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孟郊
列女操

列女操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貞女貴殉夫,捨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Lakka-trees ripen two by two
  And mandarin-ducks die side by side.
  If a true-hearted girl will love only her husband,
  In a life as faithfully lived as theirs,
  What troubling wave can arrive to vex
  A spirit like water in a timeless well?

【白話文】 雄梧雌桐枝葉覆蓋相守終老,
鴛鴦水鳥成雙成對至死相隨。
貞潔的婦女貴在為丈夫殉節,
為此捨生纔稱得上至善至美。
對天發誓我心永遠忠貞不渝,
就象清淨不起波瀾的古井水!

【注釋】 又作:貞女貴徇夫
1、梧桐:傳說梧為雄樹,桐為雌樹,其實梧桐樹是雌雄同株。
2、殉:以死相從。

【賞析】 這是一首頌揚貞婦烈女的詩。

以梧桐偕老,鴛鴦雙死,比喻貞婦殉夫。同時以古井水作比,稱頌婦女的守節不嫁。此詩內容或以為有所寄托,藉贊頌貞婦烈女,表達詩人堅守節操,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污之品行。然而,就全詩看,從題目到內容的全部,都是為了明確的主題的。就詩論詩,不能節外生枝,因此,不能不說它是維護封建禮教道德的,是屬於封建糟粕的,應予批判。

迎母漂上作
游子吟

游子吟
  慈母手中綫,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The thread in the hands of a fond-hearted mother
  Makes clothes for the body of her wayward boy;
  Carefully she sews and thoroughly she mends,
  Dreading the delays that will keep him late from home.
  But how much love has the inch-long grass
  For three spring months of the light of the sun?

【白話文】 慈祥的母親手裏把着針綫。
為將遠遊的孩子趕製新衣。
臨行她忙着縫得嚴嚴實實,
是耽心孩子此去難得回歸。
誰能說象小草的那點孝心,
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注釋】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暉: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和煦的陽光。

【賞析】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
詩的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綫與衣,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着愛的純情,扣人心弦,催人淚下。最後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熾烈的情懷,對於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於萬一呢?
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於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着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遊子的共鳴。

[鑒賞]
孟郊一生窘睏潦倒,直到五十歲時纔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詩人自然不把這樣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詠,公務則有所廢弛,縣令就衹給他半俸。本篇題下作者自註:“迎母溧上作”,當是他居官溧陽時的作品。詩中親切而真淳地吟頌了一種普通而偉大的人性美──母愛,因而引起了無數讀者的共鳴,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

  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着兒女們。然而對於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於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詩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內心情感。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綫,遊子身上衣”,實際上是兩個詞組,而不是兩個句子,這樣寫就從人到物,突出了兩件最普通的東西,寫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緊接兩句寫出人的動作和意態,把筆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時此刻,老母一針一綫,針針綫綫都是這樣的細密,是怕兒子遲遲難歸,故而要把衣衫縫製得更為結實一點兒罷。其實,老人的內心何嘗不是切盼兒子早些平安歸來呢!慈母的一片深篤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細微的地方流露出來。樸素自然,親切感人。這裏既沒有言語,也沒有眼淚,然而一片愛的純情從這普通常見的場景中充溢而出,撥動了每一個讀者的心弦,催人淚下,喚起普天下兒女們親切的聯想和深摯的憶念。
最後兩句,以當事者的直覺,翻出進一層的深意:“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言”有些刊本作“誰知”和“誰將”,其實按詩意還是作“誰言”好。詩人出以反問,意味尤為深長。這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通俗形象的比興,加以懸絶的對比,寄托了赤子熾烈的情意:對於春天陽光般厚博的母愛,區區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於萬一呢。真有“欲報之德,昊天罔極”之意,感情是那樣淳厚真摯。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在宦途失意的境況下,詩人飽嘗世態炎涼,窮愁終身,故愈覺親情之可貴。“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蘇軾《讀孟郊詩》)。這首詩,雖無藻繪與雕飾,然而清新流暢,淳樸素淡中正見其詩味的濃郁醇美。

  此詩寫在溧陽,到了清康熙年間,有兩位溧陽人又吟出這樣的詩句:“父書空滿筐,母綫尚縈襦”(史騏生《寫懷》);“嚮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可見《遊子吟》留給人們的深刻印象,是歷久而不衰的。
  (左成文)

