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中國政策,才能賺到中國大陸的錢--投
2009-02-15 22:40:43
[
心情: Happy ]
[
状态: Watching 了解中國大陸的政策,才能投資中國大陸 ]
![](images/weblogs/mood_happy.gif)
![Watching 了解中國大陸的政策,才能投資中國大陸](images/weblogs/action_watch.gif)
中國大陸的股票市場,總蒙著一層面紗,而中國大陸的日漸茁壯,是不可檔的事實,現在正逄股票的最低檔,正是進場的好時機,然而,對中國這個又愛又怕的地方,該注意什麼,才能賺錢?讓《中資股--看懂政策賺大錢》來看訴你。
2004年,我首次接觸中國內地A股。同年9月,我跟友人一起創立了香港首批以投資中國內地A股為主的基金─馬可孛羅至真中國基金Marco Polo Pure China Fund。當時投資A股絕對不容易,因為A股仿似西藏高原上的一個湖,跟國際金融市場這海洋是不相連的;因此,我們無法將國際的一套完全照搬到A股市場。此外,當時坊間以介紹A股為主的資料非常缺乏,境外機構對A股的研究報告更可謂寥寥可數,大大地加深了公司調研的難度。
中國內地A股市場甚具中國特色,例如中國內地存在著上市公司發行的不可在交易所買賣的股份,我們把它們稱為「非流通股」。非流通股為中國內地歷史遺留產物,為全球獨有,而正正就是這些非流通股主導著整個A股市場的後續發展。此外,A股公司的財務報表披露不足,會計準則又有別於國際標準。投資A股的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然而,基於對中國內地經濟長期看好的信念和相信政府將大力改革資本市場的判斷,我堅定地看好A股。2005年2月,我首次於中國內地的財經雜誌《招銀財富》發表了一篇名為「中國A股值得期待」的文章。這是我首次於媒體發表中國內地A股相關的文章。文章代表了我當時對中國內地A股的看法。雖然事隔三年,文章大部分觀點至今仍然正確。
當時我大膽預期「A股將會是未來十年全球最具投資價值的市場。國內市場定能孕育出如沃爾瑪、思科系統、花旗集團、美國國際集團、三星電子、LG及戴爾電腦等跨國企業。」
一如所料,中國內地A股2006和2007年連續兩年成為全球表現最佳市場之一。2008年的奧運會、2009年的中共成立六十年壽辰、2010年的世界博覽會、金融改革繼續深化、國企重組合併繼續、人民幣升值繼續、內部消費升級……這種種利好因素將支持中國內地A股市場的持續發展。未來十年,中國內地A股仍為全球最具投資價值的市場。
中國內地A股市場自2005年至今,發展速度之快,實為我預料之外。截至2007年底,中移動、中石油、中石化、中人壽、工商銀行已晉身全球十大市值之列,深滬市場的市值已位列全球第三!
中國內地的經濟發展除帶動A股市場外,還帶動了香港上市的紅籌股和國企股的發展。我甚至認為未來紅籌和國企將有力跑贏A股。原因很簡單,隨著QDII和資金自由行(港股直通車)的推行,中國內地A股市場未來將面對著資金流出的問題,而紅籌國企將受惠於資金流入的歷史機遇,且價錢便宜。
此書取名《中資股─看懂政策賺大錢》,實為我的親身體會。投資中資股必須順著國家政策而行,方為上策。朱鎔基在任時,中國內地股市被稱為「朱市」,朱總理的片言隻字足以影響中國內地經濟和股市的發展。例如朱總理於90年代初宣佈一刀切式的宏觀調控,以壓抑過熱的經濟,結果總體經濟急速下滑,並為市場製造了大量的「爛尾樓」。2007年11月,溫家寶總理一句港股直通車開車無期,結果恒生指數和國企指數立即自高位大跌數千點,充分地體驗到「溫市」的利害。
2005年底,我已有意出版此書,以分享投資中國內地的心得。然而,市場的變化實在太快,書本已完成的章節在短時間內已經不適用,再加上我於研究和投資方面工作繁重,書本的推出日期一直往後推。書本現在能夠順利面世,我要感謝太太給我的支持,願意減少相聚的時間,讓我能夠專心寫作,令此書能夠順利完成。
成書倉促,如有錯漏,懇請指正。
尹滿華
2008年春
內容簡介:
尹滿華教你順策而行─看懂中資股獲利的關鍵政策
‧「十七大」揭示投資方向
‧了解「十一五」,錢途一片光明
‧你該知道的「國九條」
‧QDll對股市的影響
