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才子佳人
  《好逑傳》又名《俠義風月傳》,坊本亦名《第二才子好逑傳》,全書十八回,不署撰人,題“名教中人編次”。
  據康熙、乾隆間人夏二銘《野叟曝言》載:《好逑傳》“版清紙白,前首綉像十分工緻”,可知該書早在清初已刊行於世。是書創作時間當更早,學者多認為作於明代。夏二銘所見本久已失傳。今天見者,有獨處軒藏版大字本、萃芳樓藏版本、凌雲閣梓本、三讓堂刊小字本、煥文堂刊本等。
  該書十八世紀傳歐洲,譯為多國文字,歌德等文學家閱後頗為稱頌。
  本書據獨處軒藏版本校點,參校萃芳樓藏版本。
  《玉嬌梨》又名《雙美奇緣》,作者:(清)荑荻散人。主要寫青年才子蘇友白與宦傢小姐白紅玉(又名無嬌),盧夢梨為了愛情經歷了種種磨難,最終大團圓的愛情故事,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兩個女主人公性格鮮明,各有特色,蘇友白為求佳人,不惜一切,也顯示出獨特的膽識和純真的性格。該故事曾先後被譯為法,英,德文,在國外有較大影響。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認為本書成於明朝,屬於才子佳人小說;稱“有法文譯……故在外國特有名,遠過於其在中國。”
    
  《中國小說史略》說“無撰人名氏”,北京圖書館所藏諸本,或署荻岸散人,或署荑荻散人編次。
    
  本書初刻年代不詳。北京圖書館原存清乾隆年間刻本《(新刻天花藏批評)玉嬌梨》,四捲二十回,有圖,係青雲樓藏板,惜乎今已無存。點校以清聚盛堂本為底本,參校清聚錦堂本。
  故事片(無聲,黑白)。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1924年攝製。
  
  青年何夢霞,應校董秦石癡之聘,任教石湖小學,課餘又為遠親崔元禮之 孫鵬郎授課。鵬郎幼年喪父,聰敏好 學,每將先生勖勉之詞歸告母親梨娘。梨娘年輕守寡,寄望於其子,對夢 霞萬分感激。一日,梨娘園中賞景, 見書齋外新竪“梨花香塚”小墓碑, 不禁自感身世,潸然淚下。花塚原為夢霞惜花所築,兩人相見交談,由相 憐而相愛。不久,夢霞嚮梨娘求婚, 並表示非梨娘終身不娶。梨娘不願逾 越寡婦守節禮教,又恐貽誤夢霞,欲投河一死以謝知己,幸被鵬郎追回。 後經梨娘勸說,公公作主,將小姑筠 倩嫁與夢霞。兩人勉強成婚,夫妻間 感情淡漠,梨娘自悔又鑄大錯,憂慮成疾。時北方發生戰事,夢霞因婚後 鬱鬱寡歡,在秦石癡激勵下投筆從軍 。梨娘見筠倩力贊其行,愈益痛心, 病篤身亡。臨終遺書夢霞、筠倩,筠倩方知寡嫂為己而死,深感其情,偕 鵬郎親赴戰地訪夫。適夢霞住院養傷 ,讀信始知梨娘苦心,從此夫妻相互 敬愛,言歸於好。編劇:鄭正秋(根據徐忱亞同名小說 改編) 導演:張石川、徐琥 攝影: 汪煦昌 扮演者 劇中人 扮演者 劇中人 王漢倫 梨 娘 楊耐梅 筠 倩王獻齋 何夢霞 鄭鷓鴣 秦石癡
  書名: 明末清初小說選刊/巧聯珠
  
  作者:煙霞逸士 校點:馬曉光
  
  四捲十五回,題“煙霞逸士編次”,序中又稱其為“煙霞散人”。據考,此作者當為劉璋。同治《深澤縣志·名宦傳》載,劉璋字於堂,號介符,別號煙霞散人、樵雲山人,山西太原人。大約生於康熙六年(1667),康熙三十五年中舉,雍正元年(1723)任深澤縣令,任四年,被解職。所作小說尚有《鳳凰池》、《飛花豔想》、《斬鬼傳》等。
  
  此書有癸卯槐夏西湖雲水道人題序,以劉璋生年計,此“癸卯”為雍正元年。書當即成於此年或此前不久。
  
  此書版本有五彩堂編次本以及藏於美國哈佛大學的可語堂刊本和藏於日本內閣文庫的坊刻本。本書以五彩堂編次本為底本進行點校,刻本一函四册,半頁八行,行二十字。
  作者:彌堅堂主人 校點:小兒
  校點說明
  《終須夢》四捲十八回,捲首目錄題“彌堅堂主人編次”,內封右欄署“步月主人
  訂”。彌堂主人的姓名履歷均不詳,步月主人亦未詳為何人。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
  目》將此書歸入乾隆、嘉慶間才子佳人類小說。
  署“步月主人訂”的小說還有《兩交婚小傳》、《五鳳吟》、《情夢柝》、《蝴蝶
  媒》、《畫圖緣》等,多出康熙、雍正、乾隆間。
  本書據清坊刻本校點。
  作者:無名氏 校點:段桂華 
  
