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談談李白的:'梁甫吟'

2009-08-01 14:24:02

悲痛梁甫吟

长啸梁甫吟。
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
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 ( 清一作渌 )
逢时吐气思经纶。 ( 吐一作壮 )
广张三千六百钩。 ( 钩一作钓 )
风期暗与文王亲。 ( 期一作雅 )
大贤虎变愚不测。
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
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骋雄辩。 ( 不拜一作开说 )
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
指挥楚汉如旋蓬。 ( 挥一作麾 )
狂客落魄尚如此。 ( 客一作生 ) ( 魄一作拓 )
何况壮士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
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
三时大笑开电光。 ( 开一作生 )
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
以额叩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吾精诚。
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揄磨牙竞人肉。 【豸契】【豸俞】
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
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
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
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
亚夫诒尔为徒劳。 【诒言换口】
梁甫吟。
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
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
大人兒屼当安之。 【鲵鱼换山】【山兀】

古體詩難學習和仿傚,但卻是今人的情意結,不讀又有些不甘心,如果讀和研究,我就決定再由最好的詩人,李白的詩來入手,素知李白的詩是最難跟風學習,我不是一定要完全吸收,只要提出來大家一同研究.讓我們一同感染一點優雅樂趣,起碼也知道多點李白詩的點滳.提高眾人的詩藝.

<梁甫吟>本是古代的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間曲調,音調悲切凄苦,今已不傳,前之有諸葛亮的一首,寫春秋時齊相晏子"二桃殺三士"事,通過對死者的傷悼,譴責讒言害賢的陰謀.而李白這首也有"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之句,顯然習用了諸葛亮那首立意.詩大概寫在李白"賜金還放",剛離開長安之後,詩中抒寫遭受挫折以後的痛苦和對理想的期待,氣勢奔放,感情燃熱,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開頭兩句,"長嘯梁甫吟,何時見陽春?""長嘯"是高歌更凄厲激越的怠情抒發.一上來就單刀直入,顯示詩人此時的心情極不平靜,為全詩定下了感情的基調.
接着連用兩組"君不見"提出兩個歷史故事.一個西周呂望(姜太公)長期埋沒民間,五十歲在棘津當小販,七十歲在在朝歌當屠夫,八十歲時還垂釣于渭水之濱,釣了十年,才得遇文王,遂展開平生之志.詩人弔用兩個故事,實際寄寓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太賢虎變愚不測,當年似平常人","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群雄".他不相信自己會長期落淪落,毫無作為.詩人對前途有着堅定的信念,所以這裡聲調高昂,語言節拍也也較爽快,中間雖曾換過一次韻,但都押平聲韻,語氣還是舒展坦的.
"我欲擧龍見明主"句起,從樂觀入了痛苦.加上用仄聲韻,語氣急促,更使人怠到尤如一漸凄風急雨打來.這一段寫法上很像屈原的<離騷>,詩人使自己置身于惝恍迷離,奇妙多變神話境界中,通過描寫奇特遭遇來反映對現實生活的怠受.你看,他為了求見"明通主",依附着夭矯飛龍來到天.可是,凶惡雷公擂起天鼓,用震耳欲聾的鼓聲來恐嚇他,他求見那位"明主"也只顧同一班女竉作投壺的遊戲,他們高興得大笑時天上閃現出耀眼的電光,一時又怒氣又使天地昏暗,風雨交加,.盡管如丂,詩人還是不一切以額叩關.冒死求見.不料獨怒了守衛閽者.在這段描寫中,詩人的感情表現那麼的强烈,就久浩浩蕩蕩江水從寬廣的河床突然進入峽谷險灘一樣,旋渦四起,奔騰湍急.不可抑止.詩人在天國的遭遇,實際是現實中的生活中的遭遇.他借助于幻沒的神話境界,盡情訢了心中的不滿和不平.
詩人通過各各種典故暗地抒寫了內心忧慮和痛苦,激烈抨擊了現實中的不合理現象:上皇不能体驗國家的一片精誠,反說我是"杞人憂天"在現實生活,只有庯之軰可以趾高氣揚,真有才能的人反而只能收起自己的聰明才智,世人就把我看得輕如毛.
古代齊國三個力能排山的勇士疲相國晏子設計害死,可見有才能的人往往受到猜疑.明明明有劇孟這樣的能人而摒棄不用,國家的前途真是不設想了.
後一段開頭,"梁甫吟,聲正悲",宜接呼應篇首兩,語氣沉痛而悲憤,突然詩人又筆鋒一折,"張公兩龍劍"以下四句仍是信心十足地回答"何時見陽春"這一設問.詩人確信,正如干將,莫邪二劍不會久沒應土,我同"明主"一時為小人阻隔,終當有會合之時.既然做過屠夫和釣徒的吕望最後仍能會風雲,立功勛,那自己也就應該安時侯命,等風雲感會的一天到來.
寫長篇歌行最忌呆滯平,這首詩取大的藝術特色正在于布局奇,變化莫.它通篇用,但表現手法卻不時變換.吅望和酈食其兩個故事是正面描寫,起"以古為鋻"的作用,接着借助于種種神話故事,寓自己的痛苦遭遇,第三段則把幾個不相連的典故交織在一起.因而詩意境顯得奇幻多姿,錯落有致,春意興闌珊,起伏,詩人的怠情表現淋漓盡致!

