之國。”按:或許,當時人們對於北極圈已有所知聞,那里有半年時間见不到太陽,因而認為那里是太陽照不到的地方。
燭龍:《山海經•大荒北經》:“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是燭九陰,是謂燭龍。”
直目即立目,乘有坐義、凴義,如乘正,即凴借正道;正乘即居於正中。直目正乘:眼睛居中而直。
畢沅云:“乘恐朕字假音,俗作眹也。”朕之義為縫????,《周禮•考工記》:“視其朕,欲其直也。”則直目正乘為直目,眼皮合縫處直而無斜。????沅之釋過曲,且不能確定為二目或一目。
西北海為貝加爾湖、外之地為北極耶?燭龍之照為北極光、白夜耶?
⑧羲和:王注:“日御也。”未揚:《說文》:“揚,飛舉也。”,日行於天,故此地用揚,未揚,未起程上路;
若華:若木之華,前注若木有二說,一在極東,即扶桑木,另在極西。《山海經•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陰山、泂野之山。上有赤樹,青葉赤華,名曰若木,生昆侖西極。”王逸注:“若木在昆侖西極,其華照下地。”王逸所言,則若木發光自照,屈所問,則太陽未出,若華怎麽會有光,則若華之光為反射太陽光。
⑨冬暖夏寒:國人處北緯23.5o到63.5o之間,自然有冬暖夏寒之問。屈子雖不知地有南北半球,但已敏感到氣候有與北半球相反之所。

焉有石林?何獸能言①?焉有虯龍,負熊以遊②?雄虺九首,儵忽焉在③?何所不死?長人何守④?靡蓱九衢,枲華安居⑤?一蛇吞象,厥大何如⑥?黑水玄趾,三危安在⑦?延年不死,壽何所止⑧?鯪魚何所?鬿堆焉處⑨?羿焉彃日?烏焉解羽⑩?
注:①石林:何處石生為林?何種獸能作人言?韋昭注《國語•魯語》
曰:“夔,一足,人面猴身,能言。”王注:“《禮記》曰:‘猩猩能言’。”
②虯龍:王注:“有角曰龍,無角曰虯。”負:背負。王注:“有無角之龍,負熊獸以遊戲者乎?”
③虺[huǐ]:毒蛇《字滙》:“蛇屬,細頸大頭,色如綬文,大者長七八尺。”
九首:《山海經•大荒北經》:“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
儵[shū]:《廣雅》:“疾也。”同倏。儵忽:迅速,《漢書•序傳》:“辰倏忽其不再。”注:“倏忽,疾也。”王注:“儵忽,電光也。”
九頭雄蛇,快如閃電,轉瞬之間,去了何處?
④不死:傳說中有不死民,不死國,不死鄉等,《淮南子•地形》:“海外三十五國,有不死民。”王注曰:“《括地象》曰:“有不死之國。”
長人:關於長人傳說,《國語•魯語》、《山海經•海外東經》、《春秋•穀梁傳》等皆有載,而以《神異經•東南荒經》所傳最高,其云:“東南隅大荒之中,有樸父焉,夫婦並高千里。”
何守:長人守護什麼?《左傳•文十一年》孔穎逹《正義》引《魯語》:“仲尼曰:‘昔禹致群臣於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其骨節專車。此為大矣。’客曰:‘防風氏何守?’仲尼曰:‘汪芒氏之君,守封、隅之山者也,為漆姓。在虞、夏、商為汪芒氏,於周為長狄氏,今曰大人。’”
⑤靡蓱[píng]:蓱卽萍,靡草,《禮記•月令》:“靡草死,麥秋至。”
衢:《說文》:“衢,四达谓之衢。”王注:“九交道曰衢。”
靡蓱九衢:水生靡蓱,何以布滿九逹通衢?
枲:大麻雄株,有花無實。枲華安居:王注:“又有枲麻垂草華榮,何所有此物乎?”按:居有居處,處置意,此句當是枲麻有花無實,何用?
⑥蛇吞象:《山海經•海内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
厥大如何:其大如何?郭璞注曰:“說者曰長千尋。”
⑦黑水:黑水之說多歧,郭璞謂:“黑水出昆侖山。”《書•禹貢》:“黑水西河惟雍州。”又:“導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山海經•海内經》云:“西南黑水之閒,有都廣之野,后稷葬焉。”楊慎《山海經補注》云:“黑水廣都,今之成都也。”
玄趾:趾或借作沚,沚為水中小洲,此似指三危為黑水之玄沚。三危:《山海經•西山經》:“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是山也,廣員百里。”此或為後世海中三神山之雛形。
⑧不死:關於不死,前已有注,洪興祖曰:“黃帝《素問》,上古有真人,壽敝天地,無有終時。”重要的是壽何所止?旣稱不死,壽當未有窮期,但天地有時盡,人壽豈無極?有始卽有終,這是屈原的辯證思想。
⑨鯪[líng]魚:王注:“鯪鯉也,有四足,出南方。”《山海經•海内北經》:“鯪魚,人面,手足,魚身,在海中。”《北堂書抄》云:“鯪鯉吞舟!”鯪亦作陵。
鬿[qí]《山海經•東山經》曰:北號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雀,亦食人。”鬿堆:洪補注:“按字書‘鴭’音堆,雀屬也。則鬿堆卽鬿雀也。”
⑩羿[yì]:傳說之善射者,從其屢屢出現於諸典籍看,可能為古善射者專稱。《淮南子•本經訓》:“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堯乃使羿上射十日。”
彃[bì]:《説文》:“射也”。
烏:郭璞注《山海經》引《淮南》語云:“堯乃令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烏盡死。”烏卽日中之烏,三足,亦稱三足烏,金烏。
觧羽:羽毛飛散,死亡。
柳宗元《天對》改烏為鳥,以《山海經•海内西經》“大澤方百里,群鳥所生及所解”為據,與文意未匹。