  四捲十六回,有清代刊本。書中不題撰人。本書是由明代傳奇《蕉帕記》改寫而來。傳奇作者為明代人單本,字槎仙,浙江會稽人,約在嘉靖至崇禎年間在世,還著有傳奇《露綬記》、《鼓盤記》、《菱鏡記》、《合釵記》,連同《蕉帕記》合稱《漱紅傳奇五種》,其他生平事跡不詳。本書依照傳奇的戲劇情節編改,人物和情節很少變動,是一部集歷史、神魔、才子佳人小說為一體的作品,充滿了浪漫色彩,頗能引人入勝。
  引鳳簫
  十六回 存
  
  題“楓江半雲友輯”、“鶴阜芟俗生閱”。
  
  康熙雍正間刊本,四捲十六回。正文半葉十行,行二十一字。文中“玄”字或諱或不諱,“弘”、“歷”二字皆不諱,可知刊刻於乾隆以前。【藏大連圖書館】乾隆九年刊小本。【藏大連圖書館】
  
  ---出《通俗小說總目提要》
  白圭志(又名《第八才子書》丶《第十才子書》丶《第一纔女傳》),嘉慶十(1805)年補餘軒刋本。四捲十六回。題“博陵崔象川輯,何晴川評。”據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崔象川另有小說《玉蟾記》。
  敘述才子佳人終成眷屬、善惡有報的故事。
  麟兒報(又名《葛仙翁全傳》)
  康熙十一(1672)年序刊本。十六回。
  不題撰人。首有序,後署“天花藏主人題”。天花藏主人,明末清初人,生平不詳。其編丶訂丶着丶述丶序的小說尚有《人間樂》丶《幻中真》丶《金雲翹傳》丶《玉支璣》丶《玉嬌梨》丶《兩交婚》丶《定情人》丶《飛花詠》丶《賽紅絲》丶《錦疑團》丶《畫圖緣》丶《鴛鴦媒》丶《平山冷燕》丶《醉菩提全傳》丶《梁武帝西來演義》等。
  敘述廉清娶幸昭華、毛小燕為妻的故事。
  又名《新鎸批評銹像秘本定情人》
  清初刻本。十六回。
  不題撰人。署“素政堂主人題於天花藏”。“天花藏主人”等書序均為“天花藏主人題於素政堂”,唯此書不同。
  敘述雙星與江蕊珠的愛情故事。本書故事緊湊,文筆流暢,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中的佳作。
  清代小說。九捲三十五回。
  敘述楊少遊建功立業的一生,以及同鄭瓊貝、秦彩鳳、桂蟾月等八位佳人的愛情婚姻故事
  
  《九雲記》是中國小說還是朝鮮小說?
  兩派學者都說“鐵證如山”
  
  □本報記者 張潔宇
  
    二十多年前,在韓國嶺南大學中央圖書館的汶波文庫裏,一本9
  18萬字的漢文小說被首次發現,封面題為《九雲記》,署名“無名子
  添刪”。這部小說以漢文寫作,講述了一些清朝的中國人的故事,其
  情節、描寫深受《紅樓夢》的影響。這樣一部作品,無論從文化遺産
  整理的角度來講,還是從中韓文化交流的方面來說,都無疑具有重要
  的價值和意義。但是,這位未肯留名的“無名子”到底是誰?這究竟
  是一部由中國人撰寫的古代白話小說,還是由朝鮮人用漢文撰寫的朝
  鮮小說?這樣一筆寶貴的文學遺産,到底是應該把它寫進中國的清代
  小說史,還是將之納入韓國的文學史?……
  
    這就是中、韓兩國學者至今爭論未休的、成為國際文化研究中一
  個小小“熱點”的“《九雲記》之謎”。
  
     韓國學者意見不一,我國學者多認其為中國小說,法國學者
  陳慶浩以“內證”說明:“《九雲記》是朝鮮小說”
  
    《九雲記》被發現的二十年來,已有不少韓國學者進行了專門研
  究。以尹榮玉、陸宰用為代表的一派學者認為,《九雲記》是一部地
  道的韓國小說。它承襲了朝鮮著名漢文小說《九雲夢》(作者為朝鮮
  人金萬重),也受到《紅樓夢》、《鏡花緣》等中國古典小說的深刻
  影響,是一部在中韓文化交流研究方面具有重大意義的小說。而以丁
  奎福、崔溶澈二人為代表的另一派學者則認為,《九雲記》是一部中
  國小說。它實際上就是史有記載、但目前尚未找到的中國清代文人梅
  花所作的小說《九雲樓》的抄本。它的發現正可以說明,中韓兩國文
  化史上不僅有中國小說對朝鮮小說的影響的關係,同時也有朝鮮小說
  反過來影響中國小說的關係,這種相互和交流的關係意義深遠,甚至
  可以說填補了史料的空白。
  
    《九雲記》之所以可能成為一個“謎”,還要從“漢文化圈”說
  起。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漢字不僅僅是中國人用以寫作的工具,
  日本、朝鮮、越南、琉球等地都大量使用漢字,這些地區就形成了一
  個“漢文化圈”。日本是到13世紀以後纔使用本民族文字的,而越南、
  朝鮮則更晚,直至本世紀纔停止使用漢字。因此,這些國傢不僅保留
  了大量的漢文文獻,同時也流傳下來很多漢文小說、詩歌、詩話、戲
  劇等文學作品。有趣的是,朝鮮的漢文小說不像日本和越南小說那樣
  衹寫本地的人和事,絶大多數朝鮮漢文小說描寫的是中國境內發生的
  中國人的故事,並以此折射和反映朝鮮社會。正因此,作者不詳、
  史上沒有記載的《九雲記》到底歸屬哪方,成為了引發研究者爭論的
  一則難解之“謎”。
  
