痖弦先生访谈专辑
20200526
注解: 手指向下或右滑,翻到下一页,向上或左滑,到上一页。
痖公和洛老,相对并列的两座奇峰,以其深具魔幻色彩的诗歌文学成就,奠定了温哥华在世界华语文坛的引领地位,造就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创世纪》诗歌兄弟之传奇,可与苏门三杰的佳话相媲美,而交相辉映于中华文学、文化和艺术的永恒星空。
痖弦,原名王庆麟(1932年- ),祖籍河南省南阳市,著名现代诗人和作家。他是台湾1960年代崛起的著名诗歌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充满超现实主义色彩并具有音乐性,经常表现出其悲悯情怀,以及对于生命甜美之赞颂,还有对现代人类生命困境之探索。
痖弦1932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今南阳市卧龙区)杨庄营村东庄的一个农民家庭。六岁入本地杨庄营小学,九岁入南阳私立南都中学,十六岁入豫衡联合中学,1949年8月,在湖南参加了国民党军队,并随之去台。到台湾后进国民党政工干校的影剧系学习,1953年3月毕业后分配到国民党海军工作。1961年任晨光广播电台台长。
1966年12月,以少校军衔退伍。1969年任台湾“中国青年写作协会”总干事。1974年兼任华欣文化事业中心总编辑及《中华文艺》总编辑。1975年任幼狮文化公司期刊总编辑。1977年10月起担任台湾《联合报》副刊主编至今。其间曾应邀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创作中心,并入威斯康辛大学学习。
主要成就
新民族诗型
在痖弦写作生涯的早期,痖弦提出了“新民族诗型”的观点(1956),主张追求形象第一,意境至上;
诗人痖弦
强调中国风与东方味。一再地回响着汉语古典诗歌的声音的《秋歌》可看作对这一观点的实践。
痖弦是台湾《创世纪》诗刊的三驾马车之一,他以诗之开创和拓植知名,民谣写实与心灵探索的风格体会,二十年来蔚为台湾现代诗大家,从之者既众,影响最为深远。
诗的真理
他的诗作,追寻青年时代的梦想,呼应内心深处的一种召唤,并尝试在时间的河流里逆泳而上。早年他崇拜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早期影响痖弦最大的是30年代诗人何其芳。何其芳曾是他年轻时候的诗神,《预言》里的重要作品他能背诵。对于他后来长久停笔写诗的空白,他解释说是因为他一任很多可写的东西仅止于可写的境界,思想钝了,笔锈了,时代更迭,风潮止息。他在努力尝试体认生命的本质之余,自甘于另一种形式的、心灵的淡泊,承认并安于生活即是诗的真理。
回归东方
关于台湾诗坛争论不休的传统与西化问题,痖弦有很好的看法,而这些看法也成为他写诗的指导思想:“在历史的纵方向线上首先要摆脱本位积习禁锢,并从旧有的城府中大步地走出来,承认事实并接受它的挑战,而在国际的横断面上,我们希望有更多现代文学艺术的朝香人,走向西方回归东方。”关于诗的懂与不懂的问题,痖弦有很深刻的见解:“历来每次提出诗歌大众化的问题,并不是一般老百姓,甚至也不是一般的读者,而是自己本身读诗的写诗人。唐代的元白就是例子。当诗人所写的诗连自己的同行都无法欣赏了解的时候,那应当检讨的是诗人本身,而非读者。”症弦还对台湾诗坛作过这样的批评:“从徒然的修辞上的拗句伪装深刻,用闪烁的模棱两可的语意故示神秘,用词汇的偶然安排造成意外效果。只是一种空架的花拳绣腿,一种感性的偷工减料,一种诗意的堕落。”读痖弦的诗,最大的感触就是,他的诗以质取胜,不追求创作数量。他的诗所写的都是他的体验和体会,诚如他自己所说,是内心深处的召唤和梦想,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是对于生命本质的体认,如果一时还没有这种体认,他自甘于淡泊。
相关报道
提起诗人痖弦,就让人想到他那本风行海内外的诗集《深渊》。诗评家罗青曾给予这诗集高度评价:
“自五四运动以来,在诗坛上,能以一本诗集而享大名,且影响深入广泛,盛誉持久不衰,除了痖弦的《深渊》外,一时似乎尚无他例。”
