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变人一生的24个字
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远处模糊的,而要去做手边清楚的事。
1871年春天,一个年轻人,作为一名蒙特瑞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忧虑:怎样才能通过期末考试?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到什么地方去?怎样才能开业?怎样才能谋生?他拿起一本书,看到了对他的前途有着很大影响的24个字。
这24个字使1871年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医学家。他创建了闻名全球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钦定讲座教授——这是大英帝国医学界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你还被英王封为爵士。死后,记述他一生经历的两大卷书,原书达1466页。
他就是威廉·奥斯勒爵士。1871年春天他所看到的那24个字帮助他度过了无忧无虑的一生。这24个字就是:“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远处模糊的,而要去做手边清楚的事。”是汤姆斯·卡莱里所写的。
42年之后的一个温暖的春夜里,在开满郁金香的校园中,威廉·奥斯勒爵士向耶鲁大学的学生发表了讲演。他对那些耶鲁大学的学生们说,像这样一个人,曾经在四所大学里当过教授,写过一本很受欢迎的书,似乎应该有看“特殊的头脑”,其实不然。他的一些好朋友都说。他的脑筋其实是“普普通通”的。
那么,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他认为是由于他生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
“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在去耶鲁演讲的几个月以前,他曾乘一艘很大的海轮横渡大西洋。他看见船长站在驾驶仓里按了一个按钮,在一阵机器运转的响声后,船的几个部分就立刻彼此隔绝开了——隔成几个防水的隔舱。奥斯勒博士对那些耶鲁的学生说:“你们每一个人的机制都要比那条大海轮精美得多,而且要走的航程也遥远得多。我想奉劝诸位:你们也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一切。只有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中,才能在航行中确保安全。在驾驶仓中,你会发现那些大隔舱都各有用处。按下一个按钮。注意观察你生活中的每一个侧面,用铁门把过去隔断——隔断那些已经逝去的昨天;按下另一个按组,用铁门把未来也隔断——隔断那些尚未诞生的明天。然后你就保险了——你拥有所有的今天……切断过去。埋葬已经逝去的过去,切断那些会把傻子引上死亡之路的昨天……明天的重担加上昨天的重担,必将成为今天的最大障碍。要把未来像过去那样紧紧地关在门外……未来就在于今天……从来不存在明天,人类得到拯救的日子就在现在。精力的浪费、精神的苦闷,都会紧紧伴随一个为未来担忧的人……那么,把船前船后的船仓都隔断吧。准备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里”
奥斯勒博士是不是主张人们不用下工夫为明天做准备呢?不是,绝对不是。在那次讲演中,他接着说道,集中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热诚,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就是你迎接未来的最好方法。
奥斯勒爵士鼓励那些耶鲁大学的学生们在每天开始的候,吟诵下面这句祝词:“在这一天我们将得到今天的面包。”
记住,这句祝词中仅仅要求今天的面包,并没有抱怨昨天我们吃的酸面包。也没有说:“噢,天哪,麦田里最近很干枯,我们可能又遇到一次旱灾。我们到秋天还能吃上面包吗?——或者,万一我失业了——那时我又怎样弄到面包呢?”
这句祝词告诉我们只可要求今天的面包,而且我们可能吃到的面包也只有今天的面包。
很久以前。一个一文不名的哲学家,流浪到一处贫瘠的乡村,那里的人们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一天,一群人在山顶上聚集在他的身边。他说出了一段也许是有史以来引用最多的名言。这段话仅有30个字,却经历了几个世纪,世世代代地流传了下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受就足够了。”
很多人都不相信耶稣的这句话“不要为明天忧虑”。他把它当做一种多余的忠告,把它看做东方的神秘之物。始终不肯相信。他们说:“我一定得为明无忧虑、我得为我的家庭保险。我得把钱存起来以备将来年纪大的时候用。我一定得为将来计划和准备。
不错,这一切当然都必须做。实际上,耶稣的那句话是300多年前翻译的。现在忧虑一词所代表的意义和当年詹姆斯王朝所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300多年前,忧虑一词通常还有焦急的意思。新译《圣经》把耶稣的这句话译得更务准确:“别为明天着急”。
不错,一定要为明天着想,小心地考虑、计划和准备,可是不要担忧。
战时的军事领袖必须为将来谋划,可是他们绝不能有丝毫的焦虑。指挥美国海军的海军上将厄耐斯特·金恩说:“我把最好的装备都提供给最优秀的人员,再交给他们一些看起来很卓越的任务。我所能做的仅此而已。”
他又说:“如果一条船沉了,我无法把它捞起来。如果船一直下沉,我也无法挡住它。我把时间花在解决明天的问题上,要比为昨天的问题后悔好得多。况且,如果我老是为这些事操心,我将支撑不了多久。”
无论战时还是平时,好主意和坏主意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好主意能考虑到前因后果,从而产生合乎逻辑而且具有建设性的计划;而坏主意则会导致一个人的紧张和精神崩溃。
最近,我很荣幸地拜访了亚瑟·苏兹柏格,他是世界上著名的《纽约时报》的发行人。苏兹柏格先生告诉我,当第二次世号大战的战火蔓延欧洲时,他感到非常吃惊。对前途的忧虑使他彻夜难眠。他常常半夜从床上爬起来,拿着画布和颜料,照看镜子,想画一张自画像。他对绘画一无所知。但为了使自己不再担心,他还是画着。最后,他用一首赞美诗中的七个字做为他的座右铭,最终消除了忧虑,得到了平安。这七个字就是:“只要一步就好了”。
指引我,仁慈的灯光……
让你常在我脚旁,
我并不想看到远方的风景,
只要一步就好了。
大概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当兵的年轻人——在欧洲的某地——也同样地学到了这一点。他叫泰德·本杰明,住在马利兰州的巴铁摩尔城纽霍姆路5716号——他曾经忧虑得几乎完全丧失了斗志。
泰德·本杰明写道:“1945年4月,我忧愁得患了一种被医生称之为结肠痉挛的疾病,这种病使人极其痛苦。我想假如战争不在那时结束的话,我整个人就会垮了。
“当时我整个人筋疲力尽。我在第94步兵师担任士官职务,工作是搞一份作战中伤亡和失踪的情况记录,还要帮助挖掘那些在激战中阵亡后被草草埋葬的士兵,把他们的遗物送还给他们的亲友。我一直担心自己会出事,怀疑自己能否熬过这段时间,怀疑自己能不能活着回去抱抱我那尚未见面的16个月的儿子。我既忧愁又疲惫不堪。瘦了34磅,还差点儿发疯。我眼睁睁地看着双手变得皮包骨头,一想到自己瘦弱不堪地回家就害怕。我崩溃了,常常一个人哭得浑身发抖。有一段时间,也就是德军最后大反攻开始不久,我常常哭泣,这甚至使我放弃了还能恢复正常生活的希望。
“最后,我住进了医院,一位军医给了我一些忠告,整个改变了我的生活。在我做完一次全面身体检查之后,他告诉我,我的问题纯粹是精神上的,‘泰德,’他说:‘我希望你把生活想像成一个沙子漏斗。在漏斗的上半部,有成千上万颗沙粒,它们缓繁、均匀地通过中间那条细缝。除了沙傲漏斗,你我都无法让两颗以上的沙粒同时通过那条窄缝。我们每个人都象这个漏斗,当一天开始的时候;有许多事情上要我们尽快完成。但我们只能一件—件地做;让工作象沙粒一样均匀地慢慢通过,否则我们就一定会损害身体和精神上的健康。”
“从值得纪念的那天起,也就是军医把这段话告诉我之后。我就一直奉行这种哲学。“一次只通过一颗沙粒……一次只做一件事。’这个忠告在战时拯救了我,而对我目前在印刷公司的公共关系及广告部中所做的工作也有莫大的帮助。我发现在意场上,也有类似战场的问题,即一次要做完好几件事,但时间却很有限。材料要补充,新的表格要处理,要安排新的资料,地址有变动,分公司开张或关闭。……但我不再慌乱不安。我一再重复默诵军区的忠告工作比以前更有效率,再没有那种在战场上几乎使我崩溃的困惑、混乱的感觉。”
目前的生活方式中,最让人恐惧的就是,医院里半数以上的床位都留给了精神或神经上有问题的人。他们是被积累的昨天和令人担心的明天加在一起的重担压垮的病人。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只要能牢记耶稣的这句话:“不要为明天忧虑。”或奥斯勒博士的这句话:“生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今天就都能无忧无虑地走在街上,过快乐而有益的生活了。
你和我、在眼前的一刹那,都站在两个永恒的交会点上,即永远逝去的往日和永无尽头的未来的交点,我们不可能生活在两个永恒之中,哪怕是一秒钟也不行。那样会毁掉我们的身心。既然如此,就让我们以生活在这一刻而感到满足吧。罗勃·史蒂文生说:“不论担子有多重,每个人都能支持到夜晚的来临。不论工作有多苦,每个人都能完成一天的任务,都能很甜美地、很有耐心地、很可爱、很纯洁地活到太阳下山,而这就是生命的真谛。”
不错,生活对我们所要求的也就是这些。可是。住在密西根州沙支那城法院街815号的杰尔德太太,在学到“只要生活到上床为止”这一点之前,却感到极度的颓丧,甚至于几乎想自杀。她向我讲述了这一段的生活:“1937年我丈夫死了,我觉得非常颓丧——而且几乎一文不名。我写信给我过去的老板里奥罗西先生,他是堪萨斯城罗浮公司的老板,我请求他让我回去做我过去的老工作。我从前是靠向学校推销世界百科全书。两年前我丈夫生病时,我把汽车卖了。为了重新工作,我勉强凑足钱,分期付款买了一部旧车,开始出去卖书。
“我原以为,重新工作或许可以帮助我从颓丧中解脱出来。可是,总是一个人驾车、一个人吃饭的生活几乎使我无法忍受。加上有些地方根本就推销不出去书,所以即使分期付款买车的数目不大,也很难付清。
“1938年春,我在密苏里州维沙里市推销书。那里的学校很穷,路又很不好走。我一个人又孤独、又沮丧,以致于有一次我甚至想自杀。我感到成功没有什么希望,生活没有什么乐趣。每天早上我都很怕起床去面对生活。我什么都怕:怕付不出分期付款的车钱,怕付不起房租,伯东西不够吃,怕身体搞垮没有钱看病。唯一使我没有自杀的原因是,我担心我的姐姐会因此而悲伤,况且她又没有充裕的钱来付我的丧葬费用。
“后来,我读到一篇文章,它使我从消沉中振作起来,鼓足勇气继续生活。我永远永远地感激文章中的那一句令人振奋的话:‘对于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我用打字机把这句话打下来、贴在汽车的挡风玻璃窗上,使我开车的每时每刻都能看见它。我发现每次只活一天并不困难,我学会了忘记过去,不考虑未来。每天清晨我都对自己说。‘今天又是一个新的生命。’
“我成功地克服了自己对孤寂和需求的恐惧。整个人都非常快活,事业也还算成功。并对生命充满了热诚和爱。我现在知道,不论在生活中会遇上什么问题,我都不会再害怕了;我现在知道,我不必惧怕未来。我现在知道。我每一次只要活一天——而‘对于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就是一个新的生命’。”
猜猜下面几行诗是谁写的:
这个人很快乐,也只有他才能快乐。
团为他能把今天。称之为自己的一天;
他在今天能感到安全,能够说:
‘无论明天会多么糟糕,我已经过了今天。’
这几句诗似乎很具有现代意味,但它们却是古罗马诗人何瑞斯在基督降生的39年前写下的。
我认为人住最可怜的一件事就是,我们所有的人都拖延着不去积极投入生活。我们向往着天边有一座奇妙的玫瑰园,却从不注意欣赏今天就开放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我们怎么会变成这种傻子——这种可怜的傻子呢?
“我们生命的小小历程是多会奇特呀,”史蒂芬·里高克写道:“小孩子常说:‘等我是个大孩子的时候,’可是又怎么样呢?大孩子常说:‘等我长大成人以后。’等他长大成人以后,他又说,‘等我结婚以后,’可是结了婚又能怎么样呢,他们的想法又变成了‘等我退休以后’。然而,退休之后,他回过头看着他所经历的一切,似乎象有一阵冷风吹过。不知怎么,他把所有的都错过了,而一切又都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总是不能及早领悟:生命就在生活里,就在每天和每时每刻中。”
底特律城已故的爱德华·伊文斯先生,在学会“生命就在生活里,就在每夫和每时每刻中”之前,几乎忧郁自杀。爱德华生长在贫苦家庭,最初靠卖报为生:后来在杂货店做店员,家中七日靠他吃饭,他只得找新的工作,做了助理图书管理员,尽管工资微薄,他也不敢辞职、八年之后,他才鼓起勇气开创自己的事业,竟然时来运转,用借来的50元钱发展到一年净赚两万美元,可惜好景不长,他存钱的银行倒闭了,他不但损失了全部财产。还负债16000美元。他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我吃不下,睡不着,”他说,“我开始生起奇怪的病来,病因纯粹是忧郁过度,有一天我走路时昏倒在路边从此只能卧床休息,结果全身都烂了,最后连躺着都痛苦不堪。这时医生告诉我,我大约只能活两个星期了。我大为震惊,只得写好遗嘱躺下等死。这样一来,忧虑也就多余了。我放松下来,闭目休养了好几个星期。虽然每天睡眠不足两小时,但却很安稳,那些令人疲倦的忧虑渐渐消失了,胃口也渐渐好起来,体重也开始增加。
“又过了几星期,我能拄拐走路了。六星期后我又能回去工作了。过去我的年薪曾达两万元,现在能找到每周30元的工作就很高兴了。我的工作是推销一种挡板,我不再后悔过去,也不害怕将来,而是将全部时间、精力、热诚都放在推销工作上。”
爱德华·伊文斯的事业发展迅速。没几年,他已是伊文斯工业公司的董事长。从那以后,他的公司长期雄霸纽约股票市场。如果你去格陵兰,很可能会降落在伊文斯机场,这是为纪念他而命名的。但是,他如果没学会“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那绝不会有这样的成功。
你大概还记得白雪公主的话:“这里的规矩是,明天可以吃果酱,昨天可以吃果酱。但今天不准吃果酱。”我们大多数人也是这样——为了明天的果酱和昨天的果酱发愁,却不肯把今天的果酱厚厚地涂在现在吃的面包上。
就连伟大的法国哲学家蒙田也犯过同样的错误。他说:“我的生活中,曾充满可怕的不幸。而那些不幸大部分从未发生。”我和你的生活也是这样。
但丁说:“想一想吧,这一天永远不会再来了。”生命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飞快地溜过。今天才是最值得我们珍视的唯一的时间。”
这也是劳费尔·汤玛斯的想法。我最近在他的农场度过一个周末。他在他电台的墙上挂了个镜框。里面是这样的诗句:
这是耶和华所订的日子,
我们在这天要高兴欢喜。
约翰·罗金斯在他的桌子上放了一块石头,上面刻着:“今天”,我的书桌上没有石头,不过我的镜子上倒贴着一首诗,每天早上刮胡子时都能看见。这也是奥斯勒博士常常放在他桌上的那首诗,作者是一个很有名的印度戏剧家:卡里达沙:
向黎明致敬
看着这一天!
