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自动   忘密 注册注册
博客群博客群    博客新闻博客新闻   常见问题与解答常见问题与解答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照相簿照相簿 
 树型主题—淡雅
北美枫 首页 -> 散文游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节日情思--一组关于节日的随笔
老小
童生


注册时间: 2010-01-22
帖子: 89
来自: 中国大陆
老小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0-01-24 13:16:32    发表主题: 节日情思--一组关于节日的随笔 引用并回复

春联火红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春节,大约中国人,都是要贴春联的。

鲜艳的春联在家家户户的大门口一贴,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一片温暖,一片吉祥。

春联,作为汉语文学独特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五代十国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每逢过年,民间就有在大门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是用相传有辟邪作用的桃木制作的木板,上面分别雕刻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以躯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千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书写了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

后蜀之主孟昶有“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据说是历史最早的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的习俗已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有《元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当时悬挂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

由于春联从桃符演化而来,所以人们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朱元璋大约为了掩饰自己的胸无点墨,显示自己的文雅与学问,在民间大力提倡悬挂春联。传说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这户人家。朱皇帝的对联贴切、幽默,大气里面透着一股杀气。倒是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写诗,大宋填词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但是,过去的春联都是手写的,是文人雅士在节前挥毫泼墨,尽情挥洒的。或古拙,或娟秀;或端庄,或飘逸,字里行间,透着雅致,透着浓浓的书卷气。那时的春联,与情与景也是紧密关联,丝丝入扣的,有才气,见性情。如理发店,“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医药店,“但愿世间无人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纸店,“价为三都贵,名因十样新”;酒店,“铁汉三杯脚软,金刚一盏摇头”……不知何时,我们的印刷技术发达了,手书的对联改为清一色的印刷体了,才情兼具的对联摇身一变,雷同、呆板、乏味了。

每逢过年,在下都是要贴春联的。但对于统一印刷的春联颇为生厌。节前,每每请要好的书友,给在下书写一幅自己拟定的春联。龙飞凤舞,纸墨生香,看着都惬意,看着都心醉。

今年,为学校南北大门拟写了“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点石成金,教书有方”,“倾心血,沃栋梁,桃李天下;严要求,细琢磨,春风人间”的春联,大家异口同声,不住赞叹。

学校的春联有了,家里也得有啊!

因平时发文署名“老小”,家中除了图书,别无长物,平日读书、写作,不喜打牌游戏,尽管旁人不解,亦乐在其中,总觉是一条正道,一条长路,所以借当年解缙解学士“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到“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再到“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拟下“陋室藏长书,老小蕴远思”的春联,再加横批“诗书传家”,豪气与喜气,墨香与书香,从字里行间洋溢出来,不绝如缕。

大红的春联一贴,蓬荜生辉,春光无限。

新年又是好日子,来年又有好收成。

过年喽――!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老小
童生


注册时间: 2010-01-22
帖子: 89
来自: 中国大陆
老小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0-01-24 13:19:31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年味儿



进入腊月,春节一天天的近了,人们就说,年味儿是越来越浓了!

年味儿越来越浓了?

可这越来越浓的年味儿,到底是什么味道,好像没有谁能说得清楚。

穷酸的读书人,有刨根问底,溯本求源的毛病,在越来越浓的年味儿里,品味,咂摸,要把这年味儿辨别清楚,表达明白。

我循着那年味儿,穿街走巷,进饭店,逛商场,书报里查,网络里找,看那年味儿到底是什么味儿,看那年味儿到底什么样。

忙活了一个冬天,忙活了一个腊月,看了不少,听了不少,吃了不少,喝了也不少,但是,年味儿到底如何,似乎找到了,找准了,又似乎没有找到,没有找准。但我到底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吃了什么,喝了什么,不妨说说,你也不妨看看,听听,琢磨一下,看这是否是年味儿。

在我觉得,年味儿,是火红热烈的颜色。

进入腊月,就开始要过年了,要做过年的准备了,要给家人准备新衣,新帽;要给家人准备好吃,好喝;要给家里准备对联,门神,年画……要准备的太多了。可怎么准备?准备是要钱的呀!于是,家家户户都在琢磨,负责任的家长都在琢磨,怎么赚些钱来,一家人好过年哪。

赚钱,就要有市场,就要有商品,就要有交换,有交易,整个街面便活跃起来,热闹起来。

屯子里有多余的米粮,拿出来,卖了,换些钱来;

菜地里有多余的青菜,采下来,卖了,换些钱来;

没有多余的米粮,没有多余的青菜,咱有力气,有手艺,出去帮人干活,出去贩卖手艺,一样可以赚钱,一样可以过年。

再不济,买些对联,买些年画,再卖给那些准备过年的人,也可以赚些钱的,一样可以过年。

这样,市场上,有买的,就有卖的,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红红火火,花花绿绿,好不热闹。赤橙黄绿青蓝紫,所有的色彩,所有的靓丽,都集中在节前的市场上了,这年味儿也给烘托出来,烘焙出来,越来越浓了。

