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乡土风情>> 範小青 Fan Xiaoqi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55年)
赤腳醫生萬泉和
  繼《女同志》之後,範小青推出又一部長篇力作。本書以日常性敘事風格,通過內斂的幽默,刻畫了一個鄉村赤腳醫生的形象……
  
  事實上,多年來範小青的創作始終在不斷變化。從早前多寫城市生活,到後來寫職場人生,再到現在的《赤腳醫生萬泉和》,範小青的寫作領域不斷開拓着。她告訴記者,自己是一個很敏感的人,總是在靈感激發下寫作,《赤腳醫生萬泉和》的創作就是如此。和一般作傢不同,自己早年創作中很少加入個人生活體驗。反而是近年來,開始把自己的影子寫進小說。《赤腳醫生萬泉和》中的一位女性馬麗,身上就有範小青的影子,寫的是自己1977年參加高考前的一段生活。書封面上的一幅四合院,畫得也和她當年插隊時住的地方一樣。
《赤腳醫生萬泉和》目錄
  第一章謝萬醫生大恩人1
  第二章萬裏長徵萬裏梅23
  第三章我爹死去又活來42
  第四章劉玉來了又走了61
  第五章萬泉河水清又清77
  第六章一片樹葉飄走了104
  第七章萬小三子究竟是誰123
  第八章命中還有一個女萬小三子136
  第九章我的醫生生涯的終結154
  第十章你猜我爹喜歡誰174
  第十一章小啞巴不是我的兒193
  第十二章我自己也成了二婚頭221
  第十三章萬萬斤和萬萬金235
  第十四章有人在背後陰損我256
  第十五章祖傳秘方在哪裏271
  第十六章誰的陣地是誰的289
  第十七章嚮陽花心裏的隱秘之花319
  第十八章裘二海怎麽成了我爹346
範小青:《赤腳醫生》裏有我自己(1)
  江蘇女作傢範小青創作的小說《赤腳醫生萬泉和》,最近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這本以“上山下鄉”年代為背景,通過刻畫畸型人物的命運,折射到鄉村醫療改革等現實問題的小說,出版後得到了各個年齡層讀者的好評。作為全國著名作傢,範小青的這部新作是如何創作出來的?她對文壇的種種現象有何看法?日前,範小青接受了記者的獨傢專訪。
  “我的創作不入流”
  已經在文壇耕耘了28年的範小青,有着蘇州女子特有的溫婉氣質。不久前她的作品《女同志》,剛剛獲得《小說月報》第12屆百花奬的05-06年度原創長篇小說奬。這是今年上半年她獲得的第三個奬項。此前她的作品連續兩年入選中國小說排行榜,還獲得《小說選刊》短篇小說奬,入選了人民文學出版社、花城出版社“2006年度小說選”。新書《赤腳醫生萬泉和》也獲得廣泛好評。範小青進入了又一個創作繁榮期。
  說到自己的作品,範小青卻開玩笑地表示“不入流”。她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寫作,處女作寫出來別人就評說是“意識流”,其實她衹不過藉用了電影“蒙太奇”的手法而已。範小青成名後,不少評論傢試圖為她的作品劃歸流派,卻發現很難簡單歸到某一類中。“有一陣子文壇流行新寫實主義,有人就把我歸為這一類別。但我自己知道並非如此。”
  因為長期在蘇州生活的原因,範小青的文字如同她的性格,溫和而又細膩。通篇讀下來,第一印象甚至會有些平淡。範小青表示,她的小說表面上看來很“溫”,其實這平靜的水下卻暗藏潛流,需要多讀才能體會到深處的激烈矛盾。正因為如此,許多評論傢都不太“敢”為她的小說寫評論。也因為這種獨樹一幟的風格,使得範小青很難被簡單劃入某種流派之中。
  事實上,多年來範小青的創作始終在不斷變化。從早前多寫城市生活,到後來寫職場人生,再到現在的《赤腳醫生萬泉和》,範小青的寫作領域不斷開拓着。她告訴記者,自己是一個很敏感的人,總是在靈感激發下寫作,《赤腳醫生萬泉和》的創作就是如此。和一般作傢不同,自己早年創作中很少加入個人生活體驗。反而是近年來,開始把自己的影子寫進小說。《赤腳醫生萬泉和》中的一位女性馬麗,身上就有範小青的影子,寫的是自己1977年參加高考前的一段生活。書封面上的一幅四合院,畫得也和她當年插隊時住的地方一樣。
  張藝謀曾想與她謀劃電影
  在文壇,範小青似乎從不知疲倦,精力始終充沛。不但創作了大量優秀小說,還寫過《費傢有女》等多部優秀電視劇劇本。很愛看電影的範小青透露,10年前,張藝謀曾經找到她,希望把她的小說搬上大銀幕。
  她告訴記者,1997年,張藝謀剛拍完《有話好好說》,正在尋找下一部戲的劇本。當時,範小青的一部小說《接待》引起了張藝謀的註意,其中描寫的無序狀態激發了張藝謀的靈感。兩人相約在北京見面。範小青感覺《接待》的故事不長,就又帶了自己的另一部小說《失蹤》,兩本小說在情緒上有共同之處。而張藝謀又看了《小說月報》上範小青的小說《錯誤路綫》,産生了把三本小說寫進一個劇本的想法。他希望範小青在10天之內拿出劇本。範小青感覺時間太過倉促,而且三部小說也確實很難放進一個故事裏。匆匆趕出的劇本最終不夠理想。兩人合作電影最終沒有成為現實。回顧這段經歷,範小青表示,自己還是喜歡寫小說的自由感覺,做電影要受到許多人想法的牽製,“太難了”。
  年輕作傢需要包裝
  比起80年代的作傢,如今的年輕作傢們面臨的壓力要大得多。範小青說,他們那個年代的作傢,一旦成名,會受到全社會的關註,知名度很高。而現在的許多年輕作傢,即使在作傢圈子裏已經很有名氣,也寫出了很有水準的作品,但因為社會影響力不夠,還是很難被大衆所瞭解。相反,少數並不具備深厚底藴的作傢,卻善於炒作,通過“出位”吸引眼球,得到了很高的大衆知名度。這是一個很不正常的現象。
首頁>> 文學>> 乡土风情>> 範小青 Fan Xiaoqi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5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