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古典诗词>>韦应物

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Where tender grasses rim the stream
  And deep boughs trill with mango-birds,
  On the spring flood of last night's rain
  The ferry-boat moves as though someone were poling.

【白话文】 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注释】 1、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2、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3、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流露出来。但是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首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各有偏颇。
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由此看来,这诗是有寄托的。但是,诗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寄托呢?
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中,他“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为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庄子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韦应物对此深有体会,曾明确说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表示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其实,《滁州西涧》就是抒发这样的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所以诗中表露着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
说有兴寄,诚然不错,但归结为讥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也失于死板;说偶然赋景,毫无寄托,则割裂诗、人,流于肤浅,都与诗人本意未洽。因此,赏奇析疑,以知人为好。
(倪其心)

【赏析】
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刘建勋)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韦应物 Wei Yingwu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Outside are insignia, shown in state;
  But here are sweet incense-clouds, quietly ours.
  Wind and rain, coming in from sea,
  Have cooled this pavilion above the lake
  And driven the feverish heat away
  From where my eminent guests are gathered.
  ...Ashamed though I am of my high position
  While people lead unhappy lives,
  Let us reasonably banish care
  And just be friends, enjoying nature.
  Though we have to go without fish and meat,
  There are fruits and vegetables aplenty.
  ...We bow, we take our cups of wine,
  We give our attention to beautiful poems.
  When the mind is exalted, the body is lightened
  And feels as if it could float in the wind.
  ...Suzhou is famed as a centre of letters;
  And all you writers, coming here,
  Prove that the name of a great land
  Is made by better things than wealth.

【白话文】 官邸门前画戟林立兵卫森严,休息室内凝聚着焚檀的清香。
东南近海层层风雨吹进住所,逍遥自在池阁之间阵阵风凉。
心里头的烦躁苦闷将要消散、嘉宾贵客重新聚集济济一堂。
自己惭愧所处地位太过高贵,未能顾及平民百姓有无安康。
如能领悟事理是非自然消释,性情达观世俗礼节就可淡忘。
鲜鱼肥肉是夏令禁食的荤腥,蔬菜水果希望大家尽管品尝。
大家躬身饮下一杯醇清美酒,抬头聆听各人吟诵金玉诗章。
精神愉快身体自然轻松舒畅,心里真想临风飘举奋力翱翔。
吴中不愧为文史鼎盛的所在,文人学士简直多如大海汪洋。
现在才知道大州大郡的地方,哪里是仅以财物丰阜而称强?

【注释】 1、燕:通“宴”,意为休息。
2、海上:东南近海。
3、烦疴:烦燥。
4、幸:希望,这里是谦词。
5、金玉章:指客人们的诗篇。
6、吴中:指苏州地区。
7、藩:这里指大郡。

【赏析】 这是一首写与文士宴集并抒发个人胸怀的诗。诗人自惭居处高崇,不见黎民疾苦。全诗议论风情人物,大有长官胸襟。叙事,抒情,议论相间,结构井然有序。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 Wei Yingwu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Wistful, away from my friends and kin,
  Through mist and fog I float and float
  With the sail that bears me toward Loyang.
  In Yangzhou trees linger bell-notes of evening,
  Marking the day and the place of our parting....
  When shall we meet again and where?
  ...Destiny is a boat on the waves,
  Borne to and fro, beyond our will.

【白话文】 凄怆地离别了亲爱的朋友,船只泛泛地驶入茫茫烟雾。
轻快地摇桨向着洛阳归去,晓钟残音还远绕广陵树木。
今日在此我与你依依作别,何时何地我们能再次相遇?
人情世事犹如波上的小船,顺流洄旋岂能由自己作主?

【注释】 扬子:指扬子津,在长江北岸,近瓜州。
校书:官名。唐代的校书郎,掌管校书籍。
亲爱:指好友。
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
沿洄:指处境的顺逆。

【赏析】 这首诗写于韦应物离开广陵(今江苏扬州)回洛阳去的途中。元大(大是排行,其人名字已不可考)是他在广陵的朋友,诗中用“亲爱”相称,可见彼此感情颇深。所以诗人在还能望见广陵城外的树和还能听到寺庙钟声的时候,就想起要写诗寄给元大了。

  这首诗是以“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十个字著名的。为什么这十个字能脍炙人口呢?

  诗人和元大分手,心情很悲伤。可是船终于开行了。船儿飘荡在烟雾之中,他还不住回头看着广陵城,那城外的树林变得愈来愈模糊难辨,这时候,忽又传来在广陵时听惯了的寺庙钟声,一种不得不离开而又舍不得同朋友分离的矛盾心情,和响钟的袅袅余音、城外迷蒙中的树色交织在一起了。诗人没有说动情的话,而是通过形象来抒情,并且让形象的魅力感染了读者。“残钟广陵树”这五个字,感情色彩是异常强烈的。

  然而,假如我们追问一下:“残钟广陵树“五个字,只不过写了远树和钟声,何以便产生这样的感情效果?因为光看这五个字,不能肯定说表示了什么感情,更不用说是愁情了。而它之能够表现出这种特殊的感情,是和上文一路逼拢过来的诗情分不开的。这便是客观的形象受到感情的色彩照射后产生的特殊效果。

  试看开头的“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就已透出惜别好友之情。接以“归棹洛阳人”(自己不能不走),再跌出“残钟广陵树”,这五个字便如晚霞受到夕阳的照射,特别染上一层离情别绪的特殊颜色。这就比许多难舍难分的径情直述,还要耐人体味了。

  下面,“今朝此为别”四句,一方面是申述朋友重逢的不易;一方面又是自开自解:世事本来就不能由个人作主,正如波浪中的船,要么就给水带走,要么就在风里打旋,是不由你停下来的。这样,既是开解自己,又是安慰朋友。

  表面平淡,内蕴深厚,韦应物就是擅长运用这种艺术手法。

  (刘逸生)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Wei Yingwu

寄全椒山中道士

寄全椒山中道士
寄全椒山中道士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My office has grown cold today;
  And I suddenly think of my mountain friend
  Gathering firewood down in the valley
  Or boiling white stones for potatoes in his hut....
  I wish I might take him a cup of wine
  To cheer him through the evening storm;
  But in fallen leaves that have heaped the bare slopes,
  How should I ever find his footprints!