    在韓國學者研究了十餘年之後,199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
  究所劉世德教授首次將《九雲記》介紹給了中國學術界。他的論文
  《論〈九雲記〉》,以及他在《文藝報》、《人民日報》(海外版)
  等報紙上發表的報道文章引起了中國學者們的重視。劉世德的觀點與
  韓國丁、崔二位學者相同,即認為《九雲記》就是《九雲樓》,這是
  一部中國小說。支持這個結論的最重要的證據來自韓人金進洙的《碧
  蘆集》:此書記載了《九雲樓》作者的一段自序:“餘官西省也,於
  舟中得見《九雲夢》,即朝鮮人所撰也。事有可采,而朝鮮不嫻於稗
  官野史之書,故改撰雲。”劉世德解釋說,“西省”指的是今天的山
  西省或陝西省,由此可見《九雲樓》的作者是中國人。而且他所說的
  “朝鮮人不擅長於寫小說,所以要自己來寫”的話,更說明了他的中
  國人的身份。而《九雲記》和《九雲樓》衹不過是同一部書的不同書
  名而已。
  
    1994年,由劉世德校點的《九雲記》由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中
  國的研究者和讀者終於可以讀到這部新發現的小說了。與此同時,劉
  世德關於《九雲記》是中國小說的觀點也被國內學者所接受。1996年
  出版的《清代小說史》(張俊著)收入了《九雲記》,1997年出版的
  《韓國藏中國稀見珍本小說》也將之收了進去。到目前為止,還沒有
  其他國內學者發表不同意見,看來,很多人已經認同了《九雲記》就
  是我國文化遺産的一個部分。能在域外發現中國的古代小說,實現研
  究材料上的突破,學者們無疑都會感到興奮和喜悅。
  
    但是,今年6月,在臺北召開的“韓國漢文小說學術研討會”上
  “殺出一個程咬金”,來自法國國傢科研中心的陳慶浩教授“撇開外
  部的資料,直接從文本入手”,由“內證”得出肯定的結論:“《九
  雲記》是朝鮮人的作品。”
  
    近日,陳教授在北京專門就此問題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
  
    陳慶浩:從文本入手、可以斷定,《九雲記》出自朝鮮人之手
  
    多年從事“漢文化整體研究”的陳慶浩教授最近正在進行域外漢
  文小說的研究。目前,他已主持收集出版了《越南漢文小說》,而
  《日本漢文小說》和《朝鮮漢文小說》的收集工作也正在進行中。在
  這項梳理漢文化歷史的大工程中,《九雲記》當然是其中的一部分,
  這也是令陳慶浩關註“《九雲記》之謎”的一個直接原因。由於研究
  的需要,陳慶浩接觸了大量域外漢文小說,他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劉世德也承認:“陳先生專門研究域外漢文小說,他看的很多,這其
  中有什麽規律,他是掌握的。而我不掌握。這是他的長處,也是他的
  結論可以具有說服力的地方。”
  
    基於閱讀和研究的經驗,陳慶浩首先從語言的角度發現了問題。
  他說:“寫作和思想一樣,是一種潛語言,難免受到作者的母語影響。
  對不是以漢語為母語或經常使用漢語的人,用白話文寫作是相當睏難
  的,寫出來的作品,留下母語影響的痕跡亦較多。因此,考察一部漢
  文作品是以漢語為母語還是別種語言為母語的人所寫,文字是最重要
  的依據。”在《九雲記》中,不規範的詞句幾乎是每一頁都可以遇到,
  比如“這麽一個好好的居”、“奉把禮物來了,擺兩道分上”之類。
  有趣的是,陳慶浩曾請他的韓國朋友們來讀這些句子,他們卻認為這
  些都是通順清楚的。陳慶浩說:“這是因為符合他們的語言習慣,他
  們習而不察的緣故。”從這一點不難看出,這種語言出自朝鮮人之手。
  
    在詞句和語法以外,陳慶浩當然還有進一步的論證。他說:“生
  活環境、風俗習慣和社會制度的不同,自然也會在作品中表現出來,
  這也是我們判斷的根據。”因此,他在稱謂、制度、地理、風俗及其
  他幾個方面都進行了詳盡的文本考察,指出了《九雲記》中有關方面
  的大量知識性錯誤。這些明顯的例證可以說明,小說的作者並不十分
  熟悉中國的社會生活和自然環境,陳慶浩說:“一個外國人寫中國,
  他肯定是要露馬腳的。”
  
    從文本內部找到了不勝枚舉的“馬腳”之後,陳慶浩對劉世德等
  學者的那條外部證據也作出瞭解釋。他說:“一個人說‘朝鮮人不善
  於寫稗官野史,我來寫’,這並不能說明他就一定是中國人。其實這
  樣一句話,自然中國人可以說出來,但一個自負的、認為自己很行、
  可以寫好小說的朝鮮人也是可以來說出來的。所以,這並不是最有說
  服力的證據。”外部資料的不明確,固然是陳慶浩直接從作品本身進
  行考察的一個原因,但事實上,即使有更明確的外部資料,他也還是
  認為“作品本身最為重要”。他說:“一個作品,就算有人證明它的
  作者是中國人,或者就算作者自己說他是中國人,但文本本身的特徵
  這樣明顯,那就要考慮考慮。沒有什麽比文本本身更重要。所以,我
  現在就是從小說內部證明給大傢看,《九雲記》不可能是中國人寫的
  小說。這簡直是鐵證如山。”
  