勸改租車制

2009-07-30 05:42:41

勸改租車制 (献給香港政府)

村巴俬機飊車快,飛來飛去死誰家?
俬機大佬顯顏色,坐見死人長嘆息.
今年租車制不改,明年駕者誰人在?
既見飊車多為薪,更聞同伴血成海.
舊客無復來上車,無奈仍對歪理制.
年年歲歲車相似,歲歲年年策不仁.
寄言政府立法者,應憐半死駕車人.
政策害人真可怕,珍惜生命為市民.
俬機市民歪策下,飛車無奈對人前.

租車制度的錯

香江的連月以來,幾次的嚴重交通意外,令我尤然驚醒,發現香港小型巴士的險象,沒有意外那又有誰想到,它們存在著不合理的管制,經營商租賃制度,出現了嚴格錯誤,車主以利誘的方式,鼓勵俬機飊車,實在是草管人命的勾當,不論是俬機,乘客,或行人等,都隨時喪命,市民不會多謝他們的飛快服務,但又有誰預視了意外的發生?


身不由已

曾幾何時,有誰留意其飛快工作之質素,俬機們的迅速駕駛,真比得上世界超級快車,來往於郊區與市中心地段,應可記俬機的大功,助市民來往方便和快捷,但誰不知他們的生活是渡日如年,小市民如這一群租車謀生的可憐,政府沒有立法管制,車主無良,自己立制,限制每程車的時間,又給每超一轉多給工資,有誰不貪得博取多得工資,故出盡本領,各出奇技,正是能人所不能,相信可比得上世界級賽車高手,本可每天走七十轉程的,香港的飛車俬機,每天可走上八十轉程.客人們坐在車上像騰雲駕霧般,但性命全交給了這樣之狂飆俬機,誰不擔驚受怕?實在性命多是危在旦夕,不知禍及誰個客人,在這幾年中常見無理車禍,多是由於駕車者過份疲累所至,近月來香江小型村巴車禍多多,皆因政策錯綜複雜,引起禍從天而降,羣眾誰能避得過,在此勸告速改革租車政策,禁絕利誘,應由政府立法阻止不法規定車程.應給與合理工資,不應加快速度求多勞多得的殘酷,禍及市民!

我的經歷

中年年時的我,可以早上返工前,可以先飲早茶後,慢條理的去搭車,沒想到今時今日的交通差異,上班一族如此困擾,一旦坐上快車,心兒也給嚇了出來,真箇未到埗已給破了膽,現在的打工的人們真是太過辛酸疲勞,車夫的拼命飊車,更是無理的困頓,社會能不給他們一個好的安樂駕駛求生活麼?

但求安心

輕鬆生活命長久,那需太過拼命換高薪,社會大眾求安心,坐享平安的生活,上班工作求安穩,行車上落為何人?那不是大眾齊齊來捱兩餐!

