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 童生
注册时间: 2010-01-22 帖子: 89 来自: 中国大陆 老小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10-01-24 13:16:32 发表主题: 节日情思--一组关于节日的随笔 |
|
|
春联火红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春节,大约中国人,都是要贴春联的。
鲜艳的春联在家家户户的大门口一贴,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一片温暖,一片吉祥。
春联,作为汉语文学独特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五代十国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每逢过年,民间就有在大门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是用相传有辟邪作用的桃木制作的木板,上面分别雕刻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以躯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千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书写了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
后蜀之主孟昶有“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据说是历史最早的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的习俗已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有《元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当时悬挂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
由于春联从桃符演化而来,所以人们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朱元璋大约为了掩饰自己的胸无点墨,显示自己的文雅与学问,在民间大力提倡悬挂春联。传说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这户人家。朱皇帝的对联贴切、幽默,大气里面透着一股杀气。倒是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写诗,大宋填词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但是,过去的春联都是手写的,是文人雅士在节前挥毫泼墨,尽情挥洒的。或古拙,或娟秀;或端庄,或飘逸,字里行间,透着雅致,透着浓浓的书卷气。那时的春联,与情与景也是紧密关联,丝丝入扣的,有才气,见性情。如理发店,“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医药店,“但愿世间无人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纸店,“价为三都贵,名因十样新”;酒店,“铁汉三杯脚软,金刚一盏摇头”……不知何时,我们的印刷技术发达了,手书的对联改为清一色的印刷体了,才情兼具的对联摇身一变,雷同、呆板、乏味了。
每逢过年,在下都是要贴春联的。但对于统一印刷的春联颇为生厌。节前,每每请要好的书友,给在下书写一幅自己拟定的春联。龙飞凤舞,纸墨生香,看着都惬意,看着都心醉。
今年,为学校南北大门拟写了“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点石成金,教书有方”,“倾心血,沃栋梁,桃李天下;严要求,细琢磨,春风人间”的春联,大家异口同声,不住赞叹。
学校的春联有了,家里也得有啊!
因平时发文署名“老小”,家中除了图书,别无长物,平日读书、写作,不喜打牌游戏,尽管旁人不解,亦乐在其中,总觉是一条正道,一条长路,所以借当年解缙解学士“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到“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再到“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拟下“陋室藏长书,老小蕴远思”的春联,再加横批“诗书传家”,豪气与喜气,墨香与书香,从字里行间洋溢出来,不绝如缕。
大红的春联一贴,蓬荜生辉,春光无限。
新年又是好日子,来年又有好收成。
过年喽――! |
|
返页首 |
|
|
|
|
老小 童生
注册时间: 2010-01-22 帖子: 89 来自: 中国大陆 老小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10-01-24 13:19:31 发表主题: |
|
|
年味儿
进入腊月,春节一天天的近了,人们就说,年味儿是越来越浓了!
年味儿越来越浓了?
可这越来越浓的年味儿,到底是什么味道,好像没有谁能说得清楚。
穷酸的读书人,有刨根问底,溯本求源的毛病,在越来越浓的年味儿里,品味,咂摸,要把这年味儿辨别清楚,表达明白。
我循着那年味儿,穿街走巷,进饭店,逛商场,书报里查,网络里找,看那年味儿到底是什么味儿,看那年味儿到底什么样。
