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教经典——《金刚经》
名词解释英语
金刚经
[拼音] [jīn ɡānɡ jīnɡ]
Vajracchedikasutra
(一)简介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全名《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金刚指最为坚硬的金属,喻指勇猛的突破各种关卡,让自己能够顺利的修行证道;般若为梵语妙智慧一词的音译;波罗意为完成(旧译:到达彼岸);密意为无极。经者径也,学佛成佛之路。全名是指按照此经修持能成就金刚不坏之本质,修得悟透佛道精髓智慧,脱离欲界、色界、无色界 三界而完成智慧(到达苦海彼岸),也就是所有十方法界的众生,如果想要修行成就佛菩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都要经过金刚经的真修实证,开悟而后成就。
《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般若”是梵文音译,意为“通达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圆融无碍,恰到好处,绝对完全的大智慧”。“金刚”,喻指般若如金刚一样锋利无比,能破除世间一切烦恼与偏见。“波罗蜜”,意指超越生死而度达解脱的彼岸。经题的意义,指以金刚一样无坚不摧的大智慧,破除一切烦恼执著,超越生死而达到永恒安乐的归宿。
《金刚经》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认为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经文开始,由号称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发问:当众生立定志向要达到无上圆满的佛陀觉智时,应该将发心的目标定在哪里?如果在实践过程中心不能安住,应该如何降伏?即如何使心灵平和地安住在终极关怀,如何在走向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对各种错误认识和患得患失心理进行克服?《金刚经》就是围绕佛陀对此问题的解答而展开的。
(二)主要内容
1、全经纲领:
发度尽一切众生之大心。在梵文中,佛陀是觉悟者的意思。小乘以自觉为终极,而大乘的菩萨不仅要自觉,更要“觉他”,故其终极目标定位在和一切众生成就佛果的广大境界。根据佛教的哲学基础缘起论,凡因条件关系而形成的事物,都不存在绝对不变的实体(自性)。因此,要以空观的智慧,破除在“我”、“众生”、“佛”之间的人为分别。故要尽己所能广度众生,但不要执著于“我”在帮助众生中具有多大的功德。唯心量大者,才有大格局,方能成就大事业。
2、观照实相: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相,是世界的真实,事物的本来面目。人在认识中念念不离对象,却以为心的主观构想即等同客观实际,但其实已经背离了事物的真实。以般若观照实相,即对此名相采取不住、不执、不取的如实态度。故《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一切法相,甚至连佛的形象、佛土,都是用文字和形象对实相的近似表达,皆非实相本身。《金刚经》卷末著名的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堪称一经之精髓。
3、实践宗要: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上所述,唯有不住相、不偏执,才能把握实相。所以,在实践中应以空灵自在的心态应对一切法。《金刚经》中以布施为例,讨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降伏其心”。布施有三要件(三轮):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财物。一般人心中存在这三种人为的分别,施一钱物,即作一钱物功德想,于是施恩图报,算计冥冥中所积累的功德。但实际上,应以“三轮”体空的精神去布施。禅宗六祖惠能的得道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本来无一物”,就是《金刚经》离相无住、性空无所得的道理。
4、中道方法:
性空与幻有的辩证统一。“空”,是破除一切名相执著所呈现的真实,并非人们所误解的虚无。般若思想不外说明“性空幻有”,也就是正确处理出世的真理与世间的真理的方法。“性空”,是说一切法都没有实在的自性,故无相、无住,才能把握真谛。“幻有”,是凭借条件关系而暂时存在的现象,故在空的基础上随缘生起一切法,这就是俗谛。如何把握真俗二谛的关系,《金刚经》是这样说的:“佛说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即,佛所说的般若等佛法,是出于广度众生的目的而在文字层面的权且施设,并非实相般若本身,众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门,到彻底觉悟佛法时,则一切名相皆可舍弃。
《金刚经》说的是彻底解放心灵奴役的大智慧,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由于该经文字艰涩、思想深奥,一般人很难全面透彻地理解其本来含义和价值指向。因此,历史上佛教各派祖师多为此作注讲解,流传最为普及的就是禅宗惠能的《六祖坛经》。
(三)版本
《金刚经》于公元前994年间(约当中国周穆王时期),成书于古印度。是如来世尊(释迦牟尼的前身)在世与众弟子、长老须菩提等人的对谈纪录,由弟子阿难所记载。 目前,在中国佛教史上,《金刚经》有六种原译(均存于《大藏经》中),分别是:
1、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本
2、元魏菩提流支译本
3、陈真谛三藏译本
4、隋笈多译本
5、唐玄奘译本
6、唐义净译本
(四)重要词汇
1、金刚:指金刚石,以喻坚利之意,历百劫千生,流转六道,而觉性不坏。即以金刚之坚,喻般若体;以金刚之利,喻般若用。
2、般若:为梵语,华语当译为妙智慧。(比智慧还高的层次)。
3、波罗蜜:为梵语,华语译为到彼岸。众生因有我执,故陷於烦恼之苦海。倘能从生死烦恼苦海,渡到不生不灭,清净安乐之地,即为到彼岸,即脱离了苦海。
6、经:经字当径字解,比喻修行的一条路径。
4、顿悟:就是一闻法,就知五蕴本空,六尘非有,立即开悟,而明大道。(六祖惠能为代表)
5、渐悟:由信而解,解而行,行而证,次第渐修,也可悟入。顿渐虽殊,而到彼岸则一也。(神秀为代表人物)
7、三藏:它是指经藏(佛所说的教法典籍)、律藏(戒律典籍)、论藏(所说的法相问答,及佛弟子或佛灭後,诸菩萨所解释的经义,与辩论法相的典籍)。
二、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一卷印刷精美的《金刚经》,经卷最后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字样。唐咸通九年,就是868年。这件由7个印张粘接而成、长约1丈6尺的《金刚经》卷子,图文风格凝重,印刷墨色清晰,雕刻刀法纯熟,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这本《金刚般》卷子也被英国图书馆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书籍。此经原藏敦煌第17窟藏经洞中,1907年被英人斯坦因盗骗,曾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现藏大英图书馆。
