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说梅玉的人如其名的话,那块玉一定是墨玉,因为他长得又高又黑又壮,浓眉大眼,不过他的长相并不粗野,而且还相当的英俊。
他今年二十八岁,是世袭的汝南侯世子,慷慨、强侠、好打不平,在南京城里是有名的惹祸精,什么人都敢惹,什么架都敢打。
这倒不是他的小侯身份唬人,南京城里大官儿多得很,比他老子汝南侯爵位高的国公也不少,但只要犯上他们这一伙人,没一个不被揍得脸青鼻子肿的。
他们这一伙人都是世家子弟,一个他,还有一个文学博士,太子少师方孝孺的儿子方天杰。方孝孺是当今一代大孺,文章巨匠,当世无出其右。但方天杰却并无父风,反而对舞拳弄脚感兴趣。
这两个人领着一批世家子弟,成了南京城里一霸,不过这批世家哥儿倒不是全会胡闹,他们只是不畏权势,看不得一些豪门仗势欺凌老百姓而已,只要有那种事给他们碰上了,对方一定会被他们修理得惨重不堪。
上个月,他们在秦淮河畔,把宁王朱权给揍了一顿,宁王是当今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叔叔,权势喧天。骑马游秦淮时,被一个买花的女郎挡住了他的坐骑,朱权火了,抽了她一马鞭,平民阻王驾,挨一鞭子是便宜的,那个被打的卖花女郎也不敢多说,反而跪在一旁叩头赔罪。
但是恰好梅玉和方天杰伙同一批哥儿们在旁看见了,当时就把朱权拖下马来狠揍了一顿。朱权还带了十几名家将,却敌不过梅、方二人一顿拳脚,被打得东倒西歪。
宁王朱权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一状告到宫里,却碰了一鼻子灰,建文帝在他的状子上批了十个字——逞势殴辱民女,咎由自取。
朱权只说自己被打,谁知皇帝却一清二楚,他只有自认倒霉了。其实要怪他照子不亮,否则就该看见那天的挥拳少年中,就有一个是皇帝。
太祖在位时,朱允炆还是王孙,就经常跟这些小朋友在一起玩儿,太祖死,因为太子先死,允炆即位为建文帝,却还是不忘旧谊,常溜出宫来,仍是找这些朋友们一起逛逛窑子,打打架,当作无上的乐趣。
不过,他们的保密工作做得到家,极少有人知道而己,连跟着一起闹事的世家子弟们都不知道有皇帝在一起,他们只知道和方天杰有一个结拜的老大叫朱坚,人很和气,也很风趣,也很爱闹事。
梅玉和方天杰对朱老大很亲呢,可也没特别客气,经常吵吵闹闹,还互相嘻嘻哈哈,大家只知道是哪一家皇亲而已,也没认真的考究。
因为太祖是个多产的父亲,儿子就有廿几个,孙子多得不计其数了,除了几个特别显赫的,谁都少有兴趣去查家世,甚至于连方孝孺和汝南侯梅殷,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跟皇帝一起胡闹。
宁王的那一状没告倒他们,梅侯爷却生了气,把梅玉关到郊外清凉寺侧的农庄中闭门读书思过。
那片农庄是梅家的产业,建了一楹颇幽静的书房,老侯爷在公余之暇,也抽空一两天到那儿去读书,所以经常有人在那儿照料。
梅玉被关到这儿读书,倒是不感到气闷,因为清凉寺就在附近,寺中的住持天正大师不仅佛理精通,而且还有一身好功夫。他每天到寺中去跟老和尚练武,倒也颇为自得其乐。
这天,他刚从寺里学了三手剑式回来,觉得那三式剑法博大精深,穷极变化,自己还没能模到诀窍,回到农庄后,一个人拿着剑,又在院子里仔细地揣摩着。
忽然,方天杰匆匆地来了,见了他急急地道:“二哥,你还有心情练剑啊,天都塌下来了!”
梅玉笑道:“天塌下来有我这高个子顶着,你急什么?”
方天杰焦急地道:“大哥来了。”
“大哥找到这儿来了,是不是又要出去散散心,这次可不行,老头子关我在这儿读书半年,说如果我偷跑出去,他就要打断我的腿,老头子这次是真生气了,他说得出做得到的,你们两个人去追逐吧!”
“唉!真急死人,你跟我去见大哥再说吧!”
他拖着梅玉一直来到书房中,只见一个年轻的僧人,满脸忧色,模着新剃的黄色光头发愁。
仔细地认了一下,才看出是谁,不由惊道:“老大,你怎么弄成这副德性了,你爱玩儿也不必如此呀,剃光了头发,明儿上朝,戴不整龙冠,就不像个皇上了。”
他跟皇帝开玩笑惯了,说话间无尊卑,而皇帝也喜欢这个调调儿,从不见怪,认为只有这段时间,他才能真正获得自由,领略到一点做人的乐趣。
不过此刻他却没有开玩笑的心情,叹了口气道:“我四叔燕王领军破城而人,我是化了装逃出来的,城破家亡,我已不是皇上了。”
梅玉也怔住了道:“这怎么可能呢,我父亲不是领军伐燕去了吗?我还听说他打了几次小胜仗。”
皇帝叹了口气道:“老侯爷的战况我不清楚,先前他是打了几次小胜仗,后来却节节败退,不过这次燕军来得很突然,守城的徐增寿左都督跟四叔早有勾结,打开了城门,未加抵抗就把燕军放了进来,我是趁乱逃出来的,现在的金陵城已尽入燕军掌握。”
梅玉道:“城里怎么样了?”
“不知道,不过还算平静,四叔也是朱家子弟,还打算做皇帝,没有撤兵乱抢,只是到处都是燕军,我们不敢久留,怕被人搜出来,只有去找老三,他说他那儿也不平静,带着我来找你,在你这儿先躲一躲。”
“躲在这儿当然没问题,此地对外隔绝,谁都找不到,也不会闯了来,你们安心地住下好了。对了,就你们两个人来的?”
皇帝叹了口气道:“我在燕军破宫前片刻,启开太祖留下的锦囊,里面有三份僧家的度碟,分别是应文、应能,与应贤三个法名,我用了应文,教授杨应能顶了应能,监察御史叶希贤顶了应贤,跟我一起落了发……”
梅玉道:“这两个人凑什么热闹,老大一个人落了发,没人认识你,这两个人却是金陵名士,认识的人很多,很容易叫人认出来的。”
皇帝苦叹道:“他们一片忠心,要追随侍奉,我也没办法,更说不出拒绝的话,出门时多亏这三份度碟,通过了关卡,他们也怕在一起容易被人认出,叶希贤和清凉寺的老和尚认识,和应能投到寺中歇宿了。”
梅玉想了一下,点点头道:“那也好,老和尚是世外高人,很受尊敬,大概还能庇护他们。老大,现在你是怎么一个打算?”
方天杰道:“好大江山,不能叫燕王给占了去,自然要设法争回来。”
“这当然,不过也不能靠着咱们三个人,总得找一处可靠的地方先安定下来,再名令勤王。”
皇帝满脸忧色地道:“我就是不知道什么人可以投靠,什么地方才是可靠。”
“老大,你当了几年皇帝,连哪一个人是真正忠于你的人都不知道呀!”
皇帝有点惭愧,又有点愤然地道:“我是真不知道,我当皇帝时,他们表现的是个个忠贞可靠,可是燕军兵变,大家就不是那回事了,有的按兵不动,心存观望,有的干脆就降了四叔。”
正说着,门外有个中年汉子叫道:“少爷,宫中有位姓郑的公公,带了一批人来了。”
那正是庄上的庄头梅忠,皇帝一听脸色就变了道:“不好,郑和找来了,他是掌印监,在四叔做王子时就跟他很要好,两个人还是同师学艺的师兄弟!”
“老大,你怎么把这么个人留下来呢?”
“人是我爷爷留下的,他一直很守规矩,没出过错,我也不能换掉他,太监虽不是官,但他们为了人宫而净身,等于是终身职,我又能拿他怎么样,宫里的太监不少是老人,他们对我这个皇帝也时作干扰,动不动搬出祖宗的规矩来压我,我也只有忍着。”
“唉!真没想到做皇帝的还有管不了的人。”
“这倒也不是,他们在尽本身的职分,我必须对他们有一份尊敬,他们若是太过分而越了本分,我还是可以砍他们脑袋的,皇帝的尊严毕竟还是不能冒赎的。”
方天杰急道:“老大,老二,别谈这些了,郑三宝找上门来了,该怎么个应付法?”
三宝是郑和的小名,这种称呼自然不够尊敬,但以他们的立场,对郑和倒是不必太尊敬。
梅玉道:“他们是来找老大的。老三,我们俩出去挡一下好了,挡得过就挡,挡不过就干他一架。老大,后面有条秘道,可以通到清凉寺,必要时就让梅忠带你从那儿先走,老和尚本事很大,应该可以保护你。”
说完,他拉了方天杰,匆匆地向农庄门口而去。
三宝太监郑和不过四十上下年纪,白面长须,个子很高,皮肤都很白,面貌姣若女子,他现在显然是个很有权威的人,站在那儿,背后站了一大堆的人,都是宫廷侍卫的打扮,却都是垂手侍立,不敢有一丝跋扈的样子,跟他们平时在市上张牙舞爪的形状大不相同。
更远的地方,散着几十匹骏马,有两个人在那儿招呼着,马匹自然是他们骑来的。
郑和见了他们,居然先行了一个礼:“小侯,方公子,咱家来得冒昧,请恕罪。”
人家很客气,梅玉也只有拱拱手道:“不敢当,郑公公听说现在是宫中的大红人了,怎么会有空出来闲逛?”
郑和一笑道:“小侯言重了,咱家只是个侍候人的奴才,再红也得意不到哪儿的,而且咱家是奴才命,这几天大内易主,咱们忙得不可开交,哪里会有闲逛的工夫,咱家是奉了上渝,出来找皇上的。”
方天杰立刻道:“皇上不是在宫中烧死了吗?”
“大军入宫之际,宫中曾传火警,烧死了一个人,皇帝的九龙冠也烧毁在一起,人家都说是皇帝自焚殡天,咱家去看了残骨,却知道那不是皇帝。”
“你怎么知道那不是皇帝呢?”
“因为那具残骨的右脚趾有六段趾骨,宫中只有皇后一个人是右脚生六指的,是以咱家知道那是皇后的遗体。”
梅玉有点愤然地道:“皇后的脚趾有几枚你都知道?”
“小侯,咱家是自幼净身入宫的,对宫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咱家很少有不知道的。比如说,皇上在做皇孙的时候,就跟二位交情莫逆,即使登基之后,也经常乔装出宫跟二位在外面一起嬉游,这事情虽然知者无多,但咱家却是知道的。”
梅玉脸色变了一变道:“郑公公,我不否认有这种事,但那只是我儿时的交情,我们可没有因此得着什么好处,你可别想偏了。”
“这个咱家明白,二位的志行高洁,咱家是十分钦佩的,小侯这世子是祖上的余荫,方公子至今仍是布衣,二位跟皇上交往,不是为寻求富贵,咱家也十分清楚,所以咱家来到此地不敢放肆,叩门而诣,更不敢叫儿郎们包围农庄,由此可见咱家的敬意。”
“你的意思是说皇帝会藏在此地?”
“这个咱家可不敢确定,只是想到皇上平时别无交往,若是离宫出走,来找二位的可能性很大。”
梅玉道:“我说我也不知道皇帝在哪里,你信是不信?”
郑和居然一笑道:“小侯说不在,咱家绝对相信,不过咱家也要请小侯带句话给皇上,燕王爷跟皇帝闹的只是家务事,自家叔侄,没什么说不开的,王爷找到了皇帝也不会对他怎么样的……”
“你口中还是称王爷,难道燕王还没有登基?”
“天下易主,哪有这么随便的,必须要得到天下的承认与拥戴,才能正式即位,登殿易号,那时才能改口。”
方天杰道:“可是有很多人已经等不及地称燕王为万岁爷了!”
“那是他们胡闹,咱家玉玺掌印,必须重视规矩。”
梅玉冷笑道:“听说你和燕王是结拜兄弟,也是同门学艺的师兄弟?”
郑和平静地笑道:“结拜是王爷抬爱,咱家可不敢僭越,不管人前人后,咱家都守住本分,称他为王爷,同门学艺倒是有的,我们都拜在国师大和真人门下学剑。”
“我也听说了,你是大和真人的得意高徒,尽得真传,他是宇内公认的第一剑手,你至少也可以排在第二位了!”
“这个可不敢当,王爷的成就比咱家还高,要排第二,该是王爷才对,不过连国师大和真人都不敢自承第一,他说人上有人,天外有天,老师谦辞第一不就,我们做弟子的更不敢说是第二第三了。”
梅玉没想到他是如此的客气。顿了一顿才道:“你是来找皇帝的,我告诉你说皇帝不在这儿,你也不必再浪费时间了,还是到别处去找吧!”
郑和一笑道:“咱家虽然相信小侯的话,但咱家奉有上谕,那是公务,那不能因为咱家的相信就交差了,所以咱家还是要进去看一看。”
“你要搜我的农庄?”
“不敢,咱家只是进去看一看而已,咱家会叫众儿郎们特别小心,绝不至扰及府上。”
“要是我说不让你搜呢?”
“小侯,咱家执行一次公务,那可是不容人阻挠的,小侯还是让咱家看一看的好,至少咱家对小侯还有一份敬意,若是今天小侯蓄意阻挠,就构成了妨碍公务的行为,换了个别的人,小侯就没有那么愉快了!”
梅玉对这个家伙倒是没辙儿了,他已经放足了人情,说的话也在情在理,实在难以拒绝他,可是让他进去一搜,皇帝虽是由秘道中离开了,搜不到人的,如果被他们找出了秘道,再找到清凉寺去,那可就麻烦了。
想了一下,梅玉咬咬牙道:“郑公公,搜一下本无不可,可是我知道你剑术高明,总得领教一下,你击败了我,我也挡不住你,只好让你搜了,否则我以后在哥儿们面前,实在抬不起头。”
这番话简直不成理由,完全是世家子弟耍无赖的口吻,但郑和居然接受了,哈哈一笑道:“说的是,小侯是金陵世家侯少的领袖,被我一批人登门搜查,的确是脸上无光,咱家也知道对小侯这样的世家子,光靠公务两个字是不行的,少不得只有在剑上领教领教了,拿剑来!”
一名侍卫恭敬地献上了剑,郑和抽出了剑,挽了个剑诀,微一躬身道:“小侯请了,咱家这是切磋,用不着性命相搏,大家点到为止吧!”
梅玉的剑本来就执在手中,一扬剑道:“郑公公,我没真正学过剑,练的也不是名家手法,只知道拼命,也控制不了手下,不会什么点到为止,所以你不必客气。”
郑和笑道:“小侯客气了,谁不知道小侯是技击名家,剑下无十合之敌,咱家提出点到为止的要求,只是请小侯剑下留情而已!”
梅玉懒得多说了,挺剑追击,势子很利,但郑和却从容地化解开了。
梅玉是天生的身高力强,郑和赞他剑下无十合之敌倒也不是虚夸,他在金陵跟人挥拳动武,还有挨揍的时候,若是动起兵刃,却从来没输过。正因为如此,他怕杀伤人命闯大祸,才很少跟人动家伙。
今天他虽然也知道郑和在宫廷中是个杰出的剑手,却没太当一回事,他跟宫廷侍卫和剑术教练供奉们常打架械斗,心中很瞧不起宫廷武学。
可是今天跟郑和一交手,他才发现宫廷武学确有其不可轻侮之处,郑和的一支剑并无精招,却尽得一个稳字。他连攻了几十手精招,对方却稳如泰山,使他连平招都递不进去;不由打出火来了,攻势更急。
郑和一面招架,一面却低声道:“小侯,燕王觅皇帝很急,必欲得之,你还是让我去搜一搜的好,否则日后小侯和方公子将举步维艰,这是为你们好,咱家已经接受密报,知道皇上必在小侯处,我去搜一下,掩人耳目,一定不会把皇上搜出来的,你们才可以掩护他离开。”
梅玉一怔道:“你到底帮谁?”