禹之力獻功,降省下土四方①,焉得彼嵞山女,而通之於台桑②?閔妃匹合,厥身是繼③,胡維嗜不同味,而快晁飽④?

注:①獻功:禹治洪水之功。
降:下,一般用於敬語,如降臨,降踐;省:視察。下土四方:九州。
王注:“言禹以勤力獻進其功,堯因使省迨下土四方也。”
②嵞[tú]:同塗,嵞山:今浙江會稽山,或今重慶塗山,明玉珍在重慶建大夏卽據此。
通:有通逹、陳情、往來交好義,《前漢•季布傳》:“非長者勿與通。”《陸賈傳》:“剖符通使。”
台桑:傳說中之地名;怎麼得塗山氏之女,與之通好於台桑?
③閔:憂慮:《孟子•公孫丑上》:“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閔亦有勉意,如閔勉。
厥身;其身;繼:繼承。禹勉(不居常禮)與塗山女結合,為其後嗣。
《吳越春秋》載:“禹三十未娶,行到塗山,恐時之暮,失其度制,乃辭云:‘吾娶也,必有應矣。’乃有白狐九尾造於禹。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
《呂氏春秋》載:“禹行水,竊見塗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塗山之女乃令其妾候禹於塗山之陽。女乃作歌,歌日:‘候人兮猗’,實始作為南音。”
④胡維:豈止。嗜不同味:愛好不同;豈是因為喜好不同?
快:快意,亦有匆匆意。晁:同朝,晁飽,早餐。早餐後開始一天之務,常匆匆了事。
王注:“言禹治水道娶者,憂無繼嗣耳。何特與眾人同嗜欲,苟欲飽快一朝之情乎?故以辛酉日娶,甲子日去。而有啟也。”
辛酉娶,甲子離,其間十三日。《吕氏春秋》則作自辛至甲,僅四日復往治水。

啟代益作后,卒然離蠥①,何啟惟憂,而能拘是達②?皆歸䠶????????,而無害厥躬③。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④?啟棘賓商,《九辯》《九歌》⑤。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⑥?

