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ulture & Life>>Columnists>>Kong Qingdong
笑书神侠
Kong QingdongRead
  金庸的武侠小说早已在亿万华人的心中生根结果,但一直为主流文化和正统学术圈所排斥。此书是孔庆东解读金庸的阶段性总结。
  在书中,他饶有趣味地分析了金庸小说中的爱情模式、金庸小说中的奇情怪恋、金庸小说中的武功、金庸小说的侠义精神、金庸小说对中国文化形象的建构的作用等等,还对金庸的若干作品进行了细读。由于作者广博的知识面、丰富的人生体验、独到的思想见解、幽默的行文风格,使得他谈论金庸纵横捭阖,气势恢宏,妙趣横生,使人时有豁然开朗之感,时有开怀大笑之乐。
生活的勇气
Kong QingdongRead
  本书为孔庆东2006年9月-2007年9月的年度新作结集。此书幽默温情不减当年,所涉内容更显宽广深刻。讲文革掌故、领袖佚事,生动再现毛泽东、江清、林彪、张国涛、张春桥、耿飙等历史人物鲜为人知的一面;谈时政风云、异国见闻,津津有味,趣味横生;怀念亲人、朋友、同学、师长,柔肠寸断,极富深情;读书评书,见他人所不曾见,尽现老孔独门功夫。
正说鲁迅
Kong QingdongRead
  鲁迅从来就不是,也从来没有成为“方向”,他任何时候(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可能成为“方向”,因为他对任何构成"方向"的主流意识形态,以至“方向”本身,都持怀疑、批判的态度。而且,鲁迅还向一切公理、公意、共见、定论……提出质疑和挑战。
千夫所指
Kong QingdongRead
  本书为孔庆东最新作品集,精选自孔庆东博客“东博书院”。分为“温情蛤蟆功”、“观点流星锤”、“原创倚天剑”、“风波疯魔爪”、“工作扫堂腿”等十辑。所有文字均崭新出炉,鲜蹦活跳,生猛可乐,读者可欣赏该坏人千夫所指之下故作悲愤之惨状也。
匹马西风
Kong QingdongRead
  本书以其亲历性,给出了一个具体而微的韩国:化妆室里的韩国,餐桌上的韩国,与韩剧的女性意识对称的幽怨的韩国。但它不仅仅是关于韩国的现场报道,孔庆东主要的用心还是借韩国杯酒,浇祖国块垒。这一点他在自序的牢骚里已流露一二。为人父、为人师,为人大代表,守着读书人齐家治国的传统愿望,竟惹得街坊媒体讽谤后的满腹闷骚。但孔庆东像金庸笔下的李文秀一样有着古高昌国人的固执。世风是滑车铁壁,笔纸乃匹马西风。因此庆东之“啸”,既是快板评书,亦是马嘶蝉鸣。
老舍的幽默
Kong QingdongRead
  提起《四世同堂》《离婚》《二马》等作品,人们就会想到文章中幽默的语言,特别是被搬上银幕后,更是家喻户晓。人们对老舍的认识更深了一步,老舍的语言里有幽默,老舍的幽默在语言里。人们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老舍是幽默的,但是在老舍幽默之外,他还有不幽默的一面。我们看到老舍的《骆驼祥子》,看到他的《月牙儿》,都是很沉重的,是不幽默的。那么在幽默与不幽默的背后,老舍还有一种感情,那就是对人的关爱,他始终用一双关爱的眼睛关注他笔下人物的命运,我们读《骆驼祥子》我们读《月牙儿》,我们会看到一双关爱的眼睛在注视着他们,这里面包含着同情。
  
    那么在现当代作家中,除了老舍幽默以外,鲁迅、钱钟书、赵树理也是幽默的,而他们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是不同的。鲁迅的幽默是老辣深刻,入木三分。像庖丁解牛一样,一刀进去正中要害。而钱钟书的幽默是学者型的,他的幽默非常灵动、迅捷,带有一种智慧。比如在《围城》的开头,有一个鲍小姐,穿得很暴露,别人就给她起了一个外号叫“局部真理”,而这一句话是来自一句名言“真理是赤裸裸的”。如果没有那么大学问的人是不会想到这句话的,在这句话背后,流露的是一种学问。而赵树理的幽默则是一种农民式的幽默。老舍的幽默和他们都是不同的,老舍的幽默是温和的、温厚的,不需要你有多大的学问。读老舍的文章就像和邻居家的大哥和大叔在说话一样,让人觉得特别可亲。
孔庆东看金庸
Kong QingdongRead
  1月5日  《孔庆东看金庸小说的奇情怪恋》
  
  1月4日  《孔庆东看金庸小说的情爱世界》
  
  1月7日  《孔庆东看金庸小说中的侠义》
  
  1月6日  《孔庆东看武侠小说中的侠义》
  
  2月22日 《金庸小说中的悲剧爱情》
  
  2月23日 《传统武侠小说中的武功》
  
  2月24日 《金庸小说中的武功》(上)
  
  2月25日 《金庸小说中的武功》(下)
《啼笑因缘》的爱情三模式
Kong QingdongRead
  二十世纪我国产生了很多名家名作,但是最轰动的一部作品,它不是鲁迅的《阿Q正传》不是茅盾的《子夜》,不是曹禺的《雷雨》,不是郭沫若的《女神蔡文姬》,而是张恨水的《啼笑因缘》。为什么这部小说有这么大的轰动?
