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学论著。元代陆友著。三卷。陆友字友仁,号研北生、宅之,平江(治今江苏苏州)人。介绍历代精于制墨技术的人的手迹,自三国魏韦诞起,至宋周伯起止,共 190多人。如魏代韦诞,晋代张金,刘末时代张永,唐代李阳冰等十九人,宋代柴珣等一百三十余人,金代刘法,杨文秀二人。还记载了西域、契丹、金等地墨的品种、质最、制法和制作者。附杂记二十五则,皆墨之典故,广搜博采,颇为博瞻。明代程义(正路)著。书中有‘悟雪斋墨目’篇,记程氏所产名目、质量、重量、价格等,另有《墨述》一篇,记历代造墨史实和本人造墨法,以及当时对程氏墨之评论等。
《歙州砚谱》一卷,不着撰人名氏。惟卷末题有“大宋治平丙午歳重九日”十字,考之陈振孙《书録觧题》载有:“《歙砚圗谱》一卷,称太子中舍知婺源县唐 积撰,治平丙午歳”云云,其年月与此相合,然则此即积书矣。中分采发、石坑、攻取、品目、修斫、名状、石病、道路、匠手、攻器十门,所志开凿成造之法甚为 详晰。葢歙石显于南唐,宋人以其发墨,颇好用之。土人藉是为生,往往多作形制以希售。米芾尝讥其好为端样,“以平直斗样为贵”,“滞墨甚可惜”。而此书“ 名状”门内实首列端样,亦可以考见一时风尚也。《书録觧题》作“图谱”,米芾亦称“今之制见《歙州砚图》”。而此本有谱无图,葢左圭刋入《百川学海》时已 有所删削,今亦姑仍之云。
《墨法集要》,一卷,明•沈继孙撰。继孙,洪武时人,但自署其籍为姑苏,余不可考,惟倪瓒《云林集》有《赠沈生卖墨诗》,序曰:沈学翁隠居呉市,烧墨以自给,所谓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者也。烟细而胶清,黒若点漆,近世不易得矣,因赋赠焉。时代、姓氏、里贯,一一相符,则学翁殆继孙之字欤。继孙自言:初受教于三衢墨师,后又从一僧得墨诀,遂并録成书。凡为图二十有一。圗各有说。实近代造墨家之所祖也。古墨皆松烟。南唐李廷珪始兼用桐油后,杨振、陈道真,诸家皆述其法。元明以来,松烟所制渐亡,惟是法独传。继孙所制,今不传。其工拙虽莫可考,而此书由浸油以至试墨,叙次详核,各有条理,班班然,古法具存,亦可谓深于兹事矣。世传晁氏《墨经》,其说太略,而明以来,方氏、程氏诸谱又斤斤惟花纹模式之是,矜不若是书之缕析造法切于实用。録而传之是亦利用之一端,非他杂家技术徒为戏玩者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