忙活了一个冬天,忙活了一个腊月,看了不少,听了不少,吃了不少,喝了也不少,但是,年味儿到底如何,似乎找到了,找准了,又似乎没有找到,没有找准。但我到底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吃了什么,喝了什么,不妨说说,你也不妨看看,听听,琢磨一下,看这是否是年味儿。
在我觉得,年味儿,是火红热烈的颜色。
进入腊月,就开始要过年了,要做过年的准备了,要给家人准备新衣,新帽;要给家人准备好吃,好喝;要给家里准备对联,门神,年画……要准备的太多了。可怎么准备?准备是要钱的呀!于是,家家户户都在琢磨,负责任的家长都在琢磨,怎么赚些钱来,一家人好过年哪。
赚钱,就要有市场,就要有商品,就要有交换,有交易,整个街面便活跃起来,热闹起来。
屯子里有多余的米粮,拿出来,卖了,换些钱来;
菜地里有多余的青菜,采下来,卖了,换些钱来;
没有多余的米粮,没有多余的青菜,咱有力气,有手艺,出去帮人干活,出去贩卖手艺,一样可以赚钱,一样可以过年。
再不济,买些对联,买些年画,再卖给那些准备过年的人,也可以赚些钱的,一样可以过年。
这样,市场上,有买的,就有卖的,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红红火火,花花绿绿,好不热闹。赤橙黄绿青蓝紫,所有的色彩,所有的靓丽,都集中在节前的市场上了,这年味儿也给烘托出来,烘焙出来,越来越浓了。
在我觉得,年味儿,是鞭炮火药的歆香。
进入腊月,孩子们便急着要过年了。对于孩子,过年,意味着新衣,新帽,好吃的,好喝的,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可以玩了,可以疯了,四下里跑,整日理疯,而且有鞭炮放,有焰火看。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看看,孩子要鞭炮,是有传统的,有来头的。
依大人们看,鞭炮焰火,听听,看看,不就得了,还用得着自己亲自去放吗?要,就是要!自己亲自去点,去放,尽管内心有几分怯怯的,还是自己亲自去点,去放,那才过瘾,那才自豪,那才叫爽,那才有男人味儿。
所以,进入腊月,星星点点的鞭炮便响起来,一天天地稠起来,到了除夕夜,稠到爆豆子似的,分不出个儿,分不出响。
鞭炮炸开,火药幽微的歆香四散开来,人们嗅到鼻孔里,说不出的自在,说不出的舒坦。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喧哗”,平日管束严格的孩子,此时可以放肆一下,疯狂一下,做做鬼脸,说说笑话,点点鞭炮,放放焰火,火药的歆香浓到化不开了,年味儿也浓到极致了。
在我觉得,年味儿,是鸡鸭鱼肉的馋人。
“卖豆腐挣下几个钱,集上换回二斤面。拿回家来包饺子,欢欢喜喜过个年。”(《白毛女》唱词)
贫穷如杨白劳,过年的时候,也是要给孩子弄些好吃的来。
如今,人们富裕了,已经不再为吃喝发愁了,家家户户,大鱼大肉,全鸡全鸭。为了过一个痛快年,过一个富足年,早早的把鸡鸭杀了,猪肉羊肉买了,捣饬干净,拾掇好了,上锅煮上,那肉的香味便穿过锅盖,穿过门窗,飘散到大街小巷,让人忍不住的抽鼻子,一不小心,哈喇子都流出来了。
而真到煎炒烹炸,蒸焖涮汆,配上绿的青菜,红的辣椒,色香味形俱全,一道菜,一道菜,林林总总,陆续上桌,我们便不再酸溜溜,文绉绉的追究什么是年味儿了,筷子舞得如关公的偃月刀,眨眼之间,风扫残月,一桌子的饭菜光了,干净了,大家一个个打着饱嗝,大腹便便的离席,点支烟,喝杯茶,眯上眼慢慢地消食儿了。
在我觉得,年味儿,更是亲朋好友的温暖。
过年了,大街上的人们都多了几分和顺,多了几分客气,“您早”,“您好”,“您吃了”,“您发财”……亲朋好友之间,就甭说了。
就是人们心目中严厉,怪僻的慈禧,据说过年的时候,也是非常和气,慈善的。
百姓人家的“祭灶”,宫里也要过。而且慈禧很看重,偶尔还会和下人说个笑话,“糖果预备好后,我们立刻将这些东西摆在专为敬灶神而设的桌子上。太后扭身对大厨说:‘当心,灶神就要到天上报告一年中你偷了多少东西,马上就要降罚于你的’。”
服侍过慈禧太后的德龄公主在用英文写成的回忆录《我在慈禧身边的两年》(《Two years in the forbidden city》)里如是说。
一年里,家人,朋友,免不了磕磕碰碰,有些芥蒂,过年了,趁着喜庆,趁着高兴,几句话,一切都化解了,消散了,一家人其乐融融,亲密无间,多好啊。
桃花源里,不过如此。
在我觉得,这就是年味儿。
可能在年味儿里,我如一个贪吃,贪玩的孩子,一心惦住吃,一心惦住玩,把关键的漏掉了,疏忽了。
不过还好,我们还有来年,还有数不清的年要过,那个时候,我们再仔细体味那醉人的,那让人回味的年味儿吧。 |
|
返页首 |
|
|
|
|
老小 童生
注册时间: 2010-01-22 帖子: 89 来自: 中国大陆 老小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10-01-24 13:21:25 发表主题: |
|
|
朴实的情人节
忙碌了一年,学校在腊月二十二放假了。
按照传统,过了二十三小年儿,便和妻子一起忙活,打扫卫生,收拾家中的里里外外。
忙了两天,我说,我们出去转转,逛逛商场,买点过年的东西。
走在街上,发现不少的孩子,学生模样的孩子,手持红色的,黄色的玫瑰,追着一个个的路人:买朵花儿吧,买朵花儿吧!
起初,没有明白,转而才知道,今天是西方的情人节。
西风东渐。
如今,西方的节日,在国内盛行,比传统的节日都热闹,都红火。
一个孩子追过来:叔叔,买朵花儿吧!
我看看妻子:买一朵?
妻子说:不买!一朵10块钱呢。
我说:买一朵吧,我们也浪漫一下。
情人才需要浪漫,夫妻需要的是实在。妻子说。
我歉意地对那个孩子说:对不起,我们不买了。
孩子失望地走了。
孩子走后,我埋怨妻子:不就10块钱吗?
10块钱?10块钱可以买不少青菜,买不少东西呢!买一朵玫瑰,手里举着,就说明你有爱情?妻子没好气地说。
手里举着,就说明你有爱情?
