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臺出版社出書專區

大師陪您讀京劇----王爾敏先生著《揄揚京戲

2009-01-15 01:01:05

[  心情: Happy ]

在景氣和天氣一樣冷的時候,讀一讀好書,認識一下中國京戲,也是一種享受。

中央研究院院士王爾敏先生著,蘭臺出版的好書。

  揄揚京戲有理

王爾敏著


目錄
陸序
陳序
楊序
壹、楔子
貳、說白
第一信
第二信
第三信
第四信
第五信
第六信
第七信
第八信
第九信
第十信
第十一信
第十二信
第十三信
參、壓軸
劉曾復教授京戲憶往自述






陸 序
  「京戲」有一時期名曰「平劇」。直到現在,我仍然習慣用平劇一詞。平劇在從前有三處活動的地方,一是都市中的戲園,一是官紳家的戲臺,一是鄉村中的寺廟。我的故鄉是一個瀕江小鎮,並無官紳,因而亦無戲臺,更且並無寺廟。長輩們說,鎮北本有一所廟,國民革命軍北伐,宣傳破除迷信,兵鋒所過,廟宇多毀,本鎮少年亦聞風破壞神像,廟舍改為公廨。所以我幼年並未見過廟會以及演戲酬神等熱鬧活動。抗戰初期,縣鎮的海門中學遷到黃海之濱王氏巨紳之宅,我負笈於此,插班初二。某夜遠處市集演戲,宛轉清揚的青衣唱聲,伴著雜而不亂的琴鼓,傳到晚自修的教室中,並未引起同學們的注意。只有數學老師黃銘新先生支頤出神,後來對我們批評說:「唱得真好」,而我在下面只是「莫名其妙」。初中畢業,晚筵上有位丁姓同學被大眾哄起來唱了一段平劇,我也不知道他嘶吼的是什麼。高中三年級時轉學到南通餘西鎮的精進中學,開始漸漸受到平劇的薰陶。那時,每當夕陽西下,宿舍中樂聲嘈雜,吹口琴的、拉胡琴的、唱歌的、唱戲的,各樂其樂,互不相妨。有位曹同學,不斷地高唱「夜半歌聲」和「黃河初戀」,另一位周飛君,則不斷地搖頭晃腦唱「武家坡」。我們幾個轉學生負責欣賞而已。其他同學則此起彼落地和唱著抗戰歌曲。記得唱得最多的是「黃海漁民曲」,大約是沈亞威所作,那首歌蒼涼沉鬱,充分表現了敵後漁民的悲情,確是一首成功的作品。數十年後,回到蘇北,再也聽不到有人能唱了。學生宿舍的樂聲雜噪,表現了國難時期後方青年們的生機抒發,絕無委曲之感。當時精進中學似無鋼琴,音樂課程上教唱平劇,由國文老師陳博君先生負責指導。我曾在窗外見他將戲詞和簡譜寫在黑板上,一字一句地慢慢示範,又諄諄地告誡學生不可呆呆地為簡譜節拍所拘。據說陳先生是位名票,每學期去北平上大學,路過青島,登場一二次,演出所得,足付學費而有餘。他臉方有稜,上下眼皮甚黑,是北方男兒相,但唱的却是旦角。我初次聽他發出女嗓時,脚底起麻,覺得十分不協調。記得教員群中尚有多位喜歡平劇,歷史老師曹玉麟先生曾在我們鼓掌下唱過一段鬚生,吞吐抑揚,悲涼慷慨,我第一次感到男子的聲音可以這麼美,但並未能了解戲詞的內容。