在我觉得,年味儿,是鞭炮火药的歆香。

进入腊月,孩子们便急着要过年了。对于孩子,过年,意味着新衣,新帽,好吃的,好喝的,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可以玩了,可以疯了,四下里跑,整日理疯,而且有鞭炮放,有焰火看。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看看,孩子要鞭炮,是有传统的,有来头的。

依大人们看,鞭炮焰火,听听,看看,不就得了,还用得着自己亲自去放吗?要,就是要!自己亲自去点,去放,尽管内心有几分怯怯的,还是自己亲自去点,去放,那才过瘾,那才自豪,那才叫爽,那才有男人味儿。

所以,进入腊月,星星点点的鞭炮便响起来,一天天地稠起来,到了除夕夜,稠到爆豆子似的,分不出个儿,分不出响。

鞭炮炸开,火药幽微的歆香四散开来,人们嗅到鼻孔里,说不出的自在,说不出的舒坦。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喧哗”,平日管束严格的孩子,此时可以放肆一下,疯狂一下,做做鬼脸,说说笑话,点点鞭炮,放放焰火,火药的歆香浓到化不开了,年味儿也浓到极致了。

在我觉得,年味儿,是鸡鸭鱼肉的馋人。

“卖豆腐挣下几个钱,集上换回二斤面。拿回家来包饺子,欢欢喜喜过个年。”(《白毛女》唱词)

贫穷如杨白劳,过年的时候,也是要给孩子弄些好吃的来。

如今,人们富裕了,已经不再为吃喝发愁了,家家户户,大鱼大肉,全鸡全鸭。为了过一个痛快年,过一个富足年,早早的把鸡鸭杀了,猪肉羊肉买了,捣饬干净,拾掇好了,上锅煮上,那肉的香味便穿过锅盖,穿过门窗,飘散到大街小巷,让人忍不住的抽鼻子,一不小心,哈喇子都流出来了。

而真到煎炒烹炸,蒸焖涮汆,配上绿的青菜,红的辣椒,色香味形俱全,一道菜,一道菜,林林总总,陆续上桌,我们便不再酸溜溜,文绉绉的追究什么是年味儿了,筷子舞得如关公的偃月刀,眨眼之间,风扫残月,一桌子的饭菜光了,干净了,大家一个个打着饱嗝,大腹便便的离席,点支烟,喝杯茶,眯上眼慢慢地消食儿了。

在我觉得,年味儿,更是亲朋好友的温暖。

过年了,大街上的人们都多了几分和顺,多了几分客气,“您早”,“您好”,“您吃了”,“您发财”……亲朋好友之间,就甭说了。

就是人们心目中严厉,怪僻的慈禧,据说过年的时候,也是非常和气,慈善的。

百姓人家的“祭灶”,宫里也要过。而且慈禧很看重,偶尔还会和下人说个笑话,“糖果预备好后,我们立刻将这些东西摆在专为敬灶神而设的桌子上。太后扭身对大厨说:‘当心,灶神就要到天上报告一年中你偷了多少东西,马上就要降罚于你的’。”

服侍过慈禧太后的德龄公主在用英文写成的回忆录《我在慈禧身边的两年》(《Two years in the forbidden city》)里如是说。

一年里,家人,朋友,免不了磕磕碰碰,有些芥蒂,过年了,趁着喜庆,趁着高兴,几句话,一切都化解了,消散了,一家人其乐融融,亲密无间,多好啊。

桃花源里,不过如此。

在我觉得,这就是年味儿。

可能在年味儿里,我如一个贪吃,贪玩的孩子,一心惦住吃,一心惦住玩,把关键的漏掉了,疏忽了。

不过还好,我们还有来年,还有数不清的年要过,那个时候,我们再仔细体味那醉人的,那让人回味的年味儿吧。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老小
童生


注册时间: 2010-01-22
帖子: 89
来自: 中国大陆
老小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0-01-24 13:21:25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朴实的情人节


忙碌了一年,学校在腊月二十二放假了。

按照传统,过了二十三小年儿,便和妻子一起忙活,打扫卫生,收拾家中的里里外外。

忙了两天,我说,我们出去转转,逛逛商场,买点过年的东西。



走在街上,发现不少的孩子,学生模样的孩子,手持红色的,黄色的玫瑰,追着一个个的路人:买朵花儿吧,买朵花儿吧!

起初,没有明白,转而才知道,今天是西方的情人节。

西风东渐。

如今,西方的节日,在国内盛行,比传统的节日都热闹,都红火。



一个孩子追过来:叔叔,买朵花儿吧!

我看看妻子:买一朵?

妻子说:不买!一朵10块钱呢。

我说:买一朵吧,我们也浪漫一下。

情人才需要浪漫,夫妻需要的是实在。妻子说。

我歉意地对那个孩子说:对不起,我们不买了。

孩子失望地走了。



孩子走后,我埋怨妻子:不就10块钱吗?

10块钱?10块钱可以买不少青菜,买不少东西呢!买一朵玫瑰,手里举着,就说明你有爱情?妻子没好气地说。

手里举着,就说明你有爱情?

