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



20200705

註解: 手指向下或右滑,翻到下一頁,向上或左滑,到上一頁。

杜月笙

杜月笙

作者簡介

杜月笙(1888年8月22日-1951年8月16日),名,號月笙,原名月生[2]江蘇省上海縣(今屬上海市浦東新區)人[1]近代中國緑林上海租界青幫中著名的人物,悟字輩,[3]國民革命軍少將,“上海青幫三大亨”,素有“黃金榮貪財,張嘯林善打,杜月笙會做人”的說法。1931年江淮水災時,賑災實際由杜月笙在背後嚮上海工商界打關係、募款、並在上海發起戲麯義演、賽馬募捐,其募款和個人捐款纍计53萬元,占國民政府水災救濟委員會所募的20.3%,“為水災做出的貢獻無人能出其右”[4]

對於杜月笙的評價褒貶不一,他幼年輟學,但因為從外表上看他文質彬彬,一副書生氣的樣子,因此被叫做“杜先生”,當時的總統黎元洪的秘書長撰一副對聯:“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他因此被稱為“當代春申君”。在他的一生,人們總結了三碗面:“場面”、“體面”、“情面”,讓他縱橫江湖,聚各種人才。

生平

 

杜月笙與孟小鼕

 

 

杜月笙與梅蘭芳等

 

 

杜月笙墓

 

杜月笙於清光緒十四年農歷七月十五日(1888年8月22日)盂蘭盆節,出生於江蘇省鬆江府上海縣高昌鄉二十二保三十四圖(現屬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東鎮瀋傢弄村)[1],母、父在他四歲以前相繼去世,由其繼母舅父養育。十四歲即到上海十六鋪鴻元盛水果行當學徒,不久被開除,轉到潘源盛水果店當店員,在水果店練就一番好刀工,杜月笙削梨的功夫極好:一條梨皮從頭到尾不斷,且皮薄如紙。若梨肉上面有斑點的話,他還能連着皮把斑痕切下來,不着痕跡,所以人稱“梨月生”、“水果月生”。

1911年,杜月笙加入八股黨販毒,得到上海法租界巡捕房督察長、黑社會青幫老大黃金榮賞識。1925年與黃金榮及青幫名人張嘯林開設三鑫公司,壟斷上海法租界毒品交易,三人並稱“上海灘三大亨”。同年任上海法租界商會總聯合會主席兼上海法租界納稅華人會監察。

1927年4月,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重組中華共進會。4月11日晚,杜月笙誘殺了上海中國共産黨工人帶頭人汪壽華,使得次日共産黨工人武裝被迅速鎮壓,即四·一二事件。杜月笙亦擔任過陸海空軍總司令部顧問、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少將參議和行政院參議。同年底蔣介石宋美齡在上海結婚,杜月笙亦參與協助周邊維安工作。

1929年,杜月笙開設中匯銀行。1930年任法租界公董局華董,取得較高社會地位。1933年成立自己的幫會組織“恆社”。1934年起先後任上海市地方協會會長、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5]中國通商銀行董事長等職。

1934年國民政府推行新生活運動,杜月笙亦帶頭響應,本身也戒掉長期的鴉片煙癮。

1937年抗戰爆發,杜月笙積極抗日淞滬會戰期間,動員恆社門生組織別動隊協助國民革命軍作戰,並暗中幫助軍統網羅人員、收集情報;並協助戴笠建立“人民行動委員會”,策劃多次暗殺與日本協作者(與日本合作擬出任浙江省省長張嘯林上海市市長傅筱庵等),策反王剋敏離間汪精衛陣營。 1937年10月,時任上海市各界抗敵後援會主席的杜月笙應八路軍駐滬主任潘漢年的要求,嚮晉北前綫的八路軍將士捐贈荷蘭進口的防毒面具1000套,對中國共産黨表示了合作的態度[6]。上海淪陷後,杜月笙前往香港,以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身份,將中國紅十字會組織設於香港柯士甸道自宅,在香港通過捐款、運送物資等各種方式支援抗戰。香港被日本占領後,前往大後方重慶居留,設立中華實業信托公司,自任董事長。日本投降後回到上海,曾被選為上海市參議會議長,但還沒有上任即辭職。 1948年春,他參加國民政府召開的“行憲國大”,捧蔣介石當總統。蔣介石為了輓救嚴重的財政危機,派蔣經國到上海實行市值改革,發行金圓券,要求民間將所持法市外幣及金銀一律兌換成金圓券。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屏沒有完全照辦,被蔣經國以投機倒把罪逮捕,後被判了六個月的徒刑。 1949年4月,蔣介石單獨召見杜月笙希望他能和自己一同前往臺灣,而共産黨也通過秘密渠道會見杜月笙,希望杜月笙能留在上海。杜月笙最後决定既不前往臺灣也不留在上海,而是選擇前往香港。 1949年4月,杜月笙赴香港。杜月笙在香港擔任過新界青山酒店董事中國航聯保險公司香港分公司董事長。 1950年與京劇名角孟小鼕在香港結婚。居港期間杜月笙氣喘病情不斷惡化,於1951年8月16日申時於香港寓所病逝,終年63歲。