  
    在《啼笑因缘》里,张恨水缔造了一个三角恋爱的故事,它之所以能够引起那么大的轰动,是与这一男三女所担负的文化含量有关的。
  
    为什么它会吸引大量的男性读者?在这部小说里,三位女性人物沈凤喜、何丽娜、关秀姑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文化模式,沈凤喜是传统的小鸟伊人式的女孩子,何丽娜是代表社会前沿的时髦女郎,关秀姑是社会中的女强人。这三种类型分别满足的男性读者的心理需求,每一个男性读者都可以从这三种女性当中找到自己的情感模式,因此在《啼笑因缘》出版之后,它引起了大量男性读者的关注。
  
    那么为什么《啼笑因缘》也吸引了大量的女性读者呢?在《啼笑因缘》里,樊家树是一个具有中庸之道的好男人,这个角色也满足了不同类型的女孩子的想像。比如沈凤喜这一类的,她好比这个社会中的灰姑娘,灰姑娘希望有一天,大门打开了,王子进来了,一眼就看中了灰姑娘,因此她把樊家树想像成王子。而何丽娜这一类的女孩子,她虽然生活上很富足,但是精神比较空虚,需要精神导师。而樊家树在她这里就扮演了一个精神导师的角色。对于关秀姑这一类女孩子,她是女强人,她希望有一个人能做她的梦中情人,樊家树也满足了她。因此《啼笑因缘》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女性读者。这样我们再去理解它的轰动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从《说笑》看钱钟书的幽默
Kong QingdongRead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以林语堂、周作人为代表的作家大力提倡幽默,他们认为中国人缺乏幽默,不懂幽默。于是就身体力行,创办一些专门发表幽默文章的刊物。一时间一些专写幽默的小品文盛行,追风潮的作家也努力去撰写离现实比较远、追求刻意闲适、刻意轻松的文学作品,形成了当时特有的幽默文学。针对这种现象,鲁迅首当其冲站出来批判,鲁迅指出当时中国是一个皇帝不肯笑、奴隶不准笑的时代,是一个风沙扑面、虎狼成群的时代。这些浅薄的小品文,一方面点缀人们的太平盛世,一方面掩盖着穷人的呼号和血泪。到头来“将屠户的凶残,使大家化为一笑,收场大吉”。干净简洁的文字已经表达出鲁迅的立场,鲁迅不是反对幽默,而是认为我们人民身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是很难幽默起来的,而有人却在这个时候提倡幽默,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处于这样的时代背景,继鲁迅之后,钱钟书的《说笑》就诞生了。
  
    与鲁迅的态度相比,以幽默著称的钱钟书在《说笑》这篇文章里,语言辛辣,极尽嬉笑怒骂之“狂气”,不但向我们展现了钱钟书幽默的风格,还对笑与幽默的问题做了更深入透彻的分析。他指出的真正的幽默是能让我们思考的。什么是幽默?提起它的概念每一个人都能说出一两句自己以为的幽默定义,但是如果我们深入下去,一个能让人笑的人称得上幽默吗?笑等于幽默吗?有人说幽默是一种高级的智慧,这似乎是全世界公认的真理,但谁又是公认的幽默大师?谁又是真的有幽默?是跳梁小丑的滑稽表演?还是让人思考的艺术展现?这些疑问我们都能在这篇文章里找到答案,我们会看到谁是真的幽默,谁是没有幽默在那里制造幽默。
青楼文化
Kong QingdongRead
  青楼,也是一种文化?青楼亦有文化乎?其实,青楼是文化艺术之乡。唐诗、宋词、元曲、明朝的小说,哪一样能离得开青楼?可以这样说,青楼与“色”的关系有多深,青楼与文化的关系就有多深。研究中国文化而企图绕开青楼,或者谈论青楼而不涉及文化,就如同入庙而不访僧,登舟而不问水,至少可说是三分迂阔也。以宋词为例。宋词若是离了青楼,简直就溃不成军,只剩下几个“豪放派”的傻老爷们,手持铜琶铁板,干吼着“大江东去”,知道的是唱宋词,不知道的还以为要表演硬气功呢。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与青楼关系密切。知识分子是介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一个弹性群体,命运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使他们与同样命运无常的妓女之间达成了心灵的默契。
  “北大往事”,本来是我计划中的一部长篇的名字,现在忽然有人以此为名编一本
  书,那我的长篇将来出版时拟改名为《狗日的北大》,以表示我对北大无法言说的无限