是啊!爱情,不是一朵玫瑰就能够表达的。

尽管如此,街上许多的年轻人,还是手里举着鲜艳的红玫瑰,黄玫瑰,向人们昭示他们的爱情,炫耀他们的爱情。



如今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注重的是浪漫,是情趣。讲究实在,讲究实惠,让人觉得老土,出土文物。

也是,年轻人谈恋爱,饭馆,酒店都不去了,没有情趣,没有气氛。

浪漫的氛围,奢华的空间,暧昧的音乐,飘忽的烛光,迷离的眼神,那才有味道,有韵味。

晶亮的不锈钢勺子敲击精致的咖啡具,细瓷的杯碟,发出清脆的声音,情人们以此来悦耳,以此来赏心,以此满足感觉,满足感情,至于杯中30元,50元,80元的咖啡味道如何,倒不是主要的了。



在下是一个读书人,一个喜欢舞文弄墨的人,也是一个贪恋咖啡的人,但我极少进咖啡馆喝咖啡,觉得太奢侈了,太贵了,消费不起。要喝咖啡,多是速溶的,间或自己煮一次,都觉得太做作了。

但自己煮咖啡,还是很实在,很实惠的。

咖啡壶放妥,滤纸放好,搁两勺上好的咖啡末,注入适量的清水,稍等片刻,咖啡壶便沸腾起来,沸水喷涌而出,咖啡的浓香飘散出来,只吸一口浓香,咖啡没有喝到嘴里,人已经醉了。那才实在,实惠,而且惬意。



不去咖啡馆喝咖啡,只在家里煮咖啡,或者冲一杯速溶的咖啡,大约是不能让人知道自己爱喝咖啡,让人知道自己多有情趣,于是,有情趣的人都要到咖啡馆去喝咖啡,去喝情调,喝情趣。

也许是一样的道理,情人节,人们要手举红玫瑰,红玫瑰,以此说明自己有爱情。



终归是洋人的节日,所以,不知道中国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古训,如果皮都没有了,都不存在了,毛还长在哪儿呢?内容,内在都没有了,形式,外表要依附在什么地方呢?

因为不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所以有不少的家庭生活在没有爱情的日子里,所以有不少的男人,女人身在曹营心在汉,忙忙碌碌要过情人节。



我们没有过情人节,情人节里我们手里也没有玫瑰,但心里有浓浓的爱意,但这是别人看不出来的。

所以,我们是老土,出土文物。

老土好,人接点地气,实在,实诚,踏实,稳当。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老小
童生


注册时间: 2010-01-22
帖子: 89
来自: 中国大陆
老小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0-01-24 13:27:05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花香弥满的日子



