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作家评传>>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 Nikolai Ostrovsky   烏剋蘭 Ukraine   蘇聯   (1904年九月29日1936年十二月22日)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How the Steel Was Tempered
  保爾.柯察金,出生於貧睏的鐵路工人家庭,早年喪父,全憑母親替人洗衣做飯維持生計。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在那兒他受盡了凌辱。他憎恨那些欺壓究人的店老闆,厭惡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錢人。
  
  “十月革命”爆發後,帝國主義和反動派妄圖扼殺新生的蘇维埃政權。保爾的家乡烏剋蘭謝別托卡鎮也經歷了外國武裝干涉和內戰的歲月。紅軍解放了謝別托夫卡鎮,但很快就撤走了,衹留下老布什維剋朱赫來在鎮上做地下工作。他在保爾傢住了幾天,給保爾講了關於革命、工人階級和階級鬥爭的許多道理,朱赫來是保爾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領導人。 在一次釣魚的時候,保爾結識了林務官的女兒鼕妮婭。
  
  保爾參軍後當過偵察兵,後來又當了騎兵。他在戰場上是個敢於衝鋒陷陣的能幹而且還是一名優秀的政治宣傳員。他特別喜歡讀《牛虻》、《斯巴達剋斯》等作品,經常給戰友們朗讀或講故事。在一次激戰中,他的頭部受了重傷,但他用頑強的毅力戰勝了死神。他的身體狀況使他不能再回前綫,於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復和建設國傢的工作。他做團的工作、肅反工作,並忘我地投入到艱苦的體力勞動中去。特別是修建鐵路的工作尤為艱
  
  苦;秋雨、泥濘、大雪、凍土,大傢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還有武裝匪徒的襲攏和疾病的威脅。 在這一段時間裏,他和鼕妮婭的愛情産生了危機,鼕妮婭那庸俗的個人主義令他反感。等到在修築鐵路時又見到她的時候,她已和一個有錢的工程師結了婚。保爾在鐵路工廠任團委書記時,與團委委員麗達在工作上經常接觸,倆人逐漸産生了感情。但他又錯把麗達的哥哥當成了她的戀人,因而失去了與她相愛的機會。
  
  在築路工作要結束時,保爾得了傷寒並引發了肺炎,組織上不得不把保爾送回家乡去休養。半路上誤傳出保爾已經死去的消息,但保氏爾第四次戰勝死亡回到了人間。病愈後,他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並且入了黨。由於種種傷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勞動,保爾的體質越來越壞,喪失了工作能力,黨組織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讓他長期住院治療。在海濱療養時,他認識了達雅並相愛。保爾一邊不斷地幫助達雅進步,一邊開始頑強地學習,增強寫作的本領。1927年,保爾已全身癱瘓,接着又雙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終於把這個充滿戰鬥激情的戰士束縛在床榻上了。保爾也曾一度産生過自殺的念頭,但他很快從低𠔌中走了出來。這個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並且沒有絲毫寫作經驗的人,開始了他充滿英雄主義的事業——文學創作。保爾忍受着肉體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紙板做成框子寫,後來是自己口述,請人代錄。在母親和妻子的幫助下,他用生命寫成的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終於出版了!保爾拿起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介紹
  
  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是一個蘇聯紅軍中的騎兵,在1920年秋在蘇聯國內戰爭中的一場戰鬥中負重傷,23歲時全身癱瘓,24歲時雙目失明、脊椎硬化。但他的毅力驚人,憑着口述請人紀錄寫成這部基於本人故事的小說。
  
  小說寫成後被出版社多次退稿,後經朋友們的努力在《青年近衛軍》雜志上從1932年到1934年分11期連載發表。小說受到評論界的冷遇,但得到了廣大讀者的追捧。1935年米·科利佐夫在蘇聯《真理報》上發表介紹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報道,造成全國轟動。同年10月,奧斯特洛夫斯基被授予國傢級最高榮譽列寧勳章。在之後的兩年中小說被用各種語言重印重版了五十次。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中人物
  