  挚爱。当然,也可以叫《挨千刀的北大》或《老不死的北大》。我先把这些漂亮的名字
  公布出来,算是霸占一份专利,倘若有人侵犯了我的冠名权,那我将把“北大”二字置
  换为他的尊名。
   现在,特从我的这部巨著中拈出一小节,作为北大百年校庆的一份贺礼。这一小节
  属于最最平淡无奇的部分之一,因为那些比较精彩的乐章,我是舍不得在这个年头拿出
  来暴殓天物的。这里讲述的,只是80年代最后几年一条楼道里的一群研究生的凡人佚事,
  我尽量每个人都说几句,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与我久违了。我讲讲他们的一些无伤大
  雅的隐私,不是为了笑话他们,而是以此深深怀念我们共同奋斗、共同忍耐、共同享受、
  共同消磨过的那段神话般的岁月。
   我1983年从哈尔滨考入北大中文系,住32楼416,那段岁月我将专章讲述。现在话
  说转眼到了公元1987年,我本科毕业。考入本系现代文学专业,跟钱理群老师读研究生,
  这便动迁到了47楼2072室;
   47楼是80年代新建的几幢研究生楼之一,坐落于燕园的南隅。从八卦上讲,属于
  “死门”,主大凶。不过我当时不懂八封,相信“人定胜天”。结果终能死里逃生,得
  以今日坐在“生门”这里饶舌。
  
   这几座研究生楼的形象和设施,在当时是颇令学生满意的,体现了党和政府重视知
  识分子的诚意。每座楼均为六层,每个楼门内的每层分为相对的两个单元,每个单元里
  有五个或七个宿舍。47楼207单元住有中文、东语、俄语三个系的研究生20人。2076是
  水房和厕所,不过有一次竟收到一封信,寄给47楼的2076号的刘洪波先生,大家以为是
  恶作剧,便有人拆信阅读。写信者是一位云南小姐,信中含羞带怨地倾诉了对“刘洪波”
  先生的思念,并说欲近日来京,问刘洪波“既然有窃玉之勇,有没有藏娇之屋”。我们
  读后齐声遣责这个化名刘洪波的家伙,实在给北大丢脸。那份信后来不知下落,但我始
  终怀疑“刘洪波”可能就是207中的某个人,这小于在云南偷了点荤腥,既不敢承担,
  又想留点余地,于是就给人家一个假名假地址。既不会牵连他,他又能看到信,以决定
  下一步怎么办。207的哥们现在大多已有了妻室,要他们站出来承认大概是不可能了,
  于是我又怀疑是208的那些哲学系的小子干的。
   下面我分别介绍一下207的20位哥们。由于介绍的目的在于报述当日的人文气氛,
  并不在于为具体的人树碑立传,因此将其真名隐去,姑作假语村言。
   先说2071,此室住的是4位东语系蛮子,分为两类。朱、毛二人原系北大毕业生,
  现读波斯语专业,所以长得跟西亚人没什么两样。老朱高大肥硕,活像一架立起来的波
  音747,头脑聪慧,谈吐诙谐,性格憨厚。他吃饭用的家伙叫饭盒不如叫钢盔。由于经
  常游泳,加上谦虚,所以有些驼背,估计砸直了的话,能有l米9。此公家住北京,不常
  住校,来则必到我处谈笑一回。四面敬烟,八方借火,人人乐于调侃,惟其臀下之床板
  嘎嘎作响。毕业时多数床板有裂纹,盖皆蒙老朱之赐也。老朱常穿一件滑雪衫,装束严
  整,尤其冬天戴尖帽穿厚靴,推门而人时,活赛中东恐怖分子。别看他乐乐呵呵,在学
  习上实则律己甚严,除了英语、波斯语,还会法语,好像还会什么语。于是后来就娶了
  个法国妻子,看上去很贤淑。到法国干了几年,现在又回到中国为促进中法友谊而辛勤
  工作。我和老朱在一起开过很多玩笑,特别是1989年秋天他讲的那些笑话,永远留在我
  的记忆里。
   小毛姓毛名嘉,自称山东人,但任何人一眼看去,就可断定他是个胡人。我几次开
  玩笑,劝他问问母亲年轻时有没有穆斯林朋友。毛嘉不到1米7,但体格匀称结实,体多
  毛,因此酷爱到游泳池去展示,不舍昼夜。他发现我肚皮发福之后,兴奋异常,积极带
  领我做仰卧起坐,并引众人围观。后来又非要指导我游泳,我提出每次游泳前必须给我
  买一个大磨坊长面包加一瓶可乐,他一口答应,但只兑现了一次。其余的我都记了账,
  要他一并连本带利偿付,他总是答应,至今仍在推脱,每次国际长途中,这都是必涉的
  话题之一。
   毛嘉是全盘西化的受害者,除了爱游泳,还爱打网球,做健身。他的嗜好全是资产
  阶级那一套,比如说听交响乐,一盘接一盘,还很讲究版本。我原来对交响乐只是听着
  玩玩,后来看他实在孤单可怜,就有时陪他听听,条件是他去买二斤鲜草莓,洗净摆好。
  他的欣赏水平当高出我许多,但表达上不如我,我对老柴、老贝、老莫的评析每每令他
  大笑之余加上一句“没错儿”。他送给我一盘《欢乐颂》,那是在我很需要力量、很需
  要友情的时候,我常常听。
   毛嘉还爱汽车。没事儿就画汽车解闷,被我怒斥为“手淫”。所以后来我一看见他
  画汽车,他立刻塞进抽屉,羞涩地说:“手淫,手淫。”然后加一句:“他妈的!”