因为它就是生命的源泉。
……
昨天不过是一场梦,
明天只是一个幻影。
但生活在今大,
却能使昨天是快乐的梦,
明天变成有希望的幻影。
好好看着这一天吧,
你要这样向黎明致敬。
你如果不希望忧虑侵入你的生活,你就应该象奥斯勒博士说的那样:
用铁门把过去和未来隔断,
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
现在请你问一问自己以下的问题并答出答案:
一、我是否忘了生活在今天而只担心未来,我是不是追求所谓“遥远奇妙的玫瑰园”?
二、我是不是常为往事后悔,让今天过得更难受?
三、我早晨起来的时候,是不是决定“抓住这24小时”?
四、如果“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是否能使我从生命中得到更多?
五、我什么时候应该开始这么做?下星期……明天……还是今天?
2、清除忧虑的“万能公式”
这套公式曾使一个带着棕材航行的的垂死病人体重增加了40公斤。
你是否想得到一个迅速而有效的清除忧虑的办法?也就是看上几页书就能马上付诸实践的方法?
如果你回答“是的”,那么请允许我介绍威利·卡尔发明的这个办法。卡瑞尔是个聪明的工程师,他开创了空调制造行业,现在这世界著名的卡瑞尔公司的负责人。我们在纽约的工程师俱乐部共进午餐时,他亲口告诉了我这个办法。
“年轻的时候,”卡瑞尔先生说:“我在纽约州水牛城的水牛钢铁旗司做事。有一次我要去密苏里州水晶城的匹兹堡玻璃公司的下属工厂安装瓦斯清洗器。这是一种新型机器,我们经过一番精心调试,克服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机器总算可以运行了,但性能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指标。
“我对自己的失败深感惊诧,仿佛挨了当头一棒,竟然犯了肚子疼,好长时间没法睡觉。
最后,我觉得忧虑并不能解决问题,便琢磨出一个办法,结果非常有效,这个办法我一用就是30年,其实很简单,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其中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我坦然地分析我面对的最坏的结局,如果失败的话,老板会损失二万美元,我很可能会丢掉差事,但没人会把我关起来或枪毙掉。这是肯定的。
“第二步,我鼓励自己接受这个最坏的结果。我告诫自己,我的历史上会出现一个污点,但我还可能找到新的工作。至于我的老板,两万美元还付得起,权作交了实验费。
“接受了最坏的结果以后,我反而轻松下来了,感受到许多天来不曾有过的平静。”
“第三步。我就开始把自己的时间和精方投入到改善最坏结果的努力中去。
“我尽量想一些补救办法,减少损失的数目,经过几次试验,我发现如果再用五千元买些辅助设备,问题就可以解决。果然,这样做了以后,公司不但没损失那两万美元,反而赚了一万五千元。”
“如果我当时一直担心下去的话,恐怕再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了。忧虑的最大坏处。就是会毁掉一个人的能力,忧虑使人思维混乱。着我们强迫自己接受最坏的结局时,我们就能把自己放在一个可以集中精力解决问题的地位。
“这件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由于那种办法十分有效,我多年来一直使用它。结果,我的生活里几乎很难再有烦恼了。”
为什么卡瑞尔的办法这么有实用价值呢,从心理学上讲,它能够把我们从那个灰色云层中拉下来,使我们的双脚稳稳地站在地面。假如我们脚下没有结实的土地,又怎么能把事情做好呢?
应用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教授已经去世38年了,假如他还治着。今天听说了这个公式也一定会深为赞赏的,因为他曾说过:“能接受既成事实,是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林语堂在他那本深受欢迎的《生活的艺术》里也说过同样的话。这位中国哲学家说:“心理上的平静能顶住最坏的境遇,能让你焕发新的活力。”
这话太对了。接受了最坏的结果后。我们就不会再损失什么了。这就意味着失去的一切都有希望回来了。
可是生活中还有成千上万的人为愤怒而毁了生活,因为他们拒绝接受最坏的境况,不肯从灾难中层可能地救出点儿东西。他们不但不重新构筑自己的大厦、反而成了忧郁症的牺牲者。
你是否愿意看看其他人对卡瑞尔公式的运用实例?下面这个例子是我班上的一名学生,目前他是纽约的油商。
“我被敲诈了!”他说。“我不相信会有这种事。简直是电影里的镜头!事情是这样的。我主管的石油公司里有些运油司机把应该给顾客的定量油偷偷克扣下来卖掉。一天,一个自称是政府调查员的人来找我,向我要红包。他说他掌握了我们运货员舞弊的证据。他威胁说,如果我不答应的话,他就把证据转交给地方检查官。这对我才知道公司存在这种非法的买卖。
“当然这与我个人没有什么关系,但我知道法律有规定,公司必须为自己职工的行为负责。而且,万一案子打到法院,上了报,这种坏名声就会毁了我的生意。我为自己的生意骄傲——那是父亲在24年前打下的基础。
“当时我急得生了病,整整三天三夜吃不下睡不着。我一直在这件事里打转转。我是该付那笔钱——五千美金——还是该对那个人说,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办吧。我一直拿不定主意,每天都做恶梦。
“星期天晚上。我随手拿起一本《怎样不再忧虑》,这是我去听卡耐基公开讲演时拿到的。我读到威利·卡瑞尔的故事时看到这些一句话:‘面对最坏的情况。’于是我向自己提问:‘如果我不给钱,那些勒索者把证据交给地检处的话,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呢?’
“答案是:‘毁了我的生意——仅此而已。我不会被抓起来,仅仅是我被这件事毁了。’
“于是,我对自己说:‘好了,生意即使毁了,但我在心理上可以承受这一点,接下去又会怎么样呢?’
“嗯,生意毁掉之后,也许我得另找个工作。这也不难,我对石油行业很熟悉——几家大公司也许会雇用我……我开始感觉好过多了。三天三夜来的那种忧虑也开始逐渐消散。我的情绪基本稳定下来,当然也能开始思考了。
“我清醒地看到了下一步——改善不利的处境。我思考解决办法的时候,一个崭新的局画展现在我的面前。如果我把整个情况告诉我的律师,他也许能找到一条我没有想到的新路。我过去一直没有想到这一点,这完全是因为我只是一直在担心而没有好好的思考。我立即打定主意——第二天一早就去见我的律师——接着我上了床。睡得安安稳稳。
“第二天早上。我的律师让我去见地方检察官,把整个情况全部告诉他。我照他的活做了,当我说出原委后,出乎意料地听到地方检察官说,这种勒索已经连续几个月了,那个自称是“政府官员”的人,其实是个警方的通辑犯。在我为无法决定是否该把五千元美元交给那个职业罪犯而担心了三大三夜之后,听到他这番话,真是长长地松了口气。
“这次经历给我上了终身难忘的一课。现在,每当我面临会使我忧虑的难题时,‘威利·卡瑞尔的老公式’就会派上用场。”
住在麻省曼彻斯特市温吉梅尔大街52号的艾尔·汉里1948年11月17H在波斯顿史蒂拉大饭店亲口告诉我关于他自己的故事:
“在20年代,我因常常发愁得了胃溃疡。一天晚上,我的胃出血了,被送到芝加哥西比大学的医学院附属医院,体重也从170磅降到了90磅。我的病非常严重,以致于医生连头都不许我抬。医生们认为我的病是不可救药了。我只能吃苏打粉,每小时吃一匙半流质的东西。每天早晚护士都用一条橡皮管插进我的胃里,把里面的东西洗出来。
“这种情况持续了几个月……最后,我对自己说:‘你睡吧,汉里。如果你除了等死之外没有什么其他的指望的话,不如充分利用利用你余下的生命。你一直想在你死之前周游世界,如果你还想这洋彼的诸,只有现在就去做了。
“当我告诉那几位医生我要去周游世界的时候。他们大吃一惊。这是不可能的,他们警告说,他们从来设有所说过这种事。如果我去周游世界,我就只有葬在海里了。‘不,不会的’,我说。‘我已经答应过我的亲友,我要葬在雷斯卡州我们老家的墓园里,所以我打算随身带着棺材。’
“我买了一具棺材。把它运上船,然后和轮船公司商定,万一我死了,就把我的尸体放在冷冻仓中,直到回到我的老家。我踏上了旅程,心里默念着奥玲凯立的那首诗:
啊,在我们零落为泥之前,
岂能辜负这一生的娱欢?