    劉世德:《九雲記》就是中國古佚小說《九雲樓》
  
    作為陳慶浩的好友,劉世德在接受記者的采訪以前已經讀到了陳
  的文章。他告訴記者,他與陳慶浩已經有多次關於《九雲記》作者問
  題的討論了。但直到今天,仍然是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
  
    “從作品本身並不能判定它是中國人寫的還是朝鮮人寫的”,劉
  世德肯定地說,“因為現在看到的是朝鮮人的抄本,那麽在抄的過程
  中是否有改動,現在看到的是否作品的原貌,這都是無法證明的。所
  以說,是中國作者還是朝鮮作者,這兩種可能性都存在。要最終判定
  作者的問題,必須另找證據。”
  
    最重要的一條外證已經證明:《九雲樓》是中國人所作。因此下
  面的問題是:《九雲樓》到底是不是《九雲記》?陳慶浩對此是持懷
  疑態度的,而劉世德則認為這一點確鑿無疑。
  
    在李樹廷的《金鰲新話跋》裏有這樣一句話:“《九雲夢》嚮為
  清人某評點成十捲,印行於世。”劉世德認為,這條材料可以證明
  《九雲樓》確實曾有十捲印行於世,而首捲全是畫像,這就和現在發
  現的九捲的《九雲記》完全吻合。劉世德因此說:“如果沒有外在的
  材料,陳慶浩先生從內證得出的看法是可以成立的。但是現在有外在
  的證據可以證明中國人受《九雲夢》的影響寫了《九雲記》,一共十
  本,與現在的情況完全符合。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考慮,原來衹從
  文本來考察得出的結論的可能性不是百分之百。陳先生現在不考慮這
  個因素,還是衹從本文來論證,我覺得是有欠缺的。”
  
    此外,劉世德還解釋說:“中國古代小說有一個傳統,一本書有
  好幾個名字,比如《紅樓夢》也叫《金陵十二釵》,很多書都是這樣。
  所以《九雲記》和《九雲樓》是一本書的兩個名字,這是不足為怪的。
  可以看到的是,在朝鮮小說《九雲夢》裏並沒有出現‘九雲樓’這個
  名字,但是在《九雲記》中,男主人公的傢裏有一座樓的名字就叫
  ‘九雲樓’,書中好幾回都寫到男主人公與妻妾們一起在這座樓上遊
  玩、作詩。中國古代白話小說中用樓的名字來作書名的有很多,《九
  雲記》又叫《九雲樓》,這是完全可能的。”
  
    對自己觀點的堅持,劉世德與陳慶浩的態度同樣不可動搖。他表
  示不同意陳慶浩關於“內證最重要”的觀點,而是認為“沒有外證時
  用內證是不錯的。但有了外證,而且與你得出的結論相反,那就要考
  慮把內證與外證結合起來,尋求一個合理的解釋。”
  
    爭論遠未結束。方法論上的分歧也許更重於“《九雲記》之謎”
  本身,這也許是一個影響今後學術研究的重要問題。
  
    劉世德的觀點已被不少國內學者所接受,這是事實。但同時記者
  也瞭解到有一些國內學者,他們雖未公開發表文章,但實際是支持
  “《九雲記》是朝鮮小說”的觀點的。例如記者在陳慶浩先生住處采
  訪時偶遇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研究所的鬍小偉先生就明確表示:
  “我同意陳慶浩先生的觀點,《九雲記》是朝鮮小說。”他認為陳慶
  浩在研究域外漢文小說過程中見到的此類小說很多,而我們國內的學
  者由於各種原因,見到的很少,因此陳慶浩的觀點更能令人信服。看
  來,“《九雲記》出自朝鮮人之手”的觀點在國內學術界也决不是
  “孤掌難鳴”。
  
    顯然,《九雲記》的問題無論在中國還是韓國,都還處於討論之
  中,雖然雙方都認為結論是明擺着的,而且“鐵證如山”,但目前仍
  無法得出最後的結論。在國內,早在1993年北京的“中國古代小說國
  際研討會”上,劉世德第一次發表關於《九雲記》的論文時,陳慶浩
  就已經提出異議,爭論已然開始。l995年,當劉世德的論文譯到韓國
  以後,持不同觀點的陸宰用撰文《〈九雲記〉研究現狀及其問題商榷》
  進行了辯論。時至今年6月,在臺北的“韓國漢文小說學術研討會”上,
  與陳慶浩持不同觀點的韓國學者崔溶澈又發表了論文《“九雲夢幻九
  雲樓”——韓中小說史上共受註目的<九雲記>成書過程》進行商榷。
  兩國國內及兩國之間的爭論依然熱烈,看來,一場爭論還遠遠沒有結
  束。
  
    但是,記者在采訪中感受到的是:在《九雲記》歸屬上的分歧實
  在更是一種方法論上的分歧。後者的意義實際已超越了問題本身。
  
    陳慶浩表示,他之所以提出《九雲記》的問題,就是要強調內證
  的方法。他說:“我想告訴大傢的是,假如能夠好好去想,好好去讀
  這些作品,即使作者沒有署名也沒有關係,作品本身能夠提供綫索,
  外國人寫的小說是完全可以看得出來的。問題是我們不要被發現新材
  料的興奮和喜悅所影響,從而作出不夠謹慎冷靜的判斷。學術研究是
  不應該受到這種好奇心的影響的。”
  