是啊!爱情,不是一朵玫瑰就能够表达的。
尽管如此,街上许多的年轻人,还是手里举着鲜艳的红玫瑰,黄玫瑰,向人们昭示他们的爱情,炫耀他们的爱情。
如今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注重的是浪漫,是情趣。讲究实在,讲究实惠,让人觉得老土,出土文物。
也是,年轻人谈恋爱,饭馆,酒店都不去了,没有情趣,没有气氛。
浪漫的氛围,奢华的空间,暧昧的音乐,飘忽的烛光,迷离的眼神,那才有味道,有韵味。
晶亮的不锈钢勺子敲击精致的咖啡具,细瓷的杯碟,发出清脆的声音,情人们以此来悦耳,以此来赏心,以此满足感觉,满足感情,至于杯中30元,50元,80元的咖啡味道如何,倒不是主要的了。
在下是一个读书人,一个喜欢舞文弄墨的人,也是一个贪恋咖啡的人,但我极少进咖啡馆喝咖啡,觉得太奢侈了,太贵了,消费不起。要喝咖啡,多是速溶的,间或自己煮一次,都觉得太做作了。
但自己煮咖啡,还是很实在,很实惠的。
咖啡壶放妥,滤纸放好,搁两勺上好的咖啡末,注入适量的清水,稍等片刻,咖啡壶便沸腾起来,沸水喷涌而出,咖啡的浓香飘散出来,只吸一口浓香,咖啡没有喝到嘴里,人已经醉了。那才实在,实惠,而且惬意。
不去咖啡馆喝咖啡,只在家里煮咖啡,或者冲一杯速溶的咖啡,大约是不能让人知道自己爱喝咖啡,让人知道自己多有情趣,于是,有情趣的人都要到咖啡馆去喝咖啡,去喝情调,喝情趣。
也许是一样的道理,情人节,人们要手举红玫瑰,红玫瑰,以此说明自己有爱情。
终归是洋人的节日,所以,不知道中国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古训,如果皮都没有了,都不存在了,毛还长在哪儿呢?内容,内在都没有了,形式,外表要依附在什么地方呢?
因为不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所以有不少的家庭生活在没有爱情的日子里,所以有不少的男人,女人身在曹营心在汉,忙忙碌碌要过情人节。
我们没有过情人节,情人节里我们手里也没有玫瑰,但心里有浓浓的爱意,但这是别人看不出来的。
所以,我们是老土,出土文物。
老土好,人接点地气,实在,实诚,踏实,稳当。 |
|
返页首 |
|
|
|
|
老小 童生
注册时间: 2010-01-22 帖子: 89 来自: 中国大陆 老小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10-01-24 13:27:05 发表主题: |
|
|
花香弥满的日子
小城里的冬青树开花了,空气里弥满着一种苦香。我走在街上,习惯性地抽抽鼻子,深深吸一口气,去品味那似曾相识的花香。
我们乡下,是极少有冬青的。冬青,是一种较为稀有的树种,尤其是在北方,那多是城市园林部门从南方引进的。乡下没有冬青,可是有许多城里没有,不少城里人也说不上名字的树,平常的有枣树、杏树、桃树、核桃树,稀少的有苦楝、椿树、楮树、桑树等等。
五月的时节,桃子杏是早就成熟了的,可枣树、苦楝等等,却刚刚开花。枣花的甘甜,苦楝的苦香,使平淡无奇的乡村一下子成了一个芬芳的世界。
乡人们清晨都出工干活去,离开村子时,气温尚低,有冷嗖嗖的感觉,空气里的花香也是凉的,吸进五脏六腑,那个清爽,受用哟,让人真感觉神仙也不过如此的味道。
八、九点,甚至更晚一点,太阳都有一竿了,大家才陆续从田里回村子吃早饭。
吃饭,照例是稀饭碗里搁上一撮老咸菜,手心里夹一个玉米面或者地瓜面的馍馍。小麦白面馍馍,过去是少有的。右手一双竹筷,走一步,吸溜一口,一步一步走到村口的大树下,路边蹲着,大家张家长、李家短,天南海北地唠着,扯着,那种兴致,那种忘情,如今的城里人,吃山珍海味都绝难体味的出。
孩子们是最快活的。草草吃了饭,便开始打闹、嬉戏。花开的日子,自然注意力也在花上。几个淘气的孩子,爬上苦楝树,摘一把淡紫色小花瓣的苦楝花,在小家伙中间炫耀,间或分给这个一小把,分给那个一小把,于是,村子里满是手执紫花的孩子。
枣花,是不允许摘,也舍不得摘的。枣花要结枣子,枣子可是乡下宝贵的物什儿。
大人们看着孩子手执苦楝花四处玩耍、奔跑,嗅嗅空气里的香味,不经意地说:端午儿快到了吧?
我们那儿,称端午节为端午儿。乡人什么都喜欢儿化,仿佛那样更亲切。
天天盼着过节的孩子,马上递过话儿:还有三天哪。
不!还有两天。有人不服气,马上反驳。
三天!
两天!
两人便争执起来,而且无休无止。
好,好,别吵。你说说,怎么个三天法儿?你说说,怎么个两天法儿?