【白话文】 今天在官邸斋舍中觉得冷清,
忽然想起隐居全椒山的友人。
他或许正在山涧底捆绑柴荆,
回到家里点火熬煮白石充饥。
我本想捧持一瓢醇香的美洒,
在这风凉雨冷的秋夜去拜访。
然而满山遍野尽是纷纷落叶。
到何处去找寻老朋友的足迹?

【注释】 全椒:今安徽全椒县,唐属滁州。
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
“涧底”二句:指想象山中道士隔绝人世的幽独清苦生活。荆薪:柴草。煮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
瓢:将干瓠刳空,剖而为二,叫做瓢,用来作盛酒浆的器具。风雨夕:风雨之夜。

【赏析】 这首诗写对山中道士的友情,作者在风雨之夜想持酒去探望山中的道士,又恐怕不能相遇,所以只能以诗寄意。诗中的道士形象鲜明,过着“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的清苦幽独的生活,在寒冷的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打柴回来却是“煮白石”。诗人怀念苦修的友人,想送一瓢酒去,安慰秋风冷雨中的他。而“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秋天来了,满山落叶,路也不容易找,到哪儿去寻找这闲云野鹤一样的人呢?自然而富有韵致,留给人以无穷意味,为后世论者所称赏。全诗用语平直,意境幽远。

[鉴赏]
这首诗乍看无甚惊人之句,好象一潭秋水,冷然而清,颇有陶渊明的风格,向来被称为韦诗中的名篇。有人说它“一片神行”,有人说是“化工笔”(见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评价很高。

  题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需要细心领略。

  诗的关键在于那个“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冷”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冷。然后,诗人由于这两种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这寒冷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打柴回来却是“煮白石”。葛洪《神仙传》说有个白石先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还有道家修炼,要服食“石英”。明乎此,那么“山中客”是谁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艰苦修炼,诗人怀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安慰。然而再进一层想,他们都是逢山住山、见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许在这块石岩边安顿,明天呢,恐怕又迁到别一处什么洞穴安身了。何况秋天来了,满山落叶,连路也不容易找,他们走过的脚迹自然也给落叶掩没了,那么,到何处去找这些“浮云柳絮无根蒂”的人呢?

  诗虽淡淡写来,却使人觉得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们,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们而无可奈何;而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无从消解。

  诗人描写这些复杂的感情,都是通过感情和形象的配合来表现的。“郡斋冷”两句抒写,可以看到诗人在郡斋中的寂寞。“束荆薪”、“煮白石”是一种形象,这里面有山中道人的种种活动。“欲持”和“远慰”又是一种感情抒写。“落叶空山”却是另一种形象了,是秋气萧森、满山落叶、全无人迹的深山。这些形象和情感串连起来,便构成了情韵深长的意境,很耐人寻味。

  这首诗,看来象是一片萧疏淡远的景,启人想象的却是表面平淡而实则深挚的情。在萧疏中见出空阔,在平淡中见出深挚。这样的用笔,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觉,亦就是形象思维的巧妙运用。

  苏东坡很爱这首诗。《许彦周诗话》载:“韦苏州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也。”施补华《岘傭说诗》也指出:“《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诣也。”这便是自然和造作的分别。韦应物这首诗,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所谓“化工笔”,也就是这个意思。

  (刘逸生)

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 Wei Yingwu

长安遇冯著

长安遇冯著
长安遇冯著
长安遇冯著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Out of the east you visit me,
  With the rain of Baling still on your clothes,
  I ask you what you have come here for;
  You say: "To buy an ax for cutting wood in the mountains"
  ...Hidden deep in a haze of blossom,
  Swallow fledglings chirp at ease
  As they did when we parted, a year ago....
  How grey our temples have grown since them!

【白话文】 你从东方回到长安来,衣裳沾满灞陵的春雨。
请问你来此为了何故?你说为开山辟地买斧。
冥冥春雨百花淋雨开,习习和风燕子新孵雏。
去年一别如今又逢春,双鬓银丝添生了几缕?

【注释】 1. 冯著:韦应物友人。
2. 灞陵:即霸陵。在今西安市东。
3. 客:即指冯著。
4. 冥冥::是形容造化默默无语的情态
5. 飏飏(yáng):鸟飞翔的样子。
6. 燕新乳:指小燕初生。

【赏析】 冯著是韦应物的朋友,其事失传,今存诗四首。韦应物赠冯著诗,也存四首。据韦诗所写,冯著是一位有才有德而失志不遇的名士。他先在家乡隐居,清贫守真,后来到长安谋仕,颇擅文名,但仕途失意。约在大历四年(769)应征赴幕到广州。十年过去,仍未获官职。后又来到长安。韦应物对这样一位朋友是深为同情的。