    據瞭解,《九雲記》並非第一部有爭議的小說。我國學者曾有過
  將著名的朝鮮漢文小說《謝氏南徵記》和《紅白花傳》誤認為中國古
  佚小說的錯誤,造成了“國際笑話”。至今,《紅白花傳》還收在中
  國社科院編的《中國古代小說總目提要》中,沒有在大範圍內將錯誤
  糾正過來。據陳慶浩介紹,1997年出版的《韓國藏中國稀見珍本小說》
  不僅誤收了《九雲記》,同時也誤收了另一部朝鮮小說《啖》。因
  此,陳慶浩強調,內證的方法不僅應被用來判定《九雲記》的歸屬,
  它同時也應被運用到對其他小說的判定中去。他提醒國內學者:“以
  後假如再碰到這種情況,要用這種方式去思考,用這種方法去檢驗。
  不要再發生同樣的錯誤了。”
  
    方法的不同當然不說明研究結果的對錯。陳慶浩的說法無疑發人
  深省,劉世德的觀點也引人深思。他一再強調“當內證不能說明問題
  的時候,就應該從外面找證據。內證、外證相結合,才能找到最合理
  的解釋。”這種方法看起來並不與陳慶浩截然對立,但顯然有着側重
  點上的不同。
  
    “《九雲記》之謎”的爭論尚未落下帷幕,方法論的分歧也還有
  待於進一步的探討。無論如何,掌握一種正確的、好的方法就是掌握
  了通往真理的方向。對正確方法的探索無疑將影響到今後的學術研究
  進程,而且,這也許將變成一個與研究本身同樣、甚至更為重要的課
  題。
  又名《醒風流奇傳》
  清刊本。二十回。
  題“鶴市主人新編”,又題“鶴市道人編次”。推測作者生於明末,於康熙十一(1672)年始作本書。
  敘述梅幹與馮閨英的婚姻的故事。有仿《好逑傳》、《玉嬌梨》處。
  又名《玉雙魚》
  清初刻本。十六回。
  不題撰人。序署“天花藏主人題於素政堂”。
  敘述昌𠔌與端容居二人麯折離奇、重續姻緣的故事。
  《綉球緣》又名《烈女驚魂傳》、《巧冤傢》。四捲二十九回,不題撰人。鹹豐元年〈1851〉廣東富桂堂刊本。封面上端橫刻“鹹豐元年新刻”,題“大明全傳綉球緣”,右欄為“內附欽賜狀元”,左下雙行小字“學院前富桂堂”。無序跋,有圖八幅。正文半葉八行,行二十字。其第九回中段有“賽全道:你四人不用驚慌,有我在此,包管得脫牢籠,即抽身而出,再鎖房門,自己即上堂去見鐵威。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說話施賽全心生一計,即時移步傳廳……”,此回應分為兩回,故本書應為三十回。書現藏北京大學圖書館。餘有藏浙江省圖書館的上海辛醜〈1901〉年由江南書學石印本和現藏安徽蕪湖市圖書館的光緒丙年〈1906〉上海洋左書局石印小本,有序及圖。
  
    書敘明神宗年間,鎮國公鬍豹,兩朝重臣,字蔚南,現為九門提督、駙馬都尉。久懷謀逆之心。其長子云光為廣東巡撫,次子為官廣西梧州。是年其母九十壽誕。鬍豹請假回傢為母祝壽。神宗嘉其事親至孝,賜其母竜頭拐杖等,並命其將提督暫交唐紳負責。
  
    鬍豹整頓回鄉,至襄陽為母祝壽。時鬍豹外甥唐雲竜落草為寇,也來給外祖母祝壽。鬍豹屏退左右,與其密議圖鼎之意,並着雲竜大量招兵買馬,整頓軍紀。唐雲竜自是高興。壽畢,唐雲竜帶着手下騎歸回山,因貪看景色,馬不小心撞倒鐵威,鐵威自以為威鎮一面,跳起來潑口大駡,雲竜賠禮之後,鐵威氣勢不消。雲竜火起,令手下將鐵威縛在樹上並提刀欲取其胸膛。鐵威大懼。時鄉紳黃世榮帶着傢人收債回來,遠遠見此情景,趕緊求其放人,並願以所收三百金贖之。雲竜得知世榮並不認識鐵威,僅為仗義救助,感其俠義放了鐵威並拒收三百金,戒告世榮救鐵威恐會反遭其害,離去。鐵威得救,感謝世榮並打聽得世榮住處。鬍豹三子云福在傢,因其父縱容,為霸鄉裏,無惡不作,一日於街上看見朱秀霞雖荊釵布裙,卻出落的天生一段情韻。
  