來台灣後,就讀師範學院,男生宿舍中不如中學時代的樂聲洋溢,但仍有人拉京胡、弔嗓子。理化系的林國經幾乎每天都拉琴,他恐怕影響室友讀書,常獨自到大操場的司令臺上演奏,後來聽說有位國際著名的小提琴家,便是他的公子,原來音樂細胞真能遺傳的。理化系另有位陳若天和國文系的胖楊,常常唱戲,若天兄和著國經兄的琴聲,一段蘇三起解,聽來真是動人,他嗓音清脆嘹亮,至今思之,不下於顧正秋。胖楊則是唱老生的,他手拿臉盆,口中唱戲。緩緩下樓洗澡的神情,猶在目前。此外,有時晚飯後校園漫步,常可聽到七星寮中女生們在度曲,有人能分別哪是喬大姐唱,哪是褚仲媯唱,哪是汪秀珠唱。我則無此本領,不過品味著隔牆而來的青衣花旦聲,宛轉悠揚,有時亦為神往。教職員中單身者,多在第六宿舍,我常去拜訪牟宗三先生,每可聽到有人唱鬚生,噌吰鏗鏘,如出金石。牟先生說這是體育系的張先生,他唱得不壞。那時師大的大禮堂中,每學期由學生們公演平劇,我似乎不常去,去亦等不到謝幕。回顧在校四年,耳濡平劇既久,不知不覺亦能耳順了。進入社會後,親臨劇場的機會,屈指可數。顧正秋劇團這麼多年的演出,我竟未到永樂戲院一次。但收音機和電視機上的平劇節目,足以使我極視聽之娛。自己的嗓子,五音不全,所以從無引吭一快之心,使我不能深入平劇堂奧。
  然而我於戲劇的文學一面,則接觸甚早,所知較深。初中時得到一本蘇淵雷編的「詩詞精選」,書中所選作品,由今及古,自冰心、徐志摩、郭沫若、王獨清等新詩,上及於楚辭詩經,凡文學史中的名篇鉅作,蒐羅幾盡。我由是能知道董解元、王實甫、關漢卿、高則誠、湯顯祖、洪昇等名字。以後每次赴滬,按圖索驥,購閱了整本的西廂記、琵琶記、牡丹亭、長生殿等。由於對戲曲文學的愛好,使我在心理上能接受平劇,從而不時流覽《大戲考》,知道平劇的構造與當世名伶。《大戲考》不是文學作品,但它可說是平劇的脚本,性質上是上接元曲傳奇的,目前在臺灣,看不到此書了。
  由上所述,可知我與平劇結緣甚淺,略知皮毛而已。忽然得到王爾敏兄的電話,要我為他的大作《揄揚京戲有理》作序,真是不勝惶恐。爾敏兄愛好平劇,我曾見過他的劇照,扮相甚好。亦曾見他在蔡元培館中面壁高唱,其造詣如何,不敢妄測。現在讀了他的大作,纔知他於平劇特質了解之切,於平劇前途憂慮之深。讀後不能無感。
  平劇是寫意的表演藝術,各種人格典型以抽象方式顯示。牟宗三先生曾說關公代表忠義觀念,其莊嚴的神情氣象,非任何電影所能演出。我們當可推論至其他人物上,諸葛亮之智,曹操之能,周瑜之雅,以及林沖、武松、潘金蓮、楊延昭、穆桂英、岳飛、梁紅玉等諸般個性與人格。在平劇中通過臉譜、服飾、動作、唱白等,活生生地出現在觀眾面前,而不需要任何布景及聲光協助。我曾在電視上看到白蛇傳中,白娘娘臨別時對許仙淒怨的傾訴,不禁淚下。如此「癡情」女子,只能在平劇中有之。有一位鄉前輩向我解釋為何平劇中的旦角用男性。他說「醉酒」中的春意,那一位女人願意當眾做出來。所以平劇有獨特的表演方式,強烈的感染能力,具最高的藝術價值,可以永存不朽。
