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出來的平凡生活中的魯迅
Original 李強 當代作傢 2016-04-04

◆ ◆ ◆
原創文章丨稿費你做主
我有一間書房,我給它起名叫:漫談書齋。這齋名源於,日本作傢內山完造所著的《我的朋友魯迅》一書中,所介紹的魯迅與他的朋友所組織的漫談書會。
魯迅先生我想大傢並不陌生,很多人也許和我一樣,第一次接觸魯迅先生是小學課本中那篇《少年閏土》(節選《故鄉》)。
魯迅先生的文章,我是拜讀過很多,有膾炙人口的《阿Q正傳》、《祝福》等,少為人知的《論他媽的》等。但這麽立體的,從他人筆下讀魯迅,還是頭一次。
完山內造以朋友的身份,代之,45篇回憶文“把‘世界魯迅先生’歸結為中國的,或者中國某個地方的,甚至是渺小的個人”,讓具有,政治卓識;鬥爭精神;犧牲精神的魯迅先生平凡化,生活化。
魯迅先生是個平凡的人,他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有着自己的喜歡和討厭,同樣也扮演着一個男人所必要的角色,為人子,為人父,為人夫,為人友等。
魯迅先生的生活是很有調理的,很細心的,就如他對待書一樣,無論是否是自己的,看完,總要理好擺放好。魯迅先生也是個善良的人,這種善良不是冠冕堂皇的大善,而是平凡的生活下的“微善良”,這一點不光可以在《我的朋友魯迅》一書可以看出,在周曄的回憶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也能窺視。
魯迅先生喜歡抽煙,討厭運動。這兩點在蕭紅的回憶文《回憶魯迅先生》中有着更加詳細描寫。我想,魯迅先生的逝世,與不愛運動,喜歡香煙也是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的。
魯迅先生傢的香煙是有兩種的,蕭紅的回憶文《回憶魯迅先生》這樣寫道:“一種價錢貴的,一種便宜的,便宜的是緑聽子的……是魯迅先生自己平日用的。另一種是白聽子的,是前門煙,用來招待客人的”。我想這樣的生活方式,與其為人子,為人夫,及為人友是有關係的。
魯迅先生,紹興老傢,留有他的母親魯瑞,以及他有名無實的妻子朱安,每個月魯迅先生都是要往傢中寄錢的。與其生活的還有他的妻子許廣平,兒子海嬰,傢中的客人也絡繹不絶的,而對待朋友,魯迅先生又是這樣說的:“老朋友之間,是完全不同講究那一套繁文縟節的”。
以使,魯迅先生生活頗為樸素,甚至可以說是拮据。《我的朋友魯迅》中也寫道,魯迅先生在準備打筆仗之前,是要問內山完造生活費夠不夠支持一個月的(魯迅的稿費在上海大都寄存於內山完造處),因為一旦打筆仗是沒有收入的。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魯迅先生的這句詩很多人都拜讀過,這是魯迅父愛的展現。關於為人父的愛,《我的朋友魯迅》中《爸爸、媽媽、弟弟》一篇有這樣的描寫:“先生說着‘真是難辦,難辦’,卻讓海嬰走在兩個人中間,三個人一起嚮傢裏走去。”
誠然,魯迅先生是平凡的,他和很多人一樣,有着不同的社會角色。世人對魯迅先生評價的角度不同,致使,評價也是褒貶不一的。筆者才疏學淺,對魯迅先生還衹停於學習,以上衹是筆者從大傢之作中,讀出來的平凡生活中的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