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任正非
2020-06-01
“這種領導鼠目寸光!” 任正非發火了。
美國製裁華為,再次升級。而內部,1100位PFC骨幹(項目財務經理)被裁,任正非毫不知情,大為火光。
最近一份「華為總裁班電子郵件出版社」的信,讓人大跌眼鏡。有網友質疑任正非:公司裁了上千人都不知道誰幹的?那你這個領導還有什麽用?

唯一的解釋就是,任正非成了“傀儡”。
網上一度流傳任正非打車的照片。衹有餘承東,華為手機的總負責人,說出了真相: “過去二十年,任總一個人打出租車是常事了。他把自己的股票分給員工了之後,又沒有上市,不是大富翁,就無需保鏢了。
這個76歲的創始人,做牛做馬33年,衹有1.01%的華為股份,財富竟然不到馬雲的百分之六。
沒錢又沒權,任正非怎麽混成了這個地步?

土民任正非:
被精英們擡成了一個體面的小老頭
任正非說,“我成了懸在中間的傀儡。”
有人誇他捨得放權,捨得分錢,大格局。任正非怎麽回應?
“網上別神話我,我也許是無能纔這麽開放 。”別人以為謙虛,實際上句句事實。
坊間最不缺傳奇,但你尋根問底就會發現,任正非做過很多錯誤的判斷。2019年華為手機銷量,2.4億臺,營收數千億,而當時反對最激烈的是誰?
正是任正非。
2001年,員工幾次三番提議做手機,他拍桌子怒吼,“誰要再提做手機,誰下崗。”
在采訪,任正非好幾次自誇:華為不僅5G做得好,微波也做得好,這兩個結合起來在全世界範圍內華為做得最好。
早年,認為微波沒多大用,提出把整條産品綫砍掉的,是誰?
還是任正非。
結果兩年後,華為開拓非洲市場,發現埋光纖不現實,建基站成本太高,微波纔是最低成本的工具,任正非就衹能在一邊幹着急。
這個老人,從接受采訪起,就經常在媒體上檢討:“我是個沒用的管理者,不懂技術不懂管理,我衹是個傀儡。”
頻頻犯錯的任正非,又是怎麽走到今天的?
回顧創業歷程,他反而得意:“這些年來,進步最大的是我,從一個土民,被精英們擡成了一個體面的小老頭。”


“個人英雄”任正非:
不惑之年纔懂得開放、妥協、灰度
越瞭解任正非,你就會知道,他從來就不是天資聰穎的人,說他資質平平,也絶不誇張。
任正非念書時,成績差。母親是個小學校長,每次放學都牽着任正非的手,告訴他哪些同學成績好,如何好。
“直到今天,我纔明白當時母親是在煉鋼,恨鐵不成鋼,當初麻木到一點都不明白,傻乎乎地度過了人生。”
當兵後,任正非“從來沒想過要當將軍”。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國傢能給他中校軍銜。有一次,默默無聞的愣頭青,竟然受到了國傢的表揚。
原來是任正非用數學方式推導了一個儀器,能用來推動化工自動控製係統。
這一表揚,人就飄了。“我那時是名人了,是英雄標桿,年輕氣盛,就不知道天高地厚,提出了更高更難以實現的目標。”
一心想證明自己厲害,任正非天天搞研究,越來越天馬行空,不僅和部隊無關,還折騰了好幾年都不成功,為此被領導批評過好幾次。
那時任正非崇拜大力神、項羽,老覺得自己“聰明能幹”,滿腦子英雄主義,結果人到中年被裁軍,失業在傢一無所成。
被逼無奈,任正非在單位搞創業,一出手就被騙了200萬,連累一傢五口住進10平米的房子。每回外面下大雨,屋裏頭下小雨,妻子不堪忍受,提了離婚。
為了省錢給任正非還債,老父老母到菜場,衹買死掉的魚和挑剩下的青菜。經此一劫,任正非大徹大悟,懂得了個人英雄主義的局限。
“當我走嚮社會,多少年後纔知道,我碰到頭破血流的,就是這種不知事的人生哲學。我大學沒入了團,當兵多年沒入了黨,處處都處在人生逆境,個人很孤立,當我明白團结就是力量這句話的政治內涵時,已過了不惑之年。
想起蹉跎了的歲月,纔覺得,怎麽會這麽幼稚可笑,一點都不明白開放、妥協、灰度呢?”