  從歷史發展看來,平劇是一個夭折的劇種。蔣復聰先生告訴我,清代崑劇甚盛,北京的崑劇人才,都來自南方。太平天國之亂,南北交通阻絕,北方的崑曲人才發生斷層,皮黃起自民間,易懂易唱,所以代之而起。但是「易懂」的另一面,便是粗俗。至今平劇的曲詞和說白,很多不合文法。這需要加以雅化,使能上躋文學之林。所謂「言之不文,則行之不遠」,一旦雅化完成,具有獨立的文學價值,便可不懼受歷史的淘汰。民國初年,羅癭公、齊如山等曾在這方面努力過,魯迅加以批評,表示他不懂戲劇的演進趨勢。今後從事文藝工作者仍須從此方費心,使平劇完成為真正的藝術品。
  平劇所表演的內容,大致可分歷史故事和現實生活兩種。歷史故事包括演義小說、神話、傳奇等。這類平劇很少全部演出。每次只能挑擇幾齣,如借東風、空城計、四郎探母、水簾洞、林沖夜奔等。觀眾必須自己先明瞭全部故事,否則前後情節不明,聽來便索然無味。抗戰以前的青年們,大致都已看過三國演義、楊家將、西遊記、水滸傳等章回小說,故欣賞平劇,並無障礙。現在學生們的常識,被拘於教科書中,在知識面上不能通到平劇,所以欠缺欣賞平劇的福分了。表演現實生活的平劇,即是將人生中的悲歡離合,呈現於戲臺上,猶如文學中的短篇小說。現在工商社會中的青年,對於過去農村及小市鎮的生活,隔閡太甚,故於生旦的身段、說白,不能領會。例如在「拾玉鐲」中,孫小姐紡紗和趕小雞的動作,青年們未經過男耕女織的生活,便不能體會演員刻畫之有趣。
  由於社會的激烈工商化,平劇有觀眾流失的危機,所以爾敏兄在本書中流露此種憂慮。我以為可以從教育方面先作播種之計,例如將中國的舊小說大量卡通化,培養兒童的歷史常識。在中學課程內指定若干舊小說為必讀之物。在大學內規定中國文學系中以崑曲為必修,懂了崑曲,自然便愛平劇了。將過去的農村市鎮的生活各方面,如耕田、播種、紡紗、織布、店鋪、客棧、廟會、船夫等三百六十行,都攝成電影,作為社會和地理教材,俾使青年們了解平劇的背景。政府機關可以設立交響樂團,當然亦可設立國劇團。別有一層可喜的,是大量的老人階層出現,傳統的書法、國畫、棋藝,逐漸在老人群中復活,則平劇亦可在此群中再度生根,不妨由政府主管老人福利的機關,用心推廣。平劇的唱腔舒徐者多,適合老年人抒解情緒。蔣復聰先生說,偶逢傷風感冒,獨往後山唱上一段,全身氣脈流通,什麼病都沒了。這也許是平劇的另一功用吧。總之,平劇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其發展的可能性甚大(將工商社會的諸般人物,以平劇形態出現)。爾敏兄正不必為之杞憂也。
  以上是我對爾敏兄此書的讀後感,當然是外行話,也玷污了爾敏兄的大作。還是讓讀者們向後展卷,一探此書的精采內容吧。

