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语言文字习俗之演变,古代文字原为通俗者,在今日颇多不可解。以故,读古书者,尤以在具有数千年文化之我国中,往往苦其文义之难通。余为协助现代青年对古书之阅读,在距今四十余年前,曾为本馆创编学生国学丛书数十种,其凡例如下:
一、中学以上国文功课,重在课外阅读,自力攻求,教师则为之指导焉耳。惟重篇巨帙,释解纷繁,得失互见,将使学生披沙而得金,贯散以成统,殊非时力所许。是有需乎经过整理之书篇矣。本馆鉴此,遂有学生国学丛书之辑。
二、本丛书所收,均重要著作,略举大凡:经部如诗、礼、春秋;史部如史、汉、五代;子部如庄、孟、荀、韩,并皆列入;文辞则上溯汉、魏,下迄五代;诗歌则陶、谢、李、杜,均有单本;词则多采五代、两宋;曲则撷取元、明大家;传奇、小说,亦选其英。
三、诸书选辑各篇,以足以表现其书,其作家之思想精神、文学技术者为准;其无关宏旨者,概从删削。所选之篇类不省节,以免割裂之病。
四、诸书均为分段落,作句读,以便省览。
五、诸书均有注释;古籍异释纷如,即采其较长者。
六、诸书较为罕见之字,均注音字母,以便讽诵。
七、诸书卷首,均有新序,述作者生平、本书概要。凡所以示学生研究门径者,不厌其详。
然而此丛书,仅各选辑全书之若干片段,犹之尝其一脔,而未窥全豹。及一九六四年,余谢政后重主本馆,适国立编译馆有《今注资治通鉴》之编纂,甫出版三册,以经费及流通两方面,均有借助于出版家之必要,商之于余,以其系就全书详注,足以弥补余四十年前编纂学生国学丛书之阙,遂予接受。甫岁余,而全书十五册,千余万言,已全部问世矣。
余又以《今注资治通鉴》,虽较学生国学丛书已进一步,然因若干古籍,文义晦涩,今注以外,能有今译,则相互为用,今注可明个别意义,今译更有助于通达大体,宁非更进一步欤?
本馆所任之古籍今注今译十二种,经慎选专家定约从事,阅时最久者将及二年,较短者不下一年,则以属稿诸君,无不敬恭将事,求备求详;迄今只有《尚书》及《礼记》二种缴稿,所有注译字数,均超出原预算甚多,以《礼记》一书言,竟超过倍数以上。兹当第一种之《尚书今注今译》排印完成,问世有日,谨述缘起及经过如上。
一九六九年九月二十五日 王云五
一、中学以上国文功课,重在课外阅读,自力攻求,教师则为之指导焉耳。惟重篇巨帙,释解纷繁,得失互见,将使学生披沙而得金,贯散以成统,殊非时力所许。是有需乎经过整理之书篇矣。本馆鉴此,遂有学生国学丛书之辑。
二、本丛书所收,均重要著作,略举大凡:经部如诗、礼、春秋;史部如史、汉、五代;子部如庄、孟、荀、韩,并皆列入;文辞则上溯汉、魏,下迄五代;诗歌则陶、谢、李、杜,均有单本;词则多采五代、两宋;曲则撷取元、明大家;传奇、小说,亦选其英。
三、诸书选辑各篇,以足以表现其书,其作家之思想精神、文学技术者为准;其无关宏旨者,概从删削。所选之篇类不省节,以免割裂之病。
四、诸书均为分段落,作句读,以便省览。
五、诸书均有注释;古籍异释纷如,即采其较长者。
六、诸书较为罕见之字,均注音字母,以便讽诵。
七、诸书卷首,均有新序,述作者生平、本书概要。凡所以示学生研究门径者,不厌其详。
然而此丛书,仅各选辑全书之若干片段,犹之尝其一脔,而未窥全豹。及一九六四年,余谢政后重主本馆,适国立编译馆有《今注资治通鉴》之编纂,甫出版三册,以经费及流通两方面,均有借助于出版家之必要,商之于余,以其系就全书详注,足以弥补余四十年前编纂学生国学丛书之阙,遂予接受。甫岁余,而全书十五册,千余万言,已全部问世矣。
余又以《今注资治通鉴》,虽较学生国学丛书已进一步,然因若干古籍,文义晦涩,今注以外,能有今译,则相互为用,今注可明个别意义,今译更有助于通达大体,宁非更进一步欤?