物化为泥,永寐于黄泉之下,
没酒、没弦。没歌伎、而且没有明天。
我从洛杉矶登上亚当斯总统号向东方航行时,已经感觉好多了。渐渐地,我不再吃药,也不再洗胄了。不久之后。任何食物我都能吃了。——甚至包括许多奇特的当地食品和调味品,这些都是别人说我吃了一定会送命的东西。几个星期过去了,我甚至可以抽长长的黑雪茄,喝几杯老酒。多年来我从未这样享受过。我们在印度洋上碰到季节凤,在太平洋上遇到台风,可我却从这次冒险中,得到了很大的乐趣。
“我在船上玩游戏、唱歌、交新朋友,晚上聊到半夜。到了中国和印度之后,我发觉自己回去后要料理的私事,与在东方看到的贫困和饥饿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我抛弃了所有无聊的忧虑,觉得非常舒服。回到美国后,我的体重增加了90磅,几乎完全忘记我曾患过胃溃疡。一生中我从未感到这么舒服、健康。”
艾尔·汉里告诉我,他发觉自己在潜意识中运用了威利·卡瑞尔克服忧虑的办法。
“首先,我问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答案是:死亡。
“第二、我让自己准备好迎接死亡。我不得不这样,因为我别无选择,几个医生都说我没有希望见了。
“第三,我想方设法改善这种状况。办法是:‘尽量享受剩下的这一点点时间’……”他继续说:“如果我上船后继续忧虑下去,毫无疑问我会躺在棺材里结束这次旅行。可是,我完全放松,忘记所有的烦恼,而这种心理平衡,使我产生了新的活力,拯救了我的生命。”
所以,第二条规则是:如果你有忧虑,就应用威利·卡瑞尔的万灵公式,做下面三件事:
一、问你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
二、如果你不得不如此,你就做好准备迎接它。
三、镇定地想方设法改善最坏的情况。
3、忧虑是长寿的克星
我们可以用双手去处理烦人的日常工作,但不要让它们影响到肝、肺、血液里去。
很久以前的一天晚上,一个邻居来按我的门铃,让我们全家去种牛痘,预防天花。他是整个纽约市中几千名志愿去按门铃的人之一。许多被吓坏了的人,排好几个小时的队种牛痘。种牛痘站不仅设在所有的医院,还设在消防队、派出所和大的工厂里。大约有两千名医生和护士夜以继日地忙碌着为大家种牛痘。怎么会这么热闹呢?原来纽约市有8个人得了天花——其中两个人死了——800万的人口里死了两个人。
我在纽约已经住了37年了,可是至今还没有一个人来按我的门铃,警告我预防精神上的忧郁症——这种病,在过去37年里,所造成的损害,比天花至少要大一万倍。
从来没有人按门铃告诫我,目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每十个人中就会有一个人将精神崩溃,主要原因就是忧虑和感情冲突。所以我现在写这一章,就等于来按你的门铃警告你。
得过诺贝尔医学奖的亚力西斯·柯瑞尔博士说:“不知道如何消除忧虑的商人命不长。”其实,何止是商人,家庭主妇、兽医和泥瓦匠也都是如此。
几年前,我度假时,和圣塔菲铁路的医务处长郭伯尔博士谈到了忧虑对人的影响,他说:“找医生看病的病人中,有百分之七十,只要能够消除他们的恐惧和忧虑,病自然就会好起来。不要误会他们是自以为生了病,实际上,他们的病都像你有一颗蛀牙一样确实,有时甚至还要严重一百倍。如神经性消化不良、某些胃溃疡、心脏不舒服、失眠症、一些头痛症、以及某些麻痹症等。这些病都是真病。”郭伯尔博士说:“我说这些话是有根据的,因为我自己就得过12年的胃溃疡。恐惧使人忧虑,忧虑使人紧张、从而影响到人的胃部神经。使胃液由正常变为不正常,因而产生胃溃疡。”
曾写过《神经性胃病》一书的约瑟夫·孟坦博士也说过同样的话。他指出,“胃溃疡的产生,不在于你吃了什么,而在于你忧虑什么。”
梅育诊所的法瑞苏博士认为:“胃溃疡通常根据人情绪紧张的程度而发作或消失的。”这种看法。在研究了梅育诊所一万五千名胃病患者的纪录之后得到证实。有五分之四的病人得胃病并非是生理因素,而是恐惧、忧虑、憎恨、极端的自私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法适应。根据《生活》杂志的报导、胃溃疡现居死亡原因名单的第十位。
梅育诊所的哈罗·海彬博士在全美工业界医师协会的年会上宣读过一篇论文,说他研究了176位平均年龄在44.3岁的工商业负责人。大约有三分之一强的人由于生活过度紧张而引起心脏病或消化系统溃疡或高血压。想想看,在我们工商业的负责人中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患有心脏病、溃疡和高血压,而他们还不到45岁,成功的代价是多么高呀!就算他能赢得全世界。却损失了自己的健康,对他个人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即使他拥有全世界,每次也只能睡在一张床上,每天也只能吃三顿饭。就是一个挖水沟的人。也能做到这一点,而且还可能比一个有权力的公司负责人睡得更安稳,吃得更香。我情愿做一个在阿拉巴马州租田耕种的农夫,也不愿意在不到四十五岁时,就为了要管理一个铁路公司,或是一家香烟公司,而毁掉自己的健康。
说到香烟,一位世界最知名的香烟制造商,最近在加拿大森林中想轻松一下的时候,突然心脏病发作死了。他拥有几百万元的财产,却61岁时就死了。他也许是牺牲了好几年的生命,换取所谓“事业上的成功”。在我看来,他的成功还不及我父亲的一半。我爸爸是密苏里州的农夫。一文不名。却活到了89岁。
著名的梅育兄弟宣布,他们有一半以上的病人患有神经病。可是,在强力显微镜下,以最现代的方法检查他们的神经时,却发现大部分都是非常健康的。他们“神经上的毛病”不是因为神经本身有什么反常,而是因为情绪上的悲观、烦躁、焦急、忧虑、恐惧、挫败了颓丧等等。柏拉图说过:“医生所犯的最大错误在于,他们只治疗身体,不医治精神。但精神和肉体是一体的,不可分开处置。”
医药科学界花了2300年的时间才明白这个道理,一门崭新的医学“心理生理医学”开始发展,对精神和肉体同时治疗。现在医学已经消除了可怕的、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比如天花、霍乱等种种曾把数以百万计的人埋进坟墓的传染病。可是医学界还不能治疗生理心理上那些不是由细菌引起的,而是由于情绪上的忧虑、恐惧、憎恨、烦躁以及绝望所引起的病症。这种情绪性疾病所引起的灾难正日益加重,日渐广泛,而且速度又快得惊人。
医生估计:现在还活着的美国人,每20个就有一个人在某段时期得过精神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应召的美国年轻人,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因为精神失常而不能服役。
什么是精神失常的原因。没有人知道全部答案。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极可能是由恐惧和忧虑造成的。焦虑和烦躁的人多半不能适应现实于会而跟周围的环境断绝所有的关系,退缩到他自己的幻想世界,藉此解决他所有的忧虑。
爱德华·波多尔斯基博士《除忧去病》一书中有以下几章的题目。
忧虑对心脏的影响。
忧虑造成高血压。
忧虑可能导致风湿症。
为了你的胃减少忧虑。
忧虑会使你感冒。
忧虑和甲状腺。
忧虑的糖尿病患者。
另外一本谈话忧虑的好书,是卡尔·明梅尔博士的《自找麻烦》。这本书不会告诉你避免忧虑的规则,可是却能告诉你一些很可怕的事实,让你看清楚人们是怎样用忧虑、烦躁、憎恨、懊悔等情绪来伤害身心健康的。
忧虑甚至会使最坚强的人生病。在美国南北战争的最后几天里,格兰特将军发现了这一点。故事是这样的:格兰特围攻瑞其蒙达九个月之久,李将军手下衣衫不整,饥饿不堪的部队被打败了。有一次,好几个兵团的人都开了小差,其余的人在他们的帐篷里祈祷——叫着、哭着,看到了种种幻象。眼看战争就要结终了,李将军手下的人,放火烧了瑞其蒙的棉花和烟草仓库,也烧了兵工厂。然后。在烈焰升腾的黑夜里弃城而逃。格兰特乘胜追击,从左右两侧和后方夹击南部联军,骑兵从正面截击。
由于剧烈头痛而眼睛半瞎的格兰特无法跟上队伍。就停在一家农户前。“我在那里过了一夜”,后来,格兰特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把我的双脚泡在加了芥末的冷水里,还把芥末药膏贴在我的两个手腕和后颈上。希望第二天早上能复原。”
第二天早上,他果然复原了。可是。使他复原的,不是芥末膏药,而是一个带回李将军降书的骑兵。”
“当那个军官(带着那封信)到我面前时”,格兰特写道:“我的头还疼得很厉害,可是我看了那封信后,立刻就好了。”
显然,格兰特是因为忧虑、紧张和情绪上的不安才生病的。一旦在情绪上恢复了自信,想到胜利,病就马上好了。
在罗斯福内阁中担任财政部长的亨利·莫建索在他的日记里写道:罗斯福为了提高小麦价格,一天之内购买了440万蒲式耳的小麦,这使他非常担心。”在这件事没有结果之前,我觉得头晕眼花。回到家里,我在午饭后睡了两小时。”
假如我想看着忧虑对人会有什么影响,那我不必到图书馆找文字记载,而只需坐在家里望望窗外,就会发现那座楼房里有个人已经因为忧虑患了糖尿病,另一间房子里有个人精神已经崩溃。
著名法国哲学家蒙田在被推选为家乡的市长时曾对市民说:“我愿意用我的双手来处理你们的事务,但不想把它们搞到我的肝和肺里。”
康乃尔大学医学院的罗素·西基尔博士是世界著名的关节炎治疗权威,他列举了四种最容易得关节炎的情况:
一、婚姻破裂。
二、财务上遇到难关。
三、寂寞和忧虑。
四、长期的愤怒。
当然,这些不是关节炎的唯一成因,但它们是最常见的成因。我的一个朋友在经济萧条时遭到很大损失,煤气公司停止向他供应煤气,银行没收了他抵押的房产。他的夫人便患了关节炎,发病突然,多方治疗仍不见效,直到他的经济状况好转,她的病才算康复。
忧虑甚至会使你患龋齿。威廉·麦克高陵格博士在全美牙医协会的一次演讲中说;“由于焦虑、恐惧等产生的不快情绪,可能影响到人的钙质平衡,使牙齿容易受蛀。”麦克高陵格博士谈到他有位病人过去牙齿很好,后来他的妻子得了急病。使他开始担心起来。就在他妻子住院的那三个星期中,他突然有了九颗蛀牙——都是由于焦虑引起的。
甲状腺原来是应该使身体规律化的,一旦反常后,心跳就会加快,整个身体就会亢奋得像一个打开所有炉门的火炉,若不动手术或不加以治疗的活,病人就很可能死掉,很可能“把他自己烧干”。前不久,我陪一位得这种病的朋友到费城找主治这种病38年的著名专家西伊士内·布南博士治病。他候诊室的墙上,挂着一块大木牌,上面写着他给病人的忠告:
轻松和享受
最能使你轻松愉快的是:
健全的信仰、睡眠、音乐和欢笑。
对上帝要有信心——要学得能睡得安稳。——
喜欢动听的音乐——幽默地看待生活——
健康和欢乐就会属于你。
他向我的朋友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情绪上有什么问题使你产生这种情况?”他警告我的朋友,如果继续忧虑下去,就可能染上其他的并发症或心脏病、胃溃疡,或者糖尿病。这位名医说:“所有这些疾病,都互相有亲戚关系,甚至是近亲——它们都是因忧虑而产生的。”
女明星曼儿奥白朗告诉我她绝对不会忧虑,因为忧虑会摧毁她在银幕上的主要资金——美貌。她告诉我说:“我刚开始打进影坛时,既担心又害怕。我刚从印度回来,在伦敦没有一个熟人。我见过几个制片人,没有一个肯起用我。我仅有的一点儿钱渐渐用光了,整整两个星期,我只靠一点饼干和水充饥。我对自己说:“也许你是个傻子,你永远也不可能闯进电影界。你役有经验,没演过戏。涂了一张漂亮的脸蛋,你还有些什么呢,”
“我照了照镜子。”突然发觉到忧虑对我容貌的影响。看见忧虑造成的皱纹,看见焦虑的表情,我对自己说:“你必须立即停止忧虑。你能奉献的只有容貌,而忧虑会毁掉它的。”
没有什么会比忧虑令女人老得更快,并能摧毁她的容貌的了。忧虑会使我们的表情难看,会使我们咬紧牙关。会使我们脸上出现皱纹,会使我们总显得愁眉苦脸,会使我们头发灰白,甚至脱落,忧虑会使你脸上出现雀斑、溃烂和粉剂。
心脏病是当今美国头号刽子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有30几万人死在战场上;可在同一时期内,心脏病却杀死了200万平民——其中100万人的心脏病是因忧虑和生活过度紧张引起的。
死于心脏病的医生比农民多20倍,因为医生过的是紧张的生活。
威廉·詹姆斯说:“上帝可能原谅我们所犯的错,可我们自己的神经系统却不会原谅。”
这是一件令人吃惊而且难以置信的事实: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比死于种种常见传染病的还要多。”
为什么会如此呢?答案通常都是“因为忧虑”。
古时候,残忍的将军折磨俘虏时,常常把俘虏的手脚绑起来,放在一个不住地往下滴水的袋子下面。水滴着……滴着……夜以继日,最后,这些不停地滴落在头上的水,变成似乎是槌子在敲击的声音,使那些俘虏神经失常。这种折磨的办法,西班牙宗教法庭和纳粹德国集中营都曾使用过。
忧虑就像不停地往下滴的水,而那不停地往下滴、滴、滴的水,通常会使人神经失常以至自杀。
我小时候听牧师形容地狱的烈火曾吓得半死,可是他却从来没有提到,我们此时此地由忧虑带来的生理痛苦的地狱烈火。比如说,如果你长期忧虑下去的话,你总有一天会得到最痛苦的病症。狭心症。
啊,要是发作起来,会使你痛得尖叫。与你的尖叫比起来,但丁的《地狱篇》听起来简直是“儿童玩具园”了。到那时,你就会对自己说:“噢,上帝啊!要是我能好的话,我永远也不会再为任何事忧虑了——永远也不会了。”
你爱生命吗?你想健康、长寿吗?下面就是你能做到的方法。我引用亚力西斯·柯瑞尔博士的一句话:“在现代城市的混乱中,只有能保持内心平静的人才不会变成神经病。”
你能否在现代城市的混乱中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呢?如果你是二个正常人,答案应该是:“可以的”、“绝对可以”。我们大多数人,实际上都比我们所认识的更坚强。我们有许多从来没有发现的内在力量,正如梭罗在他的不朽名著《狱卒》中所说的:“我不知道有什么会比一个人能下定决心提高他的生活能力更令人振奋的了……如果一个人,能充满信心地朝他理想的方向努力,下定决心过他所想过的生活,他就一定会得到意外的成功。”
我相信很多读者都会有像欧嘉·佳薇的那种意志力和内在的力量。她住在爱达荷州,在最悲惨的情况下发现自己还能够克服忧虑。“八年半前,医生宣告我将不久于人士,会很慢、很痛苦地死于癌症。国内最有名的医生梅育兄弟证实了这个诊断。我走投无路,死亡就要扑向我。我还年轻、我不想死。绝望之余,我给我的医生打电话告诉他我内心的绝望。他有些不耐烦地拦住我说:‘欧嘉,你怎么了?难道你一点斗志也没有了吗?你要是一直这样哭下去的话。毫无疑问,你一定会死的。不错,你确实是碰上了最坏的情况。要面对现实,不要忧虑,然后再想点办法’就在那一刹那,我发了一个誓,我的态度严肃得指甲都深深地掐进肉里,而且背上一阵发冷:‘我不会再忧虑了,我不会再哭泣了。如果还有什么需要我常常想起的,那就是我一定要赢,我一定要活下去!’
“在不能用镭照射的情况下,每天只能用x光照射十分半钟,连续照13天。但医生每天为我照14分半钟,连续照了49天。虽然我的骨头在我削瘦的身体上犹如荒山边上的岩石,虽然我的两脚重得像铅块。我却不忧虑。也没哭过一次。我面带微笑,不错,我的确是勉强自己微笑。
“我不会傻到以为只要微笑就能治疗癌症。可我确信,愉快的精神状态将有助于抵抗身体的疾病。总之,我经历了一次治愈癌症的奇迹。在过去过几年里,我从未像现在这会健康过,这都多亏了这句富于挑战性和战斗性的话:‘面对现实。不要忧虑,然后再想点办法。”
在这一章结束的时候,我要再重复一次亚力西斯·柯瑞尔博士的那句话“不知道怎样抗拒忧虑的人,都会短命。”
我希望这本书的每一个读者能把这句话记在心中。
柯瑞尔博士是否在说你呢?