小城里的冬青树开花了,空气里弥满着一种苦香。我走在街上,习惯性地抽抽鼻子,深深吸一口气,去品味那似曾相识的花香。
我们乡下,是极少有冬青的。冬青,是一种较为稀有的树种,尤其是在北方,那多是城市园林部门从南方引进的。乡下没有冬青,可是有许多城里没有,不少城里人也说不上名字的树,平常的有枣树、杏树、桃树、核桃树,稀少的有苦楝、椿树、楮树、桑树等等。
五月的时节,桃子杏是早就成熟了的,可枣树、苦楝等等,却刚刚开花。枣花的甘甜,苦楝的苦香,使平淡无奇的乡村一下子成了一个芬芳的世界。
乡人们清晨都出工干活去,离开村子时,气温尚低,有冷嗖嗖的感觉,空气里的花香也是凉的,吸进五脏六腑,那个清爽,受用哟,让人真感觉神仙也不过如此的味道。
八、九点,甚至更晚一点,太阳都有一竿了,大家才陆续从田里回村子吃早饭。
吃饭,照例是稀饭碗里搁上一撮老咸菜,手心里夹一个玉米面或者地瓜面的馍馍。小麦白面馍馍,过去是少有的。右手一双竹筷,走一步,吸溜一口,一步一步走到村口的大树下,路边蹲着,大家张家长、李家短,天南海北地唠着,扯着,那种兴致,那种忘情,如今的城里人,吃山珍海味都绝难体味的出。
孩子们是最快活的。草草吃了饭,便开始打闹、嬉戏。花开的日子,自然注意力也在花上。几个淘气的孩子,爬上苦楝树,摘一把淡紫色小花瓣的苦楝花,在小家伙中间炫耀,间或分给这个一小把,分给那个一小把,于是,村子里满是手执紫花的孩子。
枣花,是不允许摘,也舍不得摘的。枣花要结枣子,枣子可是乡下宝贵的物什儿。
大人们看着孩子手执苦楝花四处玩耍、奔跑,嗅嗅空气里的香味,不经意地说:端午儿快到了吧?
我们那儿,称端午节为端午儿。乡人什么都喜欢儿化,仿佛那样更亲切。
天天盼着过节的孩子,马上递过话儿:还有三天哪。
不!还有两天。有人不服气,马上反驳。
三天!
两天!
两人便争执起来,而且无休无止。
好,好,别吵。你说说,怎么个三天法儿?你说说,怎么个两天法儿?
法儿,是道理的意思。
今天初三,初三、初四、初五,不是三天?
好,好,是三天!
两天!那个孩子还是不服气了。
好,你说,怎么个两天法儿?
今天是初三,初三、初四,后天就是端午儿,不是两天?
是,是,是两天。你们俩儿都没错,让你大你娘给你们包棕子,吃鸡蛋!
乡人习惯,让孩子称父辈中的老大为伯,老二为爹,老三为大,老四为叔。但最亲切的,都称大。
噢,包棕子,吃鸡蛋啰!――
孩子们高兴地散开了。其实,两天、三天,对他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端午节有好吃的,可以打牙祭。谁又不愿意好事快点来呢!
要过端午节了,妈妈和姐姐们便提前忙起来,准备五彩的丝线,还要缝制香囊。香囊里内括有朱砂、雄黄、香附子等香药,挂在脖子上,全身都香喷喷儿的。
端午节的早上,大家在手腕儿、脚腕儿、脖子系上五彩丝线,挂上形形色色、玲珑可爱的香囊,然后看谁的丝线鲜艳、奇特,谁的香囊精巧、别致。受人称赞、夸耀的,妈妈和姐姐在人后也感觉有十二分的自在骄傲。
端午的头天下午,孩子们四处去采苦艾、黄蒿、楝花、枣花、桃叶、核桃叶等等。按家乡风俗,须采够五种花叶,晚上浸泡在当院的清水盆儿里,说是月宫里玉兔捣了一年包医百病的仙药,嫦娥姑娘让在端午节的前夜撒下来了。
于是,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摆满了大盆儿、小盆儿,清水里浸泡着各式各样的花叶。
端午节清早,趁太阳还没出来,将盆里的水一一分好,一家人痛痛快快儿洗个脸。那水香哟,凉哟。后来读书,觉沁人心脾,就是这种感觉。
大家都以为那清香,就是月宫里嫦娥姑娘命玉兔撒下的仙药。孰不知,那香味不过就来自那苦艾、楝花、枣花和核桃叶。
洗罢脸,妇女和未成年的孩子还要到村边的河里去洗浴。
仙药既然撒在了院子的水盆中,那么小河里的仙药,就更多了。
去河里洗浴一下,一样可以包医百病,百虫不侵的。
成年的男人是不去的。一来表示自己身体好,百病不生,二来田里的农活耽误不得。妇女、孩子歇一早上就歇一早上吧,也不指靠他们。
早晨,清凉的河水里到处是妇人,是孩子,说啊,笑啊,打啊,闹啊,如鼎沸了一般。
大家洗完,不忘了提一桶清水,给年迈体弱,腿脚不便的奶奶和爷爷捎回去,让他们也用撒了仙药的河水洗浴一下,祛除百病,长命百岁。
但这水,从河里舀出来,便不能落地儿,要一口气儿提回家,中间是不能放在地上歇息的。一家兄弟姊妹几个,你拎一段,我提一节,提到家里,顾不得气喘吁吁,忙着招呼奶奶爷爷,赶紧洗浴,要不然,太阳出来了,可就不灵验了。
家里有一个或几个小子,这水很轻松很快捷就掂回来了,家里若都是姑娘呢,叽叽喳喳,大呼小叫,也不一定一口气掂回家,中途停了,或者倾了,只得又折返回去,但那就更难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是后来才学到的。
看一家娘儿几个实在掂不动了,小子多的妈妈便对自己其中一个孩子说:去,帮你婶子把水掂回去!
被选定的孩子便满脸绯红,不好意思地过去了。
旁边几个小子便起哄,便“噢――”地叫起来。
也许三年五年之后,这小子便成了别人家的女婿、半个儿了。
一家人折腾完毕了,消停了,父亲也从田地回来了,便端上烙油饼,煮鸡蛋,大蒜,开始一年难得的一顿上好早餐。
早餐之后,母亲端过雄黄酒,每人喝一小口,然后在孩子的额上、鼻孔、耳朵、肚脐等处再涂一涂,黄黄的一片,酷似鬼故事的精灵。
于是,端午儿过后,满村里都是扎五彩丝线,挂香囊,额上,鼻孔,耳朵金黄的小精灵。
村子便成了一个奇神、快乐的神话世界。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老小
童生


注册时间: 2010-01-22
帖子: 89
来自: 中国大陆
老小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0-01-24 13:29:39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欢乐交响