陸寶千

















陳 序
  一口氣將王教授爾敏兄大作「揄揚京戲有理」讀完。讀後深感作者用功之勤、腹笥之寬,以一史學專家能對京劇鑽研如此深邃精到,真使我輩略懂皮毛者汗顏,更何敢說三道四胡亂臧否?!承作者錯愛,堅約塗一序言。我本牙醫,專長口腔外科,對京劇僅是一愛好者,既無師承亦無行家指導,完全是自己摸索,野叟暴言,尚請識與不識內外行同好勿以「不通!不通!」罪我。
  我生也晚,既未能趕上同光年代京劇之盛世,亦未能趕上清末民初京劇之百花齊放,名角百鳥爭鳴。不幸剛趕上八年離亂,市面蕭條,學校停辦,無奈只好窩在家中猛讀家藏之各種通俗小說、傳奇故事等等「閒書」。中學時代沉迷於舊式武俠小說。稍長接觸一點中外文學藝術,對京劇從未看過,真是作夢都未夢見過!勝利前後看了幾回平劇,發現很多京劇故事都由通俗小說改編而來,增加不少興趣,但還談不上愛好。就學上海後,看到上演平劇有機關佈景,新奇好玩。武俠小說搬上舞台,引起極大興趣。國府播遷台灣後,首次聽同學說有一顧劇團長駐台北演出國劇(京劇在國府未遷台灣前稱為平劇,遷台後稱國劇,大陸一直稱為京劇)。星期假日有勞軍票免費看戲!趨之若鶩,每週報到,才算真正接觸到京劇藝術。數十年下來,戲毒日深不能自拔。在書(本)老師及錄音派指導下漸次稍窺京劇門徑,略通板眼節拍而已,談不上見解論述。承作者錯愛,敝帚不敢自珍,以助識家笑談。
  正如作者所說戲劇乃啟源於不同地區、不同族裔原始居民。先民在工作中或農閒後隨口哼之自編自唱之小調,目的在解除工作之辛勞,感謝上蒼之憐憫與恩賜,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健康平安。數千年下來,經無數代之改進演變,歷代藝工文人之加工編纂,逐漸形成各地不同之戲曲,當然京戲亦為地方戲曲一種。二百多年前有湖北、安徽一些藝人將兩種以上地方戲曲揉合塑造成一新劇種帶到北京,當時清廷政治敗壞,貪污橫行,居民受傳統舊禮教束縛(如女人不准看戲等),加之新劇種新鮮易懂(較崑曲易懂且易上口),遂為社會各階層及大小官員所接受,再加之文人雅士推波助瀾,乃一發造成同光時期之黃金時代。降至清末民初,前朝遺老遺少、沒落王孫胡吹亂捧,一時造成百花齊放、百鳥爭鳴,形成京劇新編第一波浪潮。新編劇中古裝者有載歌載舞劇、一人獨唱劇、小家碧玉戲、豪氣千秋武俠劇。時裝者有社會新聞、荒誕不經傳說、牛鬼蛇神不一而足。隨著時代進步,這些新編劇大約能有一半留傳下來,其他的都掃入垃圾箱了!中共建政國府播遷台灣後,台峽兩岸都瞭解到戲曲為最好的宣傳工具,一切都要為政治服務!京戲乃遭到第二波大劫難。在台灣先為舊劇整理,有不合國策、有傷風化、或迷信殘暴庸俗不雅者經整理後可以演出,舊瓶新酒尚不失教忠教孝大原則,後大概受到大陸樣板戲之刺激,也來一個大革京劇命,新編劇也來個全場飛舞突出個人之多才多藝,往往連劇中人之身份個性都弄不清楚,更何能談得上心理變化?!就看紅樓二尤之尤三姐亦為台灣流行之「鋼管舞」滿台亂飛不知她要表現什麼!西洋古裝上台唱京劇,如「慾望城國」,簡直不知所云,雖忍之再忍也未能卒睹!大陸方面更是荒唐,非但時裝登台,洋槍上陣,西洋樂隊伴奏,如稱之為文明京劇不之為過。但此種非驢非馬怪胎竟一花獨放了數十年!其興也速其敗也快,靠山一倒都掃入垃圾箱了。
  九零年代後台灣政治環境大變,京劇流入地方劇一脈。遷台老藝人日漸凋零,新劇校畢業者無戲團可演,高不成低不就,只好流入龍虎武師打仔一流。大陸改革開放後得李瑞環氏提倡,勉強維持了十數年,造成京劇之迴光反照。人去政息,京劇又轉入黑暗時代。如何振衰起敝、造成京劇之文藝復興,只有寄望於下一代之青年才俊了!





