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荷尔德林
荷尔德林 星期一诗社 2019-09-22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德语:Johann Christian Friedrich Hölderlin,1770—1843),德国著名诗人。古典浪漫派诗歌的先驱,曾被世界遗忘了将近一个世纪。图宾根大学神学院毕业。当过家庭教师,爱上了雇主的妻子。小说《希波琳》(1797~1799)是以她为模特儿创作的。1798年后,因情场失意,身心交瘁,处于精神分裂状态,1802年徒步回到故乡。1804年在霍姆堡当图书管理员。1807年起精神完全错乱,生活不能自理。作品有诗歌《自由颂歌》《人类颂歌》《致德国人》《为祖国而死》等。
Friedrich Hölderlin
Heidelberg
Lange lieb' ich dich schon, möchte dich, mir zur Lust,
Mutter nennen und dir schenken ein kunstlos Lied,
Du, der Vaterlandsstädte
Ländlichschönste, so viel ich sah.
Wie der Vogel des Waldes über die Gipfel fliegt,
Schwingt sich über den Strom, wo er vorbei dir glänzt,
Leicht und kräftig die Brücke,
Die von Wagen und Menschen tönt.
Wie von Göttern gesandt, fesselt' ein Zauber einst
Auf die Brücke mich an, da ich vorüber ging
Und herein in die Berge
Mir die reizende Ferne schien
Und der Jüngling, der Strom, fort in die Ebne zog,
Traurigfroh, wie das Herz, wenn es, sich selbst zu schön,
Liebend unterzugehen,
In die Fluten der Zeit sich wirft.
Quellen hattest du ihm, hattest dem Flüchtigen
Kühle Schatten geschenkt, und die Gestade sahn
All' ihm nach, und es bebte
Aus den Wellen ihr lieblich Bild.
Aber schwer in das Tal hing die gigantische,
Schicksalskundige Burg nieder bis auf den Grund,
Von den Wettern zerrissen;
Doch die ewige Sonne goß
Ihr verjüngendes Licht über das alternde
Riesenbild, und umher grünte lebendiger
Efeu; freundliche Wälder
Rauschten über die Burg herab.
Sträuche blühten herab, bis wo im heitern Tal,
an den Hügel gelehnt oder dem Ufer hold,
Deine fröhlichen Gassen
Unter duftenden Gärten ruhn.
荷尔德林《海德堡》
我爱你已经很久,我心里真想
叫你母亲,赠你一首纯朴的歌,
我见过祖国的许多城市,
要数你最为朴实秀丽。
象林中小鸟飞越过头顶,
在流过你旁边的河上,
轻而有力地架着桥梁,
上有马车和行人来往。
有一次,我走过你的桥上,
一种象神赐的魅力吸引住我,
迷人的远方景色
映照到众山中来,
年轻的大河向平原里流去,
又悲又喜,象过分快乐的心,
乐于在爱河中沉沦,
投身于时代的洪流。
你给这位过客赠以山泉,
赠以凉荫,河岸都目送着它,
在水波里荡漾着
河岸的可爱的画影。
在幽谷上面,沉郁地耸着巨大的
饱经沧桑的城堡,连基础
也受尽风雨的侵蚀;
可是永恒的太阳却把
返老还童的光泻在老朽的
巨人像上,它披着新鲜碧绿的
常春藤;亲切的森林
从城堡上方传来呼呼的声响。
繁茂的灌木绵延到欣欣的谷中,
凭倚着小山或是可爱的河岸,
你的可喜的街道,
躺在芬芳的花园之间。
钱 春 绮 / 译
海德堡
我久已爱上你,由衷地,我想起你
唤做母亲,并献给你一支朴素的歌,
在我见过的祖国的城市里
你最富有田园之美。