“咱家只是皇家的奴才,燕王和皇帝都是太祖后人,咱家谁都不帮,不过咱家一直以为皇帝太年轻,行事不免意气了,还是让燕王摄理几年的好。”
“你倒说得好,摄理几年?以后呢?”
“以后的事要靠皇帝自己了,目前只有云南的黔国公沐英,军力壮大,自居一隅,而且对皇室忠心可许,只有他才可以庇护皇帝,上那儿历练个几年,然后再待时而回,他是太祖嫡系,又于正式受命,该比别人有更好的机会,如果实在不行,也只有付之天命了。”
“燕王有了天下,会放过他吗?”
“事在人为。小侯,燕王也是从皇帝手中争来的天下。燕王能,他为什么不能,假如他不行,那就是他真的不行,怨不得人了。咱家只能为他尽到这一点心,记住咱家的话,目前别作什么勤王之举,燕王的势力太大,不是任何一个人能抗御的,而且燕王是他的叔叔,在诸王中,也比他得人望,这一段时间,他只有认了吧!”
说完,手下忽地加紧,前两剑把梅玉逼得连连退后,第三剑却挑飞了梅玉手中的长剑了。
这固然是梅玉因为他的话而减低了敌意,但郑和的剑技也确实比他高明!
方天杰也没想到梅玉会落败的,一时不禁呆了。
郑和笑笑道:“承让!承让!小侯,咱家可以进去了吧!对你的剑术,咱家还是十分佩服,只是你勇猛有余,稳健不足。再过十年,咱家一定不如你!”
梅玉一言不发,只比了个手势,郑和回头道:“来四个人,跟咱家一起进去,其他人就在这儿散开等着,不准进入屋里,不准扰及农庄的一草一木,违令者,处极刑。”
郑和带了四个人进入到农庄,搜了一遍,什么也没搜到,向梅玉道了声得罪,又带人到别处去搜了。
其实皇帝就躲在地窑里,地窑上面有个盖子,郑和一进屋子,就直接站在盖子上,指挥那四个人东搜西寻,十分仔细,却始终没搜到地窑。
梅玉是跟着进来的,看了郑和所站的位置,心中对他既感且佩,这个太监是有两下子,他几乎一眼就知道皇帝的藏身处了,若非他有意成全,皇帝是很难脱身的了。
所以那四名禁卫军在搜查时,梅玉表现得十分合作,举凡是能藏人的箱笼橱柜,他都自动地打开了。
郑和在临走时,说的话尤其有意思:“小侯,天下易主未易姓,还是朱家的江山,只不过你们的爵位是否能保住就要看自己了,尊大人与新主素来就不和,咱家想他老人家是不会恋栈那个侯爵的,所以小侯最好也预为之计,不必留连此地了。男儿志在四方,出门游历一下,行万里路,未尝不是人生快事,小侯以为如何?”
梅玉自然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点点头道:“我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我们也不会留在京师惹人讨厌的。一两天内我就滚蛋,只是怕有人不让我们走!”
郑和道:“这个小侯放心,咱家现在暂兼禁军总监,金陵城
中的守卫由咱家负责,小侯要想出城就趁快,咱家总有一份情面
的。若是拖久了,守城的换了人,那就较为难以说话了。”
梅玉拱拱道:“承情!承情,郑公公,盛情心感,难得你有这份心,我会永远记住你的。”
郑和叹了口气:“还有一点小侯该明白的,咱家虽是监军,但只是临时受命,那些人未必事事都听咱家的。当着面,咱家可以镇压住一点,背着咱家,他们对小侯未必就有那么客气。请小侯也不必跟他们一般见识,凡事总要忍让一点。”
梅玉道:“在下理会得。”
郑和这才带了人走了。方天杰吁了口气:“真没想到这绝后的杀人剑技有如此精湛,连二哥都输给了他,不过他的眼力却是太不济了,大哥躲在里面,他都没搜到。”
梅玉摇头一叹道:“他哪里会搜不到,只是放了一次人情,故意如此而已,此人倒还有点良心。”
“什么,他是卖放人情,那怎么可能呢?我听说燕王朱棣跟他交情最深,从小就是兄弟相称,这次燕王入京,他居间内应,出了不少力,是燕王的死党……”
“这些都不错,他是燕王死党,拥主燕王,他很卖力,但是对老大,他到底还念及主属一场,没有赶尽杀绝。这些话都不必说了,我们还是快点保护着大哥离开吧,南京是危地,不可久留。”
他们从地窑中请出了建文帝,商量了一阵,还是决定上云南去投奔镇南王休英。
这是郑和指点的,他对朝中的情形很熟悉,什么人跟燕王交好也最了解,他指点的人选是不会错的。
建文帝与清凉寺中的几个侍驾大臣商议了一下,也是赞同前往投奔沐英,因为沐英手中那支兵是自己召募训练的子弟兵,对沐英忠心耿耿,唯命是从,他们又能征惯战,训练精良。而且云南地处面南湾,沐英本人又极得苗夷的拥戴,燕王不敢轻易发兵征剿。最主要的是沐英对太祖忠心可期,太祖死时,他是主张拥嫡最力的人,对建文帝极力支持,现在去投奔他,一定可以得到庇护的。
只有一个问题,就是燕王遍寻建文帝不获,也会考虑到他们会去投奔云南,沿途必然派人追缉,这一路行去,必然危险重重。
危险归危险,该走的路还是要走,只有冒险此行了。
最使梅玉感到泄气的是建文帝出奔时,随行的这几个大臣都是文臣,手无缚鸡之力,碰到追兵时,那些人不但帮不上忙,还得分神去照顾他们。
照方天杰的意思,是丢下那些人,叫他们自己设法到云南去,只由他跟梅玉保着朱允蚊走。
但是建文帝却不忍心丢下他们,梅玉也狠不下这个心,他们虽是文臣,却能抛下富贵家人,不避危险,冒死追随伴驾,忠心还是可感的,丢下他们不管,于情于理却说不过去,最后的决议还是由已有度碟的应贤、应能伴着皇帝同行,三个人都是和尚打扮,以行脚僧的姿态结伴而行,也容易掩人耳目些!
梅玉与方天杰则仍旧以原来的公子哥儿的身份,或前或后,
只有一脚之差,盯牢了那三个人同行。
由于建文帝落发成僧是个绝大的机密,而且他们三人又有正式的僧籍度碟,倒是没人去注意。闯过了好几道关口,反倒是梅玉和方天杰受到了不少盘查,不过他们的世家公子身份还是有用的,到时发个脾气,都顺利过了关。
这当然是由于郑和的关照。郑和对那些锦衣卫都有过吩咐,说是燕王即位天下,朝廷的人事不会太大的变动,对那些旧有的公卿们仍多礼遇,要这些锦衣卫们对一些公侯的子弟,仍宜多加优遇。
又过了几天,情况就有了变动,燕王已正式宣告即位,迁都北京,易元为永乐元年。
汝南侯梅殷因为不肯拥戴新君,已被明令颓除了侯爵,下在狱中,家产查封入官,大学博士方孝孺的境遇更惨,他因为不肯代燕王起草诏告天下,而且还当廷辱骂燕王篡位,被武士们当廷击杀,家人同罪。
郑和还称够意思的,他没有把方天杰在逃的事申奏,只说方氏一门尽屠,没有再颁令追缉。
不过这一来,两个人的世家公子身份都不在了。梅玉只是不能再以小侯的身份出现。方天杰则连身世都不能提了,两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悲愤之情,但是情势迫人,他们只有咬牙忍悲,寄望建文帝能够到了云南,得到沐英的支持,勤王重掌江山,他们才有出头的日子。
他们行经的路线是沿着长江南行,到四川后再转道入云南,这是比较迂回的走法,原来是想可以借由水路而省却一些跋涉之苦的,但是后来发觉不能行,燕王的逻卒对水道盘查极严,沿江各府三十县都奉有密令,严查每一条上行的船只,而且还画了建文帝的图容,详细比照。
图形出于宫廷中的画师,十分传神,宫廷中还刻了版,印了十几万份,飞书传到天下,搜拿建文帝。
朱允炊虽然已经剃发易装,但经不起按图对照的,在陆上,可以用风云之色作为掩护,在船上可不行了,总不能长途乘船,也是灰头灰脸的。
所以他们还是沿着江水而陆行,走得慢一点,人辛苦一点,也就安全一点。
而且他们也不能住店,有庙宇可挂单的地方,他们尽量住庙,因为他们有着度碟,十方道友都有义务招待的,倒是安全得多。
这天晚间,他们行经荒郊,既不能住店,也不敢轻易投宿民家,因为燕王朱棣对建文帝的搜追更力,不但悬下了万两黄金的重赏。给发现踪迹通风报信的人,对拿杀朱允炆的人,更有封侯的奖励,而且往南路上,逻卒密布,更派出不少的便衣。
所以他们五个人,只有歇宿在一间破庙中,那是一座靠近江边的水神祠,庙已破落,神殿一半倾塌,也没人居住了,且喜庙后尚有一口破锅与一口冷灶。
应贤与应能去整修殿房,用枯草扎了个扫帚,勉强打扫了一块干净的地方以供休息,同时也把锅刷一下,烧口热汤,好伴着干粮裹腹。
朱允炆却跟梅玉和方天杰坐在石阶上说话,利用庙中的残烛,点了个灯火照明。
朱允炆苦笑道:“一连几天都是吃素,这儿四下无人,不怕露了形迹,最好是能弄点肉来解解馋。”
他虽贵为帝王,但是在这两个拜把兄弟面前,却从没什么架子,经常还流出几句粗俗的话以使感情更亲密。
梅玉笑了一笑道:“大哥,这一路行来也够苦了,小弟就去找找看,能否弄点肉食来呢!”
他知道大哥锦衣玉食惯了,是受不了这种苦,但是既以和尚身份为掩护,又不能当着人吃荤,现在四下无人,倒是不妨放松一下。
他跟方天杰是骑着马来的,再出去一趟,倒是不费事,而且他没多久就回来了,带回了一头香喷喷的烤乳猪。
他笑着道:“运气真不错,我跑出了两里许,看见一堆叫化子,偷了一头乳猪在烤,我化了十两银子,向他们买了来。”
方天杰也笑道:“二哥真是大出手,十两银子买一头肥猪都够了,你却买了这么一头三斤左右的小猪。”
说笑归说笑,但能够打次牙祭总是好的,应能和应贤也很高兴,他们陪着皇帝吃了几天的素也是苦不堪言。
每人分了一大块,正在高兴的大嚼时,忽然庙门口一阵脚步声,已然有六条汉子冲了进来。
他们都穿着锦衣卫的服装,一望而知是京中派出来的,皇帝的手中正捧着一块猪腿,虽然丢了下来,但手上有油,嘴上也有油,想瞒也瞒不了人。
为头的那名汉子看了众人一眼,微笑道:“荒寺吃烤猪,各位真是好兴致。对不起,打扰诸位雅兴了。”
方天杰忍不住道:“吃烤猪不犯法吧?”
那汉子笑道:“自然不犯法,我也不是来干涉各位吃肉的,方公子紧张什么?”
方天杰一怔道:“你认识我?”
那汉子笑道:“在下郑文龙,在锦衣卫当差,方公子和梅小侯都是金陵闻人,在下的弟兄们好几次都蒙受过二位的拳脚赏赐,自然是不敢不认识。”
梅玉平静地一笑道:“原来是金陵故人,那就难怪了.郑老哥也知道我们两家出了事,不必提当年的话了,郑老哥如果记恨旧事,要打还我们一顿出气,现在正是机会。”
郑文龙道:“小侯言重了,当年虽蒙受教训,但兄弟对二位的府上仍是十分尊敬的,而且家叔也有吩咐,对一些旧有公卿世家,仍应恭敬,所以当年那些话都不必提了。”
“令叔是哪—位?”
“现在禁军总监,兼任大内宫中掌令监。”
“原来是郑三宝,失敬!失敬,他现在是新朝的第一大红人.阁下是他的侄儿,想必也跟着得意了。”
郑文龙笑笑道:“小候说笑了,家叔为人很古板,我这个侄儿虽然得了一点照顾,但是当差却马虎不得,否则处分比别人还重,所以,这口饭并不好吃。”—梅玉道:“这些闲话都不必扯了,郑大人此来,必然是为了公事,是不是要抓我们的呢?”
“小侯言重了,在下怎敢冒犯,小侯也知道,我们是奉谕出来找寻逊皇帝的。”
“逊皇帝?哪来的逊皇帝?”
“就是前建文皇帝,前些日子宣告逊位,由燕王永乐爷接掌大权。”
梅玉冷笑道:“建文帝可没宣布逊位?”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反正诏令是宫中传出来的,小侯,皇帝的家务事我们管不着,谁坐在那个位子上,咱们就听谁的。上谕要找逊皇帝,咱们就找逊皇帝!”
梅玉道:“这可是要务,我可不敢妨碍各位治公。不过这个地方可没有逊皇帝。”
郑文龙笑笑道:“我们找的也不是小侯,是这三个和尚,和尚你们是哪个庙里的?”
应能忙道:“僧家师兄弟三人都是皇觉寺的,要往南海普陀朝圣,有度碟在此可以证明。”
他伸手入怀要掏度碟,郑文龙冷笑道:“你们既是受戒的和尚,怎么还吃猪肉?”
应贤是御史出身,能言善辩,忙插口道:“阿弥陀佛,僧家因借宿荒寺,未曾携得干粮,刚好这位公子带了一头烤猪前来,不得已随缘一番,僧家等行脚十方,随同而安,所修在心,倒不必太拘礼于一些戒持。”
做皇帝的应文也合十道:“阿弥陀佛,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诸缘皆法,诸法皆缘,出家人但戒杀生,但此猪既非为我而杀,两位公子善意布施,暂结一份善缘有所不可,善哉!善哉!”
郑文龙大笑道:“和尚吃猪肉不干我们的事,但是和尚都与我们的公务有关,少不得要麻烦你们走一趟衙门了?”
应贤一惊道:“僧家们可没犯法呀?”
“犯没犯法不知道,金陵城外抓到了两个和尚,却是前皇帝驾前大臣乔装的,所以永乐爷怀疑逊皇帝也有可能乔装为和尚,下谕彻查天下在外行脚的和尚,所以要你们到衙门去走一趟,官中会派人前来相认。”
应贤道:“施主没开玩笑吧,皇帝怎么会当和尚?”
郑文龙大笑道:“连太祖洪武爷都当过和尚呢,皇帝跟和尚有缘得很。三位大和尚,咱们走吧!”
梅玉道:“郑大人,这三位中没有逊皇帝。”
郑文龙笑笑道:“这可不是你小侯说了就作准的。小侯,这不干你的事,你就别管了呀!”
梅玉道:“你要在我面前抓人就干我的事了,我不信。”
这时站在后排的两个汉子之一道:“郑文龙,你太噜嗦了,我看这一堆人都有问题,此地不远处就是市镇,他们看样子也不是付不起店钱的,却偏要挤在破庙中,分明就是有问题,一起带走,捆上。”
这两个汉子似乎地位比郑文龙还高,说话很不客气,而且他一发命令,另外三个人都抖开链条,上前要锁人了。第一个就是奔向建文帝,可能是三个和尚中,他的年龄最受嫌,其他的应能、应贤,涉嫌的可能性不大。
建文帝哪肯真叫人锁上。这边链条套上了脖子,他已抽出腰间所藏的巴首,猛地划了出去。
这是一支宝刃,系大内藏珍,斩钉截铁,锋利无匹,那个差宫胸前受刃,大叫一声后退。心肺内脏都掉了出来,后面两名汉子神色一变,一人喝道:“杀官拒捕,显系叛逆,杀上!”
郑文龙连忙叫道:“二位供奉,杀不得,家叔转达上谕是要生擒的。”
那汉子冷笑道:“你叔叔只能命令你们,却管不了我们,我得到的上谕却是生死不论。现在我们双方人数相同,五个对五个,生擒太费事了,杀!”
