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貫: | 福建武平 | ||||
閱讀朱大可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閱讀朱大可在散文天地的作品!!! |
執著,使其在中國文化界産生廣泛影響,被認為是中國最優秀的學者和批評傢之一。
2006年9月號的《鳳凰生活》雜志,推出“影響世界未來50華人榜”,“中國文化守望者”朱大可入選,與李敖、餘秋雨、王小慧、程抱一等人一起,成為“思想的力量”的代表。
朱大可崛起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是前衛文化的重要代言人,目前主要從事中國文化研究與批評,在中國文化界享有盛名,被認為是中國最優秀的批評傢之一。其代表性著作:《燃燒的迷津》、《聒噪的時代》、《逃亡者檔案》、《話語的閃電》、《守望者的文化月歷》、《21世紀中國文化地圖》(大型文化年鑒,目前已經三捲)等。前衛的思想、對社會弊端的激烈批評、獨特的話語方式,以及守望文化現狀的理性和
北京·上苑藝術館——藝術委員會常務委員
著作
朱大可代表性著作包括:《燃燒的迷津》、《聒噪的時代》、《話語的閃電》、《守望者的文化月歷》、《21世紀中國文化地圖》(大型文化年鑒)、《流氓的盛宴——當代中國的流氓敘事》等。
·1983年7月,朱大可從華東師大畢業,被分配至上海財經大學漢語教研室工作,講授“大學語文”課程。由於與所學專業和研究領域不符,加上失去了大學時代的人文環境,他的心境轉嚮壓抑,“失去了方向,心灰意懶,無所事事。”此間,除了一篇《電影係統論》,他幾乎中止了所有的寫作,蟄伏了近兩年之久。
轉機出現在兩年後。1985年,朱大可受邀參加在廈大舉辦的全國文藝批評新方法研討會,“這改變了我的未來。”這次盛會幾乎雲集了中國當時最優秀和最走紅的人才。而朱大可則是“無名鼠輩”。回去後不久,他的第一篇詩歌評論《焦灼的一代和城市夢》問世,並於1986年發表在著名的前衛雜志《當代文藝思潮》上。
“這篇文章完全背離了批評的一般準則,很幼稚,但有殺氣,充滿奇思怪想,與其說是在闡釋他人作品,不如說是在自我賣弄。”對於這篇當年引起文學界普遍關註的文章,朱大可自己並不以為然。
1986年,他發表《謝晉電影模式的缺陷》,該文發表後,在海內外引起軒然大波。當時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鐘惦斐撰文指出:“朱大可的文章很有閃光處,除了作為理論的概括和勇氣,更重要的是他把電影作為文化現象,表現了對整個社會和文藝的責任感。”
之後,憑藉一係列文學研究和批評文章,朱大可在中國文壇聲名鵲起,並且奠定了自己的先鋒批評傢地位。“那時候我年輕氣盛啊,狂得要死。”他說,在很高規格的學術會上,也可以藐視與會者,自己隨性說一通,然後當場退會,“得罪了很多人,因為根本不顧別人的感受。”
“這和我的成長環境有關。我是獨生子,精神上極度渴望自由和獨立,打小就自己跟自己玩,孤獨慣了。”從小學到中學,他的成績單上,評語裏總有“驕傲自滿”這幾個字,“老師總希望我‘戒驕戒躁’。”如今,朱大可很少與人爭論,他覺得“那個沒意義,浪費時間而已。”他說這個的時候,還是露出了被小心藏起來的傲氣。
朱大可今年50歲。“其實我40歲就知天命了。”他端起茶,嘬一口。“我是很有爭議的人,有人喜歡,有人討厭”。他低頭又擡頭,“其實,爭議是最好的狀態。沒有爭議纔是不正常的。我為下個世紀寫作,因為歷史是最好的評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