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協主席一面高喊“做好中國人,寫好中國字。”一面在錯別字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中書協主席一面高喊“做好中國人,寫好中國字。”一面在錯別字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點擊關註???? 現代藝術傳媒 6/5

——每天在這裏,遇見生活,遇見藝術——

觀自在生活平凡而普通,但藝術教會了我從生活中發現真善美。在生活中,沒有十全十美,但在藝術的視角裏,總能發現純粹的美。

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但如果不首先熱愛生活,那麽,無論是欣賞藝術還是藝術創作,總是流於空洞無物或枯燥無情。因此,我更加留心生活,更註重品位生活的細節。

因此,我對生活也有了自己的態度:簡靜。簡靜,是一種美妙的生活態度,簡單而靜好,摒棄繁縟的套禮數,自然自在,來去自由,又與世無爭。但時下的一些“藝術”(我之所以稱其為“藝術”,完全出於紳士),正在摧毀着人類靈魂的簡靜。那些追求名利進而搞出復雜的“藝術”的人,實在讓人憤恨。然而,這怎能阻止我們去追求至善至美的藝術!

弘一法師說:為藝,功夫在筆墨外。藝術,修心有時比修煉技藝更加重要。衹有高貴的靈魂,才能欣賞並創作得了高貴的藝術。自從與藝術在一起,便註定了一輩子的修行。

從人出生到死,從古到今,人類對於藝術的挖掘從未中斷過,而藝術對人類靈魂的彌補,也從未中斷過。她讓人類的靈魂脫離了低俗與野蠻,她讓人類的靈魂有了寄托和棲居之所,變得高貴典雅。

當全身心投入到藝術中,一切皆無,一切皆空。在空無的境界中,尋找靈魂的相貌。在無我的境地裏,發現純潔的、本真的美。衹願天天與藝術在一起,讓的靈魂越來越俊美、高貴!

《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錯別字大全》,各位“欣賞”了以後,才能體會到什麽是忍俊不禁、啼笑皆非。

從國傢文物局出版社社長,到中國書協主席,到中國書法培訓中心教授,蘇士澍的每一個職務都是中國文化代表性機構的主要負責人。於公,應以維護文字這個國傢公器的尊嚴為己任;於私,應以保持公衆人物的良好形象為職責。然而,到目前為止,無論公衆對蘇士澍的錯別字問題提出怎樣的質疑與批評,蘇主席不僅沒有認真反省,主動站出來給公衆做一個道歉,卻對一些批評文章進行了封殺。蘇主席一面高喊着“做好中國人,寫好中國字。”一面在錯別字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不寫錯別字,或者少寫錯別字,是人們對中國書協主席最基本的要求。蘇主席怎麽可以對此一直置若罔聞呢?

在此,將這些年蘇主席在公開場合發表的作品上出現的錯別字進行了羅列,隆重推出《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錯別字大全》。

“寫好字,讀好書,做好人。”第一個“寫”字,蘇主席就沒寫好。是命運在跟蘇主席開玩笑,還是蘇主席非要跟命運過不去?真讓讀者每天都為蘇主席捏一把汗!

 

蘇士澍題寫的標題,“淅東”,正確的應該是“浙東”。這是不解草法造成的疏誤。

蘇士澍為國傢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宋拓集王羲之聖教序碑》題寫的書名,封面的“聖”,下半部分應為“壬”,而不是“土”。

蘇士澍為國傢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五代楊凝氏書三帖》題寫書名,封面的“楊凝氏”,正確的應該是“楊凝式”。

 

蘇士澍為國傢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鮮於樞杜工部行次昭陵寺》題寫的書名,“昭陵寺”,正確的應該是“昭陵詩”,書名正確全稱應該是《鮮於樞書杜工部行次昭陵詩》。 

《好雨知時節》這首詩的作者應該是杜甫,蘇士澍寫成李白。

蘇士澍寫的“拼博”,正確寫法應該是“拼搏”。

 


 

這是蘇士澍寫的唐代張祜的一首詩:“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裏,兩三星火是瓜洲。” 一共28個字,3個錯別字。另有幾個字寫法存疑。

1、“湖”是個別字,原文是“潮”。

2、“夜”寫錯了,右側是“夕”不是“月”。

3、“州”寫錯了,應該是“洲”,中國有兩個guazhou,無水的“瓜州”在甘肅;有水的“瓜洲”在江南。

 

圖為網友用篆書重新錄寫的唐代張祜詩

 