   毛嘉有洁癖,百事干净。特别是一天到晚洗衣服。他在一个盆里洗一件,其余的泡
  在另一个大盆里哗哗地冲着。我一听见水房里哗哗地瀑布声,就心疼得直愤怒,冲出去
  喊:“毛嘉!北大的水费都费在你身上了!给我闭上!”后来我不大听见那瀑布声了,
  原来他专门挑我不在时洗衣服。
   毛嘉很单纯,但特别爱听我们这些中文系的胡说人道。他是个优秀的倾听者,一个
  幽默感非常出色的欣赏家。我和他的许多对话都是扮演某种虚伪的人,既有古典喜剧的
  情调,又渗透着后现代的反讽意味。用摹仿的方式戳穿各种艺术骗局,是我们共同的爱
  好。比如我想让他破费时,就摹仿《茶馆》中刘麻子的话说:“咱一共还有多少块现大
  洋?”看见他点钱时,就说:“你留着这么多同样的花纸有什么用?送我一张留个纪念
  吧,就要这张四个老头的吧。”毛嘉经常说“中文系的人太坏”,但那语调很像少女说
  她的男朋友“你真坏!”
   毛嘉去伊朗游学一年,我送他一首《满江红》:“小小毛嘉,有几个风流宿愿。一
  心想,天鹅落地,蟾蜍赴宴。月下联诗惊浴女,花前赏景闻娇喘,更那堪湖畔共吟书,
  声声软。人之出,性本乱,学外语,吃洋饭。望长城内外,行尸百万。孽畜洗衣真费水,
  瘟鸡中暑鸡生蛋。待何时还我面包来,年年盼。”毛嘉在伊朗洗了一年衣服,觉得不值
  得叛逃,就又不羞不臊地回来了,遭到我等一致呵斥。毛嘉说:“那边妇女在外面捂得
  严严实实,一回家就脱得一丝不挂,看黄色录相。”我们问:“你昨知道咧?”他说:
  “我亲眼看见她们的确捂得严严实实的。”众人大笑,最后判定他必是在伊朗惨遭蒙面
  妇女轮番蹂躏,苟延残喘,奔回祖国怀抱。
   毕业喝酒那天,毛嘉第一个哭了,头抵在楼道的白墙上,睫毛上挂满了泪珠。他劝
  我一定要练喝酒,怎么能一杯啤酒就醉了呢?
   后来,毛嘉娶了个小有名气的女孩,到英国去工作、读书了。最近来电话问我是否
  可以用“外国花纸”偿付我的面包,我说可以,但是要加倍。
   朱毛之外,另两人是林和吴,都是从部队来的,学越南语。他们本来是应当到老山
  前线的猫耳洞里审问越南女兵的,不幸中越关系正常化,他们只好到北大来大材小用。
  刚来时很不耐烦,经常用越南语高喊“缴枪不杀!”后来我在一部电影里学会了一句越
  南话:“越南必胜!”就天天对他们说,终于感化了二位,他们以后见了我时,便举起
  V字形的二指说:“越南必胜!”
   林吴都是广西人。林长得矮小精壮,大脑门、大眼睛。锻炼身体的方式与毛嘉相反
  ——自我摧残式。他的拿手项目是长跑,从北大跑到昌平。我开玩笑说:“地球是圆的,
  你一直跑,就能到越南,再跑,就从南门回来了。”每次回来,他都比早上出去时小了
  一圈,满脸放射着回光返照的神采。然后买一只鸡腿,煮在电热杯里。一觉醒来,又是
  一条好汉。大家都不甚赞成他的长跑,但很羡慕他的鸡腿。因为我们每月的助学金只有
  75元,轻易不敢请女孩吃饭。而林吴二位享受中级军官待遇,每月的津贴从部队上成百
  成百地寄来。可惜他们却不利用这钱去请女孩吃饭,都存起来给了后来的夫人,这大概
  就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吧。
   小林锻炼身体野蛮了点,但骨子里很内秀的。喜篆刻,刻了些“长相思”、“勿忘
  我”之类的。也学写诗词,与我交流。由他们身上,我认识到,军人的内心实际是很脆
  弱、很多情的。小林那充满吃苦精神的憨憨一笑,是我不能忘怀的。
   吴好像在部队的职位比林稍高一些,所以据说略有些脾气。但我从未感到他有什么
  脾气。老吴不善与人交流但又渴盼交流,所以经常振作精神,非常潇洒地加入谈笑阵营,
  最后不得要领,胡乱打了一圈招呼又讪讪而去。老吴常喜穿低领小背心到各屋游走。若
  有人讽刺他说话女声女气,他便以胸前黑毛证明他是真正的男子汉。后来我说,唐吉河
  德的女朋友也是胸前生有黑毛的。老吴说我们是嫉妒他。我们赶紧说不嫉妒,是羡慕,
  我们恨不能浑身生些个才好。老吴是有些个怕羞的,所以大家跟他开玩笑均注意节制。
  可是老吴并不注意大家的心情。他一进屋就热情地向每一个人问寒问暖,但其实你根本
  用不着回答,因为当你回答时,他正在关心另一个人。屋子里都是他一个人的声音:
  “你好!怎么样小伙子?不错吧?”对于众人的笑声,他经常问:“怎么啦?为什么?”