法儿,是道理的意思。
今天初三,初三、初四、初五,不是三天?
好,好,是三天!
两天!那个孩子还是不服气了。
好,你说,怎么个两天法儿?
今天是初三,初三、初四,后天就是端午儿,不是两天?
是,是,是两天。你们俩儿都没错,让你大你娘给你们包棕子,吃鸡蛋!
乡人习惯,让孩子称父辈中的老大为伯,老二为爹,老三为大,老四为叔。但最亲切的,都称大。
噢,包棕子,吃鸡蛋啰!――
孩子们高兴地散开了。其实,两天、三天,对他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端午节有好吃的,可以打牙祭。谁又不愿意好事快点来呢!
要过端午节了,妈妈和姐姐们便提前忙起来,准备五彩的丝线,还要缝制香囊。香囊里内括有朱砂、雄黄、香附子等香药,挂在脖子上,全身都香喷喷儿的。
端午节的早上,大家在手腕儿、脚腕儿、脖子系上五彩丝线,挂上形形色色、玲珑可爱的香囊,然后看谁的丝线鲜艳、奇特,谁的香囊精巧、别致。受人称赞、夸耀的,妈妈和姐姐在人后也感觉有十二分的自在骄傲。
端午的头天下午,孩子们四处去采苦艾、黄蒿、楝花、枣花、桃叶、核桃叶等等。按家乡风俗,须采够五种花叶,晚上浸泡在当院的清水盆儿里,说是月宫里玉兔捣了一年包医百病的仙药,嫦娥姑娘让在端午节的前夜撒下来了。
于是,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摆满了大盆儿、小盆儿,清水里浸泡着各式各样的花叶。
端午节清早,趁太阳还没出来,将盆里的水一一分好,一家人痛痛快快儿洗个脸。那水香哟,凉哟。后来读书,觉沁人心脾,就是这种感觉。
大家都以为那清香,就是月宫里嫦娥姑娘命玉兔撒下的仙药。孰不知,那香味不过就来自那苦艾、楝花、枣花和核桃叶。
洗罢脸,妇女和未成年的孩子还要到村边的河里去洗浴。
仙药既然撒在了院子的水盆中,那么小河里的仙药,就更多了。
去河里洗浴一下,一样可以包医百病,百虫不侵的。
成年的男人是不去的。一来表示自己身体好,百病不生,二来田里的农活耽误不得。妇女、孩子歇一早上就歇一早上吧,也不指靠他们。
早晨,清凉的河水里到处是妇人,是孩子,说啊,笑啊,打啊,闹啊,如鼎沸了一般。
大家洗完,不忘了提一桶清水,给年迈体弱,腿脚不便的奶奶和爷爷捎回去,让他们也用撒了仙药的河水洗浴一下,祛除百病,长命百岁。
但这水,从河里舀出来,便不能落地儿,要一口气儿提回家,中间是不能放在地上歇息的。一家兄弟姊妹几个,你拎一段,我提一节,提到家里,顾不得气喘吁吁,忙着招呼奶奶爷爷,赶紧洗浴,要不然,太阳出来了,可就不灵验了。
家里有一个或几个小子,这水很轻松很快捷就掂回来了,家里若都是姑娘呢,叽叽喳喳,大呼小叫,也不一定一口气掂回家,中途停了,或者倾了,只得又折返回去,但那就更难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是后来才学到的。
看一家娘儿几个实在掂不动了,小子多的妈妈便对自己其中一个孩子说:去,帮你婶子把水掂回去!