  韦应物于大历四年至十三年在长安,而冯著在大历四年离长安赴广州,约在大历十二年再到长安。这诗可能作于大历四年或十二年。诗中以亲切而略含诙谐的笔调,对失意沉沦的冯著深表理解、同情、体贴和慰勉。它写得清新活泼,含蓄风趣,逗人喜爱。刘辰翁评此诗曰:“不能诗者,亦知是好。”确乎如此。

  开头两句中,“客”即指冯著。灞陵,长安东郊山区,但这里并非实指,而是用事作比。汉代霸陵山是长安附近著名隐逸地。东汉逸士梁鸿曾隐于此,卖药的韩康也曾隐遁于此。本诗一二句主要是说冯著刚从长安以东的地方来,还是一派名士兼隐士的风度。

  接着,诗人自为问答,料想冯著来长安的目的和境遇。“采山”是成语。左思《吴都赋》:“煮海为盐,采山铸钱。”谓入山采铜以铸钱。“买斧”化用《易经·旅卦》:“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意谓旅居此处作客,但不获平坦之地,尚须用斧斫除荆棘,故心中不快。“采山”句是俏皮话,打趣语,大意是说冯著来长安是为采铜铸钱以谋发财的,但只得到一片荆棘,还得买斧斫除。其寓意即谓谋仕不遇,心中不快。诗人自为问答,诙谐打趣,显然是为了以轻快的情绪冲淡友人的不快,所以下文便转入慰勉,劝导冯著对前途要有信心。但是这层意思是巧妙地通过描写眼前的春景来表现的。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冥冥”是形容造化默默无语的情态,“飏飏”是形容鸟儿飞行的欢快。这两句大意是说,造化无语而繁花正在开放,燕子飞得那么欢快,因为它们刚哺育了雏燕。不难理解,诗人选择这样的形象,正是为了意味深长地劝导冯著不要为暂时失意而不快不平,勉励他相信大自然造化万物是公正不欺的,前辈关切爱护后代的感情是天然存在的,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般焕发才华,会有人来并切爱护的。所以末二句,诗人以十分理解和同情的态度,满含笑意地体贴冯著说:你看,我们好象昨日才分别,如今已经是春天了,你的鬓发并没有白几缕,还不算老呀!这“今已春”正是承上二句而来的,末句则以反问勉励友人,盛年未逾,大有可为。

  这的确是一首情意深长而生动活泼的好诗。它的感人,首先在于诗人心胸坦荡,思想开朗,对生活有信心,对前途有展望,对朋友充满热情。因此他能对一位不期而遇的失意朋友,充分理解,真诚同情,体贴入微,而积极勉励。也正因如此,诗人采用活泼自由的古体形式,吸收了乐府歌行的结构、手法和语言。它在叙事中抒情写景,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借写景以寄托寓意,用诙谐风趣来激励朋友。它的情调和风格,犹如小河流水,清新明快,而又委曲宛转,读来似乎一览无余,品尝则又回味不尽。

  (倪其心)

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 Wei Yingwu

夕次盱眙县

夕次盱眙县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Furling my sail near the town of Huai,
  I find for harbour a little cove
  Where a sudden breeze whips up the waves.
  The sun is growing dim now and sinks in the dusk.
  People are coming home. The bright mountain-peak darkens.
  Wildgeese fly down to an island of white weeds.
  ...At midnight I think of a northern city-gate,
  And I hear a bell tolling between me and sleep.

【白话文】 卸帆留宿淮水岸边的小镇,小舫停靠着孤零零的旅驿。
大风突起江上的波浪浩荡,太阳沉落大地的夜色苍黑。
山昏城暗人们都回家安憩,月照芦洲雁群也落下栖息。
夜晚孤独我不禁想起长安,听到岸上钟声我怎能入睡?

【注释】 ①次:停泊。盱眙(xū yí):今属江苏,地处淮水南岸。
②逗:停留。淮镇:淮水旁的市镇,指盱眙。舫:船。临:靠近。驿:供邮差和官员旅宿的水陆交通站。
③“人归”句:意为日落城暗,人也回去休息了。芦洲:芦苇丛生的水洲。
④秦:今陕西的别称。因战国时为秦地而得名。客:诗人自称。此句意为孤独之夜,怀念家乡。

【赏析】 这首诗写旅途中的客思。诗人因路遇风波而夕次孤驿,在孤驿中所见全是秋日傍晚的一片萧索的景象,夜听寒钟思念故乡,彻夜未眠。一片思乡之情和愁绪全在景物的描写之中。诗的妙处,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诗对旷野苍凉凄清的夜景极尽渲染,把风尘飘泊,羁旅愁思烘托得强烈感人。

东郊

东郊
东郊
东郊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From office confinement all year long,
  I have come out of town to be free this morning
  Where willows harmonize the wind
  And green hills lighten the cares of the world.
  I lean by a tree and rest myself
  Or wander up and down a stream.
  ...Mists have wet the fragrant meadows;
  A spring dove calls from some hidden place.
  ...With quiet surroundings, the mind is at peace,
  But beset with affairs, it grows restless again....
  Here I shall finally build me a cabin,
  As Tao Qian built one long ago.

