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客行 童生
注册时间: 2008-04-10 帖子: 35 来自: 中国大陆 霞客行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08-07-13 03:38:45 发表主题: 尘烟中的历史 |
|
|
唐代李渊主动禅让给二儿子李四民,是发生在李四民于国都长安玄武门公然弑兄杀弟之后,其中是否有什么难言之隐——历史并未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历史上类似于此种政变的事例还很多:宋朝的开国帝王赵匡胤把帝位传给其第赵光义,而非其子。据传,也演义了一出典型的弑兄篡位疑案,人称“斧光烛影”,即是公元976年,赵匡胤卧病在床,他的弟弟赵光义前去探视,这时有人从窗户外看见有两个人交手的动作和听到斧子的声音,紧接着就宣布宋太祖晏驾了。明成祖朱棣公然以“清君侧”为名通过“靖难之役”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取了皇位,随后建文帝何去何从,一直是个谜。
如今,当我们这些后来者想用严肃的眼光去重新审视这一桩桩历史疑案时,会发现很难复原其本来的面目,因为所有的一切多被要么冠冕堂皇的字辞涂鸦的一干二净要么只字不提,于是,我们现今只能看见其间尘埃落地之后的蛛丝马迹,也只能籍此并结合人们的口授言传之野史去大胆的臆断和揣测——就好比他们即便真是“贼”,也仅能用“怀疑”二字。
当然,我们去考究这些,并非去论证他们动机之背后的道德情操之高与下,更何况李四民和朱棣也确实具备帝王的经国济世之雄才伟略,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达到国泰民安与国富民强的治国至高境界(也不排除李兄朱侄若真治国不如他们俩);而在于说明一个问题:封建时代,中国的历史是为最高统治帝王歌功颂德与粉饰装点的历史,是成者为王败者寇的历史。
因此,不管是阅读历史,聊以自慰;还是研究历史,以鉴后人。除了对庙堂之上的正史顶礼膜拜,也应该对散落于坊间的野史悉心搜索,拿捏其中之分寸,以正视听,尽量还历史以公道,尤其是对民族对社会对历史……有利有益有功有德之芸芸众生。因为纵观历史,会发现一条简单的定律:历史本来就是普通人民创造的,而不是哪一个政党与哪一个派别一己之杰作,只是哪一个政党与哪一个派别顺应历史洪流,与最广大的普通人民站在一起罢了。
也因此,我想说: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周年,别忘了那些对民族对社会对历史……有利有益有功有德之芸芸众生——但在历史上却曾被忽视与淡忘。
二零零六年,是全民族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我们应该做些或说些什么呢!?
抗日战争是一部用整个中华民族的血泪和数以万计中华优秀儿女的生命凝结而成的历史。但是,记录这部历史的文献却或有或无,隐隐约约,似乎显得残缺不全,又似乎显得遮遮掩掩。这是为什么呢!?按理我们中华可谓“泱泱大国”,历代文人辈出,写之记之者,不能说“一个也没有”。回顾四五年之后的那段历史,或许十分必要,因为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条很重要的线索:抗日的烽火,才刚刚平息;内战的烽烟,却燃遍了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在原来的战争废墟之上,再经历了一次战火的劫难,能留下的战争痕迹,再一次被战争清洗一遍。于是,悲哉,再一次人事物非!再者,读过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的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对胜利者歌功颂德。因而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上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悲壮场面,或有意或无意地被忽略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造成至今人们追忆那段历史时,只能看见抗战勇士们模糊的背影:活跃在滇缅公路上,嘶杀在台儿庄、武汉三镇、长沙……六十年了,一个甲子,人们才知道:历史不容忘却。
是的,不管他们分别属于哪一个政党与哪一个派别,也不管他们代表哪一个阶级的利益,在民族的危难关头,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日寇长驱直入的铁蹄,已是那个年代最可敬的英雄!其意义不在于战局上的胜利与否,而在于激起全体国人全面抗战的斗志,彻底粉碎日寇“三个月亡我中华”的邪恶企图。
2005-7-7
http://blog.sina.com.cn/ztc0039 _________________ 存活与质疑,鱼与熊掌也,孰能游刃而余焉?高僧问浮屠,浮屠问人间,人间曰:万象!万象如衣裘,穿之则暖,弃之则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