  后来我对大家说:“老吴再来时,咱们什么也不用说,一齐喊首长好、为人民服务就行
  了。”但老吴又经常令人望之不似首长,据传他早上醒来时,十二分慵懒地伸出一只黑
  色玉臂,轻声细语道:“小林,扶我起来!”我想,老吴居然也有这般的黑色幽默,他
  一定不是一个简单的给人带来的快乐的人,他的内心也别有一番大千世界吧。
   2072位于楼道的中心,住着我们四位中文系的。这里是整个207单元的会议室、休
  息室、娱乐室、吸烟室、饮水室、吃饭室、接待室、收发室……四个人中我自己当然不
  用介绍了,除了吹牛,一事无成,算个半好不坏的读书人吧。其余三位都是学文学理论
  的,黄、李和江。
   黄是湖南才子,16岁入北大。看去不甚用功,但悟性极佳,每考必捷,象棋和扑克
  玩得极好,水平与我不相上下而比我细致。我们俩联手打牌,打遍北大无敌手,即使牌
  运极差,形势极危时,我俩也稳如泰山,能够抓住仅有的机会,反败为胜。当彼之时,
  长气缓出,四目相视一笑,乐何如哉!李和江联手打我二人,三年之中鏖战不下百次,
  竞从未取胜!李江二人每每吵闹、时时切磋,终究无可奈何花落去。环视今日北大,再
  无黄君这般最佳搭档,每次打牌,均思之不已也。
   黄从本科时起,混迹于校园诗坛,至研究生时已薄有诗名。时或有天真少女及不天
  真少女前来叩教。黄神情侣傲,不给其以可乘之辞色。盖其年少心高,且有隐痛存焉。
  曾有一夜,久不归宿,吾急寻之,见他低头环楼而行,吾强拉之归。平日看他装束;奇
  特,有嬉皮士之风,实则另一番追求在心头也。我最佩服他的不是诗,而是他对西方小
  说的通读。我在他那里抢着看了许多西方小说,受益不浅。毕业后,我暂离北大,他继
  续读博士,竞成为北大外语学得最好的人——把外籍女教师学成了自己的妻子。现在身
  在美国的黄老弟,你还写诗、下棋、打牌么?
   李是河南人,妻室在邢台。老李相貌英俊但呈劳苦之色,生活能力极强,能帮助别
  人干一切活,办事认真,思想实际。偶而有非份之想,但终于作罢或失败,令人起同情
  心的一笑,颇类唐老鸭性格。初来时思念爱妻,常写家书。写到高兴处为我等朗读,其
  中有一句:“我从早到晚、朝三暮四地爱着你!”差点把我们笑死。老李写文章决不涂
  改,有错字就挖掉,再用小纸块写好贴上去。老李教给我许多生活常识,我看着他那骨
  节分明的大手,觉得他真像大哥。其实老李身体不如我魁梧,但他身无余肉,每块肉都
  是能劳动。比如玩哑铃是我的强项,但老李只做一个小臂屈伸的动作,做lOO次,我也
  努力做了100次。可老李奋起神威,又做了200次,我不敢做了。老李举着哑铃向众人示
  威。我知道到了晚上,他的胳膊会疼得要死。夜里他果然在上铺翻来覆去,但却愉快地
  哼着走调的小曲。
   老李回家只要几个小时,所以经常找借口回去,什么封窗户啦、搭炉子啦。但他同
  时又是个尊重一切规章制度的老实人,我就不时捉弄他。一次他回家几天,我找了个研
  究生院的信封给他发了封信,含含糊糊说他在北大的事闹大了。他一看信就吓坏了。来
  了以后听说没事,那种如释重负的快感,人人都感觉到了。
   我和老李更近的友谊还在毕业后,这里就不说了。下面说说江。他是广西人,已经
  30岁了,瘦高、善良,有股仙气,我们便叫他江半仙。每天夜里他负责关灯,但谁也没
  看见过他是怎样关灯的。总是他说:“别他妈说了,睡吧!”于是就一片黑暗。后来我
  们知道他是用脚关的灯,所以不用起身。但我留意了许多,也从没看见他是怎样伸脚的。
  从武侠片里看到一种武功叫“无影脚”,也许两广一带的人都会吧。老江的长辈里有师
  公一类的人,他自己也会看看手相什么的。他说我要注意“防火”,我的许多坎坷都与
  火气有关。现在我也常常提醒自己这一点。
   老江和老李一样,都是经常倒点小霉、有点小苦恼的人。老江刚来时托运的行李,
  就被野蛮装卸过。毕业时也在分配问题上无端生了许多波折,但结局是不错的,善人自
  有天相。他32岁寿辰时,我送他一首七律:“人生相会似飘蓬,难得京华聚客星。卅载
  风云沉酒底,百年坎坷入沙汀。樽前一吐痴儿怨,身后谁知倩女情。且视仁兄增马齿,
  老来携手唱青冥。”
   老江这种真正的南蛮,总爱吃点精致的。他把我夜里吃两个馒头的事,写信描述给
  他的夫人。他夫人大为惊诧,觉得馒头这种东西居然能吃两个,而且在夜里,实在是东
  北人才干得出来。老江总是买小炒,但他的饭量很小,能吃一半就不错了,剩下的便被
  我们这些虎狼之辈扫掉了。老江高兴时便给我们讲如何吃蛇吃猫吃老鼠,讲捉来老鼠养