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印刷形式,可能在大约2000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的第一步是制作原稿。然后将原稿反转过来摊在平整的大木板上,固定好。然后各种技术水平的工匠在木板上雕刻绘上的、画上的或写上的原稿,大师级雕工负责精细部分的,到雕刻比较便宜的木头或比较不重要部分的比较没有才能的工匠。木板然后刷上墨,在印刷机中加压形成原稿的复制品。在一些方法中,雕版印刷优于铸造活字。例如像中文这样的语言有很大的字符集的情况下,雕版印刷在初期投入时会更便宜一些。这个工艺也具有更多的艺术绘画的自由,例如图画和图表的绘制。不过,印刷版不耐用,在印刷使用中很快就损坏了需要不断更换,这限制了大量印刷的可能性。
名词解释英语
金刚经
[拼音] [jīn ɡānɡ jīnɡ]
Vajracchedikasutra
(一)简介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全名《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金刚指最为坚硬的金属,喻指勇猛的突破各种关卡,让自己能够顺利的修行证道;般若为梵语妙智慧一词的音译;波罗意为完成(旧译:到达彼岸);密意为无极。经者径也,学佛成佛之路。全名是指按照此经修持能成就金刚不坏之本质,修得悟透佛道精髓智慧,脱离欲界、色界、无色界 三界而完成智慧(到达苦海彼岸),也就是所有十方法界的众生,如果想要修行成就佛菩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都要经过金刚经的真修实证,开悟而后成就。
《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般若”是梵文音译,意为“通达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圆融无碍,恰到好处,绝对完全的大智慧”。“金刚”,喻指般若如金刚一样锋利无比,能破除世间一切烦恼与偏见。“波罗蜜”,意指超越生死而度达解脱的彼岸。经题的意义,指以金刚一样无坚不摧的大智慧,破除一切烦恼执著,超越生死而达到永恒安乐的归宿。
《金刚经》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认为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经文开始,由号称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发问:当众生立定志向要达到无上圆满的佛陀觉智时,应该将发心的目标定在哪里?如果在实践过程中心不能安住,应该如何降伏?即如何使心灵平和地安住在终极关怀,如何在走向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对各种错误认识和患得患失心理进行克服?《金刚经》就是围绕佛陀对此问题的解答而展开的。
(二)主要内容
1、全经纲领:
发度尽一切众生之大心。在梵文中,佛陀是觉悟者的意思。小乘以自觉为终极,而大乘的菩萨不仅要自觉,更要“觉他”,故其终极目标定位在和一切众生成就佛果的广大境界。根据佛教的哲学基础缘起论,凡因条件关系而形成的事物,都不存在绝对不变的实体(自性)。因此,要以空观的智慧,破除在“我”、“众生”、“佛”之间的人为分别。故要尽己所能广度众生,但不要执著于“我”在帮助众生中具有多大的功德。唯心量大者,才有大格局,方能成就大事业。
2、观照实相: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相,是世界的真实,事物的本来面目。人在认识中念念不离对象,却以为心的主观构想即等同客观实际,但其实已经背离了事物的真实。以般若观照实相,即对此名相采取不住、不执、不取的如实态度。故《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一切法相,甚至连佛的形象、佛土,都是用文字和形象对实相的近似表达,皆非实相本身。《金刚经》卷末著名的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堪称一经之精髓。
3、实践宗要: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上所述,唯有不住相、不偏执,才能把握实相。所以,在实践中应以空灵自在的心态应对一切法。《金刚经》中以布施为例,讨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降伏其心”。布施有三要件(三轮):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财物。一般人心中存在这三种人为的分别,施一钱物,即作一钱物功德想,于是施恩图报,算计冥冥中所积累的功德。但实际上,应以“三轮”体空的精神去布施。禅宗六祖惠能的得道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本来无一物”,就是《金刚经》离相无住、性空无所得的道理。
4、中道方法:
性空与幻有的辩证统一。“空”,是破除一切名相执著所呈现的真实,并非人们所误解的虚无。般若思想不外说明“性空幻有”,也就是正确处理出世的真理与世间的真理的方法。“性空”,是说一切法都没有实在的自性,故无相、无住,才能把握真谛。“幻有”,是凭借条件关系而暂时存在的现象,故在空的基础上随缘生起一切法,这就是俗谛。如何把握真俗二谛的关系,《金刚经》是这样说的:“佛说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即,佛所说的般若等佛法,是出于广度众生的目的而在文字层面的权且施设,并非实相般若本身,众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门,到彻底觉悟佛法时,则一切名相皆可舍弃。
《金刚经》说的是彻底解放心灵奴役的大智慧,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由于该经文字艰涩、思想深奥,一般人很难全面透彻地理解其本来含义和价值指向。因此,历史上佛教各派祖师多为此作注讲解,流传最为普及的就是禅宗惠能的《六祖坛经》。
(三)版本
《金刚经》于公元前994年间(约当中国周穆王时期),成书于古印度。是如来世尊(释迦牟尼的前身)在世与众弟子、长老须菩提等人的对谈纪录,由弟子阿难所记载。 目前,在中国佛教史上,《金刚经》有六种原译(均存于《大藏经》中),分别是:
1、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本
2、元魏菩提流支译本
3、陈真谛三藏译本
4、隋笈多译本
5、唐玄奘译本
6、唐义净译本
(四)重要词汇
1、金刚:指金刚石,以喻坚利之意,历百劫千生,流转六道,而觉性不坏。即以金刚之坚,喻般若体;以金刚之利,喻般若用。
2、般若:为梵语,华语当译为妙智慧。(比智慧还高的层次)。
3、波罗蜜:为梵语,华语译为到彼岸。众生因有我执,故陷於烦恼之苦海。倘能从生死烦恼苦海,渡到不生不灭,清净安乐之地,即为到彼岸,即脱离了苦海。
6、经:经字当径字解,比喻修行的一条路径。
4、顿悟:就是一闻法,就知五蕴本空,六尘非有,立即开悟,而明大道。(六祖惠能为代表)
5、渐悟:由信而解,解而行,行而证,次第渐修,也可悟入。顿渐虽殊,而到彼岸则一也。(神秀为代表人物)
7、三藏:它是指经藏(佛所说的教法典籍)、律藏(戒律典籍)、论藏(所说的法相问答,及佛弟子或佛灭後,诸菩萨所解释的经义,与辩论法相的典籍)。