很可能是的。
4、小结
抗拒忧虑应该知道的几个基本规则
规则一:如果你想避免忧虑。就照威廉·奥斯勒博士的
话,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里,不要为未
来担忧,只要好好过今天这一天。
规则二:下次你再碰上麻烦不论太小——而被逼在
一个角落的时候,试试威利·卡瑞尔的万灵公
式:
(1)问你自己,“如果我不能解决我的困难。可能发
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
(2)自己先做好接受最坏情况的心理准备——如果必
要的活。
(3)镇定地去改善最坏的情况——也就是你已经在精
神上决定可以接受的那种。
规则三:常常提醒自己,忧虑会使你付出自己的健康为
代价,“不知道怎样抗拒忧虑的人,都会短
命。
转自书香门第
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远处模糊的,而要去做手边清楚的事。
1871年春天,一个年轻人,作为一名蒙特瑞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忧虑:怎样才能通过期末考试?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到什么地方去?怎样才能开业?怎样才能谋生?他拿起一本书,看到了对他的前途有着很大影响的24个字。
这24个字使1871年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医学家。他创建了闻名全球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钦定讲座教授——这是大英帝国医学界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你还被英王封为爵士。死后,记述他一生经历的两大卷书,原书达1466页。
他就是威廉·奥斯勒爵士。1871年春天他所看到的那24个字帮助他度过了无忧无虑的一生。这24个字就是:“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远处模糊的,而要去做手边清楚的事。”是汤姆斯·卡莱里所写的。
42年之后的一个温暖的春夜里,在开满郁金香的校园中,威廉·奥斯勒爵士向耶鲁大学的学生发表了讲演。他对那些耶鲁大学的学生们说,像这样一个人,曾经在四所大学里当过教授,写过一本很受欢迎的书,似乎应该有看“特殊的头脑”,其实不然。他的一些好朋友都说。他的脑筋其实是“普普通通”的。
那么,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他认为是由于他生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
“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在去耶鲁演讲的几个月以前,他曾乘一艘很大的海轮横渡大西洋。他看见船长站在驾驶仓里按了一个按钮,在一阵机器运转的响声后,船的几个部分就立刻彼此隔绝开了——隔成几个防水的隔舱。奥斯勒博士对那些耶鲁的学生说:“你们每一个人的机制都要比那条大海轮精美得多,而且要走的航程也遥远得多。我想奉劝诸位:你们也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一切。只有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中,才能在航行中确保安全。在驾驶仓中,你会发现那些大隔舱都各有用处。按下一个按钮。注意观察你生活中的每一个侧面,用铁门把过去隔断——隔断那些已经逝去的昨天;按下另一个按组,用铁门把未来也隔断——隔断那些尚未诞生的明天。然后你就保险了——你拥有所有的今天……切断过去。埋葬已经逝去的过去,切断那些会把傻子引上死亡之路的昨天……明天的重担加上昨天的重担,必将成为今天的最大障碍。要把未来像过去那样紧紧地关在门外……未来就在于今天……从来不存在明天,人类得到拯救的日子就在现在。精力的浪费、精神的苦闷,都会紧紧伴随一个为未来担忧的人……那么,把船前船后的船仓都隔断吧。准备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里”
奥斯勒博士是不是主张人们不用下工夫为明天做准备呢?不是,绝对不是。在那次讲演中,他接着说道,集中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热诚,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就是你迎接未来的最好方法。
奥斯勒爵士鼓励那些耶鲁大学的学生们在每天开始的候,吟诵下面这句祝词:“在这一天我们将得到今天的面包。”
记住,这句祝词中仅仅要求今天的面包,并没有抱怨昨天我们吃的酸面包。也没有说:“噢,天哪,麦田里最近很干枯,我们可能又遇到一次旱灾。我们到秋天还能吃上面包吗?——或者,万一我失业了——那时我又怎样弄到面包呢?”
这句祝词告诉我们只可要求今天的面包,而且我们可能吃到的面包也只有今天的面包。
很久以前。一个一文不名的哲学家,流浪到一处贫瘠的乡村,那里的人们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一天,一群人在山顶上聚集在他的身边。他说出了一段也许是有史以来引用最多的名言。这段话仅有30个字,却经历了几个世纪,世世代代地流传了下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受就足够了。”
很多人都不相信耶稣的这句话“不要为明天忧虑”。他把它当做一种多余的忠告,把它看做东方的神秘之物。始终不肯相信。他们说:“我一定得为明无忧虑、我得为我的家庭保险。我得把钱存起来以备将来年纪大的时候用。我一定得为将来计划和准备。
不错,这一切当然都必须做。实际上,耶稣的那句话是300多年前翻译的。现在忧虑一词所代表的意义和当年詹姆斯王朝所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300多年前,忧虑一词通常还有焦急的意思。新译《圣经》把耶稣的这句话译得更务准确:“别为明天着急”。
不错,一定要为明天着想,小心地考虑、计划和准备,可是不要担忧。
战时的军事领袖必须为将来谋划,可是他们绝不能有丝毫的焦虑。指挥美国海军的海军上将厄耐斯特·金恩说:“我把最好的装备都提供给最优秀的人员,再交给他们一些看起来很卓越的任务。我所能做的仅此而已。”
他又说:“如果一条船沉了,我无法把它捞起来。如果船一直下沉,我也无法挡住它。我把时间花在解决明天的问题上,要比为昨天的问题后悔好得多。况且,如果我老是为这些事操心,我将支撑不了多久。”
无论战时还是平时,好主意和坏主意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好主意能考虑到前因后果,从而产生合乎逻辑而且具有建设性的计划;而坏主意则会导致一个人的紧张和精神崩溃。
最近,我很荣幸地拜访了亚瑟·苏兹柏格,他是世界上著名的《纽约时报》的发行人。苏兹柏格先生告诉我,当第二次世号大战的战火蔓延欧洲时,他感到非常吃惊。对前途的忧虑使他彻夜难眠。他常常半夜从床上爬起来,拿着画布和颜料,照看镜子,想画一张自画像。他对绘画一无所知。但为了使自己不再担心,他还是画着。最后,他用一首赞美诗中的七个字做为他的座右铭,最终消除了忧虑,得到了平安。这七个字就是:“只要一步就好了”。
指引我,仁慈的灯光……
让你常在我脚旁,
我并不想看到远方的风景,
只要一步就好了。
大概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当兵的年轻人——在欧洲的某地——也同样地学到了这一点。他叫泰德·本杰明,住在马利兰州的巴铁摩尔城纽霍姆路5716号——他曾经忧虑得几乎完全丧失了斗志。
泰德·本杰明写道:“1945年4月,我忧愁得患了一种被医生称之为结肠痉挛的疾病,这种病使人极其痛苦。我想假如战争不在那时结束的话,我整个人就会垮了。
“当时我整个人筋疲力尽。我在第94步兵师担任士官职务,工作是搞一份作战中伤亡和失踪的情况记录,还要帮助挖掘那些在激战中阵亡后被草草埋葬的士兵,把他们的遗物送还给他们的亲友。我一直担心自己会出事,怀疑自己能否熬过这段时间,怀疑自己能不能活着回去抱抱我那尚未见面的16个月的儿子。我既忧愁又疲惫不堪。瘦了34磅,还差点儿发疯。我眼睁睁地看着双手变得皮包骨头,一想到自己瘦弱不堪地回家就害怕。我崩溃了,常常一个人哭得浑身发抖。有一段时间,也就是德军最后大反攻开始不久,我常常哭泣,这甚至使我放弃了还能恢复正常生活的希望。
“最后,我住进了医院,一位军医给了我一些忠告,整个改变了我的生活。在我做完一次全面身体检查之后,他告诉我,我的问题纯粹是精神上的,‘泰德,’他说:‘我希望你把生活想像成一个沙子漏斗。在漏斗的上半部,有成千上万颗沙粒,它们缓繁、均匀地通过中间那条细缝。除了沙傲漏斗,你我都无法让两颗以上的沙粒同时通过那条窄缝。我们每个人都象这个漏斗,当一天开始的时候;有许多事情上要我们尽快完成。但我们只能一件—件地做;让工作象沙粒一样均匀地慢慢通过,否则我们就一定会损害身体和精神上的健康。”
“从值得纪念的那天起,也就是军医把这段话告诉我之后。我就一直奉行这种哲学。“一次只通过一颗沙粒……一次只做一件事。’这个忠告在战时拯救了我,而对我目前在印刷公司的公共关系及广告部中所做的工作也有莫大的帮助。我发现在意场上,也有类似战场的问题,即一次要做完好几件事,但时间却很有限。材料要补充,新的表格要处理,要安排新的资料,地址有变动,分公司开张或关闭。……但我不再慌乱不安。我一再重复默诵军区的忠告工作比以前更有效率,再没有那种在战场上几乎使我崩溃的困惑、混乱的感觉。”
目前的生活方式中,最让人恐惧的就是,医院里半数以上的床位都留给了精神或神经上有问题的人。他们是被积累的昨天和令人担心的明天加在一起的重担压垮的病人。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只要能牢记耶稣的这句话:“不要为明天忧虑。”或奥斯勒博士的这句话:“生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今天就都能无忧无虑地走在街上,过快乐而有益的生活了。
你和我、在眼前的一刹那,都站在两个永恒的交会点上,即永远逝去的往日和永无尽头的未来的交点,我们不可能生活在两个永恒之中,哪怕是一秒钟也不行。那样会毁掉我们的身心。既然如此,就让我们以生活在这一刻而感到满足吧。罗勃·史蒂文生说:“不论担子有多重,每个人都能支持到夜晚的来临。不论工作有多苦,每个人都能完成一天的任务,都能很甜美地、很有耐心地、很可爱、很纯洁地活到太阳下山,而这就是生命的真谛。”
不错,生活对我们所要求的也就是这些。可是。住在密西根州沙支那城法院街815号的杰尔德太太,在学到“只要生活到上床为止”这一点之前,却感到极度的颓丧,甚至于几乎想自杀。她向我讲述了这一段的生活:“1937年我丈夫死了,我觉得非常颓丧——而且几乎一文不名。我写信给我过去的老板里奥罗西先生,他是堪萨斯城罗浮公司的老板,我请求他让我回去做我过去的老工作。我从前是靠向学校推销世界百科全书。两年前我丈夫生病时,我把汽车卖了。为了重新工作,我勉强凑足钱,分期付款买了一部旧车,开始出去卖书。
“我原以为,重新工作或许可以帮助我从颓丧中解脱出来。可是,总是一个人驾车、一个人吃饭的生活几乎使我无法忍受。加上有些地方根本就推销不出去书,所以即使分期付款买车的数目不大,也很难付清。
“1938年春,我在密苏里州维沙里市推销书。那里的学校很穷,路又很不好走。我一个人又孤独、又沮丧,以致于有一次我甚至想自杀。我感到成功没有什么希望,生活没有什么乐趣。每天早上我都很怕起床去面对生活。我什么都怕:怕付不出分期付款的车钱,怕付不起房租,伯东西不够吃,怕身体搞垮没有钱看病。唯一使我没有自杀的原因是,我担心我的姐姐会因此而悲伤,况且她又没有充裕的钱来付我的丧葬费用。
“后来,我读到一篇文章,它使我从消沉中振作起来,鼓足勇气继续生活。我永远永远地感激文章中的那一句令人振奋的话:‘对于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我用打字机把这句话打下来、贴在汽车的挡风玻璃窗上,使我开车的每时每刻都能看见它。我发现每次只活一天并不困难,我学会了忘记过去,不考虑未来。每天清晨我都对自己说。‘今天又是一个新的生命。’
“我成功地克服了自己对孤寂和需求的恐惧。整个人都非常快活,事业也还算成功。并对生命充满了热诚和爱。我现在知道,不论在生活中会遇上什么问题,我都不会再害怕了;我现在知道,我不必惧怕未来。我现在知道。我每一次只要活一天——而‘对于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就是一个新的生命’。”
猜猜下面几行诗是谁写的:
这个人很快乐,也只有他才能快乐。
团为他能把今天。称之为自己的一天;
他在今天能感到安全,能够说:
‘无论明天会多么糟糕,我已经过了今天。’
这几句诗似乎很具有现代意味,但它们却是古罗马诗人何瑞斯在基督降生的39年前写下的。
我认为人住最可怜的一件事就是,我们所有的人都拖延着不去积极投入生活。我们向往着天边有一座奇妙的玫瑰园,却从不注意欣赏今天就开放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我们怎么会变成这种傻子——这种可怜的傻子呢?
