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 單傳忠 |
閱讀單田芳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
1979年5月1日,單田芳重返書壇。自1981年以來,他先後出版了近四十部評書,是全國出版評書最多的評書演員。《明英烈》入選《中國十大傳統評書經典》叢書。2000年群衆出版社出版了“單田芳評書全集”。《中國武俠小說史》也將其列為近年來大陸的武俠小說作傢之一。評書《白眉大俠》和《宏碧緣》還被拍成電視連續劇播出。此外,他還錄製了《千古功臣張學良》、《七傑小五義》、《隋唐演義》、《鐵傘怪俠》、《欒蒲包與豐澤園》(正續)、《劉伶傳奇》等多部電視評書和自編自演了《竜虎風雲會》(正續)等廣播評書。單田芳還成立了北京單田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長。係中國麯協會員,中國通俗小說研究會會員。
單田芳 - 成長歷程
老當益壯
單田芳出身麯藝世傢,外祖父王福義是闖關東進瀋陽最早的竹板書老藝人;母親王香桂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西河大鼓演員,人稱“白丫頭”;父親單永魁是弦師;大伯單永生和三叔單永槐分別是西河大鼓和評書演員。六歲念私塾,七八歲即學會了一些傳統書目。上學後,邊讀書邊幫助父母抄寫段子、書詞,評書中豐富的社會、歷史、地理和生活知識及書麯協作、表演技巧都使他獲益匪淺。十三四歲時就已經能記住幾部長篇大書。1953年單田芳高中畢業後,收到東北工學院和瀋陽醫學院的大學錄取通知書。由於他酷愛說書而棄學從藝,後來拜李慶海為師,正式說書。其間在遼寧大學歷史係(函授)學習。1956年成為遼寧省唯一具有大學文憑的評書藝人。1955年參加鞍山市麯藝團,藝術水平大進。二十四歲正式登臺。成名在1955—1956年間,他先後說過《三國》、《隋唐》、《明英烈》等十多部傳統評書和《林海雪原》、《平原槍聲》、《一顆銅鈕扣》、《新兒女英雄傳》、《破曉記》、《紅色保險箱》等新書。在十年動亂中雖遭厄運,但仍然堅持練功,默誦書詞,結構新篇。
1979年5月1日,單田芳重返書壇。在鞍山人民廣播電臺播出了第一部評書《隋唐演義》(《瓦崗英雄》)。此後十餘載先後錄製播出了三十九部評書,風行大江南北全國幾十傢廣播電臺。其中《天京血淚》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聽衆多達六億。自1981年以來,他先後出版了近四十部評書,是全國出版評書最多的評書演員。《明英烈》入選《中國十大傳統評書經典》從書。2000年群衆出版社出版了“單田芳評書全集”。《中國武俠小說史》也將其列為近年來大陸的武俠小說作傢之一。評書《白眉大俠》和《宏碧緣》還被拍成電視連續劇播出。此外,他還錄製了《千古功臣張學良》、《七傑小五義》、《隋唐演義》、《鐵傘怪俠》、《欒蒲包與豐澤園》(正續)、《劉伶傳奇》等多部電視評書和自編自演了《竜虎風雲會》(正續)等廣播評書。係中國麯協會員,中國通俗小說研究會會員。
單田芳與中國網文化中國合作,推出“單田芳網絡書場”。通過網絡全面推介單田芳的評書作品。單田芳認為,這次與文化中國的合作,將是對評書形式上的一次大革新,評書由廣播電視嚮互聯網轉換,能夠在更大程度上讓網友們收聽收看評書,讓更多年輕人瞭解這門傳統藝術。 該網絡平臺經單田芳獨傢授權,收錄了其不同時期的評書百餘部,其中,既有傳統評書,亦有紅色經典評書。網站除有視聽功能之外,還將設立與單老有關的欄目,如“學評書”、“單老動態”、“衍生品”等等。網站的負責人表示,近期將逐步推出電子商務和與單田芳評書藝術相關的電子商務産品。
單田芳 - 下海經商