二、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一卷印刷精美的《金刚经》,经卷最后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字样。唐咸通九年,就是868年。这件由7个印张粘接而成、长约1丈6尺的《金刚经》卷子,图文风格凝重,印刷墨色清晰,雕刻刀法纯熟,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这本《金刚般》卷子也被英国图书馆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书籍。此经原藏敦煌第17窟藏经洞中,1907年被英人斯坦因盗骗,曾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现藏大英图书馆。
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印刷形式,可能在大约2000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的第一步是制作原稿。然后将原稿反转过来摊在平整的大木板上,固定好。然后各种技术水平的工匠在木板上雕刻绘上的、画上的或写上的原稿,大师级雕工负责精细部分的,到雕刻比较便宜的木头或比较不重要部分的比较没有才能的工匠。木板然后刷上墨,在印刷机中加压形成原稿的复制品。在一些方法中,雕版印刷优于铸造活字。例如像中文这样的语言有很大的字符集的情况下,雕版印刷在初期投入时会更便宜一些。这个工艺也具有更多的艺术绘画的自由,例如图画和图表的绘制。不过,印刷版不耐用,在印刷使用中很快就损坏了需要不断更换,这限制了大量印刷的可能性。
是佛临终顾命的遗嘱。此经是佛将入涅槃时,垂示嘱咐弟子之教诫,也就是嘱咐现在你、我、他及未来的诸弟子们,告诉我们怎样依教奉行方堪称佛子。为人子女者,应当遵守父母的遗训,不违慈尊,俾能显扬家业。为佛弟子者,应当依佛的遗嘱奉行,承继如来家业,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佛遗教经》,又称《遗教经》、《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佛垂涅盘教诫经》、《佛临涅盘略诫经》。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师东晋龟兹国(新疆疏勒)人。我国四大译经家之一。自幼聪敏,七岁从母入道,游学天竺,遍参名宿,博闻强记,誉满五天竺。后归故国,王奉为师。前秦苻坚闻其德,派遣骁骑将军吕光率兵迎师。途中,吕光闻苻坚败殁,遂于河西自立为王,罗什乃羁留凉州十六、七年。直至后秦姚兴攻破吕氏,罗什始得东至长安,时为东晋隆安五年(401)。姚兴礼为国师,居于逍遥园,与僧叡、僧肇等从事译经工作。
自后秦弘始五年(403)四月始,罗什先后译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般若》、《法华》、《大智度论》、《阿弥陀经》、《维摩经》、《十诵律》等经论,有系统地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自佛教传入,汉译佛经日多,但所译多滞文格义,不与原本相应,罗什通达多种外国语言,所译经论内容卓拔,文体简洁晓畅,流通极广。罗什一生致力弘通的法门,当为般若系的大乘经典,与龙树、提婆系之中观部论书的翻译。所译的经典,对我国佛教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道生传于南方,经僧朗、僧诠、法朗,至隋吉藏而集三论宗之大成;再加上《大智度论》,而成四论学派。此外,所译的《法华经》,肇启天台宗的端绪;《成实论》为成实学派的根本要典;《阿弥陀经》及《十住毘婆沙论》为净土宗所依的经论;《弥勒成佛经》促成了弥勒信仰的发达;《坐禅三昧经》的译出,带动了“菩萨禅”的流行;《梵网经》一出,中土依之而传大乘戒;《十诵律》则提供了研究律学的重要资料。
遗教,又作遗法、遗诫、遗训、遗告、遗化。是指佛陀临涅盘时所说的教法。本经是佛陀临入涅盘时,为后世佛弟子所说的最后教法,因此特称为《佛遗教经》。与《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合称为佛遗教三经。
本经内容主要叙述佛陀在拘尸那揭罗的娑罗双树间,行将涅盘前的最后垂诫。共分三分:
序分:叙说佛陀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中夜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盘,为诸弟子略说法要。
正宗分:是佛陀教诫的主要内容,分为修集世间功德及成就出世间功德二部分。
一、修集世间功德
诫邪业:说明戒的尊贵: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
列举戒相: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蓄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聚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不应为。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不恭不敬,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事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蓄积。
赞叹持戒功德:戒是正顺解脱的根本,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能。
劝修持戒利益:持戒能生善法,是第一安稳功德住处。
诫放逸:
诫根心:佛陀以牧牛执杖,恶马辔制,教诫比丘不得放逸五根,入于五欲之中,应当紧守根门,不使放逸,致遭诸苦。又明心之可畏甚于五根,以毒蛇、恶兽、烈火都不足以比喻心之为害。如一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只见其蜜,不见深坑。又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跳踯,难可禁制。因此,应当急挫此心,勿令放逸,精进求法,折伏其心,制之一处,无事不办。
诫多求:教诫比丘对于饮食要知量,视饮食如同服药一般,于好于恶,勿生增减,只为疗身,以除饥渴。如同蜜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又如智者筹量牛力所能负荷多少,不使过分,而损其体力。
诫放逸:教诫比丘:人命无常,诸烦恼贼又乘隙而动,勿贪睡眠,空过一生。昼则勤心修习善法,夜则诵经以自消息。烦恼毒蛇睡在你心,譬如黑蚖在你室睡,应当以持戒的钩屏除之,才能安眠。烦恼毒蛇不出而眠,是无惭人。
劝惭愧: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惭愧,与诸禽兽无异。
诫烦恼:对治瞋恚:教诫比丘应当摄心无令瞋恨,护口勿出恶言,忍德是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辱,才可称为“有力大人”。如果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不能名为“入道智能人”。瞋心甚于猛火,又如劫功德贼,无令得入。
对治憍慢:出家比丘,剃除须发,着坏色衣,托乞食,以资生活。如果生起憍慢心,应当疾速灭除,当自思惟:为求解脱而行乞食生活,因何憍慢?
对治谄曲:谄曲心是欺诳,与道相违。因此,修道的人应以质直为本,不应生起谄曲心。
二、成就出世间功德
无求功德:多欲多烦恼,少欲少烦恼,少欲的人,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而有涅盘之乐。
知足功德:知足是解脱烦恼缠缚的妙方,也是富乐安稳之处。知足的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的人,虽处天堂,亦不称意。知足的人,虽贫而富;不知足的人,虽富而贫。