周作人妙品

2009-07-25 18:01:42

周作人妙品 (轉貼自2009年7月26日蘋果日報章)

立軸款識三十五字:「民國三十六年大暑節後,中夜聞蛙聲不寐,戲錄兒童雜事詩十六首,書為性堯先生雅教」,下署「周作人」,鈐印五枚:「周作人」、「苦茶庵」、「知堂五十五以後作」、「苦茶庵知堂記」、「苦雨齋」。鑑藏印也五枚,都是金性堯私章:「星屋」、「文載道印」、「金性堯」、「載道」、「星屋夜讀」。立軸高九十六厘米,濶三十二點五厘米。朱絲欄十行,第一行起首題《兒童故事詩》,分詠老子、晉惠帝、趙伯公、陶淵明、杜子美、李太白、賀季真、杜牧之、陸放翁、姜白石、辛稼軒、鄭板橋、高南阜、俞理初十四人,陶淵明、杜子美一人兩首,其餘每人一首,合共十六首,都是七絕。條幅今年六月二十五日北京匡時拍賣行拍賣。

放大圖片

[img src=http://hk.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_sub/20090726/small/20090726new.jpg]


金性堯一九一六年生,二○○七年歿。浙江定海人,筆名文載道、星屋等,幼讀私塾,青年時代參加校勘《魯迅全集》,抗戰時期在上海孤島與王任叔編輯《魯迅風》雜誌,又主編《蕭蕭》、《文史》等雜誌。一九四九年後歷任春明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上海古籍出版社編輯、編審。為上海歷史學會會員、作協上海分會會員、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著作等身,上海百家出版社今年編印《金性堯全集》。金先生畢生崇拜周氏昆仲,精讀他們的書,說「一生受影響最深」,一九四四年出版的散文集《文抄》得周作人寫序。陳子善八十年代編知堂集外文兩本,一本是《亦報隨筆》,一本是《四九年以後》,一九八九年七月三日金性堯應陳先生之邀寫〈葉落歸根〉。金先生說,他與知堂通信始於淪陷時期,知堂給他的信約四十封,信紙統一,可以裝訂成冊:「我與他見面則在解放初期,即他從南京老虎橋監獄來到上海,住在橫濱橋尤炳圻君的亭子間裏。我進去時,他正赤膊赤腳躺在床上,隨即穿上白布短衫」。期間,金性堯去探望周作人三次,請他到家裏吃了一次飯,中間打過兩次牌。一九五○年,金先生遊北京,到八道灣看周作人兩次:「和知堂的交接,可以說的大概這麼多」。
信札不算,周作人還有立軸和扇面寫給金性堯:「書法近唐人寫經,宜小不宜大。魯迅的書法,寫上楹聯撐得住,有蒼勁感,知堂則娟秀有餘,蒼勁不足,但寫在稿箋上,便覺賞心悅目。」金先生說,知堂寫給他的立軸有的裱了有的沒裱,裱了的所書為謝夫人談周姥故事。扇面一面是張大千畫鍾馗,無上下款,只鈐「張爰」小印,原是謝興堯舊藏,謝興堯在北京跟金先生見面,把一面大千一面空白的扇子和清官腰牌、綠頭簽贈送給金先生:「我在北京找不到合適的寫字人,又想隨身帶回上海,便請知堂補上字」。他說知堂在〈壞文章〉中說他不覺得齊白石、張大千的畫好,金先生信手將大千和知堂兩人一畫一字配在一起,「就更值得惜護,只是它連同立軸已經離我整整二十年了」。〈葉落歸根〉接着說:「還有一本《兒童雜事詩》,是他用毛筆寫了郵寄送我的,寄來後也沒有細閱。這些東西,如果不遭劫,也不過藏在篋笥中,不見得會拿出來玩賞,一旦失去,就會念念不忘。世間事物的得失,往往如此。」
《兒童雜事詩》應該就是這次拍賣會上這幅立軸。金性堯文中用「一本」而不用一紙、一幅,說的似乎是另有《兒童雜事詩》冊頁,也似乎是他記錯了。他說收到字他「沒有細閱」,那麼,立軸上他那五枚鑑賞印當是後來「細閱」才鈐上去了。立軸的老裱褙也許是金先生四十年代拿去裝裱,年久忘記,也許是「遭劫」後人家付之裝池,無從判斷。金先生寫〈知堂的兩本書〉說,周作人給他的信札、簽名書、立軸與扇面,「不言而喻,現在已經片甲不留」。金先生的千金金文男女士新近寫的博客也說,文革浩劫她才十四、五歲,「經歷了四次紅 衞兵、造反派的抄家,最後一次則是毀滅性的抄家,積父親前半輩子心血的幾萬冊藏書、幾百幅字畫一、二天中被蕩然抄盡,包括周作人所送的簽名書、立軸、扇面」。