就像森林之鸟在树梢上方飞翔,
桥在波涛上方摇晃,波涛闪烁流过你身旁,
摇晃得轻快而有力,
车喧人欢桥在歌唱。
就像众神所施的魔法,趁我过桥之际,
早已在桥上把我攫住
我被它带进山中
仿佛看见了迷人的远景。
而波涛这少年,滚滚向前流入平原,
怀着悲伤的欢喜,像一颗自知太美的心,
因爱情而沉落
自投于时间的洪水。
是你给了他以源泉,给了流逝者
以清凉的阴影,而岸看见了
他身后的一切,它自己的可爱形象
在波浪里颤动着。
然而饱经沧桑的宏伟城堡
沉重地垂向山谷,被暴风雨摧毁
至于倾倒在地;
但是永恒的太阳却
把它的返老还童的光芒投于这衰老着的
杰作上面,于是周身爬满了生机勃勃的
常春藤;友善的森林
在城堡上方朝它沙沙低语。
灌木在晴朗的山谷里茂盛生长,
依傍着小丘或者装饰着河岸,
你的快乐的小巷们
在芬芳的花园里深处休憩。
周 国 平 / 译
《海德堡》创作于1800年,这是一个值得一提的数字,因为此后没几年荷尔德林即陷入疯狂和创作萎缩,该年他固然才30岁,却是诗歌创作的高峰和晚年。我们也可以看一下他这一年创作的其他作品:《故乡》《还乡》《内卡河》《大地母亲》《面包与酒》……如果我们从中读出浓郁的“还乡诗”味道,那么《海德堡》当之无愧是其中之一。海德堡并非诗人的故乡,何谓“还乡”?这涉及到一条河:内卡河。这条河是荷尔德林的“母亲河”,他出生在这条河畔的Lauffen,随后移居该河畔的Nuertigen,后来又在该河畔的Tuebingen就读,并在旅途中多次造访该河畔的古城Heidelberg。这是他的生命之河,奇迹般伴随他一生的轨迹,神奇地融合了时间无情的流逝与始终如一的伴随,既是一个事实,又是一种象征。这种“还乡”是对古希腊美与崇高精神的回归。我们不要忘了荷尔德林是品达与索福克勒斯的热烈追随者,是在命运的狂野中渴望献祭并获得和平的人。这首诗采用庄严的颂歌体,严格说来,是阿斯克勒皮亚德斯韵式(Asklepiadeisches Versmaß)。这种颂歌习惯采用“你”这个呼语,第二人称,具体,直接,强烈,超出抒情独白的主观性,直接构建一个二元世界,有了这个针锋相对的“我——你”撑起的空间,我们所有读者都能纳入其中。“还乡”也是回到自然,在荷尔德林的诗歌中,比比皆是对自然的热情赞颂,对它的安慰力量的倾心诚服,这种“回归自然”不是卢梭式的反文明,不是社会学、人类学意义上的回归,而是形而上学的回归。在那个关注世界精神与自我精神之裂变与统一的时代,人与自然的泯然结合成为荷尔德林颠沛生涯中的终极慰藉。所以,“还乡”也是从赫拉克利特之河流返回巴门尼德斯无法撼动的存在。
所有这一切,成全了该诗“内卡河——古堡”与“自我——海德堡”(海德堡Heidelberg实为海德山,与古堡无关)之间的冲突与平衡。第一节体现了古典颂歌体强烈的气势,第一句起就在高音域运行——“久矣,我已爱你”(Lange lieb’ich dich schon)!直接而热烈。要称“你”为“母亲”,这当然也是古典式的赞颂,把它当成源泉和归宿。要献给你一首朴素无华(kunstlos)的诗歌,值得注意这里的“朴素无华”,这暗示出诗人的美学理想,要让自己的诗歌像自然那样显出非人工的痕迹。而“我”之所以如此爱“你”,也是因为你最具有乡土田园之美,贴紧生存根基与归依的美。我们发现,该节第一行有两个“你”,而第二行、第三行也各有一个“你”字,四个密集出现的“你”,使得这种表白式的颂歌获得了喷薄而出的热情气势。第一行和第四行出现的两个“我”,包裹着这四个“你”,为全诗构建起一个基本的二元结构。第二节具体展开上一节的“田园之美”,并因此在调子与节奏上有所放缓。这里写的是一座桥(Die Alte Brücke),第一句用林中飞鸟飞跃山峰来比喻桥,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宁静祥和田园气息的意象,几乎不是比喻,而是写实,因为,在读者眼前,的确看到林中飞鸟飞跃海德堡两山之间。高水平的修辞,不是切入式、拿来式的比喻,而是就地取材,让眼前的事物互相映照,下面第四节开头“那少年,那激流”采用的也是这种并列、互相映照的方式,造成相互的阐释力。该节的第二行出现了核心意象:“激流”,当然,这里首先也是严格的写实,老桥下面奔流着内卡河,在海德堡的山谷之间尤其湍急,这个“激流”也强烈暗示着荷尔德林最为关心的核心问题:“时间”流逝与对“永恒”的渴求。“桥”字在第三行出现了,无疑这也是一个双关的意象,它横跨在“时间”之上,渡过车辆与人群。而“我”却并没有随他们一起渡过,似乎有神灵授意,我停在了桥上,为之陶醉。在流逝与安定,命运与安慰之间,诗人没有后退,也没有逃离,选择了驻足凝望,沉思。这反映了倾心于古希腊悲剧的诗人那种投身命运的悲壮与热情。当然,诗人的凝望不是没有报答,迷人的“远方”为他把四周的群山照亮——群山,大地,世界,存在的照亮。海德格尔的发挥不是没有道理。第四节,“那少年”就是“那激流”,反之亦然,它向平原绝尘而去,既然流逝不可避免,追逐永恒的人,只有投身于这湮灭之中。