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 人物列錶
周昭王
西周  (?~前977年)
姓:
名:
開端終結
在位前995年前977年
周昭王前995年前977年

  中國周朝第四代王。姬姓,名瑕。周康王之子。昭王欲繼承成康事業,繼續擴大周的疆域,從昭王十六年開始,親率大軍南徵荊楚,經由唐(今湖北隨州西北)、厲(今湖北隨州北)、曾(今湖北隨州)、夔(今湖北秭歸東),直至江漢地區,大獲財寶,鑄器銘功。昭王十九年,他親自統帥六師軍隊南攻楚國,全軍覆沒,昭王死於漢水之濱。南徵的失敗,不僅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也是楚國強大到足以與周王朝抗衡的一個標志,後來楚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雄踞南方,問鼎周疆。
  
  周昭王死因
  周昭王在位19年,睏擾害百姓而被船民設計淹死,葬於少室山(今河南省登封縣嵩山中的少室山)。姬瑕自幼養尊處優,即位後又沒有賢能的大臣勸諫、輔佐,所以生活很快就奢侈荒唐起來。他酷愛奇花異草,飛禽走獸,不少佞臣就投其所好,今天奉獻珍禽,明天貢上異獸,以此博取賞賜和升官。
  
  周昭王南徵
  《左傳》等書記述,周昭王在十九年的下半年親率六師攻打楚國。周師浩浩蕩蕩開到漢水邊準備渡江,碰到了異常的天氣。漢水邊的土人痛恨周人的騷擾暗中進行破壞,徵集的渡江船衹有的是用膠粘接船板而成的。因乘坐的渡船在漢水中流膠溶板散,昭王和隨從貴族祭公等人葬身魚腹。楚軍乘勢反擊,周人“喪六師於漢水” 遭到了全軍覆沒的慘敗。對這場不光彩的敗仗,正統的史傢用“南徵而不返”一語帶過,對周楚戰爭的細節甚少論及或語焉不詳。
  70年代在周原出土了一批微氏傢族的青銅器,其中對西周史事記述的最重要銘文是穆王時代的《史墻盤》,作器人墻世代為周王室的史官(乍册)。史墻對昭王南徵作了完全肯定的評價。銘文說:“弘魯昭王,廣批荊楚,唯狩南行”,說昭王大規模地撻伐荊楚,因為巡狩而到了南方,從而贊揚昭王事業的宏偉(弘魯),銘文中全無“南徵不返”之類的遮掩之詞。
  收藏在北宋《博古圖錄》和薛尚功《鐘鼎彝器款識》等書中的著名的安州六器是北宋重和元年(1118年)在安陸(今湖北孝感)出土的一組有銘文的西周中期的青銅器,包括兩件中方鼎、中觶等器,作器人是曾跟隨昭王伐楚的貴族“中”。考古學家綜合研究了這六篇銘文,發現了以往少為人知的昭王南徵的紀事。例如中方鼎記述了昭王十六年伐楚,曾命貴族“中”先去南國準備行宮。中方甗則記錄了“中”所走路綫經過的地方,其中有方鄧、鄂師、漢中洲等。在另一件中方鼎的銘文中說到昭王十六年伐楚獲勝凱旋歸來,賞給貴族“中”采地(邑)。從各銅器的銘文分析,昭王伐楚是動員了大量的人力,規模也大,有許多貴族都跟隨昭王。
  根據安州六器和其它有關青銅器銘文的考察,昭王十九年伐楚這場喪師之戰:開始時形勢是很好的。周王進軍的路綫是從唐國(今湖北隨州北面)出發,經過厲國、曾國嚮南順利推進。為了壯大聲勢,昭王還派出使臣到長江中遊的大小邦國,爭取支持。昭王本人則率師沿江而上,直抵夔國邊境(今湖北秭歸)。上述青銅器銘文的考釋成功,提供了關於昭王南徵這一段重要歷史的珍貴資料,使先秦古籍得到增補和充實。
<< 前一君主: 周康王西周周昭王
(前995年前977年)
後一君主 >>: 周穆王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