“我们生命的小小历程是多会奇特呀,”史蒂芬·里高克写道:“小孩子常说:‘等我是个大孩子的时候,’可是又怎么样呢?大孩子常说:‘等我长大成人以后。’等他长大成人以后,他又说,‘等我结婚以后,’可是结了婚又能怎么样呢,他们的想法又变成了‘等我退休以后’。然而,退休之后,他回过头看着他所经历的一切,似乎象有一阵冷风吹过。不知怎么,他把所有的都错过了,而一切又都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总是不能及早领悟:生命就在生活里,就在每天和每时每刻中。”
底特律城已故的爱德华·伊文斯先生,在学会“生命就在生活里,就在每夫和每时每刻中”之前,几乎忧郁自杀。爱德华生长在贫苦家庭,最初靠卖报为生:后来在杂货店做店员,家中七日靠他吃饭,他只得找新的工作,做了助理图书管理员,尽管工资微薄,他也不敢辞职、八年之后,他才鼓起勇气开创自己的事业,竟然时来运转,用借来的50元钱发展到一年净赚两万美元,可惜好景不长,他存钱的银行倒闭了,他不但损失了全部财产。还负债16000美元。他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我吃不下,睡不着,”他说,“我开始生起奇怪的病来,病因纯粹是忧郁过度,有一天我走路时昏倒在路边从此只能卧床休息,结果全身都烂了,最后连躺着都痛苦不堪。这时医生告诉我,我大约只能活两个星期了。我大为震惊,只得写好遗嘱躺下等死。这样一来,忧虑也就多余了。我放松下来,闭目休养了好几个星期。虽然每天睡眠不足两小时,但却很安稳,那些令人疲倦的忧虑渐渐消失了,胃口也渐渐好起来,体重也开始增加。
“又过了几星期,我能拄拐走路了。六星期后我又能回去工作了。过去我的年薪曾达两万元,现在能找到每周30元的工作就很高兴了。我的工作是推销一种挡板,我不再后悔过去,也不害怕将来,而是将全部时间、精力、热诚都放在推销工作上。”
爱德华·伊文斯的事业发展迅速。没几年,他已是伊文斯工业公司的董事长。从那以后,他的公司长期雄霸纽约股票市场。如果你去格陵兰,很可能会降落在伊文斯机场,这是为纪念他而命名的。但是,他如果没学会“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那绝不会有这样的成功。
你大概还记得白雪公主的话:“这里的规矩是,明天可以吃果酱,昨天可以吃果酱。但今天不准吃果酱。”我们大多数人也是这样——为了明天的果酱和昨天的果酱发愁,却不肯把今天的果酱厚厚地涂在现在吃的面包上。
就连伟大的法国哲学家蒙田也犯过同样的错误。他说:“我的生活中,曾充满可怕的不幸。而那些不幸大部分从未发生。”我和你的生活也是这样。
但丁说:“想一想吧,这一天永远不会再来了。”生命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飞快地溜过。今天才是最值得我们珍视的唯一的时间。”
这也是劳费尔·汤玛斯的想法。我最近在他的农场度过一个周末。他在他电台的墙上挂了个镜框。里面是这样的诗句:
这是耶和华所订的日子,
我们在这天要高兴欢喜。
约翰·罗金斯在他的桌子上放了一块石头,上面刻着:“今天”,我的书桌上没有石头,不过我的镜子上倒贴着一首诗,每天早上刮胡子时都能看见。这也是奥斯勒博士常常放在他桌上的那首诗,作者是一个很有名的印度戏剧家:卡里达沙:
向黎明致敬
看着这一天!
因为它就是生命的源泉。
……
昨天不过是一场梦,
明天只是一个幻影。
但生活在今大,
却能使昨天是快乐的梦,
明天变成有希望的幻影。
好好看着这一天吧,
你要这样向黎明致敬。
你如果不希望忧虑侵入你的生活,你就应该象奥斯勒博士说的那样:
用铁门把过去和未来隔断,
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
现在请你问一问自己以下的问题并答出答案:
一、我是否忘了生活在今天而只担心未来,我是不是追求所谓“遥远奇妙的玫瑰园”?
二、我是不是常为往事后悔,让今天过得更难受?
三、我早晨起来的时候,是不是决定“抓住这24小时”?
四、如果“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是否能使我从生命中得到更多?
五、我什么时候应该开始这么做?下星期……明天……还是今天?
2、清除忧虑的“万能公式”
这套公式曾使一个带着棕材航行的的垂死病人体重增加了40公斤。
你是否想得到一个迅速而有效的清除忧虑的办法?也就是看上几页书就能马上付诸实践的方法?
如果你回答“是的”,那么请允许我介绍威利·卡尔发明的这个办法。卡瑞尔是个聪明的工程师,他开创了空调制造行业,现在这世界著名的卡瑞尔公司的负责人。我们在纽约的工程师俱乐部共进午餐时,他亲口告诉了我这个办法。
“年轻的时候,”卡瑞尔先生说:“我在纽约州水牛城的水牛钢铁旗司做事。有一次我要去密苏里州水晶城的匹兹堡玻璃公司的下属工厂安装瓦斯清洗器。这是一种新型机器,我们经过一番精心调试,克服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机器总算可以运行了,但性能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指标。
“我对自己的失败深感惊诧,仿佛挨了当头一棒,竟然犯了肚子疼,好长时间没法睡觉。
最后,我觉得忧虑并不能解决问题,便琢磨出一个办法,结果非常有效,这个办法我一用就是30年,其实很简单,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其中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我坦然地分析我面对的最坏的结局,如果失败的话,老板会损失二万美元,我很可能会丢掉差事,但没人会把我关起来或枪毙掉。这是肯定的。
“第二步,我鼓励自己接受这个最坏的结果。我告诫自己,我的历史上会出现一个污点,但我还可能找到新的工作。至于我的老板,两万美元还付得起,权作交了实验费。
“接受了最坏的结果以后,我反而轻松下来了,感受到许多天来不曾有过的平静。”
“第三步。我就开始把自己的时间和精方投入到改善最坏结果的努力中去。
“我尽量想一些补救办法,减少损失的数目,经过几次试验,我发现如果再用五千元买些辅助设备,问题就可以解决。果然,这样做了以后,公司不但没损失那两万美元,反而赚了一万五千元。”
“如果我当时一直担心下去的话,恐怕再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了。忧虑的最大坏处。就是会毁掉一个人的能力,忧虑使人思维混乱。着我们强迫自己接受最坏的结局时,我们就能把自己放在一个可以集中精力解决问题的地位。
“这件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由于那种办法十分有效,我多年来一直使用它。结果,我的生活里几乎很难再有烦恼了。”
为什么卡瑞尔的办法这么有实用价值呢,从心理学上讲,它能够把我们从那个灰色云层中拉下来,使我们的双脚稳稳地站在地面。假如我们脚下没有结实的土地,又怎么能把事情做好呢?
应用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教授已经去世38年了,假如他还治着。今天听说了这个公式也一定会深为赞赏的,因为他曾说过:“能接受既成事实,是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林语堂在他那本深受欢迎的《生活的艺术》里也说过同样的话。这位中国哲学家说:“心理上的平静能顶住最坏的境遇,能让你焕发新的活力。”
这话太对了。接受了最坏的结果后。我们就不会再损失什么了。这就意味着失去的一切都有希望回来了。
可是生活中还有成千上万的人为愤怒而毁了生活,因为他们拒绝接受最坏的境况,不肯从灾难中层可能地救出点儿东西。他们不但不重新构筑自己的大厦、反而成了忧郁症的牺牲者。
你是否愿意看看其他人对卡瑞尔公式的运用实例?下面这个例子是我班上的一名学生,目前他是纽约的油商。
“我被敲诈了!”他说。“我不相信会有这种事。简直是电影里的镜头!事情是这样的。我主管的石油公司里有些运油司机把应该给顾客的定量油偷偷克扣下来卖掉。一天,一个自称是政府调查员的人来找我,向我要红包。他说他掌握了我们运货员舞弊的证据。他威胁说,如果我不答应的话,他就把证据转交给地方检查官。这对我才知道公司存在这种非法的买卖。
“当然这与我个人没有什么关系,但我知道法律有规定,公司必须为自己职工的行为负责。而且,万一案子打到法院,上了报,这种坏名声就会毁了我的生意。我为自己的生意骄傲——那是父亲在24年前打下的基础。
“当时我急得生了病,整整三天三夜吃不下睡不着。我一直在这件事里打转转。我是该付那笔钱——五千美金——还是该对那个人说,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办吧。我一直拿不定主意,每天都做恶梦。
“星期天晚上。我随手拿起一本《怎样不再忧虑》,这是我去听卡耐基公开讲演时拿到的。我读到威利·卡瑞尔的故事时看到这些一句话:‘面对最坏的情况。’于是我向自己提问:‘如果我不给钱,那些勒索者把证据交给地检处的话,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呢?’
“答案是:‘毁了我的生意——仅此而已。我不会被抓起来,仅仅是我被这件事毁了。’
“于是,我对自己说:‘好了,生意即使毁了,但我在心理上可以承受这一点,接下去又会怎么样呢?’
“嗯,生意毁掉之后,也许我得另找个工作。这也不难,我对石油行业很熟悉——几家大公司也许会雇用我……我开始感觉好过多了。三天三夜来的那种忧虑也开始逐渐消散。我的情绪基本稳定下来,当然也能开始思考了。
“我清醒地看到了下一步——改善不利的处境。我思考解决办法的时候,一个崭新的局画展现在我的面前。如果我把整个情况告诉我的律师,他也许能找到一条我没有想到的新路。我过去一直没有想到这一点,这完全是因为我只是一直在担心而没有好好的思考。我立即打定主意——第二天一早就去见我的律师——接着我上了床。睡得安安稳稳。
“第二天早上。我的律师让我去见地方检察官,把整个情况全部告诉他。我照他的活做了,当我说出原委后,出乎意料地听到地方检察官说,这种勒索已经连续几个月了,那个自称是“政府官员”的人,其实是个警方的通辑犯。在我为无法决定是否该把五千元美元交给那个职业罪犯而担心了三大三夜之后,听到他这番话,真是长长地松了口气。
“这次经历给我上了终身难忘的一课。现在,每当我面临会使我忧虑的难题时,‘威利·卡瑞尔的老公式’就会派上用场。”
住在麻省曼彻斯特市温吉梅尔大街52号的艾尔·汉里1948年11月17H在波斯顿史蒂拉大饭店亲口告诉我关于他自己的故事:
“在20年代,我因常常发愁得了胃溃疡。一天晚上,我的胃出血了,被送到芝加哥西比大学的医学院附属医院,体重也从170磅降到了90磅。我的病非常严重,以致于医生连头都不许我抬。医生们认为我的病是不可救药了。我只能吃苏打粉,每小时吃一匙半流质的东西。每天早晚护士都用一条橡皮管插进我的胃里,把里面的东西洗出来。
“这种情况持续了几个月……最后,我对自己说:‘你睡吧,汉里。如果你除了等死之外没有什么其他的指望的话,不如充分利用利用你余下的生命。你一直想在你死之前周游世界,如果你还想这洋彼的诸,只有现在就去做了。
“当我告诉那几位医生我要去周游世界的时候。他们大吃一惊。这是不可能的,他们警告说,他们从来设有所说过这种事。如果我去周游世界,我就只有葬在海里了。‘不,不会的’,我说。‘我已经答应过我的亲友,我要葬在雷斯卡州我们老家的墓园里,所以我打算随身带着棺材。’
“我买了一具棺材。把它运上船,然后和轮船公司商定,万一我死了,就把我的尸体放在冷冻仓中,直到回到我的老家。我踏上了旅程,心里默念着奥玲凯立的那首诗:
啊,在我们零落为泥之前,
岂能辜负这一生的娱欢?
