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枫 首页 -> 博客群 -> 唐军林的博客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
试步许昭华先生《步入年关》原玉
2013-03-03 15:02:49
试步许昭华先生《步入年关》原玉
廿三过后是年关,不料囊中仍感悭。
柴米油盐生手底,悲欢喜乐涌心间。
勤拖地板尘能净,喜画桃符笔尚艰。
除夕将临祥瑞起,财神何日顾茅菅?
1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投稿:诗是来自生活的和歌
2013-03-03 14:53:39
诗是来自生活的和歌
——浅谈《李晃诗选》
唐军林
收到《李晃诗选》有好些日子了,直到现在才静下心来细品。李晃是我仰慕已久的诗人,在他选编《湖南青年诗选》的时候就早闻其名了。
翻开这薄薄的诗集,里面仅有40首短诗,而它出版时又是他40周岁,就更富有其特殊意义了。现在不去揣测他的初衷,只以诗论诗的谈一些读它的想法。
在当今这个喜欢故作高深的诗坛中,有许多诗人早抛弃了传统的写作方式,他却没有追随时髦去玩弄一些诗歌技巧和文字游戏,而是仍以质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特定的心境。他希望通过明白易懂的语句,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熟悉自己。不像有些诗人,写出来就是想让人弄不明白,或只让极少数人明白他的诗意,那才叫高。
清明是个很古老的题材,有许许多多诗人写过它,特别是杜牧的《清明》更深入人心,老幼皆知。诗人并没有老酒换新瓶般对杜牧的《清明》进行诗意的诠解,却从中找到了新的灵感,写出了另一番风韵的《清明》:
这一天,杏花的眼睛
哭肿了
以杏花命名的小村
酒家随处可见
不用好心的牧童遥指
随意找一间坐下
喝上一小盅
脚步遂踉跄如风
而雨是不请自来的客人
陪你一路哭哭啼啼
有纸钱飞舞
幡片呼天喊地
娘——,归去来兮
一颗棵枞树跪弯了脖子
总感觉有一种声音
在土堆里
轻轻地喊着自己的乳名
诗人早从被杜牧熏陶的几组意象中跳了出来,并重新组合出新的意境。诗中的“酒”、“雨”和“牧童”等意象,都赋予了它们新的使命。而“一棵棵枞树跪弯了腰/总感觉有一种声音/在土堆里/轻轻地喊着自己的乳名”更是诗中的卖点,诗人通过第三感官把虚幻的世界真实地凸现在眼前。树本来不会跪弯腰的,却把它们当作人跪在那里的,这个“跪”字所营造出的氛围更映衬出了他来祭拜的心境。仿佛她地下有知,真切地唤着自己的乳名。面对如此深厚的感情,又岂是一个小小的土堆所能隔离。
他诗中所呈现出的生活是真切的,读起来自然教人感到真实可信。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所产生的震撼更容易颤动读者的心灵,而那些做作的东西即使语言很优美,缺乏了生活底气,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哪经得住时间的打磨。他的这些诗,大多来自他对生活的真实流露,很难找着一点虚假的痕迹。如他的《风吹黄木岗》:
风吹黄木岗。此时的我
正走在回深圳出租屋的路上。
风啊,你若向我的故乡吹去
请帮忙探望一下,我那静静地
——躺在黄土岗的爹娘;
他们的小儿子无颜回家乡。
风吹黄木岗。此刻是谁
跪倒在无法回家的路上?
风啊,倘若你真能一路吹到我的故乡去
请别忘了告诉我的哥哥——
带上我两个儿子,替我在爹娘的坟前
摆上三牲,再烧一柱香,跪上半晌。
风是一种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东西,诗人在回出租屋的路上遇到了风,由于思乡心切,便想到风会不会吹到故乡,而最让诗人牵挂的又是躺在故乡黄土岗的爹娘。所谓的“无颜回家乡”,并非诗人做错了什么事,是诗人感到离自己追求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还抱着古代文人那种不功成名就决不回家的旧思想。然而诗人对爹娘的情却是真挚的,尽管远离了故土仍念念不忘,以至于产生一种“请别忘了告诉我的哥哥——/带上我两个儿子,替我在爹娘的坟前/摆上三牲,再烧一柱香,跪上半晌。”的热望。
诗是一种很感性的东西,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诗,一切都与诗人的经历有关。诗人游历过许多名川大山,他笔下自然会出现名川大山的身影。比如《西湖写意》《黄河印象》《井冈翠竹》等诗里都能寻得到他的踪迹。而在他这些旅游诗里,我最喜欢的却是《井冈翠竹》,它就像中学读的茅盾的《白杨礼赞》一样赋予了很强的象征意义。我喜欢翠竹的虚心正直,我喜欢翠竹的柔韧而坚强,可更喜欢诗人笔下“来到井冈山,望着你们啊/我想:无论我今后走向何方/你永远是我一根/支撑灵魂的节节相连的脊梁”这样的诗句,他写的不仅仅是翠竹,更多的是人。
作为打工诗人,诗人并没有因为处在繁华的都市而遗失乡村原有的纯朴本性,他的诗就像他一样纯朴自然,但他却敢于把自己的心灵毫无保留地坦露出来,而不是故作神秘的躲躲闪闪。比如他的《我要和深圳做爱》就显得特别率真和大胆,虽然读起来有点粗俗,却也有淋漓尽致的快感。
总的来说,一首诗只要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只要有真挚的情感,又能撞开读者的心扉,不管它反映的生活是美好的还是揭示丑恶的,都是值得一读的
联系地址:421165湖南省衡南县花桥镇花桥新街青春书社唐军林
3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自古伤情多别离——读《边界望乡》所感