本馆所任之古籍今注今译十二种,经慎选专家定约从事,阅时最久者将及二年,较短者不下一年,则以属稿诸君,无不敬恭将事,求备求详;迄今只有《尚书》及《礼记》二种缴稿,所有注译字数,均超出原预算甚多,以《礼记》一书言,竟超过倍数以上。兹当第一种之《尚书今注今译》排印完成,问世有日,谨述缘起及经过如上。
一九六九年九月二十五日 王云五
周衰,到了春秋战国的时候,王官失职,诸子百家纷纷杂出。而所谓儒家者流,实为学术上一大主干。非但齐鲁之士,六艺不废而已。盖自魏文侯尊师子夏,一时学人,如田子方、段干木、李克、吴起之伦,皆相从受业于西河之间,而儒术几于遍天下了,是以“陈良楚产,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孟子以为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三晋多法术之士,纵横长短之说,而荀卿赵人,亦自言“上则法舜禹之制,下则法仲尼子弓之义”。故自孔子颓没,其能守孔子的志业,而益加光大之者,固当以荀子与孟子为最重要人物了!
说到此,吾知学者必将致问,孟子荀子都是战国儒学大师,乃一主性善,一主性恶;一遵先王,一法后王;一称仁义一隆礼义,其旨趣乃若大不相同者,是何为而然。昔贤以为进德修业,内出外入,洙泗立教,原自有此两条路径。是以曾子之一贯,道在忠恕;子贡之一贯,功资多学。后世如朱陆二子,尊德性,道问学,亦各遵所闻,这又曷足多怪呢?是说也,自然不能说是不对。虽然,犹有本焉。往在六七年前,公哲应孔孟学会论语研究会之约,曾以“齐一变至于鲁”为题作过一次讲演。以为周道盛文,而齐鲁实岿然两化。鲁启周公,其治尚恩,而以仁义为立国之本。齐肇太公,其治尚功,而以富强为致霸之基。此在《史记·鲁世家》、《吕氏春秋》、《韩诗外传》、《说苑》、《汉书·地理志》,都有同样之记述,不过文字详略互有出入罢了!荀子之起,论时最后,又与慎到并生于赵,游学于齐,居稷下最久,并作过三次祭酒。然则其与孟子旨趣所以不同者,其故不难臆度而知矣,所谓“居楚而楚,居夏而夏”,其所“渐靡”于齐学者,固已深矣!唐韩愈氏尝称“孟氏醇乎醇,荀与杨大醇而小疵”,呜呼此其所以为小疵也欤。《管子·枢言篇》:“人之心悍,故为之法”,“人固相憎也”。性恶说,疑即出于田骈慎到一辈法治论者矣!又《戒篇》:“仁从中出,义由外作。”则亦义外说也。此其尤彰较著者也。
孟子距杨墨,荀子非难诸子,凡以著明孔子之道。然不同者,孟子壁垒森严,对于杨墨,直辞而辟之。比之洪水,比之猛兽。以为邪说诬民,仁义充塞,人将相食。荀子则不然,他对于诸子有所非,亦未尝不有所取。诸如《天论篇》所举,自老子以下,在他固以为皆物之一偏。故凡所谓有见于此,无见于彼,彼者是他所非,此者是他所取,如《解蔽篇》所举,自墨子以下,在他,固以为皆道之一隅。故凡所谓蔽于此而不知彼,彼者是他所非,此者是他所取,夙尝谓孟子距杨墨,在正救人心,荀子非难诸子,在辨别是非。唯孟子距杨墨在正救人心也,故二氏之外,初未尝泛及他人。其书有如墨者夷之,有为神农之言者诸章,皆因有问而答。又其所谓杨氏墨氏,“氏”之云者,是说他的流派,不是说他本人。唯荀子之非难诸子,在辨别是非也,故历数诸子,指其人而一一辩斥之;一而不已,而至于再,至于三。甚者如子思孟轲,《非十二子篇》,亦同类而并非之。苏子瞻识其“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吾意不然。