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柳宗元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柳宗元 Liu Zongyuan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忘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I clean my teeth in water drawn from a cold well;
  And while I brush my clothes, I purify my mind;
  Then, slowly turning pages in the Tree-Leaf Book,
  I recite, along the path to the eastern shelter.
  ...The world has forgotten the true fountain of this teaching
  And people enslave themselves to miracles and fables.
  Under the given words I want the essential meaning,
  I look for the simplest way to sow and reap my nature.
  Here in the quiet of the priest's templecourtyard,
  Mosses add their climbing colour to the thick bamboo;
  And now comes the sun, out of mist and fog,
  And pines that seem to be new-bathed;
  And everything is gone from me, speech goes, and reading,
  Leaving the single unison.

【白话文】 汲来清凉井水漱口刷牙,
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尘土。
悠闲地捧起佛门贝叶经,信步走出东斋吟咏朗读。
佛经真谛世人并无领悟,荒诞之事却为人们追逐。
佛儒精义原也可望暗合,但修养本性我何以精熟。
道人禅院多么幽雅清静,绿色鲜苔连接竹林深处。
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
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
(刘建勋)

【注释】 1、贝叶书:古印度人多用贝多罗树的叶子写佛经,也称贝叶经。
2、冥:暗合;
3、缮:修持。
4、膏沐:本指润发的油脂。
5、澹然:宁静状。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感想的抒情诗。诗的内容是抒发了诗人的哲学见解。前半部写他到禅院读经,指责世人追逐的乃是那些荒诞的事情,而不去了解佛经的真正含义。后半部写他认为佛家的精义与儒家之道有相通之处,但如何修养本性,却难以精熟。然而,他对禅院的清静幽雅却流连玩赏。

溪居

溪居
?oa????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I had so long been troubled by official hat and robe
  That I am glad to be an exile here in this wild southland.
  I am a neighbour now of planters and reapers.
  I am a guest of the mountains and woods.
  I plough in the morning, turning dewy grasses,
  And at evening tie my fisher-boat, breaking the quiet stream.
  Back and forth I go, scarcely meeting anyone,
  And sing a long poem and gaze at the blue sky.

【白话文】 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自由,
有幸这次被贬谪来到南夷。
闲时常常与农田菜圃为邻,
偶然间象个隐居山中的人。
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带露杂草,
傍晚乘船沿着溪石哗哗前进。
独往独来碰不到那庸俗之辈,
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娱。
(刘建勋)

【注释】 ①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累:约束,束缚。南夷: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谪:被降职或
调往边远地区。当时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
②夜榜:夜里行船。榜:本指摇船用具。
③楚天:永州原属楚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被贬永州后作的。表面上自我排遣,也自得其乐,实际上曲折地表达被贬谪的幽愤。作者壮志难酬,苦闷之情就悄然隐入字里行间。

元和五年(810),柳宗元在零陵西南游览时,发现了曾为冉氏所居的冉溪,因爱其风景秀丽,便迁居是地,并改名为愚溪。

  这首诗写他迁居愚溪后的生活。诗的大意是说:我久为做官所羁累,幸好有机会贬谪到这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中来,解除了我的无穷烦恼。闲居无事,便与农田菜圃为邻,有时就仿佛是个山林隐逸之士。清晨,踏着露水去耕地除草;有时荡起小舟,去游山玩水,直到天黑才归来。独往独来,碰不到别人,仰望碧空蓝天,放声歌唱。

  这首诗表面上似乎写溪居生活的闲适,然而字里行间隐含着孤独的忧愤。如开首二句,诗意突兀,耐人寻味。贬官本是不如意的事,诗人却以反意着笔,说什么久为做官所“累”,而为这次贬窜南荒为“幸”,实际上是含着痛苦的笑。“闲依”、“偶似”相对,也有强调闲适的意味,“闲依”包含着投闲置散的无聊,“偶似”说明他并不真正具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句,看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毕竟也太孤独了。这里也透露出诗人是强作闲适。这首诗的韵味也就在这些地方。沈德潜说,“愚溪诸咏,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唐诗别裁》卷四)这段议论是很有见地的。

  (吴文治)

渔翁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烛。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An old fisherman spent the night here, under the western cliff;
  He dipped up water from the pure Hsiang and made a bamboo fire;
  And then, at sunrise, he went his way through the cloven mist,
  With only the creak of his paddle left, in the greenness of mountain and river.
  ...I turn and see the waves moving as from heaven,
  And clouds above the cliffs coming idly, one by one.