二○○五年三月二十八日
中州陳立元序於楓葉之國






楊 序
  感喟京戲之遭際,先師張叢碧(伯駒)世丈有《小秦王》一闋。其詞曰:「忍看荊棘臥銅駝,群鳥空呼帝奈何。縱有琵琶彈別怨,胡恩卻比漢恩多。」滿人亡了大清,卻興了京戲,並發展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京劇藝術體系。恩師劉俊知(曾復)教授認為,當舉譚鑫培、楊小樓、錢金福和陳德霖四位為傳承代表人物。
  漢人實現了“驅除韃虜"的偉大理想之後,雖然皇權沒“命"了,可是環顧宇內,要“革"的“命"還多著呢。於是近百年來,革命而朝野同呼,而文武交化,而隱顯並存,而剛柔相濟,沓來紛至,應接不暇。人生舞台上劇目之豐富多彩,表演之光怪陸離,頓令京戲黯然失色,不得專美於前。在如此泥沙俱下的滔天巨浪之中,京戲這個小舞台,哪裏唱得過那個大舞台呢,滅頂之災,就不是京劇慣用的虛擬象徵,而可能是“奔流到海不復回"的無奈現實了。
  「海王星數數冥王,冥想星河無竟疆。文字漢唐纔幾日,眇余何事哭興亡。」中國俗文學的京戲,最後與雅文學的文字、書法殊途而同歸,則我借先師吳玉如(家琭)函丈的七絕《冥想》以咏歎之,或可不被譏為風馬牛不相及吧。
  今天,王爾敏教授本史家之學識,用洞達之眼光,懷謙遜之態度,審視辨析了中外戲劇之種種異同,並且各有結論。對京戲而言,我們欲施存優汰劣之力,須有出神入化之工,果真是藝貫中西而非淺嚐輒止者,方不敢輕言取捨,亦不會錯點鴛鴦,因為即便是細微的改變過程,其中均有局外人不易體會之甘苦在。明乎此,於京劇之振興(包括改良、改革、改編乃至改創),應該有所啟發。
  附刊劉曾復教授憶聽戲與學戲的文章,內容翔實,涵義深廣,對前十三函之李報非輕,盡在為後學研習京劇基本藝術,介紹了一套經驗性傳承手法。
  我於是乎神遊北京,並且向愛好京劇的您建議:把讀這本書當作上《戲園子》看戲。門道也好,熱鬧也罷,您先平心靜氣聽聽《說白》,再凝神屏息看看《壓軸》。只要您願意入座觀賞,不《吃柱子》(舊式劇場建築常有柱遮擋觀眾視線之謂),《包廂》、《池子》雖然角度不同,但是一定讓您有會心處,有《叫好兒》的節骨眼兒。
  王教授持稿囑序,我既不懂京戲,更不懂歷史,搦管躊躇,懼為貂續。然誼不敢辭,黽勉成篇。解脫私計,請以《鬧場頭》視之如何?