远离功德:远离愦闹场所,独处闲居,思灭苦本,寂静无为,是真正安乐。
精进功德: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懈怠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
忆念功德:不忘失正念,犹如披着铠甲上战场,能无所畏惧。因此,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贼不能害。
禅定功德:精勤修习禅定,心不散乱,能知世间生灭法相。犹如惜水之家,必先善治堤塘,比丘善修禅定,便能防止智能之水漏失。
智能功德:智能是度老病死海的坚牢船,是无明黑暗的大明灯,是一切病者的良药,是伐烦恼树的利斧,当以闻思修三慧而自增益。
毕竟功德:戏论则令心散乱,因此虽然出家,犹未能得解脱。若欲得寂灭乐,唯有善灭戏论的过患。
流通分:佛陀勉诸弟子当勤精进,勿使此身空过。阿楼驮更于佛前证决说:“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佛说苦谛真实是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
本经特色:
一、专为比丘而说,佛陀最后嘱咐少欲知足,实因此是入道的根本。
二、出世思想非常浓厚,因为既已出家,即应先有出世思想,方能作入世事业。
三、全在要求学者严于约束自己身心,因为不经磨练,不能成功。
四、本经既具有经的性质,又具有律的性质,可谓经中之律。
本经虽是佛陀为比丘而说,但是佛陀所说诸法,皆为真理,放诸四海皆准。因此,对于佛陀最后的遗嘱,吾等佛弟子,实应经常诵念,若能至诚诵念,道心自会增进。
《佛遗教经》,又称《遗教经》、《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佛垂涅盘教诫经》、《佛临涅盘略诫经》。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师东晋龟兹国(新疆疏勒)人。我国四大译经家之一。自幼聪敏,七岁从母入道,游学天竺,遍参名宿,博闻强记,誉满五天竺。后归故国,王奉为师。前秦苻坚闻其德,派遣骁骑将军吕光率兵迎师。途中,吕光闻苻坚败殁,遂于河西自立为王,罗什乃羁留凉州十六、七年。直至后秦姚兴攻破吕氏,罗什始得东至长安,时为东晋隆安五年(401)。姚兴礼为国师,居于逍遥园,与僧叡、僧肇等从事译经工作。
自后秦弘始五年(403)四月始,罗什先后译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般若》、《法华》、《大智度论》、《阿弥陀经》、《维摩经》、《十诵律》等经论,有系统地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自佛教传入,汉译佛经日多,但所译多滞文格义,不与原本相应,罗什通达多种外国语言,所译经论内容卓拔,文体简洁晓畅,流通极广。罗什一生致力弘通的法门,当为般若系的大乘经典,与龙树、提婆系之中观部论书的翻译。所译的经典,对我国佛教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道生传于南方,经僧朗、僧诠、法朗,至隋吉藏而集三论宗之大成;再加上《大智度论》,而成四论学派。此外,所译的《法华经》,肇启天台宗的端绪;《成实论》为成实学派的根本要典;《阿弥陀经》及《十住毘婆沙论》为净土宗所依的经论;《弥勒成佛经》促成了弥勒信仰的发达;《坐禅三昧经》的译出,带动了“菩萨禅”的流行;《梵网经》一出,中土依之而传大乘戒;《十诵律》则提供了研究律学的重要资料。
遗教,又作遗法、遗诫、遗训、遗告、遗化。是指佛陀临涅盘时所说的教法。本经是佛陀临入涅盘时,为后世佛弟子所说的最后教法,因此特称为《佛遗教经》。与《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合称为佛遗教三经。
本经内容主要叙述佛陀在拘尸那揭罗的娑罗双树间,行将涅盘前的最后垂诫。共分三分:
序分:叙说佛陀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中夜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盘,为诸弟子略说法要。
正宗分:是佛陀教诫的主要内容,分为修集世间功德及成就出世间功德二部分。
一、修集世间功德
诫邪业:说明戒的尊贵: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
列举戒相: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蓄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聚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不应为。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不恭不敬,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事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蓄积。
赞叹持戒功德:戒是正顺解脱的根本,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能。
劝修持戒利益:持戒能生善法,是第一安稳功德住处。
诫放逸:
诫根心:佛陀以牧牛执杖,恶马辔制,教诫比丘不得放逸五根,入于五欲之中,应当紧守根门,不使放逸,致遭诸苦。又明心之可畏甚于五根,以毒蛇、恶兽、烈火都不足以比喻心之为害。如一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只见其蜜,不见深坑。又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跳踯,难可禁制。因此,应当急挫此心,勿令放逸,精进求法,折伏其心,制之一处,无事不办。
诫多求:教诫比丘对于饮食要知量,视饮食如同服药一般,于好于恶,勿生增减,只为疗身,以除饥渴。如同蜜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又如智者筹量牛力所能负荷多少,不使过分,而损其体力。
诫放逸:教诫比丘:人命无常,诸烦恼贼又乘隙而动,勿贪睡眠,空过一生。昼则勤心修习善法,夜则诵经以自消息。烦恼毒蛇睡在你心,譬如黑蚖在你室睡,应当以持戒的钩屏除之,才能安眠。烦恼毒蛇不出而眠,是无惭人。
劝惭愧: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惭愧,与诸禽兽无异。
诫烦恼:对治瞋恚:教诫比丘应当摄心无令瞋恨,护口勿出恶言,忍德是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辱,才可称为“有力大人”。如果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不能名为“入道智能人”。瞋心甚于猛火,又如劫功德贼,无令得入。
对治憍慢:出家比丘,剃除须发,着坏色衣,托乞食,以资生活。如果生起憍慢心,应当疾速灭除,当自思惟:为求解脱而行乞食生活,因何憍慢?
对治谄曲:谄曲心是欺诳,与道相违。因此,修道的人应以质直为本,不应生起谄曲心。
二、成就出世间功德
无求功德:多欲多烦恼,少欲少烦恼,少欲的人,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而有涅盘之乐。
知足功德:知足是解脱烦恼缠缚的妙方,也是富乐安稳之处。知足的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的人,虽处天堂,亦不称意。知足的人,虽贫而富;不知足的人,虽富而贫。