物化为泥,永寐于黄泉之下,
没酒、没弦。没歌伎、而且没有明天。
我从洛杉矶登上亚当斯总统号向东方航行时,已经感觉好多了。渐渐地,我不再吃药,也不再洗胄了。不久之后。任何食物我都能吃了。——甚至包括许多奇特的当地食品和调味品,这些都是别人说我吃了一定会送命的东西。几个星期过去了,我甚至可以抽长长的黑雪茄,喝几杯老酒。多年来我从未这样享受过。我们在印度洋上碰到季节凤,在太平洋上遇到台风,可我却从这次冒险中,得到了很大的乐趣。
“我在船上玩游戏、唱歌、交新朋友,晚上聊到半夜。到了中国和印度之后,我发觉自己回去后要料理的私事,与在东方看到的贫困和饥饿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我抛弃了所有无聊的忧虑,觉得非常舒服。回到美国后,我的体重增加了90磅,几乎完全忘记我曾患过胃溃疡。一生中我从未感到这么舒服、健康。”
艾尔·汉里告诉我,他发觉自己在潜意识中运用了威利·卡瑞尔克服忧虑的办法。
“首先,我问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答案是:死亡。
“第二、我让自己准备好迎接死亡。我不得不这样,因为我别无选择,几个医生都说我没有希望见了。
“第三,我想方设法改善这种状况。办法是:‘尽量享受剩下的这一点点时间’……”他继续说:“如果我上船后继续忧虑下去,毫无疑问我会躺在棺材里结束这次旅行。可是,我完全放松,忘记所有的烦恼,而这种心理平衡,使我产生了新的活力,拯救了我的生命。”
所以,第二条规则是:如果你有忧虑,就应用威利·卡瑞尔的万灵公式,做下面三件事:
一、问你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
二、如果你不得不如此,你就做好准备迎接它。
三、镇定地想方设法改善最坏的情况。
3、忧虑是长寿的克星
我们可以用双手去处理烦人的日常工作,但不要让它们影响到肝、肺、血液里去。
很久以前的一天晚上,一个邻居来按我的门铃,让我们全家去种牛痘,预防天花。他是整个纽约市中几千名志愿去按门铃的人之一。许多被吓坏了的人,排好几个小时的队种牛痘。种牛痘站不仅设在所有的医院,还设在消防队、派出所和大的工厂里。大约有两千名医生和护士夜以继日地忙碌着为大家种牛痘。怎么会这么热闹呢?原来纽约市有8个人得了天花——其中两个人死了——800万的人口里死了两个人。
我在纽约已经住了37年了,可是至今还没有一个人来按我的门铃,警告我预防精神上的忧郁症——这种病,在过去37年里,所造成的损害,比天花至少要大一万倍。
从来没有人按门铃告诫我,目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每十个人中就会有一个人将精神崩溃,主要原因就是忧虑和感情冲突。所以我现在写这一章,就等于来按你的门铃警告你。
得过诺贝尔医学奖的亚力西斯·柯瑞尔博士说:“不知道如何消除忧虑的商人命不长。”其实,何止是商人,家庭主妇、兽医和泥瓦匠也都是如此。
几年前,我度假时,和圣塔菲铁路的医务处长郭伯尔博士谈到了忧虑对人的影响,他说:“找医生看病的病人中,有百分之七十,只要能够消除他们的恐惧和忧虑,病自然就会好起来。不要误会他们是自以为生了病,实际上,他们的病都像你有一颗蛀牙一样确实,有时甚至还要严重一百倍。如神经性消化不良、某些胃溃疡、心脏不舒服、失眠症、一些头痛症、以及某些麻痹症等。这些病都是真病。”郭伯尔博士说:“我说这些话是有根据的,因为我自己就得过12年的胃溃疡。恐惧使人忧虑,忧虑使人紧张、从而影响到人的胃部神经。使胃液由正常变为不正常,因而产生胃溃疡。”
曾写过《神经性胃病》一书的约瑟夫·孟坦博士也说过同样的话。他指出,“胃溃疡的产生,不在于你吃了什么,而在于你忧虑什么。”
梅育诊所的法瑞苏博士认为:“胃溃疡通常根据人情绪紧张的程度而发作或消失的。”这种看法。在研究了梅育诊所一万五千名胃病患者的纪录之后得到证实。有五分之四的病人得胃病并非是生理因素,而是恐惧、忧虑、憎恨、极端的自私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法适应。根据《生活》杂志的报导、胃溃疡现居死亡原因名单的第十位。
梅育诊所的哈罗·海彬博士在全美工业界医师协会的年会上宣读过一篇论文,说他研究了176位平均年龄在44.3岁的工商业负责人。大约有三分之一强的人由于生活过度紧张而引起心脏病或消化系统溃疡或高血压。想想看,在我们工商业的负责人中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患有心脏病、溃疡和高血压,而他们还不到45岁,成功的代价是多么高呀!就算他能赢得全世界。却损失了自己的健康,对他个人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即使他拥有全世界,每次也只能睡在一张床上,每天也只能吃三顿饭。就是一个挖水沟的人。也能做到这一点,而且还可能比一个有权力的公司负责人睡得更安稳,吃得更香。我情愿做一个在阿拉巴马州租田耕种的农夫,也不愿意在不到四十五岁时,就为了要管理一个铁路公司,或是一家香烟公司,而毁掉自己的健康。
说到香烟,一位世界最知名的香烟制造商,最近在加拿大森林中想轻松一下的时候,突然心脏病发作死了。他拥有几百万元的财产,却61岁时就死了。他也许是牺牲了好几年的生命,换取所谓“事业上的成功”。在我看来,他的成功还不及我父亲的一半。我爸爸是密苏里州的农夫。一文不名。却活到了89岁。
著名的梅育兄弟宣布,他们有一半以上的病人患有神经病。可是,在强力显微镜下,以最现代的方法检查他们的神经时,却发现大部分都是非常健康的。他们“神经上的毛病”不是因为神经本身有什么反常,而是因为情绪上的悲观、烦躁、焦急、忧虑、恐惧、挫败了颓丧等等。柏拉图说过:“医生所犯的最大错误在于,他们只治疗身体,不医治精神。但精神和肉体是一体的,不可分开处置。”
医药科学界花了2300年的时间才明白这个道理,一门崭新的医学“心理生理医学”开始发展,对精神和肉体同时治疗。现在医学已经消除了可怕的、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比如天花、霍乱等种种曾把数以百万计的人埋进坟墓的传染病。可是医学界还不能治疗生理心理上那些不是由细菌引起的,而是由于情绪上的忧虑、恐惧、憎恨、烦躁以及绝望所引起的病症。这种情绪性疾病所引起的灾难正日益加重,日渐广泛,而且速度又快得惊人。
医生估计:现在还活着的美国人,每20个就有一个人在某段时期得过精神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应召的美国年轻人,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因为精神失常而不能服役。
什么是精神失常的原因。没有人知道全部答案。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极可能是由恐惧和忧虑造成的。焦虑和烦躁的人多半不能适应现实于会而跟周围的环境断绝所有的关系,退缩到他自己的幻想世界,藉此解决他所有的忧虑。
爱德华·波多尔斯基博士《除忧去病》一书中有以下几章的题目。
忧虑对心脏的影响。
忧虑造成高血压。
忧虑可能导致风湿症。
为了你的胃减少忧虑。
忧虑会使你感冒。
忧虑和甲状腺。
忧虑的糖尿病患者。
另外一本谈话忧虑的好书,是卡尔·明梅尔博士的《自找麻烦》。这本书不会告诉你避免忧虑的规则,可是却能告诉你一些很可怕的事实,让你看清楚人们是怎样用忧虑、烦躁、憎恨、懊悔等情绪来伤害身心健康的。
忧虑甚至会使最坚强的人生病。在美国南北战争的最后几天里,格兰特将军发现了这一点。故事是这样的:格兰特围攻瑞其蒙达九个月之久,李将军手下衣衫不整,饥饿不堪的部队被打败了。有一次,好几个兵团的人都开了小差,其余的人在他们的帐篷里祈祷——叫着、哭着,看到了种种幻象。眼看战争就要结终了,李将军手下的人,放火烧了瑞其蒙的棉花和烟草仓库,也烧了兵工厂。然后。在烈焰升腾的黑夜里弃城而逃。格兰特乘胜追击,从左右两侧和后方夹击南部联军,骑兵从正面截击。
由于剧烈头痛而眼睛半瞎的格兰特无法跟上队伍。就停在一家农户前。“我在那里过了一夜”,后来,格兰特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把我的双脚泡在加了芥末的冷水里,还把芥末药膏贴在我的两个手腕和后颈上。希望第二天早上能复原。”
第二天早上,他果然复原了。可是。使他复原的,不是芥末膏药,而是一个带回李将军降书的骑兵。”
“当那个军官(带着那封信)到我面前时”,格兰特写道:“我的头还疼得很厉害,可是我看了那封信后,立刻就好了。”
显然,格兰特是因为忧虑、紧张和情绪上的不安才生病的。一旦在情绪上恢复了自信,想到胜利,病就马上好了。
在罗斯福内阁中担任财政部长的亨利·莫建索在他的日记里写道:罗斯福为了提高小麦价格,一天之内购买了440万蒲式耳的小麦,这使他非常担心。”在这件事没有结果之前,我觉得头晕眼花。回到家里,我在午饭后睡了两小时。”
假如我想看着忧虑对人会有什么影响,那我不必到图书馆找文字记载,而只需坐在家里望望窗外,就会发现那座楼房里有个人已经因为忧虑患了糖尿病,另一间房子里有个人精神已经崩溃。
著名法国哲学家蒙田在被推选为家乡的市长时曾对市民说:“我愿意用我的双手来处理你们的事务,但不想把它们搞到我的肝和肺里。”
康乃尔大学医学院的罗素·西基尔博士是世界著名的关节炎治疗权威,他列举了四种最容易得关节炎的情况:
一、婚姻破裂。
二、财务上遇到难关。
三、寂寞和忧虑。
四、长期的愤怒。
当然,这些不是关节炎的唯一成因,但它们是最常见的成因。我的一个朋友在经济萧条时遭到很大损失,煤气公司停止向他供应煤气,银行没收了他抵押的房产。他的夫人便患了关节炎,发病突然,多方治疗仍不见效,直到他的经济状况好转,她的病才算康复。
忧虑甚至会使你患龋齿。威廉·麦克高陵格博士在全美牙医协会的一次演讲中说;“由于焦虑、恐惧等产生的不快情绪,可能影响到人的钙质平衡,使牙齿容易受蛀。”麦克高陵格博士谈到他有位病人过去牙齿很好,后来他的妻子得了急病。使他开始担心起来。就在他妻子住院的那三个星期中,他突然有了九颗蛀牙——都是由于焦虑引起的。
甲状腺原来是应该使身体规律化的,一旦反常后,心跳就会加快,整个身体就会亢奋得像一个打开所有炉门的火炉,若不动手术或不加以治疗的活,病人就很可能死掉,很可能“把他自己烧干”。前不久,我陪一位得这种病的朋友到费城找主治这种病38年的著名专家西伊士内·布南博士治病。他候诊室的墙上,挂着一块大木牌,上面写着他给病人的忠告:
轻松和享受
最能使你轻松愉快的是:
健全的信仰、睡眠、音乐和欢笑。
对上帝要有信心——要学得能睡得安稳。——
喜欢动听的音乐——幽默地看待生活——
健康和欢乐就会属于你。
他向我的朋友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情绪上有什么问题使你产生这种情况?”他警告我的朋友,如果继续忧虑下去,就可能染上其他的并发症或心脏病、胃溃疡,或者糖尿病。这位名医说:“所有这些疾病,都互相有亲戚关系,甚至是近亲——它们都是因忧虑而产生的。”
女明星曼儿奥白朗告诉我她绝对不会忧虑,因为忧虑会摧毁她在银幕上的主要资金——美貌。她告诉我说:“我刚开始打进影坛时,既担心又害怕。我刚从印度回来,在伦敦没有一个熟人。我见过几个制片人,没有一个肯起用我。我仅有的一点儿钱渐渐用光了,整整两个星期,我只靠一点饼干和水充饥。我对自己说:“也许你是个傻子,你永远也不可能闯进电影界。你役有经验,没演过戏。涂了一张漂亮的脸蛋,你还有些什么呢,”
“我照了照镜子。”突然发觉到忧虑对我容貌的影响。看见忧虑造成的皱纹,看见焦虑的表情,我对自己说:“你必须立即停止忧虑。你能奉献的只有容貌,而忧虑会毁掉它的。”
没有什么会比忧虑令女人老得更快,并能摧毁她的容貌的了。忧虑会使我们的表情难看,会使我们咬紧牙关。会使我们脸上出现皱纹,会使我们总显得愁眉苦脸,会使我们头发灰白,甚至脱落,忧虑会使你脸上出现雀斑、溃烂和粉剂。
心脏病是当今美国头号刽子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有30几万人死在战场上;可在同一时期内,心脏病却杀死了200万平民——其中100万人的心脏病是因忧虑和生活过度紧张引起的。
死于心脏病的医生比农民多20倍,因为医生过的是紧张的生活。
威廉·詹姆斯说:“上帝可能原谅我们所犯的错,可我们自己的神经系统却不会原谅。”
这是一件令人吃惊而且难以置信的事实: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比死于种种常见传染病的还要多。”
为什么会如此呢?答案通常都是“因为忧虑”。
古时候,残忍的将军折磨俘虏时,常常把俘虏的手脚绑起来,放在一个不住地往下滴水的袋子下面。水滴着……滴着……夜以继日,最后,这些不停地滴落在头上的水,变成似乎是槌子在敲击的声音,使那些俘虏神经失常。这种折磨的办法,西班牙宗教法庭和纳粹德国集中营都曾使用过。
忧虑就像不停地往下滴的水,而那不停地往下滴、滴、滴的水,通常会使人神经失常以至自杀。
我小时候听牧师形容地狱的烈火曾吓得半死,可是他却从来没有提到,我们此时此地由忧虑带来的生理痛苦的地狱烈火。比如说,如果你长期忧虑下去的话,你总有一天会得到最痛苦的病症。狭心症。
啊,要是发作起来,会使你痛得尖叫。与你的尖叫比起来,但丁的《地狱篇》听起来简直是“儿童玩具园”了。到那时,你就会对自己说:“噢,上帝啊!要是我能好的话,我永远也不会再为任何事忧虑了——永远也不会了。”
你爱生命吗?你想健康、长寿吗?下面就是你能做到的方法。我引用亚力西斯·柯瑞尔博士的一句话:“在现代城市的混乱中,只有能保持内心平静的人才不会变成神经病。”
你能否在现代城市的混乱中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呢?如果你是二个正常人,答案应该是:“可以的”、“绝对可以”。我们大多数人,实际上都比我们所认识的更坚强。我们有许多从来没有发现的内在力量,正如梭罗在他的不朽名著《狱卒》中所说的:“我不知道有什么会比一个人能下定决心提高他的生活能力更令人振奋的了……如果一个人,能充满信心地朝他理想的方向努力,下定决心过他所想过的生活,他就一定会得到意外的成功。”
我相信很多读者都会有像欧嘉·佳薇的那种意志力和内在的力量。她住在爱达荷州,在最悲惨的情况下发现自己还能够克服忧虑。“八年半前,医生宣告我将不久于人士,会很慢、很痛苦地死于癌症。国内最有名的医生梅育兄弟证实了这个诊断。我走投无路,死亡就要扑向我。我还年轻、我不想死。绝望之余,我给我的医生打电话告诉他我内心的绝望。他有些不耐烦地拦住我说:‘欧嘉,你怎么了?难道你一点斗志也没有了吗?你要是一直这样哭下去的话。毫无疑问,你一定会死的。不错,你确实是碰上了最坏的情况。要面对现实,不要忧虑,然后再想点办法’就在那一刹那,我发了一个誓,我的态度严肃得指甲都深深地掐进肉里,而且背上一阵发冷:‘我不会再忧虑了,我不会再哭泣了。如果还有什么需要我常常想起的,那就是我一定要赢,我一定要活下去!’
“在不能用镭照射的情况下,每天只能用x光照射十分半钟,连续照13天。但医生每天为我照14分半钟,连续照了49天。虽然我的骨头在我削瘦的身体上犹如荒山边上的岩石,虽然我的两脚重得像铅块。我却不忧虑。也没哭过一次。我面带微笑,不错,我的确是勉强自己微笑。
“我不会傻到以为只要微笑就能治疗癌症。可我确信,愉快的精神状态将有助于抵抗身体的疾病。总之,我经历了一次治愈癌症的奇迹。在过去过几年里,我从未像现在这会健康过,这都多亏了这句富于挑战性和战斗性的话:‘面对现实。不要忧虑,然后再想点办法。”
在这一章结束的时候,我要再重复一次亚力西斯·柯瑞尔博士的那句话“不知道怎样抗拒忧虑的人,都会短命。”
我希望这本书的每一个读者能把这句话记在心中。
柯瑞尔博士是否在说你呢?