  得肥肥的,一只鼠可换三只鸡,鼠肉一口咬上去,香嫩得赛过西施的舌头……那时大家
  没什么钱,每次聚餐都记得很清楚。老江现在是广西出版部门的一个领导,到北京来经
  常请大家吃饭,他还记得有一次孔庆东用一块钱买了—大堆烂梨,大家吃得连梨核都没
  剩。每次打牌赢西瓜,买西瓜的都是老江老李,吃得最快的是黄,那真是刘伯承元帅说
  的:“吃一个,挟一个,看一个。”而老江,吃两块就要去撤尿了。说来也怪,老江每
  晚主张早睡。而他自己偏偏早睡不了,因为他躺下一会儿,便要出去撒尿。撤尿回来先
  喝一茶缸水再躺下,刚要睡着又须出去……天长日久,老江虽然睡在上铺,但上下床的
  动作练得十分麻利。有时卖个乖,一条腿就能蹦上蹦下的,仙气十足。可是有一天夜里
  闹地震,老江一翻身蹦下来,叉开两条鹤腿奔下楼去却发现脚已经摔伤了。
   2072的三位兄弟,都给过我很大的帮助,他们的故事是说不完的。现在说说2073。
  这2073的四位哥们组成了文学专业的一个完整阵容:古代文学的大春,现代文学的大光,
  当代文学的大力,文学理论的大河。这个宿舍有几个非常显著的共同特色:第一个特点
  是眼睛都睁不开,一律眯缝着。大春的眯缝给人一种认真钻研的感觉,看东西专注而长
  久,不看明白不罢休。据说在食堂排在女生后面买菜时,他能把脑袋伸到前面,再侧过
  去看人家的脸,因此在北大女生中有“老学究”的美誉,大家不以为怪。大光的眯缝是
  友善,同时具有一种抚媚感。大力的眯缝是器宇轩昂,类似关公的丹凤眼。大河的眯缝
  是谦卑,眯眼的同时咧嘴一笑,让人人都感到自己是站在高处。
   第二个特色是学习外语空气浓。每人头上戴着一副耳机,坐在四个角落唧唧复唧唧,
  不知道的以为是特务培训班呢。大春原来是中学英语教师,大光的托福考了北大最高分。
  因此这个宿舍成了当之无愧的“英语角”。
   第三个特色是基本不打水。每个宿舍都有自己的“打水体制”。比如我们2072是无
  为而治式,谁有工夫谁打,一次打满4壶,人人自觉,壶壶不空。2073是轮流值班制,
  每人负责一天半,四人共计六天,星期天轮空。这样每人只要挨过自己负责的一天半,
  就净等着喝别人打来的水了。所以,一到值班之日,那位老兄便到2072来喝水,其他人
  没水喝,更要到2072来。老江曾多次反对他们这种无政府主义创举,但结果是引起别的
  宿舍也来“利益均沾”。有的哥们端着茶缸进来,一捡起壶是空的,顿时很气愤:“你
  们也太懒了,快去打水!多打几壶,我喝完茶要吃方便面,一会儿还要泡脚。”好在47
  楼离开水房很近,提4壶水上4楼也不失为一种锻炼,所以打水、喝水也成为2072的谈笑
  素材之一。
   大春的年纪仅次于老江,也30多了。这位北京老兄多才多艺,有学有识,这样的人
  不能成为我们社会的栋梁,实在令人叹惜。大春在中学任教多年,对学生极好,学生家
  长很感激他,说一定帮他调动工作,不再当老师了。大春百感交集,决心考来北大。对
  文革及十七年文学艺术的熟稔,使他与我经常有共同的话题。大春精力充沛,怀着一种
  “向四人帮讨还青春”的激情,他把日程排得满满的,一天听8节课是常事,有时甚至
  听10节,晚上归来还要到2072总结他一天的收获。大春头脑清晰,逻辑性强,两个小时
  的讲座,他用20分钟复述得条分缕析。因此很多讲座我们不用去听,只等大春的概括就
  行了。无论你请教大春什么问题,他开口就说:“你记着,就这么两条……”他有本事
  把任何事都总结为两条,因此我给他取了个外号叫“两条”。大春听完讲座一定要再三
  追问主讲人,有时问得人家捉襟见肘。有一次李泽厚讲演,我听说有两个学生一直追问
  到海淀。我说那两个学生肯定一个是贺照田,一个是大春!后来别人告诉我正是。大春
  做事永远有计划、有理论根据,但又不枯燥,很有幽默感。那时我们关心他的终身大事,
  他总是说:“没问题,这个学期拿下来!”到了最后那个学期,真的拿下来了,他找了
  一个小有名气的女博士,因此我们戏称他为“博士后”。
   大光的外语好,所以西化思想也比较严重。经常宣扬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特别主张
  女尊男卑,令我等封建余孽不能接受。我们一般人总喜欢表现自己是男子汉,而大光虽
  然身材魁梧,却勇于表现软弱的一面,甚至故意以女性姿态来搞搞幽默。比如他经常慢
  悠悠地说:“我这几天身子不大舒服。”一次在31楼西面打羽毛球,一球击出,大光没
  有接住,仆倒在地。他抬起头来说:“我一看你向我扑过来,我就知道一切都完了!”