被选定的孩子便满脸绯红,不好意思地过去了。
旁边几个小子便起哄,便“噢――”地叫起来。
也许三年五年之后,这小子便成了别人家的女婿、半个儿了。
一家人折腾完毕了,消停了,父亲也从田地回来了,便端上烙油饼,煮鸡蛋,大蒜,开始一年难得的一顿上好早餐。
早餐之后,母亲端过雄黄酒,每人喝一小口,然后在孩子的额上、鼻孔、耳朵、肚脐等处再涂一涂,黄黄的一片,酷似鬼故事的精灵。
于是,端午儿过后,满村里都是扎五彩丝线,挂香囊,额上,鼻孔,耳朵金黄的小精灵。
村子便成了一个奇神、快乐的神话世界。 |
|
返页首 |
|
|
|
|
老小 童生
注册时间: 2010-01-22 帖子: 89 来自: 中国大陆 老小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10-01-24 13:29:39 发表主题: |
|
|
欢乐交响
进入腊月,就好像已经进入春节这一欢乐交响的预告期。年味慢慢地漫上来,人们日益强烈地意识到“年”正一步步地走来,欢乐交响演出的日子也一步步地走来。
街上的各种摊贩多了,幌招稠了,人挤了,笑声也格外脆了。半空里,偶尔一两声爆竹声,那些随风飘散的幽微的火药香,让人们分明感觉到春节的气氛渐渐浓了。人们一天天地忙碌,忙着卖东西赚大钱、买东西办年货,给一家老小置办过年的新衣新帽、吃喝饮食。
民谣早已把腊月的日程表定下来了:
二十三,过小年儿;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贴花花;
二十九,去打酒;
三十儿,捏鼻儿(包饺子);
大年初一儿,撅着屁股作揖儿;
……
还有:
年到年到,
糕糖祭灶;
姑娘要花儿,
小孩儿要炮;
老头儿要顶新毡帽,
老太太要块大粘糕。
节前的事要一件一件去办,少了那一件也让过年显得缺了些什么似的。那大红的春联、灯笼,就如春节这欢乐交响喜庆的海报;男女老少忙着去理发、清面、洗澡,又让人想起粉墨登场、隆重开幕;而零零星星炸响的鞭炮,就如大交响开场前的调弦试音。
当一切都准备停当,一场大戏、一场交响就要开始了。
人们忙碌呀,准备呀,不到年三十儿,好像一切东西都没有准备停当。即使年三十儿了,不少的地方,仍然有三十儿赶半个集的习惯。年三十儿了,上午仍要再逛一次街,再赶一次集,上集镇去买一些零碎的东西。看太阳快过午了,这才回家,准备消消停停过大年。
吃过年三十儿的午饭,家家户户便开始剁饺子馅,准备年夜饭。叮叮当当的刀与砧板的撞击声响起来,就如春节欢乐交响的序曲响起来。
多少年了,与家人一起准备饺子馅,手执利刃将葱、姜、大料与萝卜、白菜、韭菜、大肉一起剁、拌、调。剁到高兴处,双手执刀,将单调的剁菜的声响,变成了锣鼓的欢快的节奏,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一首欢乐的交响真真切切地演奏起来,欢乐吉祥的气氛充盈整个家庭,充盈整个天地。
一阵忙碌,下酒的小菜儿、年夜饭的饺子准备停当,一家人稍稍歇息下来,交响由序曲转入慢板,大家一一落座,斟上红酒、白酒,还有啤酒,热腾腾的水饺也煮好端上来了。一家人高高兴兴、欢欢乐乐地吃着年夜饭,等着央视春节晚会的开始。
年夜饭后,一家人收拾起碗筷,擦拭好桌子,把椅子一一摆正,一忽儿功夫,将初一的饺子也包好了,大家重又坐下来,乐呵呵地看央视春节晚会一个节目一个节目地上演。
当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这欢乐交响便进入了****,慢板转为快板,鞭炮齐鸣,焰火迸发,整个世界到处是震耳欲聋的鞭炮爆炸声,让人眼花缭乱的七彩焰火,人们笑啊,叫啊,指点着,跳跃着,所有的烦恼、压抑、忙碌、劳累一扫而光,代之以全身心的放松、全身心的愉悦,新的一年到来了,新的日子开始了。
之后,大家仍然看晚会的节目,看各种歌舞戏曲表演,说笑、唠家常,放鞭炮、燃焰花,在欢声笑语里等待天明。
天尚未明,人们便走出家门,一家挨着一家去拜年,见人便道“恭喜发财”,然后是走亲戚、串朋友,这欢乐的交响又进入了如歌的行板。
不到农历二月二,这欢乐交响是不会到尽头的,是不会落幕的。到了农历二月二,舞罢了狮子、耍完了龙灯,这欢乐交响才算落下了大幕。
一曲欢乐交响的大幕落下来了。
人们又在积聚力量,酝酿情绪,准备另一年,另一曲欢乐的交响! |
|
返页首 |
|
|
|
|
老小 童生
注册时间: 2010-01-22 帖子: 89 来自: 中国大陆 老小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10-01-24 13:35:58 发表主题: |
|
|
真水无香--为情人节而作
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泥,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老子说:上善如水。
张源说:真水无香。
各位看官对贾宝玉、对老子大约都是了解,都是知道的。贾宝玉可是《红楼梦》中,甚至是天下的第一情种;而老子,那位骑青牛出函谷关的智者,给关令尹喜,也给后人留下五千言的《道德经》,可是与《论语》、《孟子》等等一起,滋养了五千年的文化、文明。
至于张源,可能大多数看官就不甚了了了。
张源不出名。
但“真水无香”可是非常有名。文人、隐者,莫不说这话说得好,莫不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这“真水无香”,认为那是人生的至境。
张源,字伯渊,号樵海山人,包山(即洞庭西山,在今江苏震泽县)人。“隐于山谷间,无所事事,日习诵诸子百家言。每博览之暇,汲泉煮茗,以 自愉快。无间寒暑,历三十年疲精殚思,不究茶之指归不已。故所著《茶经》,得茶中三味。”(《茶录"且引》)
就是这个著述《茶录》,“得茶中三味”的张源老先生在《茶录" 品泉》中有言:“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曷窥其体。”
茶与水关系密切可见一斑。
而明代熊明遇《罗芥茶记》云:“烹茶,水之功居大”,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八分耳!”二者讲的一个道理,用好水泡较次的茶,茶性会借水而充分显现出来,变为好茶;反之,用较次的水泡上好的茶,茶也会因水之平淡而平淡了。
读如此的论述,我突然感觉,贾宝玉水与泥之喻要远远逊于水及茶之论了。
我们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
一个伟大的女人!到底什么样的女人才算是一个伟大的女人?