远离功德:远离愦闹场所,独处闲居,思灭苦本,寂静无为,是真正安乐。
精进功德: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懈怠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
忆念功德:不忘失正念,犹如披着铠甲上战场,能无所畏惧。因此,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贼不能害。
禅定功德:精勤修习禅定,心不散乱,能知世间生灭法相。犹如惜水之家,必先善治堤塘,比丘善修禅定,便能防止智能之水漏失。
智能功德:智能是度老病死海的坚牢船,是无明黑暗的大明灯,是一切病者的良药,是伐烦恼树的利斧,当以闻思修三慧而自增益。
毕竟功德:戏论则令心散乱,因此虽然出家,犹未能得解脱。若欲得寂灭乐,唯有善灭戏论的过患。
流通分:佛陀勉诸弟子当勤精进,勿使此身空过。阿楼驮更于佛前证决说:“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佛说苦谛真实是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
本经特色:
一、专为比丘而说,佛陀最后嘱咐少欲知足,实因此是入道的根本。
二、出世思想非常浓厚,因为既已出家,即应先有出世思想,方能作入世事业。
三、全在要求学者严于约束自己身心,因为不经磨练,不能成功。
四、本经既具有经的性质,又具有律的性质,可谓经中之律。
本经虽是佛陀为比丘而说,但是佛陀所说诸法,皆为真理,放诸四海皆准。因此,对于佛陀最后的遗嘱,吾等佛弟子,实应经常诵念,若能至诚诵念,道心自会增进。
《妙法莲华经》是佛教经典。简称《法华经》。
法华经、楞严经与华严经并称经中之王。不入法华,不知佛恩之浩瀚。
一般认为此经起源甚早,并经过不同的历史阶段陆续完成的。曾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广泛流行,已发现有分布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的梵文写本40余种。这些写本大致可分为尼泊尔体系、克什米尔体系(基尔基特)和新疆体系。尼泊尔体系所属的写本大致为11世纪以后的作品,一般保持完整,目前已出版5种校订本。如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用珂罗版彩色复制出版了原由尼泊尔传入、珍藏于西藏萨迦寺的1082年书写的梵文贝叶写本,内容完整无缺,字体清晰优美,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在基尔基特地区发现的克什米尔体系抄本,多数属于断片,从字体上看,一般是5~6世纪的作品,比较古老。在新疆喀什噶尔等几个地区发现的大多数也是残片,内容与尼泊尔系的抄本比较接近,从字体上看,大致是7~8世纪的作品。另外,在新疆还发现有和阗文的译本。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此经共有汉译、藏译等的全译本和部分译本的梵汉对照、梵文改订本等17种。除后秦鸠摩罗什译的7卷28品,为后世广泛流传者外,尚有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10卷27品;隋阇那崛多和达摩笈多重勘梵文,译为《添品妙法莲华经》7卷27品。此外据《开元录》卷十一、十四载,还有《法华三昧经》6卷、《萨芸芬陀利经》6卷、《方等法华经》 5卷等三译阙本,似属误传。罗什译本原是7卷27品,且其《普门品》中无重诵偈。后人将南齐法献于高昌所得《提婆达多品》、隋阇那崛多于益州译出的《普门品偈》与玄奘所译《药王菩萨咒》一起编入,构成现行流通本7卷28品的内容。
藏译本为日帝觉和智军所译,题名《正法白莲华大乘经》,1924年河口慧海对照梵本日译出版,名《藏梵传译法华经》。法译本有巴尔诺夫的《法译妙法莲花经》(1852)。英译本有基恩译《正法华经》,编入《东方圣书》第21卷(1884)。日本有梵汉对照《新译法华经》、《梵文和译法华经》、改订梵本《法华经》等。此外,基恩和南条文雄还用梵文出版了《妙法莲花经》(《佛教文库》第10卷,彼得堡,1908~1912)。
此经说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和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等内容,为天台宗等据以立说的主要典籍。全经主要思想为空无相的空性说和《般若经》相摄,究竟处的归宿目标与《涅盘经》沟通,指归净土,宣扬济世,兼说陀罗尼咒密护等,集大乘思想之大成。主旨在于会三乘方便,入一乘真实。
全经大段分科,古来主张不一。隋智顗作《法华玄义》、《法华文句》,立序品为序分,定方便品至分别功德品前半为正宗分;以分别功德品后半至普贤劝发品为流通分;又以前14品为迹门,后14品为本门。后人多依其说。
鸠摩罗什所译《法华经》,在中国汉地流传甚广。《高僧传》所举讲经、诵经者中,以讲、诵此经的人数最多;敦煌写经中也是此经比重最大;南北朝注释此经学者达70余家。陈隋之际智顗更依据此经创立了天台宗。汉译本传入朝鲜、日本后,流传也盛。直至现代,日本新兴的创价学会、立正佼成会和妙智会等,都专奉此经与经题为宗旨。此经由于流传甚广而出现了伪作。早在隋代《众经目录》中即有《妙法莲花经度量天地品》等3种伪经,敦煌写经、《续道藏经》和日本《续藏经》中也都收有附会此经的伪作。
现存的主要有:南朝宋竺道生《法华经疏》2卷;梁法云《法华经义记》8卷;隋智顗《法华玄义》20卷、《法华文句》20卷(一作10卷),吉藏《法华经玄论》10卷、《法华经义疏》12卷;唐窥基《法华经玄赞》10卷;元徐行善《法华经科注》8卷;明智旭《法华经会义》1卷;清通理《法华经指掌疏》7卷。新罗元晓《法华经宗要》1卷。日本圣德太子《法华经义疏》4卷,最澄《法华经大意》 1卷,日莲《法华经注》10卷等。
法华经、楞严经与华严经并称经中之王。不入法华,不知佛恩之浩瀚。
一般认为此经起源甚早,并经过不同的历史阶段陆续完成的。曾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广泛流行,已发现有分布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的梵文写本40余种。这些写本大致可分为尼泊尔体系、克什米尔体系(基尔基特)和新疆体系。尼泊尔体系所属的写本大致为11世纪以后的作品,一般保持完整,目前已出版5种校订本。如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用珂罗版彩色复制出版了原由尼泊尔传入、珍藏于西藏萨迦寺的1082年书写的梵文贝叶写本,内容完整无缺,字体清晰优美,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在基尔基特地区发现的克什米尔体系抄本,多数属于断片,从字体上看,一般是5~6世纪的作品,比较古老。在新疆喀什噶尔等几个地区发现的大多数也是残片,内容与尼泊尔系的抄本比较接近,从字体上看,大致是7~8世纪的作品。另外,在新疆还发现有和阗文的译本。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此经共有汉译、藏译等的全译本和部分译本的梵汉对照、梵文改订本等17种。除后秦鸠摩罗什译的7卷28品,为后世广泛流传者外,尚有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10卷27品;隋阇那崛多和达摩笈多重勘梵文,译为《添品妙法莲华经》7卷27品。此外据《开元录》卷十一、十四载,还有《法华三昧经》6卷、《萨芸芬陀利经》6卷、《方等法华经》 5卷等三译阙本,似属误传。罗什译本原是7卷27品,且其《普门品》中无重诵偈。后人将南齐法献于高昌所得《提婆达多品》、隋阇那崛多于益州译出的《普门品偈》与玄奘所译《药王菩萨咒》一起编入,构成现行流通本7卷28品的内容。
