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6
注解: 手指向下或右滑,翻到下一页,向上或左滑,到上一页。
卡尔·克洛斯
卡尔·克劳斯(Karl Kraus 1874年4月28日-1936年6月12日)是二十世纪早期最著名的奥地利作家之一。出生于奥匈帝国基钦,他是记者、讽刺作家、诗人、剧作家、格言作家、语言与文化评论家,并且提拔了许多年轻的作家。死于奥地利维也纳。
生平
卡尔·克劳斯(Karl Kraus),本世纪上半叶最杰出的德语作家和语言大师之一,但在德语国家之外几乎是鲜为人知的。尽管克劳斯受到他同时代的许多著名作家(包括本雅明和布莱希特)的推崇,但他的名声到目前为止仍大致逗留在德语国家之内,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正在被人们遗忘。在中国,由于翻译界在信息上的闭塞和选题方面的偏颇,克劳斯的作品几乎没有受到过任何译介。对于中国读者和知识界来说,他属于那类被某种不经意的历史疏忽遗漏的了的作家。
作为一个生活在世纪初维也纳的讽刺家,克劳斯所取得的文学成就使他成为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布莱希特在谈到克劳斯时说:“当时代死于自己之手时,他就是那只手。”换句话说,正是他那犀利而充满悲悯的文章,埋葬了他自己的时代。
但他在世时,并未真正受到人们的理解。他曾在评价自己的作品时说:“也许不得不等到我的作品变得古老而过时那一天,它们才会显现出意义。”克劳斯格言的英译者左恩教授,在谈到他的著作难以穿越德语国家的界线时指出两点原因。
第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深深地植根于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维也纳和欧洲。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如果没有大量的注释便难以欣赏;第二,也是主要的原因,用埃里克·海勒的话说,“克劳斯并非在用语言写作;通过他的手,德语中的美、深刻和那种累积的道德经验呈现为有个性的形式。在此意义上,克劳斯作为一个激昂的审判官,使他的写作成为与他所处的时代针锋相对的严厉的见证人。”①
卡尔·克劳斯一八七四年四月二十八日出生于一个离布拉格不远的波西米亚小城。他的父亲是一个富裕的犹太制造商。三年后他们全家迁到了维也纳,在那里克劳斯度过了他的一生。像他的同时代人弗洛依德一样,克劳斯对维也纳充满爱恨交织的感情。在世纪之交时期的欧洲,克劳斯的情形相当具有典型色彩:生于中欧一个殷实的犹太人家庭,有一个靠自己双手致富的严厉的父亲,但却拒绝继承父业经商,不可理喻地选择了文学事业。与克劳斯情形相似的人至少还有卡夫卡、茨威格、本雅明和弗朗兹·魏菲尔?②。 [1]
克劳斯曾就读于维也纳大学,但并未获得学位,因为他半途辍学去学习戏剧表演。由于在表演方面缺少足够的天份,他转向了新闻和文学。不过他在模仿方面的才能为他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力。他自己曾说他也许是古往今来第一个以演员的方式去经验自己作品的作家。
从一八九二年起,克劳斯开始为各种报刊杂志撰写戏剧评论、书评和其他形式的文章。由于从青年时代就培养起来的一种对世界的嘲讽态度,他拒绝成为维也纳文学圈子里一个“文化名流”。他推辞了维也纳最有声望的一份报纸《新自由报》(NeueFreiePresse)提供的一 个编辑职位,接着便着手创办了自己的杂志《火炬》(DieFackel)。第一期《火炬》杂志出版于一八九九年四月一日,距他二十五岁生日不到一个月。
杂志的宗旨,按克劳斯自己的说法,是要“抽干德语里陈词滥调的沼泽”。他邀请了一批作家为《火炬》写稿,其中包括亨利希·曼③、斯特林堡、奥斯卡·考考斯卡④等人。尽管如此,这些撰稿人的文章从未超过杂志全部内容的三分之一,大部分版面仍由克劳斯一人承担。一九一一年以后,一直到一九三六年克劳斯去世前为止,他成为《火炬》唯一的撰稿人。他曾写道:“我不再有任何合作者。以前我妒忌过他们,因为他们赶跑的读者,恰恰是我想留给自己去收拾的人。”由此可看出《火炬》杂志作为一份讽刺刊物的不妥协性,它从不设法取悦读者。值得一提的是,《火炬》杂志一直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读者群,为此克劳斯感动地写道:“《火炬》杂志最不协调的伴随物,就是它的读者。”
