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不斷細分,地球一刀刀切割。很難再有亞裏士多德、達芬奇或萊布尼茨那樣,同時是這傢那傢的全纔。無論是選擇或被選擇,現代人皆精於某一科目,成為社會皮帶輪上的一個零部件。無非是混口飯。
被分割的我們,看問題的視角迥異。看山不是山,是岩層,斷裂,褶皺;是礦物,晶體,包裹體,化學成分;是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
在一位地球化學研究者眼裏,一切皆可解體,並找出其演變規律。不同的文章具有不同的文字成分,可以通過統計分析,歸納總結出其獨特性。不同時代的文章,有其文字成分的鑒定特徵。這就是我心目中的文字考古分析技術。通過分析一個作者的文章或傳記,可以確定他的人生軌跡,達到電影裏的細節。一個朝代的人物分析,密密麻麻的軌跡疊加出的總趨勢,呈現出一個國傢、民族和社會人口與文化的流動狀態。一篇剛出土的文章,通過這個係統的分析,可以確定它的年齡,或者朝代,甚至作者。可以通過文字分析,建立文化傳承的譜係。可以明了東西方文學和文化如何對撞,交融,最終,統一,流入同一個海洋。
第一步,要建立一個不同年代和地區的作者為中軸的詩歌和作品的數據庫。
20221225 16:11:09
👍👍🌹🌹
0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