【白话文】 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
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烟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
听得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
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注释】 1.本篇作于永州。西岩大概就是永州的西山,可参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记》。
2.欸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唐时湘中棹歌有《欸乃曲》(见元结《欸乃曲序》)。
3.无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一般是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苏轼《书柳子厚〈渔翁〉诗》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严羽《沧浪诗话》从此说,曰:"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然刘辰翁认为:"此诗气泽不类晚唐,下正在后两句。"此后,关于此诗后两句当去当存,一直有两种意见。

【赏析】 这首诗与《江雪》诗一样,都是寄托诗人自己心情意趣的,不过《江雪》写的是静态,此诗却一句一个场景,连续转换,流畅活泼,生动之至。两首诗一静一动,珠联璧合,完美无缺地把诗人所向往的那种遗世独立、回归自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自食其力、自得其乐的理想生活境界表现出来,应该可算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两篇杰作了。
苏轼曾说"柳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东坡题跋》)。《江雪》与《渔翁》两首诗所写,可以说是隐士的生活情趣。柳宗元在永州十年,作为被贬的司马,在政治上几乎彻底被遗弃,故能萧散自放,纵情山水,与陶渊明之隐居确有几分相似。因此,陶诗有时也就成了他写诗的范本。
但陶渊明是真正的隐士,柳之与陶,又有许多不同之处。比如陶不信佛教,而柳是信的。陶是真隐士,柳不是隐士,而是谪官。虽如此,在思想情趣方面,柳与陶又有相通之处。比如对独立、自由之人生境界的向往,这是古今文人,乃至未来人类的永恒的追求。在艺术表达上,《江雪》之峻洁,《渔翁》之丰美,与陶诗之平和淡泊并不一样。但两人的诗又都是内涵丰富的。所以苏轼说柳宗元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书黄子思诗集后》)。

此篇作于永州。作者所写的著名散文《永州八记》,于寄情山水的同时,略寓政治失意的孤愤。同样的意味,在他的山水小诗中也是存在的。此诗首句的“西岩”即指《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西山,而诗中那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则含有几分自况的意味。主人公独来独往,突现出一种孤芳自赏的情绪,“不见人”、“回看天际”等语,又都流露出几分孤寂情怀。而在艺术上,此诗尤为后人注目。苏东坡赞叹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全唐诗话续编》卷上引惠洪《冷斋夜话》)“奇趣”二字,的确抓住了此诗主要的艺术特色。

  首句就题从“夜”写起,“渔翁夜傍西岩宿”,还很平常;可第二句写到拂晓时就奇了。本来,早起打水生火,亦常事。但“汲清湘”而“燃楚竹”,造语新奇,为读者所未闻。事实不过是汲湘江之水、以枯竹为薪而已。不说汲“水”燃“薪”,而用“清湘”、“楚竹”借代,诗句的意蕴也就不一样了。犹如“炊金馔玉”给人侈靡的感觉一样,“汲清湘”而“燃楚竹”则有超凡绝俗的感觉,似乎象征着诗中人孤高的品格。可见造语“反常”能表现一种特殊情趣,也就是所谓“合道”。

  一、二句写夜尽拂晓,读者从汲水的声响与燃竹的火光知道西岩下有一渔翁在。三、四句方写到“烟销日出”。按理此时人物该与读者见面,可是反而“不见人”,这也“反常”。然而随“烟销日出”。绿水青山顿现原貌忽闻橹桨“欸乃一声”,原来人虽不见,却只在山水之中。这又“合道”。这里的造语亦甚奇:“烟销日出”与“山水绿”互为因果,与“不见人”则无干;而“山水绿”与“欸乃一声”更不相干。诗句偏作“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尤为“反常”。但“熟味”二句,“烟销日出不见人”,适能传达一种惊异感;而于青山绿水中闻橹桨欸乃之声尤为悦耳怡情,山水似乎也为之绿得更其可爱了。作者通过这样的奇趣,写出了一个清寥得有几分神秘的境界,隐隐传达出他那既孤高又不免孤寂的心境。所以又不是为奇趣而奇趣。

  结尾两句是全诗的一段余音,渔翁已乘舟“下中流”,此时“回看天际”,只见岩上缭绕舒展的白云仿佛尾随他的渔舟。这里用了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而出岫”句意。只有“无心”的白云“相逐”,则其孤独无伴可知。