一个水样的女人,一个真水无香的女人,一个使茶性尽性挥发、极致展现的女人才是伟大的女人。
说到女人,说到水,说到真水无香,让人不由得想到令时下女人钟爱的香水。但哲人说过:每一种香水都是一个阴谋。想想看,香水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所以,一个钟爱香水的女人决不会是一个伟大的女性;一个热衷张扬、万事高调的女人也决不会是一个成功的女性。
老子《道德经》中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乐意滋养万物但从不与万物相争,心甘情愿,理所应当似的停留在众人不愿意停留的低下之地,正因如此,水之本性才接近于“道”。
我们很难想象水变化而为时时向高处漫溢,处处发芬芳之味后,我们的生活会成为什么样子。正是清净致远、滋养万物、纤尘不染、清澈明净的真水才使我们的世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趣味。
如今,西风东渐,洋俗日盛。过了平安夜,要度圣诞节;传统的春节冷了,西洋的情人节热了。少男少女一个个都跃跃欲试,而中男中女好像也不甘寂寞,玫瑰、香水、领带、卡片充斥这个世界,恨不得一下子把自己也打包了送人,社会一下子不平静起来。
但繁华过后是极度的孤寂,一颗躁动的心需要平静去抚慰,而不是以热情点燃热情,以冲动引发冲动,以躁动平息躁动。
真水无香。
平淡是真。
女人只有体会水性之三味,才会对男人充满似水的柔情,让男人尽情挥发出十分的“茶性”;而男人们也只有明白了真水无香,才会给女人如梦的佳期,在岁月的流逝中点点滴滴都真切,水滴石穿皆真情。 |
|
返页首 |
|
|
|
|
老小 童生
注册时间: 2010-01-22 帖子: 89 来自: 中国大陆 老小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10-01-24 13:43:30 发表主题: |
|
|
提篮春光看妈妈
总结妈妈的一生,是甜而短的两头,苦但也不长的中间。
妈妈的一生,从秋天开始,迅速进入冷酷的寒冬,而暖春就要来了,她却匆匆去了。
她走得不甘,我们也不愿。
妈妈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
地主,似乎是一个文物一样的词语了,如今的媒体,地主的出现频率远没有过去那么高了,也没有过去那么可怕了。
妈妈出生不久,全国就解放了,地主的家庭生活也随之中断。
但是,地主出身的屈辱,却像刀刻火烙一样铭刻在妈妈身上。
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地富反坏右,地主、富农、反革命、右派,在当时的中国,那可是较金庸笔下的“四大恶人”都更为可恶的人物。人们的眼里,地富反坏右,就如麻风病人一样,没有人亲近你,没有人相信你,人人可以侮辱你,人人可以唾骂你。
出身地富反坏右,即让你是英俊的小伙子,漂亮的大姑娘,一样没有人与你亲近,更不要说恋爱结婚了。那个年月,地富反坏右,就如同下人,如同奴隶。
下人的孩子,只能和下人的孩子恋爱。奴隶的子女,只能和奴隶的子女结婚。
如今的世界,都在强调强强联合。就是过去,大家心里也一样明白,弱者结合在一起,只能是更弱,只能是更为下贱,更为被人欺负。
所以,许许多多地富反坏右出身的孩子,任凭终身不嫁,终身不娶,也不愿与自己屈辱的同类结合,以避免自己更为悲惨的处境,同时,也为了避免自己后代过上悲惨的生活。
妈妈不得已,与爸爸结了婚。
尽管爸爸一样出身地主,但在一家商店上班,好歹算一位公职人员。
公职人员,就意味着他更多的时间要在自己的单位呆着,家里的活计是很少顾及得上了。妈妈只好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艰难度日。
恶劣的环境,繁重的劳动,精神的压力,妈妈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在我懂事的时候,妈妈给我说,她浑身疼痛。
但就是这样,妈妈一样坚持和别人一起劳动。站不起来,妈妈就跪在地上锄地,一锄一锄地耕耘,一寸一寸地前行。
劳作间隙,妈妈一个人再艰难地步行十几里,去看中医,买中药。然后,几块石头,把药锅架起来,煎煮。
晴天还好,一到阴雨天,柴草都被雨淋湿,燃烧不起来。妈妈就爬在地上,一遍遍地吹,浓烟冒出来,炭灰飞出来,妈妈的脸被玷污了,泪被熏出来了。
妈妈摸着眼睛,不知道是在摸烟熏的眼泪,还是摸伤心的眼泪。
那时候,就是妈妈生命中的漫漫寒冬。
无论再难,再为艰辛,妈妈都没有丧失信心,丧失对春天的希望。在她的内心,有一个任谁都摸不灭的信念:生活一定会好起来,孩子一定会出息起来。
我被妈妈的行动所感染:我是妈妈生命的延续,我也是妈妈信念的延续。
艰难的岁月里,我尽力帮妈妈去劳作。劳作之余,从没有忘了读书。
当我大学就要毕业的时候,妈妈的病加重了。
我和哥哥、姐姐,拖着板车,带妈妈到县里、市里的大小医院去看病,祈求医生能救治我们的妈妈。
但是,面对妈妈的病痛,医生也回天乏术,无力回春。
妈妈临走,喃喃地说:三儿大学没有毕业,我不能走……
妈妈去世已有20年了。
妈妈去世的20年里,我只要是能离得开,我就一定要在清明节的那一天,去看妈妈,去给妈妈扫墓。
今年的清明节,我又回去了。
我和媳妇一起跪在妈妈的坟前,说:妈妈,我又来看你了!