1995年,單田芳“下海”了。那年,在北京電視臺的節目排行榜上,單田芳的評書節目總排在三、四位,這表明評書在衆多節目中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於是,應北京電視臺之邀,單田芳穿梭於北京與鞍山之間,為北京電視臺錄製評書。一來二去,單田芳發覺評書這門傳統藝術若想有更大的發展,有更持久的生命力,應嘗試走市場化的商業運作道路。當年6月,“北京單田芳藝術傳播有限責任公司”應運而生。
可是商場並不是想象的那麽簡單。單田芳說:“一開始,公司錄製評書進行銷售。你單田芳有名,出租車司機都聽你的評書,但若要他們掏錢買帶子聽那就睏難了,人傢白聽好不好,誰花錢買呀。”由於沒有銷路,錄製帶子的事就被暫時擱下。於是,公司開始拍攝電視劇。第一部電視劇是根據單田芳的同名評書《白眉大俠》改編,共投資二百多萬。電視劇播出後,反響不錯,公司又立刻着手拍攝第二部電視劇,同樣,也是根據單田芳同名評書《風塵豪客》改編,結果這次打個了平手,沒賺沒賠。公司不甘心,緊接着又拍攝了第三部,這回投資了三百萬,至今血本無歸。最後,單田芳總結:“外行幹不了內行的事,內行也幹不了外行的事。說評書的就應該老老實實說評書,不懂電視劇,不懂經銷,也不懂市場,還是放棄的好。”
在單田芳心中,開公司並不是為賺錢,他想通過公司的運作,把評書推嚮全國,能使評書這種藝術形式發揚光大。這兩年,公司在走過彎路後,終於走上了正軌。如今,全國已有近五百傢電臺與單田芳藝術公司建立了聯繫網,西藏的聽衆甚至都能聽到單田芳的聲音。
單田芳 - 才華造詣
單田芳
單田芳認為,“說書既要有平,也要有爆。”“爆”也叫“浪頭”,能夠起到異峰突起的作用。生動、準確、鮮明是其評書的最大特點。其評書,口風老練蒼勁,自然流暢;語言生動形象,豐富有趣;行文邏輯周密,句法無誤;說文時,滿腹經綸,詩詞歌賦,華麗高雅;說白時,鄉情俗語,民諺土語,親切生動。總之,他能用生動、精煉、準確、鮮明的語言塑造人物形象,烘托環境氣憤,極大地調動了聽(觀)衆的想象力。因此,不僅在國內,而且在海外華人中也有一定影響,為他贏得“單國嘴”的美譽。他對待評書創作一絲不苟。在編錄《百年風雲》(曾在全國一百四十傢市級電臺播放,)時,就參閱了《百年英烈》、《太平天國》、《天京之變》、《慈禧前傳》、《清宮十三朝》等幾十種資料。
創新
過去在各個電臺、電視臺的評書節目中,幾乎是清一色的傳統段子,描寫現實生活的題材鳳毛麟角。單田芳在創作整理傳統評書的同時,大膽涉及近現代歷史,如他創作的《百年風雲》、《亂世梟雄張作霖》、《千古功臣張學良》等評書,都頗受好評。他用今人的思想、語言、觀點、審美,給這些新評書賦予了強烈的時代氣息,同樣受到聽衆,特別是思想活躍的青少年朋友的喜愛。
單田芳 - 表演作品
無悔評書
1、《封神演義》
2、《英雄走國》
3、《劉伶傳奇》
4、《薛仁貴徵東》
5、《薛丁山徵西》
6、《薛傢將》
7、《十三太保》
8、《楊傢將》
9、《三俠五義》(又名包公案)
10、《白眉大俠》
11、《水滸全傳》
12、《明英烈》(又名朱元璋演義)
13、《大明英烈》
14、《連環套》
15、《林則徐》
16、《天京血淚》
17、《破曉記》
18、《平原槍聲》
19、《九七大案》
20、《二戰風雲錄》
單田芳 - 出版著作
評書作品
單田芳
《瓦崗英雄》(兩册,山西人民);
《說唐後傳》(春風文藝);
《宮門挂玉帶》(中原農民);
《薛仁貴徵西》(中原農民);
《明英烈》(春風文藝);
《大明英烈傳》(黃河文藝);
《燕王掃北》(中原農民);
《風塵三俠》(中原農民);
《包公案》(黃河文藝);
《七傑小五義》(兩册,黑竜江人民);
《白眉大俠》(兩册,內蒙古人民);
《鐵傘怪俠》(海天版);
《燕王劍俠》(內蒙古人民);
《大明風流譜》(中國文聯);