  关于这末两句,东坡却以为“虽不必亦可”。这不经意道出的批评,引起持续数百年的争执。南宋严羽、明胡应麟、清王士禛、沈德潜同意东坡,认为此二句删好。而南宋刘辰翁、明李东阳、王世贞认为不删好。刘辰翁以为此诗“不类晚唐”正赖有此末二句(《诗薮·内编》卷六引),李东阳也说“若止用前四句,则与晚唐何异?”(《怀麓堂诗话》)两派分歧的根源主要就在于对“奇趣”的看法不同。苏东坡欣赏此诗“以奇趣为宗”,而删去末二句,使诗以“欸乃一声山水绿”的奇句结,不仅“余情不尽”(《唐诗别裁》),而且“奇趣”更显。而刘辰翁、李东阳等所菲薄的“晚唐”诗,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奇趣。删去此诗较平淡闲远的尾巴,致使前四句奇趣尤显,“则与晚唐何异?”两相权衡,不难看出,后者立论理由颇欠充足。“晚唐”诗固有猎奇太过不如初盛者,亦有出奇制胜而发初盛所未发者,岂能一概抹煞?如此诗之奇趣,有助于表现诗情,正是优点,虽“落晚唐”何伤?“诗必盛唐”,不正是明诗衰落的病根之一么?苏东坡不著成见,就诗立论,其说较通达。自然,选录作品应该维持原貌,不当妄加更改;然就谈艺而论,可有可无之句,究以割爱为佳。

  (周啸天)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Liu Zongyuan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At this lofty tower where the town ends, wilderness begins;
  And our longing has as far to go as the ocean or the sky....
  Hibiscus-flowers by the moat heave in a sudden wind,
  And vines along the wall are whipped with slanting rain.
  Nothing to see for three hundred miles but a blur of woods and mountain –
  And the river's nine loops, twisting in our bowels....
  This is where they have sent us, this land of tattooed people –
  And not even letters, to keep us in touch with home.

【白话文】 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荒原;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无限宽广。
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暴雨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
岭上树木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柳江弯弯曲曲,象百结九转的愁肠。
咱五人同时遭贬,到百越纹身之地;而今依然音书不通,各自滞留一方。

【注释】 1、大荒:旷远的广野。
2、惊风:狂风。
3、飐:吹动。
4、芙蓉:指荷花。
5、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
6、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
7、纹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

【赏析】 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谦、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后来五人都被召回,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这首诗就是这时写的。他们的际遇相同,休戚相关,因而诗中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而相思之苦,无法自抑。诗的首联先写柳州,再总写四人分处之地都是边荒。颔联写夏日柳州景物,写景,报告当地气候。颈联写远景,写相望之勤,相思之苦,融情入景。尾联写五人遭际,天各一方,音书久滞。
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楚楚动人。

这是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展现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动人图画,而抒情主人公的神态和情怀,也依稀可见。这情怀,是特定的政治斗争环境所触发的。

  公元八○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起。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着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第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第三联写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上实下虚,前因后果,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又具有“流水对”的优点。

  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问,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读诗至此,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霍松林)

江雪

江雪
江雪
江雪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A hundred mountains and no bird,
  A thousand paths without a footprint;
  A little boat, a bamboo cloak,
  An old man fishing in the cold river-snow.

【白话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注释】 1、踪:脚迹。
2、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

【赏析】 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他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

  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图画: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象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吴小如)