这与尼采宣扬的狄奥尼索斯精神何其相似。心灵获得的是一种Traurigfroh,痛并快乐着。那顾影自怜的那喀索斯之心,正是命运与时光双重剥夺下自怜的主体的缩影,它投身于自我就是投身于流逝,但它获得了悲剧英雄的美妙与深情。但安慰并未消失,“你”依然在那里。虽然“你”留不住他,不能永久安顿他——大地上的浪游者的生涯,但是“你”眷顾着他,为他提供清泉和清荫。这个“你”又出现了,是海德堡这个地方,是故乡,是母亲,也是精神的归宿,安顿存在的大地。命运和流逝无法挽留,但“你”的目光一直看护着他的远去,你的迷人风景还在时光中荡漾着经久不息的倒影。(柏拉图洞穴外的倒影)第六节,我们不能确定这个沉重地塌陷在半山腰,饱经沧桑,被战火和雷电摧残却依然矗立的古堡,对于诗人还意味着什么,也许是诗人幻想的另一种生涯,坚守在故乡和坚实的大地上,就像他在另一首诗中说:“有福了,谁若能默默爱着一位良家女,/ 生活在安宁故乡自己的家,/ 坚实大地之上,天光格外明媚,/ 照耀着这位安居乐业的男子”(Mein Eigentum)又如他另一首诗写的:“渔夫欢天喜地,满载归航,/从遥远海岛回到平静河流,/如果我收获的欢乐能多如痛苦,我也会荣归故乡”(Die Heimat),多么痛的领悟。对于飘荡的人,最大的惩罚就是无家可归,而那个忠于大地的人有福了,它饱经命运的摧残,却始终不曾背弃自己的山岗与河流,扎根于此,把自己一生奉献给自然母亲,也因此获赠了安宁,获得了“永恒的太阳”——神的眷顾。我们一定还记得柏拉图反复提到的那个太阳,普洛丁的光,奥古斯丁的光,那永不熄灭的神性光辉,恰恰照耀在那个最多灾多难、塌陷在沉重命运之中,始终不屈不挠的大地的儿子。第七节,这一节是一幅永恒的图画,不是天堂无时间的永恒,是历经沧桑忠于大地在轮回中获得的平静。永恒的理念之光,神性之“善”照耀着它,让他起死回生,永不枯竭的“常春藤”蔓延到目光所及之处,亘古的森林在衰朽的古堡之上发出柔和的林涛声,(第八节),灌木丛开花,从山丘,到山谷,显出超越时间的古典之美(有什么比大自然更古典的事物呢?)而你欢乐的小巷,人类安居的标志,正在芬芳的花园旁,进入安宁。荷尔德林寄希望于诗歌给人带来“安宁,不是空洞的安宁,是生动的安宁”,而最后一节正是这种“生动的安宁”。
我们似乎在结合荷尔德林的思想背景、哲学追求和一以贯之的诗学定位,细察这首诗的“隐喻”意义。但,必须指出,这首诗首先并不是作为一个“隐喻”或者“象征”出现的,它首先是一个确凿的“写实”。一首好诗,必须首先是一个直观事实,其次才是别的(各种“意义”和“所指”)。这也是荷尔德林没有像他的同学谢林和黑格尔那样走上纯粹哲学思辨道路的一个缘由。他跟席勒一样,把人类提升的希望寄托于“美育”,而不是思辨。这就涉及到,如何在一个纯直观中综合大地的重量与天空的超越?可以说,做到了这样一种综合与直观,就是诗。这也大概是海德格尔为何偏偏选择荷尔德林来谈论诗对存在的意义的缘由。诗歌必须是直观、感性、丰满、具体的,在物质之中冶炼出深度与意义,它的工程与使命,就在于锻造直观的生活,打通现实世界的岩层,从中间开采出可供飞翔的能量。荷尔德林的《海德堡》就是这样一种诗歌典范。每一个亲临海德堡的人都能直接体验到他的描述,每一个浪游在世界上渴望平静的心灵,都能感受到他的那种冲突与热情;每一个痛感时间流逝,渴望永恒的灵魂,都能在苍翠的大自然拥抱中体悟到神性光辉的照耀。总之一句,不读这首诗,人们也能感受到《海德堡》;读了这首诗,人们感受到的也是同一个“海德堡”。一切都在于一种洞察力。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国——说起来容易,看透却难。诗正是一种洞察力的训练,为的是在一条溪流中看到命运,一块石头上看到慰藉。锻炼的是一种能力,可以粉碎物质有限性的坚硬、冰冷的魔障,让永恒之光照耀进存在。
最终,诗歌也许是用来消亡的。它是生命朝向永恒的祭品,它是一种方式,一种态度,一种精神的修行。没能做成牧师的荷尔德林,在诗歌中做成了,但他不是布道,而是用诗歌燃烧自己的热情,燃烧对生命、自然、神性的热爱,极力接近那个不死的存在。永恒并非不可能,因为,永恒并不在外面,而在看的努力中。问题不在于“如何永恒”,而在于“如何看到永恒”;不在于如何看到永恒的事物;而在于:如何用一种永恒的角度去看。(https://www.douban.com/note/260353319/)
荷尔德林
约翰·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Johann Christian Friedrich Hölderlin ,1770年3月20日-1843年3月7日),是一名德国浪漫派诗人。他将古典希腊诗文移植到德语中。其作品在20世纪才被重视。被认为是世界文学领域里最伟大的诗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