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s browsing this blog: None

再一次的说对莲花的感觉.

2009-06-15 19:31:41

再一次的说对莲花的感觉.

永远的莲花
读叁毛书有一篇文章正好贴出给大家另一种感觉:
瓶中插著两枝莲花,哪样细长花顕,淡黄色与青色的花苞紧紧地包里著,什麼消息也不曾透露.哪姿态却是骄傲的莲.
哪莲是永远不会开放的,听说,当它被从池塘中摘下,被浸在盐水中,只为了 她的态是如此美丽而傲慢.卖花的人,不愿意它的命运象曇花,愿它永远是一朵莲花,如果,你要它开便要把花瓣撕开,撕出一份灿烂来.
自然不愿见到它未开放已凋零.所以,哪天,意外的惊喜知后,便将它从同样青黄顏色的花瓶(有人笑道,这个花瓶空了这麼久,原来是为了等待这两朵莲花,要不然,怎麼样顏色是这样=的天衣无缝,呢?所以我也沾沾自喜起来.)取出来,小心的一瓣一瓣地开放它—看著夏季就这在手中灿烂起来,一梨花就这样神奇的片刻知间灿烂了,哪令人震慄的感觉.
莲花,一朵骄傲的莲,它或会在池塘中悄然开放,慢慢的凋萎,或者在摘落知后,未开已先凋零,如果不是一个哪麼强的人,为欣赏她,而任它一瓣瓣展开,它便永远不展示自己.
永远不展示,你又怎麼能看出她哪份馨香,洁白,哪柔软如线的情意,莲花,永远是一朵莲花,.
窗外的雨,点缀了莲开啟时哪种嫵,在雨天,莲的唇,莲的心,莲的躯干,莲的灵魂,似乎全受到了滋润,我份不清雨成就了莲这份魅力.还是莲令这个雨天别美丽.
莲从哪裡来?莲是否是一个误会,全是不重要的.我只是记得,哪一年的夏季天.突然的.眼前出现了两朵又纤瘦又美丽,足以代表花的精神与风貎的莲,我永远记得,哪莲在我手上,哪花瓣的开啟,似乎不断伸展,永无止尽,它只是不断伸展,开啟,延长,一个夏天又一个夏季,我远记得哪永远永远的莲.

評余冠英先生的詩經"關睢"文章

2009-06-14 20:55:47

原  文 翻  譯 (余冠英譯)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水鳥兒關關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好姑娘苗苗條條,哥兒想和她成雙。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水荇菜長短不齊,採荇菜左右東西。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好姑娘苗苗條條;追求她直到夢裡。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追求她成了空想,睜眼想閉眼也難。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夜長長相思不斷,盡翻頁直到天光。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長和短水邊荇菜,採荇人左採右採。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好姑娘苗苗條條,彈琴瑟迎她過來。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水荇菜長長短短,採荇人左揀右揀。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好姑娘苗苗條條,娶她來鐘鼓喧喧。

 

  <關雎>是《詩經》開宗明義的第一篇。
  由於流傳久遠,影響至深且大,因此歷來對這首詩的看法,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認為這是首愛情詩讚美詩;是舉賢詩、諷刺詩;是搶婚背景下的貴族,有關婚姻的教育詩(據《墨子》說法,「琴瑟」「鐘鼓」均非平民之樂。);是祝賀新婚的詩,……。

  其實,仔細玩味詩中那真率熾熱的感情,我們毋寧把它當作是一首產生於二千多年前古老的民間戀歌,詩中娓娓細述的是一個男子的單相思,他的傾慕、愛戀與渴望,而這正是亙古以來每一個人心中對愛情最深的企盼。

  全詩依據<毛詩>將之分為三章,首章四句見物起興,寫自己的愛情與想望。雎鳩,是一種水鳥,傳說這種鳥兒雌雄相愛,形影不離,情真意專,如果一隻先死,另一隻便憂傷不食,憔悴而死。因此首句借雎鳥一聲聲的相互和鳴,引起男子無限的情思,想到那位美麗賢淑的少女,正是自己理想的佳偶!至於說「窈窕淑女」是誰,是男子在河邊邂逅了一位美麗佳人,而一見鍾情,而傾慕追求?還是男子見雎鳩相親相愛成雙成對而春心蕩漾,而思念起心中的人兒這裡留給大家豐富的想像空間。

  次章八句,以纏綿悱惻之情,道出男子追求未果的愛慕之心與相思之苦。「參差荇菜,左右流之」,也許是暗示著少女正在河邊採荇,她的美妙姿態,她的窈窕倩影點點滴滴,深深的烙印在男子的心上,難以磨滅。也許是左右浮動的荇菜,就少女不可捉摸的心,注定二這條情路是要走得艱辛難熬。於是日思夜想,不能須臾忘懷。白天裡食不知味,無心做事,而漫漫長夜又只能躺在上翻來覆去的苦思冥想不能成眠,心中反複叨念著切割著愛人的名字,愛人的影子,這種「為愛而不得其愛,又不忘其愛」的痴心想念那裡只是一個愁字而已!