荀子之学,自因他“渐靡”于齐化者深,而其言礼,又不免有参取法家之意,以礼为生于圣人之伪,非固生于人之性,为自外来。故对于鲁化义内之学,不免冰炭扞格耳!是以曾不再传,其徒韩非、李斯衍之,遂一变而为法家钜子。故如荀子,他的学说,是糅合墨法而为儒的。其于道与名,则相反而相成。韩非、李斯,是糅合儒墨而为法的。其于道与名,则相倚而相参。所谓孙氏之儒,或者就是这样形成的吧!战国学术始孕于魏,中盛于齐楚,终汇于秦;而荀子在此时,颇似一部载重大车,将所有各派学说举运而送入于秦。且儒者之学,自董仲舒说汉武罢黜百家,尊崇六艺,遂以独隆于世。固亦荀子“道有一隆”,“慎率民而一焉”之本旨也。战国学术,既皆集载于荀子,而汉世儒学,又因荀子而肇兴,其在学术上,较其地位,自有不可厚诬者。小疵大醇,夫又何足深论乎!此“文化推行委员会”以《荀子》一书属为今注今译,所以不敢逊避者,区区之意,自有所在,然亦可谓不量之甚矣!
抑近世梁任公解释内圣外王之义,谓“我国学术在内而修己,外而安人。修己之谓内圣,安人之谓外王。其与西方哲学,以爱知为动机,以探索宇宙体相为究竟者,判然不同”。盖一重行谊,一重知识。至若议者猥见西方哲学,大都以所谓论理学认识论为基础,谓儒家无此,因以为讥。任公则从而解之曰:“儒家并非不讲于此,但别有所重,其范围原不在此,此不足为儒家病。”其言可谓深切著明。顾论及墨子,谓“墨家长处在以知识为立脚点,荀子因一变而转向知识,凡正名解蔽诸篇皆知识之事,为儒道一大修正”。则未知此言对于孔子“文莫犹人,躬行未得”之本旨,果为何如?区区者之意,则以为荀子惟混欲与性而为一,故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其所谓好利疾恶,耳目之欲,声色之好,皆欲也。唯歧心智与性而为二,故曰“治乱在于心之所可,亡于情之所欲”。“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圣人之所恃以化性而起伪者,为“心也者道之工宰也”。其然乎?其不然乎?敢并以弁于编首,惟知言君子是正焉!
一九七三年六月二日奉新熊公哲自书
说到此,吾知学者必将致问,孟子荀子都是战国儒学大师,乃一主性善,一主性恶;一遵先王,一法后王;一称仁义一隆礼义,其旨趣乃若大不相同者,是何为而然。昔贤以为进德修业,内出外入,洙泗立教,原自有此两条路径。是以曾子之一贯,道在忠恕;子贡之一贯,功资多学。后世如朱陆二子,尊德性,道问学,亦各遵所闻,这又曷足多怪呢?是说也,自然不能说是不对。虽然,犹有本焉。往在六七年前,公哲应孔孟学会论语研究会之约,曾以“齐一变至于鲁”为题作过一次讲演。以为周道盛文,而齐鲁实岿然两化。鲁启周公,其治尚恩,而以仁义为立国之本。齐肇太公,其治尚功,而以富强为致霸之基。此在《史记·鲁世家》、《吕氏春秋》、《韩诗外传》、《说苑》、《汉书·地理志》,都有同样之记述,不过文字详略互有出入罢了!荀子之起,论时最后,又与慎到并生于赵,游学于齐,居稷下最久,并作过三次祭酒。然则其与孟子旨趣所以不同者,其故不难臆度而知矣,所谓“居楚而楚,居夏而夏”,其所“渐靡”于齐学者,固已深矣!唐韩愈氏尝称“孟氏醇乎醇,荀与杨大醇而小疵”,呜呼此其所以为小疵也欤。《管子·枢言篇》:“人之心悍,故为之法”,“人固相憎也”。性恶说,疑即出于田骈慎到一辈法治论者矣!又《戒篇》:“仁从中出,义由外作。”则亦义外说也。此其尤彰较著者也。