藏译本为日帝觉和智军所译,题名《正法白莲华大乘经》,1924年河口慧海对照梵本日译出版,名《藏梵传译法华经》。法译本有巴尔诺夫的《法译妙法莲花经》(1852)。英译本有基恩译《正法华经》,编入《东方圣书》第21卷(1884)。日本有梵汉对照《新译法华经》、《梵文和译法华经》、改订梵本《法华经》等。此外,基恩和南条文雄还用梵文出版了《妙法莲花经》(《佛教文库》第10卷,彼得堡,1908~1912)。
此经说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和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等内容,为天台宗等据以立说的主要典籍。全经主要思想为空无相的空性说和《般若经》相摄,究竟处的归宿目标与《涅盘经》沟通,指归净土,宣扬济世,兼说陀罗尼咒密护等,集大乘思想之大成。主旨在于会三乘方便,入一乘真实。
全经大段分科,古来主张不一。隋智顗作《法华玄义》、《法华文句》,立序品为序分,定方便品至分别功德品前半为正宗分;以分别功德品后半至普贤劝发品为流通分;又以前14品为迹门,后14品为本门。后人多依其说。
鸠摩罗什所译《法华经》,在中国汉地流传甚广。《高僧传》所举讲经、诵经者中,以讲、诵此经的人数最多;敦煌写经中也是此经比重最大;南北朝注释此经学者达70余家。陈隋之际智顗更依据此经创立了天台宗。汉译本传入朝鲜、日本后,流传也盛。直至现代,日本新兴的创价学会、立正佼成会和妙智会等,都专奉此经与经题为宗旨。此经由于流传甚广而出现了伪作。早在隋代《众经目录》中即有《妙法莲花经度量天地品》等3种伪经,敦煌写经、《续道藏经》和日本《续藏经》中也都收有附会此经的伪作。
现存的主要有:南朝宋竺道生《法华经疏》2卷;梁法云《法华经义记》8卷;隋智顗《法华玄义》20卷、《法华文句》20卷(一作10卷),吉藏《法华经玄论》10卷、《法华经义疏》12卷;唐窥基《法华经玄赞》10卷;元徐行善《法华经科注》8卷;明智旭《法华经会义》1卷;清通理《法华经指掌疏》7卷。新罗元晓《法华经宗要》1卷。日本圣德太子《法华经义疏》4卷,最澄《法华经大意》 1卷,日莲《法华经注》10卷等。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是世传一般流行本《般若波罗蜜多多心径》的异译本,与流行本文义略有出入。此经以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浓罗蜜多为空相应行,进而说遣五蕴执,契证实相等大乘佛法的甚深教义,乃是六百卷《般若经》的精题,而为禅宗所重视。
大正藏 第 01 册 No. 0035 海八德经
No. 35 [No. 26(37), Nos. 33, 34]
佛说海八德经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无胜国。时在河边。常以十五日。为诸沙门说戒经。佛坐寂寞。久而无言。阿难整服。长跪白曰。沙门坐定。乐闻清法。世尊默然。阿难三起白。夜已半。可说戒经。世尊乃曰。诸沙门中。有秽浊者。心邪行违言与法。乖沙门之戒。威神致重。非彼下贱所能执行。清浊相违故。吾不说。尊德目连。一心入定。道眼净观。具见彼心有可弃之行矣。目连即与谓之曰。起非尔俗夫所应坐处也。彼不肯起。牵臂使出曰。尔无至德。心怀六邪。何敢以臭溷之体。坐天香之座。尔是弃人。非沙门矣。目连即还就清净座。佛告目连。子何一愚好喻不出牵臂乃去。佛告沙门。靖听吾言。诸沙门曰。唯然受教。观彼巨海。有八美德。其广即汪洋无涯。其深则有不测之底。稍入稍深。无前所碍。斯一德也。海潮不过期先际。斯二德也。海含众宝靡所不包。死尸臭朽。海不容焉。神风吹漂上岸之边。斯三德也。海怀众珍。黄金白银。琉璃水精。珊瑚龙玫。明月神珠。千奇万异。无求不得。斯四德也。普天之下。有五大河。流行注海。西流者名恒。南流者名邪云。东流者两河。一名沙陆。一名阿夷越。北流名墨。五河流迈。俱入于海。皆去旧名。合为海。斯五德也。五河万流。淋雨终时。立天地来。雨落河注。海水如故。盖无增减。斯六德也。海有众鱼。巨躯巍巍。第一鱼身。长四千里。第二鱼身。长八千里。第三鱼身。长万二千里。第四鱼身。长万六千里。第五鱼身。长二万里。第六鱼身。长二万四千里。第七鱼身。长二万八千里。斯七德也。海水通咸。边中如一。斯八德也。以斯之故。质亮神龙欣心乐之。吾经妙典。亦有景德。读之无尽。其义日深。梵魔帝释。无能测度。犹海广远。甚深难测。以斯之故。诸沙门乐之。斯一德矣。吾诸弟子。更相检率。诵经坐禅。礼仪景式。不失其时也。犹海之潮不过期先际。斯二德也。吾法清洁。志在憺怕。衣食供已。不畜微余。若有沙门。志趣秽浊。以法弹遣。不得处庙。犹海弘裕不容臭尸。斯三德也。吾道众经。其义备悉。沙门潜思。练去心垢。贪淫恚嫉。愚痴众秽。犹若磨镜莹垢尽之。又荡微曀照无不睹。一坐自思。存惟往古生死之源。得无不知。二惟天地万物若幻。夫有合会。必当别离。三常慈心。愍世愚惑。作行颠倒。不自知误。四自精思。既知往古。又照未然。众生魂神。所当趣向。吾向道以心净为珍宝。沙门去秽。得净行者。其心喜之。犹彼质亮乐海众宝。斯四德矣。吾道弘大。合众为一。帝王种梵志种君子种下贱种。来作沙门者。皆弃本姓。以道相亲。明愚相进。意如兄弟。犹彼众流合名曰海。以斯之故。沙门乐之。斯六德矣。吾道微妙。经典渊奥。上士得之。一号沟港。二号频来。三号不还。四号应真。应真之道。其心清净。犹天明珠。垢藏之德。分身散体。存亡自由。住寿无极。亦不老病。犹彼巨海。有神龙鱼。以斯之故。沙门乐之。吾之经籍。义美甘露。仙圣所不闻。梵释所希睹。往古来今。无物不记。边中皆正。犹海通咸。亦以斯故。沙门乐之。夫见吾经者。意皆趣无为矣。海有八德。吾经亦然。阿难又起稽首白曰。东旦欲明。愿说重戒。世尊曰。自今之后。吾不复说重戒之经。戒之不从。恐彼神雷威怒加之也。吾以斯故。不说戒经。自今以往。更相检率。以十五日。会说戒经。诸比丘起。为佛作礼。
佛说海八德经
按此经文。决非罗什之译。似是后汉之经。疑此是彼竺法兰为失本者。藏中错为罗什译耳。
No. 35 [No. 26(37), Nos. 33, 34]
佛说海八德经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无胜国。时在河边。常以十五日。为诸沙门说戒经。佛坐寂寞。久而无言。阿难整服。长跪白曰。沙门坐定。乐闻清法。世尊默然。阿难三起白。夜已半。可说戒经。世尊乃曰。诸沙门中。有秽浊者。心邪行违言与法。乖沙门之戒。威神致重。非彼下贱所能执行。清浊相违故。吾不说。尊德目连。一心入定。道眼净观。具见彼心有可弃之行矣。目连即与谓之曰。起非尔俗夫所应坐处也。彼不肯起。牵臂使出曰。尔无至德。心怀六邪。何敢以臭溷之体。坐天香之座。尔是弃人。非沙门矣。目连即还就清净座。佛告目连。子何一愚好喻不出牵臂乃去。佛告沙门。靖听吾言。诸沙门曰。唯然受教。观彼巨海。有八美德。其广即汪洋无涯。其深则有不测之底。稍入稍深。无前所碍。斯一德也。海潮不过期先际。斯二德也。海含众宝靡所不包。死尸臭朽。海不容焉。神风吹漂上岸之边。斯三德也。海怀众珍。黄金白银。琉璃水精。珊瑚龙玫。明月神珠。千奇万异。无求不得。斯四德也。普天之下。有五大河。流行注海。西流者名恒。南流者名邪云。东流者两河。一名沙陆。一名阿夷越。北流名墨。五河流迈。俱入于海。皆去旧名。合为海。斯五德也。五河万流。淋雨终时。立天地来。雨落河注。海水如故。盖无增减。斯六德也。海有众鱼。巨躯巍巍。第一鱼身。长四千里。第二鱼身。长八千里。第三鱼身。长万二千里。第四鱼身。长万六千里。第五鱼身。长二万里。第六鱼身。长二万四千里。第七鱼身。长二万八千里。斯七德也。海水通咸。边中如一。斯八德也。以斯之故。质亮神龙欣心乐之。吾经妙典。亦有景德。读之无尽。其义日深。梵魔帝释。无能测度。犹海广远。甚深难测。以斯之故。诸沙门乐之。斯一德矣。吾诸弟子。更相检率。诵经坐禅。礼仪景式。不失其时也。犹海之潮不过期先际。斯二德也。吾法清洁。志在憺怕。衣食供已。不畜微余。若有沙门。志趣秽浊。以法弹遣。不得处庙。犹海弘裕不容臭尸。斯三德也。吾道众经。其义备悉。沙门潜思。练去心垢。贪淫恚嫉。愚痴众秽。犹若磨镜莹垢尽之。又荡微曀照无不睹。一坐自思。存惟往古生死之源。得无不知。二惟天地万物若幻。夫有合会。必当别离。三常慈心。愍世愚惑。作行颠倒。不自知误。四自精思。既知往古。又照未然。众生魂神。所当趣向。吾向道以心净为珍宝。沙门去秽。得净行者。其心喜之。犹彼质亮乐海众宝。斯四德矣。吾道弘大。合众为一。帝王种梵志种君子种下贱种。来作沙门者。皆弃本姓。以道相亲。明愚相进。意如兄弟。犹彼众流合名曰海。以斯之故。沙门乐之。斯六德矣。吾道微妙。经典渊奥。上士得之。一号沟港。二号频来。三号不还。四号应真。应真之道。其心清净。犹天明珠。垢藏之德。分身散体。存亡自由。住寿无极。亦不老病。犹彼巨海。有神龙鱼。以斯之故。沙门乐之。吾之经籍。义美甘露。仙圣所不闻。梵释所希睹。往古来今。无物不记。边中皆正。犹海通咸。亦以斯故。沙门乐之。夫见吾经者。意皆趣无为矣。海有八德。吾经亦然。阿难又起稽首白曰。东旦欲明。愿说重戒。世尊曰。自今之后。吾不复说重戒之经。戒之不从。恐彼神雷威怒加之也。吾以斯故。不说戒经。自今以往。更相检率。以十五日。会说戒经。诸比丘起。为佛作礼。