奉平淮夷雅表。皇武命丞相度董师集大功也
柳宗元 Liu Zongyuan
  皇耆其武,于溵于淮。既巾乃车,环蔡具来。
  狡众昏嚚,甚毒于酲。狂奔叫呶,以干大刑。
  皇咨于度,惟汝一德。旷诛四纪,其徯汝克。
  锡汝斧钺,其往视师。师是蔡人,以宥以釐。
  度拜稽首,庙于元龟。既祃既类,于社是宜。
  金节煌煌,锡质雕戈。犀甲熊旂,威命是荷。
  度拜稽首,出次于东。天子饯之,罍斝是崇。
  鼎臑俎胾,五献百笾。凡百卿士,班以周旋。
  既涉于浐,乃翼乃前。孰图厥犹,其佐多贤。
  宛宛周道,于山于川。远扬迩昭,陟降连连。
  我旆我旗,于道于陌。训于群帅,拳勇来格。
  公曰徐之,无恃额额。式和尔容,惟义之宅。
  进次于郾,彼昏卒狂。裒凶鞠顽,锋猬斧螗,
  赤子匍匐,厥父是亢。怒其萌芽,以悖太阳。
  王旅浑浑,是佚是怙。既获敌师,若饥得餔.
  蔡凶伊窘,悉起来聚。左捣其虚,靡愆厥虑。
  载辟载袚,丞相是临。弛其武刑,谕我德心。
  其危既安,有长如林。曾是讙譊,化为讴吟。
  皇曰来归,汝复相予。爵之成国,胙以夏区。
  度拜稽首,天子圣神。度拜稽首,皇祐下人。
  淮夷既平,震是朔南。宜庙宜郊,以告德音。
  归牛休马,丰稼于野。我武惟皇,永保无疆。
奉平淮夷雅表。方城命愬守也卒入蔡得其大丑以平淮右
柳宗元 Liu Zongyuan
  方城临临,王卒峙之。匪徼匪竞,皇有正命。
  皇命于愬,往舒余仁。踣彼艰顽,柔惠是驯。
  愬拜即命,于皇之训。既砺既攻,以后厥刃。
  王师嶷嶷,熊罴是式。衔勇韬力,日思予殛。
  寇昏以狂,敢蹈愬疆。士获厥心,大袒高骧。
  长戟酋矛,粲其绥章。右翦左屠,聿禽其良。
  其良既宥,告以父母。恩柔于肌,卒贡尔有。
  维彼攸恃,乃侦乃诱。维彼攸宅,乃发乃守。
  其恃爰获,我功我多。阴谍厥图,以究尔讹。
  雨雪洋洋,大风来加,于燠其寒,于迩其遐。
  汝阴之茫,悬瓠之峨。是震是拔,大歼厥家。
  狡虏既縻,输于国都。示之市人,即社行诛。
  乃谕乃止,蔡有厚喜。完其室家,仰父俯子。
  汝水沄沄,既清而瀰。蔡人行歌,我步逶迟。
  蔡人歌矣,蔡风和矣。孰颣蔡初,胡甈尔居。
  式慕以康,为愿有馀。是究是咨,皇德既舒。
  皇曰咨愬,裕乃父功。昔我文祖,惟西平是庸。
  内诲于家,外刑于邦。孰是蔡人,而不率从。
  蔡人率止,惟西平有子。西平有子,惟我有臣。
  畴允大邦,俾惠我人。于庙告功,以顾万方。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隋乱既极唐师…为晋阳武第一
柳宗元 Liu Zongyuan
  晋阳武,奋义威。炀之渝,德焉归。氓毕屠,绥者谁。
  皇烈烈,专天机。号以仁,扬其旗。日之升,九土晞。
  斥田坼,流洪辉。有其二,翼馀隋。斫枭鷔,连熊螭。
  枯以肉,勍者羸。后土荡,玄穹弥。合之育,莽然施。
  惟德辅,庆无期。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唐既受命李密自败…为兽之穷第二
柳宗元 Liu Zongyuan
  兽之穷,奔大麓。天厚黄德,狙犷服。甲之櫜,弓弭矢箙。
  皇旅靖,敌逾蹙。自亡其徒,匪予戮。屈rH猛,虔栗栗。
  縻以尺组,啖以秩。黎之阳,土茫茫。富兵戎,盈仓箱。
  乏者德,莫能享。驱豺兕,授我疆。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太宗师讨王充窦建德…战武牢第三
柳宗元 Liu Zongyuan
  战武牢,动河朔。逆之助,图掎角。怒鷇麛,抗乔岳。
  翘萌牙,傲霜雹。王谋内定,申掌握。铺施芟夷,二主缚。