1998年,痖弦从他工作多年的报纸工作的位置上退下来,回到加拿大温哥华,与妻女团聚。他是1995年安家加拿大的。他安家的原因,是为了他的爱妻张桥桥,因为桥桥的身体很差,只有加拿大最适合她治病、生活。痖弦挑房子的标准,也是为了桥桥。这是一幢典型的加拿大式房屋,外观含蓄,看不出豪华处,里面却很舒适,这很符合他夫妻二人的性格。房子的基调是黄色(与洛夫的白色构成鲜明的对比),有二个客厅,三个火炉,楼上四间房,可以见到远处的雪山和一座吊桥,还有地下室和游泳池。由于房子的外形极像一个“桥”字,当房屋中介公司领着他四处看房来到这里,痖弦不假思索便定下来,并将此房子取名为“桥园”。
外面是西洋式,里面却是中国式。痖弦将台北的藏书、家什及多年来收藏的一些民间艺术品全搬来了。有四扇春夏秋冬隔扇窗;有对联:“迹寄天涯处,诗传海内名。”那是好友的题字;还有两对太师椅。痖弦认为,太师椅之所以做得那么高,一方面是坐有坐相,正襟危坐礼仪的需要;一方面是表现中式服装(如描龙绣凤的长袍)下摆的美。如果坐在西式的沙发上窝成一团,就全完了。这即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
痖弦搜集的民间艺术品,有锣:戏锣、货锣、童锣、更锣。锣声使他回到童年。邻居张大娘丢了鸡,敲锣寻找:“谁偷了我的鸡啦?当!”乡公所开会,敲锣通知:“明天晌午到庙门口开会,当!”有灯:马灯、汽灯、煤油灯、菜油灯。他对古人的设计赞不绝口:灯分灯台、灯碗两部分,二者是分离的。灯碗放在灯台上,可以使灯光普照桌面,方便看书、做活。灯台怕倒,体积往往较重,越重的灯台或烛台价钱越贵。灯碗装油和灯草,通常做得比较轻巧,可以单拎起来,到黑沉沉的院落里开门,或者贴近地面寻找一根遗落的绣花针。提起打,就使痖弦想到母亲,他十七岁离家就再也没见到她老人家的面。小时与母亲相处多是在灯下,母亲一边做针线一边给他讲故事。母亲的刺绣远近闻名,所以他一看到刺绣就要买,以为都是他母亲绣的。还有手炉、水烟袋、算盘、猪食槽、鸡碗、钱庄的升斗、插秧时带在指甲上的铜片(避免指甲受伤),甚至还有夜壶,残留着时间的骚味,内有很厚的尿垢,他花了好几种强力肥皂水才洗掉,干净得可以泡茶……看到这些东西,痖弦就看到了他的故乡——中国河南省南阳,又回到那过去的时光。收藏,对于他来说,就是怀旧,就是一种文化乡愁。
对于自己的这种中国情绪,痖弦是这样表达的:“我一生迷恋异国情调,写了那么多异国情调的诗也是对远方的浪漫向往,但如今我真的到了异邦,却又日夜思念故国……”“文化和文学,可以完全不受目前(海峡两岸)分治的影响,屈原李杜的后裔血浓于水,汉语文学的大家族一盘棋……”“而文化的中国,文学的中国只有一个,不必分,也分不开。”
主要著作
《痖弦诗抄》、《深渊》、《盐》等诗集。
作品《坤伶》
十六岁她的名字便流落在城里
著名诗人痖弦
一种凄然的韵律
那杏仁色的双臂应由宦官来守卫
小小的髻儿啊清朝人为他心碎
是玉堂春吧
(夜夜满园子嗑瓜子儿的脸!)
‘苦啊 ’ 双手放在枷里的她
有人说
在佳木斯曾跟一个白俄军官混过
一种凄然的韵律
每个妇人诅咒她在每个城里
评价
飙诗岁月
痖弦本名王庆麟,出生于河南南阳。在他的很多诗作里,都写满了对家乡的怀念:你离家这么多年了/怎么还带着那顶破斗笠/不,那是故乡的屋顶/……1949年他随军队赴台,历任台湾“中国青年写作协会”总干事、幼狮文化公司期刊总编辑、台湾《联合报》副刊主编等,也是台湾“创世纪”诗社发起人之一,著有《痖弦诗抄》、《深渊》、《盐》等诗集。
上世纪50年代初,19岁的痖弦开始发表诗作,1965年停笔。诗歌写作生涯只有十几年,留下的诗作也不到90首。其几部诗集其实都可以看做是《深渊》的“异本”和延伸。但这些数量不多的作品,其原创性和高度想象力,在新诗界影响深远,这在现代汉诗史上,可以说是个异数。
“我今天是来寻根的。”走进北京大学校园,登上中坤国际诗歌奖颁奖台的痖弦这样说出第一句话:“我认为《创世纪》是拿得出去的台湾经验,我们把从北大烧起来的中国新诗的火燃到了台湾。”
痖弦说:“我的文学事业是与《创世纪》一同成长的。我和洛夫、张默三人合办创世纪诗社,诗社一办就是50余年,至今仍在出刊,明年就整整60年了。白先勇曾形容《创世纪》是九命猫。”痖弦笑着回忆说,在那段时间里,大家热情很高,每个人都不拿稿费,是“没有薪饷的部队”。“如今的年轻人喜欢‘飙车’,我们那时是‘飙诗’,每天在宿舍里头对头、脚对脚地写诗,很多诗都在那时候写成。我曾经创下一天最多写6首诗的纪录。”