孟子距杨墨,荀子非难诸子,凡以著明孔子之道。然不同者,孟子壁垒森严,对于杨墨,直辞而辟之。比之洪水,比之猛兽。以为邪说诬民,仁义充塞,人将相食。荀子则不然,他对于诸子有所非,亦未尝不有所取。诸如《天论篇》所举,自老子以下,在他固以为皆物之一偏。故凡所谓有见于此,无见于彼,彼者是他所非,此者是他所取,如《解蔽篇》所举,自墨子以下,在他,固以为皆道之一隅。故凡所谓蔽于此而不知彼,彼者是他所非,此者是他所取,夙尝谓孟子距杨墨,在正救人心,荀子非难诸子,在辨别是非。唯孟子距杨墨在正救人心也,故二氏之外,初未尝泛及他人。其书有如墨者夷之,有为神农之言者诸章,皆因有问而答。又其所谓杨氏墨氏,“氏”之云者,是说他的流派,不是说他本人。唯荀子之非难诸子,在辨别是非也,故历数诸子,指其人而一一辩斥之;一而不已,而至于再,至于三。甚者如子思孟轲,《非十二子篇》,亦同类而并非之。苏子瞻识其“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吾意不然。荀子之学,自因他“渐靡”于齐化者深,而其言礼,又不免有参取法家之意,以礼为生于圣人之伪,非固生于人之性,为自外来。故对于鲁化义内之学,不免冰炭扞格耳!是以曾不再传,其徒韩非、李斯衍之,遂一变而为法家钜子。故如荀子,他的学说,是糅合墨法而为儒的。其于道与名,则相反而相成。韩非、李斯,是糅合儒墨而为法的。其于道与名,则相倚而相参。所谓孙氏之儒,或者就是这样形成的吧!战国学术始孕于魏,中盛于齐楚,终汇于秦;而荀子在此时,颇似一部载重大车,将所有各派学说举运而送入于秦。且儒者之学,自董仲舒说汉武罢黜百家,尊崇六艺,遂以独隆于世。固亦荀子“道有一隆”,“慎率民而一焉”之本旨也。战国学术,既皆集载于荀子,而汉世儒学,又因荀子而肇兴,其在学术上,较其地位,自有不可厚诬者。小疵大醇,夫又何足深论乎!此“文化推行委员会”以《荀子》一书属为今注今译,所以不敢逊避者,区区之意,自有所在,然亦可谓不量之甚矣!
抑近世梁任公解释内圣外王之义,谓“我国学术在内而修己,外而安人。修己之谓内圣,安人之谓外王。其与西方哲学,以爱知为动机,以探索宇宙体相为究竟者,判然不同”。盖一重行谊,一重知识。至若议者猥见西方哲学,大都以所谓论理学认识论为基础,谓儒家无此,因以为讥。任公则从而解之曰:“儒家并非不讲于此,但别有所重,其范围原不在此,此不足为儒家病。”其言可谓深切著明。顾论及墨子,谓“墨家长处在以知识为立脚点,荀子因一变而转向知识,凡正名解蔽诸篇皆知识之事,为儒道一大修正”。则未知此言对于孔子“文莫犹人,躬行未得”之本旨,果为何如?区区者之意,则以为荀子惟混欲与性而为一,故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其所谓好利疾恶,耳目之欲,声色之好,皆欲也。唯歧心智与性而为二,故曰“治乱在于心之所可,亡于情之所欲”。“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圣人之所恃以化性而起伪者,为“心也者道之工宰也”。其然乎?其不然乎?敢并以弁于编首,惟知言君子是正焉!
一九七三年六月二日奉新熊公哲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