佛说海八德经
按此经文。决非罗什之译。似是后汉之经。疑此是彼竺法兰为失本者。藏中错为罗什译耳。
大正藏 第 02 册 No. 0123 佛说放牛经
No. 123 [No. 99(1248), No. 125(49.1), No. 124]
佛说放牛经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有十一法。放牛儿不知放牛便宜。不晓养牛。何等十一。一者放牛儿不知色。二者不知相。三者不知摩刷。四者不知护疮。五者不知作烟。六者不知择道行。七者不知爱牛。八者不知何道渡水。九者不知逐好水草。十者??牛不遗残。十一者不知分别养可用不可用。如是十一事。放牛儿不晓养护其牛者。牛终不滋息。日日有减。比丘。不知行十一事如放牛儿者。终不成沙门。此法中终不种法律根栽。无有叶枝覆荫。不行十一事强为沙门者。死堕三恶道。何等比丘十一行。比丘不知色。不知相应摩刷。不知摩刷应护疮。不知护疮应作烟。不知作烟。不知择道行。不知爱牛。不知何道渡水。不知食处。不知敬长老。比丘。云何不知色。比丘。不知四大。不知四大所造色。比丘如是不知。比丘。云何不知相。比丘。不知痴因缘相。不知黠因缘相。云何不知痴因缘相。比丘。不知黑缘。不知白缘。不知黑白缘。云何不知黠相。不知黑缘。不知白缘。不知白黑缘。比丘。如是不知相。比丘。云何应摩刷而不摩刷。比丘。设欲心发便乐着。不舍不忘不断绝。起愚痴贪悭及余恶心。尽怀不吐舍。如是比丘。应摩刷而不摩刷也。比丘。云何应护疮而不护疮。比丘。见色起想闻声爱着。思想形体不知为恶。不护眼根耳鼻舌身心。尽驰外尘而不能护。如是比丘。应护疮而不护疮。云何比丘。应作烟而不作烟。比丘。所学闻不知为人说。如是比丘。应起烟而不起烟。云何比丘。不知择道行。比丘。不入直道行。行于非道。云何行非道。比丘。入淫女里及酒会博戏处。如是比丘。为不知行道。云何比丘不知爱比丘。讲说法宝时。不至心爱乐听。如是比丘。为不知爱。云何比丘。不知渡水。比丘。不知四谛。何等四谛。比丘。不知苦谛苦习谛苦尽谛苦尽道谛。如是比丘。为不知渡水。云何比丘。不知食处。比丘。不知四意止。何等四意止。比丘。不知内观身外观身内外观身。不知内观痛外观痛内外观痛。不知内观意外观意内外观意。不知内观法外观法内外观法。如是比丘。为不知食处。云何比丘。不知食不尽。比丘。设为国王长者清信士女请食。设种种肴馔至心进上。比丘。不知齐限。食已有余复欲持归。如是比丘。为不知食不尽。云何比丘。不知敬长老。比丘。恭敬供养之云何不知。设有长老比丘。久习道德学问广博。小比丘不至心礼敬。见之不起不为避坐。轻慢调戏不以善心待。如是比丘。不知敬长老。其有比丘。不知行十一法。于吾法中不应为沙门。不种法律根栽。无枝叶覆荫皆自朽坏。不如还为白衣。若强为沙门者必入三恶道。比丘。知放牛儿十一行养护。其能使滋息。云何十一。此放牛儿。为知色。知相。摩刷。护疮。起烟择道渡水。爱牛。逐水草。??知遗残齐限多少。分别牛好恶。养视可用者。如是放牛者。便能养护增益其牛。佛于是颂曰。
放牛儿审谛 牛主有福德
六头牛六年 成六十不减
放牛儿聪明 知分别诸相
如此放牛儿 先世佛所誉
如是十一法。比丘当行。便能于是法中种法律根栽。枝叶茂盛覆荫大地。不复朽坏。何等十一。比丘知色。知相。知摩刷。知覆疮。知时作烟。知行道。知爱。知渡水。知食处。知不尽。知敬长老旧学耆艾恭敬供养。云何比丘知色。比丘。知四大造起色。如是比丘为知色。云何比丘知相。比丘。别痴别黠。云何痴。非所思而思。非所行而行。非所说而说。是为痴。云何为黠。思可思行可行说可说。是为黠。能别痴黠。是为知相。云何比丘应摩刷知摩刷。比丘。设生欲心能制远避如吐恶见。设起瞋恚悭贪及余诸恶。能制远避如吐恶见。如是比丘。应刷知刷。云何比丘应护疮而护。比丘。眼见色不分别好恶。守护眼根不着外色。远舍诸恶护于眼根。耳听声鼻嗅香舌嗜味身贪细滑意多念。制不令着。护此诸根不染外尘如吐恶见。如是比丘。为知护疮。云何比丘时时放烟。比丘。如所学所闻所知。以是广说。如是比丘为知放烟。云何比丘知行道。比丘行审谛八道。知不可行处淫里酒家博戏处终不妄入。如是比丘为知行道。云何比丘知爱。比丘。见说法宝时。至心听受踊跃爱乐。如是比丘名为知爱。云何比丘知渡水处。比丘。知四谛。云何四谛。苦谛苦习谛苦尽谛苦尽道谛。如是比丘为知渡水。云何比丘知食处。比丘。知四意止。云何四意止。比丘。观内身观外身观内外身。观内痛观外痛观内外痛。观内意观外意观内外意。观内法观外法观内外法。如是比丘为知食处。云何比丘知食不尽。比丘。若国王长者清信士女。以信乐心请于比丘。供养饮食种种肴馔。加敬进劝。比丘知节供身则止。思惟佛语。施者虽丰。当自知限不为尽受。如是比丘知食不尽。云何比丘知敬长老旧学耆艾恭敬供养。比丘。当亲近是辈礼敬供养。出入迎逆见来避坐。任力进。上勿以懈慢。如是比丘知。敬长老。比丘。能行是十一事者。于此法中种法律根栽枝叶滋茂。多所覆荫清净无垢。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有信精进学 受食知节限
恭敬于长老 是行佛称誉
如此十一法 比丘学是者
昼夜定心意 六年得罗汉
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受行。
佛说放牛经
No. 123 [No. 99(1248), No. 125(49.1), No. 124]
佛说放牛经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有十一法。放牛儿不知放牛便宜。不晓养牛。何等十一。一者放牛儿不知色。二者不知相。三者不知摩刷。四者不知护疮。五者不知作烟。六者不知择道行。七者不知爱牛。八者不知何道渡水。九者不知逐好水草。十者??牛不遗残。十一者不知分别养可用不可用。如是十一事。放牛儿不晓养护其牛者。牛终不滋息。日日有减。比丘。不知行十一事如放牛儿者。终不成沙门。此法中终不种法律根栽。无有叶枝覆荫。不行十一事强为沙门者。死堕三恶道。何等比丘十一行。比丘不知色。不知相应摩刷。不知摩刷应护疮。不知护疮应作烟。不知作烟。不知择道行。不知爱牛。不知何道渡水。不知食处。不知敬长老。比丘。云何不知色。比丘。不知四大。不知四大所造色。比丘如是不知。比丘。云何不知相。比丘。不知痴因缘相。不知黠因缘相。云何不知痴因缘相。比丘。不知黑缘。不知白缘。不知黑白缘。云何不知黠相。不知黑缘。不知白缘。不知白黑缘。比丘。如是不知相。比丘。云何应摩刷而不摩刷。比丘。设欲心发便乐着。不舍不忘不断绝。起愚痴贪悭及余恶心。尽怀不吐舍。如是比丘。应摩刷而不摩刷也。比丘。云何应护疮而不护疮。比丘。见色起想闻声爱着。思想形体不知为恶。不护眼根耳鼻舌身心。尽驰外尘而不能护。如是比丘。应护疮而不护疮。云何比丘。应作烟而不作烟。比丘。所学闻不知为人说。如是比丘。应起烟而不起烟。云何比丘。不知择道行。比丘。不入直道行。行于非道。云何行非道。比丘。入淫女里及酒会博戏处。如是比丘。为不知行道。云何比丘不知爱比丘。讲说法宝时。不至心爱乐听。如是比丘。为不知爱。云何比丘。不知渡水。比丘。不知四谛。何等四谛。比丘。不知苦谛苦习谛苦尽谛苦尽道谛。如是比丘。为不知渡水。云何比丘。不知食处。比丘。不知四意止。何等四意止。比丘。不知内观身外观身内外观身。不知内观痛外观痛内外观痛。不知内观意外观意内外观意。不知内观法外观法内外观法。如是比丘。为不知食处。云何比丘。不知食不尽。比丘。设为国王长者清信士女请食。设种种肴馔至心进上。比丘。不知齐限。食已有余复欲持归。如是比丘。为不知食不尽。云何比丘。不知敬长老。比丘。恭敬供养之云何不知。设有长老比丘。久习道德学问广博。小比丘不至心礼敬。见之不起不为避坐。轻慢调戏不以善心待。如是比丘。不知敬长老。其有比丘。不知行十一法。于吾法中不应为沙门。不种法律根栽。无枝叶覆荫皆自朽坏。不如还为白衣。若强为沙门者必入三恶道。比丘。知放牛儿十一行养护。其能使滋息。云何十一。此放牛儿。为知色。知相。摩刷。护疮。起烟择道渡水。爱牛。逐水草。??知遗残齐限多少。分别牛好恶。养视可用者。如是放牛者。便能养护增益其牛。佛于是颂曰。
