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散文集>> 張賢亮 Zhang Xianlia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36年十二月~2014年九月27日)
邊緣小品
  本書為張賢亮的短篇作品集。收錄了張賢亮先生寫的一些散文,隨筆,和朋友間的書信以及為其他書籍所寫的序。
消遣的方式
    從澳大利亞回來即病倒,躺在床上靜養。忽然接到瀋寒冰先生從雪梨打來國際長途,說是他和友人要辦份消遣性的雜志,希望我寫篇短文。想起在澳大利亞受到的熱情接待,一張張友好的面孔便浮現出來。來自大洋洲的要求,是不能拒絶的,即使病,也得在病中談消遣。
    其實小病也是一次消遣,這點魯迅先生早就說過。不過要病得恰到好處,既不要命又不會落下後遺癥,而且不至於“窮病潦倒”,能付得起醫藥費,這病便是享受了,有點“偷得浮生半日閑”的味道。
    據說拿破侖是把工作當做消遣的,當然自古到今這類患工作狂的人還很多。現在的富人,在“高爾夫”球場上消遣。G.L.F――緑色、陽光、散步,多麽美好!別說執桿擊球,聽聽都讓人舒服。我不會打高爾夫,卻常在球場外見愛好者拿着球桿悠哉遊哉地走。一看到這種場景,我便不由得想起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人曾把“鬥爭”當做消遣的,而我還是別人消遣的玩具,類似高爾沒有高爾夫球打,怎麽尋找樂趣呢?從“牛棚”裏拉出幾個“牛鬼蛇神”來鬥吧。“好戰士”尤其對犯“男女關係罪”的人特別感興趣,總要他們反復“交代”他們是怎樣發生關係和發生關係的全過程,一直要逼得他們的“交代”類似《金瓶梅》、《肉蒲團》裏的細節描寫,便哈哈大笑起來。我那時還是個童男子,沒有發生過“男女關係”的幸運,於是“好戰士”就讓我擺出各種型號的噴氣式飛機的姿勢,在他們的辦公室中翺翔。飛得妙,他們真會由衷地笑得前仰後合。可見,衹要令自己開心,不論什麽形式都是消遣。
    現在,消遣的方式真是層出不窮,花樣翻新,而消遣的費用也越來越高。玩,常常是人們最大的一項開支。可是我在西方國傢訪問時,如到拉斯維加斯賭場或巴黎“紅磨坊”這類高消費的娛樂場所,在燈紅酒緑之間,紙醉金迷之時,卻不由自主地要想起這樣一則中國古老的寓言:有一個漁夫在海邊打魚,每天他衹捕到自己夠吃的就罷休,躺在岸上曬太陽。一個商人走過來勸他多打幾條,他問,我多打魚幹什麽?商人說魚多了你就能出賣了。他又問我賣了魚幹什麽?商人說賣了魚你就有錢了呀!漁夫奇怪地問,我要錢幹什麽?商人回答,有了錢你就可以享受了,比如你就能夠到海邊休養,遊泳呀,日光浴呀……漁夫說,照你這樣說,我現在不就在享受麽?!
    在國內國外,我總看到人們忙來忙去不得閑,每個人都仿佛變成了機器。工作越緊張,人越要變着花樣去消遣,以使自己的神經得到片刻的鬆弛。消遣的方式越新奇,花的錢也就越多,這樣,人們又必須拼命地、精神更為緊張地去賺錢,賺來錢再去玩新的消遣以求更鬆弛的鬆弛……如此周而反復,無休無止,最後,人們可能並不是因為工作纍死,而是為了尋找金錢好去消遣而死,於是使我常常感慨,大傢何不學那個漁夫――“我何必多打魚呢?”
    真的,衹要自己開心,哪種方式都是消遣。像我這樣,病中躺着翻翻書,喝一杯清茶,不是也蠻舒服嗎?   