  
  保爾·柯察金(愛稱:保夫魯沙,保夫卡)
  謝廖沙·勃魯紮剋——保爾童年時的朋友,紅軍戰士,共青團區委書記
  瓦莉婭·勃魯紮剋——謝廖沙的姐姐,共青團員
  麗達·烏斯季諾維奇——紅軍師政治部工作人員,共青團省委常委
  伊萬·紮爾基——紅軍戰士,共青團區委書記
  伊格納特·潘剋拉托夫——碼頭工人,貨運碼頭共青團書記
  尼古拉·奧庫涅夫——機車庫共青團書記,共青團區委書記
  費奧多爾·朱赫來——水兵,黨的地下工作者,省肅反委員會主席,軍區特勤部副部長
  多林尼剋——木匠,黨的地下工作者,市革委會主席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阿基姆——共青團省委書記,烏剋蘭共青團中央委員會書記
  托卡列夫——老鉗工,築路工程隊隊長,區黨委書記
  亞歷山大·普濟列夫斯基——紅軍團長
  列傑尼奧夫——老布爾什維剋
  阿爾焦姆·柯察金——保爾的哥哥,鉗工,市蘇维埃主席
  波利托夫斯基——火車司機
  紮哈爾·勃魯紮剋——謝廖沙的父親,火車副司機
  瑪麗亞·雅科夫列夫娜——保爾的母親
  達雅·柯察金娜(愛稱:達尤莎)——女工,保爾的妻子
  鼕妮婭·圖曼諾娃——保爾少年時的女友,林務官的女兒
  德米特裏·杜巴瓦——共青團區委書記,托派
  沃洛佳·屠弗塔——共青團省委登記分配部部長,托派
  茨韋塔耶夫——鐵路工廠團委書記,托派
  瓦西裏神甫——烏剋蘭社會革命黨黨徒,反革命分子
  維剋托·列辛斯基——波蘭世襲貴族,中學生,告密者
  彼得留拉——土匪頭領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題思想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描寫新人成長歷程和揭示新人優秀品質的優秀小說。當一位英國記者問作者為什麽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書名時,奧斯特洛夫斯基回答說:“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衹有這樣它才能成為堅硬的,什麽都不懼怕,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這樣的鬥爭中、在艱苦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並且學會了在生活面前不頽廢。” 這個書名,形象地概括了他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自己這一代人的成長道路和思想性格。
  
  通過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小說告訴人們,一個人衹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衹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繫在一起的時候,纔會創造出奇跡,纔會成長為鋼鐵戰士。革命者在鬥爭中百煉成鋼,這是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 通過揭示保爾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敢於戰胜任何艱難困苦的剛毅性格,小說形象地告訴青年一代,什麽是共産主義理想,如何為共産主義理解去努力奮鬥。革命戰士應當有一個什麽樣的人生,這是小說的又一主題。保爾在憑吊女戰友娃蓮的墓地時所說的那段話,就是他的共産主義人生觀的自白,也是對小說這一主題的闡發: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衹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可以這樣來概括小說的主題思想:人的一生應當象保爾.柯察金那樣去度過。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藝術特色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自傳性的小說,小說中的許多故事都來自於作者的親身經歷,因此讀來更加真實可信,親切感人。但作者又不拘泥於生活事實,對人物和情節作了大量典型化處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高爾基的“自傳體三部麯”一樣,對自傳體小說的革新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小說的全部描寫都圍繞着主人公的成長來展開,結構緊湊自然.在刻畫主人公性格的時候,又人不同的側面來表現他的優秀品質。通過描寫保爾怎樣對待監獄、戰爭、工作、友誼、愛情、疾病、挫折,亦即怎樣對待革命與個人、公與私、生與死等重大問題的態度,把保爾這一鋼鐵戰士的形象塑造得格外豐滿生動,光彩照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精彩語錄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衹有一次.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人物形象
  