  大光还不时捉弄老李,用兰花指点着老李的鼻尖说:“你这个小白脸!”老李特制布帘
  一幅,挡在座位外。大光探头进去,吓得老李要死要活的。我与大光同专业,常一起探
  讨。在老舍研究方面,我受他很多启发。大力也是校园诗人,与黄一起,号称“北大双
  璧”。大力与我同窗十载,可述之事甚多,这里干脆省略。研究生三年岁月中,他遇到
  一件十分伤心之事,但他挺了过来,表现得很有气度。那段时间他经常来2072,谈谈笑
  笑的气氛,相信对他不无稗益,
   大河是最能吃苦耐劳的那种人,刻苦生活,刻苦学习,刻苦锻炼。北大有很多银杏,
  我们只知赏其美色,而大河捡了很多银杏果,晒干了卖给药店。我曾和他比赛用十个指
  尖做俯卧撑,他输给我两个。但从此他一连许多天趴在地上苦练,看着他颤抖的十指,
  我说:“别练了,我输了。”
   大河是懂得幽默并创造幽默的。有一次他看我写的打油诗“撤尿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南山不知北客愁,一味冒青烟。”大笑之余,他说这诗不是无聊之作,里面是有寄
  托的。还有一次他实习讲课,用他那掺有河南味的西北口音讲小说人物语言,讲到女主
  人公对男主人公说出了:“惊天动地一句话”,大河伸着一根手指头,眯缝着眼睛说:
  “我要你要我!”大家笑不可止,一连传诵了好几天,
   2074住的也是四位中文系硕士生。民间文学的陈,语言专业的叶、张,古文献专业
  的马天水。
   陈热情随和,知识面广,尤其熟知二战史。战争与革命,是我与他的日常话题。在
  许多历史细节上,他记忆得非常清楚。老陈有一个口头禅“疵毛”。好像很多场合都能
  用,表示不满也说“疵毛”,表示很有意思也说“疵毛”。所以我有时候干脆叫老陈
  “疵毛”,说:“疵毛真疵毛”。
   叶是踏实肯干又不失聪明的东北人。他是我的围棋老师。我自幼下象棋、军棋、跳
  棋,叶为我讲述了围棋所包含的至深至广的人生哲理,于是我开始看棋书、棋谱,毕业
  时居然受两子侥幸胜了他一盘。现在围棋已经成为我最大的人生乐趣之一,虽无时间下,
  也关心围棋赛事。有一次居然胜了一位业余四段,虽然他未尽全力,我也确实感到自己
  棋艺的提高,围棋对我的学术研究和整个人生都产生了深深的影响。
   叶常常是我们2072来得最早去得最晚的来客。有时我们没有起床他就来了,有时我
  们躺下了他才走。我俩下棋时,有时会被老江驱逐出去。他似乎是个不会发怒的人,所
  以大家总拿他开玩笑。我也曾把一个酒瓶塞进他的被窝里,或者把他的夜宵藏起来,他
  有时就无奈地笑笑。像他的棋风一样,平正、扎实、讲道德。我很想退休后找他做邻居,
  每天一盘棋,下到日偏西。
   张是2074的潘安,眉清目秀,皮肤白里透红,每天练哑铃,另外还要喝点葡萄酒,
  吃点什么补品。舞跳得最好,比黄要正规,又比大春活泼。与张的几次交谈,促使我反
  思做学问的意义问题。我发现,即使在同样的条件下,人也可以有很多选择。那时我正
  在写一篇萨特评传,我用了很长时间去思考关于自由的问题。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想:每个人都可以是我的老师。
   马天水所学的专业是颇有些夫子气的,但这家伙却十分诙谐,属于调皮捣蛋的夫子。
  安徽风台人,那里当年闹过捻子,所以不大安分。人不高,但肉极瓷实,掰腕子罕有敌
  手,我须用一只半手方能按住他。常与叶等去踢球,故而总爱动手动脚的。夜里饿了,
  便喊:“谁有方便面?”找到一包面,再找到一个饭盒,到2072的电炉上一煮,再加上
  老江剩下的半个小炒,边吃边呕嘴说:“快活,他妈的,快活。”吃完把盆一放,扬长
  而去。他经常找我和毛嘉调侃。我和马天水用山东口音为毛嘉说媒,叫毛嘉“闺女”,
  让“她”嫁给一个叫刘瘸子的财主,说人家刘瘸子一张口就给了一头大青骡子。天长日
  久,全楼的人都模模糊糊地知道毛嘉跟一个叫刘瘸子的人有什么瓜葛,弄得毛嘉哭笑不
  得。
   夏天的夜晚,我和马天水、毛嘉经常爬到楼顶去玩。楼顶偶尔有弹琴或恋爱的:一
  般都很安静。四望灯火明亮,爽风徐来,和天水不断讲着各种笑话、双关语,讲得毛嘉
  芳心乱跳,又想走又想留,一副半推半就的样子。毛嘉给天水起了个外号——“恶棍”,
  见面就说:“这恶棍!”一天夜里,我迟一点上去,见他俩站在楼边,面对48楼,我喊
  了几声都不回答。我走上去一看,原来48楼6层的一间水房里,一个大姑娘正在洗澡。
  我们三人扯开喉咙“嗽吸”地起哄,那姑娘听见声音,竟然转过身来,面对窗户,动作
  故意分外夸张。这一下,我们全都晕菜了,立刻溃不成军,逃到一边也。天水说:“妈
  妈的,成何体统。”毛嘉:“肯定不是北大的。”我们本来是上来联诗的,这一下都沉
  浸在奇观中,于是装出一副假道学的样子,大骂一通世风不古。天水平日里最爱摹仿阿
  Q的一句:“女人……妈妈的。”此时他说了很多遍。
   此后一连多日,天水夜夜都要上楼顶,说是“太热,妈妈的,凉快凉快”。我对毛
  嘉说:“你知道守株待兔的故事吗?”毛嘉说:“知道。从前有个研究生看了一回脱衣
  舞,从此就天天不读书了,天天去守候着,结果节目再也不演了,学业也荒废了。”我
  俩天天在水房摹仿电影《铁面人》中的台词说:“戏早都收场了,你还在这儿谢幕!”