克劳斯是在十九世纪走向终结时开始写作的。那段时期,欧洲一个世纪的历史与文化的突飞猛进开始走向尾声。尽管当时的德皇威廉二世企图通过罢免俾斯麦挽救奥匈帝国的颓势,但仍难以阻止统治德国近六百年的普鲁士王朝的解体。克劳斯写了一系列尖刻的讽刺文章,嘲讽威廉二世及其政府,把帝国形容为一个“为世界毁灭提供的一个试验田”。他在一次大战前写的大部分文章的主题,集中于抨击和讽刺奥地利人生活中的丑陋。从监狱状况到政府官员的腐败无能,都逃不过他那支锋利的笔。
他的第一部著作《文学的毁灭》,写一个维也纳文人经常聚集的咖啡馆如何一步步被毁灭的,书中充满机智辛辣的揶揄嘲讽。一八九八年他发表了《锡安山上的王冠》,毫不留情地抨击了政治上的犹太复国主义,尽管这样一来他对自己血统的态度被认为是颇成问题的。一九一一年克劳斯秘密改信了天主教,但十一年后由于抗议教会“不健康地参与了以招揽旅游者为目的的伪艺术的萨尔斯堡艺术节”,而离弃天主教会。
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的一生里有两个女人对他的生活和写作具有深刻影响。一个叫安妮·卡尔玛,是一个年轻的奥地利女演员,一九○一死于肺结核。她与克劳斯的关系在她死后招致了维也纳一些庸俗下流小报的攻击,这一事态使克劳斯对奥地利人在男女关系方面的双重标准感到极端愤怒与厌恶。为此他写了许多文章抨击这种道貌岸然的伪善,并于一九○二年发表了长文《道德与司法正义》,全面批判奥地利司法制度的无能与虚伪。另一个对他产生重要影响的女人是一个捷克贵族之女,叫巴萝尼丝。一九一三至一九一五年间,克劳斯曾不止一次地向她求婚,但都遭到拒绝。据说部分原因是因为她听从了诗人里尔克的忠告。不过克劳斯一直和她保持着亲密友好的关系,直到他去世为止。同巴萝尼丝的交往,成为克劳斯许多诗歌和有关女人的格言的写作灵感的源泉。
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克劳斯写作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战争开始后,经过几个月的沉默,他像一个愤怒的编年史家一样开始鞭挞他的时代。他首先注意语言人类文明最本质的形式正在这场战争中面临毁灭。他写道:“这场战争中,真正存亡犹关的是语言的生与死。”一九一五至一九一七年间,克劳斯创作了规模宏大的诗剧《人类的末日》,共五场二百零九幕,加上序幕和尾声各十幕。该剧第一稿陆续发表在《火炬》杂志上,其中一部分由克劳斯本人在战时做过公开朗诵。他在世时,只有该剧的尾声《最后一夜》在舞台上演出过。此剧以一个报童的声音开始,在上帝的声音中结束。剧中有上百个不同的场景,维也纳和柏林的街道、办公室、军队的路障、学校、咖啡馆、娱乐场所、伤兵医院、火车站和前线阵地等,出场的人物有诗人、大学教授、妓女、政客、商人、士兵、阿谀奉承之徒、儿童、教士、新闻记者、小丑、编辑和皇帝等。通过人物的对话与独白,克劳斯狠狠地刺进人类存在的悲剧本质。按照左恩教授的话说,克劳斯“试图使语言成为人类生命走向死亡历程的道德索引”?⑤。
战后,克劳斯的写作基本上是他理想幻灭过程的写照。生活在战后奥地利新成立的共和制度下,他发现自己成为了一个“祖国忠诚的仇恨者”。他把奥地利共和国称作“帝国残留的寄生物和带着假发的革命的脑袋”。二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克劳斯除了用文章进行论战外,还旅行于欧洲各国之间进行公开朗诵,向听众朗读他的诗歌、散文和戏剧作品。他一生热爱奥芬巴赫的音乐,因此常常把奥氏的独幕轻歌剧改编成话剧,在钢琴伴奏下当众演出。
一九三三年纳粹在德国执掌政权后,克劳斯写了《瓦普克斯的第三夜》?⑥,借用歌德的《浮士德》中的一节讽喻第三帝国。他在书中使用了一种夸张而富于启示性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一幅他所处时代的恶魔们的聚会。一九三三年,《火炬》杂志有十个月没有出刊,年底时出了总第八八八期,只有四页,登载了克劳斯悼念他死去的好友阿道夫·鲁思的祭文,另外还有他写的最后一首诗,诗结尾的一句是:“语词已经失效,当世界醒来。”克劳斯显然又一次强烈感到语言正处于垂死的险境,而人类的精神力量在纳粹疯狂的权力扩张面前显得那么软弱无力。尽管如此,他并没有加入当时奥地利左翼知识分子纷纷参加共产党或移居国外的潮流,虽然他这么做使他的许多友人感到失望。《火炬》的读者群不断缩小,克劳斯不但没有抱怨,反而感到更加欣慰,因为他始终认为,《火炬》的读者不应仅仅是那些渴望听到“时代号角”的人,也应是那些对莎士比亚、内斯特罗?⑦、奥芬巴赫和德语语言感兴趣的人。