进入腊月,就好像已经进入春节这一欢乐交响的预告期。年味慢慢地漫上来,人们日益强烈地意识到“年”正一步步地走来,欢乐交响演出的日子也一步步地走来。
街上的各种摊贩多了,幌招稠了,人挤了,笑声也格外脆了。半空里,偶尔一两声爆竹声,那些随风飘散的幽微的火药香,让人们分明感觉到春节的气氛渐渐浓了。人们一天天地忙碌,忙着卖东西赚大钱、买东西办年货,给一家老小置办过年的新衣新帽、吃喝饮食。
民谣早已把腊月的日程表定下来了:
二十三,过小年儿;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贴花花;
二十九,去打酒;
三十儿,捏鼻儿(包饺子);
大年初一儿,撅着屁股作揖儿;
……
还有:
年到年到,
糕糖祭灶;
姑娘要花儿,
小孩儿要炮;
老头儿要顶新毡帽,
老太太要块大粘糕。
节前的事要一件一件去办,少了那一件也让过年显得缺了些什么似的。那大红的春联、灯笼,就如春节这欢乐交响喜庆的海报;男女老少忙着去理发、清面、洗澡,又让人想起粉墨登场、隆重开幕;而零零星星炸响的鞭炮,就如大交响开场前的调弦试音。
当一切都准备停当,一场大戏、一场交响就要开始了。
人们忙碌呀,准备呀,不到年三十儿,好像一切东西都没有准备停当。即使年三十儿了,不少的地方,仍然有三十儿赶半个集的习惯。年三十儿了,上午仍要再逛一次街,再赶一次集,上集镇去买一些零碎的东西。看太阳快过午了,这才回家,准备消消停停过大年。
吃过年三十儿的午饭,家家户户便开始剁饺子馅,准备年夜饭。叮叮当当的刀与砧板的撞击声响起来,就如春节欢乐交响的序曲响起来。
多少年了,与家人一起准备饺子馅,手执利刃将葱、姜、大料与萝卜、白菜、韭菜、大肉一起剁、拌、调。剁到高兴处,双手执刀,将单调的剁菜的声响,变成了锣鼓的欢快的节奏,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一首欢乐的交响真真切切地演奏起来,欢乐吉祥的气氛充盈整个家庭,充盈整个天地。
一阵忙碌,下酒的小菜儿、年夜饭的饺子准备停当,一家人稍稍歇息下来,交响由序曲转入慢板,大家一一落座,斟上红酒、白酒,还有啤酒,热腾腾的水饺也煮好端上来了。一家人高高兴兴、欢欢乐乐地吃着年夜饭,等着央视春节晚会的开始。
年夜饭后,一家人收拾起碗筷,擦拭好桌子,把椅子一一摆正,一忽儿功夫,将初一的饺子也包好了,大家重又坐下来,乐呵呵地看央视春节晚会一个节目一个节目地上演。
当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这欢乐交响便进入了****,慢板转为快板,鞭炮齐鸣,焰火迸发,整个世界到处是震耳欲聋的鞭炮爆炸声,让人眼花缭乱的七彩焰火,人们笑啊,叫啊,指点着,跳跃着,所有的烦恼、压抑、忙碌、劳累一扫而光,代之以全身心的放松、全身心的愉悦,新的一年到来了,新的日子开始了。
之后,大家仍然看晚会的节目,看各种歌舞戏曲表演,说笑、唠家常,放鞭炮、燃焰花,在欢声笑语里等待天明。
天尚未明,人们便走出家门,一家挨着一家去拜年,见人便道“恭喜发财”,然后是走亲戚、串朋友,这欢乐的交响又进入了如歌的行板。
不到农历二月二,这欢乐交响是不会到尽头的,是不会落幕的。到了农历二月二,舞罢了狮子、耍完了龙灯,这欢乐交响才算落下了大幕。
一曲欢乐交响的大幕落下来了。
人们又在积聚力量,酝酿情绪,准备另一年,另一曲欢乐的交响!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老小
童生


注册时间: 2010-01-22
帖子: 89
来自: 中国大陆
老小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0-01-24 13:35:58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真水无香--为情人节而作



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泥,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老子说:上善如水。

张源说:真水无香。

各位看官对贾宝玉、对老子大约都是了解,都是知道的。贾宝玉可是《红楼梦》中,甚至是天下的第一情种;而老子,那位骑青牛出函谷关的智者,给关令尹喜,也给后人留下五千言的《道德经》,可是与《论语》、《孟子》等等一起,滋养了五千年的文化、文明。

至于张源,可能大多数看官就不甚了了了。

张源不出名。

但“真水无香”可是非常有名。文人、隐者,莫不说这话说得好,莫不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这“真水无香”,认为那是人生的至境。

张源,字伯渊,号樵海山人,包山(即洞庭西山,在今江苏震泽县)人。“隐于山谷间,无所事事,日习诵诸子百家言。每博览之暇,汲泉煮茗,以 自愉快。无间寒暑,历三十年疲精殚思,不究茶之指归不已。故所著《茶经》,得茶中三味。”(《茶录"且引》)

就是这个著述《茶录》,“得茶中三味”的张源老先生在《茶录" 品泉》中有言:“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曷窥其体。”

茶与水关系密切可见一斑。

而明代熊明遇《罗芥茶记》云:“烹茶,水之功居大”,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八分耳!”二者讲的一个道理,用好水泡较次的茶,茶性会借水而充分显现出来,变为好茶;反之,用较次的水泡上好的茶,茶也会因水之平淡而平淡了。

读如此的论述,我突然感觉,贾宝玉水与泥之喻要远远逊于水及茶之论了。

我们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

一个伟大的女人!到底什么样的女人才算是一个伟大的女人?