我把带去的祭品一样一样地拿出来,摆放在妈妈的坟前:妈妈,我带来的不是祭品,我带来的是整个的春天,献给你缺少温暖的生命!
提篮春光看妈妈。
春光里,是我终生难忘的疼,是终生难忘的思念。 |
|
返页首 |
|
|
|
|
老小 童生
注册时间: 2010-01-22 帖子: 89 来自: 中国大陆 老小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10-01-24 13:45:15 发表主题: |
|
|
非关风月--为七夕而作
七夕,已经过去有些日子了。但我还是想写点什么,因为心目中的七夕太美好了。它就是梦,就是童话。从童年到成年,奶奶、妈妈嘴里的童话,诗人笔下的诗词,银河、牛郎、织女,还有鹊桥,在脑海里组成美妙的图景,给人莫名的兴奋与慰藉。
现在,人们非要说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不知为何要把中国的七夕与西方的情人节联系起来,就如中国的月亮不如西方的月亮圆似的,好像中国的节日不是节日,非要攀上西方的节日才算节日。中国的七夕,就是中国的七夕;西方的情人节,就是西方的情人节。二者之间,并无任何牵连,一如泾渭,清浊分明。
中国的七夕是美的、纯的,内敛的。
在记忆中,有关七夕的诗词最著名的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还有杜牧的《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以后,又读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超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开始,对词的意思并不太懂,只是觉得很好,很妙。至于好在哪里,妙在何处,都说不上来,解不开去。长大后,再读《鹊桥仙》,仔细品味,方明白词中无一不含真情,无一不透蜜意。描景时,物有人情;写情时,情真意切。相聚就相聚得亲密无间,分别就分别得潇洒旷达。秦观笔下,爱是那么真,情是那么切,男女之间是那么纯洁,相爱之情是那么旷达: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只要真情在,不必贪恋片刻的欢愉,只贵两相知的情怀。
再后来,是读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渺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
请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浪漫主义的诗人郭沫若联想自然,想像丰富,在诗中为我们勾画出美妙的意境。诗人由明亮的街灯联想到无数的明星,又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灯。既然天上有街灯,必然就有街市,所以诗人想像天上的街市美丽无比,街市上的物品是人间没有的珍奇。诗人的目光集中到了天河,看到天河,又想到了牛郎织女怎样过着自由自在的美好生活。作者从人间写到天上,创造出了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意境,抒发了自己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之情。
这就是七夕,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七夕。七夕又叫乞巧节,是中国女性乞爱(乞求爱情)、乞美(乞求美丽)、乞巧(乞求智慧)、乞子(乞求生子)、乞年(乞求丰收)的日子。七夕,是纯洁的日子;七夕,是情真意切的日子。除此之外,笔者没有发现其他的含意包容在这日子里面。
然而,如今世道变了,理念变了,七夕,俨然成了类似于西方情人节的节日了。
公历2月14日这一天的情人节,不知道在欧美的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变故,爱神丘比特为什么在这一天要光临人间,已经把少男少女和已经不是少男少女的人们惹得个个心神不宁,焦躁不安,似乎没有必要再把中国的七夕改造成情人节,再让中国人也来神不守舍,失魂落魄。而且,在情人节这一天,要相会,要相爱的,并非我们中国传统意义的夫妻。
情人节,情人之间有送花的,送巧克力的,还有送金戒指、华屋别墅、金钱的。但在这背后,送真情的又有几人,只有天知道,只有送的人自己知道。这情人,不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夫妻,而是泛情的,是无法明确定义的,或者是无法言说的。
所以,西方的情人节是骚动的,是开放的。
如今,情人节,还有平时的日子,情人之间,已不再满足于“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的田园生活,已不再信守“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专一爱情,而是“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观念,在年轻人心目中,已过时了,落伍了。情人节,流行的是物欲,是性欲,是商人心目中的商机,是促销,是派对,是旅游,是篝火,是……除此之外,留下的真情,少之又少,让人觉得可怜。
中国的七夕,不关风月。还是不要将二者混为一谈,让情人节为情人节,七夕为七夕,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吧! |
|
返页首 |
|
|
|
|
William Zhou周道模 探花
注册时间: 2007-06-10 帖子: 3950 来自: 中国四川广汉 William Zhou周道模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10-01-24 18:25:46 发表主题: |
|
|
欢迎新文友“老小”君!先读了第一篇,历史、文化、知识性散文,可于近期给报纸副刊发表。
建议单篇挂出,现在人们都怕“长”,时间紧张故。 _________________ 诗歌是灵魂的歌唱.