  (圖)保爾.柯察金保爾.柯察金
  
  保爾是一個自覺的、無私的革命戰士,他總是把黨和祖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正像他所說的:“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 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保爾更是一個剛毅堅強的革命戰士,他在人生各個方面都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在敵人的嚴刑拷打面前,他堅貞不屈;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他勇往直前;在與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鬥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卻步,創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跡。尤其是他在病榻上還奮力嚮藝術的殿堂攀登的過程,表現了一個革命戰士鋼鐵般的意志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保爾又是一個於平凡見偉大的英雄人物。在他的履歷表中,沒有什麽驚天動地的偉大業績,他總是從最平凡的小事做起。面對疾病的沉重打擊,他也曾産生過自殺的念頭,而且就是在他與病魔抗爭的英雄主義激情中,他包含有 “左派“幼稚病的危險。保爾後來也終於認識到他不愛惜身體的行為不能稱之為英雄行為,而是一種任性和不負責任。因此,保爾是偉大的,也是平凡的,他是在革命的烈火中逐漸歷煉成熟起來的鋼鐵戰士,日一個有血有肉的、讓人感到親切的榜樣式人物。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要成就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的最大成就,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個在布爾會維剋黨的培養下,在革命烽火和艱苦環境中鍛煉出來的共産主義新人的典型形象。他以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崇高的道德風貌、高昂的 革命激情、奇跡般的生命活力和鋼鐵般的堅強意志,譜寫着把一切獻給黨和人民的壯麗詩篇。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榮譽
  
  1935年獲得國傢最高榮譽——列寧勳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影視)獲金鷹奬 飛天奬 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奬”等。
  
  2000年金鷹奬最佳長篇連續劇奬、最佳導演奬和美術特別奬。
  2000年飛天奬長篇特別奬、優秀導演、優秀攝影、優秀音樂、優秀照明、評委會男主角特別奬、評委會美術特別奬、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奬”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評價
  
  保爾的形象是社會主義青年一代中最光輝最典型的代表。這也就是為什麽保爾·柯察金這個名字能夠響徹世界各大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能夠成為青年生活教科書的根本原因。同時,無論從思想內容還是從藝術形式來看,這部小說都可以稱為30年代的蘇聯文學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而就它對讀者影響的力量和深度來說,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影視劇目
  
  這部小說曾經多次被拍攝成電影、電視劇。
  1942年蘇聯根據《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一部拍攝了電影《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1957年蘇聯根據《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二部拍攝了電影《保爾·柯察金》。
  1999年時,中國大陸由《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原著改編了一部同名的電視劇,劇中使用了多名烏剋蘭演員並用中文配音。這是第一部中國改編的蘇聯電視劇。2000年播映受到好評。編劇:梁曉聲等。總導演:韓剛。該劇獲得第18屆“中國電視金鷹奬”和第 20屆中國電視劇“飛天奬”最佳長篇奬。
  主要內容:小說以保爾的生活經歷為綫索,展現了從1915到1930年前後蘇俄廣阔的歷史畫面和人民的艱苦卓絶的鬥爭生活。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閱讀感受
  
  ①這是一部閃爍着崇高的理想主義光芒的長篇小說;
  
  ②成功地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一無産階級英雄形象;
  
  ③小說寫人物以敘事和描寫為主,同時穿插內心獨白、書信和日記、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④小說的景物描寫、心理描寫、環境描寫也都相當出色,語言簡潔優美,富有表現力。人物形象——典型情節—— 性格特徵:保爾•柯察金 當過童工,從小就在社會最低層飽受折磨和侮辱。後來在朱赫來的影響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後他經歷了一係列的人生挑戰,使自己越來越堅強。即使在傷病無情地奪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臥在病床上時,他仍不嚮命運屈服,而是以頑強的毅力進行寫作,以另一種方式實踐着自己的生命誓言。有着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奮鬥的高貴品質。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精彩篇章欣賞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描寫國內戰爭,第二部分描寫經濟恢復和社會主義建設。第二部分是全書主題全面展開的部分,表現了熔鑄“鋼鐵”和“鋼鐵”的煉成,其中最主要的章節是第二節和第九節。
  
  無論是從思想內容還是從藝術形式來看,這部小說都可以稱為20世紀30年代的蘇聯文學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是人們愛不釋手的讀物,僅在前蘇聯,這部作品就以61種文字印刷了600多次,發行量達3000多萬册。


  How the Steel Was Tempered (Russian: Как закалялась сталь, Kak zakalyalas' stal' ) is a socialist realist novel written by Nikolai Ostrovsky (1904-1936) during Stalin's era. Pavel Korchagin is the central character.
  