这家伙喊杀就杀,出手就攻向了建文帝,而且全是杀着,看来他没有打算生擒,好在建文帝自己也来得几下子,他的那支宝刃尤为锋利,那家伙的单刀才递进来不到两招,就被锵银一声削断了。
急得他大吼道:“老毛,郑文龙,你们还等什么,这家伙手中的匕首非同凡品,必系出自大内……”
郑文龙道:“李供奉,我在京师当差,认得逊皇帝,可不是这样子的。”
这姓李的供奉吼道:“管他是不是,先剁了再找人来认,我认为他们这一伙儿大有嫌疑。”
另一个姓元的供奉却抽出了一支判官笔,上前进攻,匕首虽利,却不容易削断它,而且他的武功不错,建文帝就挡不住了,连连后退。
梅玉忍不住了,锵然拔剑上前加入战斗,挡住了判官笔,姓李的又在腰间撤下了一支护手钩,继续逼向建文帝时,方天杰也拉剑挡住了。
郑文龙道:“小侯,方公子,二位这是自己在找麻烦了,这几个和尚又不关你们的事,二位何必硬插一手?”
梅玉和方天杰都不说话,拼死想搏杀对手,他们知道今天如果不把这些人摆平,是很难脱身了。
郑文龙拉开刀上前帮毛供奉合斗梅玉,这家伙的刀法精熟犀利,几招就把梅玉缠得施展不开,毛供奉赞许地道:“郑文龙,你还真行,这一手流云刀法在江湖上并不多见,怎么你叔叔只叫你当一个小小的队长呢?”
郑文龙道:“家叔为人方正,他怕被人落个徇私的口实,营里有了优缺,他先提升别人了,所以我这个侄子始终难以抬头。”
“那是太委屈你了,好好地立下了这次大功,我跟老李一定会大力保举你的。”
“谢谢毛供奉了!”
郑文龙口中说着话,手中的刀一紧,由空门中掠进去,眼看着快要劈中梅玉了,可是他的刀却忽地一收,倒掠回去,反而把毛供奉一刀砍成了两截。
那姓李的供奉眼睛一直盯着这边,大惊道:“郑文龙!你怎么……”
郑文龙的刀迅速转向,对他直劈而下,李供奉忙用护手钩架住了,而且还锁住了他的刀,两人相持不下。
梅玉和方天杰两支剑却毫不留情地一前一后刺了过去,也一前一后地将李供奉刺了个对穿。
他今年二十八岁,是世袭的汝南侯世子,慷慨、强侠、好打不平,在南京城里是有名的惹祸精,什么人都敢惹,什么架都敢打。
这倒不是他的小侯身份唬人,南京城里大官儿多得很,比他老子汝南侯爵位高的国公也不少,但只要犯上他们这一伙人,没一个不被揍得脸青鼻子肿的。
他们这一伙人都是世家子弟,一个他,还有一个文学博士,太子少师方孝孺的儿子方天杰。方孝孺是当今一代大孺,文章巨匠,当世无出其右。但方天杰却并无父风,反而对舞拳弄脚感兴趣。
这两个人领着一批世家子弟,成了南京城里一霸,不过这批世家哥儿倒不是全会胡闹,他们只是不畏权势,看不得一些豪门仗势欺凌老百姓而已,只要有那种事给他们碰上了,对方一定会被他们修理得惨重不堪。
上个月,他们在秦淮河畔,把宁王朱权给揍了一顿,宁王是当今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叔叔,权势喧天。骑马游秦淮时,被一个买花的女郎挡住了他的坐骑,朱权火了,抽了她一马鞭,平民阻王驾,挨一鞭子是便宜的,那个被打的卖花女郎也不敢多说,反而跪在一旁叩头赔罪。
但是恰好梅玉和方天杰伙同一批哥儿们在旁看见了,当时就把朱权拖下马来狠揍了一顿。朱权还带了十几名家将,却敌不过梅、方二人一顿拳脚,被打得东倒西歪。
宁王朱权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一状告到宫里,却碰了一鼻子灰,建文帝在他的状子上批了十个字——逞势殴辱民女,咎由自取。
朱权只说自己被打,谁知皇帝却一清二楚,他只有自认倒霉了。其实要怪他照子不亮,否则就该看见那天的挥拳少年中,就有一个是皇帝。
太祖在位时,朱允炆还是王孙,就经常跟这些小朋友在一起玩儿,太祖死,因为太子先死,允炆即位为建文帝,却还是不忘旧谊,常溜出宫来,仍是找这些朋友们一起逛逛窑子,打打架,当作无上的乐趣。
不过,他们的保密工作做得到家,极少有人知道而己,连跟着一起闹事的世家子弟们都不知道有皇帝在一起,他们只知道和方天杰有一个结拜的老大叫朱坚,人很和气,也很风趣,也很爱闹事。
梅玉和方天杰对朱老大很亲呢,可也没特别客气,经常吵吵闹闹,还互相嘻嘻哈哈,大家只知道是哪一家皇亲而已,也没认真的考究。
因为太祖是个多产的父亲,儿子就有廿几个,孙子多得不计其数了,除了几个特别显赫的,谁都少有兴趣去查家世,甚至于连方孝孺和汝南侯梅殷,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跟皇帝一起胡闹。
宁王的那一状没告倒他们,梅侯爷却生了气,把梅玉关到郊外清凉寺侧的农庄中闭门读书思过。
那片农庄是梅家的产业,建了一楹颇幽静的书房,老侯爷在公余之暇,也抽空一两天到那儿去读书,所以经常有人在那儿照料。
梅玉被关到这儿读书,倒是不感到气闷,因为清凉寺就在附近,寺中的住持天正大师不仅佛理精通,而且还有一身好功夫。他每天到寺中去跟老和尚练武,倒也颇为自得其乐。
这天,他刚从寺里学了三手剑式回来,觉得那三式剑法博大精深,穷极变化,自己还没能模到诀窍,回到农庄后,一个人拿着剑,又在院子里仔细地揣摩着。
忽然,方天杰匆匆地来了,见了他急急地道:“二哥,你还有心情练剑啊,天都塌下来了!”
梅玉笑道:“天塌下来有我这高个子顶着,你急什么?”
方天杰焦急地道:“大哥来了。”
“大哥找到这儿来了,是不是又要出去散散心,这次可不行,老头子关我在这儿读书半年,说如果我偷跑出去,他就要打断我的腿,老头子这次是真生气了,他说得出做得到的,你们两个人去追逐吧!”
“唉!真急死人,你跟我去见大哥再说吧!”
他拖着梅玉一直来到书房中,只见一个年轻的僧人,满脸忧色,模着新剃的黄色光头发愁。
仔细地认了一下,才看出是谁,不由惊道:“老大,你怎么弄成这副德性了,你爱玩儿也不必如此呀,剃光了头发,明儿上朝,戴不整龙冠,就不像个皇上了。”
他跟皇帝开玩笑惯了,说话间无尊卑,而皇帝也喜欢这个调调儿,从不见怪,认为只有这段时间,他才能真正获得自由,领略到一点做人的乐趣。
不过此刻他却没有开玩笑的心情,叹了口气道:“我四叔燕王领军破城而人,我是化了装逃出来的,城破家亡,我已不是皇上了。”
梅玉也怔住了道:“这怎么可能呢,我父亲不是领军伐燕去了吗?我还听说他打了几次小胜仗。”
皇帝叹了口气道:“老侯爷的战况我不清楚,先前他是打了几次小胜仗,后来却节节败退,不过这次燕军来得很突然,守城的徐增寿左都督跟四叔早有勾结,打开了城门,未加抵抗就把燕军放了进来,我是趁乱逃出来的,现在的金陵城已尽入燕军掌握。”
梅玉道:“城里怎么样了?”
“不知道,不过还算平静,四叔也是朱家子弟,还打算做皇帝,没有撤兵乱抢,只是到处都是燕军,我们不敢久留,怕被人搜出来,只有去找老三,他说他那儿也不平静,带着我来找你,在你这儿先躲一躲。”
“躲在这儿当然没问题,此地对外隔绝,谁都找不到,也不会闯了来,你们安心地住下好了。对了,就你们两个人来的?”
皇帝叹了口气道:“我在燕军破宫前片刻,启开太祖留下的锦囊,里面有三份僧家的度碟,分别是应文、应能,与应贤三个法名,我用了应文,教授杨应能顶了应能,监察御史叶希贤顶了应贤,跟我一起落了发……”
梅玉道:“这两个人凑什么热闹,老大一个人落了发,没人认识你,这两个人却是金陵名士,认识的人很多,很容易叫人认出来的。”
皇帝苦叹道:“他们一片忠心,要追随侍奉,我也没办法,更说不出拒绝的话,出门时多亏这三份度碟,通过了关卡,他们也怕在一起容易被人认出,叶希贤和清凉寺的老和尚认识,和应能投到寺中歇宿了。”
梅玉想了一下,点点头道:“那也好,老和尚是世外高人,很受尊敬,大概还能庇护他们。老大,现在你是怎么一个打算?”
方天杰道:“好大江山,不能叫燕王给占了去,自然要设法争回来。”
“这当然,不过也不能靠着咱们三个人,总得找一处可靠的地方先安定下来,再名令勤王。”
皇帝满脸忧色地道:“我就是不知道什么人可以投靠,什么地方才是可靠。”
“老大,你当了几年皇帝,连哪一个人是真正忠于你的人都不知道呀!”
皇帝有点惭愧,又有点愤然地道:“我是真不知道,我当皇帝时,他们表现的是个个忠贞可靠,可是燕军兵变,大家就不是那回事了,有的按兵不动,心存观望,有的干脆就降了四叔。”
正说着,门外有个中年汉子叫道:“少爷,宫中有位姓郑的公公,带了一批人来了。”
那正是庄上的庄头梅忠,皇帝一听脸色就变了道:“不好,郑和找来了,他是掌印监,在四叔做王子时就跟他很要好,两个人还是同师学艺的师兄弟!”
“老大,你怎么把这么个人留下来呢?”
“人是我爷爷留下的,他一直很守规矩,没出过错,我也不能换掉他,太监虽不是官,但他们为了人宫而净身,等于是终身职,我又能拿他怎么样,宫里的太监不少是老人,他们对我这个皇帝也时作干扰,动不动搬出祖宗的规矩来压我,我也只有忍着。”
“唉!真没想到做皇帝的还有管不了的人。”
“这倒也不是,他们在尽本身的职分,我必须对他们有一份尊敬,他们若是太过分而越了本分,我还是可以砍他们脑袋的,皇帝的尊严毕竟还是不能冒赎的。”
方天杰急道:“老大,老二,别谈这些了,郑三宝找上门来了,该怎么个应付法?”
三宝是郑和的小名,这种称呼自然不够尊敬,但以他们的立场,对郑和倒是不必太尊敬。
梅玉道:“他们是来找老大的。老三,我们俩出去挡一下好了,挡得过就挡,挡不过就干他一架。老大,后面有条秘道,可以通到清凉寺,必要时就让梅忠带你从那儿先走,老和尚本事很大,应该可以保护你。”
说完,他拉了方天杰,匆匆地向农庄门口而去。
三宝太监郑和不过四十上下年纪,白面长须,个子很高,皮肤都很白,面貌姣若女子,他现在显然是个很有权威的人,站在那儿,背后站了一大堆的人,都是宫廷侍卫的打扮,却都是垂手侍立,不敢有一丝跋扈的样子,跟他们平时在市上张牙舞爪的形状大不相同。
更远的地方,散着几十匹骏马,有两个人在那儿招呼着,马匹自然是他们骑来的。
郑和见了他们,居然先行了一个礼:“小侯,方公子,咱家来得冒昧,请恕罪。”
人家很客气,梅玉也只有拱拱手道:“不敢当,郑公公听说现在是宫中的大红人了,怎么会有空出来闲逛?”
郑和一笑道:“小侯言重了,咱家只是个侍候人的奴才,再红也得意不到哪儿的,而且咱家是奴才命,这几天大内易主,咱们忙得不可开交,哪里会有闲逛的工夫,咱家是奉了上渝,出来找皇上的。”
方天杰立刻道:“皇上不是在宫中烧死了吗?”
“大军入宫之际,宫中曾传火警,烧死了一个人,皇帝的九龙冠也烧毁在一起,人家都说是皇帝自焚殡天,咱家去看了残骨,却知道那不是皇帝。”
“你怎么知道那不是皇帝呢?”
“因为那具残骨的右脚趾有六段趾骨,宫中只有皇后一个人是右脚生六指的,是以咱家知道那是皇后的遗体。”
梅玉有点愤然地道:“皇后的脚趾有几枚你都知道?”
“小侯,咱家是自幼净身入宫的,对宫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咱家很少有不知道的。比如说,皇上在做皇孙的时候,就跟二位交情莫逆,即使登基之后,也经常乔装出宫跟二位在外面一起嬉游,这事情虽然知者无多,但咱家却是知道的。”
梅玉脸色变了一变道:“郑公公,我不否认有这种事,但那只是我儿时的交情,我们可没有因此得着什么好处,你可别想偏了。”
“这个咱家明白,二位的志行高洁,咱家是十分钦佩的,小侯这世子是祖上的余荫,方公子至今仍是布衣,二位跟皇上交往,不是为寻求富贵,咱家也十分清楚,所以咱家来到此地不敢放肆,叩门而诣,更不敢叫儿郎们包围农庄,由此可见咱家的敬意。”
“你的意思是说皇帝会藏在此地?”
“这个咱家可不敢确定,只是想到皇上平时别无交往,若是离宫出走,来找二位的可能性很大。”
梅玉道:“我说我也不知道皇帝在哪里,你信是不信?”
郑和居然一笑道:“小侯说不在,咱家绝对相信,不过咱家也要请小侯带句话给皇上,燕王爷跟皇帝闹的只是家务事,自家叔侄,没什么说不开的,王爷找到了皇帝也不会对他怎么样的……”
“你口中还是称王爷,难道燕王还没有登基?”
“天下易主,哪有这么随便的,必须要得到天下的承认与拥戴,才能正式即位,登殿易号,那时才能改口。”
方天杰道:“可是有很多人已经等不及地称燕王为万岁爷了!”
“那是他们胡闹,咱家玉玺掌印,必须重视规矩。”
梅玉冷笑道:“听说你和燕王是结拜兄弟,也是同门学艺的师兄弟?”
郑和平静地笑道:“结拜是王爷抬爱,咱家可不敢僭越,不管人前人后,咱家都守住本分,称他为王爷,同门学艺倒是有的,我们都拜在国师大和真人门下学剑。”
“我也听说了,你是大和真人的得意高徒,尽得真传,他是宇内公认的第一剑手,你至少也可以排在第二位了!”
“这个可不敢当,王爷的成就比咱家还高,要排第二,该是王爷才对,不过连国师大和真人都不敢自承第一,他说人上有人,天外有天,老师谦辞第一不就,我们做弟子的更不敢说是第二第三了。”
梅玉没想到他是如此的客气。顿了一顿才道:“你是来找皇帝的,我告诉你说皇帝不在这儿,你也不必再浪费时间了,还是到别处去找吧!”
郑和一笑道:“咱家虽然相信小侯的话,但咱家奉有上谕,那是公务,那不能因为咱家的相信就交差了,所以咱家还是要进去看一看。”
“你要搜我的农庄?”
“不敢,咱家只是进去看一看而已,咱家会叫众儿郎们特别小心,绝不至扰及府上。”
“要是我说不让你搜呢?”
“小侯,咱家执行一次公务,那可是不容人阻挠的,小侯还是让咱家看一看的好,至少咱家对小侯还有一份敬意,若是今天小侯蓄意阻挠,就构成了妨碍公务的行为,换了个别的人,小侯就没有那么愉快了!”
梅玉对这个家伙倒是没辙儿了,他已经放足了人情,说的话也在情在理,实在难以拒绝他,可是让他进去一搜,皇帝虽是由秘道中离开了,搜不到人的,如果被他们找出了秘道,再找到清凉寺去,那可就麻烦了。
想了一下,梅玉咬咬牙道:“郑公公,搜一下本无不可,可是我知道你剑术高明,总得领教一下,你击败了我,我也挡不住你,只好让你搜了,否则我以后在哥儿们面前,实在抬不起头。”
这番话简直不成理由,完全是世家子弟耍无赖的口吻,但郑和居然接受了,哈哈一笑道:“说的是,小侯是金陵世家侯少的领袖,被我一批人登门搜查,的确是脸上无光,咱家也知道对小侯这样的世家子,光靠公务两个字是不行的,少不得只有在剑上领教领教了,拿剑来!”
一名侍卫恭敬地献上了剑,郑和抽出了剑,挽了个剑诀,微一躬身道:“小侯请了,咱家这是切磋,用不着性命相搏,大家点到为止吧!”
