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新诗创作一点见解--诗歌的道德力量
2010-01-19 10:23:59
我以新诗起步,在那个时代,北岛顾城舒婷们的诗歌使我着迷,每每工余暇间就超喜爱,并且以颂读为乐。久而久之,自己就试着写诗。承蒙《安康日报》陈敏,《汉中日报》李汉容,西安沈奇,上海陈东东,四川杨然,陕西陈亦鹏,广东陈剑文,湖南江堤等诗兄弟的大力提挟;《明天》诗社南夫,大康,永程,少博众诗友的相互鼓励使得敝人的陋作变为铅字变为诗集。后来在全国海外的报刊上常常发表诗作,更加强了我写诗的信心。诗歌慢慢走进我的平凡生活之中,成为自己和大千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之一。我对新诗创作有自己的看法,觉得经过“5。4”运动至今近90年历史,许许多多的先贤们为了新诗呕心沥血,筚路蓝缕,出现了很多不朽的诗篇.从胡适郭沫若到艾青徐志摩;从戴望舒藏克家到冯至卞之琳;从贺敬之郭小川到北岛顾城舒婷,从于坚韩东到海子伊沙,云云,宛如星河灿烂.新诗为历史发展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新诗创作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功利,诗歌越来越缺乏思想和美感,这与华夏悠久的诗歌传统很不协调![诗歌是感情的表达方式。诗歌应该是有力量的,崇高的,性感的,多情的,缠绵的,自由的,美的,崇高的,血腥的。]在下看来,现在许多诗人的作品中每每充斥着金钱无聊虚伪甚至下流的味道.完全丧失了诗歌内在的道德力量.
窃以为诗歌创作是孤独的寂寞的。诗人必须随时随刻思考着,在孤寂中寻求刹那的光辉.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必须用诗歌来纠正这个业已失去平衡的世界.长期以来,人们每每崇拜金钱和物质,追求价格,而忽略了古老精神和价值的力量,直接导致了今天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在这个没有李杜的时代,我们更加需要诗歌的力量来发声来呐喊.诚然,诗歌无法改变世界,但诗歌依然可以在极端个人主义横行的今天,寻求真实力量的存在!!!这就是时代给每个诗人提出严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