《大明五傑》(作傢版);
《連環套》(內蒙古人民);
《三俠劍》(兩册,內蒙古少兒)(三俠劍400回單老已精心錄製,其中包括《三俠劍》《續三俠劍》全部和《再續三俠劍》前三十二回);
《續三俠劍》(三册,北方文藝);
《再續三俠劍》(三册,北方文藝);
《童林傳?前傳》(兩册,內蒙古人民);
《童林傳後傳》(兩册,內蒙古人民)以及“單田芳評書全集”(群衆版)等。
《單田芳評書全集》
自傳
漫畫
2010年12月28日,評書大師單田芳傳承收徒及自傳《言歸正傳》首發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2010年75歲的單田芳歷時三個月寫成這本自傳,同時錄製成100回評書,將於2011年1月1日在北京文藝廣播12時30分的《評書連播》欄目中獨傢首播。
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發行的《言歸正傳》濃縮了單田芳的藝術人生,也折射出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的變化和進步。自傳中單老平靜、誠懇地回憶了一路上的酸甜苦辣,總結了幾十年說書做人的成敗得失。
評書話本
單田芳在從藝的55年當中共錄製了107部評書作品,憑藉醇厚的藝術功底、精湛的表演技藝以及獨特的嗓音,贏得了億萬書迷的喜愛。在評書的傳播樣式和渠道上,單田芳也堅持與時俱進,他的評書完成了從茶館評書到廣播評書、再到電視評書的一次次成功跨越,大大延展了評書傳播的深度和廣度。如今的單田芳正在一個新的層面上踐行着自己對評書藝術的使命和責任,那就是評書話本的整理和存留。他計劃將自己的評書作品整理出70部評書話本,至今已經整理完成10部,此套話本將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發行。
單田芳 - 活動年表
單田芳
2006年1月,農歷乙酉年十二月:《且聽下回分解——單田芳傳》出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北京世紀文景文化公司出品的評書大師單田芳的傳記《且聽下回分解――單田芳傳》在全國各地上市。
2006年9月29日,農歷丙戌年八月初八日:北京文藝臺《空中笑林》十周年慶典晚會舉行相聲晚會《空中笑林》的十周年慶典晚會在北京海澱劇院舉行。
2006年11月20日,農歷丙戌年九月三十日:趙雲聲起訴評書《千古功臣張學良》侵權。中國國傢話劇院一級編劇趙雲聲認為評書《千古功臣張學良》侵犯了其著作權,將評書演員單田芳以及相關四傢負責單位起訴到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請求五被告連帶賠償原告損失40萬元,並要求賠償精神損失費5萬元。
2007年1月26日,農歷丙戌年十二月初八日:單田芳宣佈收山
2007年9月1日,農歷丁亥年七月二十日,上午:田連元收葉怡均為徒。田連元收臺灣葉怡均為弟子,葉怡均成為田連元第四個入門弟子。薑昆、袁闊成、單田芳、趙連甲等麯藝界名人或致電或親臨,祝賀田連元再收高徒。
2008年06月21日,開講電視評書《紅色將帥傳奇》
單田芳 - 徒弟
作為一名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傢,單田芳始終不忘評書藝術的傳承和發展,近些年加快了收徒步伐,2010年12月28日又多了7位新徒弟,至此已收徒27人。這些徒弟來自天南海北,各行各業,其中肖璞韜放棄出國留學和繼續深造的機會,一心拜在單老門下,他曾經幫助單老整理編輯過《賀竜傳奇》等幾部評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