  惮华戎,廓封略。命之vG,卑以斫。归有德,唯先觉。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薛举据泾以死子仁杲…泾水黄第四
柳宗元 Liu Zongyuan
  泾水黄,陇野茫。负太白,腾天狼。有鸟鸷立,羽翼张。
  钩喙决前,钜趯傍。怒飞饥啸,翾不可当。老雄死,
  子复良。巢岐饮渭,肆翱翔。顿地纮,提天纲。
  列缺掉帜,招摇耀铓。鬼神来助,梦嘉祥。脑涂原野,
  魄飞扬。星辰复,恢一方。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辅氏凭江淮竟东海…为奔鲸沛第五
柳宗元 Liu Zongyuan
  奔鲸沛,荡海垠。吐霓翳日,腥浮云。帝怒下顾,
  哀垫昏。授以神柄,推元臣。手援天矛,截修鳞。
  披攘蒙霿,开海门。地平水静,浮天根。羲和显耀,
  乘清氛。赫炎溥畅,融大钧。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梁之馀保荆衡巴巫…为苞枿第六
柳宗元 Liu Zongyuan
  苞枿ba矣,惟恨之蟠。弥巴蔽荆,负南极以安。
  曰我旧梁氏,缉绥艰难。江汉之阻,都邑固以完。圣人作,
  神武用。有臣勇智,奋不以众。投迹死地,谋猷纵。
  化敌为家,虑则中。浩浩海裔,不威而同。系缧降王。
  定厥功。澶漫万里,宣唐风。蛮夷九译,咸来从。
  凯旋金奏,象形容。震赫万国,罔不龚。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轨保河右师临之…河右平第七
柳宗元 Liu Zongyuan
  河右澶漫,顽为之魁。王师如雷震,昆仑以颓。
  上聋下聪,骜不可回。助仇抗有德,惟人之灾。
  乃溃乃奋,执缚归厥命。万室蒙其仁,一夫则病。
  濡以鸿泽,皇之圣。威畏德怀,功以定。顺之于理,
  物咸遂厥性。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突厥之大古夷狄莫强…铁山碎第八
柳宗元 Liu Zongyuan
  铁山碎,大漠舒。二虏劲,连穹庐。背北海,专坤隅。
  岁来侵边。或傅于都。天子命元帅,奋其雄图。破定襄,
  降魁渠。穷竟窟宅,斥余吾。百蛮破胆,边氓苏。
  威武辉耀,明鬼区。利泽弥万祀,功不可逾。官臣拜手,
  惟帝之谟。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刘武周败裴寂咸有晋…靖本邦第九
柳宗元 Liu Zongyuan
  本邦伊晋,惟时不靖。根柢之摇,枯叶攸病。守臣不任,
  勩于神圣。惟越之兴,翦焉则定。洪惟我理,式和以敬。
  群顽既夷,庶绩咸正。皇谟载大,惟人之庆。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靖灭吐谷浑西海上为吐谷浑第十
柳宗元 Liu Zongyuan
  吐谷浑盛强,背西海以夸。岁侵扰我疆,退匿险且遐。
  帝谓神武师,往征靖皇家。烈烈旆其旗,熊虎杂龙蛇。
  王旅千万人,衔枚默无哗。束刃逾山徼,张翼纵漠沙。
  一举刈膻腥,尸骸积如麻。除恶务本根,况敢遗萌芽。
  洋洋西海水,威命穷天涯。系虏来王都,犒乐穷休嘉。
  登高望还师,竟野如春华。行者靡不归,亲戚讙要遮。
  凯旋献清庙,万国思无邪。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靖灭高昌为高昌第十一
柳宗元 Liu Zongyuan
  麹氏雄西北,别绝臣外区。既恃远且险,纵傲不我虞。
  烈烈王者师,熊螭以为徒。龙旂翻海浪,馹骑驰坤隅。
  贲育搏婴儿,一扫不复馀。平沙际天极,但见黄云驱。