【白话文】 整年拘束官署之中实在烦闷,
清晨出去郊游顿觉精神欢愉。
嫩绿的杨柳伴随着春风荡漾,
苍翠的山峰淡化了我的思虑。
靠着灌木丛自由自在地憩息,沿着涧流旁任凭意愿地徘徊。
芳香的原野落着迷蒙的细雨,宁静的大地到处是春鸠鸣啼。
本爱长处清幽屡次不得如愿,只因公务缠身行迹十分匆促。
终有一日罢官归隐在此结庐,羡慕陶潜差不多能得到乐趣。

【注释】 1. 跼(jú):拘束。
2. 旷清曙: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畅。
3. 澹:澄静;虑:思绪。
4. 霭:迷蒙貌。
5. 庶:庶几,差不多。

【赏析】 这是写春日郊游情景的诗。诗先写拘束于公务,因而案牍劳形。次写诗人走出官衙,春日郊游,呼吸到郊外清新的空气而心旷神怡,快乐无限。再写归隐不遂,越发慕陶,想到要在此结庐长住,表现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诗以真情实感诉说了官场生活的繁忙乏味,抒发了回归自然的清静快乐。人世哲,经验谈,话真情真,读之教益非浅。“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可谓风景陶冶情怀的绝唱。

送杨氏女

送杨氏女
  永日方慽慽,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仁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My heart has been heavy all day long
  Because you have so far to go.
  The marriage of a girl, away from her parents,
  Is the launching of a little boat on a great river.
  ...You were very young when your mother died,
  Which made me the more tender of you.
  Your elder sister has looked out for you,
  And now you are both crying and cannot part.
  This makes my grief the harder to bear;
  Yet it is right that you should go.
  ...Having had from childhood no mother to guide you,
  How will you honour your mother-in-law?
  It's an excellent family; they will be kind to you,
  They will forgive you your mistakes --
  Although ours has been so pure and poor
  That you can take them no great dowry.
  Be gentle and respectful, as a woman should be,
  Careful of word and look, observant of good example.
  ...After this morning we separate,
  There's no knowing for how long....
  I always try to hide my feelings --
  They are suddenly too much for me,
  When I turn and see my younger daughter
  With the tears running down her cheek.

【白话文】 我整日忧郁而悲悲戚戚,女儿就要出嫁遥远地方。
今天她要远行去做新娘,乘坐轻舟沿江逆流而上。
你姐妹自幼尝尽失母苦,念此我就加倍慈柔抚养。
妹妹从小全靠姐姐养育,今日两人作别泪泣成行。
面对此情景我内心郁结,女大当嫁你也难得再留。
你自小缺少慈母的教训,侍奉婆婆的事令我担忧。
幸好依仗你夫家好门第,信任怜恤不挑剔你过失。
安贫乐俭是我一贯崇尚,嫁妆岂能做到周全丰厚。
望你孝敬长辈遵守妇道,仪容举止都要符合潮流。
今晨我们父女就要离别,再见到你不知什么时候。
闲居时忧伤能自我排遣,临别感伤情绪一发难收。
回到家中看到孤单小女,悲哀泪水沿着帽带长流。

【注释】 1、永日:整天。
2、悠悠:遥远貌。
3、行:指出嫁。
4、无恃:无母。
5、令门:对其夫家的尊称。
6、容止:这里是一举一动的意思。
7、居闲:平日。

【赏析】 这是一首送女出嫁的好诗。送女出行,万千叮咛;怜其无恃,反复诫训。诗人早年丧妻,留下两女自小相依为命,感情颇为深厚。因为对亡妻的思念,对二女自然更加怜爱。在大女儿出嫁之时,自然临别而生感伤之情。

全诗情真语挚,至性至诚。慈父爱,骨肉情,跃然纸上。"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可作红衣千秋楷模。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韦应物 Wei Yingwu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We used to be companions on the Jiang and the Han,
  And as often as we met, we were likely to be tipsy.
  Since we left one another, floating apart like clouds,
  Ten years have run like water-till at last we join again.
  And we talk again and laugh again just as in earlier days,
  Except that the hair on our heads is tinged now with grey.
  Why not come along, then, all of us together,
  And face the autumn mountains and sail along the Huai?

【白话文】 我们曾经客居江汉,常常来往;
每次与您相聚,总要喝醉而还。
象浮云般漂泊,我们阔别之后;
时光如流水,不觉得已经十年。
今日相逢友情依旧,欢笑依然;
只是头发稀疏,双鬓也已斑斑。
您问我:为什么至今不回故里?
因为淮水边的秋山,还可依恋!

【注释】 ①淮上:淮水边。梁川:今陕西南郑县东。
②江汉:指今湖北一带。
③“浮云”句:指人生聚散无常,如浮云不定。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
④斑:指头发斑白。

【赏析】 这首诗写久别十年之后的故人,忽然在淮水重逢的喜悦之情,感慨至深。首联概括了以前的交谊;颔联统包了分别十年繁复的世事人情;颈联和末联写重逢情景。写相聚、痛饮和欢笑,写环境、形貌和心思,是诗的主体。诗的结构细密,情意曲折,重点突出。

[鉴赏]
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遇见了梁州故人的情况和感慨。他和这位老朋友,十年前在梁州江汉一带有过交往。诗题曰“喜会”故人,诗中表现的却是“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那样一种悲喜交集的感情。