梅玉的剑本来就执在手中,一扬剑道:“郑公公,我没真正学过剑,练的也不是名家手法,只知道拼命,也控制不了手下,不会什么点到为止,所以你不必客气。”
郑和笑道:“小侯客气了,谁不知道小侯是技击名家,剑下无十合之敌,咱家提出点到为止的要求,只是请小侯剑下留情而已!”
梅玉懒得多说了,挺剑追击,势子很利,但郑和却从容地化解开了。
梅玉是天生的身高力强,郑和赞他剑下无十合之敌倒也不是虚夸,他在金陵跟人挥拳动武,还有挨揍的时候,若是动起兵刃,却从来没输过。正因为如此,他怕杀伤人命闯大祸,才很少跟人动家伙。
今天他虽然也知道郑和在宫廷中是个杰出的剑手,却没太当一回事,他跟宫廷侍卫和剑术教练供奉们常打架械斗,心中很瞧不起宫廷武学。
可是今天跟郑和一交手,他才发现宫廷武学确有其不可轻侮之处,郑和的一支剑并无精招,却尽得一个稳字。他连攻了几十手精招,对方却稳如泰山,使他连平招都递不进去;不由打出火来了,攻势更急。
郑和一面招架,一面却低声道:“小侯,燕王觅皇帝很急,必欲得之,你还是让我去搜一搜的好,否则日后小侯和方公子将举步维艰,这是为你们好,咱家已经接受密报,知道皇上必在小侯处,我去搜一下,掩人耳目,一定不会把皇上搜出来的,你们才可以掩护他离开。”
梅玉一怔道:“你到底帮谁?”
“咱家只是皇家的奴才,燕王和皇帝都是太祖后人,咱家谁都不帮,不过咱家一直以为皇帝太年轻,行事不免意气了,还是让燕王摄理几年的好。”
“你倒说得好,摄理几年?以后呢?”
“以后的事要靠皇帝自己了,目前只有云南的黔国公沐英,军力壮大,自居一隅,而且对皇室忠心可许,只有他才可以庇护皇帝,上那儿历练个几年,然后再待时而回,他是太祖嫡系,又于正式受命,该比别人有更好的机会,如果实在不行,也只有付之天命了。”
“燕王有了天下,会放过他吗?”
“事在人为。小侯,燕王也是从皇帝手中争来的天下。燕王能,他为什么不能,假如他不行,那就是他真的不行,怨不得人了。咱家只能为他尽到这一点心,记住咱家的话,目前别作什么勤王之举,燕王的势力太大,不是任何一个人能抗御的,而且燕王是他的叔叔,在诸王中,也比他得人望,这一段时间,他只有认了吧!”
说完,手下忽地加紧,前两剑把梅玉逼得连连退后,第三剑却挑飞了梅玉手中的长剑了。
这固然是梅玉因为他的话而减低了敌意,但郑和的剑技也确实比他高明!
方天杰也没想到梅玉会落败的,一时不禁呆了。
郑和笑笑道:“承让!承让!小侯,咱家可以进去了吧!对你的剑术,咱家还是十分佩服,只是你勇猛有余,稳健不足。再过十年,咱家一定不如你!”
梅玉一言不发,只比了个手势,郑和回头道:“来四个人,跟咱家一起进去,其他人就在这儿散开等着,不准进入屋里,不准扰及农庄的一草一木,违令者,处极刑。”
郑和带了四个人进入到农庄,搜了一遍,什么也没搜到,向梅玉道了声得罪,又带人到别处去搜了。
其实皇帝就躲在地窑里,地窑上面有个盖子,郑和一进屋子,就直接站在盖子上,指挥那四个人东搜西寻,十分仔细,却始终没搜到地窑。
梅玉是跟着进来的,看了郑和所站的位置,心中对他既感且佩,这个太监是有两下子,他几乎一眼就知道皇帝的藏身处了,若非他有意成全,皇帝是很难脱身的了。
所以那四名禁卫军在搜查时,梅玉表现得十分合作,举凡是能藏人的箱笼橱柜,他都自动地打开了。
郑和在临走时,说的话尤其有意思:“小侯,天下易主未易姓,还是朱家的江山,只不过你们的爵位是否能保住就要看自己了,尊大人与新主素来就不和,咱家想他老人家是不会恋栈那个侯爵的,所以小侯最好也预为之计,不必留连此地了。男儿志在四方,出门游历一下,行万里路,未尝不是人生快事,小侯以为如何?”
梅玉自然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点点头道:“我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我们也不会留在京师惹人讨厌的。一两天内我就滚蛋,只是怕有人不让我们走!”
郑和道:“这个小侯放心,咱家现在暂兼禁军总监,金陵城
中的守卫由咱家负责,小侯要想出城就趁快,咱家总有一份情面
的。若是拖久了,守城的换了人,那就较为难以说话了。”
梅玉拱拱道:“承情!承情,郑公公,盛情心感,难得你有这份心,我会永远记住你的。”
郑和叹了口气:“还有一点小侯该明白的,咱家虽是监军,但只是临时受命,那些人未必事事都听咱家的。当着面,咱家可以镇压住一点,背着咱家,他们对小侯未必就有那么客气。请小侯也不必跟他们一般见识,凡事总要忍让一点。”
梅玉道:“在下理会得。”
郑和这才带了人走了。方天杰吁了口气:“真没想到这绝后的杀人剑技有如此精湛,连二哥都输给了他,不过他的眼力却是太不济了,大哥躲在里面,他都没搜到。”
梅玉摇头一叹道:“他哪里会搜不到,只是放了一次人情,故意如此而已,此人倒还有点良心。”
“什么,他是卖放人情,那怎么可能呢?我听说燕王朱棣跟他交情最深,从小就是兄弟相称,这次燕王入京,他居间内应,出了不少力,是燕王的死党……”
“这些都不错,他是燕王死党,拥主燕王,他很卖力,但是对老大,他到底还念及主属一场,没有赶尽杀绝。这些话都不必说了,我们还是快点保护着大哥离开吧,南京是危地,不可久留。”
他们从地窑中请出了建文帝,商量了一阵,还是决定上云南去投奔镇南王休英。
这是郑和指点的,他对朝中的情形很熟悉,什么人跟燕王交好也最了解,他指点的人选是不会错的。
建文帝与清凉寺中的几个侍驾大臣商议了一下,也是赞同前往投奔沐英,因为沐英手中那支兵是自己召募训练的子弟兵,对沐英忠心耿耿,唯命是从,他们又能征惯战,训练精良。而且云南地处面南湾,沐英本人又极得苗夷的拥戴,燕王不敢轻易发兵征剿。最主要的是沐英对太祖忠心可期,太祖死时,他是主张拥嫡最力的人,对建文帝极力支持,现在去投奔他,一定可以得到庇护的。
只有一个问题,就是燕王遍寻建文帝不获,也会考虑到他们会去投奔云南,沿途必然派人追缉,这一路行去,必然危险重重。
危险归危险,该走的路还是要走,只有冒险此行了。
最使梅玉感到泄气的是建文帝出奔时,随行的这几个大臣都是文臣,手无缚鸡之力,碰到追兵时,那些人不但帮不上忙,还得分神去照顾他们。
照方天杰的意思,是丢下那些人,叫他们自己设法到云南去,只由他跟梅玉保着朱允蚊走。
但是建文帝却不忍心丢下他们,梅玉也狠不下这个心,他们虽是文臣,却能抛下富贵家人,不避危险,冒死追随伴驾,忠心还是可感的,丢下他们不管,于情于理却说不过去,最后的决议还是由已有度碟的应贤、应能伴着皇帝同行,三个人都是和尚打扮,以行脚僧的姿态结伴而行,也容易掩人耳目些!
梅玉与方天杰则仍旧以原来的公子哥儿的身份,或前或后,
只有一脚之差,盯牢了那三个人同行。
由于建文帝落发成僧是个绝大的机密,而且他们三人又有正式的僧籍度碟,倒是没人去注意。闯过了好几道关口,反倒是梅玉和方天杰受到了不少盘查,不过他们的世家公子身份还是有用的,到时发个脾气,都顺利过了关。
这当然是由于郑和的关照。郑和对那些锦衣卫都有过吩咐,说是燕王即位天下,朝廷的人事不会太大的变动,对那些旧有的公卿们仍多礼遇,要这些锦衣卫们对一些公侯的子弟,仍宜多加优遇。
又过了几天,情况就有了变动,燕王已正式宣告即位,迁都北京,易元为永乐元年。
汝南侯梅殷因为不肯拥戴新君,已被明令颓除了侯爵,下在狱中,家产查封入官,大学博士方孝孺的境遇更惨,他因为不肯代燕王起草诏告天下,而且还当廷辱骂燕王篡位,被武士们当廷击杀,家人同罪。
郑和还称够意思的,他没有把方天杰在逃的事申奏,只说方氏一门尽屠,没有再颁令追缉。
不过这一来,两个人的世家公子身份都不在了。梅玉只是不能再以小侯的身份出现。方天杰则连身世都不能提了,两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悲愤之情,但是情势迫人,他们只有咬牙忍悲,寄望建文帝能够到了云南,得到沐英的支持,勤王重掌江山,他们才有出头的日子。
他们行经的路线是沿着长江南行,到四川后再转道入云南,这是比较迂回的走法,原来是想可以借由水路而省却一些跋涉之苦的,但是后来发觉不能行,燕王的逻卒对水道盘查极严,沿江各府三十县都奉有密令,严查每一条上行的船只,而且还画了建文帝的图容,详细比照。
图形出于宫廷中的画师,十分传神,宫廷中还刻了版,印了十几万份,飞书传到天下,搜拿建文帝。
朱允炊虽然已经剃发易装,但经不起按图对照的,在陆上,可以用风云之色作为掩护,在船上可不行了,总不能长途乘船,也是灰头灰脸的。
所以他们还是沿着江水而陆行,走得慢一点,人辛苦一点,也就安全一点。
而且他们也不能住店,有庙宇可挂单的地方,他们尽量住庙,因为他们有着度碟,十方道友都有义务招待的,倒是安全得多。
这天晚间,他们行经荒郊,既不能住店,也不敢轻易投宿民家,因为燕王朱棣对建文帝的搜追更力,不但悬下了万两黄金的重赏。给发现踪迹通风报信的人,对拿杀朱允炆的人,更有封侯的奖励,而且往南路上,逻卒密布,更派出不少的便衣。
所以他们五个人,只有歇宿在一间破庙中,那是一座靠近江边的水神祠,庙已破落,神殿一半倾塌,也没人居住了,且喜庙后尚有一口破锅与一口冷灶。
应贤与应能去整修殿房,用枯草扎了个扫帚,勉强打扫了一块干净的地方以供休息,同时也把锅刷一下,烧口热汤,好伴着干粮裹腹。
朱允炆却跟梅玉和方天杰坐在石阶上说话,利用庙中的残烛,点了个灯火照明。
朱允炆苦笑道:“一连几天都是吃素,这儿四下无人,不怕露了形迹,最好是能弄点肉来解解馋。”
他虽贵为帝王,但是在这两个拜把兄弟面前,却从没什么架子,经常还流出几句粗俗的话以使感情更亲密。
梅玉笑了一笑道:“大哥,这一路行来也够苦了,小弟就去找找看,能否弄点肉食来呢!”
他知道大哥锦衣玉食惯了,是受不了这种苦,但是既以和尚身份为掩护,又不能当着人吃荤,现在四下无人,倒是不妨放松一下。
他跟方天杰是骑着马来的,再出去一趟,倒是不费事,而且他没多久就回来了,带回了一头香喷喷的烤乳猪。
他笑着道:“运气真不错,我跑出了两里许,看见一堆叫化子,偷了一头乳猪在烤,我化了十两银子,向他们买了来。”
方天杰也笑道:“二哥真是大出手,十两银子买一头肥猪都够了,你却买了这么一头三斤左右的小猪。”
说笑归说笑,但能够打次牙祭总是好的,应能和应贤也很高兴,他们陪着皇帝吃了几天的素也是苦不堪言。
每人分了一大块,正在高兴的大嚼时,忽然庙门口一阵脚步声,已然有六条汉子冲了进来。
他们都穿着锦衣卫的服装,一望而知是京中派出来的,皇帝的手中正捧着一块猪腿,虽然丢了下来,但手上有油,嘴上也有油,想瞒也瞒不了人。
为头的那名汉子看了众人一眼,微笑道:“荒寺吃烤猪,各位真是好兴致。对不起,打扰诸位雅兴了。”
方天杰忍不住道:“吃烤猪不犯法吧?”
那汉子笑道:“自然不犯法,我也不是来干涉各位吃肉的,方公子紧张什么?”
方天杰一怔道:“你认识我?”
那汉子笑道:“在下郑文龙,在锦衣卫当差,方公子和梅小侯都是金陵闻人,在下的弟兄们好几次都蒙受过二位的拳脚赏赐,自然是不敢不认识。”
梅玉平静地一笑道:“原来是金陵故人,那就难怪了.郑老哥也知道我们两家出了事,不必提当年的话了,郑老哥如果记恨旧事,要打还我们一顿出气,现在正是机会。”
郑文龙道:“小侯言重了,当年虽蒙受教训,但兄弟对二位的府上仍是十分尊敬的,而且家叔也有吩咐,对一些旧有公卿世家,仍应恭敬,所以当年那些话都不必提了。”
“令叔是哪—位?”
“现在禁军总监,兼任大内宫中掌令监。”
“原来是郑三宝,失敬!失敬,他现在是新朝的第一大红人.阁下是他的侄儿,想必也跟着得意了。”
郑文龙笑笑道:“小候说笑了,家叔为人很古板,我这个侄儿虽然得了一点照顾,但是当差却马虎不得,否则处分比别人还重,所以,这口饭并不好吃。”—梅玉道:“这些闲话都不必扯了,郑大人此来,必然是为了公事,是不是要抓我们的呢?”
“小侯言重了,在下怎敢冒犯,小侯也知道,我们是奉谕出来找寻逊皇帝的。”
“逊皇帝?哪来的逊皇帝?”
“就是前建文皇帝,前些日子宣告逊位,由燕王永乐爷接掌大权。”
梅玉冷笑道:“建文帝可没宣布逊位?”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反正诏令是宫中传出来的,小侯,皇帝的家务事我们管不着,谁坐在那个位子上,咱们就听谁的。上谕要找逊皇帝,咱们就找逊皇帝!”
梅玉道:“这可是要务,我可不敢妨碍各位治公。不过这个地方可没有逊皇帝。”
郑文龙笑笑道:“我们找的也不是小侯,是这三个和尚,和尚你们是哪个庙里的?”
应能忙道:“僧家师兄弟三人都是皇觉寺的,要往南海普陀朝圣,有度碟在此可以证明。”
他伸手入怀要掏度碟,郑文龙冷笑道:“你们既是受戒的和尚,怎么还吃猪肉?”
应贤是御史出身,能言善辩,忙插口道:“阿弥陀佛,僧家因借宿荒寺,未曾携得干粮,刚好这位公子带了一头烤猪前来,不得已随缘一番,僧家等行脚十方,随同而安,所修在心,倒不必太拘礼于一些戒持。”
做皇帝的应文也合十道:“阿弥陀佛,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诸缘皆法,诸法皆缘,出家人但戒杀生,但此猪既非为我而杀,两位公子善意布施,暂结一份善缘有所不可,善哉!善哉!”
郑文龙大笑道:“和尚吃猪肉不干我们的事,但是和尚都与我们的公务有关,少不得要麻烦你们走一趟衙门了?”
应贤一惊道:“僧家们可没犯法呀?”
“犯没犯法不知道,金陵城外抓到了两个和尚,却是前皇帝驾前大臣乔装的,所以永乐爷怀疑逊皇帝也有可能乔装为和尚,下谕彻查天下在外行脚的和尚,所以要你们到衙门去走一趟,官中会派人前来相认。”
应贤道:“施主没开玩笑吧,皇帝怎么会当和尚?”
郑文龙大笑道:“连太祖洪武爷都当过和尚呢,皇帝跟和尚有缘得很。三位大和尚,咱们走吧!”
梅玉道:“郑大人,这三位中没有逊皇帝。”
郑文龙笑笑道:“这可不是你小侯说了就作准的。小侯,这不干你的事,你就别管了呀!”