  臣靖执长缨,智勇伏囚拘。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既克东蛮群臣请图蛮…东蛮第十二
柳宗元 Liu Zongyuan
  东蛮有谢氏,冠带理海中。自言我异世,虽圣莫能通。
  王卒如飞翰,鹏鶱骇群龙。轰然自天坠,乃信神武功。
  系虏君臣人,累累来自东。无思不服从,唐业如山崇。
  百辟拜稽首,咸愿图形容。如周王会书,永永传无穷。
  睢盱万状乖,咿嗢九译重。广轮抚四海,浩浩知皇风。
  歌诗铙鼓闲,以壮我元戎。
  於穆敬德,黎人皇之。惟贞厥符,浩浩将之。仁函于肤,
  刃莫毕屠。泽熯于爨,pP炎以浣。殄厥凶德,乃驱乃夷。
  懿其休风,是喣是吹。父子熙熙,相宁以嬉。赋彻而藏,
  厚我糗粻。刑轻以清,我肌靡伤。贻我子孙,百代是康。
  十圣嗣于理,仁后之子。子思孝父,易患于己。拱之戴之,
  神具尔宜。载扬于雅,承天之嘏。天之诚神,宜鉴于仁。
  神之曷依,宜仁之归。濮沿于北,祝栗于南。幅员西东,
  祗一乃心。祝唐之纪,后天罔坠。祝皇之寿,与地咸久。
  曷徒祝之,心诚笃之。神协人同,道以告之。俾弥忆万年,
  不震不危。我代之延,永永毗之。仁增以崇,曷不尔思。
  有号于天,佥曰呜呼。咨尔皇灵,无替厥符。
  帝视民情,匪幽匪明。惨或在腹,已如色声。亦无动威,
  亦无止力。弗动弗止,惟民之极。帝怀民视,乃降明德,
  乃生明翼。明翼者何?乃房乃杜。惟房与杜,实为民路。
  乃定天子,乃开万国。万国既分,乃释蠹民,乃学与仕,
  乃播与食,乃器与用,乃货与通。有作有迁,无迁无作。
  士实荡荡,农实董董,工实蒙蒙,贾实融融。左右惟一,
  出入惟同。摄仪以引,以遵以肆。其风既流,品物载休。
  品物载休,惟天子守,乃二公之久。惟天子明,
  乃二公之成。惟百辟正,乃二公之令。惟百辟谷,
  乃二公之禄。二公行矣,弗敢忧纵。是获忧共,
  二公居矣。弗敢泰止,是获泰已。既柔一德,四夷是则。
  四夷是则,永怀不忒。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赠二君子
柳宗元 Liu Zongyuan
  弱岁游玄圃,先容幸弃瑕。名劳长者记,文许后生夸。
  鷃翼尝披隼,蓬心类倚麻。继酬天禄署,俱尉甸侯家。
  宪府初收迹,丹墀共拜嘉。分行参瑞兽,传点乱宫鸦。
  执简宁循枉,持书每去邪。鸾凤标魏阙,熊武负崇牙。
  辨色宜相顾,倾心自不哗。金炉仄流月,紫殿启晨霞。
  未竟迁乔乐,俄成失路嗟。还如渡辽水,更似谪长沙。
  别怨秦城暮,途穷越岭斜。讼庭闲枳棘,候吏逐麋麚。
  三载皇恩畅,千年圣历遐。朝宗延驾海,师役罢梁溠。
  京邑搜贞干,南宫步渥洼。世惟材是梓,人仰骥中骅。
  欻刺苗入地,仍逾赣石崖。礼容垂gb琫,戍备响錏鍜。
  宠即郎官旧,威从太守加。建旟翻鸷鸟,负弩绕文蛇。
  册府荣八命,中闱盛六珈。肯随胡质矫,方恶马融奢。
  褒德符新换,怀仁道并遮。俗嫌龙节晚,朝讶介圭赊。
  禹贡输苞匦,周官赋秉秅.雄风吞七泽,异产控三巴。
  即事观农稼,因时展物华。秋原被兰叶,春渚涨桃花。
  令肃军无扰,程悬市禁贳。不应虞竭泽,宁复叹栖苴。
  蹀躞驺先驾,笼铜鼓报衙。染毫东国素,濡印锦溪砂。
  货积舟难泊,人归山倍畬。吴歈工折柳,楚舞旧传芭。
  隐几松为曲,倾樽石作污。寒初荣橘柚,夏首荐枇杷。
  祀变荆巫祷,风移鲁妇髽。已闻施恺悌,还睹正奇邪。
  慕友惭连璧,言姻喜附葭。沉埋全死地,流落半生涯。
  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敢辞亲耻污,唯恐长疵瘕。
  善幻迷冰火,齐谐笑柏涂。东门牛屡饭,中散虱空爬。