蒙自楊紹箕謹識
二○○五年三月廿六日於多倫多

楔 子

  本書定名是《揄揚京戲有理》,請勿亂猜,這是有八百年來源依據的。既談戲劇,要不出這個範圍纔好。元曲名家鄭光祖著有《醒世一斑錄》,其中說道:「天地之中一陰陽也。陰陽分而天地定,陰陽交而萬物生。天地有理,陰陽有理,萬物有理」。本書之談京戲,一切要先佔得有理。這是小焉者。我這書雖然簡略單薄,而立意則正大嚴肅,用心則忠誠篤厚,申理則事事有據,行文則淺顯亦曉。這話有理,識者皆可覆按。
戲劇一門藝術,我自是十分外行,生平未嘗研究,亦並未認真學習。既鮮閱讀,又乏磨練,只是有點愛好,隨興跟人亂唱,亦是淺嘗輒止。觀賞稀少,向未著迷,門徑未窺,見識浮泛。於今竟然大談京戲,自是既不度德又不量力,偏要出書,豈非自暴其醜?不過時有所激,勢有所迫,在京劇傾滅危亡之會,也竟要逼著啞吧說話了。寫此楔子,正逢乙酉之歲春正月,生肖即當鷄年,世界大勢,面對災難世紀。於風雲際會,正可謂是風雨如晦,鷄鳴不已。我雖才疏學淺,也顧不得要抗聲一鳴。海內識者,憐而勿笑可也。
  我在1950年大學時期,課外活動因幾位同鄉加入學生國劇社,我被拉入,跟著做做配角,也就壯膽胡亂唱唱。畢業後進入中央研究院任職,只有一位同事前輩古史家楊希枚先生帶我習唱言派老生,他拉琴,我唱戲,學了一兩齣唱段。當此50年代,適有哈佛大學教授楊聯陞先生來訪,他是一位老票友,同事程派青衣名票吳緝華先生相告,楊先生唱言派,完全整本之戲能唱四十齣,故而院中同好與楊先生聚會交流練唱。當我唱完一段讓徐州,楊聯陞先生就親切的給我指導,他自己雖言派,却指教別走言派之路,他建議我學唱余派。我甚是感動他的愛護後輩,鼓勵指教。故而我自覺幸運的遇到兩位楊先生給我啟蒙引路。從那時起,我就決心學余派唱腔。自此我纔可以算同事中一個末學的票友。
  中央研究院自1960年代纔成立一個京劇票房,主要成員則是同事與眷屬。楊希枚、吳緝華兩位自是最老資格的創始人,尚有老生名家龍宇純,裘派花臉茅澤霖,另一淨角是李學智先生,尚有赫赫有名的老票友王英奇先生,是同事王萍女士的老太爺。青衣尚有同事李孝定的夫人。此外又請來近鄰台灣肥料六場的朋友助陣文武場,有茅重衡、王深運、王震三位先生。特別說明茅重衡先生成為我三十多年老朋友。其他尚有不常來的同事有吳文彬、周宗瑤等先生。我雖為票社一員,真只是末學膚受,怎能與這些老票友並駕齊驅?只是混混,怎有進步?我雖也看戲、聽唱片及電台節目,但亦用心不深,毫未著迷,淺嘗輙止,一曝十寒。
  我沒有資格變成戲迷,也是勢有必至,理有固然。是因為我高中畢業後流浪四年未能升學。幸而在1950年考上師範學院,除了有地方吃飯,此外空無所有。以校為家寒暑假亦要勤讀,重在充實學問,在校四年,收獲當超過六年。承業師郭廷以先生特識,可以到中央研究院跟隨他研究近代史。比起同僚,我又是淺學後進,同道中高才如雲,我亦自慚形穢,怎敢放鬆自己。當年中央研究院只有四五個研究所,各所同仁天天見面,飯堂是交流之所。大家相聚,天南地北,無話不談。有一天圍坐吃飯,研究數學的同事叩問我的一位近史所比我年輕的同事,問他做研究要花多少功夫。他用山東膠萊口音的國語回答說:我只用十(習)分之一時間處理學術問題。輪到問我,我也用山東口音回答我是用十(習)分之九。此是真心話。我在研究所期間,大部分時間用在研讀,不願稍分餘暇做別的事,這十分之一的用途,包括打理生活以及娛樂,而娛樂之中以看電影為主,看戲、聽唱更其次。都包括在這十分之一的餘暇中。當然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在京戲上投注的功夫少,怎能會有何進步?