梅玉道:“你要在我面前抓人就干我的事了,我不信。”
这时站在后排的两个汉子之一道:“郑文龙,你太噜嗦了,我看这一堆人都有问题,此地不远处就是市镇,他们看样子也不是付不起店钱的,却偏要挤在破庙中,分明就是有问题,一起带走,捆上。”
这两个汉子似乎地位比郑文龙还高,说话很不客气,而且他一发命令,另外三个人都抖开链条,上前要锁人了。第一个就是奔向建文帝,可能是三个和尚中,他的年龄最受嫌,其他的应能、应贤,涉嫌的可能性不大。
建文帝哪肯真叫人锁上。这边链条套上了脖子,他已抽出腰间所藏的巴首,猛地划了出去。
这是一支宝刃,系大内藏珍,斩钉截铁,锋利无匹,那个差宫胸前受刃,大叫一声后退。心肺内脏都掉了出来,后面两名汉子神色一变,一人喝道:“杀官拒捕,显系叛逆,杀上!”
郑文龙连忙叫道:“二位供奉,杀不得,家叔转达上谕是要生擒的。”
那汉子冷笑道:“你叔叔只能命令你们,却管不了我们,我得到的上谕却是生死不论。现在我们双方人数相同,五个对五个,生擒太费事了,杀!”
这家伙喊杀就杀,出手就攻向了建文帝,而且全是杀着,看来他没有打算生擒,好在建文帝自己也来得几下子,他的那支宝刃尤为锋利,那家伙的单刀才递进来不到两招,就被锵银一声削断了。
急得他大吼道:“老毛,郑文龙,你们还等什么,这家伙手中的匕首非同凡品,必系出自大内……”
郑文龙道:“李供奉,我在京师当差,认得逊皇帝,可不是这样子的。”
这姓李的供奉吼道:“管他是不是,先剁了再找人来认,我认为他们这一伙儿大有嫌疑。”
另一个姓元的供奉却抽出了一支判官笔,上前进攻,匕首虽利,却不容易削断它,而且他的武功不错,建文帝就挡不住了,连连后退。
梅玉忍不住了,锵然拔剑上前加入战斗,挡住了判官笔,姓李的又在腰间撤下了一支护手钩,继续逼向建文帝时,方天杰也拉剑挡住了。
郑文龙道:“小侯,方公子,二位这是自己在找麻烦了,这几个和尚又不关你们的事,二位何必硬插一手?”
梅玉和方天杰都不说话,拼死想搏杀对手,他们知道今天如果不把这些人摆平,是很难脱身了。
郑文龙拉开刀上前帮毛供奉合斗梅玉,这家伙的刀法精熟犀利,几招就把梅玉缠得施展不开,毛供奉赞许地道:“郑文龙,你还真行,这一手流云刀法在江湖上并不多见,怎么你叔叔只叫你当一个小小的队长呢?”
郑文龙道:“家叔为人方正,他怕被人落个徇私的口实,营里有了优缺,他先提升别人了,所以我这个侄子始终难以抬头。”
“那是太委屈你了,好好地立下了这次大功,我跟老李一定会大力保举你的。”
“谢谢毛供奉了!”
郑文龙口中说着话,手中的刀一紧,由空门中掠进去,眼看着快要劈中梅玉了,可是他的刀却忽地一收,倒掠回去,反而把毛供奉一刀砍成了两截。
那姓李的供奉眼睛一直盯着这边,大惊道:“郑文龙!你怎么……”
郑文龙的刀迅速转向,对他直劈而下,李供奉忙用护手钩架住了,而且还锁住了他的刀,两人相持不下。
梅玉和方天杰两支剑却毫不留情地一前一后刺了过去,也一前一后地将李供奉刺了个对穿。
方天杰本就和李供奉对搏,梅玉则因郑文龙忽而转刀砍杀了毛供奉,知道他有意相助,也及时配合出招。
李供奉一倒下,郑文龙顺势抽回了刀,挥刀把李供奉的头也砍了下来,然后道:“小侯,这两个是我的亲信兄弟,他们不会泄漏消息的!”
梅玉吁了一口气道:“郑大人,谢谢你了,你……”
郑文龙道:“在下临行得家叔关照,对二位要客气,不过那两个家伙都是旧燕王府的侍卫,现在都被封为供奉了,嚣张得很,在下不得不得罪一下!”
梅玉道:“再次多谢了!”
郑文龙道:“那倒不必了,家叔说他很抱歉,他的立场是拥燕王的,只是念及太祖洪武爷的一番旧情,不忍见逊皇帝惨死于刀斧之下,在下受了家叔的嘱咐,也不过是聊尽寸心而已,皇室的家务事,咱们做臣子的不便干涉,也只能做到这个样子了!”
他看看应文,又道:“逊皇帝乔装伪僧的消息已泄,这副行藏恐怕不容易瞒过沿途耳目,你们还要多加小心!”
他和同行的两名差人,每人扛起一具残尸,也没多说什么,就出门而去了。
他也没有对建文帝说任何话,或是做任何交代,只跟梅玉一个人交谈,这也说明了他们叔侄的立场,是不想再跟建文帝发生任何的瓜葛了。
应能对郑文龙的态度很不满意,冷哼了一声道:“这家伙太不像话了,见了圣上,连礼也不行一个!”
做皇帝的应文叹了口气道:“他能够顾念旧情已经很不错了师兄又何必争此一礼来呢?”
“君臣之礼,乃大节之所在,这是不能随便的。”
梅玉听来很刺耳,因为他们对皇帝是最不讲礼数的。以前皇帝没蒙难前,他们就跟皇帝没大没小地称兄道弟,有一回被他父亲汝南侯梅殷知道了,还狠狠地打了他一顿板子,以至于皇帝来找他们玩儿时,都是偷偷的。
所以梅玉对这些老臣们也特多反感,于是冷笑一声道:“老和尚,讲礼仪要看时地,再说人家所拥的是燕王,能够在手底下放过一马,已经很够意思了,难道你还要人家跪下三呼万岁不成!”
应贤也插上嘴道:“小侯!话不是这么说的。”
梅玉火了道:“不是这么说该怎么说,要说到春秋大义,你们这些做廷臣的,不能为君分忧,使皇帝蒙受这种苦难,你们就罪该万死,你们该留在金陵城里,跟逆贼拼死一战才是臣节。”
方天杰也道:“二位大人,你们是讲究臣节的,可是你们的穿着跟天子一样,平起平坐,并没有对皇帝特别尊敬一点,这又是怎么个说法呢?”
“这……只是从权而已!”
方天杰冷笑道:“你们自己可以从权,别人就必须一步不差,两位大人,你们的账是怎么算的?”
梅玉道:“你们要求郑文龙的也没错,但是你们却没有那个种当他的面说,却来背后放马后炮,这种行为最可恶。皇帝会落到今天,你们要负一半的责任?”
应能急了道:“小侯,怎么该我们负责呢?我们都是文臣,无兵无勇,燕王入寇,是武将倒戈……”
梅玉愤然道:“武将倒戈是被你们逼的。燕王跋扈不是一天了,有人提倡征剿,你们就提出什么不能轻动干戈,乃使燕王势大,燕王发兵时,前线告急,我父亲要请率禁军支援,你们又多方阻止,说京畿重地重于一切,禁军不易轻动……”
“我们说的也不无理由呀!”
“屁的理由,你们的身家性命都在京师,怕禁军调走了,京防空虚,你们的安全就没了保障。却不想想,唇亡齿寒。燕军攻到京城,你们还不是一样遭殃?”
他的辩才如泻,把两位大臣驳得哑口无言。
应文痛苦地叹了口气道:“你们都别说了,这是我失德所至,一切的错失,我都要负最大的责任。”
梅玉道:“大哥,这不能怪你,天子不是万能的,原是要臣下为辅,才能治好国事的哩!”
应文道:“臣下无能,是我识人不明,别人犯了错,都还可以推诱,只有我是无可推抵的。”
梅玉也不说话了,对这位皇帝义兄,他有着比兄弟更深的情谊,所以也不忍心再增加他的痛苦了。
皇帝乔装伪僧的消息泄漏,这份行藏就不足为掩护了。
梅玉想了一下道:“现在风声太紧,我们的计划要改变一下,不再以这个样子走路了。而且燕王的侦骑太密,走路也不安全,我们要避一避。”
应能道:“避到哪儿去呢?我们总不能一直躲在这间破庙中呀!”
方天杰道:“我有个表姐,就嫁在附近,她上无公婆,前年守了寡,家道还不错,我们到那儿去避避吧!”
梅玉道:“你那表姐夫原先是干什么的?”
“开漂局的,我那表姐姓陆,武功很高,我们也可以请她帮帮忙,请几个有本事的人帮忙护送大哥到云南去,经过今天一战,后,我才知道我们的本事太差,也应付不了沿途的拦截。”
梅玉自己也有同感,他们自己平时在京中常跟人打架,很少吃亏,以为自己的武功很过得去了,可是今天这一战,他才意识到差人很多,若不是郑文龙及时帮忙,光那两个供奉,他们就抵敌不住。
应能和应贤更不敢有意见了,他们全仗两个年轻人的保护,自己根本就一筹莫展,而且他们在宦途日久,对大局的看法也没有那么乐观,投奔沐英是惟一的希望,但沐英是否会支持建文帝,他们也没把握。
能够找个地方,先避一阵子,看看情形;甚至于先找人上云南去探探沐英的口风再作决定,才是最可靠的做法,所以他们十分希望能观望一阵。
方天杰的表姐在江南南昌府,这儿是宁王朱权的辖区。
朱权自从燕王登基之后,还没有表明态度。所以燕王的人到这儿还不敢太过分地张牙舞爪,搜查建文帝的行动也不十分积极,只有一些便衣的干探们在暗中活动。
方天杰的表姐姓陆,婆家姓姚,本来她是江湖上有名的女杰神弹子陆秀姑,现在顶了夫姓,成了姚秀姑。‘”
他们开的这家镖局叫广源,规模颇大,在南七省中也很有名气。鄱阳蛟姚天星过世后,遗嬬姚秀姑仍然挑起了镖局的担子,干得有声有色。
梅玉和方天杰先来拜访了姚秀姑,说明了处境,姚秀姑为人慷慨好义,一口答应了,亲自带人把建文帝接进了镖局,也把应能和应贤安排在附近的地方住下,那是为了掩人耳目,不适宜很多人住在一起。
漂局中人手多,探听消息较为方便,探听的结果却令人颇为泄气,燕王登基之后,天下十之八九的藩镇亲王都上表拥护了,有些地方态度未明,但也没有表示反对的,连云南的沐家都在保持缄默。
宁王已公开表示了拥燕,燕王不但加以抚慰,而且还扩展了他的领域,增加了四个府,街上已经有了京中派来的护卫公开活动,搜查建文帝下落的行动仍在继续中。
寄望于沐英勤王的事更为渺茫了,但也没有绝望,因为沐英没有明白表示态度,只是云南传来功消息说老国公病了,重得经常不省人事,所以一时未有表示。
梅玉等人在德局中得到消息,都十分沮丧。姚秀姑道:“消息到底还不算太坏,黔国公也许是故意称病而观望情势,主要的原因是他不知道陛下的消息而无所适从。以妾身之意,是我们该有人先到云南去,面见国公,把事情告诉他,看看他的态度……”
梅玉沉思片刻道:“这个办法好,去看看情形,假如沐英有诚意,就要他派人来接大哥去,否则我们就另求打算,也免得糊里糊涂地撞了去。”
方天杰道:“派谁去好呢?这个人还必须是说得起话的,才能使人相信。”
梅玉道:“我去吧,沐公世子沐荣在京师时跟我还有交情,他也参加过我们的打架,我看他为人颇有侠气,我先去跟他私下接触一下。”
事实上也只有梅玉的身份最适合了,他这小侯的身份虽然被燕王撤消了,但汝南侯梅家的世家身份仍在,许多的镇将领都是梅候门生部属,多少能有点照应的。
姚秀姑笑道:“小侯要去是最好不过的,镖局正好接了一支镖,是大理国段家订制了一批景窑的瓷器,价值千万,指名要我保了去,小侯委屈一下,算是局中镖师,正好一路走了去,也免得引人注意。”
建文帝道:“二弟辛苦一趟吧,我家一封私函托你带去交给国公,看看他的态度如何,也别太勉强了。老实说,我现在对复位的事倒看得十分淡薄,祖宗把江山交在我手中,是我自己没守好,四叔毕竟也还是朱家子孙,宗庙不易,我对泉下先祖也稍稍好交代一点。”
做皇帝的人自己说这种话,自然是很令人泄气了,但梅玉他们原不是为了富贵才帮皇帝的,听了倒无所谓,若是应能应贤等人在,少不得又要痛哭流涕一番了。
镖队在一天后启程了,这一趟镖的价值虽巨,却不是红货,十几大车的瓷器再加上包装,更是庞然巨物,预料到也没什么风险。
此行但求保密,所以除了姚秀姑和梅玉之外,没有再带其他的镖师随行,但镖局出动的人手却不少,镖伙,车伙,趟子手,浩浩荡荡的三四十人。
因为瓷器怕震,尽量要利用水路,实在河流不通的地方才改为陆行,他们所雇的船只都很大,要连马车都赶上去的,这种走法自然不可能太快。
好在随行的人员都是老江湖,一路上照料得十分仔细,而且广源镖局的江湖路子很熟,沿途都没发生什么意外,船行人川,到了宜宾,上游是金砂江,水流转急,无法再行大船了,只有拾船就陆,走了一天,歇在高县时,他们在客栈中接到了一张拜帖。
帖上的具名是吴大魁,头衔是川南陆路十八寨的总瓢把子,设宴坚邀一叙。
这种邀请是不容拒绝的,但是拜帖的指名却是姚秀姑和梅玉共同受邀,梅玉的名衔上还特别具名是汝南侯世子。
一个绿林魁首设宴邀请一位世家公子,这就显得不寻常了。
梅玉虽然在回帖上批了“敬诺”两个字,心中却踌躇不定,不知道对方在捣什么鬼!
姚秀姑的心中看法更为不同了。梅玉杂在她的镖队中,应该是无人知道的事,而对方却指名相邀,分明是冲着梅玉来的,自己这一批瓷器不是红货,又是属于大理段氏的,更不会有人动脑筋。
因为大理国段氏是一个真正的小国,大理国王段氏立国多年,现任国王段端正当盛年,不仅武功自成一家,宫中也有无数的好手,本来他们是不必找人护送的,只因为广源镖局的先人做过段氏家臣,而且是为大理殉国而死,他们才隔几年弄一笔货色托保了去,是变相的津贴而已。
江湖上的绿林豪雄,谁都不会动这支镖的,川南十八寨的总瓢把子,更没有设宴邀请自己的必要。
宴无好宴,会无好会,这顿酒想得到的很难下咽,但也不能不去,倒是梅玉显得毫不在乎,不住地请问一些江湖上的礼数以及赴宴的规矩。
时间定在下午申酉之交。两个人准时来到了设宴的丹心园,那是本地一位大豪马志雄的家宅。
来到门口,两人大感意外的是并没有看见一般绿林道的排场,门口没有武装的仪队,只有四名穿着长衫的汉子,姚秀姑是镖局中的领队,依例由她亲自送上拜帖,那四个人很客气地把他们接了进去。
吴大魁的外号叫九头狮子,人也长得像头狮子,一头乱发,满脸胡子,意外的他也穿了长衫跟宅院主人马志雄一样穿着斯文。
见面行礼后,姚秀姑道:“妾身途经此地,因为不知道总瓢把子也驻节此地,有疏拜候,反蒙先邀,失礼之至。”
吴大魁哈哈大笑道:“姚女侠客气了,吴某今天原也是客人,真正的主人是马老弟,因为他怕面子不够大,二位不肯赏光,才拖着吴某具个名。二位能够赏光,吴某深感荣幸之至!请入座!请入座!”
他把二人邀到厅上,摆下一桌盛筵,竞有八副碗筷,宾主双方只有四人,显然的还有四个人。
姚秀姑心中微动道:“庄主另外还邀了客人?”