  天水帐悯地说:“不演了,妈妈的。”天水有一习惯动作,一拳捶胸曰:“我恨!”此
  时,不禁做了一遍又一遍。此事便是我赠毛嘉词所云:“月下联诗惊浴女。”
   真正的联诗集中在毕业前夕,那时因为找工作不顺,人人苦闷。我们找了一个大本
  子,用毛笔在上面写打油诗以移情泻恨。天水是写打油诗的高手,几乎每天都来涂抹一
  气。其实,越是像天水这样外表嬉皮的,内心感情越丰富,我反复向毛嘉论述了这一真
  理。天水从中也别有一番隐痛,最后也只有自我解嘲地捶胸顿足说:“我恨!”毕业时
  他哭了。我曾为毛嘉讲过金庸的《天龙八部》中的四大恶人之一的南海鲜神岳老三,我
  说这是个非常可爱的恶棍。天水身上就有岳老三的影子,当然是说性情,在导向上,天
  水绝对是一流的。
   2075住的人比较杂。两个中文系的:语言专业的娄阿斗、当代文学的小叶丹。一个
  东语系的胡传魁,还有一个俄语系的吴用。
   娄阿斗精明而秀气,外语和电脑俱佳。他做北京土语的语音分析时,我曾帮他鉴别。
  他是理工科出身,考虑问题理性线索极强,做任何事都有明确的目的和程序,注意搜集
  保存材料,注意合理分配时间。也听音乐,用电脑自己设计信封。他的电脑还为我算过
  命:“得宽怀来且宽怀,何用双眉锁不开。若是中年命运济,那时名利一齐来。”
   小叶丹是有妻室的,不怎么住校。说话有点结巴,故不太与大家交谈。但我发现他
  与夫人说话时非常流畅。而有的人在夫人面前却结结巴巴。心理因素的力量大矣哉!
   小叶丹是207个子最高的,也有点驼背。但是瘦,故我给他的外号是“摸着天”。
  小叶丹说话少但并不冷漠,乐于助人,是个善良的大个子。
   胡传魁很魁,脑袋和身子都是方中带圆,总是笑着说话。他经常穿着蓝白色的旧工
  作服,诧挲着两只油污的大手,到处干活。他最爱干的活是收拾自行车,天天擦洗、膏、
  补,把车伺候得舒舒服服。47楼人人都见过这位身穿工作服的师傅在楼下按着车子大干
  的情景,这几乎成了47楼的一景。除了自己的车,别人的话他也乐于帮着干,他有一整
  套劳动器材,人不闲着。他若出门,十有八九是到导师或老乡家干活了。在为他人服务
  中,老胡得到了莫大的满足,他说;“咱们楼道的彩电,是我从研究生会搞来的!”说
  时充满了自豪。我给他取外号“笑面虎”,他颇不满意:“我这么善良的人怎的是笑面
  虎?”我说:“‘笑面’就是善良有意思,‘虎’就是能干的意思,所以叫笑面虎。”
  他就用八棱锤一样的大拳头给我一下。
   吴用是我的老乡,是个大黑胖子。在他们俄语系是个风云人物,但在207这里,他
  很随和。他经常跟我或者大春比肚子。夏天穿着条短裤,一座肉山似的踱过来。我管他
  叫“花和尚”,他憨憨的一笑,他最擅长的工夫是用两个脚趾头夹人的腿肚子,夹住后
  再一拧,比大鹅还厉害。每当此时,他高兴得如同刚刚拔了垂杨柳似的。花和尚也爱跳
  舞,他号称只跟他老婆跳,说是熟能生巧。他送给我一句话令我终身受益:“对有些事
  情要冷漠。”我为此而感谢他。207群英谱到此告一段落。其实207还有许多可歌可泣、
  惊天动地的故事。不过不能白告诉你,谁要是准备面包或者花纸,再找我联系。最后,
  录一首1990年毕业前夕写的打油诗作为结束:“同住三载情意长,一哄而散走四方。强
  忍双泪面含笑,却道天秋好个凉。”
Home>> Culture & Life>>Columnists>>Kong Qing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