女人內褲的哲學
    我很少進商店。今年初去荷蘭之前我在北京等簽證,閑來無事,偶爾逛了一次百貨商場。現在中國所有的商場都把很大一塊面積出租給小商販,讓他們擺攤。租出的這一部分,是商場裏交易最活躍的一角,商品的花色多,品種全。小商販的服務態度要比國營商店的售貨員熱情,在那裏你還能看到笑臉,而且他們的叫賣聲調很高,常常拉住遊客剌剌不休地介紹他們攤位上的貨物,和巴黎“跳蚤市場”中的阿拉伯人一樣。
    一個清脆響亮的叫賣聲吸引了我的註意。
    “快來看啦!快來買啦!”那女商販至多有二十歲,長得還很漂亮,拿着一條女人的三角內褲,不停地在遊人面前晃動,像揮舞着一面旗幟。“這女人褲衩不是普通褲衩啦啊!請來看最新發明的藥物褲衩啦啊!這褲衩專治女人的外陰搔癢啦啊!
    穿了這褲衩能治婦女病啦啊!女人有外陰搔癢,有陰道滴蟲,穿了這褲衩三天內保證治好啦啊!快來買啦啊!最新發明啦啊!咱們這藥物褲衩有專利權啦啊!總理還給咱們這褲衩題了詞啦啊!……”
    政府總理居然給專治外陰搔癢的女人內褲題詞!這可是件新鮮事!她的攤位上擺滿花花緑緑的不同型號的女式三角內褲,還有非常性感的、讓男人看了會想入非非的用薄紗製的透明內褲。幾個女顧客在她的攤位前挑選,一會兒就賣出了幾條,看來患外陰搔癢癥的女人還不少,政府總理的題詞是最有力的廣告,起了相當大的促銷作用。。
    當然,政府總理不會為這個專利做廣告,並沒有給這種內褲題過詞。但她這樣喊叫也沒有一個人提出疑問,商場的治安人員在四周逛來逛去,仿佛熟視無睹。商場內一片喧嘩,叫賣聲不絶於耳,她吸引顧客的方式不過是所有小販們吸引顧客的方式中的一種罷了。
    我不禁無聲地笑了。
    第一,前些年,如果有人把“政府總理”和女人的三角內褲結合在一起,馬上就會被捕。捏造總理給女人內褲題詞的小販,至少要以“污衊黨和國傢領導人罪”
    判上三年五年。而如今,小販假藉總理的名義推銷自己的商品也無人過問。在商品經濟大潮的衝擊下,“政府總理”這一崇高的頭銜在人們心目中已失去了神聖不可侵犯的光環!
    第二,按中國的傳統習俗,女人的貼身衣褲是不能讓外人看見的。過去,女人洗了自己的內衣內褲,必須晾在隱密的地方。女人的貼身衣褲被男人看見,是女人的一種恥辱;男人看到繩子上晾曬着女人內褲,會以為一定要“倒黴”。今天,透明的女人內褲也大量製造出來,並陳放在公開場合任男人和女人挑選。中國古老的禁忌已不復存在!
    第三,商店即使公開出售女人的內衣內褲,過去也一定由中老年婦女當售貨員,而且擺設在婦女專用商品那一角的櫃臺裏,因為年輕的姑娘和少婦决不會當衆購買內衣內褲。年輕的姑娘和少婦,更不會當着絡繹不絶的遊人高喉嚨大嗓門地兜售女人的專用商品,而且這種商品還和女人最隱密、最敏感的部分的最不可告人的疾病有最密切的關係。男女之間的防綫,女性的羞赧感,已在追求現代化的進程中徹底崩潰!
    如果繼續探索下去,還可以得到第四、第五、第六……直至最深層的哲學結論。
    總之,一個年輕的小姐,當衆高聲喊叫出售這種專治女性外陰搔癢的“藥物內褲”,非常充分地說明了中國正在變,而且指示了嚮何處變。
    誰說太陽之下沒有新事物?
    商場裏這生動的一幕,給了我靈感,我下一部小說《錢歌》,就以這一場景開始。
    (為法國《讀書》雜志而寫)   
首頁>> 文學>> 散文集>> 張賢亮 Zhang Xianlia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36年十二月~2014年九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