马志雄笑道:“不是客人,不过是在下的几个亲戚,久闻盛名,远思识荆,其实在下也只是受托代邀,那四位敝亲才是真正的主人。”
姚秀姑知道他们一定在捣鬼,忍不住看了吴大魁一眼道:“总瓢把子,妾身虽是一介女流,但在江湖行走也不是一天了,对江湖上的朋友,从来也没有失礼过,今天是蒙宠邀,妾身为了江湖礼数,才奉名而来,可是到了现在还不知谁才是真正的主人,这就叫妾身太失礼了?”
话很厉害,点明了我们是冲你九头狮子来的,你却弄这些玄虚,在武林道义上,看你如何交代?
吴大魁有些难堪,汕然地道:“抱歉!抱歉!今天吴某是单身一人在此做客,所以没有采用江湖规矩接待,安全是私人性质,说句老实话,吴某也不知道主人是谁?”
姚秀姑脸色一变道:“帖上是总瓢把子具名,阁下现在说这种话,未免太不上道了?”
川南十八寨的总瓢把子究竟是在外面跑的,被人家用话一挤,更觉得不好意思了,忍不住对马志雄道:“马老弟,究竟谁是主人,你快请出来吧,否则姚女侠怪罪下来,敝人在外面就没法子混了。”
后堂一阵哈哈大笑,出来了四个人,领先一人白面无须,身材微胖,说话有点阴阳怪气:“咱家出来了,姚女侠,你不认识咱家,梅小侯可是熟人,咱家先不表明身份,请马庄主和吴总瓢把子出面,乃是怕我们见面不便……”
梅玉见了此人脸色一变,他认识这家伙,是宫中的尚衣监司太极,也是建文帝最贴身的人,以前皇帝偷溜出宫玩,他都跟着,的确是个熟得不能再熟的人。
但是在此地见到他,却不是件愉快的事,但是梅玉表面不动声色,仍是哈哈一笑道:“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这老杂碎,你不在宫中享福,怎么跑出来了?”
他以前当着皇帝的面,叫司太极老杂碎,因为皇帝也是如此称呼司太极的,司太极脸上微一变色道:“梅小侯,咱家的职司还是尚衣监,不过还兼掌内廷供奉领班。”
梅玉道:“原来你又高升了,恭喜!恭喜!”
司太极微带愤色地道:“咱家虽是内臣,但也兼掌了外务,今上永乐爷是很重视规矩的,咱家对小侯也十分恭敬,所以请小侯也尊重咱家的职分。”
梅玉哼了一声道:“你现在是内廷红员了,要端架子了,那就称你一声公公好了!”
司太极哈哈地笑道:“小侯,咱家知道你跟逊皇帝的交情不浅,但那是过去的事了。”
“我记得我大哥对你的宠信也不浅呀!”
“逊皇帝过去对咱家是很宽厚,只是太不够庄重,他从来也没有正正经经地叫过咱家的名字。”
“那正是对你亲热和信任。”
“咱家可不习惯这种亲热,咱家也不是妄臣,咱家按规矩行事处人,应该得到一份尊敬……”
梅玉也默然了,建文帝平易近人,从不搭皇帝架子,对人嘻嘻哈哈的,经常开个小玩笑,他们这一伙年轻人,觉得皇帝很够意思,很有人情味,但有些人却不习惯,许多大臣也不习惯,他们总觉得皇帝对他们不够尊重。
默然片刻后,他才道:“司公公,关于大哥的处事态度,我无法说什么,各人的看法不同,我觉得他为人谦和,没有架子,但有些人显然不同意。”
“他是皇帝,更该庄重一点,人家尊敬他,他也该尊敬别人,嬉笑之行,出之人君,诸君子便是侮辱,今上代之而起,得到大部分朝臣的拥戴,多半是为此。”
“这些我不抬杠,反正现在皇帝也垮台了,你们拥护燕王的目的也达到了,应该是没事了。”
“小侯不要装糊涂,天下大事难定,但逊皇帝还没有下落,今上索之甚急。”
“燕王大权在握,天下己定,干嘛还要赶尽杀绝!”
“小侯错了,逊王乃太祖嫡孙,今上不会不利于他的,找到他只想好好地保护他,免得他流浪受苦。”
梅玉在心中冷笑,表面上却道:“这些事跟我讲没用,我现在是无家可归,流落江湖,蒙姚大姐收留,在她的德局中保镖度日,皇帝家的家务事已与我无关了。”
“小侯当真是改行保镖了?”
“这还假得了,我现在就是保着一支镖上大理去,你要找皇帝,皇帝可没跟我在一起了。”
“这个咱家知道,咱家手下这三位供奉,已经跟踪小候多日了,的确是没有发现逊皇帝。”
“那不就结了,我现在只想安安分分地做个江湖人,希望你们别再烦我了。”
“小侯,这支镖是保到大理的?”
“是的,云南大理段家新烧的一批瓷器,货物都在,司公公如果不信的话,尽管可以去检查。”
“检查不必了,咱家确实知道是瓷器,可是咱家不相信小侯是到大理去。”
“不到大理去,还到哪儿去?”
“这个小侯心里明白,咱家不必说出来了。”
“我心里就是不明白。”
“小侯不明白也行,咱家愿意代贵局分劳,贵局在此地交镖,由咱家开具收据,派兵替贵局送去。”
“这算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就是不希望小侯到云南去。”
“为什么,难道我到云南去也犯法?”
“到云南去并不犯法,只是本座认为小候此时不适宜到那边去,本座以为这个理由已经够了。”
他由咱家改口自称为本座,表示他已用内廷供奉领班的身份在说话,那等于是皇家的密探头子,他们做事本来就不需理由的,司太极给了一个理由,已经算是客气了。
梅玉将头一吊道:“我认为还不够,我们保镖的得人酬劳,为人出力是本分,不想领别人的情。”
司太极微微一笑,看着吴大魁,吴大魁只有咳了一声道:“梅小侯,如果你不接受司公公的条件,在下只有留镖了。”
姚秀姑一怔道:“总瓢把子,你也要插手进来?”
吴大魁有点汕然地道:“姚女侠,很对不起,在下有几位把兄弟都在司公公属下效劳,在下这个总瓢把子也是司公公的提拔与捧场,所以司公公的吩咐,在下不敢不听。”
姚秀姑明知道此刻逞不得强,但是这口气却难忍,镖局的镖叫人留下,以后也不能混了,因此她冷笑道:“总瓢把子既这么说,妾身也只有挺上去了,我们回到客栈去,恭候总瓢把子大驾光临。”
吴大魁笑道:“二位不必回客栈了,六辆车子,十四名镖局朋友,都已经请到一个隐秘处安顿了!二位如果同意,司公公立刻奉上收据,替贵局将镖送去,否则二位只有凭本事来讨回货色了。”
梅玉厉叱一声,挺身前扑,长剑也出了鞘,他看来是想立刻制住这吴大魁的,可是人家的动作也不慢,司太极身旁的两名中年人立刻挡住了梅玉。
姚秀姑也同时发动了,四支神箭,挟着四梅烟硝弹都出了手,在一阵烟雾中,竟然失去了他俩的踪迹。
这是姚秀姑和梅玉早就约好的行动,他们知道这次的宴会必无好事,但也不能不去做一番了解,所以他们先商定了一套办法,两个人一致的决议是不作死战,先求脱身,当梅玉发动抢攻时,实际是撤退的先声。
两个人冲出门后,没有立即回客栈,姚秀姑心思续密,她的镖队中另外派了两个人,装成普通行商,不跟大队走一路,也不跟大队联系,却住在同一所客栈,就是为了暗中照应的。
这两个都是广源的镖头,是她丈夫的结义兄弟,也是绝对可信的人,她相信这两个人一定会有消息的,果然在约定的另一家小酒馆中,他们找到了其中的一个黑豹子伍奎,独占了一桌,两人过去在他的横头坐下,姚秀姑低声问道:“伍兄弟,是不是镖队出事了?”
“是的,有一批人,还带着几名官差,把镖车都押走了,镖队中没人做主,只有跟他们走了!刘少夫已经随后跟了下去,大概就快有消息了。”
“好了,我们投宿在街尾的利泰客栈歇足,用的是俞梅的姓名,那是我们约好的,等有了消息,再做商量!”
姚秀姑的经验老到。事先已经提防有变,她和梅玉都以另一个身份,在附近另辟了一个宿处,两个人只要了一个单间,称是夫妇。
这种障眼法一路行来都没有遇到麻烦,没产生作用,但今天却用上了。
他们回到了利泰客栈,歇下不到两个时辰,首先是地方上官府找来了,由于他们在客簿上登记的日期是和镖车同一天到达的,搜查的人没想到他们会同时辟两处住所的,只问了店中伙计几句,也没进来打扰他们。
入夜,他们两个人一个睡在床上,一个在地下打地铺。
梅玉歉然地道:“秀姐,很抱歉,连累你们了,他们要防备的是小弟,我想小弟单人上路,秀姐再去找吴大魁,凭江湖道义向他讨镖,他会归还的。”
姚秀姑苦笑道:“兄弟,你还是要到云南去?”
“当然了,这是帮助皇帝复辟的惟一机会,他愈是阻止我去,就证明机会越有可为的。”
姚秀姑道:“兄弟,你肯不肯听我一句话!”
“秀姐,有话你尽管说好了!”
“假如你此刻溜开了,他们更确定你是另有目的了,不但沿途会加强拦截,甚至会守在云南,加强对沐公的压力,使他不敢见你。”
“这个他们还没有这么大的胆子吧!”
“沐英上了年纪,最近常闹病,国公府的大小事都由世子沐荣在管,他的态度如何你恐怕无法肯定吧!”
“他来京几次,跟我私交颇驾,跟皇帝也有交情,是个性情中人。”
“不过支持建文起兵勤王,兹事体大,一般的交情是否可靠就难说了,我不反对你去,但是不赞成你一个人去,要到云南,你就必须跟镖车一起去。”
“有我在一起,镖队也走不了。”
“这你错了,你既然是镖局中的镖头,护镖才是你当务之急,假如你跟我在一起,全力护镖,尽你镖客的职责,他们可能不再怀疑你了,只要你脱身一走,他们才会对你此行特别重视。”
梅玉默默无语,姚秀姑又道:“如果你身负要务,自然是急着脱身,对方的防范也更严,实在找不到你,转而对沐公下手了,那不是更糟,所以我认为你要想到云南,就暂时丢开你身上
的要务,全力护镖。”
“官方已经插手了,我们还能抢救镖货吗?”
姚秀姑笑道:“大理段氏的那支镖并不需要人保护,交给我们,只是一种酬惠的意思。这支镖不怕丢的,必要时我可以找段王府的人出面,摆脱官方的干预。至于吴大魁那儿,他也不敢太留难的。这次的事情是他理屈,我可以邀请道上的镖行同业来跟他理论。”
“这一来事情不是闹大了?”
“兄弟!那不单纯是你的事情,这牵连到漂行与绿林道的默契与约定,你不在这一行,不会懂的。”
“谁说小弟不在这一行,小弟不是广源的镖头吗?”
“那只是对司太极的说词而已。”
“可是吴大魁也听见了,这就等于是公开宣布了。”
语中之意,是表示他已经接受了姚秀姑的劝告,姚秀姑十分兴奋,又告诉了他一些江湖上的事,两个人才蒙昽地睡了。
第二天清早,伙计在门外敲门道:“俞客人,有两个朋友来找你!”
姚秀姑忙道:“是我兄弟,快请他们进来!”
开了门,伍奎和另一位镖师三手剑刘少夫进来了,看见地下另摊的地铺,两人脸上不自而主地显出了满意之色。
梅玉才深深地佩服姚秀姑的细心,这两个人都是她已故丈夫的兄弟,对守寡的义嫂行节,他们自然无权干涉,但心中多少有点偏向于那位在泉下的拜兄的。
梅玉本来想在两人进来前把地铺收好的,但姚秀姑却叫他等一下,就是叫他们了解一下昨夜两人是分铺睡的。
姚秀姑一面把被子抱到床上去,一面道:“刘兄弟!辛苦了,昨夜怕是一宿未睡吧,真是不好意思。”
刘少夫外号叫三手剑,是个三十多岁的精壮汉子,连忙抱拳道:“大嫂,一个晚上没睡算什么辛苦,这是小弟应该尽的义务。”
“镖队到哪儿了?”
“二十里外的吴家集,是九头狮子吴大魁的老家。”
“他的家原来是在这儿?”
“是的,他家原来只是个佃户,现在可抖起来了,建了一所大庄院,养着二十多个家丁,成了吴员外了。”
“吴大魁自己去了没有?”
“昨天半夜里到的,同行的还有马志雄和司太极手下的两名供奉。”
“庄上还有什么江湖人物没有?”
“这倒没有,据小弟打听所知,吴大魁在家乡并不以江湖人身份出现,也没人知道他是十八寨的总瓢把子。”
姚秀姑冷笑道:“江湖人多半不愿意被人刨出老根,只是这一次他弄错了,恐怕这下半辈子不会太平了。”
伍奎道:“马志雄是司太极的外甥,替他拉线搭上司太极的关系,大概他打算今后也混个供奉干干。有了官方的身份,他可以公开地出头了,所以才不怕人挖他的根。”
姚秀姑道:“现在他还没摆脱山大王的身份,走!咱们登门索镖去,这下子我会叫他后悔终身。”
梅玉道:“秀姐!还是别抓破脸的好,镖局以后还要在这条路上走镖呢!”
伍奎笑道:“小侯,不必担心这个,这次他插手进官方,而且跟官方的人联手,已经犯了江湖之大忌,再者九头总瓢把子也干得不顺当,十八寨的人,至少有一大半的人不听他的了,所以他才要搭上官方的线以求自保,否则做十八寨的总瓢把子,不比一个大内供奉风光多了?我们挑了他,绿林道上的只会感激!”
梅玉发现自己对江湖上的事情懂得太少,只有讪然一笑道:“小弟已人了镖局,资格可还浅得很,还望二位前辈多加提拔教诲。”
伍奎笑道:“小侯太客气了,你那一支剑誉满金陵,在江湖上也大大地有名了,听说有不少剑道高手,都在金陵被你比下去的。”
梅玉苦笑道:“伍兄别使我汗颜了,经过几次真正的决斗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浅薄,我会的那几手剑法,只能跟人切磋来玩玩,跟江湖上的剑法或宫殿中的武学,还有一段大距离。”
伍奎笑道:“小侯别太自谦,你的剑法造诣与天赋都是上乘之选,只不过欠缺经验与狠命的搏击而已,多历练几次,你就可以进入新的境界了。”
姚秀姑也笑道:“眼前就有一次好机会,我们突击吴家集去,兄弟!这次你可不能再存仁慈之心,出手不能犹豫,搏命之战,不是对方倒下去就是你倒下,还有,我们这次是以少敌众,不能耗费太多的体力,出手务求简捷有效。”。
梅玉点点头道:“我知道了,多承各位教诲,从现在起我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江湖人。”
四个人又商量了一阵,就整装出发了,所谓整装,就是略事掩饰,使外表看起来不像个江湖人。
指明了到吴家集的路程,伍奎与刘少夫又先走了,他们是配合著暗袭的一部分。
姚秀姑和梅玉则徐徐步行,走到吴家集的吴家大院,不过是午后没多久,那儿的门口已经有了戒备,居然站了两名带刀的汉子。
梅玉到了门口,抛去了伪装,也丢掉了暗藏长剑的那柄雨伞,一冲上前,横剑叫道:“吴大魁出来,告诉他广源镖局上门索镖来了。”
那名汉子喝道:“你胡叫些什么?”
梅玉一探手,长剑刺出,已把那两个汉子刺倒在地。
为了要方便伍奎和刘少夫潜入庄中,搭救被禁的镖伙,所以梅玉他们是存心闹事。
梅玉这边出剑伤人,另外有几个汉子都是没经过大场面的庄丁,瞧着都吓坏了,纷纷向后跑去。
姚秀姑的神弹子,也开始发挥了威力,嗖嗖声中,不住有人惨叫着倒下,她的神弹声誉江湖,出手自有分寸,那些人都是肩头或腿弯处中弹,钢弹射进肉里,不至于丧命,但是却无法再行动了。
等到吴大魁和两名中年人匆匆地赶出来,地上已经倒下了七八名汉子,惨呼之声不绝。
吴大魁愤怒得像一头狮子,吼叫着道:“梅玉,姚秀姑,你们居然敢杀上我的家宅来了。”
梅玉冷笑道:“这是你自己找的,你劫了我们的镖,我们当然要找上门来。”
姚秀姑用手一指院中的几辆大车道:“这是我们镖局的车子,就停在你的院子里。吴大魁,你把我们的人和货都劫了来,可怪不得我们上门伤人。”
一个中年汉子挺剑而前冷笑:“梅玉,司公公正在带人抓你,你还敢自己送上门来?”