灞上輕薄行
孟郊 Meng Jiao
  長安無緩步,況值天景暮。相逢灞滻間,親戚不相顧。
  自嘆方拙身,忽隨輕薄倫。常恐失所避,化為車轍塵。
  此中生白發,疾走亦未歇。
長安羈旅行
孟郊 Meng Jiao
长安羁旅行
  十日一理發,每梳飛旅塵。三旬九過飲,每食唯舊貧。
  萬物皆及時,獨餘不覺春。失名誰肯訪,得意爭相親。
  直木有恬翼,靜流無躁鱗。始知喧競場,莫處君子身。
  野策藤竹輕,山蔬薇蕨新。潛歌歸去來,事外風景真。
  鬍風激秦樹,賤子風中泣。傢傢朱門開,得見不可入。
  長安十二衢,投樹鳥亦急。高閣何人傢,笙簧正喧吸。
  河水昏復晨,河邊相送頻。離杯有淚飲,別柳無枝春。
  一笑忽然斂,萬愁俄已新。東波與西日,不惜遠行人。
古薄命妾
孟郊 Meng Jiao
古薄命妾
  不惜十指弦,為君千萬彈。常恐新聲至,坐使故聲殘。
  棄置今日悲,即是昨日歡。將新變故易,持故為新難。
  青山有蘼蕪,淚葉長不幹。空令後代人,采掇幽思攢。
古離別(一作對景惜別)
孟郊 Meng Jiao
  鬆山雲繚繞,萍路水分離。雲去有歸日,水分無合時。
  春芳役雙眼,春色柔四支。楊柳織別愁,千條萬條絲。
雜怨(一作古樂府雜怨)
孟郊 Meng Jiao
  憶人莫至悲,至悲空自衰。寄人莫剪衣,剪衣未必歸。
  朝為雙蒂花,莫為四散飛。花落還繞樹,遊子不顧期。
  夭桃花清晨,遊女紅粉新。夭桃花薄暮,遊女紅粉故。
  樹有百年花,人無一定顔。花送人老盡,人悲花自閑。
  貧女鏡不明,寒花日少容。暗蛩有虛織,短綫無長縫。
  浪水不可照,狂夫不可從。浪水多散影,狂夫多異蹤。
  持此一生薄,空成萬恨濃。
  豔女皆妒色,靜女獨檢蹤。任禮恥任妝,嫁德不嫁容。
  君子易求聘,小人難自從。此志誰與諒,琴弦幽韻重。
归信吟
  淚墨灑為書,將寄萬裏親。書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不行山下地,唯種山上田。腰斧斫旅鬆,手瓢汲傢泉。
  詎知文字力,莫記日月遷。蟠木為我身,始得全天年。
  我飲不在醉,我歡長寂然。酌溪四五盞,聽彈兩三弦。
  煉性靜棲白,洗情深寄玄。號怒路傍子,貪敗不貪全。
苦寒吟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壯陰奪正陽。苦調竟何言,凍吟成此章。
  擬膾樓蘭肉,蓄怒時未揚。秋鼙無退聲,夜劍不隱光。
  虎隊手驅出,豹篇心捲藏。古今皆有言,猛將出北方。
  衆毒蔓貞鬆,一枝難久榮。豈知黃庭客,仙骨生不成。
  春色捨芳蕙,秋風繞枯莖。彈琴不成麯,始覺知音傾。
  館月改舊照,吊賓寫餘情。還舟空江上,波浪送銘旌。
怨詩(一作古怨)
孟郊 Meng Jiao
怨诗(一作古怨)
  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
  看取芙蓉花,今年為誰死。

【賞析】 韓愈稱贊孟郊為詩“劌目鉥心,刃迎縷解。鈎章棘句,掐擢胃腎。神施鬼設,間見層出”(《貞曜先生墓志銘》)。說得直截點,就是孟郊愛挖空心思做詩;說得好聽點,就是講究藝術構思。

  藝術構思是很重要的,有時竟是創作成敗的關鍵,比方說寫女子相思的癡情,是古典詩歌中最常見的主題,不同詩人寫來就各有一種面貌。薛維翰《閨怨》:“美人怨何深,含情倚金閣。不笑不復語,珠淚紛紛落。”從落淚見怨情之苦,構思未免太平,不夠味兒。李白筆下的女子就不同了:“昔日橫波目,今成流淚泉。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長相思》)。也寫掉淚,卻以“代言”形式說希望丈夫回來看一看,以驗證自己相思的情深(全不想到那人果能回時,“我”得破涕為笑,豈復有淚如泉?),可這傻話正表現出十分的情癡,夠意思的。但據說李白的">李白的夫人看了這首詩,說:“君不聞武後詩乎?‘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使“太白爽然若失”(見《柳亭詩話》)。何以要“爽然若失”?因為武後已有同樣的構思在先,李白自覺其詩句尚未能翻出她的手心哩。