  诗的开头,写诗人昔日在江汉作客期间与故人相逢时的乐事,概括了以前的交谊。那时他们经常欢聚痛饮,扶醉而归。诗人写这段往事,仿佛是试图从甜蜜的回忆中得到慰藉,然而其结果反而引起岁月蹉跎的悲伤。颔联一跌,直接抒发十年阔别的伤感。颈联的出句又回到本题,写这次相会的“欢笑”之态。久别重逢,确有喜的一面。他们也象十年前那样,有痛饮之事。然而这喜悦,只能说是表面的,或者说是暂时的,所以对句又将笔宕开,写两鬓萧疏。十年的漂泊生涯,使得人老了。这一副衰老的形象,不言悲而悲情溢于言表,漂泊之感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一喜一悲,笔法跌宕;一正一反,交互成文。末联以反诘作转,以景色作结。为何不归去,原因是“淮上有秋山”。诗人《登楼》诗云:“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秋光中的满山红树,正是诗人耽玩留恋之处。这个结尾给人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绘画艺术中有所谓“密不通风,疏可走马”之说。诗歌的表现同样有疏密的问题,有些东西不是表现的重点,就应从略,使之疏朗;有些东西是表现的中心,就应详写,使之细密。疏密相间,详略适宜,才能突出主体。这首诗所表现的是两人十年阔别的重逢,可写的东西很多,如果把十年的琐事絮絮叨叨地说来,不注意疏密详略,便分不清主次轻重,也就不成其为诗了。这就需要剪裁。诗的首联概括了以前的交谊;颈联和末联抓住久别重逢的情景作为重点和主体,详加描写,写出了今日的相聚、痛饮和欢笑,写出了环境、形貌和心思,表现得很细密。颔联“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表现的时间最长。表现的空间最宽,表现的人事最杂。这里却只用了十个字,便把这一切表现出来了。这两句用的是流水对,自然流畅,洗练概括。别后人世沧桑,千种风情,不知从何说起,诗人只在“一别”、“十年”之前冠以“浮云”、“流水”,便表现出来了。意境空灵,真是“疏可走马”。“浮云”、“流水”暗用汉代苏武李陵河梁送别诗意。李陵《与苏武诗三首》有“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苏武《诗四首》有“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其后常以“浮云”表示漂泊不定,变幻无常,以“流水”表示岁月如流,年华易逝。诗中“浮云”、“流水”不是写实,都是虚拟的景物,借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表现一别十年的感伤,颇见这首诗的熔裁功夫。

  (林东海)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Wei Yingwu

赋得暮雨送李胄

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Is it raining on the river all the way to Chu? – -
  The evening bell comes to us from Nanjing.
  Your wet sail drags and is loath to be going
  And shadowy birds are flying slow.
  We cannot see the deep ocean-gate –
  Only the boughs at Pukou, newly dripping.
  Likewise, because of our great love,
  There are threads of water on our faces.

【白话文】 楚江笼罩在朦胧微雨里,
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
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
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
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
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
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恨,
沾襟泪水象江面的雨丝。

【注释】 1、楚江:长江。
2、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
3、漠漠:水气密布的样子。
4、海门:长江入海处。
5、浦:水边。

【赏析】 这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虽是微雨,却下得密,以致船帆涨饱了,鸟飞缓慢了。首联写送别之地,扣紧"雨"、"暮"主题。二、三两联渲染迷暗淡景色;暮雨中航行江上,鸟飞空中,海门不见,浦树含滋,境地极为开阔,极为邈远。末联写离愁无限,潸然泪下。全诗一脉贯通,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李曹,一作李胄,又作李渭,其人,其事,以及他与韦应物的关系,似已无考;从此诗看,想必两人的交谊颇深。诗中的“楚江”、“建业”,是送别之地。长江自三峡以下至濡须口(在今安徽省境内),古属楚地,所以叫楚江。建业,原名秣陵,三国时吴主孙权迁都于此,改称建业,旧城在今南京市南。

  虽是送别,却重在写景,全诗紧扣“暮雨”和“送”字着墨。

  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暮钟时”,即傍晚时分,当时佛寺中早晚都以钟鼓报时,所谓“暮鼓晨钟”。以楚江点“雨”,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这就暗切了题中的“送”字。“微雨里”的“里”字,既显示了雨丝缠身之状,又描绘了一个细雨笼罩的压抑场面。这样,后面的帆重、鸟迟这类现象始可出现。这一联,淡淡几笔,便把诗人临江送别的形象勾勒了出来,同时,为二、三联画面的出现,涂上一层灰暗的底色。

  下面诗人继续描摹江上景色:“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虽是写景,但“迟”、“重”二字用意精深。下面的“深”和“远”又着意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四句诗,形成了一幅富有情意的画面。从景物状态看,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海门、浦树为静,但海门似有波涛奔流,浦树可见水雾缭绕,这又显出相对的动来。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显其广阔;海门深,浦树远,显其邃邈。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而且无不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无不染上离愁别绪。

  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吴乔《围炉诗话》)。诗人总是选取对自己有独特感受的景物入诗。在这首诗里,那冥冥暮色,霏霏烟雨,固然是诗人着力渲染的,以求与自己沉重的心境相吻合,就是那些用来衬托暮雨的景物,也无不寄寓着诗人的匠心,挂牵着诗人的情思。海门是长江的入海处。南京临江不临海,离海门有遥遥之距,海门“不见”,自不待言,何故以此入诗?此处并非实指,而是暗示李曹的东去,就视觉范围而言,即指东边很远的江面,那里似有孤舟漂泊,所以诗人极目而视,神萦魂牵。然而人去帆远,暮色苍苍,目不能及;但见江岸之树,栖身于雨幕之中,不乏空寂之意。无疑这海门、浦树蕴含着诗人怅惘凄戚的感情。诗中不写离舟而写来帆,也自有一番用意。李白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是以离帆入诗的,写出了行人远去的过程,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感情。此诗只写来帆,则暗示离舟已从视线中消失,而诗人仍久留不归,同时又以来帆的形象来衬托去帆的形象,而对来帆的关注,也就是对去帆的遥念。其间的离情别绪似更含蓄深沉。而那羽湿行迟的去鸟,不也是远去行人的写照吗?