梅玉冷笑道:“司太极凭什么带人抓我?”
“你是朝廷的钦犯。”
“笑话了,我家只是被撤销了爵位而已,可没有行文捉拿,我在金陵时自己还会见过锦衣卫总领郑和,他也没有说要抓我,只是劝我离开金陵,你们内廷供奉只是捍卫内廷的安全,凭什么来抓人。”
那中年人一怔道:“你见过郑公公了?”
“不错!我投身江湖是听他的劝告,到广源镖局也是他推荐的,抓钦犯是锦衣卫的事,他不抓我,你们倒要抓我。目前我要取回失镖,没空跟你们理论,否则我就陪你们回金陵打官司去,我是官家子弟出身,你们那一套唬老百姓的手段可别在我面前施展。”
这番话把那两个内廷供奉唬住了,他们跟司太极出来找建文帝,虽奉有上谕,但郑和也曾告诫过他们,除了那一桩任务之外,不准在外招摇生事,尤其是对地方兵镇和旧日的功勋子弟,更不准作威作福,否则必得严惩了。
所以司太极昨夜在马家庄,也只是说阻止梅玉上云南,却不敢说抓他的话,而且就是不让梅玉上云南,也只是司太极自己的主张,并没有请示京中。
燕王登极,云南没表示态度,那是因为老国公卧病,黔国公府中无人做主,但黔国公也没有什么反对的意思,沐家在朝地位极隆,燕王以前还要称他叔叔,郑和特别告诫所属,不得去冒犯黔国公的。
李供奉一倒下,郑文龙顺势抽回了刀,挥刀把李供奉的头也砍了下来,然后道:“小侯,这两个是我的亲信兄弟,他们不会泄漏消息的!”
梅玉吁了一口气道:“郑大人,谢谢你了,你……”
郑文龙道:“在下临行得家叔关照,对二位要客气,不过那两个家伙都是旧燕王府的侍卫,现在都被封为供奉了,嚣张得很,在下不得不得罪一下!”
梅玉道:“再次多谢了!”
郑文龙道:“那倒不必了,家叔说他很抱歉,他的立场是拥燕王的,只是念及太祖洪武爷的一番旧情,不忍见逊皇帝惨死于刀斧之下,在下受了家叔的嘱咐,也不过是聊尽寸心而已,皇室的家务事,咱们做臣子的不便干涉,也只能做到这个样子了!”
他看看应文,又道:“逊皇帝乔装伪僧的消息已泄,这副行藏恐怕不容易瞒过沿途耳目,你们还要多加小心!”
他和同行的两名差人,每人扛起一具残尸,也没多说什么,就出门而去了。
他也没有对建文帝说任何话,或是做任何交代,只跟梅玉一个人交谈,这也说明了他们叔侄的立场,是不想再跟建文帝发生任何的瓜葛了。
应能对郑文龙的态度很不满意,冷哼了一声道:“这家伙太不像话了,见了圣上,连礼也不行一个!”
做皇帝的应文叹了口气道:“他能够顾念旧情已经很不错了师兄又何必争此一礼来呢?”
“君臣之礼,乃大节之所在,这是不能随便的。”
梅玉听来很刺耳,因为他们对皇帝是最不讲礼数的。以前皇帝没蒙难前,他们就跟皇帝没大没小地称兄道弟,有一回被他父亲汝南侯梅殷知道了,还狠狠地打了他一顿板子,以至于皇帝来找他们玩儿时,都是偷偷的。
所以梅玉对这些老臣们也特多反感,于是冷笑一声道:“老和尚,讲礼仪要看时地,再说人家所拥的是燕王,能够在手底下放过一马,已经很够意思了,难道你还要人家跪下三呼万岁不成!”
应贤也插上嘴道:“小侯!话不是这么说的。”
梅玉火了道:“不是这么说该怎么说,要说到春秋大义,你们这些做廷臣的,不能为君分忧,使皇帝蒙受这种苦难,你们就罪该万死,你们该留在金陵城里,跟逆贼拼死一战才是臣节。”
方天杰也道:“二位大人,你们是讲究臣节的,可是你们的穿着跟天子一样,平起平坐,并没有对皇帝特别尊敬一点,这又是怎么个说法呢?”
“这……只是从权而已!”
方天杰冷笑道:“你们自己可以从权,别人就必须一步不差,两位大人,你们的账是怎么算的?”
梅玉道:“你们要求郑文龙的也没错,但是你们却没有那个种当他的面说,却来背后放马后炮,这种行为最可恶。皇帝会落到今天,你们要负一半的责任?”
应能急了道:“小侯,怎么该我们负责呢?我们都是文臣,无兵无勇,燕王入寇,是武将倒戈……”
梅玉愤然道:“武将倒戈是被你们逼的。燕王跋扈不是一天了,有人提倡征剿,你们就提出什么不能轻动干戈,乃使燕王势大,燕王发兵时,前线告急,我父亲要请率禁军支援,你们又多方阻止,说京畿重地重于一切,禁军不易轻动……”
“我们说的也不无理由呀!”
“屁的理由,你们的身家性命都在京师,怕禁军调走了,京防空虚,你们的安全就没了保障。却不想想,唇亡齿寒。燕军攻到京城,你们还不是一样遭殃?”
他的辩才如泻,把两位大臣驳得哑口无言。
应文痛苦地叹了口气道:“你们都别说了,这是我失德所至,一切的错失,我都要负最大的责任。”
梅玉道:“大哥,这不能怪你,天子不是万能的,原是要臣下为辅,才能治好国事的哩!”
应文道:“臣下无能,是我识人不明,别人犯了错,都还可以推诱,只有我是无可推抵的。”
梅玉也不说话了,对这位皇帝义兄,他有着比兄弟更深的情谊,所以也不忍心再增加他的痛苦了。
皇帝乔装伪僧的消息泄漏,这份行藏就不足为掩护了。
梅玉想了一下道:“现在风声太紧,我们的计划要改变一下,不再以这个样子走路了。而且燕王的侦骑太密,走路也不安全,我们要避一避。”
应能道:“避到哪儿去呢?我们总不能一直躲在这间破庙中呀!”
方天杰道:“我有个表姐,就嫁在附近,她上无公婆,前年守了寡,家道还不错,我们到那儿去避避吧!”
梅玉道:“你那表姐夫原先是干什么的?”
“开漂局的,我那表姐姓陆,武功很高,我们也可以请她帮帮忙,请几个有本事的人帮忙护送大哥到云南去,经过今天一战,后,我才知道我们的本事太差,也应付不了沿途的拦截。”
梅玉自己也有同感,他们自己平时在京中常跟人打架,很少吃亏,以为自己的武功很过得去了,可是今天这一战,他才意识到差人很多,若不是郑文龙及时帮忙,光那两个供奉,他们就抵敌不住。
应能和应贤更不敢有意见了,他们全仗两个年轻人的保护,自己根本就一筹莫展,而且他们在宦途日久,对大局的看法也没有那么乐观,投奔沐英是惟一的希望,但沐英是否会支持建文帝,他们也没把握。
能够找个地方,先避一阵子,看看情形;甚至于先找人上云南去探探沐英的口风再作决定,才是最可靠的做法,所以他们十分希望能观望一阵。
方天杰的表姐在江南南昌府,这儿是宁王朱权的辖区。
朱权自从燕王登基之后,还没有表明态度。所以燕王的人到这儿还不敢太过分地张牙舞爪,搜查建文帝的行动也不十分积极,只有一些便衣的干探们在暗中活动。
方天杰的表姐姓陆,婆家姓姚,本来她是江湖上有名的女杰神弹子陆秀姑,现在顶了夫姓,成了姚秀姑。‘”
他们开的这家镖局叫广源,规模颇大,在南七省中也很有名气。鄱阳蛟姚天星过世后,遗嬬姚秀姑仍然挑起了镖局的担子,干得有声有色。
梅玉和方天杰先来拜访了姚秀姑,说明了处境,姚秀姑为人慷慨好义,一口答应了,亲自带人把建文帝接进了镖局,也把应能和应贤安排在附近的地方住下,那是为了掩人耳目,不适宜很多人住在一起。
漂局中人手多,探听消息较为方便,探听的结果却令人颇为泄气,燕王登基之后,天下十之八九的藩镇亲王都上表拥护了,有些地方态度未明,但也没有表示反对的,连云南的沐家都在保持缄默。
宁王已公开表示了拥燕,燕王不但加以抚慰,而且还扩展了他的领域,增加了四个府,街上已经有了京中派来的护卫公开活动,搜查建文帝下落的行动仍在继续中。
寄望于沐英勤王的事更为渺茫了,但也没有绝望,因为沐英没有明白表示态度,只是云南传来功消息说老国公病了,重得经常不省人事,所以一时未有表示。
梅玉等人在德局中得到消息,都十分沮丧。姚秀姑道:“消息到底还不算太坏,黔国公也许是故意称病而观望情势,主要的原因是他不知道陛下的消息而无所适从。以妾身之意,是我们该有人先到云南去,面见国公,把事情告诉他,看看他的态度……”
梅玉沉思片刻道:“这个办法好,去看看情形,假如沐英有诚意,就要他派人来接大哥去,否则我们就另求打算,也免得糊里糊涂地撞了去。”
方天杰道:“派谁去好呢?这个人还必须是说得起话的,才能使人相信。”
梅玉道:“我去吧,沐公世子沐荣在京师时跟我还有交情,他也参加过我们的打架,我看他为人颇有侠气,我先去跟他私下接触一下。”
事实上也只有梅玉的身份最适合了,他这小侯的身份虽然被燕王撤消了,但汝南侯梅家的世家身份仍在,许多的镇将领都是梅候门生部属,多少能有点照应的。
姚秀姑笑道:“小侯要去是最好不过的,镖局正好接了一支镖,是大理国段家订制了一批景窑的瓷器,价值千万,指名要我保了去,小侯委屈一下,算是局中镖师,正好一路走了去,也免得引人注意。”
建文帝道:“二弟辛苦一趟吧,我家一封私函托你带去交给国公,看看他的态度如何,也别太勉强了。老实说,我现在对复位的事倒看得十分淡薄,祖宗把江山交在我手中,是我自己没守好,四叔毕竟也还是朱家子孙,宗庙不易,我对泉下先祖也稍稍好交代一点。”
做皇帝的人自己说这种话,自然是很令人泄气了,但梅玉他们原不是为了富贵才帮皇帝的,听了倒无所谓,若是应能应贤等人在,少不得又要痛哭流涕一番了。
镖队在一天后启程了,这一趟镖的价值虽巨,却不是红货,十几大车的瓷器再加上包装,更是庞然巨物,预料到也没什么风险。
此行但求保密,所以除了姚秀姑和梅玉之外,没有再带其他的镖师随行,但镖局出动的人手却不少,镖伙,车伙,趟子手,浩浩荡荡的三四十人。
因为瓷器怕震,尽量要利用水路,实在河流不通的地方才改为陆行,他们所雇的船只都很大,要连马车都赶上去的,这种走法自然不可能太快。
好在随行的人员都是老江湖,一路上照料得十分仔细,而且广源镖局的江湖路子很熟,沿途都没发生什么意外,船行人川,到了宜宾,上游是金砂江,水流转急,无法再行大船了,只有拾船就陆,走了一天,歇在高县时,他们在客栈中接到了一张拜帖。
帖上的具名是吴大魁,头衔是川南陆路十八寨的总瓢把子,设宴坚邀一叙。
这种邀请是不容拒绝的,但是拜帖的指名却是姚秀姑和梅玉共同受邀,梅玉的名衔上还特别具名是汝南侯世子。
一个绿林魁首设宴邀请一位世家公子,这就显得不寻常了。
梅玉虽然在回帖上批了“敬诺”两个字,心中却踌躇不定,不知道对方在捣什么鬼!
姚秀姑的心中看法更为不同了。梅玉杂在她的镖队中,应该是无人知道的事,而对方却指名相邀,分明是冲着梅玉来的,自己这一批瓷器不是红货,又是属于大理段氏的,更不会有人动脑筋。
因为大理国段氏是一个真正的小国,大理国王段氏立国多年,现任国王段端正当盛年,不仅武功自成一家,宫中也有无数的好手,本来他们是不必找人护送的,只因为广源镖局的先人做过段氏家臣,而且是为大理殉国而死,他们才隔几年弄一笔货色托保了去,是变相的津贴而已。
江湖上的绿林豪雄,谁都不会动这支镖的,川南十八寨的总瓢把子,更没有设宴邀请自己的必要。
宴无好宴,会无好会,这顿酒想得到的很难下咽,但也不能不去,倒是梅玉显得毫不在乎,不住地请问一些江湖上的礼数以及赴宴的规矩。
时间定在下午申酉之交。两个人准时来到了设宴的丹心园,那是本地一位大豪马志雄的家宅。
来到门口,两人大感意外的是并没有看见一般绿林道的排场,门口没有武装的仪队,只有四名穿着长衫的汉子,姚秀姑是镖局中的领队,依例由她亲自送上拜帖,那四个人很客气地把他们接了进去。
吴大魁的外号叫九头狮子,人也长得像头狮子,一头乱发,满脸胡子,意外的他也穿了长衫跟宅院主人马志雄一样穿着斯文。
见面行礼后,姚秀姑道:“妾身途经此地,因为不知道总瓢把子也驻节此地,有疏拜候,反蒙先邀,失礼之至。”
吴大魁哈哈大笑道:“姚女侠客气了,吴某今天原也是客人,真正的主人是马老弟,因为他怕面子不够大,二位不肯赏光,才拖着吴某具个名。二位能够赏光,吴某深感荣幸之至!请入座!请入座!”
他把二人邀到厅上,摆下一桌盛筵,竞有八副碗筷,宾主双方只有四人,显然的还有四个人。
姚秀姑心中微动道:“庄主另外还邀了客人?”
马志雄笑道:“不是客人,不过是在下的几个亲戚,久闻盛名,远思识荆,其实在下也只是受托代邀,那四位敝亲才是真正的主人。”
姚秀姑知道他们一定在捣鬼,忍不住看了吴大魁一眼道:“总瓢把子,妾身虽是一介女流,但在江湖行走也不是一天了,对江湖上的朋友,从来也没有失礼过,今天是蒙宠邀,妾身为了江湖礼数,才奉名而来,可是到了现在还不知谁才是真正的主人,这就叫妾身太失礼了?”
话很厉害,点明了我们是冲你九头狮子来的,你却弄这些玄虚,在武林道义上,看你如何交代?
吴大魁有些难堪,汕然地道:“抱歉!抱歉!今天吴某是单身一人在此做客,所以没有采用江湖规矩接待,安全是私人性质,说句老实话,吴某也不知道主人是谁?”
姚秀姑脸色一变道:“帖上是总瓢把子具名,阁下现在说这种话,未免太不上道了?”
川南十八寨的总瓢把子究竟是在外面跑的,被人家用话一挤,更觉得不好意思了,忍不住对马志雄道:“马老弟,究竟谁是主人,你快请出来吧,否则姚女侠怪罪下来,敝人在外面就没法子混了。”
后堂一阵哈哈大笑,出来了四个人,领先一人白面无须,身材微胖,说话有点阴阳怪气:“咱家出来了,姚女侠,你不认识咱家,梅小侯可是熟人,咱家先不表明身份,请马庄主和吴总瓢把子出面,乃是怕我们见面不便……”
梅玉见了此人脸色一变,他认识这家伙,是宫中的尚衣监司太极,也是建文帝最贴身的人,以前皇帝偷溜出宫玩,他都跟着,的确是个熟得不能再熟的人。
但是在此地见到他,却不是件愉快的事,但是梅玉表面不动声色,仍是哈哈一笑道:“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这老杂碎,你不在宫中享福,怎么跑出来了?”