    着傢人打聽她是肉鋪店主朱百容之女,年十七,待字閨中,即派傢人帶上禮物上朱百容處求親。百容素知鬍豹德行,豈能將女投入虎口,就以女已字人推托。鬍雲福得知後發下毒誓,如不弄得百容傢離子散决不罷休。一日打獵回來途經百容傢門,百容未歸,其妻女因百容責怪閉門不出,鬍雲福着人敲開門後就闖入屋中。秀霞母不願讓女兒陪雲福,鬍雲福就殺了她,秀霞出來見母如此,大哭,以頭撞柱,碎首而死。是時有鄰居耳聞隔壁一切,但因勢單不敢出頭。待衆賊走後,看到朱傢如此,召來鄉裏看視現場,並立即通知百容。百容見發生如此慘事,要進鬍傢與雲福拼命。衆人勸阻,要他去縣衙上告,張玉也自願作證。當時縣太爺是鬍傢襟親,得狀子後,褊護鬍傢,反誣張玉殺人,屈打致死,並控朱百容誣告着下大獄,又將此事通知鬍傢,得鬍傢贈禮。
  
    百容兒子朱能得徒弟梁玉的幫助,探視父親。朱能在城裏開武館招收弟子,有勇有謀,探視時得梁玉指點,知知府何象峰清正,鬍投訴襄陽府,何象峰得知大怒,調案上府,但鬍豹通過巡撫壓下。府中無能為力,象峰因此告訴朱能上京告狀,並修書一封將其推薦給兵部尚書其兄何維柏。朱能回傢得衆弟子和父親故友黃世榮相助,得五千兩銀子和三百兩黃金,因此上京。不幸在店中失去銀兩,朱能太急恚而病。幸得山東歷城劉承恩老人相助,並陪老人去討賬。
  
    那鐵威因感黃世榮救命之恩,一日備下禮物至黃府。世榮喚出兒子貴保相見,並設宴招待。世榮不欲收鐵威的禮物,僅取一點表示心意,但鐵威不同意。宴中鐵威偶見黃世榮的女兒素娟貌比天人,一時驚呆,無心飲酒,辭別回傢,心兒卻丟在黃傢。後黃世榮着傢僕黃安回報鐵威。鐵威因心有所圖,故刻意結交黃安。先是以盛宴款待,繼之互為金蘭,然後以黃金誘之,黃安終於同意幫鐵威弄到小姐。是時黃世榮要送貨上京,起程不久後,黃安裝病回府,然後騙說老爺病危,喚傢中人前去。世榮傢人不審,隨黃安前往,被送入鐵府。鐵威露出猙獰面目,並以死威脅他們。當時鐵威友施賽全來此,聞得書房中有人哭啼,視之,見其中有自己的妹妹、已嫁黃世榮為妾的賽西,得知真情,心生一計,將鐵威灌醉,並將已醉的黃安殺死。救出黃傢四人。鐵威發覺後追來,貴保逃散,素娟因男女授受不親,不肯讓賽全背負過河,投水而死。
  
    貴保不敢回傢,衹好獨身上京尋父,因無盤纏,一路乞討。一日至浙江李傢村,秀纔李建中留其食,見其長相清秀,言辭清雅,因問他為何流落,貴保告訴他原因。李秀纔因此留他陪兒子伴讀。一日李秀纔衆弟子及子侄相聚,秀纔以詩考之。時李秀纔兩子苦思不得,貴保為之代筆。李秀纔一見,大為嘆服,並知非為兒子手筆,詢問之下,得知為貴保所為,當面庭試,深嘆其纔,收為侄兒。因視貴保心憂其父,就令傢人李恩護送貴保入京,投靠自己的兄弟李建良處。途中巧遇朱能,兄弟二人一同入京,留李建良處。朱能欲立即拜見兵部尚書,但為李建良所阻,認為朝中多為鬍豹之人,不可輕舉妄動,應在秋試以後參加科舉然後再行圖計。自是,貴保安心讀書,朱能尋訪黃世榮。
  
    秋閨時,朱能得中武魁第二,遂求見兵部尚書何維柏,維柏睹弟之信後得知鬍傢所為並知鬍豹有不軌之心,象峰告訴他朝廷應早作準備。維柏讓朱能稍安勿躁,當在殿試後再作主張。
  
    元宵日張居正女素娟拋綉球相親。朱能偶遇而往視,綉球正投中他,被請入張府。朱能欲辭之,並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辭婉拒,不獲準。但卻以此不肯當即完婚。這素娟正是黃世榮之女,朱能的未婚妻黃素娟。素娟那日投水,正遇因倭軍緊逼,朝廷召其回朝的大學士張居正,將之救起,素娟因擔心回傢又遭惡人欺凌故願留張傢。方倭王因孫哪咭被朝廷所留,又得姦臣挑撥,發兵而來,大破明軍,圍攻濟南,巡撫束手。張居正到來,將相們嚮其請教當如何處之。素娟為張居正出謀劃策,大獲全勝,倭王獻叛賊,居正將哪咭好好送回。皇上嘉奬張居正,居正回府後,說起素娟的功勞,欲第二天上朝請皇上加以褒揚,素娟告訴他不可如此。因為這樣一來雖使自己得以聞名卻使張居正受辱,張居正心感之,又許以請皇上治鐵威,素娟又說鐵威一小小歹徒,欲以相國之尊與之計較就影響丞相的身份。張居正見素娟如此為自己考慮,感其大度,收素娟為義女並欲為她擇一佳婿。所以安排這拋綉球之舉。誰知這綉球偏落到朱能的身上。
  