很可能是的。
4、小结
抗拒忧虑应该知道的几个基本规则
规则一:如果你想避免忧虑。就照威廉·奥斯勒博士的
话,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里,不要为未
来担忧,只要好好过今天这一天。
规则二:下次你再碰上麻烦不论太小——而被逼在
一个角落的时候,试试威利·卡瑞尔的万灵公
式:
(1)问你自己,“如果我不能解决我的困难。可能发
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
(2)自己先做好接受最坏情况的心理准备——如果必
要的活。
(3)镇定地去改善最坏的情况——也就是你已经在精
神上决定可以接受的那种。
规则三:常常提醒自己,忧虑会使你付出自己的健康为
代价,“不知道怎样抗拒忧虑的人,都会短
命。
转自书香门第
1、解开忧虑之谜
如果我们把忧虑的时间用来分析和看清事实。那么忧虑就会在我们智慧的光芒下消失。
前面提到的威利·卡瑞尔的万能公式,能否解决所有令你忧虑的问题呢?当然不可能。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答案是:我们一定要掌握以下三个分析问题的基本步骤,来解决各种不同的困难。这三个步骤是:
一、看清事实。
二、分析事实。
三、作出决定——然后照办。
太简单了吧?不错,这是亚里斯多德教的。他也使用过。我们如果想解决那些逼迫我们,使我们象日夜生活在地狱一般的忧虑问题,我们就必须运用它。
我们先来看第一条:看清事实。看清事实为什么如此重要呢?因为除非我们能把事实看清楚,否则就不能很聪明地解决问题。看不清事实,我们就只能在混乱中摸索,这是已故的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学院院长郝伯特·赫基斯所说的,他曾协路过20万个学生消除忧虑。他告诉我说:“混乱是产生忧虑的主要原因。”他说,世界上的忧虑,大多数是因为人们没有足够的知识作出决定而产生的。“比如说,我有一个问题必须在下星期二以前解决,那么在下星期二之前,我根本不会试图作出什么决定。在这段时间里。我只是集中精力去寻找有关这个问题的所有事实,因此我不会忧虑,不会失眠。等到星期二,如果我已经看清了所有的事实,一般说来,问题本身就会迎刃而解了。”
我问赫基斯院长,这是否表明他已完全摆脱忧虑?他说:“是的,我想我现在生活里完全没有忧虑。我发觉。一个人如果能够把他所有的时间都化在以一种很超然、很客观的态度去看清事实。他的忧虑就会在他知识的光芒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可是我们大多数人会怎样做呢?如果我们一直假定二加二等于五。那不是连做一道二年级的算术题也有困难了吗?可是事实上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人,硬是坚持说二加二等于五——或者是等于五百——害得自己和别人的日子都很不好过。
对此。我们能怎么办呢?我们得把感情成分摈弃于思想之外,就像郝基斯院长所说的。我们必须以“超然、客观”的态度去认清事实。人们忧虑的时候,往往情绪激动。不过,我找到两个办法有助于我们以清晰客观的态度看清所有的事实:
一、在收集事实时,我假装不是在为自己,而是在为别人。这样就可以保持冷静而超然的态度,也可以帮助自己控制情绪——
二、在收集造成忧虑的各种事实时,我也收集对自己不利的事实——那些有损我的希望,和我不愿意面对的事实。
然后我把这一边和另外一边的所有事实都写出来——而真理就在这两极的中间。
这就是我要说明的要点;如果不先看清事实的话,你、我、爱因斯坦,甚至美国最高法院,也无法对任何问题做出很聪明的决定。爱迪生很清楚这一点。他死后留下了2500本笔记本,里面记满了他面临各种问题的事实。
所以,解决我们问题的第一个办法是:看清事实。在没有以客观态度收集全部事实之前,不要先考虑如何解决问题。
不过,即使把全世界所有的事实都收集起来,如果不加以分析,对我们也没有丝毫好处。
根据我个人的体会,先把所有的事实写下来。再做分析,事情就会容易得多。实际上,单是在纸上把问题明明白白地写出来,就可能有助于我们做出一个合理的决定。正如查尔斯·吉特林所说的:“只要能把问题讲清楚,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就拿格兰·里区菲来说——他是一个在远东地区非常成功的美国商人。1942年,日军侵入上海,里区菲先生正在中国。他告诉我说:“日军轰炸珍珠港后不久就占领了上海。我当时是上海亚州人寿保险公司的经理。日军派来一个所谓‘军方的清算员’——实际上他是个海军上将——命令我协助他清算我们的财产。我一点办法也没有,要么就和他们合作,要么就是死路一条。
“我开始遵命行事,因为我别无它法。不过有一笔大约75万美元的保险费,我没有填在那张要交出去的清单上,因为这笔钱用于我们的香港公司,跟上海公司的资产无关,不过,我还是怕万一日本人发现此事,我的处境会非常不利。他们果然很快就发现了。
“他们发现时我不在办公室,我的会计主任在场,他告诉我说。那个日本海军上将大发脾气,拍桌子骂人,说我是个强盗,是个叛徒,说我侮辱了日本皇军。我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我知道我会被他们抓进宪兵队去。
“宪兵队,就是日本秘密警察的行刑室。我有几个朋友就是宁愿自杀也不愿意被送到那个地方去。有些朋友在那里被审训了十天。受尽苦刑,惨死在那个地方。现在我自己也要进宪兵队了。”
“星期天下午听到这个消息后,我非常紧张。多年来,每当我担心的时候,总坐在过字机前,打下两个问题及其答案。两个问题是:
一、我担心的是什么?
二、我该怎么办?
“过去我都不把答案写下来,只在心里琢磨。后来我发现同时把问题和答案都写下来。能使思路更加清晰。所以,在那个星期天下午,我直接回到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住处。取出我的打字机,打下:
一、我担心的是什么?
我怕明天早上会被关进宪兵队里。
二、我该怎么办呢?
“我花了几个小时想着这个问题,写下了四种可能采取的行动以及后果。
(1)我可以去向日本海军上将解释。可是他“不懂英文”,如果找个翻译来跟他解释,会使他更加恼火,我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2)我可以逃走。这点是不可能的,他们一直在监视我,如果打算逃走的话,很可能被他们抓住而枪毙掉。
(3)我可以留在我的房间里不再去上班。但如果我这样做,那个海军上将很可能会起疑心,也许会派兵来抓我,根本不给我说话的机会就把我关进宪兵队了。
(4)星期一早上,我照常上班。那个海军上将可能正在忙着,忘掉了那件事。即使他还记得,也可能已经冷静下来,不再找麻烦。即使他来吵,我仍然还有个机会解释。
“我前思后想,决定采取第四个办法——像平常一样星期一早上去上班,然后,我松了口气。
“第二天早上我走进办公室时。那个日本海军上将就坐在那儿,叨根香烟,像平常一样地看了我一眼,什么话也没说。六个星期后他被调回东京,我的忧虑就此告终。
“这完全归功于那个星期天下午我坐下来写出各种不同的情况及其后果,然后镇定地做出决定。如果我当时迟疑不决、心乱如麻,就会在紧要关头走错一步。仅是满面惊慌和愁容就可能引起那个日本海军上将的疑心,促使他采取行动。
“采取以下四个步骤,就能消除我百分之九十的忧虑:
一、清楚地写下我所担心的是什么?
二、写下我可以怎么办。
三、决定该怎么办。
四、马上就照决定去做。”
里兰·里区菲诚恳地告诉我:他的成功应归功于这种分析忧虑、正视忧虑的方法。
他的方法为什么这么好呢?因为它有效而又直攻问题的核心。而最重要的是第三步。也是最不可缺少的一步。决定该怎么做,除非我们能够立即采取行动,否则我们收集事实和加强分析都失去了作用—一变得纯粹是一种精力的浪费。
威廉·詹姆斯说:“一旦作出决定,当天就要付诸实施,同时要完全不理会责任问题,也不必关心后果。”(在这种情况下,他无疑把“关心”当作是“焦虑”的同义词。)他的意思是,一旦你以事实为基础,作出一个很谨慎的决定,就立即付诸行动,不要停下来再重新考虑,不要迟疑、担忧和犹豫;不要怀疑自己;不要回头看。
我问一位奥克拉荷马州最成功的石油商人怀特·菲利浦,如何把决心付诸行动。他回答说:“我发现,如果超过某种限度之后,还一直不停地思考问题的话,一定会造成混乱和忧虑。当调查和多加思考对我们忍无益的时候,也就是我们该下决心、付诸行动、不再回头的时候。
你何不马上利用格兰·里区菲的方法来解除你的忧虑呢?
第一个问题——我担忧的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我能怎么办?
第三个问题——我决定怎么做?
第四个问题——我什么时候开始做?
2、如何减少工作上的忧虑
我们常花一、两个小时开会讨论问题,却没有人明白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如果你是个生意人,也许会认为:“这个标题真荒谬。我干这行已经十几年了,居然有人想要告诉我怎么消除生意上百分之五十的麻烦——简直是荒谬绝伦。”
这话一点也不错。如果我在几年前看到这样的标题,也会有这样的感觉。这个标题好像能帮助你,实则不值一文。
让我们开诚布公吧。也许我的确不能帮你解决生意上百分之五十的忧虑,从我刚才分析的结果来看,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可是,我所能做到的是,让你看看别人是怎样做的,剩下的就要看你了。
前面曾经提过世界著名的亚力西斯·柯瑞尔博士的这句话,“不知道怎样克服忧虑的人,都会短命。”
既然忧虑的后果如此严重,那么,如果我能帮助你消除——即使是其中的百分之十,你也许会满意。我下面就要告诉你一位企业家,如何不只消除了他百分之五十的忧虑。还节省了百分之七十过去用于开会、用于解决生意问题的时间。
当然,我不会告诉你那些根本无法证实的事情,这件事情的主角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里昂·胥孟津。多年来,他一直是西蒙出版社几个高层单位的主管之一,现任纽约州纽约市袖珍图书公司的董事长。
下面就是他的经验
“15年来,我几乎每天都要花一半的时间开会和讨论问题。会上大家很紧张,坐立不安、走来走去,彼此辩论、绕圈子。一天下来我感到筋疲力尽。如果有人对我说我可以减去开会时间的四分之三,可以消除四分之三的神经紧张,我一定会认为他是痴人说梦。可是我却制定出一个恰好能做到这一点的方案。这个办法我已经用了八年。对我的办事效率、我的健康和我的快乐,都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下面就是我的秘诀:第一、我立即停止15年来我们会议中所使用的程序——我那些很恼火的同事先把问题的细节报告一遍,然后再问:‘我们该怎么办?’第二、我订下一个新的规矩——任何一个想要把问题同我的人必须先准备好一份书面报告,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一、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以前我们常常花上一、两个小时,还没人弄清楚真正的问题在哪里。’)
二、问题的起因是什么?
(‘我吃惊地发现我浪费了很多时间。却没能清楚地找出造成问题的基本情况是什么。’)
三、这些问题可能有哪些解决办法?
(‘过去会上一个人建议采用一种方法,另一个人会跟他辩论。辩论常常跑题,开完会也拿不出几种办法。’)
四、你建议用哪种办法?
(“过去开会总是花几个小时为一种情况担心,不断地绕圈子,从未想这所有可行的方法,然后写下来:这是我建议的解决方案。’)
“现在,我的部下很少把问题拿上来了。因为他们发现,在认真地回答了上述四个问题之后,最妥当的方案就会像面包从烤箱中自动跳出来一样。即使非讨论不可,所花时间也不过是过去的三分之一,因为讨论的过程有条理而且合乎逻辑,最后都能得到很明智的结论。”
法兰克·毕吉尔,这位美国保险业的巨子,运用类似方法,不仅消除了烦恼,而且增加了收入。他敢。“我刚开始推销保险的时候,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热情。后来发生了一点事,使我非常气馁。我开始看不起我的职业、几乎都要辞职了——可是我突然想到一件事,在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我坐下来,想找出我忧虑的根源。
“一、我首先问自己:‘问题到底是什么?’我的问题:我拜访过那么多人,成绩却不理想。我和顾客谈得好好的,可最后快要成交时,他们就对我说:‘我再考虑考虑,下次来再说吧。’我又得花时间去找他,使我觉得很颓丧。
“二、我问自己:‘有什么可行的解决办法?’回答之前,我当然得先研究一下过去的情况。我拿出过去12个月的记录本,仔细看看上面的数字。
“我吃惊地发现,我所卖的保险、有百分之七十是在第一次见面成交的;另外有百分之二十三是在第二次见面成交的;只有百分之七,是在第三。第四、第五次……。才成交实际上,我的工作时阿,几乎有一半都浪费在那百分之七的业务上了。
“三、那么答案是什么呢?很明显:我应该立刻停止第二次以后的拜访,空出的时间用于寻找新的顾客。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在很短的时间内,我就把平均每次赚2.70元钱时成绩:提高到了4.27元。”
法兰克·毕吉尔现在每年接进的保险业务都在100万美元以上。可是他曾经想放弃他那份行业,几乎就要承认失败。结果呢,分析问题使他走上成功之路。
下面再列一下这几个问题,看看你是否也能应用它们:
一、问题是什么?
二、问题的成因是什么?
三、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四、你建议用哪一种方法?