  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连同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形成了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置身其间的诗人,情动于衷,不能自已。猛然,那令人肠断的钟声传入耳鼓,撞击心弦。此时,诗人再也抑止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泪下,离愁别绪喷涌而出:“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随着情感的迸发,尾联一改含蓄之风,直抒胸臆;又在结句用一个“比”字,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散丝”,即雨丝,晋张协《杂诗》有“密雨如散丝”句。这一结,使得情和景“妙合无垠”,“互藏其宅”(王夫之《薑斋诗话》),既增强了情的形象性,又进一步加深了景的感情然彩。从结构上说,以“微雨”起,用“散丝”结,前后呼应;全诗四联,一脉贯通,浑然一体。

  (周锡炎)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Wei Yingwu

寄李儋元锡

寄李儋元锡
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We met last among flowers, among flowers we parted,
  And here, a year later, there are flowers again;
  But, with ways of the world too strange to foretell,
  Spring only brings me grief and fatigue.
  I am sick, and I think of my home in the country-
  Ashamed to take pay while so many are idle.
  ...In my western tower, because of your promise,
  I have watched the full moons come and go.

【白话文】 去年花开时节,适逢与君分别;今日春花又开,不觉已经一年。
人间世事茫茫,件件难以预料;春愁昏昏黯黯,夜里独自成眠。
身体多病,越发思念乡田故里;治邑还有灾民,我真愧领俸钱。
听说你想来此,探访我这孤老;西楼望月圆了又圆,却还不见。

2.
去年春天开花时和你分手,不知不觉又是一年。
世上的事本来就说不清,很难逆料,春愁格外使人黯然神伤,长夜难以成眠。
身体素来多病总想退隐,但自己管辖的地区还有流离失所的百姓,享有俸禄真让我内心抱愧。
听到你要来探望我,引领翘首盼望,西楼上的月亮已经圆了好几回。

【注释】 1、邑:指属境;
2、流亡:指灾民。
李儋:字元锡,唐朝的宗室,曾官殿中侍御史,韦应物的好友。韦应物与他唱和的诗很多。
韦应物时作者任苏州刺史。诗人春愁,思念友人,耽忧疾病,自愧“俸禄”优厚,而政绩上无所建树。

【赏析】 这也是一首投赠诗。开首二句即景生情,花开花落,引起对茫茫世事的感叹。接着直抒情怀,写因多病而想辞官归田,反映内心的矛盾。"邑有流亡愧俸钱 ",不仅是仁人自叹未能尽责,也流露进退两难的苦闷。结尾道出今日寄诗的用意,是极需友情的慰勉,因而望月相思,盼其来访,正合投赠诗的风韵。
这首诗的思想境界较高,"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尤最,自宋以来,倍受颂扬,即使今日,依然闪烁光辉。

[鉴赏]
这首七律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暮春入夏时节,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离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李儋,字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当时任殿中侍御史,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曾托人问候。次年春天,韦应物写了这首诗寄赠李儋以答。诗中叙述了别后的思念和盼望,抒发了国乱民穷造成的内心矛盾和苦闷。

  在韦应物赴滁州任职的一年里,他亲身接触到人民生活情况,对朝政紊乱、军阀嚣张、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深为感慨,严重忧虑。就在这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称帝号秦,唐德宗仓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在此期间,韦应物曾派人北上探听消息。到写此诗时,探者还没有回滁州,可以想见诗人的心情是焦急忧虑的。这就是本诗的政治背景。

  诗是寄赠好友的,所以从叙别开头。首联即谓去年春天在长安分别以来,已经一年。以花里逢别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忆的意味;而以花开一年比衬,则不仅显出时光迅速,更流露出别后境况萧索的感慨。次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显然,“世事茫茫”是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个人的前途。当时长安尚为朱泚盘踞,皇帝逃难在奉先,消息不通,情况不明。这种形势下,他只得感慨自己无法料想国家及个人的前途,觉得茫茫一片。他作为朝廷任命的一个地方行政官员,到任一年了,眼前又是美好的春天,但他只有忧愁苦闷,感到百无聊赖,一筹莫展,无所作为,黯然无光。三联具体写自己的思想矛盾。正因为他有志而无奈,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辞官归隐;但因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这样进退两难的矛盾苦闷处境下,诗人十分需要友情的慰勉。末联便以感激李儋的问候和亟盼他来访作结。

  显然,这首诗的艺术表现和语言技巧,并无突出的特点。有人说它前四句情景交融,颇为推美。这种评论并不切实。因为首联即景生情,恰是一种相反相成的比衬,景美而情不欢;次联以情叹景,也是伤心人看春色,茫然黯然,情伤而景无光;都不可谓情景交融。其实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传诵,主要是因为诗人诚恳地披露了一个清廉正直的封建官员的思想矛盾和苦闷,真实地概括出这样的官员有志无奈的典型心情。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自宋代以来,甚受赞扬。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朱熹盛称“贤矣”,黄彻更是激动地说:“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溪诗话》)这些评论都是从思想性着眼的,赞美的是韦应物的思想品格。但也反映出这诗的中间两联,在封建时代确有较高的典型性和较强的现实性。事实上也正如此,诗人能够写出这样真实、典型、动人的诗句,正由于他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较深的生活体验。

  (倪其心)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Wei Yingwu

秋夜寄邱员外

秋夜寄邱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As I walk in the cool of the autumn night,
  Thinking of you, singing my poem,
  I hear a mountain pine-cone fall....
  You also seem to be awake.

