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依然在照亮我们的路
——重读闻一多《红烛》
章继光
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伟大的民主斗士,杰出的现代诗人、教育家和学者。闻一多1922年由清华学校赴美学习美术,同时开始诗歌创作。回国后先后任北京艺专教务长、南京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1946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本诗创作于1923年,为诗人的第一部诗集《红烛》的序诗。诗歌以红烛为中心意象,歌颂了红烛牺牲自己、点亮光明的可贵精神品格,表达了对“五四”以来为民族进步理想英勇献身的先觉者和殉道者的赞美。
诗的第一节以红烛的颜色入题,以诗人的心和红烛的颜色比较,将咏物引向对人的深思和联想,从而将红烛与人(先觉者和殉道者)的品格自然地联系起来。
第二、三节写红烛燃烧不已、至灰而熄的精神与灵魂。诗歌问红烛身躯从何而来,灵魂从何而来?(”是谁制的蜡___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问它为何要以燃烧自己、毁灭自己为代价,通过痛苦的矛盾冲突(“一误再误;矛盾冲突”) 放出光来,从而揭示出红烛“烧破世人底梦,烧沸世人底血”,“救出他们底灵魂“,”捣破他们底监狱”强烈愿望。在这两节中,诗人通过展示红烛实现自我理想和价值的方式,彰显出先觉者和殉道者不惜以献身成就自己崇高使命的理想和价值观。
从第四节开始直至结束,诗歌紧扣“蜡炬成灰泪始干(“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持续不断地歌颂红烛奋不顾身、不计后果、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请将你的脂膏,/不息的流向人间,/ 放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最后,诗歌借用“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两句民谚对红烛义无反顾、高贵无私的精神品德作出了总结。
《红烛》是一首借咏物抒情的优秀诗篇,作者从李商隐的诗句中获得灵感,以红烛为抒情意象,紧扣其燃烧、发光、成灰、流泪的特点展开抒情,诗人热烈的情感和诗中象征的寓意达到水乳相融的境界,使这首诗成为对一种献身精神和美好人格的礼赞;它由一句人所熟知的唐诗演绎成一首经典的现代诗,使传统的唐诗名句焕发出全新的现代生命力,这不能不使人们对兼有诗人、美术家、学者多重身份的闻一多融贯古今、跨越中西的美学品格和艺术创造力由衷佩服。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虽然运用了西方象征派的手法,但并没有象征派的朦胧、晦涩,诗的整个语言、意脉和节奏十分清晰、明朗,这也是它数十年来成为现代诗的经典,传诵不衰的原因之一。
《红烛》既是诗人对一切为真理和民族进步理想英勇献身的先觉者和殉道者的礼赞,也是闻一多赤子之心的真诚表白和人格的自我书写。1946年7月15日,作者在李公仆烈士的追悼会上发表演讲,对腐败凶残的国民党政权作出了义愤严辞地谴责,宣称:“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我们不拍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最后一次演讲》)就在结束演讲当天回家的路上,闻一多遭到国民党特务枪杀,壮烈牺牲。诗人以自己的生命对红烛精神作出了完美的诠释,《红烛》这首诗也因此被赋予特别的意义,成为诗人斗士闻一多精神的化身和象征。
《红烛》问世近八十年了,流逝的时光并没有冲淡它的光辉和色泽,这首诗和诗人闻一多的名字一道,已成为一支不熄灭的红烛,成为一支光明的火炬,点亮一代代读者心头的灯,照亮人们前行的路。
(原载网刊《诗梦楓华》2020年第三期)
附: 《红烛》(闻一多)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的颜色?/
红烛啊!/是谁制的蜡___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矛盾冲突!/
红烛啊!/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底方法。
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底梦,/烧沸世人底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
才急得流泪!/
红烛啊!/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的流向人间,/ 放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原载2020年4月1日《中国诗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