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 , 又到青梅煮酒時



芒種 , 又到青梅煮酒時

書畫半畝 6/4

 

 

夏天的味道

From 書畫半畝

00:0004:28

 


 

今年的芒種時間為

2020年6月5日 12:58:18

農歷庚子年 閏四月十四 星期五

 


 

 

芒種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𠔌可稼種矣。”

 


 


 

 

芒種時節雨量充沛,氣溫顯著升高。此時中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

 


 

 

“芒種”二字諧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種”了。所以,“芒種”也稱為“忙種”、“忙着種”,預示着農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

 


 

 

芒種至夏至這半個月是秋熟作物播種、移栽、苗期管理和全面進入夏收、夏種、夏培的“三夏”大忙高潮。

 

 

 

芒種三候

 

 

 


 

 

一候螳螂生

在這一節氣中,螳螂在上一年深秋産的卵因感受到陰氣初生而破殼生出小螳螂;
 

 

 

二候鵬始鳴

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並且感陰而鳴;
 

 

 

三候反舌無聲

與此相反,能夠學習其它鳥鳴叫的反舌鳥,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了鳴叫。

 

 

 

芒種習俗
 

 

 

 


 

 

送花神

 

農歷二月初二日花朝節上迎花神。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

 


 

 

此俗今已不存,但從曹雪芹的《紅樓夢》中可窺見一斑:“(大觀園中)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綾錦紗羅疊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綫係了。每一棵樹上,每一枝花上,都係了這些物事。滿園裏綉帶飄飄,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由此可見大戶人傢芒種節為花神餞行的熱鬧場面。

 


 

 

安苗

 

芒種安苗習俗安苗係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始於明初。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

 

傢傢戶戶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顔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

 

貴州東南部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後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當天,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活動結束,檢查戰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歡迎的人。

 

 

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後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三國時就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

 

 

 

芒種養生

 

 

 

 

“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牽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懶散、頭腦不清爽是多數人在芒種時節的狀態。因此,要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輕鬆、愉快的狀態。夏日晝長夜短,午休可助恢復疲勞,有利於健康。

 

芒種時氣候開始炎熱,是消耗體力較多的季節,要註意補充水分,多喝水。午時天熱,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換。為避免中暑,芒種後要常洗澡。

 


 

 

飲食宜清淡,以清補為主。同時,在夏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汗易外泄,耗氣傷津之時,宜多吃能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飲食。

 

 

老輩的人說:“稻子的背負是芒種,麥穗的承擔也是芒種。”


 

行走在芒種的節氣裏,站在大江兩岸的麥田上,總會被農人們勞作的激情所感動。


 

對於他們來說,生命的豐厚來自於耕作,耕作的過程必定繁忙。


 

種地如此,人生亦然。對於身處繁華都市的我們,“芒種不種,過後落空”,那麽,就在此刻,為自己種下一畝心中所願吧!


 

 


 

春爭日,夏爭時。天道酬勤,衹爭朝夕!
 

匆匆人生如花,有盛開,亦有凋落。

但願你把握當下,熱情如花,

世間的美好與幸福,

總會像固定的花期那樣,如約翩躚而至。

來源:古典書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