  逸戏看猿斗,殊音辨马挝。渚行狐作孽,林宿鸟为ff.
  同病忧能老,新声厉似姱。岂知千仞坠,只为一毫差。
  守道甘长绝,明心欲自gn.贮愁听夜雨,隔泪数残葩。
  枭族音常聒,豺群喙竞呀。岸芦翻毒蜃,谿竹斗狂犘。
  野鹜行看弋,江鱼或共叉。瘴氛恒积润,讹火亟生煆。
  耳静烦喧蚁,魂惊怯怒蛙。风枝散陈叶,霜蔓綖寒瓜。
  雾密前山桂,冰枯曲沼蕸。思乡比庄舄,遁世遇眭夸。
  渔舍茨荒草,村桥卧古槎。御寒衾用罽,挹水勺仍椰。
  窗蠹惟潜蝎,甍涎竞缀蜗。引泉开故窦,护药插新笆。
  树怪花因槲,虫怜目待虾。骤歌喉易嗄,饶醉鼻成齄。
  曳捶牵羸马,垂蓑牧艾豭.已看能类鳖,犹讶雉为鷨。
  谁采中原菽,徒巾下泽车。俚儿供苦笋,伧父馈酸楂。
  劝策扶危杖,邀持当酒茶。道流征短褐,禅客会袈裟。
  香饭舂菰米,珍蔬折五茄。方期饮甘露,更欲吸流霞。
  屋鼠从穿兀,林狙任攫拏。春衫裁白纻,朝帽挂乌纱。
  屡叹恢恢网,频摇肃肃罝.衰荣因蓂荚,盈缺几虾蟆。
  路识沟边柳,城闻陇上笳。共思捐佩处,千骑拥青緺。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柳宗元 Liu Zongyuan
  知命儒为贵,时中圣所臧。处心齐宠辱,遇物任行藏。
  关识新安地,封传临晋乡。挺生推豹蔚,遐步仰龙骧。
  干有千寻竦,精闻百炼钢。茂功期舜禹,高韵状羲黄。
  足逸诗书囿,锋摇翰墨场。雅歌张仲德,颂祝鲁侯昌。
  宪府初腾价,神州转耀铓。右言盈简策,左辖备条纲。
  响切晨趋佩,烟浓近侍香。司仪六礼洽,论将七兵扬。
  合乐来仪凤,尊祠重饩羊。卿材优柱石,公器擅岩廊。
  峻节临衡峤,和风满豫章。人归父母育,郡得股肱良。
  细故谁留念,烦言肯过防。璧非真盗客,金有误持郎。
  龟虎休前寄,貂蝉冠旧行。训刑方命吕,理剧复推张。
  直用明销恶,还将道胜刚。敬逾齐国社,恩比召南棠。
  希怨犹逢怒,多容竞忤强。火炎侵琬琰,鹰击谬鸾凰。
  刻木终难对,焚芝未改芳。远迁逾桂岭,中徙滞馀杭。
  顾土虽怀赵,知天讵畏匡。论嫌齐物诞,骚爱远游伤。
  丽泽周群品,重明照万方。斗间收紫气,台上挂清光。
  福为深仁集,妖从盛德禳。秦民啼畎亩,周士舞康庄。
  采绶还垂艾,华簪更截肪。高居迁鼎邑,遥傅好书王。
  碧树环金谷,丹霞映上阳。留欢唱容与,要醉对清凉。
  故友仍同里,常僚每合堂。渊龙过许劭,冰鲤吊王祥。
  玉漏天门静,铜驼御路荒。涧瀍秋潋滟,嵩少暮微茫。
  遵渚徒云乐,冲天自不遑。降神终入辅,种德会明扬。
  独弃伧人国,难窥夫子墙。通家殊孔李,旧好即潘杨。
  世议排张挚,时情弃仲翔。不言缧绁枉,徒恨纆徽长。
  贾赋愁单阏,邹书怯大梁。炯心那自是,昭世懒佯狂。
  鸣玉机全息,怀沙事不忘。恋恩何敢死,垂泪对清湘。
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一首
柳宗元 Liu Zongyuan
  金马尝齐入,铜鱼亦共颁。疑山看积翠,浈水想澄湾。
  标榜同惊俗,清明两照奸。乘轺参孔仅,按节服侯狦.
  贾傅辞宁切,虞童发未sG.秉心方的的,腾口任es々。
  圣理高悬象,爰书降罚锾。德风流海外,和气满人寰。
  御魅恩犹贷,思贤泪自潸。在亡均寂寞,零落间惸鳏。
  夙志随忧尽,残肌触瘴m5.月光摇浅濑,风韵碎枯菅。
  海俗衣犹卉,山夷髻不鬟。泥沙潜虺蜮,榛莽斗豺獌。
  循省诚知惧,安排只自憪。食贫甘莽卤,被褐谢斓斒。
  远物裁青罽,时珍馔白鹇。长捐楚客佩,未赐大夫环。
  异政徒云仰,高踪不可攀。空劳慰憔悴,妍唱剧妖娴。
首页>> 文学论坛>>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