有人认为克劳斯到晚年以后,论战精神大大地减弱了,开始隐退进文学和语言的幽闭世界里去。
一九三六年六月十二日,由于长时期的身心交瘁,克劳斯死于心力衰竭。死亡对他来说几乎是一种幸运,使得这位终生秉持人道主义精神的语言大师,免于目睹纳粹德国对他的祖国的吞并和几乎全体奥地利人对亡国的欢呼。当然他也不必面对其他不计其数的恐怖行径,包括他自己住宅的被焚毁和无数亲友死在集中营里的惨剧。最重要的是,他也免去了看到那些会令他更为痛苦的事情人类文明堕落进地狱的情景。德国批评家弗朗克·菲尔德对此曾说道:“……一切似乎都如这位讽刺大师最悲观的洞见和预示那样发生了:布痕瓦尔德的集中营周围环绕着歌德故居的山毛榉树;人们整齐地排着队走进奥斯维辛集中营时,监狱的另一侧乐队正在演奏奥芬巴赫的音乐。读过克劳斯的作品之后,所有这一切罪恶都变得更为容易理解。”?⑧
一九九四年春于本宁顿/一九九六年冬改于北京
注:
①见埃里克·海勒《卡尔·克劳斯》一文,载《被剥夺了继承权的思想》,纽约法拉-斯特劳斯-卡达海出版社,一九五七年,第239页。
②弗朗兹·魏菲尔(FranzWerfel一八九○~一九四五),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生于布拉格。他的博爱哲学和神秘主义倾向大量地表现在他的抒情诗和表现主义戏剧中。纳粹统治奥地利后,魏菲尔先逃到法国,后抵达美国并死在那里。除了抒情诗外,他还发表并上演了许多戏剧,其中《伯那迪特之歌》曾被搬上银幕。
③亨利希·曼(HeinrichMann一八七一~一九五○),德国小说家,作家托马斯·曼的哥哥。与其兄弟的冷峻风格相反,亨利希·曼的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和剧烈的嘲讽。他的代表作包括《法王亨利》、《小城》和《蓝色天使》等。
④奥斯卡·考考斯卡(OskarKokoschka一八八六~一九八○),奥地利表现主义画家和作家,被认为是二十世纪表现主义运动的创始之一。纳粹执政时期他的作品全部被禁,随后移居英国伦敦。考考斯卡以肖像、自画像和风景著名,代表作包括P《梅斯基大使》、《自画像》、《耶路撒冷》和《布拉格风景》等。
⑤见《卡尔·克劳斯格言选》英文版译者前言,第8页。
⑥书名除借用歌德的《浮士德》中的章节,其中的“第三夜”也暗指当时已篡夺德国政权的纳粹第三帝国。
⑦内斯特罗(Johann Nepomuk Nestroy一八○一~一八六二),奥地利剧作家和戏剧演员,一八二一年初次登台演出获得成功。后写了许多戏剧,奠定了作为一个杰出的讽刺滑稽剧作家的地位。
⑧见弗朗克·菲尔德(Frank Field)《人类最后的日子:卡尔·克劳斯和他的维也纳》,纽约圣马丁出版社,一九六七年,第212页。
外部链接
- The Life and Work of Karl Kraus
- Truth and Beauty- a successor publication by his great-nephew, Eric Kraus
- On Jonathan Franzen's Karl Kraus by Joshua Cohen, at The London Review of Books
- Digitalized edition of Die Fackel (registration required) from the Austrian Academy of Science AAC (user interface in German and English)
- Complete annotated English translation in progress, includes extracts from acts I to III and complete verse translation of "The Last Night". Michael Russell
- Karl Kraus – Weltgericht (The Last Judgement). Polemiken gegen den Krieg (Polemics against the War) – Online-Exhibition in German, including original film footage (2014)
- 互联网档案馆中卡尔·克劳斯的作品或关于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