【白话文】 怀念您啊,在这悲凉的秋夜;我独自散步访咏叹凉爽的秋天。
空山寂静能听到松子落地声,我想您也在思友而难以成眠。

【注释】 1、邱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
2、属:正值。
3、幽人:悠闲的人,指丘员外。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诗人与丘丹在苏州时过往甚密,丘丹临平山学道时,诗人写此诗以寄怀。诗的首两句,写自己因秋夜怀人而徘徊沉吟的情景;后两句想象所怀的人这时也在怀念自己而难以成眠。隐士常以松子为食,因而想到松子脱落季节即想起对方。一样秋色,异地相思。着墨虽淡,韵味无穷;语浅情深,言简意长。全诗以其古雅闲淡的风格美,给人玩绎不尽的艺术享受。

[鉴赏]
韦应物的五言绝句,一向为诗论家所推崇。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中唐五言绝,苏州最古,可继王、孟。”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淡,并入化境。”上面这首诗是他的五绝代表作之一。它给与读者的艺术享受,首先就是这一古雅闲淡的风格美。施补华在《岘傭说诗》中曾称赞这首诗“清幽不减摩诘,皆五绝中之正法眼藏也”。它不以强烈的语言打动读者,只是从容下笔,淡淡着墨,而语浅情深,言简意长,使人感到韵味悠永,玩绎不尽。

  如果就构思和写法而言,这首诗还另有其值得拈出之处。它是一首怀人诗。前半首写作者自己,即怀人之人;后半首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邱丹,即所怀之人。首句“怀君属秋夜”,点明季节是秋天,时间是夜晚,而这“秋夜”之景与“怀君”之情,正是彼此衬映的。次句“散步咏凉天”,承接自然,全不着力,而紧扣上句。“散步”是与“怀君”相照应的;“凉天”是与“秋夜”相绾合的。这两句都是写实,写出了作者因怀人而在凉秋之夜徘徊沉吟的情景。接下来,作者不顺情抒写,就景描述,而把诗思飞驰到了远方,在三、四两句中,想象所怀念之人在此时、彼地的状况。而这三、四两句又是紧扣一、二两句的。第三句“山空松子落”,遥承“秋夜”、“凉天”,是从眼前的凉秋之夜,推想临平山中今夜的秋色。第四句“幽人应未眠”,则遥承“怀君”、“散步”,是从自己正在怀念远人、徘徊不寐,推想对方应也未眠。这两句出于想象,既是从前两句生发,而又是前两句诗情的深化。从整首诗看,作者运用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使眼前景与意中景同时并列,使怀人之人与所怀之人两地相连,进而表达了异地相思的深情。

  陆机在《文赋》中指出,作者在构思时,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也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些话说明文思是最活跃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因此,在诗人笔下,同一空间里,可以呈现不同的时间;同一时间里,也可以呈现不同的空间。象王播的《题木兰院》:“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就属于前者。而这首韦应物的怀人诗,则属于后者。现代的电影艺术,有时采用叠影手法来处理回忆与遥想的镜头,有时使银幕上映出两上或两个以上的画面,使观众同时看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间或时间里出现的不同场景。这首诗运用的手法正与此相同。它使读者在一首诗中看到两个空间,既看到怀人之人,也看到被怀之人,既看到作者身边之景,也看到作者遥想之景,从而把异地相隔的人和景并列和相连在一起,说明千里神交,有如晤对,故人虽远在天涯,而想思却近在咫尺。

  (陈邦炎)