  Analysis
  
  The story is a fictionalized autobiography. In real life, Ostrovsky's father died, and his mother worked as a kitchen chef. As he joined the war with the Red Army, he lost his right eye due to an infection.
  Characters in How the Steel was Tempered
  
   * Pavel Korchagin – The novel's protagonist. He is fighting on the Bolsheviks side in the Civil War (1918-1921). He is a quintessential positive hero of socialist realism.
  
   * Tonia Toumanov – Pavel's teenage love. Tonia and Pavel became good friends after their first encounter, which later develops into an intimate relationship. Though born of a wealthy and influential family, Tonia treated everyone equally unlike her friends, who only interact with other children of well-reputed families. However, this changed as she grew up, as she became more aware of her appearance and social status of others.
  
  Film, TV adaptations
  
  In the USSR, three films were produced based on this novel:
  
   * How the Steel Was Tempered, 1942
   * Pavel Korchagin, 1956 (Korchagin was played by Vasily Lanovoy)
   * How the Steel Was Tempered, 1975 (TV series of 6 episodes; Korchagin was played by Vladimir Konkin)
  
  As late as 2000, China adapted the novel into a TV series of the same title; all the members of the cast were from the Ukraine.
·內容提要·
  保爾從小在苦水中長大,早年喪父,母親替人洗衣、做飯,哥哥是工人。保爾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他在食堂裏幹了兩年,受盡了。
   十月爆發後,保爾的家乡烏剋蘭謝別托夫卡鎮也和蘇聯其他地方一樣,遭受了外國武裝干涉者和國內反動派的踐踏。紅軍解放了謝別托夫卡鎮,但很快就撤走了,衹留下老布爾什維剋朱赫萊在鎮上做地下工作。朱赫萊在保爾傢裏住了幾天,給保爾講了關於、工人階級和階級鬥爭的許多道理:“現在全世界都着火了,奴隸們起義了,他們要把舊世界推翻,但是,為了這個,需要的是一夥勇敢的、能夠堅决鬥爭的弟兄。”朱赫萊的啓發和教育對保爾的思想成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突然,朱赫萊被匪徒抓去了。保爾急着四處打聽。一天,在匪兵押送朱赫萊的時候,保爾出其不意地猛撲過去,把匪兵打到壕溝裏,與朱赫萊一起逃跑了。但是由於波蘭貴族李斯真斯基的兒子維剋多的告密,保爾被投進了監牢。從監獄出來後,保爾拼命地跑,他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傢,便不自覺地來到鼕妮亞的花園門前。他縱身一跳,進了花園。鼕妮亞喜歡保爾的“熱情和倔強”的性格,保爾也覺得鼕妮亞“跟別的富傢女孩不一樣”。後來他們又有幾次見面,慢慢地産生了愛情。保爾為了避難,便答應了鼕妮亞的請求,住了下來。幾天後鼕妮亞找到了保爾的哥哥阿爾青,他把弟弟送到喀查丁參加了紅軍。
   在一次激戰中,保爾頭部受了重傷。但他以驚人的頑強毅力戰勝了死亡。出院後,他已不宜於重返前綫,便參加恢復和建設國傢的工作。在這裏他同樣以工人階級主人翁的姿態,緊張地投入各項艱苦的工作。他做團的工作、肅反工作,並直接參加艱苦的體力勞動。在興建窄軌鐵路中,保爾表現了高度的熱忱和忘我的勞動精神。
   保爾自從在鼕妮亞傢裏與她告別後,衹見過她兩次面。第一次是他傷愈出院後,最後一次是在鐵路工地上,保爾發現,隨着的深入,他們之間的思想差距越來越大了,他們已經完全沒有共同語言了,於是便分道揚鑣。