注:①啟:禹與嵞山氏女所生子,《山海經•中山經》:“泰室之山,上多美石。”郭璞注曰:“啟母化為石而生啟,在此山,見淮南子。”《漢書•武帝紀》顏師古注引《淮南子》云:“禹治鴻水,塗山氏往,見禹方作熊,慚而去。至嵩高山下,化為石,方生啟。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啟生。”北借為背,石破北方卽石象背破而生啟。
益:禹賢臣;后:君王。卒[cù]:同猝,突然;離:借為罹,遭遇,????[niè]:同孽,憂。
王注:“禹以天下禪與益,益避啟於箕山之陽。天下皆去益而歸啟,以為君。益卒不得立,故曰遭憂也。”
按:王注為益罹憂,據文意當是啟遭憂,《史記•夏本紀》云:“有扈氏不服,啟伐之,大戰於甘。將戰,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猝然罹憂,當是指有扈不服啟承夏統,啟不得不興兵討伐事。
②憂:憂患。何啟惟憂,相對舜、禹而言,舜、禹受禪,平穏過渡,惟啟繼統,有扈氏叛,必須動用干戈。
拘:拘束,障碍。《後漢書•王霸傳》注:“拘,猶限也。”
能拘是逹:能:判斷詞;是:變成,逹,通暢,能除障碍,變為通逹。
③䠶????[jū]:王注:“䠶,行也。????,窮也。言有扈氏所行,皆歸於窮
惡,故啟誅之。”䠶為射本字。
按:王注難觧,自在上者觀之,凡反叛者皆歸窮惡,豈獨有扈?且與無害啟躬有何直接干係?䠶當是矢之借,????當是????之訛,為箭囊之屬,皆歸䠶於????卽皆放下弓矢,放下武器,俯首投降,故不危啟身。
④后益:禹禪位益,益得稱后;
作革:革卽變革,更改,可作二觧:1、伯益避啟於箕山之陽,而不繼位,改變舜、禹受禪成例。2、啟卽位,改禪讓而成家天下。
播:播延,傳播,降:下降;播降:向下播延。益之王位革除,禹之世系播延。
⑤啟棘賓商:王注曰:“棘,陳也。賓,列也。《九辯》、《九歌》,啟所作樂也。”
《山海經•大荒西經》曰:“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兩青蛇,乘兩龍,名曰夏后開(漢避景帝諱,改啟為開),開上三嬪(賓)于天,得《九辯》與《九歌》以下。”
按:余同王注,《大荒西經》純系神話,夏后開在流沙之西,顯非中國人,啟為有夏明君,《甘誓》在典,上三嬪於天而得二樂,或有以啟偷得二樂曲者,不倫。《虞書•大禹謨》:“九功惟敘,九德惟歌”,《九歌》之名見於典謨,不能徑取神話為徵。
棘通亟,《詩•大雅•文王有聲》:“匪棘其欲,遹追來孝。”《詩•小雅•采薇》:“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賓:導出,《書•堯典》:“寅賓出日。”,《傳》:“賓,導也。”引申為導出、著述。
商通章,《荀子•王制》:“修憲命,審詩商,禁淫聲,以時順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亂雅,太師之事也。”賈誼《新書•輔佐篇》:“觀民風俗,審詩商,命禁邪言,息淫聲。”
章:《說文》:“樂竟為一章。”故章即樂章。
故此句言政歸啟後,啟亟著樂章,述先人之功,重禮樂之教,以定反側,以安天下。下句承上,啟所作樂章即《九辯》《九歌》。
⑥勤:《說文》:“勞也。”《爾雅疏》:“勤者,勞力也。”
屠:殺;竟地:委地。死當是屍之訛,
王注:“言禹刳剝母背而生,其母之身,分散竟地,何以能有聖德,憂勞天下乎?”
《史記•正義》引《帝王紀》云:“父鯀妻脩己,見流星貫昴,夢接意感,又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
按:《史記•正義》,鯀妻脩己胸坼而生禹,非剝背生禹,按注①當是禹妻嵞山氏剝背生啟。本章專説啟事,啟得百姓擁戴,繼夏統,征有扈,作甘誓,作二樂章,亦可謂勤勞政事者也,故可稱勤子。或者啟母因難産而死,故神話如是説?
_________________
爱好中华传统文化,愿与爱好传统文化的海内外朋友结缘。
谢谢。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博客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表情图案
Very Happy Smile Sad Surprised
Shocked Confused Cool Laughing
Mad Razz Embarassed Crying or Very sad
Evil or Very Mad Twisted Evil Rolling Eyes Wink
Exclamation Question Idea Arrow
更多表情图案
1页/共1页           阅读上一个主题 阅读下一个主题    
北美枫 首页 -> 谈古论今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跳到:  
凡在本网站发表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杂志投稿。作品版权归原作者,观点与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上传图片,版权自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