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幸福的關鍵是內心擁有什麽
人生智慧是一門藝術,是盡量幸福愉快地生活的藝術。
人之所是對幸福的貢獻遠遠大於人之所有,也遠遠大於人的形象。一個人幸福與否,永遠取决於他是什麽,亦即他自身之內有什麽;原因是,他的個性時時處處伴隨他,點染他的一切體驗。無論何時何地,不管何事何情,他享受的首先是他自己;身體享受是如此,精神享受更是如此。——如果個性的品相欠佳,種種享受就如名貴佳釀落入剛剛嘗過膽汁的口中。
2、健康是幸福的首要條件
財富對喜悅貢獻最小,健康對喜悅貢獻最大:放眼底層大衆,勞工階層,尤其是農夫,我們能看到喜悅滿足的面孔;富貴之人,卻往往愁容滿面。我們首先要努力保持高度的全面健康,健康之花盛開,結出喜悅果實。
人生的頭號愚蠢,就是犧牲健康,以求其他:求財富、謀騰達、圖博學、逐名聲,更遑論縱色欲,求片刻之歡。健康第一,我們應該把一切都放在它後面。
3、幸福在於培養卓越豐富的個性
聰明才智之士,即使與世隔絶,仍能憑自己的思維與幻想怡悅心神;蠢笨愚鈍之人,就算走馬燈一樣社交、看戲、遊玩、娛樂,也逃脫不了錐心刺骨的無聊。善良、節制、性格溫柔之士,即使在艱難困苦中,也能怡然自得;惡毒、貪婪、性格妒嫉之人,哪怕富甲天下,依然抱怨不休。
4、人盡其纔是幸福人生的基礎
一人天生神力,強壯非凡,然而,迫於環境,他要麽必須坐着工作,幹些細小瑣碎的手工活,出色的體力無用武之地;要麽不得不讀書,從事腦力勞動,而這種工作需要的是完全不同的能力,非其所長;在這兩種情況下,此人會畢生感到不幸。一人腦力蓋世,然而因為從事毋需開動腦筋的平凡營生,腦力既得不到培養,也得不到施展,甚至被迫從事力不能及的體力勞動,那就愈發不幸。
5、內心的貧乏導致外在的貧睏
諸多世傢子弟,銜金含玉而生,頃刻把偌大傢産揮霍一空,其速度難以置信,其過程不可救藥,究其根源,正是那源自內心空虛、精神貧睏的無聊。這些少年人,來到世間,外富而內貧,他們想從身外獲得一切,企圖用外在的富有取代內心的豐富,當然徒勞無功。最終,內心的貧乏導致外在的貧睏。
6、修身是幸福之路
對完全來自外界的不幸,我們較能從容忍受,對自作自受的不幸,我們很難淡然處之。原因是,命運本身會變,自己的品相永恆。所以,與其專心謀求外在佳品與外在名譽,不如更多地用心保持與改善主體之佳品。
7、喜悅是幸福的金幣
一個人可能年少英俊,傢産萬貫,備受尊敬;若要判斷他是否幸福,須問他是否因為這些而喜悅。然而,如果一個人喜悅,那麽他就喜悅,年輕也好,年邁也罷;長身玉立也好,佝僂駝背也罷;一貧如洗也好,腰纏萬貫也罷;他是幸福的。有鑒於此,無論喜悅何時降臨,我們都應當開門啓戶,因為它永遠不會來得不合時宜。喜悅宛如幸福的金幣,其餘都僅僅是幸福的紙鈔。
8、健康之路是運動
要保持健康,就要避免一切奢靡放縱,避免一切強烈不悅的情緒波動,也要避免過強過長的精神操勞,每天至少在戶外快速運動兩小時,多洗冷水浴,飲食適量有度。若不每天適當運動,無法保持健康。一切生命過程的恰當展開都要求運動,不僅要求發生這些過程的部位運動,也要求全身運動。正如亞裏士多德所說:“生命在於運動。”
9、悲苦與喜樂是性格
十個計劃,九個成功,悲苦的人不因為九個成功而歡欣,卻因為一樁失敗而氣惱。相反,十個計劃,九個落空,喜樂的人卻因為一個成功而欣慰喜悅。——不過,要找到一個沒有任何補償的苦厄並非易事,這裏也是如此。總而言之,悲苦的人,亦即性格陰暗焦慮的人,固然遭受許多幻想出來的不幸與痛苦,但也因此比那些喜悅無憂的人少遭受實際的不幸與痛苦。凡事衹看到黑暗的人,時刻畏懼最壞的可能,未雨綢繆,早作防範,因而不會像凡事總看到璀璨光明的人那樣常常誤算。
10、痛苦與無聊是人生幸福的兩個敵人
人生的幸福有兩個敵人,一是痛苦,二是無聊。此外,可以這樣說,我們在何種程度上成功地遠離了一個敵人,就在同樣程度上接近了另一個,反之亦然。所以,人生其實就是在痛苦與無聊之間像鐘擺一樣擺動,衹是擺動的幅度有大有小。窘迫貧睏製造痛苦,平安富足産生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