    是年上元節,神宗帶一太監微服私訪,觀天下升平,百姓安居,心中高興。因踱入建良酒肆中進食,發現人多無座,正欲退間,適貴保這日出來,看見他氣宇軒昂,不同凡俗,讓入書房,着人安排酒食相待,席中神宗試出貴保學識淵博,胸有甲兵,大喜,頗賞其纔。然未到科舉之日。一日與朝中大臣談及此事,張居正諫議說古有破格之舉,今皇上如能因其纔而不為陳規所拘,是可留汗青之行,無何不可。神宗大喜,命兵部尚書何維柏引貴保入宮,殿試對策,賜狀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貴保於是以遊街牌尋父,恰為黃世榮看見,父子相見,並至張居正處與素娟聚會。是時朱能於中進士後又殿試考取武狀元,遂嚮皇帝奏明自傢冤情,張居正、何維柏、黃貴保等人均告發鬍豹圖謀造反,主張捉拿入朝治罪。左都御史宋瓊暗中給鬍豹通風報信。
  
    鬍豹早已陰蓄死士,製造軍號器械,圖謀不軌。得宋瓊通知後,見朝廷的欽差不僅不拜,反而當其面撕毀聖旨,知府何象峰責其犯天之罪,即將之下獄。梁玉從象峰處得知真情後,立即放出朱百容並與何象峰的傢人等偷偷赴京,至京師投何維柏,維柏知鬍豹自立為吳王並已起兵,奏明聖上。張居正保舉唐坤為靖逆大將軍,任招討大元帥,朱能為先鋒,皇上認為軍中當有軍師為之出謀,朱能又保薦貴保,率大軍徵討鬍逆。
  
    時鬍豹妻公主從傢僕處得知鬍豹之行,大驚,立即告訴鬍母。鬍母召兒子前來查明為實,兩人百般相勸,鬍豹執迷不悟,並怒而提劍欲殺皇姑,其母阻止,誤殺母,囚皇姑。並召長子云光、次子云竜舉兵響應。雲光上書諫父,吞金自殺於廣東藩署,次子云竜寫信諫父責弟,在梧州自首。
  
    唐坤、朱能率兵到襄陽,初戰即殺死總兵莫如竜,大敗鬍軍。鬍豹發文催動巴州鎮吳威、綏江協王勇、長沙遊府陳隆、巫江都司李江及落草大雁山的外甥唐玉竜等處求救。吳威、王勇率兵趕到,被殺敗逃入城中。鬍豹圖謀三更偷營,不料貴保早有準備,再敗鬍豹,幸得陳隆、李江相救而逃得一命。陳隆以純陰之氣擺下落魂陣,唐坤、朱能戰敗,是時有朱秀霞神靈相助,飛沙擊石,大破陳隆妖法。貴保得助,大破落魂陣,殺陳隆、李江。鬍豹催唐玉竜發兵。施賽金告訴衆人唐玉竜頗有俠義,並讓唐坤以叔侄關係勸唐玉竜歸降。貴保在賽全的護送下至玉竜處,玉竜得叔父之信,又得知外祖父被殺,舅母被囚,就决定起兵討鬍。因施賽全本在襄陽城中,用計護送雲福出城,然後將其送交官兵的,此時鬍豹尚不知賽全為內姦,更不知雲竜已投降,故兩人至襄陽城下詐開城門,生擒鬍豹,打死吳威、王勇,拿下雷象星,放出皇姑。貴保也將鐵威全家拘捕,侯旨發落。唐坤凱旋而還。
  
    回朝後,唐坤、朱能、貴保、唐玉竜、施賽全俱受封賞,朱秀霞因貞烈顯靈助戰,被封貞烈仙姑,建廟祭祀。鬍豹、雲福被凌遲處死,又將宋榮發配、鐵威斬首。赦玉竜並使之奉獻皇姑。
  
    神宗問明朱能、黃素娟的一段姻緣,賜素娟女中狀元,並作成其婚姻。太師將女兒嫁給貴保。朱能、貴保後或還鄉,或赴伍。
  
    《綉球緣》一書,絲毫沒有擺脫姦臣害人,志士落難,最後天理昭彰,好人中狀元,報仇雪恨,姻緣美滿這一俗套。作者是出自下層的淺薄文人,文字水平低,結構、情節多湊合,構思也多有不合理處。如黃素娟其能竟在張居正上,九門提督的外甥公然為寇,又公然出入公門。
  