   在築路工程快要結束時,保爾得了傷寒。病愈後他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他參加了工業建設和邊防戰綫的鬥爭,並且入了黨。但是,由於保爾在戰爭中受過多次重傷和暗傷,後來又生過幾次重病,加之他忘我的工作和勞動,平時不愛惜自己的身體,體質越來越壞了。1927年,他幾乎完全癱瘓了,接着又雙目失明。嚴重的疾病終於把這個滿懷熱情的年輕人束縛在病榻上。但保爾在肉體和精神上都忍受着難以想象的痛苦的情況下,重新找到了“歸隊”的力量。他給自己提出了兩項任務:一方面决心幫助自己的妻子達雅進步;另一方面决定開始文學創作工作。這樣,“保爾又拿起了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作品賞析·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所描述的事件發生於1915年直到30年代初那一段歷史時期。保爾·柯察金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中心人物,也是書中塑造得最為成功的主義戰士的形象,他是在老布爾什維剋朱赫萊的影響下從自發走嚮自覺的。他懂得了不平等生活的社會根源,懂得了要想推翻舊世界,必須成為“勇敢堅強的階級弟兄”和“堅决鬥爭的鋼鐵戰士”。在積極投身保衛蘇维埃政權的偉大鬥爭中,他認識到,一個人衹有和祖國聯繫在一起時,纔會創造出奇跡。他曾說:“我贊成那種認為個人的事情絲毫不能與集體的事業相比的者。”
   保爾總是把黨和祖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與火的時代,保爾和父兄們一起馳騁於疆場,為保衛蘇维埃政權,同外國武裝干涉者和白匪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在那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的年頭,保爾又以全部熱情投入到和平勞動之中,他那種苦幹精神和拼命精神,正顯示了第一代建設者們的崇高品質。在修築鐵路中,保爾所在的潘剋拉托夫小隊“拼命走在前頭”,以“瘋狂的速度”進行工作。
   保爾從未屈膝投降過。他總是隨時準備承受對自己最沉重的打擊。他經受住了一切考驗,在對待友誼、愛情和家庭等問題上,他也經受住了考驗,表現出崇高的主義道德原則。
   保爾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後,非常苦惱,不能自拔。他産生了自殺的念頭,這時故事情節發展到了十分緊張的程度。自殺就等於背叛——正因為如此,手槍的槍口才那樣“鄙夷地瞪着保爾的眼睛”,於是,他以冷酷無情的嚴峻態度譴責自己說:“老兄,你平時說什麽要幹出一番英雄事業來,原來全是紙上談兵!……你有沒有嘗試過戰勝這種生活!……你已經盡了最大努力設法衝出這個鐵環嗎?即使到了生活實在難以忍受的時候,也要想辦法活下去。要使生活變得更有益。沒有比掉隊更可怕的了。”對於一個雙目失明的青年員來說,他生命的全部需要,就是能夠繼續為黨工作。他以堅強的毅力剋服了悲劇命運的打擊,開始了為爭取歸隊而進行的鬥爭。保爾也以自己的畢生精力,實踐了自己的生活原則:“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衹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這是保爾戰鬥一生的真多寫照,也是他樂觀主義的深刻概括。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釋這部作品的標題時說:“鋼是在烈火裏燃燒、高度冷卻中煉成的,因此它很堅固。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鬥爭中和艱苦考驗中鍛煉出來的,並且學會了在生活中從不灰心喪氣。”作者在塑造保爾這一形象時,用內心獨白、書信、格言警句,揭示了這一形象的內心的全部復雜性和成長過程。保爾的形象是社會主義青年一代中最光輝最典型的代表。這也就是為什麽保爾·柯察金這個名字能夠響徹世界各大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能夠成為青年生活教科書的根本原因。同時,無論從思想內容還是從藝術形式來看,這部小說都可以稱為30年代的蘇聯文學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而就它對讀者影響的力量和深度來說,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名著早在1942年就由梅益譯成中文。保爾的形象直到今天仍然閃耀着不可泯滅的思想光輝。
   (執筆  李俊升)
首頁>> 文學>> 作家评传>>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 Nikolai Ostrovsky   烏剋蘭 Ukraine   蘇聯   (1904年九月29日1936年十二月22日)