  孟郊似乎存心要與前人爭勝毫釐,寫下了這首構思堪稱奇特的“怨詩”。他也寫了落淚,但卻不是獨自下淚了;也寫了驗證相思深情的意思,但卻不是喚丈夫歸來“看取”或“驗取”淚痕了。詩也是代言體,詩中女子的話卻比武詩、李詩說得更癡心、更傻氣。她要求與丈夫(她認定他一樣在苦苦相思)來一個兩地比試,以測定誰的相思之情更深。相思之情,是看不見,摸不着,沒大小,沒體積,不具形象的東西,測定起來還真不容易。可女子想出的比試法兒是多麽奇妙。她天真地說:試把我們兩個人的眼淚,各自滴在蓮花(芙蓉)池中,看一看今夏美麗的蓮花為誰的淚水浸死。顯然,在她心目中看來,誰的淚更多,誰的淚更苦澀,蓮花就將“為誰”而“死”。那麽,誰的相思之情更深,自然也就測定出來了。這是多麽傻氣的話,又是多麽天真可愛的話!池中有淚,花亦為之死,其情之深真可“泣鬼神”了。這一構思使相思之情形象化,那出污泥而不染的“芙蓉花”,將成它可靠的見證。李白詩云:“昔日芙蓉花,今為斷腸草”,可見“芙蓉”對相思的女子,亦有象徵意味。這就是形象思維。但不是癡心人兒,諒你想象不到。可見孟郊寫詩真是“劌目鉥心”、“掐擢胃腎”,讀者不得不承認韓愈的品藻是孟詩之的評了。

  “換你心,為我心,始知想憶深”(顧夐《訴衷情》)自是透骨情語,孟郊《怨詩》似乎也說着同一個意思,但他沒有以直接的情語出之,而假景語以行。然而“一切景語皆情語”(王國維《人間詞話》)。這樣寫來更饒有回味。其藝術構思不但是獨到的,也是成功的。詩的用韻上也很考究,它沒有按通常那樣采用平調,而用了細微的上聲“紙”韻相葉,這對於表達低抑深思的感情十分相宜。

  (周嘯天)

  昧者理芳草,蒿蘭同一鋤。狂飆怒秋林,麯直同一枯。
  嘉木忌深蠹,哲人悲巧誣。靈均入回流,靳尚為良謨。
  我願分衆泉,清濁各異渠。我願分衆巢,梟鸞相遠居。
  此志諒難保,此情竟何如。湘弦少知音,孤響空踟躕。
楚竹吟酬盧虔端公見和湘弦怨
孟郊 Meng Jiao
  握中有新聲,楚竹人未聞。識音者謂誰,清夜吹贈君。
  昔為瀟湘引,曾動瀟湘雲。一叫鳳改聽,再驚鶴失群。
  江花匪秋落,山日當晝曛。衆濁響雜沓,孤清思氛氳。
  欲知怨有形,願嚮明月分。一掬靈均淚,千年湘水文。
  飄颻何所從,遺塚行未逢。東西不見人,哭嚮青青鬆。
  此地有時盡,此哀無處容。聲翻太白雲,淚洗藍田峰。
  水涉七八麯,山登千萬重。願邀玄夜月,出視白日蹤。
貧女詞寄從叔先輩簡
孟郊 Meng Jiao
  蠶女非不勤,今年獨無春。二月冰雪深,死盡萬木身。
  時令自逆行,造化豈不仁。仰企碧霞仙,高控滄海雲。
  永別勞苦場,飄颻遊無垠。
  西城近日天,俗稟氣候偏。行子獨自渴,主人仍賣泉。
  燒烽碧雲外,牧馬青坡巔。何處鶻突夢,歸思寄仰眠。
新平歌送許問
孟郊 Meng Jiao
  邊柳三四尺,暮春離別歌。早回儒士駕,莫飲土番河。
  誰識匣中寶,楚雲章句多。
殺氣不在邊
孟郊 Meng Jiao
  殺氣不在邊,凜然中國秋。道險不在山,平地有摧輈.
  河南又起兵,清濁俱鎖流。豈唯私客艱,擁滯官行舟。
  況餘隔晨昏,去傢成阻修。忽然兩鬢雪,同是一日愁。
  獨寢夜難曉,起視星漢浮。涼風蕩天地,日夕聲颼飀.
  萬物無少色,兆人皆老憂。長策苟未立,丈夫誠可羞。
  靈響復何事,劍鳴思戮讎。
首頁>> 文學>>孟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