  我在1963年結婚,此後做研究的功夫降為十分之七,料理家務要佔十分之二,而一切雜事娛樂,仍佔十分之一。而娛樂又是以看電影為多,看戲甚少,聽聽廣播京戲,則未嘗間斷。
  在我日常生活十分之一的餘暇中以活動應酬佔去一半。剩下一半纔是看電影、聽收音機中廣公司的空中音樂廳,先是吳心柳(張繼高)主持,後是史惟亮主持,到了趙琴改名音樂風,我並長期訂閱《音樂風》雜誌,而所有趙琴舉辦「藝術歌曲之夜」,我都買票到場聆聽。而看京戲則很少,卻常聽京劇廣播,許多名家唱腔是從收音機聽來,也用五百元買來一個電動唱機,主要是買唱片來聽。學戲也就太半靠它。一般說來,是叫做「留學生」。這樣算來,我在京戲上投下的功夫,是不到百分之一。憑什麼敢說自己是票友?
我作此文雖不嚴肅,却並不輕率,加上我的正派文章,我提及楊聯陞年丈已是第五次,他和楊希枚先生都是我京劇開蒙老師。不隔幾年他一定回到中央研究院對我不止是指導京劇,也談學問。他並未教我唱余派甚麼戲,但曾告訴我說,要學余派必須向劉曾復教授請教,他兩人是清華大學同學,並俱精通京劇。只是劉先生定居北京,當年我是無法聯繫。我自己靠唱片學習一點,真是談不上是學戲。研究院的票社,是每週必有相聚,我亦每次必到,而唱來唱去,難入門徑,亦毫無進步。三十年如一日,全是混混而已。
  我在學問上稍有成名,在1977年受聘到香港中文大學任教。想想外出討生活,在治學上豈敢輕易放鬆。為怕談話對不上,當時新出的帛書《老子》、《伊尹九主》,以及竹簡的《孫臏兵法》我都在到香港之前一一閱讀,我的功夫雖非用到十分之九,也能達到十分之七。那是絲毫不能放鬆的。
  到了香港纔知道這是中國人向外面世界看的兩窗口之一,雖是一個殖民地,受英人統治,而粵人要佔百分之九十七。而中國早革掉的文化習慣,這裡仍然保存。例如遇中國年很隆重不說,尚保留家家供桃花,擺桔樹,養水仙花的古風。香港又是國際十字路,五方十界人種交流,自由繁富,多彩多姿。來此人士,俱多識時務之俊傑,也往往仰洋人鼻息,不過大多數地方頑民則仍稱英人為鬼佬,可以看出粵人堅毅貞定的自尊自信。我即在此坐擁講席,豈可不自省自重,一切以把持學問以與人對待,自不暇多涉嬉戲。雖然如此立意,而以香港地方之繁華,中文大學之活動,遂亦難免要分身周顧,竟與外界不斷結緣,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我在香港生活,雖然仍是土哩土氣,而所在環境,所當人情世事,俱較在中央研究院複雜。已有多方面應酬活動,在此無須贅述。只是有關京戲,則又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中文大學絕不支持鼓勵京劇,有幾位愛好同仁稀稀疏疏也無法有何發展,相識同仁私自會聚,只結識到蔡思果先生與鄭惠和、史怡中、鮑運生、陳化玲、袁鶴翔、劉述先、李雲光等少數愛好者。其中只有蔡先生一人會拉胡琴,他很熱心,常由他操琴我來練唱。人數不多,陣容不強,只是偶爾會會罷了。
  須知香港是世界上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成就非凡,自有高人常來常往。從一流到九流,大聖小仙川流不斷。洋人雖駕祥雲而來,大陸火車暢通,碩學俊彥亦是更番到訪。可惜戲劇本不在學術之列,勢難有交流機會。但亦能有些特例竟能順便請到京劇名家來會,前後專訪者有名琴師李慕良到新亞書院,名小生俞振飛受到文化研究所邀請,俞振飛來,我做了宴席中陪客,講壇下聽眾。嗣後香港有公演機會,戲劇名家自然就更見得多了。新亞書院院長金耀基請到郭小莊,我也是晚宴上的陪客。後來又有大陸劇界袁世海、李世濟、寇春華、陳貞治、葉蓬、劉長瑜、張文娟、王玉敏、宋長榮到訪,俱是以新亞書院或中國文化研究所為主辦者。