一个水样的女人,一个真水无香的女人,一个使茶性尽性挥发、极致展现的女人才是伟大的女人。

说到女人,说到水,说到真水无香,让人不由得想到令时下女人钟爱的香水。但哲人说过:每一种香水都是一个阴谋。想想看,香水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所以,一个钟爱香水的女人决不会是一个伟大的女性;一个热衷张扬、万事高调的女人也决不会是一个成功的女性。

老子《道德经》中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乐意滋养万物但从不与万物相争,心甘情愿,理所应当似的停留在众人不愿意停留的低下之地,正因如此,水之本性才接近于“道”。

我们很难想象水变化而为时时向高处漫溢,处处发芬芳之味后,我们的生活会成为什么样子。正是清净致远、滋养万物、纤尘不染、清澈明净的真水才使我们的世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趣味。

如今,西风东渐,洋俗日盛。过了平安夜,要度圣诞节;传统的春节冷了,西洋的情人节热了。少男少女一个个都跃跃欲试,而中男中女好像也不甘寂寞,玫瑰、香水、领带、卡片充斥这个世界,恨不得一下子把自己也打包了送人,社会一下子不平静起来。

但繁华过后是极度的孤寂,一颗躁动的心需要平静去抚慰,而不是以热情点燃热情,以冲动引发冲动,以躁动平息躁动。

真水无香。

平淡是真。

女人只有体会水性之三味,才会对男人充满似水的柔情,让男人尽情挥发出十分的“茶性”;而男人们也只有明白了真水无香,才会给女人如梦的佳期,在岁月的流逝中点点滴滴都真切,水滴石穿皆真情。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老小
童生


注册时间: 2010-01-22
帖子: 89
来自: 中国大陆
老小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0-01-24 13:43:30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提篮春光看妈妈



总结妈妈的一生,是甜而短的两头,苦但也不长的中间。

妈妈的一生,从秋天开始,迅速进入冷酷的寒冬,而暖春就要来了,她却匆匆去了。

她走得不甘,我们也不愿。



妈妈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

地主,似乎是一个文物一样的词语了,如今的媒体,地主的出现频率远没有过去那么高了,也没有过去那么可怕了。

妈妈出生不久,全国就解放了,地主的家庭生活也随之中断。

但是,地主出身的屈辱,却像刀刻火烙一样铭刻在妈妈身上。

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地富反坏右,地主、富农、反革命、右派,在当时的中国,那可是较金庸笔下的“四大恶人”都更为可恶的人物。人们的眼里,地富反坏右,就如麻风病人一样,没有人亲近你,没有人相信你,人人可以侮辱你,人人可以唾骂你。

出身地富反坏右,即让你是英俊的小伙子,漂亮的大姑娘,一样没有人与你亲近,更不要说恋爱结婚了。那个年月,地富反坏右,就如同下人,如同奴隶。

下人的孩子,只能和下人的孩子恋爱。奴隶的子女,只能和奴隶的子女结婚。

如今的世界,都在强调强强联合。就是过去,大家心里也一样明白,弱者结合在一起,只能是更弱,只能是更为下贱,更为被人欺负。

所以,许许多多地富反坏右出身的孩子,任凭终身不嫁,终身不娶,也不愿与自己屈辱的同类结合,以避免自己更为悲惨的处境,同时,也为了避免自己后代过上悲惨的生活。

妈妈不得已,与爸爸结了婚。

尽管爸爸一样出身地主,但在一家商店上班,好歹算一位公职人员。

公职人员,就意味着他更多的时间要在自己的单位呆着,家里的活计是很少顾及得上了。妈妈只好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艰难度日。

恶劣的环境,繁重的劳动,精神的压力,妈妈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在我懂事的时候,妈妈给我说,她浑身疼痛。

但就是这样,妈妈一样坚持和别人一起劳动。站不起来,妈妈就跪在地上锄地,一锄一锄地耕耘,一寸一寸地前行。

劳作间隙,妈妈一个人再艰难地步行十几里,去看中医,买中药。然后,几块石头,把药锅架起来,煎煮。

晴天还好,一到阴雨天,柴草都被雨淋湿,燃烧不起来。妈妈就爬在地上,一遍遍地吹,浓烟冒出来,炭灰飞出来,妈妈的脸被玷污了,泪被熏出来了。

妈妈摸着眼睛,不知道是在摸烟熏的眼泪,还是摸伤心的眼泪。

那时候,就是妈妈生命中的漫漫寒冬。

无论再难,再为艰辛,妈妈都没有丧失信心,丧失对春天的希望。在她的内心,有一个任谁都摸不灭的信念:生活一定会好起来,孩子一定会出息起来。

我被妈妈的行动所感染:我是妈妈生命的延续,我也是妈妈信念的延续。

艰难的岁月里,我尽力帮妈妈去劳作。劳作之余,从没有忘了读书。

当我大学就要毕业的时候,妈妈的病加重了。

我和哥哥、姐姐,拖着板车,带妈妈到县里、市里的大小医院去看病,祈求医生能救治我们的妈妈。

但是,面对妈妈的病痛,医生也回天乏术,无力回春。

妈妈临走,喃喃地说:三儿大学没有毕业,我不能走……



妈妈去世已有20年了。

妈妈去世的20年里,我只要是能离得开,我就一定要在清明节的那一天,去看妈妈,去给妈妈扫墓。

今年的清明节,我又回去了。

我和媳妇一起跪在妈妈的坟前,说:妈妈,我又来看你了!