拟古诗十二首
韦应物 Wei Yingwu
  辞君远行迈,饮此长恨端。已谓道里远,如何中险艰。
  流水赴大壑,孤云还暮山。无情尚有归,行子何独难。
  驱车背乡园,朔风卷行迹。严冬霜断肌,日入不遑息。
  忧欢容发变,寒暑人事易。中心君讵知,冰玉徒贞白。
  黄鸟何关关,幽兰亦靡靡。此时深闺妇,日照纱窗里。
  娟娟双青娥,微微启玉齿。自惜桃李年,误身游侠子。
  无事久离别,不知今生死。
  峨峨高山巅,浼浼青川流。世人不自悟,驰谢如惊飍.
  百金非所重,厚意良难得。旨酒亲与朋,芳年乐京国。
  京城繁华地,轩盖凌晨出。垂杨十二衢,隐映金张室。
  汉宫南北对,飞观齐白日。游泳属芳时,平生自云毕。
  绮楼何氛氲,朝日正杲杲。四壁含清风,丹霞射其牖。
  玉颜上哀啭,绝耳非世有。但感离恨情,不知谁家妇。
  孤云忽无色,边马为回首。曲绝碧天高,馀声散秋草。
  徘徊帷中意,独夜不堪守。思逐朔风翔,一去千里道。
  嘉树蔼初绿,靡芜叶幽芳。君子不在赏,寄之云路长。
  路长信难越,惜此芳时歇。孤鸟去不还,缄情向天末。
  月满秋夜长,惊鸟号北林。天河横未落,斗柄当西南。
  寒蛩悲洞房,好鸟无遗音。商飙一夕至,独宿怀重衾。
  旧交日千里,隔我浮与沉。人生岂草木,寒暑移此心。
  酒星非所酌,月桂不为食。虚薄空有名,为君长叹息。
  兰蕙虽可怀,芳香与时息。岂如凌霜叶,岁暮蔼颜色。
  折柔将有赠,延意千里客。草木知贱微,所贵寒不易。
  神州高爽地,遐瞰靡不通。寒月野无绿,寥寥天宇空。
  阴阳不停驭,贞脆各有终。汾沮何鄙俭,考槃何退穷。
  反志解牵跼,无为尚劳躬。美人夺南国,一笑开芙蓉。
  清镜理容发,褰帘出深重。艳曲呈皓齿,舞罗不堪风。
  慊慊情有待,赠芳为我容。可嗟青楼月,流影君帷中。
  春至林木变,洞房夕含清。单居谁能裁,好鸟对我鸣。
  良人久燕赵,新爱移平生。别时双鸳绮,留此千恨情。
  碧草生旧迹,绿琴歇芳声。思将魂梦欢,反侧寐不成。
  揽衣迷所次,起望空前庭。孤影中自恻,不知双涕零。
  秋天无留景,万物藏光辉。落叶随风起,愁人独何依。
  华月屡圆缺,君还浩无期。如何雨绝天,一去音问违。
  有客天一方,寄我孤桐琴。迢迢万里隔,托此传幽音。
  冰霜中自结,龙凤相与吟。弦以明直道,漆以固交深。
  白日淇上没,空闺生远愁。寸心不可限,淇水长悠悠。
  芳树自妍芳,春禽自相求。徘徊东西厢,孤妾谁与俦。
  年华逐丝泪,一落俱不收。
  沉沉匣中镜,为此尘垢蚀。辉光何所如,月在云中黑。
  南金既雕错,鞶带共辉饰。空存鉴物名,坐使妍蚩惑。
  美人竭肝胆,思照冰玉色。自非磨莹工,日日空叹息。
  古宅集祆鸟,群号枯树枝。黄昏窥人室,鬼物相与期。
  居人不安寝,搏击思此时。岂无鹰与鹯,饱肉不肯飞。
  既乖逐鸟节,空养凌云姿。孤负肉食恩,何异城上鸱。
  春罗双鸳鸯,出自寒夜女。心精烟雾色,指历千万绪。
  长安贵豪家,妖艳不可数。裁此百日功,唯将一朝舞。
  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
  同声自相应,体质不必齐。谁知贾人铎,能使大乐谐。
  铿锵发宫徵,和乐变其哀。人神既昭享,凤鸟亦下来。
  岂非至贱物,一奏升天阶。物情苟有合,莫问玉与泥。
  碌碌荆山璞,卞和献君门。荆璞非有求,和氏非有恩。
  所献知国宝,至公不待言。是非吾欲默,此道今岂存。
与友生野饮效陶体
韦应物 Wei Yingwu
与友生野饮效陶体
  携酒花林下,前有千载坟。于时不共酌,奈此泉下人。
  始自玩芳物,行当念徂春。聊舒远世踪,坐望还山云。
  且遂一欢笑,焉知贱与贫。
效何水部二首
韦应物 Wei Yingwu
  玉宇含清露,香笼散轻烟。应当结沉抱,难从兹夕眠。
  夕漏起遥恨,虫响乱秋阴。反复相思字,中有故人心。
  霜露悴百草,时菊独妍华。物性有如此,寒暑其奈何。
  掇英泛浊醪,日入会田家。尽醉茅檐下,一生岂在多。
大梁亭会李四栖梧作
韦应物 Wei Yingwu
  梁王昔爱才,千古化不泯。至今蓬池上,远集八方宾。
  车马平明合,城郭满埃尘。逢君一相许,岂要平生亲。
  入仕三十载,如何独未伸。英声久籍籍,台阁多故人。
  置酒发清弹,相与乐佳辰。孤亭得长望,白日下广津。
  富贵良可取,朅来西入秦。秋风旦夕起,安得客梁陈。
  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烟上赤墀。花开汉苑经过处,
  雪下骊山沐浴时。近臣零落今犹在,仙驾飘飖不可期。
  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
扬州偶会前洛阳卢耿主簿(应物顷贰洛阳常有连骑之游)
韦应物 Wei Yingwu
  楚塞故人稀,相逢本不期。犹存袖里字,忽怪鬓中丝。
  客舍盈樽酒,江行满箧诗。更能连骑出,还似洛桥时。
贾常侍林亭燕集
韦应物 Wei Yingwu
  高贤侍天陛,迹显心独幽。朱轩骛关右,池馆在东周。
  缭绕接都城,氤氲望嵩丘。群公尽词客,方驾永日游。
  朝旦气候佳,逍遥写烦忧。绿林蔼已布,华沼澹不流。
  没露摘幽草,涉烟玩轻舟。圆荷既出水,广厦可淹留。
  放神遗所拘,觥罚屡见酬。乐燕良未极,安知有沉浮。
  醉罢各云散,何当复相求。
月下会徐十一草堂
韦应物 Wei Yingwu
  空斋无一事,岸帻故人期。暂辍观书夜,还题玩月诗。
  远钟高枕后,清露卷帘时。暗觉新秋近,残河欲曙迟。
移疾会诗客元生与释子法朗,因贻诸祠曹
韦应物 Wei Yingwu
  对此嘉树林,独有戚戚颜。抱瘵知旷职,淹旬非乐闲。
  释子来问讯,诗人亦扣关。道同意暂遣,客散疾徐还。
  园径自幽静,玄蝉噪其间。高窗瞰远郊,暮色起秋山。
  英曹幸休暇,悢悢心所攀。
慈恩伽蓝清会
韦应物 Wei Yingwu
  素友俱薄世,屡招清景赏。鸣钟悟音闻,宿昔心已往。
  重门相洞达,高宇亦遐朗。岚岭晓城分,清阴夏条长。
  氲氛芳台馥,萧散竹池广。平荷随波泛,回飙激林响。
  蔬食遵道侣,泊怀遗滞想。何彼尘昏人,区区在天壤。
首页>> 文学论坛>>古典诗词>>韦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