2010-02-14 19:01:58
熟悉洛夫先生的名字,最先在香港诗人蓝海文选编的《台湾诗歌选萃》上。他的一首《边界望乡》竟然让我轻意走进他的语境,并深深地记住了这个名字。后来在许多诗歌选本上都读过这首诗,这首诗已风靡中国,只要有人一说到它就有人可能说出他的名字。
前些年的诗歌论坛上出现过一些对洛夫先生诗歌的杂音,把他的诗说得一无四处。他们中有些人想像80年代的诗坛拉杆子设圈子一样标榜自己,故意借他的名望来抬高自己,以便吸引更多的眼球,攀升人气;有些人纯粹没有好好的品味其中的奥秘就断章取义,弄得不伦不类,一首好好的诗就这样被他们平白无故的糟蹋了,还振振有词。
写过诗的人都明白,特定的环境映衬出诗人特定的心境。想好好的欣赏一首诗,就不得不去先熟悉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他的《边界望乡》和其它的好诗一样有着它的特定背景,正如他在诗的后记所说:“三月中旬应邀访港,十六日上午余光中兄亲自开车陪我参观落马洲之边界,当时轻雾氤氲,望远镜中的故国山河隐约可见,而耳边正响起数十年未闻的鹧鸪啼叫,声声扣人心弦,所谓‘近乡情怯’……。”
早在1979年,国共两党还处在一个极端对立的状态,海峡两岸的人们都饱受着被战乱分割后的痛苦。几十年的不相往来,一再压抑着诗人对故土的情深。面对着触手可及的故土,诗人思绪万千,心潮起伏澎湃,他最终却是“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让诗人却步不前的不仅因为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或许更多的是“近乡情怯”的心境。
诗一开头“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落马洲”,从这两句看似平平淡淡的诗句切入,不经意地流露出诗人通过时间来表露他急于去看的心境。因为他太在意快要见到的故土,才没有留意时间的转瞬消逝。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乱如风中的散发”和“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是诗人借助了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和比喻,把一些看似没有牵连的意象有机的连在一起,把怀乡之情发挥得到淋漓尽致。这种对诗歌写作的尝试,摆脱了其他人那生搬硬套的痕迹,让诗浑然天成,自成佳句。
面对着故土,压在诗人心头的几十年的思乡之情一下子从心中喷发。“病了病了/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只剩下唯一的一朵/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咯血”,诗中用了“病”“杜鹃”“咯血”一连串的具体物象,并通过“凋残”与“唯一”这两个形容词渲染出心中的隐痛和周边氛围,把压抑已久的伤痛流出笔端,一般的人读起来都感到一种痛楚。
痛,不仅是一种呐喊,更多的在于它蕴藏着深厚的情感。空洞的呐喊只会显示出内心的苍白,丰富的情感却需要更多的物象来映衬。“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那冒烟的啼声/一句句/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冷,还是/不冷?”传统的比兴手法或许早在他的心里潜移默化,这些信手拈来的诗句,让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与冷得“竖起外衣的领子”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反而引导着诗人的情感向更深的层次递进。
晋陆机《文赋》里曾说过“诗缘情而绮靡”。情,不仅有个人因四时风物、亲故荣落而产生的悲喜感叹,还有“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的感怀。屈原因放逐而著《离骚》,李煜若没有忘国之恨又哪有《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千古绝唱。要是在海峡两岸相对融洽的今天写这首诗,诗人现在或许也难找到这份情感!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七绝.清明
2008-04-10 16:00:14
细雨绵绵扯脚行,
一年一度话清明。
思亲路上多思绪,
泪洒坟前觅旧情。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
|
Blog 拥有人: |
唐军林 |
作者群: |
(没有) |
博客: |
观看所有文章 |
|
好友名单 |
Go: |
上一页/下一页 |
日历
«
<
»
>
11月 2024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连络 唐军林
Email : Send E-mail
私人留言 : 发送私人留言
MSN 短信 :
Yahoo 短信 :
发帖后自动返回论坛 : 1
QQ 号码 :
关于 唐军林
注册时间 : 2007-07-27 21:50:57
来自 :
职业 :
兴趣 :
留言板
这个博客里面没有任何留言。
博客
博客启始于 : 2013-03-13 11:47:50
文章数量 : 0
博客历史 : 4273 天
回响总数 : 0
观看人数 : 8430
RS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