3、小结
分析忧虑的基本规则
规则一:收集事实,记住郝基斯院长所说的:“世界上
的忧虑,一半是因为人们在还没有足够的知识
来做决定之前,就想做决定。”
规则二:在仔细权衡所有事实之后,再做决定。
规则三:一旦很谨慎地做出决定之后,就要立即行动去
实现,不要为结果担忧。
规则四:当你或你的同事为某个问题忧虑时,请写出下
列问题和答案:
(1)问题是什么?
(2)问题的起因是什么?
(3)所有可能解决的方法是什么?
(4)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转自书香门第
如果我们把忧虑的时间用来分析和看清事实。那么忧虑就会在我们智慧的光芒下消失。
前面提到的威利·卡瑞尔的万能公式,能否解决所有令你忧虑的问题呢?当然不可能。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答案是:我们一定要掌握以下三个分析问题的基本步骤,来解决各种不同的困难。这三个步骤是:
一、看清事实。
二、分析事实。
三、作出决定——然后照办。
太简单了吧?不错,这是亚里斯多德教的。他也使用过。我们如果想解决那些逼迫我们,使我们象日夜生活在地狱一般的忧虑问题,我们就必须运用它。
我们先来看第一条:看清事实。看清事实为什么如此重要呢?因为除非我们能把事实看清楚,否则就不能很聪明地解决问题。看不清事实,我们就只能在混乱中摸索,这是已故的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学院院长郝伯特·赫基斯所说的,他曾协路过20万个学生消除忧虑。他告诉我说:“混乱是产生忧虑的主要原因。”他说,世界上的忧虑,大多数是因为人们没有足够的知识作出决定而产生的。“比如说,我有一个问题必须在下星期二以前解决,那么在下星期二之前,我根本不会试图作出什么决定。在这段时间里。我只是集中精力去寻找有关这个问题的所有事实,因此我不会忧虑,不会失眠。等到星期二,如果我已经看清了所有的事实,一般说来,问题本身就会迎刃而解了。”
我问赫基斯院长,这是否表明他已完全摆脱忧虑?他说:“是的,我想我现在生活里完全没有忧虑。我发觉。一个人如果能够把他所有的时间都化在以一种很超然、很客观的态度去看清事实。他的忧虑就会在他知识的光芒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可是我们大多数人会怎样做呢?如果我们一直假定二加二等于五。那不是连做一道二年级的算术题也有困难了吗?可是事实上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人,硬是坚持说二加二等于五——或者是等于五百——害得自己和别人的日子都很不好过。
对此。我们能怎么办呢?我们得把感情成分摈弃于思想之外,就像郝基斯院长所说的。我们必须以“超然、客观”的态度去认清事实。人们忧虑的时候,往往情绪激动。不过,我找到两个办法有助于我们以清晰客观的态度看清所有的事实:
一、在收集事实时,我假装不是在为自己,而是在为别人。这样就可以保持冷静而超然的态度,也可以帮助自己控制情绪——
二、在收集造成忧虑的各种事实时,我也收集对自己不利的事实——那些有损我的希望,和我不愿意面对的事实。
然后我把这一边和另外一边的所有事实都写出来——而真理就在这两极的中间。
这就是我要说明的要点;如果不先看清事实的话,你、我、爱因斯坦,甚至美国最高法院,也无法对任何问题做出很聪明的决定。爱迪生很清楚这一点。他死后留下了2500本笔记本,里面记满了他面临各种问题的事实。
所以,解决我们问题的第一个办法是:看清事实。在没有以客观态度收集全部事实之前,不要先考虑如何解决问题。
不过,即使把全世界所有的事实都收集起来,如果不加以分析,对我们也没有丝毫好处。
根据我个人的体会,先把所有的事实写下来。再做分析,事情就会容易得多。实际上,单是在纸上把问题明明白白地写出来,就可能有助于我们做出一个合理的决定。正如查尔斯·吉特林所说的:“只要能把问题讲清楚,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就拿格兰·里区菲来说——他是一个在远东地区非常成功的美国商人。1942年,日军侵入上海,里区菲先生正在中国。他告诉我说:“日军轰炸珍珠港后不久就占领了上海。我当时是上海亚州人寿保险公司的经理。日军派来一个所谓‘军方的清算员’——实际上他是个海军上将——命令我协助他清算我们的财产。我一点办法也没有,要么就和他们合作,要么就是死路一条。
“我开始遵命行事,因为我别无它法。不过有一笔大约75万美元的保险费,我没有填在那张要交出去的清单上,因为这笔钱用于我们的香港公司,跟上海公司的资产无关,不过,我还是怕万一日本人发现此事,我的处境会非常不利。他们果然很快就发现了。
“他们发现时我不在办公室,我的会计主任在场,他告诉我说。那个日本海军上将大发脾气,拍桌子骂人,说我是个强盗,是个叛徒,说我侮辱了日本皇军。我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我知道我会被他们抓进宪兵队去。
“宪兵队,就是日本秘密警察的行刑室。我有几个朋友就是宁愿自杀也不愿意被送到那个地方去。有些朋友在那里被审训了十天。受尽苦刑,惨死在那个地方。现在我自己也要进宪兵队了。”
“星期天下午听到这个消息后,我非常紧张。多年来,每当我担心的时候,总坐在过字机前,打下两个问题及其答案。两个问题是:
一、我担心的是什么?
二、我该怎么办?
“过去我都不把答案写下来,只在心里琢磨。后来我发现同时把问题和答案都写下来。能使思路更加清晰。所以,在那个星期天下午,我直接回到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住处。取出我的打字机,打下:
一、我担心的是什么?
我怕明天早上会被关进宪兵队里。
二、我该怎么办呢?
“我花了几个小时想着这个问题,写下了四种可能采取的行动以及后果。
(1)我可以去向日本海军上将解释。可是他“不懂英文”,如果找个翻译来跟他解释,会使他更加恼火,我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2)我可以逃走。这点是不可能的,他们一直在监视我,如果打算逃走的话,很可能被他们抓住而枪毙掉。
(3)我可以留在我的房间里不再去上班。但如果我这样做,那个海军上将很可能会起疑心,也许会派兵来抓我,根本不给我说话的机会就把我关进宪兵队了。
(4)星期一早上,我照常上班。那个海军上将可能正在忙着,忘掉了那件事。即使他还记得,也可能已经冷静下来,不再找麻烦。即使他来吵,我仍然还有个机会解释。
“我前思后想,决定采取第四个办法——像平常一样星期一早上去上班,然后,我松了口气。
“第二天早上我走进办公室时。那个日本海军上将就坐在那儿,叨根香烟,像平常一样地看了我一眼,什么话也没说。六个星期后他被调回东京,我的忧虑就此告终。
“这完全归功于那个星期天下午我坐下来写出各种不同的情况及其后果,然后镇定地做出决定。如果我当时迟疑不决、心乱如麻,就会在紧要关头走错一步。仅是满面惊慌和愁容就可能引起那个日本海军上将的疑心,促使他采取行动。
“采取以下四个步骤,就能消除我百分之九十的忧虑:
一、清楚地写下我所担心的是什么?
二、写下我可以怎么办。
三、决定该怎么办。
四、马上就照决定去做。”
里兰·里区菲诚恳地告诉我:他的成功应归功于这种分析忧虑、正视忧虑的方法。
他的方法为什么这么好呢?因为它有效而又直攻问题的核心。而最重要的是第三步。也是最不可缺少的一步。决定该怎么做,除非我们能够立即采取行动,否则我们收集事实和加强分析都失去了作用—一变得纯粹是一种精力的浪费。
威廉·詹姆斯说:“一旦作出决定,当天就要付诸实施,同时要完全不理会责任问题,也不必关心后果。”(在这种情况下,他无疑把“关心”当作是“焦虑”的同义词。)他的意思是,一旦你以事实为基础,作出一个很谨慎的决定,就立即付诸行动,不要停下来再重新考虑,不要迟疑、担忧和犹豫;不要怀疑自己;不要回头看。
我问一位奥克拉荷马州最成功的石油商人怀特·菲利浦,如何把决心付诸行动。他回答说:“我发现,如果超过某种限度之后,还一直不停地思考问题的话,一定会造成混乱和忧虑。当调查和多加思考对我们忍无益的时候,也就是我们该下决心、付诸行动、不再回头的时候。
你何不马上利用格兰·里区菲的方法来解除你的忧虑呢?
第一个问题——我担忧的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我能怎么办?
第三个问题——我决定怎么做?
第四个问题——我什么时候开始做?
2、如何减少工作上的忧虑
我们常花一、两个小时开会讨论问题,却没有人明白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如果你是个生意人,也许会认为:“这个标题真荒谬。我干这行已经十几年了,居然有人想要告诉我怎么消除生意上百分之五十的麻烦——简直是荒谬绝伦。”
这话一点也不错。如果我在几年前看到这样的标题,也会有这样的感觉。这个标题好像能帮助你,实则不值一文。
让我们开诚布公吧。也许我的确不能帮你解决生意上百分之五十的忧虑,从我刚才分析的结果来看,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可是,我所能做到的是,让你看看别人是怎样做的,剩下的就要看你了。
前面曾经提过世界著名的亚力西斯·柯瑞尔博士的这句话,“不知道怎样克服忧虑的人,都会短命。”
既然忧虑的后果如此严重,那么,如果我能帮助你消除——即使是其中的百分之十,你也许会满意。我下面就要告诉你一位企业家,如何不只消除了他百分之五十的忧虑。还节省了百分之七十过去用于开会、用于解决生意问题的时间。
当然,我不会告诉你那些根本无法证实的事情,这件事情的主角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里昂·胥孟津。多年来,他一直是西蒙出版社几个高层单位的主管之一,现任纽约州纽约市袖珍图书公司的董事长。
下面就是他的经验
“15年来,我几乎每天都要花一半的时间开会和讨论问题。会上大家很紧张,坐立不安、走来走去,彼此辩论、绕圈子。一天下来我感到筋疲力尽。如果有人对我说我可以减去开会时间的四分之三,可以消除四分之三的神经紧张,我一定会认为他是痴人说梦。可是我却制定出一个恰好能做到这一点的方案。这个办法我已经用了八年。对我的办事效率、我的健康和我的快乐,都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下面就是我的秘诀:第一、我立即停止15年来我们会议中所使用的程序——我那些很恼火的同事先把问题的细节报告一遍,然后再问:‘我们该怎么办?’第二、我订下一个新的规矩——任何一个想要把问题同我的人必须先准备好一份书面报告,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一、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以前我们常常花上一、两个小时,还没人弄清楚真正的问题在哪里。’)
二、问题的起因是什么?
(‘我吃惊地发现我浪费了很多时间。却没能清楚地找出造成问题的基本情况是什么。’)
三、这些问题可能有哪些解决办法?
(‘过去会上一个人建议采用一种方法,另一个人会跟他辩论。辩论常常跑题,开完会也拿不出几种办法。’)
四、你建议用哪种办法?
(“过去开会总是花几个小时为一种情况担心,不断地绕圈子,从未想这所有可行的方法,然后写下来:这是我建议的解决方案。’)
“现在,我的部下很少把问题拿上来了。因为他们发现,在认真地回答了上述四个问题之后,最妥当的方案就会像面包从烤箱中自动跳出来一样。即使非讨论不可,所花时间也不过是过去的三分之一,因为讨论的过程有条理而且合乎逻辑,最后都能得到很明智的结论。”
法兰克·毕吉尔,这位美国保险业的巨子,运用类似方法,不仅消除了烦恼,而且增加了收入。他敢。“我刚开始推销保险的时候,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热情。后来发生了一点事,使我非常气馁。我开始看不起我的职业、几乎都要辞职了——可是我突然想到一件事,在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我坐下来,想找出我忧虑的根源。
“一、我首先问自己:‘问题到底是什么?’我的问题:我拜访过那么多人,成绩却不理想。我和顾客谈得好好的,可最后快要成交时,他们就对我说:‘我再考虑考虑,下次来再说吧。’我又得花时间去找他,使我觉得很颓丧。
“二、我问自己:‘有什么可行的解决办法?’回答之前,我当然得先研究一下过去的情况。我拿出过去12个月的记录本,仔细看看上面的数字。
“我吃惊地发现,我所卖的保险、有百分之七十是在第一次见面成交的;另外有百分之二十三是在第二次见面成交的;只有百分之七,是在第三。第四、第五次……。才成交实际上,我的工作时阿,几乎有一半都浪费在那百分之七的业务上了。
“三、那么答案是什么呢?很明显:我应该立刻停止第二次以后的拜访,空出的时间用于寻找新的顾客。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在很短的时间内,我就把平均每次赚2.70元钱时成绩:提高到了4.27元。”
法兰克·毕吉尔现在每年接进的保险业务都在100万美元以上。可是他曾经想放弃他那份行业,几乎就要承认失败。结果呢,分析问题使他走上成功之路。
下面再列一下这几个问题,看看你是否也能应用它们:
一、问题是什么?
二、问题的成因是什么?
三、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四、你建议用哪一种方法?
3、小结
分析忧虑的基本规则
规则一:收集事实,记住郝基斯院长所说的:“世界上
的忧虑,一半是因为人们在还没有足够的知识
来做决定之前,就想做决定。”
规则二:在仔细权衡所有事实之后,再做决定。
规则三:一旦很谨慎地做出决定之后,就要立即行动去
实现,不要为结果担忧。
规则四:当你或你的同事为某个问题忧虑时,请写出下
列问题和答案:
(1)问题是什么?
(2)问题的起因是什么?
(3)所有可能解决的方法是什么?
(4)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转自书香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