我把带去的祭品一样一样地拿出来,摆放在妈妈的坟前:妈妈,我带来的不是祭品,我带来的是整个的春天,献给你缺少温暖的生命!

提篮春光看妈妈。

春光里,是我终生难忘的疼,是终生难忘的思念。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老小
童生


注册时间: 2010-01-22
帖子: 89
来自: 中国大陆
老小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0-01-24 13:45:15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非关风月--为七夕而作


七夕,已经过去有些日子了。但我还是想写点什么,因为心目中的七夕太美好了。它就是梦,就是童话。从童年到成年,奶奶、妈妈嘴里的童话,诗人笔下的诗词,银河、牛郎、织女,还有鹊桥,在脑海里组成美妙的图景,给人莫名的兴奋与慰藉。
现在,人们非要说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不知为何要把中国的七夕与西方的情人节联系起来,就如中国的月亮不如西方的月亮圆似的,好像中国的节日不是节日,非要攀上西方的节日才算节日。中国的七夕,就是中国的七夕;西方的情人节,就是西方的情人节。二者之间,并无任何牵连,一如泾渭,清浊分明。
中国的七夕是美的、纯的,内敛的。
在记忆中,有关七夕的诗词最著名的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还有杜牧的《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以后,又读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超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开始,对词的意思并不太懂,只是觉得很好,很妙。至于好在哪里,妙在何处,都说不上来,解不开去。长大后,再读《鹊桥仙》,仔细品味,方明白词中无一不含真情,无一不透蜜意。描景时,物有人情;写情时,情真意切。相聚就相聚得亲密无间,分别就分别得潇洒旷达。秦观笔下,爱是那么真,情是那么切,男女之间是那么纯洁,相爱之情是那么旷达: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只要真情在,不必贪恋片刻的欢愉,只贵两相知的情怀。
再后来,是读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渺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
请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浪漫主义的诗人郭沫若联想自然,想像丰富,在诗中为我们勾画出美妙的意境。诗人由明亮的街灯联想到无数的明星,又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灯。既然天上有街灯,必然就有街市,所以诗人想像天上的街市美丽无比,街市上的物品是人间没有的珍奇。诗人的目光集中到了天河,看到天河,又想到了牛郎织女怎样过着自由自在的美好生活。作者从人间写到天上,创造出了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意境,抒发了自己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之情。
这就是七夕,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七夕。七夕又叫乞巧节,是中国女性乞爱(乞求爱情)、乞美(乞求美丽)、乞巧(乞求智慧)、乞子(乞求生子)、乞年(乞求丰收)的日子。七夕,是纯洁的日子;七夕,是情真意切的日子。除此之外,笔者没有发现其他的含意包容在这日子里面。
然而,如今世道变了,理念变了,七夕,俨然成了类似于西方情人节的节日了。
公历2月14日这一天的情人节,不知道在欧美的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变故,爱神丘比特为什么在这一天要光临人间,已经把少男少女和已经不是少男少女的人们惹得个个心神不宁,焦躁不安,似乎没有必要再把中国的七夕改造成情人节,再让中国人也来神不守舍,失魂落魄。而且,在情人节这一天,要相会,要相爱的,并非我们中国传统意义的夫妻。
情人节,情人之间有送花的,送巧克力的,还有送金戒指、华屋别墅、金钱的。但在这背后,送真情的又有几人,只有天知道,只有送的人自己知道。这情人,不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夫妻,而是泛情的,是无法明确定义的,或者是无法言说的。
所以,西方的情人节是骚动的,是开放的。
如今,情人节,还有平时的日子,情人之间,已不再满足于“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的田园生活,已不再信守“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专一爱情,而是“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观念,在年轻人心目中,已过时了,落伍了。情人节,流行的是物欲,是性欲,是商人心目中的商机,是促销,是派对,是旅游,是篝火,是……除此之外,留下的真情,少之又少,让人觉得可怜。
中国的七夕,不关风月。还是不要将二者混为一谈,让情人节为情人节,七夕为七夕,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吧!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William Zhou周道模
探花


注册时间: 2007-06-10
帖子: 3950
来自: 中国四川广汉
William Zhou周道模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0-01-24 18:25:46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欢迎新文友“老小”君!先读了第一篇,历史、文化、知识性散文,可于近期给报纸副刊发表。

建议单篇挂出,现在人们都怕“长”,时间紧张故。
_________________
诗歌是灵魂的歌唱.
周道模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博客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老小
童生


