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记》一卷,旧题唐陆广微撰。又《后集》一卷,佚名氏撰。此为中国早期著名地方志书。传本多种,有明万历《古今逸史》吴琯校本,天启三年樊维城《盐邑志林》本,冯梦龙《五朝小说》本,清张海鹏《学津讨原》本,道光中曹溶《学海类编》本,同治三年陈莲塘《唐代丛书》本,同治十二年江苏书局刻本,一九八六年江苏古籍出版社曹林娣校注本等。
《吴地记》成书于晚唐,乃陆广微所撰,后因散佚,宋人又有补录。《吴地记》未分门别类,所记皆吴、长洲、嘉兴、昆山、常熟、华亭、海盐七县之事,其中以吴县、长洲为丰。其内容大体可分为:(一)沿革,(二)分野,(三)赋税,(四)世系,(五)城郭,(六)户口,(七)山水,(八)湖泊,(九)坊巷,(十)桥梁,(十一)寺观,(十二)台阁,(十三)园宅。这些内容在记述上,古今兼备,大多断于唐。
《吴地记》的体例,追溯其渊源,一是受《汉书·地理志》等正史地理志和地理总志的影响。正史地理志和地理总志以州郡为纲,以县为目,记载建置沿革、户口、贡赋、山川、城邑、关塞、祠庙、物产等。《吴地记》以苏州为载述范围,先叙府,后载县,即以府县为纲,下载建置沿革、分野、世系、辖境、户口、赋税、城郭、寺观,又增记坟墓、园宅、台阁。二是受六朝地记图经的影响。地记为地方志书的一种形式,记地方各方面情况,尤详地理、古迹、传说。图经,一图一文,始于汉《巴郡图经》,唐图经转盛,以经为主,图为辅,所涉方面与地记相差无几。《吴地记》以地记为名,承地记体制,专载一方之情况。其于府、县所载之外,又别载山川、湖泊、寺庙、桥梁、宅邸、台阁、坊巷。此志“图画以俟后来者添修”,今本无图。书中虽未标门类,然所记分类而叙,呈现方志特性。但不足的是,各类未能集中叙述,以类系事。
总之,《吴地记》内容丰富,体制也较合理,时间跨度上统合古今,是地方志书的雏形,表明唐代地记已向定型方志过渡。
《吴地记》成书于晚唐,乃陆广微所撰,后因散佚,宋人又有补录。《吴地记》未分门别类,所记皆吴、长洲、嘉兴、昆山、常熟、华亭、海盐七县之事,其中以吴县、长洲为丰。其内容大体可分为:(一)沿革,(二)分野,(三)赋税,(四)世系,(五)城郭,(六)户口,(七)山水,(八)湖泊,(九)坊巷,(十)桥梁,(十一)寺观,(十二)台阁,(十三)园宅。这些内容在记述上,古今兼备,大多断于唐。
《吴地记》的体例,追溯其渊源,一是受《汉书·地理志》等正史地理志和地理总志的影响。正史地理志和地理总志以州郡为纲,以县为目,记载建置沿革、户口、贡赋、山川、城邑、关塞、祠庙、物产等。《吴地记》以苏州为载述范围,先叙府,后载县,即以府县为纲,下载建置沿革、分野、世系、辖境、户口、赋税、城郭、寺观,又增记坟墓、园宅、台阁。二是受六朝地记图经的影响。地记为地方志书的一种形式,记地方各方面情况,尤详地理、古迹、传说。图经,一图一文,始于汉《巴郡图经》,唐图经转盛,以经为主,图为辅,所涉方面与地记相差无几。《吴地记》以地记为名,承地记体制,专载一方之情况。其于府、县所载之外,又别载山川、湖泊、寺庙、桥梁、宅邸、台阁、坊巷。此志“图画以俟后来者添修”,今本无图。书中虽未标门类,然所记分类而叙,呈现方志特性。但不足的是,各类未能集中叙述,以类系事。
总之,《吴地记》内容丰富,体制也较合理,时间跨度上统合古今,是地方志书的雏形,表明唐代地记已向定型方志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