水泥匠任正非:
我就提了一桶漿糊,把18萬員工黏結在一起
吃盡了苦頭,任正非說自己領悟到“個人才是歷史長河中最渺小的”這個真諦。
他從此明白:
“一個人不管如何努力,永遠也趕不上時代的步伐。衹有組織起數十人、數百人、數千人一同奮鬥,你站在這上面,纔摸得到時代的腳。”
“如果不能充分發揮各路英雄的作用,我將一事無成。”
任正非不再想着出風頭,而是甘心做個傀儡,籠絡各路人馬。
從幾個人的小“個體戶”,用33年做到近20萬人的世界級大企業,任正非說:“我知識的底藴不夠,也並不夠聰明,但我容得了優秀的員工與我一起工作,與他們在一起,我也被熏陶得優秀了。”
“我就提了一桶漿糊,把18萬員工黏結在一起。”
此言不虛。
誰研發出華為第四代分佈式基站?誰把華為基站幹到全球第一,打趴144年老牌愛立信?誰把華為手機從低端貼牌,8年做到全球數千億營業額,僅次蘋果?
餘承東。
誰在任正非眼皮底下,偷偷從自己預算中擠出幾十號人,研究出“微波”通信,讓華為有了同5g並駕齊驅的技術?
彭智平。
誰熬15年,頂住內部“海廢思”的口水質疑,讓華為有自己的芯片?
何庭波……
這幾個大名鼎鼎,近期頻繁刷頻的華為猛將,甚至擠不進第一梯隊。
在他們前面,還有孫亞芳、梁華、郭平、徐直軍、鬍厚崑、丁耘、汪濤、徐文偉、陳黎芳、彭中陽、李英濤等等。哪個不是萬中無一的人傑?
能夠把這些“諸侯”集中到一起,正是任正非的無為哲學、傀儡哲學:
團结能團结的人,寬容該寬容的失敗,打造該打造的制度。
真正的 “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能不能讓其他人有為。
當周邊所有人都因你有為,纔是一個“無為”的領導者。
1、我們永遠不會把某個人作為神一樣看待
任正非說:
“容忍反對,纔會人才輩出。”
“有些不是反對意見,是對事物的深刻認識。”
“反對的人,也許是有真知灼見的天才。”
有員工在網上駡任正非。任正非竟然讓人力資源部去查一查。
“他批評得這麽好,到底幹得好不好?前三年幹得好,批評得也好,說明他是很優秀的人才,能不能破格提拔?”
“炸開人才金字塔尖,讓華為人才輩出!“任正非第一步就是把自己“炸掉”。
任正非自稱妥協派。“我不是一個強勢的領導者,在公司總體是比較軟弱的,善於妥協,扮演着一個傀儡角色。”
此言一出,引來不少挖苦——“任老爺子太謙虛了,他要不強勢,那強勢這個詞得多可怕啊。”
任正非的確有暴君的一面。當年他大發脾氣,強烈斥責做手機這個想法,覺得和房地産一樣賺快錢。
一個月後,員工拿出搜集的立項材料,再次匯報。任正非並沒有像上次那樣拍桌大怒,而是語調緩和地對負責財務工作的紀平說:
“紀平,拿出十億來做手機。”
當衆打臉自己,任正非又對房間裏其他人說,“華為要專門成立獨立的終端公司做手機,獨立運作!你們幾位籌劃一下怎麽搞”,放任華為人自己去折騰。
故事的結局大傢也知道了。
任正非堅持,在華為沒有人不犯錯,沒有誰能稱神。
“別人革自己的命,比自己革自己的命還要睏難。要允許別人批評。”
“面子是無能者維護自己的盾牌。”
“優秀的兒女,追求的是真理,而不是面子。衹有不要臉的人,纔會成為成功的人。”
容忍刺耳批評,敢於自我撕破臉皮,是“傀儡”任正非的高明之處,也是華為的成功之處。
2、往優秀的人身上吐口水,那優秀的人敢優秀嗎?
任正非說:“華為不要完人,要有缺點的英雄!”
華為手機業務最萎靡時,餘承東一度被詬病,貼牌業務被大刀砍掉,高端手機卻又賣不動,銷量全綫下滑。
內部的一些元老,甚至發起了“倒餘運動”,最後鬧到任正非那裏。
任正非不插手,衹負責激將。他曾用過第一代機子,幾次黑屏死機,據說憤怒得把手機扔到餘承東臉上。每每見到餘,這個老頭子都會苛責:“我傢人都不用華為,衹用蘋果!”
但華為自己人“內訌”,群起彈劾時,任正非衹說了一句話:“誰不支持餘承東,就是不支持我任正非。”
“中國缺少寬容,往優秀的人身上吐口水,那優秀的人敢優秀嗎?”關鍵時刻,任正非力排衆議。
如今華為手機,營收4000億,全國第一,世界第二。
領導者最大的失誤,就是總盯着下屬的失誤。一代政治名臣、戰略大傢曾國藩也曾栽過坑,所以他給自己寫下六戒,其中一條便是:不以小惡棄人之大美。
而任正非的傀儡哲學,恰恰也是寬容二字:看人長處,容人短處。
“現在我們和美國賽跑,到了提槍跨馬上戰場的時候,一定要把英雄選出來。
沒有英雄就沒有未來,英雄犯錯了就下去,改了再上來……我們的唯一武器是團结,唯一的戰術是開放。”
讓不完美的英雄,有立功的機會。讓想做事的人,有做事的機會。這就是“傀儡”任正非知人善用的秘訣。
3、我越是傀儡,越證明公司改革成功
傀儡哲學真諦是什麽?是權力的哲學。
任正非說:
“我就像泥菩薩在廟裏,有它也沒有大用處。”
“把權力關籠子裏。王在法下,王在集體會議中。”
“流程纔擁有權力,最高領袖沒有權力。”
這個創始人,先革了自己的命,請IBM來改造華為。IBM告訴他,改革的結果,就是要把你自己殺掉。聽完,任正非簽了20億美金過去,完全沒討價還價。
到今天,任正非半開玩笑抱怨,連一瓶可樂都得自己去買。“我越是傀儡,越證明公司改革成功。就像泥菩薩一樣越變越小,這個菩薩就沒有了。”
2004年,華為首創的輪值CEO制度。8位高管,輪流扛大旗,每人半年。
這個機製運行16年,華為從462億營收,壯大到8500億,翻了足足18倍。
“也許是我無能、傻、纔如此放權,使各路諸侯的聰明才智大發揮,成就了華為。”
中國不乏優秀的公司,但像華為這樣牛逼的企業,還是太少。
中國不缺優秀的企業傢,但任正非這樣的傻人、傀儡,還是太少。
而無為之人,纔是引導方向之人。