私下相晤者因王節如女士的安排得以會見趙榮琛、李環春、郭錦華、馬玉琪、馬崇恩等。因鄭惠和安排者得以會見楊少春、李寶春等。事實上凡到香港公演之戲,我多去觀賞,因此在劇院可以觀賞到李小春的安天會、蕭潤增的徐策跑城、葉少蘭的陸文龍、李岩的打金磚、厲慧良的長阪坡及鍾馗嫁妹、張重溪的武松打虎、劉洵的武松打店、譚元壽的戰太平、打棍出箱、杜近芳的穆桂英掛帥、李和曾的孫安動本、張春華的盜九龍盃、蔣平大破銅網陣、俞大陸的挑滑車、蕭潤德的賣水。至凡在中文大學見過一面的則看過宋長榮的紅娘、袁世海的九江口、和李寶春同演的華容道,劉長瑜和寇春華的春草闖堂和賣水。這裡必須一提來香港公演的漢劇。中文大學音樂系請到大師級的陳伯華女士和兩位名角演員到訪,開座談會,我是與會的一員。她是漢劇界具梅蘭芳地位的藝人,談吐十分平易近人,謙卑而客氣。令人欽佩。
  談到音樂系的場合,除戲劇之外,我有機會聽到莊本立在一個場合吹奏殷商時代的壎。更要在此陳敘的是音樂系請到台灣的漢唐樂府,真是值得記載。漢唐樂府是陳美娥女士領導,帶來一組南管樂隊,全用中國古樂器,演奏方式全循古制。例如控制節奏的檀板須雙手持板合拍,而彈奏琵琶決不同於今之竪起彈撥,而仍保持唐代橫抱彈撥舊式,與唐代坐部伎完全相同。我得到場聆聽,大受感動。近見報載,陳女士三十多年來仍在領導漢唐樂府,並編寫古劇「洛神賦」與法德兩國音樂家合作,將於法國演出。所以敬佩者是這樣堅毅勇任延續古樂,真是千難萬難,百折不撓,可以推為當今女聖哲。實在敬佩推崇。
  至於我個人在香港這個環境,亦大不同於在台北的學術圈子。有點不務本業漸與各界交游,仍單限於京劇領域,我除拜識了蔡思果先生,校外又拜識琴藝高手的畫家曾后希大師,常由他操琴屈就我這個造詣末淺之人。我今尚保有一些由他操琴的唱段自作紀念。在來往期間由他細說了空城計的唱腔。此外又結識老前輩司子芸先生、谷秋源先生、王恭甫先生。司先生為我細說了戰太平、定軍山的唱腔,我尚有他一些唱帶。後來較我年輕很多的楊紹箕先生到香港,他是跟隨張伯駒學戲,長於余派各戲,我們成了朋友,他為我錄了空城計、珠簾寨、定軍山、連營寨、戰太平等戲。我都全有保存,我之能唱敢唱,自是有多方請教而獲得自信。
  無論香港中文大學如何受到中外高人垂顧,中文大學俱能廣結善緣。只是要邀請一位京劇名家,如非像新亞書院之邀請李慕良,中國文化研究所之邀請俞振飛這兩地領導人的大力運用。要想如法炮製,實是甚難做到,這裡要一提經我之策畫,請到奚派老生名票歐陽中石到訪中大聯合書院三個半月,並提供食宿費用。這一點我敢誇稱是一個特別的成功。事實上那裡可以向校方申請要邀來京劇名家到訪,那是並無可能。我自1985年受中國文化研究所委託編輯盛宣懷文獻,在1987年就出版了《近代名人手札真蹟》九大冊。校方委託我繼續編,注意,我前後編了六種書,是不能拿學校分文銀錢的。文化研究所只提供繕寫工費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oson.ca/trackback.php?e=635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Powered by the Blog Mod version 0.2.4 by Hyperion 中文化 by YLL讨论网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2 phpBB Group
Weblog style by Hyperion
Original style from Live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