‧QFII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升值趨勢長期不改的人民幣
‧A股和B股和港股直通車
‧內地經濟與外匯儲備
‧股權分置對股市的影響
‧政策如何促使中小企業上市
作者簡介:
尹滿華,現職傲揚集團投資總監,以「順策而行」為投資座右銘。尹先生多年來專注研究中國國有企業改革、金融和資本市場改革,又積極投資中國,「中國通」的形象突出,經常為媒體的採訪對象。
尹先生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財務系,曾為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PricewaterhouseCoopers)的審計經理和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客席講師﹔現為香港會計師公會、英國特許會計師公會和香港證券學院會員。
尹先生認為中國股市是典型的以政策為導向的股市,中央的片言隻字足以影響中國經濟和股市的發展,因為政策影響經濟,經濟主導股市。因此,投資中資股必須跟著國家政策走,必能少繳學費少受傷害,賺到錢,才是投資中國的上上策。
尹先生本著「順策而行」的投資理念,屢次成功預測政策風向,洞燭機先,成功獲利。2004年創立亞洲區內首批中國A股基金,成功預測A股的一輪牛市行情。2006年更開始涉獵上市公司股權,投資報酬獲利豐盛。
尹先生的投資理念和策略,時常被各大媒體關注和報導,其中包括﹕
2005年6月6日,上證綜合指數創下九年新低到998點,6月7日,尹先生在香港《信報》發表專欄表示,由於股權分置問題的解決,A股將告別熊市。結果一如所料,上證綜合指數自998點強力反彈,展開新一輪大牛市。
2006年1月,尹先生接受《中國經濟時報》的邀請,與七大著名國內經濟學者暢談2006年中國股市,尹先生是八大專家中唯一對A股2006年告別熊市表示樂觀,結果上證綜合指數於2006年上升130%。
2006年7月20日,尹先生於香港《經濟日報》發表文章表示,國內券商在中國證監會的支持下,將陸續上市。截至2007年12月,八家證券公司包括海通證券、廣發證券和國元證券已完成借殼上市或進行借殼上市申請。此外,大量證券公司透過配售股份於策略和財務投資者以擴大資本,為上市作出積極準備。
讓資本看見中國 8
自 序 13
中國A股值得期待 16
第1章 投資中資股:順著政策走
1.1 「國九條」拉開資本市場改革的序幕 28
1.2 銀行業改革:重組、引資、上市 31
1.3 證券業改革:重組、上市 41
1.4 信託業改革:上市或被收購 49
1.5 投資「十一五」前途無限 57
1.6 人民幣長期升值是必然趨勢 72
1.7 重慶: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79
1.8 天津:全國金融業改革創新試驗區 83
1.9 會計準則國際化 增加投資者信心 90
1.10 十七大揭示投資方向 91
1.11 政府力挺中小企業上市 94
1.12 中國創投春天來臨 96
1.13 十年磨一劍 中國創業板推出在即 98
1.14 中國創業板沿用納斯達克模式 101
1.15 中國創業板 門檻高 增吸引力 104
目錄
第2章 股市發展史
2.1 內地股市的發展史 108
2.2 內地的A股和B股以及香港的H股和紅籌股 116
2.3 內地股市的股本結構 122
2.4 內地股市的現況和趨勢 124
第3章 中資股背景:內地的宏觀經濟
3.1 國內生產總值(GDP) 128
3.2 對外貿易 139
3.3 外商直接投資(FDI) 151
3.4 外匯存款 157
3.5 中產階層 163
第4章 變革:股權分置改革
4.1 股權分置的歷史和近況 168
4.2 股權分置改革的基本方案 175
4.3 股權分置改革對內地股市的影響 184
4.4 股權分置改革衍生的投資機會 190
第5章 QFII的制度安排
5.1 QFII的發展歷史和近況 196
5.2 QFII對內地證券市場的影響 206
第6章 QDII的制度安排
6.1 QDII的發展歷史和近況 220
6.2 QDII對股市的影響 234
第7章 總結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