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女人
魯迅 當代作傢 2016-08-11

關於女人①
國難期間,似乎女人也特別受難些。一些正人君子責備女人愛奢侈,不肯光顧國貨。就是跳舞、肉感等等,凡是和女性有關的,都成了罪狀。仿佛男人都做了苦行和尚,女人都進了修道院,國難就會得救似的。
其實那不是女人的罪狀,正是她的可憐。這社會制度把她擠成了各種各式的奴隸,還要把種種罪名加在她頭上。西漢末年,女人的“墮馬髻”“愁眉啼妝”②,也說是亡國之兆。其實亡漢的何嘗是女人!不過,衹要看有人出來唉聲嘆氣的不滿意女人的妝束,我們就知道當時統治階級的情形,大概有些不妙了。
奢侈和淫靡衹是一種社會崩潰腐化的現象,决不是原因。
私有制度的社會,本來把女人也當做私産,當做商品。一切國傢,一切宗教都有許多稀奇古怪的規條,把女人看做一種不吉利的動物,威嚇她,使她奴隸般的服從;同時又要她做高等階級的玩具。正像現在的正人君子,他們駡女人奢侈,板起面孔維持風化,而同時正在偷偷地欣賞着肉感的大腿文化。

阿剌伯的一個古詩人說:“地上的天堂是在聖賢的經書上、馬背上、女人的胸脯上。③”這句話倒是老實的供狀。
自然,各種各式的賣淫總有女人的份。然而買賣是雙方的。沒有買淫的嫖男,哪裏會有賣淫的娼女。所以問題還在買淫的社會根源。這根源存在一天,也就是主動的買者存在一天,那所謂女人的淫靡和奢侈就一天不會消滅。男人是私有主的時候,女人自身也不過是男人的所有品。也許是因此罷,她的愛惜傢財的心或者比較的差些,她往往成了“敗傢精”。何況現在買淫的機會那麽多,家庭裏的女人直覺地感覺到自己地位的危險。民國初年我就聽說,上海的時髦是從長三幺二④傳到姨太太之流,從姨太太之流再傳到太太奶奶小姐。這些“人傢人”,多數是不自覺地在和娼妓競爭,──自然,她們就要竭力修飾自己的身體,修飾到拉得住男子的心的一切。這修飾的代價是很貴的,而且一天一天的貴起來,不但是物質上的,而且還有精神上的。
美國一個百萬富翁說:“我們不怕共匪(原文無匪字,謹遵功令改譯),我們的妻女就要使我們破産,等不及工人來沒收。”中國也許是惟恐工人“來得及”,所以高等華人的男女這樣趕緊的浪費着、享用着、暢快着,哪裏還管得到國貨不國貨、風化不風化。然而口頭上是必須維持風化、提倡節儉的。
四月十一日

註釋:
① 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三年六月十五日《申報月刊》第二捲第六號,署名洛文。
② “墮馬髻”“愁眉啼妝”見《後漢書·梁冀傳》:漢順帝時,大將軍梁冀妻孫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唬(啼)妝、墮馬髻。”
據唐代李賢註引《風俗通》說:“愁眉者,細而麯折;唬妝者,薄拭目下若啼處;墮馬髻者,側在一邊。”
③ 阿剌伯古詩人:指穆塔納比(Mutanabbi,915─965)。他在晚年寫了一首無題的抒情詩,最後四句是:“美麗的女人給了我短暫的幸福,後來一片荒漠就把我們隔斷開。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是騎在駿馬的鞍上。而經書──則時時刻刻是最好的伴侶!”
④ 長三幺二:舊時上海妓院中妓女的等級名稱,頭等的叫做“長三”,二等的叫做“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