    再是書有些情節當從雜說小史來。如鐵威打撈石獅,早見於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捲二。
  又名《新編賽花鈴小說》
  清初本衙藏板本。十六回。
  題“吳興白雲道人編本”,“南湖煙水散人較閱”。
  敘述蘇州才子江文畹與方素雲的愛情故事。
  清代小說,作者:[清]白雲道人,講述的是紅粉贈與佳人,寶劍傳與烈士的雙一才子配佳人的傳奇故事。
  《平山冷燕》又名《第四才子書》。全書二十回。不署撰人,題“荻岸散人編次”。首有序,尾署“天花藏主人”、“時順治戊戌(十五年)”。
  清盛百二《樓堂續筆談》記此書為嘉興張博山十四五歲時所作,其父筆削續成之。瀋季友《攜李詩(上殸+下糸)》又記“張勻年十五作稗史,今所傳《平山冷燕》也。”張勻也為嘉興人。兩書所記,當為一人。但據魯迅先生推斷,此書“殊不類童子所為”(《中國小說史略》)。故本書作者為誰,尚無定論,但係清朝初年人,則是無疑的。
  《平山冷燕》主旨頌揚女子才情,為明清言情小說中的上乘之作。曾譯成法文,傳至歐洲。
  本書據《天花藏批評平山冷燕四才子書藏本》校點,參校《新刻批評平山冷燕》刊本。
  作者:阿閣主人 校點:尹振海
  《梅蘭佳話》題“阿閣主人”著。全書四十段。首有序,尾署“道光己亥年菊月右雲趙小宋拜撰”。據序,阿閣主人係曹梧岡,乃一飽學秀纔,生平不詳,卒於道光十七年(1837)。該書作於庚寅(1830),未幾而成。其中第二十七段“慕佳人花信求婚 逞絶纔雪香擬古”有回文詩四首,是美人四時閨情題,限紗、鴉、花、遮、斜為上韻,妝、長、傷、墻、香為下韻。
  又名《竜鳳配再生緣》
  上海鴻文書局石印本。十二捲七十四回。
  不題撰人。根據清道光年間陳端生二十捲四十四回彈詞本《再生緣》改寫而成。陳端生,字雲貞,又字春田,浙江錢塘(今杭州)人,陳句山孫女,生於乾隆十六(1751)年,卒於嘉慶元(1796)年。工詩擅文詞。十七歲(1768)起,二年間完成《再生緣》十六捲,後由於母死丶出嫁丶丈夫犯事等原因,直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方始續寫第十七捲。卒後,由另一女作傢梁德繩續寫三捲始告完成。彈詞本《再生緣》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珍品,陳寅恪曾將它與希臘羅馬史詩相比。
  敘述孟麗君女扮男裝高中狀元與夫婿皇甫少華團圓的故事。情節麯折,扣人心弦。
合錦回文傳
李漁 Li Yu閱讀
  原本:笠翁先生 重輯:鐵華山人 校點:徐明 
  十六捲,不分回目,有清代刊本。書署“笠翁先生原本”、“鐵華山人重輯”。近代有人考證,笠翁先生即清代著名文學家李漁,至於鐵華山人的真實姓名與生平事跡皆無可考。李漁(1611—1680),原名仙侶,號笠翁,別署覺世稗官、湖上笠翁等,浙江蘭溪人,生在江蘇如臯,中年流寓各地,晚年終老杭州。他一生著述甚豐,尤以戲麯、小說創作著稱,有《無聲戲》、《十二樓》等作品傳世。本書雖是一部才子佳人小說,但褒揚忠良和正義,斥責姦佞和邪惡的主題貫穿其中,使作品在愛情故事之外,又包含了一定的社會政治內容。同時,書中的故事情節變幻奇異,小說結構精巧細密,文字亦通俗流暢,在藝術上別具特色。
  又名《繪芳園》。據光緒四年(1878)作者自序可知:作者西冷野樵乃竹秋氏之別名,浙江上虞人,主要活動於道光年間。書存80回,現存有光緒二十年(1894)上海書局石印本。
  山東按察使祝封之子柏青倜儻任性,不重功名。與二友陳小儒、王蘭偕同金陵名妓聶慧珠、聶洛珠遊湖。遇惡少劉藴,纏住慧珠,遭拒絶後懷恨在心,蓄意報復,二珠在小儒的庇護下逃往蘇州。後柏青中探花,授職編修。劉藴誣告柏青,謂其"專以眠花宿柳,虐善欺民為能事",真相大白後,皇帝革去劉藴之職。後為尚書的陳小儒,與官至代理浙江巡撫的王蘭等人起造別墅,以作退隱所在,兩河總督雲從竜題名:繪芳園。凡遇園中四時花開,即為繪芳園中的諸人畫像。男女皆畫,其中女像為十美圖。陳小儒之妾蘭姑教子寶森煞費苦心,流淚勸告,希望兒子成名,為母爭氣。後來去杭投考,果然中了秀纔。陳小儒夫婦復歸已極,子婿皆出仕,連兩個幼子亦有官銜。正在小儒得意之時,芍藥花開了,正應在小儒四子身上。後來四子皆位至三品或封疆大吏。
  畫圖緣小傳
  作者:天花藏主人
  第一回別開仕路下詔求賢 巧遇仙人授圖察賊
  第二回花天荷感仙傳挺身呈妙策 桑元戎惑讒言無意出奇兵
  第三回過路客認畫圖直遊秘室 奉公差執牌票誤捉閑人
  第四回學霸相公受飽老拳之辱 傢藏公子感不識面之恩
  第五回 三生知己奔走粵中 二美憐纔徘徊花下
  第六回 智監軍呆折本巧釋冤 惡秀纔明害人暗吃苦
  第七回 花氏子吞鈎餌一段姻緣 柳傢郎竊彤管兩番酬和
  第八回 逼友題詩留心窺破綻 代弟聯吟當面弄機關
  第九回 出自名藉聘定他人之婚 托別故說親作本傢之伐
  第十回 俠男兒立崖岸明拒檄文 智纔女識權變暗施妙計
  第十一回 花大本逼子占高魁 夏按察薦賢膺重任
  第十二回 賴徒夫死裏獲生機 花總戎美中尋不足
  第十三回 亟催婚愈急疑李即桃 再睹面始真悟梅代杏
  第十四回 喬裝丈母硬主婚 鶻突媒人空着急
  第十五回 美恩愛親折證方得分明 好姻緣各揣摩尚多疑慮
  第十六回 認花田俏佳人得婿 平峒賊大丈夫封候
首頁>> 文學>>才子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