  第三章八句,描寫男子嚮往著願望實現時的歡樂。

  有人說:「這首詩描寫了抒情主人公對一位少女邂逅、追求、相思並同她完婚的全過程。」細讀全詩,若最後只是像童話故事中大團圓的結局-從此王子和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那麼詩意就蕩然無存了!愛到深處無怨尤,愛的渴求能導致愛的昇華。這位陷入情網不能自拔的男子,並沒有傷心到吐血病倒,也沒有絕望的自殘殺人,而是給自己的感情找到一條出路,架構起一座美麗的空中樓閣,幻想著有情人終成眷屬。在一剎那間他滿足了,他和他的愛人美滿和諧的結合了!於是一場虛構的熱鬧的結婚場面快快樂樂的展開,讓我們不禁陶醉在其中為其祝福。但幻想畢竟不是事實,一轉念後,男子又會想到什麼?是更深的相思愁緒?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的堅貞?也許留待大家仔細去玩味了!

  孔子在《論語.八佾》有中肯的評價:「<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綜觀全詩充滿著男子的浪漫情懷,它寫思慕,寫追求,寫嚮往,深刻細微而不失理性平和,感情熱烈又不陷於難以自拔的痛苦呻吟。這真是我們現代人每談感情便置之死地,玉石俱焚的毀滅作為,要好好省思的。

加評:

讀以上余冠英的文章,很同意他對詩經"關睢"的譯文和解釋,我本經常都認為是詩人由一關一關的遊覽,見到採摘青菜女郎,由此生出愛慕之心而作這首詩歌.故我喜歡余先生的譯法和講解.坊間發現不少的書本,沒有如此的合理說明,故我不愛跟隨着學去.我只愛跟隨余冠英的教授詩經.
睢字解觀看,(又音追)似有所暗示追着去,因此第一句就是一關的,一關的去觀看鳩(水鳥),余冠英譯文,故第一段很合我的意思.
如果其餘幾句都能如首段押韻的話,就是成了優良新詩,最好設法改良之,但一定要依詩意,如果改不了,就採取余先生的譯文也足夠了.他的全文己全符水準,開前人的未試.已是很成功的譯文和解釋了.

情歌 -- 刘半农 (賞柝)

2009-06-14 03:26:54

(情歌)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微风吹动了我头髮,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麼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1920 9月4日 伦敦


1920年, 刘半农,赴欧洲留学,致力语言学研究,在新文学运动中是一名驍将,反封见斗争烈火的故土,成了一名海外游子.
诗作发表'情歌',后改为<教我如何不想她>.据当时与他同在欧洲留学的,并为这首诗谱曲的赵元任教授说,诗中的"她".代表当时他和赵元任在国外时日夜思念的祖国.如此看来,这首诗是诗人爱国之情的真切留露.而并非是常人所理解的思念情人的情诗.
这首诗共四节,每节都井头都汲取了歌谣营养表现技巧的常用的"比兴"的手法.通过对某种景描写,传逹诗人的正意,都是为了渲染,烘托"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内容.

原來別有用心的愛國詩.如果看成是愛情詩就失去他的心願了.兒女私情又怎及得上愛國的情懐!

《赤壁英雄》

2009-06-14 02:06:02

《赤壁英雄》写於05年3月的 二诗
 
(1)

多少英雄论赤壁﹐东风吹助英雄汉。
千秋尽人都羡慕﹐八卦天时合周郎。
若君心思做周郎﹐莫非加存妄想症。
投胎转世另一人﹐英雄千古有几成。


(2)

千万后人发梦想
莫非他存妄想症
面皮之厚不自量
英雄千古有几成

靖康耻之恨,风坡亭之谜>共兩首

2009-06-14 02:01:47

去年(05)试写旧体诗,因水準不高,只可作玩耍,作成经过如下:

〈靖康耻之恨〉 (初稿)

靖康耻风坡郤错
直捣黄龙成永诀
一檜何足遮天日
罪魁最高是何人


【原创】《风坡亭之谜》(作实)

岳王未报靖康耻
直捣黄龙欠一线
秦檜何足杀岳飞
罪魁谁是无人算


欢迎光临sfiawong的博客
Blog Owner: [ sfiawong ]
Contributors: [ (没有) ]
Blog: [ View All Entries ]
[ Friends ]
Go: [ Back/Forward ]
Calendar
« < August 2025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Shoutbox
2010-12-24 19:57:04
圣诞快乐!
2009-08-04 04:39:26
看望朋友。问一声夏日好。
奇文共賞
發掘多點奇文,想象多些奇思妙想.

我的想象有可能是未來的希望!

發掘出來的奇文也許是沒人注意的寶藏!
Contact sfiawong
E-mail address
Private Message
MSN Messenger
Yahoo Messenger
Automatic return to the forum after posting
ICQ Number
About sfiawong
Joined
2009-05-05 20:09:43
Location
US/HK
Occupation
retired.
Interests
Reading and poetry.
Blog
Blog Started
2009-05-22 00:29:20
Total entries
4
Blog Age
5943 days
Total replies
4
Visits
142330
RSS
RSS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