放牛儿审谛 牛主有福德
六头牛六年 成六十不减
放牛儿聪明 知分别诸相
如此放牛儿 先世佛所誉
如是十一法。比丘当行。便能于是法中种法律根栽。枝叶茂盛覆荫大地。不复朽坏。何等十一。比丘知色。知相。知摩刷。知覆疮。知时作烟。知行道。知爱。知渡水。知食处。知不尽。知敬长老旧学耆艾恭敬供养。云何比丘知色。比丘。知四大造起色。如是比丘为知色。云何比丘知相。比丘。别痴别黠。云何痴。非所思而思。非所行而行。非所说而说。是为痴。云何为黠。思可思行可行说可说。是为黠。能别痴黠。是为知相。云何比丘应摩刷知摩刷。比丘。设生欲心能制远避如吐恶见。设起瞋恚悭贪及余诸恶。能制远避如吐恶见。如是比丘。应刷知刷。云何比丘应护疮而护。比丘。眼见色不分别好恶。守护眼根不着外色。远舍诸恶护于眼根。耳听声鼻嗅香舌嗜味身贪细滑意多念。制不令着。护此诸根不染外尘如吐恶见。如是比丘。为知护疮。云何比丘时时放烟。比丘。如所学所闻所知。以是广说。如是比丘为知放烟。云何比丘知行道。比丘行审谛八道。知不可行处淫里酒家博戏处终不妄入。如是比丘为知行道。云何比丘知爱。比丘。见说法宝时。至心听受踊跃爱乐。如是比丘名为知爱。云何比丘知渡水处。比丘。知四谛。云何四谛。苦谛苦习谛苦尽谛苦尽道谛。如是比丘为知渡水。云何比丘知食处。比丘。知四意止。云何四意止。比丘。观内身观外身观内外身。观内痛观外痛观内外痛。观内意观外意观内外意。观内法观外法观内外法。如是比丘为知食处。云何比丘知食不尽。比丘。若国王长者清信士女。以信乐心请于比丘。供养饮食种种肴馔。加敬进劝。比丘知节供身则止。思惟佛语。施者虽丰。当自知限不为尽受。如是比丘知食不尽。云何比丘知敬长老旧学耆艾恭敬供养。比丘。当亲近是辈礼敬供养。出入迎逆见来避坐。任力进。上勿以懈慢。如是比丘知。敬长老。比丘。能行是十一事者。于此法中种法律根栽枝叶滋茂。多所覆荫清净无垢。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有信精进学 受食知节限
恭敬于长老 是行佛称誉
如此十一法 比丘学是者
昼夜定心意 六年得罗汉
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受行。
佛说放牛经
杂譬喻经,一名众经撰杂譬喻经一卷,比丘道略集,秦罗什译。
(书名)二卷,比丘道略集。秦罗什译。
【众经撰杂譬喻(二卷)】
比丘道略集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众经撰杂譬喻(二卷)】
比丘道略集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梵名Pa=n~cavim!s/ati -sa^hasrika^-prajn~a^pa^=ramita^ 。凡二十七卷(或三十卷、四十卷),计九十品。后秦鸠摩罗什译。又称大品般若经、新大品经、大品经、摩诃般若经。收于大正藏第八册。本经即大般若经之第二分(卷四○一~四七八)。旨在阐明般若波罗蜜之法。为大乘佛教初期阐说般若空观之基础典籍。本经之同本异译尚有光赞般若经十卷(西晋竺法护译)、放光般若经二十卷(西晋无叉罗译)。梵文二万五千颂般若与本经相当,分为八品,印度称之为中般若。龙树菩萨之大智度论百卷为本经之释论。此外,中国、日本对本经所作注释书亦甚多。[出三藏记集卷二、卷八、历代三宝纪卷八、开元释教录卷四]
(经名)罗什译。十卷,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之异名。
大正藏 第 08 册 No. 0245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No. 245 [No. 246]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No. 245 [No. 246]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大正藏 第 08 册 No. 0250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No. 250 [Nos. 251-255, 257]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
“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离一切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无上明咒,无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咒。”
即说咒曰:
“竭帝 竭帝 波罗竭帝 波罗僧竭帝 菩提 僧莎呵”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No. 250 [Nos. 251-255, 257]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
“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离一切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无上明咒,无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咒。”
即说咒曰:
“竭帝 竭帝 波罗竭帝 波罗僧竭帝 菩提 僧莎呵”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梵文:सद्धर्मपुण्डरीकसूत्र,Sad-dharma Puṇḍárīka Sūtra),后秦鸠摩罗什译,七卷二十八品,六万九千余字,收录于《大正藏》第9册,经号262。梵文 Sad-dharma,中文意为“妙法”。Puṇḍárīka 意译为“白莲花”,以莲花(莲华)为喻,比喻佛法之洁白、清净、完美。Sūtra 意为“经”,故此经之全名为《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说一乘圆教,表清净了义,究竟圆满,微妙无上。《法华经》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所说教法,属于开权显实的圆融教法,大小无异,显密圆融,显示人人皆可成佛之一乘了义。在五时教判中,属于法华、涅槃之最后一时。因经中宣讲内容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比起其他经典尚有阶级上下之分,所以《法华经》也誉为“经中之王”。
《妙法莲华经》说一乘圆教,表清净了义,究竟圆满,微妙无上。《法华经》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所说教法,属于开权显实的圆融教法,大小无异,显密圆融,显示人人皆可成佛之一乘了义。在五时教判中,属于法华、涅槃之最后一时。因经中宣讲内容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比起其他经典尚有阶级上下之分,所以《法华经》也誉为“经中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