北大教授洪子诚评价说,在50年代台湾诗坛,痖弦虽然属于创世纪诗派,却不为某一思潮、套路所拘束。痖弦的诗呈现多样的风貌。有抒情、有白描、有反讽、有淳朴的歌谣,有浓郁的乡愁,有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也有存在主义式的自剖。他的文字浑然天成,自成一格。关切底层小人物的悲苦,但不施以廉价的感伤、怜悯。以现实政治和日常生活为写作重心,但融入时间的维度而增加历史厚重感和沧桑感。
诗评家张汉良早期对痖弦创作的评语现在看来仍然也有效:痖弦的诗具有其戏剧性,也有其思想性,有其乡土性,也有其世界性,有其生之为生的诠释,也有其死之为死之哲学。甜是他的语言,苦是他的精神,他是既矛盾又和谐的统一体。他透过美而独特的意象,把诗转化为一支温柔且具震撼力的恋歌。
“诗人是一辈子的”
30多年来,台湾选过三次“十大诗人”,痖弦每次都当选。在接受采访时,痖弦多次这样说:“诗人是一辈子的”、“一日诗人,一世诗人”、“诗是信仰,如同宗教家殉道,诗人终生殉美”。
诗于痖弦,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已融于他的血液。或者这样说,不论他早年狂写诗,还是现今慎写诗,他永远都是一个诗人,过着诗的生活,一如他自己所言:“诗是很不容易戒掉的瘾,诗是一种癖性,一种毛病,喜欢上诗,就不容易抛掉它。”他称诗人有两种,一种是写诗的人,一种是写过诗的人—这么说,并非为自己诗写得少狡辩,他自觉一直在诗的光照之下。
痖弦认为诗分三个层界。第一个是小我层界,写的是最自我的感受,这个时候诗人还很年轻;第二个层界是大我,表达的是间接的感受,很具现实性,具有群体广博的精神,这个时候诗人差不多人到中年了,像杜甫的诗,即是抒大我之情;第三个是无我层界,即把我排除出去,超越人的现实,表现在创作上是一种哲学的态度。这个时候诗人已到晚年,进入玄学、禅宗的境界了。小我是美学的境界,大我是文化的境界,无我是哲学的或者说是玄学的、宗教的境界。
他认为,一首好诗的标准是“思想要深,情感要真,技巧要新”。他建议诗歌创作“炼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炼意不如炼人”。同时他也认为,诗歌是诗人人格魅力的展现,要做到诗如其人,人如诗,诗如人,这样才好。
“中年后我的兴趣转向诗论,后来又转向编辑工作。但我从未有一天背叛诗神,诗作少一直让我忏悔。”他说。
编辑是一项伟业
痖弦总是谦称自己是“失败的作家,成功的编辑”。主持《联合报》副刊时,他长年从事文学编辑工作。经他扶持,在“联副”露头走上文坛并蔚成大家的,可开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他对有苗头的投稿者,认真复信,对于诗歌作者,他的复信会比那稿件长出很多页。
席慕蓉未出名的时候,投来的诗作常是既有妙句也有陈词的状态,痖弦给她回信耐心地分析说明,哪几句是诗,哪几句是败笔。席慕蓉非常感动,后来就写信给他:“您太费时间了,以后,您退稿时只要在妙句下画红线、败句下画蓝线就行了。”痖弦照此办理,席慕蓉果然有悟性,就依那红蓝线修改,有时画红线的也改,再寄回去,洵为好诗,“联副”刊发出来,读者反响强烈。
痖弦对任何投稿都来稿必复,每天回信20到30封。“我不用那些尺牍套话,简单明白,把要说的话说清楚。”他招编辑,必问应试者“编辑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若应试者答“校对”,他就肯定要。“为什么‘校对’这么重要呢?虽说从前没电脑,是手写稿、铅活字排版,容易出错,但是有专职校对呀。这里有一个编辑责任心问题,一定不能出错,不然作品发表了也是对作者的不尊重。”
“我对编辑非常着迷,非常醉心,我把编辑的意义看得很庄严,我不太喜欢人家说编辑是为人作嫁衣裳,我认为编辑就是一种事业,简直就是一种伟业。所以在编辑上我花的工夫很大。”痖弦说。
“以中文文学参与人口之多、中文及汉学出版之广泛,以及中文在世界上的热烈交流激荡等现象来看,华人文坛绝对有条件成为全球最大文坛。”痖弦说自己一辈子都在鼓励年轻人,他认为华人文坛大有机会在不久将来成为全世界质量最大最可观的文坛。
痖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