這是蘇士澍發在自己微博上的兩幅作品,左側作品“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出自漢代思想傢王充的《論衡》。蘇主席把“今”寫錯了;右側作品“不有百煉火,孰知寸金精。”出自唐代詩人孟郊,蘇主席把“熟”寫錯了;“火”的寫法存疑。

圖為歷代書法傢寫的“火”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出自清代著名思想傢龔自珍。蘇主席把“喑”寫成“暗”,“纔”寫成了“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蘇主席把“霄”寫成了“宵”,前者意思是“天空”,後者意思是“夜”。

“鳳鳴千仞,鵬摶萬裏。”出自王勃《常州刺史平原郡公行狀》。摶【

tuán

】繁體寫法是“

 

摶”。蘇士澍寫成了“搏”。

鵬摶,典出《莊子·逍遙遊》。“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裏,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 大鵬鳥遷徙到南方大海的時候,會迎着海面上急驟的狂風盤旋而上直衝天空。後人以“鵬摶”比喻人之奮發有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出自於《周易》,乾卦是《周易》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卻被蘇主席安在了“莊子”頭上。

在這個蘇主席的題名中,蘇主席張弓把鳥打飛了,“鸞”變成了“彎”。

“沉浸濃郁,含英咀華。”出自唐代文學家韓愈的《進學解》,意思是說沉浸於書香之中,品味咀嚼其中的精華。蘇主席自創出“鬱”字的繁體寫法。

 

圖為“鬱”字繁體字的正確寫法。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出自宋代詩人葉紹翁膾炙人口的《遊園部值》。“蒼苔”指的是青苔,這句詩的意思是說可惜了被木屐踩壞的青苔。蘇主席卻把“苔”寫成了“臺”(臺),一下子把整首詩的情調搞沒了。

左為“

”,右為“

”。蘇主席站的臺都是高大上的,自然沒有草。

“蒼山如海”的“如”,寫成了“各”。草書從表面看起來自由隨意,實質卻有着嚴格的章法,可謂是“差之毫釐,謬以千裏。”

 

圖為“如”和“各”的草書寫法,紅色字是“如”,黑色字是“各”。

 

“會當凌絶頂”出自杜甫的《望嶽》,此為蘇士澍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所寫。“頂”字的金文寫法左部從“鼎”;小篆寫法從“頁”。蘇主席的“頂”是自己想當然的“依楷造篆”。

“會當凌絶頂” 之下的小字行書,蘇主席又將“蕩胸生層雲”的“層”誤抄為“曾”,而“鳥”字的寫法也為蘇主席自創。

圖為“頂”的篆書寫法
 

 

蘇先生這件作品中的“曉”字明顯少寫了一橫;而“當”字中間應從“口”,按蘇先生的寫法則為“畐”了,即又多寫了一橫。

 圖為“曉”字篆書寫法

圖為“當”字篆書寫法

這幅隸書作品時今年春天蘇主席在聯合國總部書畫展上的作品,蘇主席筆下的燕子,是有尾巴的燕子哦。所以,蘇主席能夠漂洋過海,飛到地球那邊去出洋相。

 

漢字中,有些字簡體與繁體是不能通用的,比如“皇后”,不能寫成“皇後”。這幅對聯的上聯“畫裏”,正確的寫法應該是“畫裏”,這個“裏”是裏外之“裏”,而非量詞“裏”。
 

 

這幅“琴調和暢”落款中的“王禹稱”,應該是“王禹稱”。古文有些時候“稱”與“稱”可通用,但作為人名,是不能通用的。蘇主席明顯不清楚此時應該用“稱”。

 

此為今年“十一”前後,蘇主席參加北京“民族大團结”書法展作品。蘇主席把“昇”寫成了“升”。這個“昇”作動詞用。
 

 

 

 

“紙”字底下絶不能多一點,在初學漢字時,會被老師反復叮囑的作業。蘇主席的紙自然是要比全國書畫工作者都多一點。

 

寫錯別字是每一個文化工作者都在所難免的問題,但無論哪一級文化工作者,都沒有蘇主席的錯別字錯的離奇,錯的荒唐,錯的搞笑。衹要稍微學習學習,稍微用點心,稍微認真一下,蘇主席的那些錯別字還是可以避免的。讓人不解的是,為什麽蘇主席就不願意靜下心來,去做一做這些最基本的功課呢?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竟然是一個“錯別字大王”,這個醜真是丟大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