注册时间: 2010-01-22
帖子: 89
来自: 中国大陆
老小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0-01-24 21:02:53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周先生,谢谢回复、评价。
之所以用链接的连续方式将文章挂出,是恳切地希望各位高手、大家,对在下的习作有一个总体的印象,有一个全面的评价。
接受先生的建议,以后会单篇挂出。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William Zhou周道模
探花


注册时间: 2007-06-10
帖子: 3950
来自: 中国四川广汉
William Zhou周道模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0-01-25 04:56:17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看了第二篇,生活味浓,都是当地报刊这段时间需要的稿件。
_________________
诗歌是灵魂的歌唱.
周道模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博客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老小
童生


注册时间: 2010-01-22
帖子: 89
来自: 中国大陆
老小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0-02-07 08:00:02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心暖花开



如今过年,人们是衣食无虞,所以饮食吃喝之外,便追求节日气氛,追求精神享受,要求喜庆,要求高雅,字画、花卉自然便成了如今春节必备的物什之一。
春节将至,一朋友送家一盆牡丹,说是用保温车从山东荷泽运来的。也是!料峭寒冬,北风凛冽,人行至户外,尚觉脸上如刀割一般,那些娇嫩的花卉,无论如何是经不住长途跋涉,旷野寒风冷冻的,乘保温车来,是情理之中的事。乘保温车来,可以让人想得通,但转念一想这是牡丹啊,可不是别的什么花,这是当年则天武皇帝发了“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的圣旨也没有开的“抗旨”牡丹;是遭了焚烧也没有开,被贬至洛阳的牡丹啊,现如今,它怎么就在春节的当儿开了呢?
回到家中,看那果真如炙烧过、枯柴一样的枝梗上长着嫩绿的新枝,每个枝头都结一个饱满的花苞,估摸那长势,除夕、初一一定是要开的。
于是心中大喜,于是乘着兴致,去数那花苞,一数,十朵!
不!还有一朵。孩子叫起来。
可真。一只饱满的花苞就藏在繁茂的枝叶下面,十一朵!十全十美之外尚有一好,尚有一美!
真真是新年讨了好口彩,新年添了大吉利。
激动也激动了,惊喜也惊喜了,慢慢地平静了心绪,想牡丹它怎么就能在节日期间开了呢?过去可是“抗旨”不开,即使遭了火焚也未开的!
百思不得其解!
但好象也未必不能得其解。
想牡丹是乘保温车来的。想牡丹来之前是住在玻璃房子,住在温室里的,身子暖了,心里热了,正因如此,牡丹才会在春节,在依旧料峭,依旧凛冽的寒冬里,绽开它雍容的华贵,展现它惊人的娇艳。
华贵之外,娇艳之外,还有一股幽香,漫过茶几,飘过门厅,涌入书房,滑过图书,滑过字画,抚摸我住室里每一个物什,每一件杂物,让那些寒伧、鄙俗、丑陋之物仿佛一下子也高贵了许多,高雅了许多,让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都经过了一次洗礼,一次熏陶。
我沉浸在对牡丹的遐想里,我沉迷于对花工的崇敬里。
是花工们的细心呵护,精心侍弄,牡丹才得以在冬日开放。
过去何不如此呢?
“强按牛头不喝水!”不知为何,我的脑子里突然冒出这样一句不登大雅之堂,与高雅、出俗,雍容华贵的牡丹绝不相称的话来。
尽管一高雅,一粗俗;一鄙陋,一华贵,但绝不是“风马牛不相及”,仔细想想,二者还是有一定关系,有些许道理。
当年,则天武皇帝,脑子一热,兴致一发,便下旨要牡丹与腊梅等百花一道开放,想来确实没有什么道理的。
士为知已者死!
士人为了知己,视死如归,笑对死神,其原因,其动力是有了知己。有人知之,信之,得到了尊重,得到了理解,所以如此。一个士人,得不到尊重,得不到理解,不要说慷慨赴死了,即使一个笑脸也是难露的,一个弯腰也是难折的。
而娇贵、雍容的牡丹,生于冰天雪地之上,长于料峭寒风之中,要在春节开放,即使在今天也是万万不能的。今天,牡丹之所以开放,一样是遇到了知己,受到了知遇之恩,享受了尊重之礼,是热了身,也暖了心,于是,士为知己者死,诚心诚意,义无反顾地惊人开放一次,又会如何呢?
牡丹,就这样开放了。
我们,就这样惊艳了。
牡丹如此。
世间何事何物不如此呢?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表情图案
Very Happy Smile Sad Surprised
Shocked Confused Cool Laughing
Mad Razz Embarassed Crying or Very sad
Evil or Very Mad Twisted Evil Rolling Eyes Wink
Exclamation Question Idea Arrow
更多表情图案
1页/共1页           阅读上一个主题 阅读下一个主题    
北美枫 首页 -> 散文游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跳到:  
凡在本网站发表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杂志投稿。作品版权归原作者,观点与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上传图片,版权自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