《兒童雜事詩》立軸寫於「民國三十六年大暑節後」,那是一九四七年七月間,周作人還在南京老虎橋監獄,黃裳先生去探望過他,跟他交談,請他寫字,還到「忠」字監小院子裏看他的獄中生活,看到他見了黃先生回自己囚室脫下小褂細心掛在牆上,赤了膊赤了腳在蓆上爬,慢慢躺下去,身邊放着一個花露水瓶子。


(董橋)

日食詩二首 (宋朝) 轉貼

2009-07-24 13:40:53

難得找尋到的古代日食詩:

日食 (宋)王令

钱塘山人大署壁,曰十月朔日且蚀。坐者跳起行者留,愚闻之惊智为惑。
我时过市偶自停,眩两目视闹耳听。自嗟身贱不有位,安得置此诛四刑。
惟此丙申日在未,天面黯郁昏不济。举头仰日已半亏,群阴得志云不披。
尘函欲开镜尚掩,谁把白壁涂之泥。大哉玄象浩难测,安有庸人似术得。
天乎反成竖子名,不念吾皇禳以德。吾闻日名为大明,光一自出灭月星。



日食 (宋)舒岳祥

十月初吉日,四野闻惊呼。停杯出门看,日食将无余。有如黑漆盘,

来掩白玉盂。自午而及申,磨盪未还初。父老涕泗语,便恐天眼枯。

前年六月吉,昼日如煤涂。众星争光怪,淡月悬天衢。已谓华生世,

不复睹亦乌。须臾还旧观,田野顿昭苏。今胡久沦厄,翳昧不可祛。

前时缙绅谓,占度不属吴。分野受其咎,天道安可诬。以日诿敌国,

不君良可吁。兹辰为谁食,无路摅臣愚。太阳万万古,少待收桑榆。

天狗和太陽

2009-07-23 04:54:56

<天狗和太陽>

幾百年過去重逢,你為何喜歡抖纏.
每次天狗你出現,帶給人們大變遷.

今年帶來金光圈,金光閃閃一大圓.
明顯是個好兆頭,幾千年帶來災禍.

今次你卻性情變,望把惡運常離遠.
世界和平人安居,國民快樂永團圓.

天狗請不要吞蝕,太陽是我們救星.
天長地久三星照,六合神通地永恒.

天狗把太陽放過,你隨時隨地探望.
失了人類會死亡,植物也不會睡醒.

天狗太陽是朋友,為何無情來折磨.
欣喜今年送金圈,下次可帶來金礦.

註:

於2009年7月22日,全日蝕給人圓滿的美感,在全蝕時,中間全黑,週圈卻明露一大圓金光圈,然後再慢慢漸復原...美是歷史以來的一次圓美的日全蝕的景象!古時迷信經早已打破.人們不會為日食打鑼.現在連小孩也知道日蝕和月蝕是什麼.破除迷信,但人們卻少了一種遐思,似乎由小孩變了老人精.沒有了童真,天文學的發展是破除迷信的巨手.將來人類移居月球去,一探久違的嫦娥!


欢迎光临sfiawong的博客
Blog 拥有人: [ sfiawong ]
作者群: [ (没有) ]
博客: [ 观看所有文章 ]
[ 好友名单 ]
Go: [ 上一页/下一页 ]
日历
« < 8月 2025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留言板
2010-12-24 19:57:04
圣诞快乐!
2009-08-04 04:39:26
看望朋友。问一声夏日好。
奇文共賞
發掘多點奇文,想象多些奇思妙想.

我的想象有可能是未來的希望!

發掘出來的奇文也許是沒人注意的寶藏!
连络 sfiawong
Email 地址
私人留言
MSN 短信
Yahoo 短信
发帖后自动返回论坛
QQ 号码
关于 sfiawong
注册时间
2009-05-05 20:09:43
来自
US/HK
职业
retired.
兴趣
Reading and poetry.
博客
博客启始于
2009-05-22 00:29:20
文章数量
4
博客历史
5934 天
回响总数
4
观看人数
141626
RSS
RSS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