杜月笙過世後,1952年10月下葬於臺灣臺北縣汐止鎮(今新北市汐止區大尖山下。墓地坐東南、朝西北、面嚮上海,位於今秀峰國小後方,墓園上有蔣介石題字“義節聿昭”。墓園本有牌坊,上有張群題字“譽聞永彰”;後在秀峰國小建校時將牌坊拆除,題字則鑲嵌到墓園。杜月笙墓旁有其夫人姚𠔌香墓為伴。[7]

家庭

杜月笙曾先後與五位女性結過婚,分別為元配瀋月英、二房陳幗英、三房孫佩豪、四房姚玉蘭姚𠔌香)、五房孟小鼕等人。

杜共有八子三女,八子為杜維屏、杜維善、杜維藩、杜維翰、杜維垣、杜維寧、杜維新、杜維嵩,三女為杜美如、杜美霞(2018年病逝,享壽88歲[8])、杜美娟。根據雲海香港商業電臺摩星嶺4號》中引述,杜美如在1960年代跟隨丈夫在約旦定居,並經營餐館至今。[9]杜美霞為四房姚玉蘭所出,擔任孟小鼕女士國劇奬學基金會董事長,栽培京劇人才。[10]

作傢餘秋雨1999年在約旦探訪到了杜月笙的後代,其《千年一嘆》一書寫到,杜月笙傢規極嚴,孩子見父親還要預約批準,見了面主要詢問讀書。杜美如女士說:“父親很嚴厲,我們小孩見他也要預約批準。見了面主要問讀書,然後給五十塊老法幣。”[11] 然而千年一嘆僅為小說,就連餘秋雨本人也從未表示相信且未考證真偽,況且在杜美如所說時期較為頻繁的詢問讀書見面給五十法幣也不算小錢。史實上在蔣經國上海打老虎時期因屯聚貨物被逮捕的重要人物恰恰是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屏

遺跡

相關影視作品

電影

電視劇

相關人物

參考文獻

引用

  1. ^ 跳轉至:1.0 1.1 1.2 杜月笙是川沙人嗎? 《上海通志》中關於杜月笙出生地記述的質疑(杜國弟)
  2. ^ 《羅清、清幫與安清道友》因國學大師章太炎建議,改名,號月笙,典故出自“周禮太司樂疏”:西方之樂為,東方之樂為
  3. ^ 杜月笙近代上海青幫人物[永久失效鏈接]
  4. ^ 顧建娣. 杜月笙與1931年江淮水災.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 2010-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5).原刊於《檔案春秋》2005年第7期.
  5. ^ 杜月笙的另一面:熱心公益慈善 任紅十字會副會長. 鳳凰網. 2011-01-20 [2011-07-11](中文(中國大陸)‎).
  6. ^ 杜月笙,不讓後人走黑道
  7. ^ "上海皇帝"杜月笙之墓殘破不堪 路人義掃三年. 中國新聞網. 2009年5月4日.
  8. ^ 上海大亨杜月笙之女杜美霞在臺病逝 享壽88歲!將葬孟小鼕墓旁
  9. ^ 杜月笙八旬長女約旦開餐館 動腦不輸年輕人. 中國新聞網. 2009年2月8日.
  10. ^ 傳承京劇 杜美霞不遺餘力!上海大亨杜月笙之女 病逝臺灣. 中時電子報. 2019年1月8日.
  11. ^千年一嘆》,餘秋雨。時報文化,2000年3月31初版
  12. ^ 揭範徐麗泰青幫父親身世,2004年4月1日,壹周刊

書目

《羅清、清幫與安清道友》

  • 瀋超群 著. 《衹願君心似我心:孟小鼕與梅蘭芳、杜月笙的交會》. 《傳記文學》: 頁23–38.
  • 章君𠔌著,陸京士校訂 《杜月笙傳》,傳記文學叢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