結語
疫情期間,任正非一會看電視劇,一會去逛深圳公園。有人曾問他:你怎麽一天到晚遊手好閑?
樂於當“傀儡”的任正非回答:我就是管長江堤壩的。
“長江不發洪水就沒有我的事,長江發洪水不太大,也沒有我的事啊。
我們都不願意有大洪水,但即使發大水,我們早就有預防方案,也沒有我的事。”
如今,華為又是洪水滔天。孟晚舟仍被拘禁,美國繼續二次製裁,掐死華為、掐死中國高科技的意圖很明顯。
這一次,任正非沒有站出來,華為卻涌出大批良將。
他們毫無退意,“除了在朋友圈再發一次破飛機照片,剩下的就是在群裏吐槽,美國人真沒意思。”
海思鯤鵬研發人員,在知乎回答:
“內部沒什麽大波瀾,早已做了最壞的打算。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美國三板斧丟過來,疼,但是能挺住。
兩道疤的事兒,加班走起,不服就幹。不管結局如何,衷心希望祖國的製造業能往上走。”
正如華為內部流傳的一句話:除了牛人,我們一無所有!
製裁令後,還有員工連續通宵加班5天,下班時寫下答案:
“限製和禁令對我們壓力實話說還是蠻大的,不過比去年當頭棒喝還是平靜多了。
打仗不是我們選擇的,我們能做的衹有應戰。我們是來創造歷史的,不是來見證歷史的。自當努力,添磚加瓦。”
不得不說,“傀儡”身後,英雄輩出。
這已經不是任正非一個人的戰鬥,而是19.4萬人的戰場。這是華為不甘受製於人,更是中國不甘受製於人。
儘管美國一意孤行,但誰又能定格一座即將爆發的火山?
若前方為黑暗,便斬下黑暗。行天道的人,命運終將站到他這。
華為,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