周道模 |
|
返页首 |
|
|
|
|
老小 童生
注册时间: 2010-01-22 帖子: 89 来自: 中国大陆 老小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10-01-24 21:02:53 发表主题: |
|
|
周先生,谢谢回复、评价。
之所以用链接的连续方式将文章挂出,是恳切地希望各位高手、大家,对在下的习作有一个总体的印象,有一个全面的评价。
接受先生的建议,以后会单篇挂出。 |
|
返页首 |
|
|
|
|
William Zhou周道模 探花
注册时间: 2007-06-10 帖子: 3950 来自: 中国四川广汉 William Zhou周道模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10-01-25 04:56:17 发表主题: |
|
|
看了第二篇,生活味浓,都是当地报刊这段时间需要的稿件。 _________________ 诗歌是灵魂的歌唱.
周道模 |
|
返页首 |
|
|
|
|
老小 童生
注册时间: 2010-01-22 帖子: 89 来自: 中国大陆 老小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10-02-07 08:00:02 发表主题: |
|
|
心暖花开
如今过年,人们是衣食无虞,所以饮食吃喝之外,便追求节日气氛,追求精神享受,要求喜庆,要求高雅,字画、花卉自然便成了如今春节必备的物什之一。
春节将至,一朋友送家一盆牡丹,说是用保温车从山东荷泽运来的。也是!料峭寒冬,北风凛冽,人行至户外,尚觉脸上如刀割一般,那些娇嫩的花卉,无论如何是经不住长途跋涉,旷野寒风冷冻的,乘保温车来,是情理之中的事。乘保温车来,可以让人想得通,但转念一想这是牡丹啊,可不是别的什么花,这是当年则天武皇帝发了“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的圣旨也没有开的“抗旨”牡丹;是遭了焚烧也没有开,被贬至洛阳的牡丹啊,现如今,它怎么就在春节的当儿开了呢?
回到家中,看那果真如炙烧过、枯柴一样的枝梗上长着嫩绿的新枝,每个枝头都结一个饱满的花苞,估摸那长势,除夕、初一一定是要开的。
于是心中大喜,于是乘着兴致,去数那花苞,一数,十朵!
不!还有一朵。孩子叫起来。
可真。一只饱满的花苞就藏在繁茂的枝叶下面,十一朵!十全十美之外尚有一好,尚有一美!
真真是新年讨了好口彩,新年添了大吉利。
激动也激动了,惊喜也惊喜了,慢慢地平静了心绪,想牡丹它怎么就能在节日期间开了呢?过去可是“抗旨”不开,即使遭了火焚也未开的!
百思不得其解!
但好象也未必不能得其解。
想牡丹是乘保温车来的。想牡丹来之前是住在玻璃房子,住在温室里的,身子暖了,心里热了,正因如此,牡丹才会在春节,在依旧料峭,依旧凛冽的寒冬里,绽开它雍容的华贵,展现它惊人的娇艳。
华贵之外,娇艳之外,还有一股幽香,漫过茶几,飘过门厅,涌入书房,滑过图书,滑过字画,抚摸我住室里每一个物什,每一件杂物,让那些寒伧、鄙俗、丑陋之物仿佛一下子也高贵了许多,高雅了许多,让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都经过了一次洗礼,一次熏陶。
我沉浸在对牡丹的遐想里,我沉迷于对花工的崇敬里。
是花工们的细心呵护,精心侍弄,牡丹才得以在冬日开放。
过去何不如此呢?
“强按牛头不喝水!”不知为何,我的脑子里突然冒出这样一句不登大雅之堂,与高雅、出俗,雍容华贵的牡丹绝不相称的话来。
尽管一高雅,一粗俗;一鄙陋,一华贵,但绝不是“风马牛不相及”,仔细想想,二者还是有一定关系,有些许道理。
当年,则天武皇帝,脑子一热,兴致一发,便下旨要牡丹与腊梅等百花一道开放,想来确实没有什么道理的。
士为知已者死!
士人为了知己,视死如归,笑对死神,其原因,其动力是有了知己。有人知之,信之,得到了尊重,得到了理解,所以如此。一个士人,得不到尊重,得不到理解,不要说慷慨赴死了,即使一个笑脸也是难露的,一个弯腰也是难折的。
而娇贵、雍容的牡丹,生于冰天雪地之上,长于料峭寒风之中,要在春节开放,即使在今天也是万万不能的。今天,牡丹之所以开放,一样是遇到了知己,受到了知遇之恩,享受了尊重之礼,是热了身,也暖了心,于是,士为知己者死,诚心诚意,义无反顾地惊人开放一次,又会如何呢?
牡丹,就这样开放了。
我们,就这样惊艳了。
牡丹如此。
世间何事何物不如此呢? |
|
返页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