他以前当着皇帝的面,叫司太极老杂碎,因为皇帝也是如此称呼司太极的,司太极脸上微一变色道:“梅小侯,咱家的职司还是尚衣监,不过还兼掌内廷供奉领班。”
梅玉道:“原来你又高升了,恭喜!恭喜!”
司太极微带愤色地道:“咱家虽是内臣,但也兼掌了外务,今上永乐爷是很重视规矩的,咱家对小侯也十分恭敬,所以请小侯也尊重咱家的职分。”
梅玉哼了一声道:“你现在是内廷红员了,要端架子了,那就称你一声公公好了!”
司太极哈哈地笑道:“小侯,咱家知道你跟逊皇帝的交情不浅,但那是过去的事了。”
“我记得我大哥对你的宠信也不浅呀!”
“逊皇帝过去对咱家是很宽厚,只是太不够庄重,他从来也没有正正经经地叫过咱家的名字。”
“那正是对你亲热和信任。”
“咱家可不习惯这种亲热,咱家也不是妄臣,咱家按规矩行事处人,应该得到一份尊敬……”
梅玉也默然了,建文帝平易近人,从不搭皇帝架子,对人嘻嘻哈哈的,经常开个小玩笑,他们这一伙年轻人,觉得皇帝很够意思,很有人情味,但有些人却不习惯,许多大臣也不习惯,他们总觉得皇帝对他们不够尊重。
默然片刻后,他才道:“司公公,关于大哥的处事态度,我无法说什么,各人的看法不同,我觉得他为人谦和,没有架子,但有些人显然不同意。”
“他是皇帝,更该庄重一点,人家尊敬他,他也该尊敬别人,嬉笑之行,出之人君,诸君子便是侮辱,今上代之而起,得到大部分朝臣的拥戴,多半是为此。”
“这些我不抬杠,反正现在皇帝也垮台了,你们拥护燕王的目的也达到了,应该是没事了。”
“小侯不要装糊涂,天下大事难定,但逊皇帝还没有下落,今上索之甚急。”
“燕王大权在握,天下己定,干嘛还要赶尽杀绝!”
“小侯错了,逊王乃太祖嫡孙,今上不会不利于他的,找到他只想好好地保护他,免得他流浪受苦。”
梅玉在心中冷笑,表面上却道:“这些事跟我讲没用,我现在是无家可归,流落江湖,蒙姚大姐收留,在她的德局中保镖度日,皇帝家的家务事已与我无关了。”
“小侯当真是改行保镖了?”
“这还假得了,我现在就是保着一支镖上大理去,你要找皇帝,皇帝可没跟我在一起了。”
“这个咱家知道,咱家手下这三位供奉,已经跟踪小候多日了,的确是没有发现逊皇帝。”
“那不就结了,我现在只想安安分分地做个江湖人,希望你们别再烦我了。”
“小侯,这支镖是保到大理的?”
“是的,云南大理段家新烧的一批瓷器,货物都在,司公公如果不信的话,尽管可以去检查。”
“检查不必了,咱家确实知道是瓷器,可是咱家不相信小侯是到大理去。”
“不到大理去,还到哪儿去?”
“这个小侯心里明白,咱家不必说出来了。”
“我心里就是不明白。”
“小侯不明白也行,咱家愿意代贵局分劳,贵局在此地交镖,由咱家开具收据,派兵替贵局送去。”
“这算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就是不希望小侯到云南去。”
“为什么,难道我到云南去也犯法?”
“到云南去并不犯法,只是本座认为小候此时不适宜到那边去,本座以为这个理由已经够了。”
他由咱家改口自称为本座,表示他已用内廷供奉领班的身份在说话,那等于是皇家的密探头子,他们做事本来就不需理由的,司太极给了一个理由,已经算是客气了。
梅玉将头一吊道:“我认为还不够,我们保镖的得人酬劳,为人出力是本分,不想领别人的情。”
司太极微微一笑,看着吴大魁,吴大魁只有咳了一声道:“梅小侯,如果你不接受司公公的条件,在下只有留镖了。”
姚秀姑一怔道:“总瓢把子,你也要插手进来?”
吴大魁有点汕然地道:“姚女侠,很对不起,在下有几位把兄弟都在司公公属下效劳,在下这个总瓢把子也是司公公的提拔与捧场,所以司公公的吩咐,在下不敢不听。”
姚秀姑明知道此刻逞不得强,但是这口气却难忍,镖局的镖叫人留下,以后也不能混了,因此她冷笑道:“总瓢把子既这么说,妾身也只有挺上去了,我们回到客栈去,恭候总瓢把子大驾光临。”
吴大魁笑道:“二位不必回客栈了,六辆车子,十四名镖局朋友,都已经请到一个隐秘处安顿了!二位如果同意,司公公立刻奉上收据,替贵局将镖送去,否则二位只有凭本事来讨回货色了。”
梅玉厉叱一声,挺身前扑,长剑也出了鞘,他看来是想立刻制住这吴大魁的,可是人家的动作也不慢,司太极身旁的两名中年人立刻挡住了梅玉。
姚秀姑也同时发动了,四支神箭,挟着四梅烟硝弹都出了手,在一阵烟雾中,竟然失去了他俩的踪迹。
这是姚秀姑和梅玉早就约好的行动,他们知道这次的宴会必无好事,但也不能不去做一番了解,所以他们先商定了一套办法,两个人一致的决议是不作死战,先求脱身,当梅玉发动抢攻时,实际是撤退的先声。
两个人冲出门后,没有立即回客栈,姚秀姑心思续密,她的镖队中另外派了两个人,装成普通行商,不跟大队走一路,也不跟大队联系,却住在同一所客栈,就是为了暗中照应的。
这两个都是广源的镖头,是她丈夫的结义兄弟,也是绝对可信的人,她相信这两个人一定会有消息的,果然在约定的另一家小酒馆中,他们找到了其中的一个黑豹子伍奎,独占了一桌,两人过去在他的横头坐下,姚秀姑低声问道:“伍兄弟,是不是镖队出事了?”
“是的,有一批人,还带着几名官差,把镖车都押走了,镖队中没人做主,只有跟他们走了!刘少夫已经随后跟了下去,大概就快有消息了。”
“好了,我们投宿在街尾的利泰客栈歇足,用的是俞梅的姓名,那是我们约好的,等有了消息,再做商量!”
姚秀姑的经验老到。事先已经提防有变,她和梅玉都以另一个身份,在附近另辟了一个宿处,两个人只要了一个单间,称是夫妇。
这种障眼法一路行来都没有遇到麻烦,没产生作用,但今天却用上了。
他们回到了利泰客栈,歇下不到两个时辰,首先是地方上官府找来了,由于他们在客簿上登记的日期是和镖车同一天到达的,搜查的人没想到他们会同时辟两处住所的,只问了店中伙计几句,也没进来打扰他们。
入夜,他们两个人一个睡在床上,一个在地下打地铺。
梅玉歉然地道:“秀姐,很抱歉,连累你们了,他们要防备的是小弟,我想小弟单人上路,秀姐再去找吴大魁,凭江湖道义向他讨镖,他会归还的。”
姚秀姑苦笑道:“兄弟,你还是要到云南去?”
“当然了,这是帮助皇帝复辟的惟一机会,他愈是阻止我去,就证明机会越有可为的。”
姚秀姑道:“兄弟,你肯不肯听我一句话!”
“秀姐,有话你尽管说好了!”
“假如你此刻溜开了,他们更确定你是另有目的了,不但沿途会加强拦截,甚至会守在云南,加强对沐公的压力,使他不敢见你。”
“这个他们还没有这么大的胆子吧!”
“沐英上了年纪,最近常闹病,国公府的大小事都由世子沐荣在管,他的态度如何你恐怕无法肯定吧!”
“他来京几次,跟我私交颇驾,跟皇帝也有交情,是个性情中人。”
“不过支持建文起兵勤王,兹事体大,一般的交情是否可靠就难说了,我不反对你去,但是不赞成你一个人去,要到云南,你就必须跟镖车一起去。”
“有我在一起,镖队也走不了。”
“这你错了,你既然是镖局中的镖头,护镖才是你当务之急,假如你跟我在一起,全力护镖,尽你镖客的职责,他们可能不再怀疑你了,只要你脱身一走,他们才会对你此行特别重视。”
梅玉默默无语,姚秀姑又道:“如果你身负要务,自然是急着脱身,对方的防范也更严,实在找不到你,转而对沐公下手了,那不是更糟,所以我认为你要想到云南,就暂时丢开你身上
的要务,全力护镖。”
“官方已经插手了,我们还能抢救镖货吗?”
姚秀姑笑道:“大理段氏的那支镖并不需要人保护,交给我们,只是一种酬惠的意思。这支镖不怕丢的,必要时我可以找段王府的人出面,摆脱官方的干预。至于吴大魁那儿,他也不敢太留难的。这次的事情是他理屈,我可以邀请道上的镖行同业来跟他理论。”
“这一来事情不是闹大了?”
“兄弟!那不单纯是你的事情,这牵连到漂行与绿林道的默契与约定,你不在这一行,不会懂的。”
“谁说小弟不在这一行,小弟不是广源的镖头吗?”
“那只是对司太极的说词而已。”
“可是吴大魁也听见了,这就等于是公开宣布了。”
语中之意,是表示他已经接受了姚秀姑的劝告,姚秀姑十分兴奋,又告诉了他一些江湖上的事,两个人才蒙昽地睡了。
第二天清早,伙计在门外敲门道:“俞客人,有两个朋友来找你!”
姚秀姑忙道:“是我兄弟,快请他们进来!”
开了门,伍奎和另一位镖师三手剑刘少夫进来了,看见地下另摊的地铺,两人脸上不自而主地显出了满意之色。
梅玉才深深地佩服姚秀姑的细心,这两个人都是她已故丈夫的兄弟,对守寡的义嫂行节,他们自然无权干涉,但心中多少有点偏向于那位在泉下的拜兄的。
梅玉本来想在两人进来前把地铺收好的,但姚秀姑却叫他等一下,就是叫他们了解一下昨夜两人是分铺睡的。
姚秀姑一面把被子抱到床上去,一面道:“刘兄弟!辛苦了,昨夜怕是一宿未睡吧,真是不好意思。”
刘少夫外号叫三手剑,是个三十多岁的精壮汉子,连忙抱拳道:“大嫂,一个晚上没睡算什么辛苦,这是小弟应该尽的义务。”
“镖队到哪儿了?”
“二十里外的吴家集,是九头狮子吴大魁的老家。”
“他的家原来是在这儿?”
“是的,他家原来只是个佃户,现在可抖起来了,建了一所大庄院,养着二十多个家丁,成了吴员外了。”
“吴大魁自己去了没有?”
“昨天半夜里到的,同行的还有马志雄和司太极手下的两名供奉。”
“庄上还有什么江湖人物没有?”
“这倒没有,据小弟打听所知,吴大魁在家乡并不以江湖人身份出现,也没人知道他是十八寨的总瓢把子。”
姚秀姑冷笑道:“江湖人多半不愿意被人刨出老根,只是这一次他弄错了,恐怕这下半辈子不会太平了。”
伍奎道:“马志雄是司太极的外甥,替他拉线搭上司太极的关系,大概他打算今后也混个供奉干干。有了官方的身份,他可以公开地出头了,所以才不怕人挖他的根。”
姚秀姑道:“现在他还没摆脱山大王的身份,走!咱们登门索镖去,这下子我会叫他后悔终身。”
梅玉道:“秀姐!还是别抓破脸的好,镖局以后还要在这条路上走镖呢!”
伍奎笑道:“小侯,不必担心这个,这次他插手进官方,而且跟官方的人联手,已经犯了江湖之大忌,再者九头总瓢把子也干得不顺当,十八寨的人,至少有一大半的人不听他的了,所以他才要搭上官方的线以求自保,否则做十八寨的总瓢把子,不比一个大内供奉风光多了?我们挑了他,绿林道上的只会感激!”
梅玉发现自己对江湖上的事情懂得太少,只有讪然一笑道:“小弟已人了镖局,资格可还浅得很,还望二位前辈多加提拔教诲。”
伍奎笑道:“小侯太客气了,你那一支剑誉满金陵,在江湖上也大大地有名了,听说有不少剑道高手,都在金陵被你比下去的。”
梅玉苦笑道:“伍兄别使我汗颜了,经过几次真正的决斗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浅薄,我会的那几手剑法,只能跟人切磋来玩玩,跟江湖上的剑法或宫殿中的武学,还有一段大距离。”
伍奎笑道:“小侯别太自谦,你的剑法造诣与天赋都是上乘之选,只不过欠缺经验与狠命的搏击而已,多历练几次,你就可以进入新的境界了。”
姚秀姑也笑道:“眼前就有一次好机会,我们突击吴家集去,兄弟!这次你可不能再存仁慈之心,出手不能犹豫,搏命之战,不是对方倒下去就是你倒下,还有,我们这次是以少敌众,不能耗费太多的体力,出手务求简捷有效。”。
梅玉点点头道:“我知道了,多承各位教诲,从现在起我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江湖人。”
四个人又商量了一阵,就整装出发了,所谓整装,就是略事掩饰,使外表看起来不像个江湖人。
指明了到吴家集的路程,伍奎与刘少夫又先走了,他们是配合著暗袭的一部分。
姚秀姑和梅玉则徐徐步行,走到吴家集的吴家大院,不过是午后没多久,那儿的门口已经有了戒备,居然站了两名带刀的汉子。
梅玉到了门口,抛去了伪装,也丢掉了暗藏长剑的那柄雨伞,一冲上前,横剑叫道:“吴大魁出来,告诉他广源镖局上门索镖来了。”
那名汉子喝道:“你胡叫些什么?”
梅玉一探手,长剑刺出,已把那两个汉子刺倒在地。
为了要方便伍奎和刘少夫潜入庄中,搭救被禁的镖伙,所以梅玉他们是存心闹事。
梅玉这边出剑伤人,另外有几个汉子都是没经过大场面的庄丁,瞧着都吓坏了,纷纷向后跑去。
姚秀姑的神弹子,也开始发挥了威力,嗖嗖声中,不住有人惨叫着倒下,她的神弹声誉江湖,出手自有分寸,那些人都是肩头或腿弯处中弹,钢弹射进肉里,不至于丧命,但是却无法再行动了。
等到吴大魁和两名中年人匆匆地赶出来,地上已经倒下了七八名汉子,惨呼之声不绝。
吴大魁愤怒得像一头狮子,吼叫着道:“梅玉,姚秀姑,你们居然敢杀上我的家宅来了。”
梅玉冷笑道:“这是你自己找的,你劫了我们的镖,我们当然要找上门来。”
姚秀姑用手一指院中的几辆大车道:“这是我们镖局的车子,就停在你的院子里。吴大魁,你把我们的人和货都劫了来,可怪不得我们上门伤人。”
一个中年汉子挺剑而前冷笑:“梅玉,司公公正在带人抓你,你还敢自己送上门来?”
梅玉冷笑道:“司太极凭什么带人抓我?”
“你是朝廷的钦犯。”
“笑话了,我家只是被撤销了爵位而已,可没有行文捉拿,我在金陵时自己还会见过锦衣卫总领郑和,他也没有说要抓我,只是劝我离开金陵,你们内廷供奉只是捍卫内廷的安全,凭什么来抓人。”
那中年人一怔道:“你见过郑公公了?”
“不错!我投身江湖是听他的劝告,到广源镖局也是他推荐的,抓钦犯是锦衣卫的事,他不抓我,你们倒要抓我。目前我要取回失镖,没空跟你们理论,否则我就陪你们回金陵打官司去,我是官家子弟出身,你们那一套唬老百姓的手段可别在我面前施展。”
这番话把那两个内廷供奉唬住了,他们跟司太极出来找建文帝,虽奉有上谕,但郑和也曾告诫过他们,除了那一桩任务之外,不准在外招摇生事,尤其是对地方兵镇和旧日的功勋子弟,更不准作威作福,否则必得严惩了。
所以司太极昨夜在马家庄,也只是说阻止梅玉上云南,却不敢说抓他的话,而且就是不让梅玉上云南,也只是司太极自己的主张,并没有请示京中。
燕王登极,云南没表示态度,那是因为老国公卧病,黔国公府中无人做主,但黔国公也没有什么反对的意思,沐家在朝地位极隆,燕王以前还要称他叔叔,郑和特别告诫所属,不得去冒犯黔国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